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性文化标识
校训:厚德 笃行 精技 致业
校训“厚德 笃行 精技 致业”中,“厚德”是灵魂,“笃行”是态度,“精技”是动力,“致业”是志向,四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厚德”出于《易经》。《易经》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易经》开始,中华文化便奠定了“德”文化的传统。老子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道德经”,特别突出了“德”文化的特色;孔子提倡以“仁”为本、以“德”为***的思想,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脉的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墨子强调“兼爱”“尚义”的“德”文化理念,开创了立足草根、关爱民生的墨家精神;孟子提出“富贵不***”“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人格追求,树立了中国人以“德”修身的文化标尺。“厚德”放在校训的首位,首先是着眼于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强调对传统道德的发扬,寄寓每位金专学子都能“爱自己、爱他人”,爱自己,就是把自己真正当做一个人来看待,要能肩负责任、实现价值;爱他人,就是把别人当做自己来对待,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希望每位金专学子都能成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
“笃行”是在《中庸》中首先提出,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之所以特别看重“笃行”,就是因为“笃行”是在立志、明理的前提下,确立一定目标,自己身体力行,排除各种干扰,一心一意去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笃行”放在“厚德”之后,就是希望金专学子在“厚德”这个人生目标的引领下,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行知合一”,成为具有坚定意志的人。
精技,即精通技艺。《庄子》中庖丁的宰牛技术所达到的“以无间入有间”“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正是对“精技”的最好阐述。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技能当为立身之本。“精技”放于校训之中,正是突出掌握“硬本领”和“软技能”的重要性。希望金专学子在提升自身实力的道路上终身学习,永不停步,最终达到“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程度。
“致”乃“集心、力于某一件事”,“致业”就是专心致志于事业,把所有的精神和力量用于学好专业,进而成就美好的事业。“厚德”“笃行”“精技”最终都要落实在“致业”之中。希望学校学子都能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生机勃勃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厚德 笃行 精技 致业”积淀了昨日的优秀传统,建设着今日的精神家园,更将开启明日的灿烂前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