在中国经济学界,他以敢言著称,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但即使在他至亲女儿眼中,看到的也多是他的不露声色,『像是一本摆在身边的书,却始终没有完全揭开过。
2002年10月初,吴敬琏受邀到内蒙古阿拉善月亮湖召开泰山研究院的年会。有着6000万年历史的湖水滋养着无数鱼虾,成群的野鸭、灰鹤、红雁、鸳鸯在芦苇丛中游弋。吴敬琏正陶醉在湖光美景中,突然,他听到远在沙丘处的柳传志大喊:沙尘暴来了!
抬眼望去,天际聚成一条黑线。十分钟后,沙尘黑压压扑面而来,打到脸上生疼。北京沙尘暴主要从这里刮过去。这不是吴敬琏第一次置身风沙,2004年,当专注环保治理的阿拉善SEE基金会成立时,吴敬琏欣然应邀,担任理事长,“现在需要做的事很多,需要改革,还要还我们过去人类欠下自然的账。”于是,在他尖锐的学术追问间隙与繁忙的工作日程表中,公益课题和行动,成了他另外一项重要安排。
毫无讳言,吴敬琏被世人追捧,一部分的感情加分来自顾准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先知。吴被视为顾准思想的衣钵传人。当然吴敬链最佩服的人就是顾准,他说,“顾准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在那场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
1974年12月3日,弥留之际的顾准把自己所有的手稿分别托付给吴敬琏与胞弟保管,说给吴敬琏的最后一句话是:打开行***床,睡觉去吧。这句表面寡淡但哀伤入骨的遗言,多年来一直掩藏在吴敬琏内心深处。如果不是1998年一本名为《民间的回声:创始人陈铭德邓季惺传》的书的问世,顾准的遭遇与凄凉之死对吴敬琏的冲击,就不为外界所知。
邓季惺这个名字,在今日或许不如“吴敬琏的母亲”来得响亮,但作为***前的“新女性”,正是她将一间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改组成为名噪一时的《新民报》,也就是今天《新民晚报》的前身。
奶奶的传奇往事,让孙女吴晓莲心中涌起破解家史的冲动,她决定接受父亲吴敬琏曾经的建议—为他撰写传记。
吴敬琏给女儿谈起了顾准离开的当日情景。对于“谈感情就像拔牙一样艰难的父亲”,女儿吴晓莲想以此突破,集中精力追问吴敬琏当时的所思所感。“我在回家的路上觉得很冷很冷,觉得那是一个冰冷的世界。顾准就像是一点点温暖的光亮,但是他走了,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光亮。”吴晓莲心腾跳起,青年时爱好文艺的父亲回来了,父亲的深情与冷静,孤独与坚定,瞬间放大,刻骨铭心。吴晓莲补访母亲,母亲追忆:回家后吴敬琏痛哭了一场。
追求真理,守护良知,恩师顾准的学术品格在吴敬琏身上展露无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顶着巨大的***治压力,吴敬琏接连上书中央***府领导,坚持市场经济。
在晚年的口述史中,他回忆说,在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起草了一套改革方案,接办了一个杂志,写了一篇长文,出了一部著作,主持了一场研讨会,写了两份建言书。其中一本书,他宁愿不出,也不愿删去“市场经济”的说法。曾与计划派学者当面论证,被冠以“吴市场”这一当时带着贬义的帽子,而他亦不曾退却。
说真话,即使在学术之外,吴敬琏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次会议上,一位发言者多次提到“三年自然灾害”这样的历史表述,一旁的吴敬琏起初沉默,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拿过话筒直讲,“自从有的电视台用‘三年自然灾害’描述当时的三年,我就再也不看那些所谓的节目了。关于三年,******早就说过,那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张充和评价沈从文的名句,形容吴敬琏,亦为恰当。良知、真话,赤胆,仁心。这个八十多岁的经济学家,躬逢对学术需求高涨的时代,声名日隆,却始终守护批判的立场;同时也在艰难地试着剥去思想的旧痂。于他而言,所有的欠账—不只是人对自然的伤害,都要归还;要还,而且要趁早。
日久见人心
记者:如今做公益慈善事业的人越来越多,但也出了不少事,有人借公益之名,沽名钓誉,有人说中国没有做公益的传统文化。
吴敬琏:这个我想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没这个公益的传统。***前中国是个宗法社会,它是有做公益慈善的功能。活动的场地就是祠堂。现在我们需要培育符合现代观念的公益文化,一点点做起吧。这个日久见人心,你坚贞地做公益总是好事,当然做公益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问题了,大家要平心静气理性地讨论。你比如说发红包这种做法,我就听到有的做公益的人很不赞成。你发红包用完了就完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做慈善,做公益,要发挥其创造能力,这样的公益慈善才是一个永续的。
记者:怎么看待社会企业家这个说法?
吴敬琏:社会企业家是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有些人反对,我还是觉得我们有必要做这个实验。我们乐平基金会在成都做一个小额贷款公司,还做了一个无公害蔬菜培育基地,都有社会企业家参与,不过这些项目我们基金会都控股,我们要把握方向。公司也讲究回报,是有分红的。我们的基金会拿了分红后,会继续投入公益。我们发起者个人不是股东,是乐平基金会在控股。
敬畏自然
记者:除了阿拉善,你还参与哪个公益组织?
吴敬琏:我和另外一个基金会很熟,是茅于轼发起的,叫富平基金会(乐平基金会的前身)。我和茅于轼、林毅夫、张维迎等人,一起为这个基金会募集资金,到账1800万。基金会的一部分钱投到北京富平家***学校,那是一个培养保姆的机构;一部分钱做小额贷款公司,山西的小额贷款公司大家比较熟悉,成都的比山西的盘子大。这个基金现在做一个无公害蔬菜培育项目,也做物流配送。这些项目都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更好地生产生活。茅于轼提倡“做公益要快乐”,我深以为然。我们经济学家以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自身的价值又在学术之外体现,当然很快乐。不过搞公益,做慈善,具体的运行,还是需要更专业的人才。
记者:环境的恶化,除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恶果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吴敬琏:我们年轻的时候得到的教育,就是“人类征服自然,人类改造自然”,这种思想是深深地烙在我们好几辈人的心里。所以,人类不敬畏自然,认为可以作为自然的主宰,做了很多断送我们未来的事。这种思想、这种理念是不是有了改变了呢?我想要改变起来还很困难。
让更多人能够参与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记者:对权贵资本主义,你向来批判?
吴敬琏:权贵资本主义就是官僚资本主义。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譬如大家意见很大的行***审批。现在的审批,比过去十年严重多了。行***审批改革涉及到官员太多的利益,官员手里有审批权,***章就意味着钱。而行***许可法就是解决行***审批问题的,但是这部法律形同虚设。因此行***审批改革要靠全社会一起努力。
记者:要深化改革,如何面对既得利益者的纷争?
吴敬琏:什么是既得利益者?绝大多数人都是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我们现在需要警惕的是特殊既得利益者。这些人是靠权力得到利益的阶层,我不赞同现在的一种说法,称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或者断裂发生在富人和穷人之间。但确实是有这个问题,中国有相当多的大富人的致富是与权力有关系。企业家要与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太靠近,最后终被权力吞噬或伤害。如果目前各种社会思潮能够在理性的平台上充分争论,对于推动中国实行平稳的社会转型,将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完全不上微博吗?
吴敬琏:我有那么多的书要读,要写,没时间上。不过,我挺佩服于建嵘,他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写论文,还要在微博上跟人争论,做公益。这些,我都是听朋友讲的,我年纪大了,真没这些精力。
[记者手记]
动手动脚找东西
采访的记者,一拨接一拨,82岁的吴敬琏仍在耐心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其间,他提醒记者,不要问太具体的问题。对于每一个要求拍照的嘉宾,吴敬琏都一一满足,尽管他知道,这些孩子们未必喜欢他的尖锐,喜欢他的嗦。
陪送吴老师回家的路上,老先生主动讲起最近的时事,“飞机上打架,都好几起了,都是什么事儿。”尽管他连连否认不上微博,但微博红人于建嵘他是相当了解,感叹于精力不错。他的絮絮叨叨,没有了讲台上的宏大与严肃,多的是老人的慈祥与琐碎。“我的肺和心脏不好,早上7点起床,吃过早餐后,做有氧运动,不打太极。”他所说的有氧运动,就是健步快走。车在北师大的一座老式公寓楼停下。夜晚的树影下,老人昂首前行的身影,居然没让人生出寂寥与落寞。这个自上世纪80年代一直处于中国学术热潮中的老人,忙,成了他人生主旋律,他习惯了。
他不善于表露感情,他隐忍着个人的一切,而学术光大、家国发展,似乎成了他的生命真义。这个额头宽大不善幽默的人,很少有人能看到他的惆怅与叹息,即使他的至亲女儿,看到的多是他不露声色的严肃。“像是一本摆在身边的书,却始终没有完全揭开过。”
少年时代,吴敬琏最喜欢理工科,心灵手巧,特别喜欢拆拆装装—家里的钟表,“总爱拆下来,探究一番,鼓捣鼓捣,再装起来”。家里有东西坏了,他就去修。如果没有时代的风云干扰,他会如更多富家子弟,留洋求学,做西装笔挺、幽默诙谐的大学教授或跨国公司的总工程师。
压抑而不正常的时代,残破了吴的梦想。幸运的是他碰到了思想的启蒙者—顾准,而肩起时代重托,似乎成了他们这一代觉悟了的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为了追赶失去的年华,他们几乎成了工作狂。
吴敬琏在“”干校中学会了一手的木匠活。他总是鼓励女儿勤于动手,还告诉她们在各种手艺里,木匠是最高的。这多少体现了他少时想做工程师的梦想。
史学大家傅斯年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强调了一种重调查实践的学术精神。吴老师说现在他动手写文章前,先下去调研,经常去江浙和广东,文章初稿完成,修改文章时,再下去调研。
眼不花,耳不聋,吴老师说他现在太忙,有做不完的事情。他恐怕忘了,他曾经告诉女儿,等以后退休了,找间大房子,重新操起木工活。
但照这情势,木匠活,这个手艺怕是要生疏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吴敬琏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