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又称为龙城,它的名气因“中华恐龙园”而得名。常州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自然的结晶和人类的智慧赋予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州因位于江苏以南地区,所以人们习惯将其与苏州、无锡并称为苏南三城,苏南乃鱼米之乡,是长三角中心地带,经济繁荣。生活在苏南地区的人们在茶余饭后闲聊中谈得最多的是苏锡常三个城市的差别,其中谈及教育时,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苏州有苏州大学,无锡有江南大学,唯独常州没有一所冠名“大学”的高等院校,于是创办一所冠名“大学”的学府成为了龙城人的心愿。2010年3月,对龙城人来说是特别的一个月,因为他们企盼已久的“大学”梦终于成为了现实。
风雨兼程三十四年
1978年,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改革开放同步,常州大学的前身南京化工学院常州、无锡分院在三月春风的沐浴下诞生了。当时在常州设立分院主要是基于江苏迫切要想发展化工产业,急需化工人才而做出的大胆尝试,常州分院成立之初仅仅是设在常州化工厂里头的两个班,校园在工厂,校舍在工厂,教师也是工厂的工程师……如此环境被当时的师生们戏称是草创时期的“草台班子”。与常州分院相比,当时的无锡分院在环境和条件上要稍微好一些,次年常州分院并到了无锡分院。
1981年,常州分院落户常州,校址在常州市的西郊,***校部分校舍作为临时校舍,同时在***校周边开始兴建新校舍。1984年,江苏省人民***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其作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校名也随之改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2002年,伴随着石化院的发展,除白云校区外,还建立了武进校区,并且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兴许是原先的化工院和石化院已经深深地嵌在了常州人的脑海中,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江苏石化院、化工学院,因此这也给初到常州的人们引来一些麻烦。原因是这两个学校的校名实在太容易让人混淆。
2010年,经***批准,江苏工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常州大学。许多人其实对大学更名没有什么概念,不了解从学院升格成大学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很多,从这一点来说,江苏工业学院能升格为一个多科性的常州大学,是实至名归。2011年,江苏省人民***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功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如今的常大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设立13个二级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怀德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4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中心。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95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5人(其中教授16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超过800人(其士学位320人),在《中国大学评价》中,2012年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列全国本科院校第186位,连续三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历经34年的建设和发展,常州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以“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常州大学来自常州化工厂时期的草创精神、来自无锡老龙头时代的太湖水天山光之美的回忆,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追求,它来自江苏、来自常州、来自行业,是多元碰撞中的坚持与创造。
石化专业谁与争锋
在江苏工业学院更名为常州大学之前,曾与当年的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并称为江苏两所袖珍型的大学,其所指就是这两所行业高校在培养特色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和突出贡献。时至今日,江苏工业学院的这一特色仍为常州大学传承,单从学科建设方面来说,石油化工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常州有很好的口碑,在工学、理学、经济学等十大学科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被列入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建设工程,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是中石化重点学科,化学工艺、化工过程机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含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含热能与动力工程)为省重点(培育)学科。
常大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部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与专业相配套的还有16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部部级精品教材,11部省级精品教材,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隶属石油化工学院,是中石化一手培育起来的,该专业诞生于常大创校之时,其特色是培养学生不仅能开展实验室的小规模化学研究,而且具备能将实验室技术以最好的方法、最高的效率、安全可靠地移植到规模化生产中,能对清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食品、轻工等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工艺研究、设备开发、过程控制、设计和优化,甚至能应用到生物医药行业,用化学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扩散、人工脏器的制造等。正是在这一特色培养下,该专业的学生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能力强,分析与解决问题手段丰富,实验技术一流,知识面宽且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主要以大型企业、设计院、研究中心为主。该专业考研优势十分明显,就读研究生比例25%,主要分布于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名校。未来,该专业将积极开展以节能减排、新材料、生物医药工艺、低碳技术、节能技术、煤化工、生物质技术为方向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82年,是常大最早创立的三个专业之一,在省内大学的同类专业中知名度较高,毕业生认可程度大。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有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特别是应用方面。在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培养上,特别注重学生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严格按照工程型应用人才模式来进行。所有的实验不是依附于课程,而是作为能力的训练***设课,与专业配套的有8个课外生产实习基地,学生从本科二、三年级开始就进实验室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通过真刀真***的训练,学生能力提高非常快。二是学生创业能力强。该专业和企业联系紧密,学生在学校通过参与老师科研活动和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接受产品研发的系统训练,开展的课题有新材料的开发、原有材料性能的提高等,可以说,一个毕业设计做完,一个新产品也就开发出来了。而高分子行业比较灵活,设备投入比较小,学生在学校接受产品研发的系统训练,以后投入生产就很快,因此,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自己创办企业,而且都做得非常出色。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也是老牌专业,最初叫做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历史悠久,学科建设很完善,在江苏同类学科中排第二。34年来,该专业一直没有扩招,一方面是很少有人对这个专业了解,报考人数一直很平均,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专业不好学,有些交叉学科的意味,虽然属于机械学院,但是学生不仅要学机械专业,还要学习化工、自动化、工程管理等学科,数理不好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但正是由于四年学了多门学科,学生普遍实践能力强,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中石化、扬子石化等大企业,还有江苏省地方化工类企业和相关外企。近几年,常大该专业的毕业生开始了国际化就业趋势,连续三年有20名左右的毕业生到新加坡工作。
除以上三个强劲专业外,学校还创办了江苏省首家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被列入江苏省特色、重点专业的制药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会计学等专业也拥有较强实力,是每年高考学子所选专业的热门。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好,如制药工程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录取率35%,就业单位以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和地方制药企业为主;油气储运工程和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就业集中于燃气、石油开采等企业,主要从事城市燃气供应、油田油气的储存与输送、海洋钻井工程等工作,工作都比较辛苦,但待遇比较高。
近年来,常州大学的就业率始终名列江苏省同等高校前茅,特别是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90%以上,每年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也比较高。由于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学们还有本硕连读的机会,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机械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动力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热能工程、油气工程安全、油气工程节能、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凝聚态物理、光电信息材料、信息管理与智能计算等。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从常州大学的发展来看,其前行的态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从“学院以给予学生谋生技能为重点”,向“读大学就是学习如何生活”模式转变,这是常大的精神境界,简而言之,常大就是要培养能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大学生,有着团队合作能力、科研攻关精神和素养的专家学者,带着学生进企业、入工厂、去现场、钻实验室的导师和研究员。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常大提出“大工程”人才培养战略,针对各专业特点将工程、科学、艺术、管理、经济、环境、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融入理论学习之中,同时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虽说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但校园环境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单调。如果学习累了,你可以在若愚湖畔闲庭信步,也可以到体育场踢几脚球、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或是到跆拳道馆展现男子气概等。
其实,进入大学,除学好专业知识外,我们还有许多能力需要培养,如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要具备这些能力,同学们可以加入学生会、自律中心、校学通社和社团等学生组织,如加入学通社,你的个人写作能力将大大提高,作品将有机会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并获奖,感兴趣的还可以对外投稿,如果写得好,稿费也是一笔比较可观的收入。此外,这里还有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读书节、英语短剧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书画展、“教授、博士论坛”“学术活动月”“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常思常大 多元碰撞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