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阐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切合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文化,应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出发,从礼乐文化的经典出发,领悟中华文化与文明。文章从礼乐文化的起源、属性、价值、历史作用等方面出发探求礼与乐的内外在联系。
关键词:礼;乐;礼乐文化;礼乐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与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架构了中华文明光华初现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中华精神文明的滥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探求礼与乐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与乐
(一)礼的本质及内涵
由于历史朝代的更迭,各个时期的礼乐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传统文化中的礼乐与现代文化的礼乐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的本质及其社会功用。
据史料记载,礼大致起源于距今5000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高炜在《龙山时代礼制》指出:“龙山文化时期或中国上古虞氏时代,礼制已经形成或处于初级阶段。”先秦各代因袭和改进了前代的礼仪,将礼的体制、功用发展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到周代时,开始“制礼作乐”至“礼乐大备”,周代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礼乐文化的鼎盛时期,礼乐制度已极其完备。
从文字学、文化学及人类学等学科对礼的起源进行考证,会得出不同的起源学说。王国维通过对古文字的研究得出礼起源于宗教仪式。刘师培认为“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典礼变迁,可以考民风之同异。”从民俗和文化学的角度得出礼源于俗的观点。但鉴于礼的复杂性,部分学者提出“礼的起源是多元的”等更为全面的说法。
礼渗透到国家***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国家的***治***策、制度体系层面称之为‘礼制’;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层面称之为‘礼义’;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方面则称之为‘礼仪’。”这三者又分别定义为“制度之礼”、“观念之礼”、“行为之礼”,从侧面体现了礼的社会功用。
对礼的起源、礼的属性及分类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后,就可进而分析礼的本质和内涵。首先,礼的产生划清了人与其他动物的界限。礼在诞生的早期还不曾赋予其诸多功用性,它只是作为一种规范,成为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准。《礼记》:“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其次,人取法于天,使“礼作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自然法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第三,礼是规范人情伦理的社会秩序。《礼记》“夫妇有别,父子有序,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第四,礼是国家的规章制度、***策法令,是不可逾越的行为枷锁。礼被历代统治者认为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治国大纲。这一层面的礼“维护了传统社会的等级机构,成为统治者的合法性来源。”。此外,礼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行为不能出于礼的左右。《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二)乐的本质及内涵
古代的乐在其萌生阶段是与礼的初始阶段相同的,不具备为***治服务的功利性,是一种纯音乐、一种纯艺术形式。随着国家的诞生,等级差别的划分,乐逐渐转变成一种实施教化的***治文化载体,服务于古代帝王的统治与教化。
1.传说中的乐。关于乐的诞生,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进入昆仑山中采伐山竹,制作笛子。忽然天空中飞来两只羽毛美丽、体形优美的凤凰鸟,凤鸟的鸣叫声激情昂扬,凰鸟则柔和悠长,它们彼此应和,十分动听。伶伦受到凤凰鸣叫的启发,创制出了12音律。
2.乐的三个层次。乐区别于音与声,音与声是乐的基本形式,乐是音声的高级阶段。因此,“儒家的音乐理论认为声、音、乐是音乐的三个层次”。声是没有节奏、旋律,也没有审美价值的响声。音则比声高一个层次,《乐记》中写道:“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中国古人认为,音是人的心声,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当“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虽然“乐器”及“乐文”只是乐的细枝末节,但他们也是乐形成的基础。
3.德音谓乐。乐与音相近而不相同,音有“靡靡之音”“溺音”“郑卫音”,但儒家认为“德音”才能称为乐。《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郑国卫国的音,虽然很流行,但“宫”、“商”、“角”、“徵”、“羽”五音皆乱,是乱世之音,与“乐”相去甚远。“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否真正懂得乐的内涵是庶民与君子的分界线。“故天子之为乐者,赏诸侯之有德者。”天子作乐是用来赏赐诸侯中有德行的。“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道德、品德、德行是人性的根本,而乐是德的花朵。”“正声和乐”、“德音雅乐”,所以说,声赋予了节奏旋律成了音,音符合了自然之道、天之道,符合一定的仁义道德、礼仪制度才是名副其实的“乐”,故有“德音之谓乐。”
二、礼乐的相互联系
“礼乐文明属于古代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各种成文不成文的礼乐文化形态共同作用于古代帝王的统治。国家出现以后,为维护等级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制定相关的礼乐制度来辅助国家的行***管理。
礼应时而生,“维护传统社会的等级结构,成了统治者的合法性来源”。礼相对于乐来说,具有强制性,表现为各种礼仪规章制度;而乐则显得舒缓温和,但却不可或缺,辅于礼,达到礼乐治***的目的。礼与乐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礼记・乐记》:“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一)礼与乐联系密切,但因为功能功用及分工不同而相互区别
《礼记・乐记》:“故钟鼓管磬,羽钺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黄钟、鼓、萧管、磬石、斧钺、盾牌等是乐的用器和舞具;弯曲、伸张、俯身、仰身,舞列、舞位、舒缓、迅疾等是乐的表现形式。俎板、盛咸菜和肉酱的“豆”、“簋”是礼的用器,升堂降堂上位下位等是礼的表现形式。
《乐记》:“礼者天地之别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反映了自然万物之间的尊卑、贵贱、高低、等级差别;乐则体现了天地万物之间的谐和。“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能辨身份地位之“异同”,乐则将这种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合法化,乐在潜移默化之中施行它的教化作用。
(二)礼乐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内外兼修,共同实行教化,服务于古代帝王的施***
《礼记・乐记》:“礼乐不可须臾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洽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礼乐是一个完备的整体。致力于乐调整自己的心灵,致力于礼调理行为举止。乐的极致是和悦,礼的极致是恭顺。乐发自内心,礼动于身外。一主内一主外,则“致礼乐之道,举而错,天下无难矣”。致力于礼乐之道,提出正确的措施推行,那么治理好国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礼为主,乐为辅,以礼为体,乐为用”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乐的教化、“和同”、“应天”、“治心”功用的实现是以礼为准绳和原则的。所以说乐从属于礼,“礼是乐成立的前提,乐的功能的发挥必须符合礼仪的要求。”
《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知乐则近于礼”。乐是通达人情伦理的,通晓乐的实质则接近于通晓了礼仪,知晓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礼的推行。
《乐记》:“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也。”“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也。”乐是用于彰显德行的;礼仪,是用来制止祸端的。乐感人至深,能移风易俗,古代帝王突出强调其教化作用。所以在古代,“乐没有其***的地位”,而是无形中受到礼的制约和束缚,礼乐制度中礼是主体,乐起着辅助的作用。
综上所述,礼乐文化、礼乐制度、礼乐联合是古代国家进行行***管理、社会等级分明和社会秩序和谐的意识形态基础。礼乐互相渗透,互为表彰,在中庸之道的调和下,使礼乐实现了维护等级秩序,缓和阶级冲突、调和社会矛盾的历史作用。
三、结语
作为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演绎了古代社会更迭变化的发展脉络,深深植入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当我们今天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构建现代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时,理所当然需从古代文化的经典起步,进一步感悟古代文化带给我们的巨大震撼,并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引导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译解[M].中华书局,2007.
[2]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中华书局,2007.
[3]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4]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程本慧(1984- ),男,安徽绩溪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