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对高淑珍的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爝火燃回春浩浩”,这是明代诗人于谦《咏煤炭》里的著名诗句,意思是“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以诗喻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组委会用这句诗作为舞台的颁奖背景,送给了来自燕赵大地的乡村妇女高淑珍。
高淑珍,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住在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因14年间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炕头课堂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浑身骨节锥心般疼痛,不分日夜地哭闹。病在儿身,疼在娘心。高淑珍带着儿子辗转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多家医院,光医药费就花去了几万元钱,但最终儿子还是落下了残疾。
到了该入学的年龄,每天一到放学的时候,王利国就坐在自家大门前,看到一个一个学生从门前经过,心想:如果我能上学该有多好啊!他恳求妈妈送自己去学校上学。由于行动不便,王利国无法和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看着儿子渴望又失落的眼神,高淑珍失眠了,儿子腿脚不行,不能再不读书呀。高淑珍安慰他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不久,细心的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里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对读书同样充满了渴望。高淑珍说:“教一个孩子是教,教两个孩子也是教。让他们学到知识,以后还能混口饭吃。”
高淑珍至今忘不了当初招生时的情景。为了摸清邻近乡村辍学肢残儿童的情况,她骑着自行车逐村打听。担心得到的消息不准确,冒然上门招人厌烦,她就在打听好的地址前守着,直到看到那家真的有肢残孩子进出了,才上前敲门。
记不清有多少回被当成上门推销的小贩而吃闭门羹,又有多少回被不理解自己一片苦心的村里人嘲笑为有毛病。高淑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孩子们肢残心不残,让他们学点知识,长大了有个一技之长,也不至于成为社会的负担。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被她拉下水的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终于在自家小院里如愿以偿地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
一诺千金
每个残儿的家庭都是不幸的,都已为孩子治病倾其所有。同病相怜的高淑珍深知这一点,所以她从未向这些孩子收过一分钱。14年间先后收教了近百名残疾孩子,高淑珍的承诺始终如一。
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们,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粗茶淡饭,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附近其他乡镇的家长们听说洼里村有个大好人,也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眼看着自行车接送不过来了,高淑珍咬了咬牙,东拼西凑买了辆旧面包车。每次接送孩子,她和女儿都轮流跟着,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们都住到家里,免费吃住、免费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高淑珍始料未及的。她的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经济条件有限,本就债务累累的她,突然又多了这么多张嘴,怎么办?看着因她稍一迟疑就跪下的残儿家长和身边既胆怯又渴望的孩子,那个“不”字,高淑珍始终说不出口。有时迫不得已拒绝了实在不适合留下的孩子,她也会难受得好几宿睡不着觉。
几十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压在了高淑珍一家人的身上。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但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丈夫王跃元农闲时外出打工挣的钱,都被她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辆破旧的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常常是刚一张嘴,就被轰了出来。高淑珍心里承受不住,忍不住蹲在人家门口哭,哭完了,把泪擦干净了,还得卖去。不少家长拉来了粮食、蔬菜,有的还提出要给点钱,可都被高淑珍一一拒绝了。“我自己有残疾孩子,知道残疾孩子的痛苦和家里生活的困难,几乎家家都有饥荒。我收一点饭费、生活费,家里有困难的可能就来不了,孩子一生的学习没准就耽误了。所以我不收费,只要有这口气,我就拉扯着这帮孩子!”高淑珍说。
视同己出
“看到每个残疾孩子,我就感觉和自己儿子一样,都是我心头的肉。”高淑珍对这些孩子,视同己出。
从这群患有脑瘫、小儿***症、类风湿等病症的孩子们住到她家那天起,她没在饭桌上正经吃过一次饭,睡觉没脱过一次衣服。清晨4点多钟,孩子们还在熟睡,高淑珍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她盛饭、倒水,孩子们的饭不够了,她又急急忙忙地重做;等孩子们都吃完了,剩下了她就随便扒拉一口,没剩饭她就干脆不吃了。每晚睡前,她轮流给孩子们按摩;给孩子们逐个接尿;哄着最小的孩子睡去,每两小时起来一次叫孩子们小解……冬天她怕孩子们冷,就一直烧着炉火,直到深夜。等屋子足够暖起来,把炉灰掏得干干净净了,她还要打着手电再逐屋检查一遍。
孩子病了,她整夜不睡觉守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疼爱着,想尽办法给孩子做好吃的。实在没钱了,就在附近小卖部赊两瓶罐头。而自己儿子病了,她只是交给女儿照看。说起这件事来,高淑珍说:“自己的孩子无所谓,可别人的孩子交给我,就决不能出一点差错。”
城镇尹桥村的尹晓兰两年前把16岁的儿子陈冀东送到了高淑珍家。“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放心,隔三岔五来看看,看了几回我就不来了。高大姐对我儿子比对自己儿子还精心,比我这个亲妈还亲,我还看啥?”不用整天照顾儿子,尹晓兰终于可以腾出时间做点活计,补贴家用,而最让她高兴的是,儿子变了。她说:“以前儿子性格孤僻,我们和他说话他都不爱搭理。自从到这儿以后,他人胖了、开朗了,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她想送来点粮食,但是高淑珍说啥也不要。“高大姐是个大好人,她不容易啊!”尹晓兰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15岁的刘双已经和高淑珍生活了整整8年。她刚来的时候正发着高烧,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由于患有类风湿,小刘双浑身关节疼痛,是高淑珍每天抱着她吃饭、睡觉。“高妈妈虽然没生我,却给了我许多母亲都没能给我的爱。”刘双说,“我和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发自肺腑地叫高阿姨一声‘高妈妈’。”
高淑珍家一间用作教室的屋子里,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写的作文,字字真切――
“是这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来报答亲爱的老师和高妈妈。”
“到放假了,我都舍不得离开,这儿就是我的家。” 这句高妈妈、这句家,是高淑珍最珍视的财富。
爱心接力
在高淑珍的感召下,严文杰、王利忠、任丽华等来自各地的一批批志愿者走进了她的家中,当起了爱心志愿者,投入到关爱残疾孩子的行动当中。他们没有薪水,义务教授孩子们知识,和孩子们一口锅里吃饭、一个房顶下睡觉,把青春和爱心无私地给了这些孩子,演绎了一曲爱心接力、无私奉献的动人华章。
从2012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新闻频道《走基层》专栏持续播出系列报道《爱心小院蹲点日记》以来,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好心人,各地的企业、媒体纷纷送去各种物资,孩子们的居住条件和学习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看到越来越多的好心人的加入,高淑珍一直眼含着泪水,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各位好心人,没有你们就没有小院的今天,对我的帮助真的太大了。我总对着孩子们说,要知道感恩,以后如果挣了钱还要帮助其他贫困地方的人。”爱,就在这小小的院子里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淑珍:爱心小院里的爱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