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讽刺与幽默是贯穿小说《我是猫》的主线,作者夏目漱石借猫公之眼望其社会,借猫公之口,言其所不敢言,借猫公之想,评其所不敢评。日本文学评论家森田草平称之为“滑稽而不流于庸俗,诙谐中含有苦涩的余味”。
【关键词】夏目漱石;批判;讽刺;幽默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与成名作之一。小说从一只猫的视角,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灵活巧妙的结构,以讽刺写实的手法,尖锐的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这部讽刺小说至今魅力犹不减当年,成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日本社会与文学的经典佳作。
这部小说没有所谓的故事情节,但其独特的视角和和滑稽手法却令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讽刺精神和无所不在的讽刺锋芒,揭露了明治时代的社会矛盾,一方面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资本主义思潮兴起,由于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精华文化流传国内的同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开始形成大潮。另一方面,东方固有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又构成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生活在东方思维与西方文明碰撞冲突又趋于交融的时代,一些穷酸潦倒的知识分子自命清高却又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又无力反抗,只得惶惶不可终日。
一、批判的载体
毫无疑问,小说的主人公——一只拟人化的猫公,是作者借以窥视这个庸俗世界的载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猫公就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的一个旁观者,以超越现实的视角透彻的看待万物。它富于哲理,精于辞辩,夏目漱石屡屡借它之口对笔下的人物发出精彩的评论,语言诙谐幽默又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令读者在坦然一笑之余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时代的黑暗。
例如在猫公的眼中,金田夫人“年约四十出头,已经秃顶,发际却有一排发帘,活像一个大坝似的高高耸立,至少有半个脸那么长,直对青天。眼睛的倾斜度很像劈山路的峭壁,直线上吊,左右对称。独有鼻子大的出奇。顶端兀自高耸,半路上自己也觉得这样太过分,又谦虚起来。到了鼻尖,再也不像顶端那么气派,开始下垂,窥视鼻下的嘴唇。”以猫公的口吻刻画人物形象,见地独到,语言犀利,漫画式的夸张言辞精彩的表现了金田夫人的丑恶庸俗,妄自尊大。
二、小说的文明批判
(一)对社会拜金风气、利己主义的批判。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投资实业兴起,物质文明在日本迅速发展,资本家的财富积累越来越雄厚,而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困难,阶级分化日趋严重,同时迅速膨胀的物质力量使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钱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道德标准下降,拜金主义日益严重。
通过对猫公在苦沙弥家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这些丑恶的资本主义企业家形象便跃然纸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资本家金田,金田在明治维新形成的资本主义浪潮中捡了漏子,逐渐拥有金钱和势力的他是个拜金思想极其严重的暴发户。金田的老婆请贫寒教师苦沙弥帮忙女儿的婚事,在被苦沙弥拒绝后,愤怒的金田利用金钱和权势,通过一些卑劣的手段对苦沙弥进行打击报复。他指示车夫老婆在屋角下辱骂苦沙弥,唆使落云馆的学生闹事,甚至花钱雇铃木藤十郎监视苦沙弥的动静。铃木藤十郎本为知识分子出身,然而在金钱的诱惑下,他竟然说出了“如果不下定了‘人为财死’的决心,是干不来这一行的……要想发财,必须实行‘三绝战术’——绝义、绝情、绝廉耻”的话,这一切在猫公看来,它说“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福。” 借猫公之口,夏目漱石对资产阶级黑暗面的深恶痛绝表露无遗。
(二)对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各阶层的批判。在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作为首批接触外来文化的“先进人物”,其思想自然兼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然而,其所生存的东方固有文化环境,又一时难以消除知识分子骨子里存在的保守和懦弱的特点。
小说中猫公的主人——贫困教书匠苦沙弥,是一个不附庸权贵、具有正义感的人,面对以金田老爷为代表的权势人物给予的不公待遇,他并没有听之任之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例如回骂等进行反击。但另一面,他又有多种缺点甚至令人讨厌,他头脑不太清醒,缺乏智慧,在中学教了十几年英语却还没把英语学好,常常写些错误百出的英文文章,向杂志投稿。在严谨的教育界,神圣的讲坛上,竟然存在像他这样不负责任、误人子弟的教师,实在可以看出作者对教育状况深刻的讽刺。文章中另外一个主人公,苦沙弥的朋友迷亭,同样是知识界的一份子,他是一个有几分才华的人,知识丰富但轻佻浅薄,玩世不恭。他当众表演面条的吃法,把一笼一尺多长的面条,一口气吸着吞下肚里去,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对此他却卖弄“吃面也有各种流派,初学吃面的人,大抵只会把面放在嘴里乱嚼,完全尝不到面的美味。吃面应该是吸面而不是嚼的”。深刻的刻画了这类小人物面对社会大潮无能为力,只能在市井生活中卖弄自己所学的矛盾心理。
此外,苦沙弥之类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木讷呆板、埋头于“吊颈力学”,研究课题远离现实的水岛寒月;写新诗的越智东风,像一个唱文明戏的戏子,所写诗句肤浅而不自知;这些人常常聚集于苦沙弥的家中高谈阔论、卖弄学识。以猫之口,漱石一阵见血地指出以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精神危机,他们重视知识、热爱学问,不附庸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同时也自命清高、无所事事,面对滚滚而来的新思潮,他们既顺应又嘲笑,即贬斥也无奈;面对黑暗丑陋的社会现实,他们愤懑不满却无所作为,最后,太平逸民的聚会宛如杂耍一般散场。
“……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这是夏目漱石对其所处时代的形象比喻,借猫眼猫心,来看来想身边的事物,作者能够肆无忌惮地言其所言、想其所想,以批判的精神针砭时弊,同时作品富于幽默诙谐,读后余音绕梁、引人沉思,不愧为大家手笔。
参考文献
[1] 夏目漱石.我是猫[M].于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