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义乌市劳务市场5楼,一间十几平方米、散发着霉味的办公室,水泥地面,一张破旧的办公桌,一张皴裂露着白点的人造革沙发,两把转椅,一个几乎没什么东西的文件柜,两部漆面斑驳的手机和一台旧电脑,这就是陈家顺办公的所有家当。办公室后的卧室内,除了一张高低床、一副灶具和一些衣物,别无他物。而从外表上来看,这个43岁的男人衣着随便,头发凌乱,窝坐在一张破旧的、似乎随时可能歪倒的转椅上,真不太像是个“当官的”。
“民工司令”计划“潜伏”
陈家顺至今最害怕听到的一句话仍然是“***府在骗人”。他甚至经常梦到2004年自己第一次组织民工输出时的几个场景,那是对这个最看重名誉的人的一次侮辱。
那时的陈家顺刚当上云南省沾益县人保局副局长,他牵头与广东惠州的一些企业商谈为其 输送工人。紧接着他和同事赵力一起,踏上了去广东的列车。到了那里,他们主要考察了一些企业的车间、食堂、住宿硬件,然后了解了一下工人的待遇情况,接着迅速返回沾益县把100多名民工老乡往那边谈好了的厂里带,之后又陆续组织了第二批、第三批。
本想着这就是“初出茅庐”第一功了,但两个月后,陈家顺来到第一批工人上班的地方了解情况,现实让他傻了眼,紧接着就是尴尬和气愤:一些企业根本不按招工时承诺的待遇兑现,结果有近一半的民工因为不满而闹着要返回家乡,还骂陈家顺是骗子。
冯粉艳、唐艳丽两名姑娘就是这次事件中的“受害典型”,她们是由陈家顺介绍到广东一家宝石加工厂工作的。做了一个月,两人就受不了了,这次看到陈家顺来了,两人非常不客气:“你这个骗子!我们不想做了,想回老家,我们要你赔偿来回的车旅费。”说着还很委屈地哭了起来。
陈家顺见此赶紧问她们是怎么回事。两人才又说:“你们宣传的都是假的,当初宣传每天工作8小时,月工资不低于700元,而老板要求我们一天工作12个小时,工作车间粉尘大,吃的要出钱,住的是20多人一间的大通铺,就这样住宿还要另外扣钱,而新手每月工资只有400多元。”
面对宣传和实际的巨大差异,陈家顺连忙打电话跟企业老总核实,结果老总回答他:“我们的招工简章就是这样的,人家别的员工都愿意做,可她们俩老怕吃苦,做不了,还尽乱说企业坏话。”得到这样的答复,陈家顺感到自己被企业给“忽悠”了,是自己把老乡千里迢迢带出来的,本想好心让她们找钱,没有想到到头来却让她们受到了伤害。
这件事情余波未平,同样的事情又再次发生。2005年3月,陈家顺把200多名农民工带到了浙江义乌一家工厂。进厂前,陈家顺以***府公务员的身份考察了该企业,厂方承诺给出的待遇是“每天工作8至10小时,月工资最低1500元”。但开工后,老乡们却大呼上当:“怎么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夫妻俩一个月加起来也才1200元左右的收入?”于是,民工们开始罢工。
陈家顺闻讯,匆忙赶到现场准备与企业交涉,结果被老乡们团团围住,出都出不来。人群里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还有人开始对他拳脚相加,乱抓扯他的衣服,他衣领上的扣子都被人扯掉了。“心中有愧”的陈家顺只好连声道歉,他感到自己就是一个“罪人”,一种“好心做坏事的感觉”也油然而生,痛苦极了。
“不行,以后我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一定要让前来打工的老乡们顺心地进厂、舒心地工作!不再让他们认为我是骗子。”陈家顺在2007年当选为沾益县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后,暗暗下定决心。
也许是因为自己每次都以副局长的身份到工厂考察,都是走马观花地看,有工厂领导陪同,所以听到的和看到的大多都是好的。“怎么办呢?”陈家顺绞尽脑汁。几天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头脑中酝酿形成:“看来,我只有亲自到工厂做‘卧底’,当民工体验工人疾苦,才能掌握企业对待民工的真实情况。”
副局长委屈做“猪倌”
虽是名义上的站长,但当时陈家顺的手下只有一名县里的警察,“潜伏”活动只好自己来完成。2007年9月,他和打工仔们一起去义乌一个饰品厂报名,很快被录用成了一名流水线上的组装工,要负责把饰品的几个部件粘合在一起。在这个厂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早晚吃饭各半个小时,劳动强度比较大。
由于陈家顺以往几乎没有从事过重体力劳动,开头几天,他就累得够呛。一天工作下来,他双手几乎全都麻木了,吃饭的时候,筷子都拿不稳,走路也有走不稳的感觉。这时候,他真的想退出“潜伏”,辞职不干了,但意志让他坚持了下来。经过一个月的“潜伏”,他感觉这家企业是可靠的,接下来就介绍了30名老乡进去工作。最终,这些老乡在那里工作得很开心,经常还打电话给他致谢。
当然,不是所有的“潜伏”都这样顺利。让陈家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义乌一个大型养殖场当“猪倌”。那是在2008年,陈家顺组织的外出打工队伍中,除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还开始出现50多岁的老人。当时有一家养殖场正在招工,经过考察,陈家顺认为:“这些年龄偏大的老乡,手脚慢,又没什么技术,进工厂肯定是不行的,进养殖场比较适合。”于是,他满怀信心地将这一好消息告诉正在待业的老乡,没想到他们却不感兴趣,还说:“离家2000多公里到这里养猪?那还不如回家养。”甚至有人觉得,养猪根本不算工作,很丢脸。
于是,陈家顺对老乡们说:“我在老家好歹是个坐办公室的副局长,再怎么说,劳力、吃苦的劲头没有你们强。如果我能干,你们能不能干?”无奈之下,陈家顺采取了以身作则法,带头应聘到那家养殖场当养猪工,为了不引起怀疑,他还摘掉了眼镜。
养殖场老板一眼就看出他不像养猪的,“太斯文”,他告诉老板“干得不好不要钱”,老板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决定留下试用。陈家顺进去后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病猪房里的500多头猪,给他们喂饲料、清扫猪圈里的猪粪等。那散发出的臭味,让他经常恶心呕吐,而且每天就在这些猪圈间爬来爬去,整天下来,人累得精疲力尽。不过,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处理死猪时的气味,不要说闻,就是看着都恶心,每次下来,他好几顿饭都吃不下去。但一想着他来的目的,还是咬牙挺了下来。
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但这家养殖场待遇还算不错。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几位年长的农民工在此满意地工作,陈家顺也满心欢喜。
从2007年开始,陈家顺“卧底”工作的厂家包括食品厂、养猪场等5个地方,还去一家私立学校做了一个月的老师。一般情况下,他去一家单位“卧底”一个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大部分的软、硬件情况。不过,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他实在难以言尽。
亦是个真性情的凡人
其实除了“卧底”,陈家顺有时还得客串农民工们的“保姆”。2007年,沾益一名叫杨六涛(化名)的民工,谈恋爱时受到了刺激,神经上出了点问题。当时,陈家顺担心他心里难过,怕出问题,就跟企业协商,结算清工资让他早点回家。不料,把工资结算清后,杨六涛却用板凳把自己的脑袋敲破。陈家顺和单位同事一起,强行将杨六涛送到医院检查,确认没有大碍就连夜买火车票送他回家。不料火车途经贵阳转车时,杨六涛却在贵阳车站跑掉了。陈家顺急了,饿着肚子在车站找了整整一上午。最后,总算幸运地在火车站旁边一巷子里找到了,安全把杨六涛送回了家。
陈家顺有一句口头禅,“宁愿少出去十个人,不愿意返回一个人。”他认为返回去的人负面影响特别大,这些人讲的全是外面的坏话。好多人壮着胆子出来却感觉不到外面的好,只感觉到外面的风险,不光这些人不会出来了,受其影响,一些亲戚朋友也不出来了。
现在,陈家顺最欣慰的是,经他送到外地的农民工已超过7000名,如果包括老员工自己带来的新员工,一共有一万多人了,返乡率从最初的60%下降到了现在的3%。由于业绩突出,2007年12月,陈家顺被评为沾益县人民***府“先进工作者”。2010年8月11日,陈家顺因抗旱减灾、组织民工务工成绩显著,还被云南电视台评为“2010十大昆明好人”。今年3月底,陈家顺在不轻易间走红网络,被网友们称为“卧底”局长。
但他也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到义乌几年来,他每年都打申请报告,想回老家去。但每次领导都让他再坚持一年。去年,陈家顺曾在日历上记下回家的日子,年底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他只在家里呆了47天。后来,站里事务越来越多,需要一个女工作人员,当老师的妻子也被派了过来协助他工作。虽说工作站格局基本成形,陈家顺暂时不用再做“卧底”,但“潜伏”工作也许还会有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