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篆刻流派与名家

清王朝的,中华民国的建立,使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轰然倒塌,各种新思想、新学派流入中国,给传统文化以巨大的冲击。新文化运动使民主、科学的思想渗入到了更多中国人的心中,在学术、艺术界的各个领域里,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引领的大师级人物。然而,整个社会的大变革,似乎对印坛的影响甚小。篆刻艺术遵循着其内在的规律,平稳而不失亮点的向前发展着。

纵观民国时期的印坛,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晚清四家中,吴昌硕所出最晚,他一直生活到民国时期,同时对民国印坛的影响也最大。他的雄强、浑厚的印风,对民国时期的印人予以极大影响,“吴派”篆刻传人在民国印坛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黄牧甫取法三代金文及汉金文入印,其爽利的刀法,在数百年印林之中几乎无人可以匹敌。他所创立的“黟山”一派,在民国印坛上是可以与“吴派”相抗衡的一宗。吴让之、赵之谦的印章虽未以流派形式流传,但也被各家所吸收;在圆朱文创作上,赵时h、王福厂各领,并能有超越前人之处。晚清四家之外,被陈介琪、潘伯寅等金石家所激赏的王石经,以摹仿秦汉印、无半点时人习气而著称,其后续者,也延绵不绝,在印人之中别开一席。

民国时期的印坛,是“百花齐放”的时期。

与皖、浙二宗“各领数百年”相比,民国印坛是多家并立,风格各样,印人们大多不宥于某家某派的藩篱,而是转益为师,兼容并蓄,后世印学研究者,有时很难把某一位印人归入某家某派之中,马国权在论及近代印人时,就曾感叹道:“印人对印艺的研求,主要来自师承,也有转益为师,形成师承的交叉重叠;私淑同样可以成才,且有泛滥诸家而一炉共冶者,亦有印风前后更迭,判若两人者。类此比比皆是。因此,要把印人归到某一流派去,殊非易事。”(《近代印坛鸟瞰》――《近代印人传》代序)因此,对民国印坛流派的划分,亦是见仁见智。难以一家之言定论。下面,仅将民国印人分为以下四派,以门派为纲,兼述其属下印人。

一摹印派

自明清以来,在吾衍之《印学三十五举》的影响下,印人均以“印宗秦印”相标榜,治印也几乎可以与“摹印”划上等号。然而或因识见不广博,未得秦汉之遗韵,或各出己意,在印章上另辟蹊径。除明代朱简、汪关之外,能得秦汉遗规者甚为罕见。清末民初的王石经,则是在追摹秦汉上卓有成就的一位大家。

王石经(1833―1918),字君都,号西泉。山东潍县人,与陈介祺(斋)同里,并从之游,因此能得见陈氏家藏玺印近万方及各种金石拓本,眼界不可谓不富。所作摹秦汉印,得规矩、清雅之风,端庄大方,与流派印中求新、求变、追求个人风格的主张截然相反,这大概与收藏家兼金石学家陈介祺的影响有关。陈介祺尝言:“至汉印,人止知烂铜,而不知铜原不烂,得其刀法愈久愈去痕迹则自佳,此所常与西泉共论者也。”王石经的印章,力矫浙派的切刀营造破碎而求“古朴”之弊,刀法整饰。在陈氏的眼中,赵之谦印章中的“个性、风格”都在“时人习气”之列,因此他以为“西泉似不让叔也”(《秦前文字之语・致潘祖荫书》)。王石经的印章,最受收藏家、金石家的喜爱,潘祖荫见到王石经自辑印册,“亟推为天下第一。”(《西泉印存》宋书升序)足见在许多金石收藏家的眼中,摹秦汉最为正统。

摹秦汉一路印章,本不应在流派之中,原因有二:一则摹印之印人并不以风格、个性相标榜,而专以得秦汉形神为上,二则此路印人亦不需有师承相授,只要是在治印上的观点相同,便会殊途同归。近代摹印有成就者不乏其人,或各有师承,或参以流派,像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8),所摹古玺汉印具佳。然而亦参照了赵之谦,也有借吴昌硕印意之作。北京冰社中人丁佛言、姚华、周希丁,罗振玉门下的容庚、商承祚等人,都在F秦铸汉的摹印一路上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此路的殿***,则应属罗福颐。

罗福颐(1905―1981),大收藏家、金石家罗振玉的后人,家学渊源,少时即摹秦仿汉。稍长即编篡《古玺文字征》(后修订为《古玺文编》)、《汉印文字征》,在印章考证上着力甚多,著述亦富。所摹汉印,取平正、浑厚一路,刻古玺,则取宽边细朱文(***19),罗振玉为其辑成《待世轩仿古印章》一册,王国维作序,称其“所作于古人之准绳规矩无毫发遗憾,乃至并其精神意味之不可传者而传之。”

摹印一路,使“印宗秦汉”名至实归,为眼光较“老”的收藏家、金石家所钟爱。然而此路摹印家,一则仅得秦汉铸印之端庄平正,殊乏生动、自然之致;二是在刀法上缺乏挺利、爽快,往往是修刮过多,缺少神采。所以此派印章素不为艺林人士所赏。然而印坛之中,各家对印章的理解与认识不同,才造就出各种风格与流派,像王石经的光洁,可矫浙派之破碎,其纯仿古法,可矫流派之习气,而罗氏于印史研究与文字编篡之功大于摹印,对后学之裨益,又何尝让于时贤?

二 吴派

在民国印坛上,吴派影响之大,是其他流派所不能比拟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吴昌硕是晚清四家中唯一一位活到民国的大家。从68岁到84岁,在印艺上正是高峰时期,加之被推为西冷印社的社长,可谓印坛上的“执牛耳者”,在印林的地位、影响几乎无人可比;二是他的印章浑厚苍劲,即得汉铸印之妙,又融入了石鼓文的笔意,文的厚重。晚清四家中,吴让之、黄牧甫刀法的凌利,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吴昌硕则别出新意(***1),以钝丁治印,营造出一种苍茫的质感。邓石如、吴让之的“印从书出”,在吴氏的钝刀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意境,作为一个胆识超人的书画家,他在篆刻艺术上也充分表现出了过人之处,其论印诗中,将其心迹表露无疑:“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刻印长古》)。他的印章,与其书法和写意画风格一致,浑然天成,其书画影响即大,印章也就随之流布,在中国近代的艺术史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

吴派印章的传人极多,形神具似吴昌硕的,有王个m、诸乐三、楼等人,而徐星州、钱瘦铁、赵云壑等亦各得一端,而稍别于吴氏。赵石(古泥)及赵氏弟子邓散木(***13),将仓老的圆转浑朴的笔意化为方折,将汉印封泥的宽边,残破刻意揉入印中,别创“虞山派”,评者多病其造作,是将吴派的某些缺点放大了而已。吴派传人中堪称大家者,当推陈师曾与沙孟海。

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以字行。其父陈三立、弟寅恪均一代鸿儒。幼承家学,喜书画,自日本留学归来后,先后在江苏、北平等地任教,授课之余寄兴丹青。因喜爱吴昌硕之书画印,室号“染仓室”。印章能得仓老之古拙而去其霸悍,得其厚重而益之清雅(***5、***6)。姚华尝谓:“师曾印学源于吴缶翁,泛滥于汉铜,旁求于鼎彝,纵横于砖瓦文,盖近代印人之最博者。”陈氏因其学养深见识广博。在晚年印风求变,刀法参牧甫意,爽利光洁,不事修饰,篆法亦归于平正,在汉铜、文之间,几将为印林别树一帜。可惜天不假年,仅以48岁之盛年便驾鹤西归,一时艺林乃整个文化界都为之痛惜不已。其友人姚华及门人等集其印成《染仓室印存》8卷流传于世,甚为后世评印者所推重。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书斋榜“兰沙馆”,是仓老晚年的入室弟子,书法篆刻学吴昌硕(***14),能不囿于门户,又拜同里赵时h为师,篆刻取法甚高,面目亦不一,学赵时h能得其静穆而无文弱之嫌,学吴派能得其清劲而无粗犷霸悍之病,学古玺汉印能有朴厚之意而绝不呆板,业师蒋峻斋极为推许,以为仓老弟子中取法乎上者,当代唯沙孟老一人。沙氏1925年辑《兰沙馆印式》一册,1927年撰《印学概论》,1940年撰《沙村印话》,其治学严谨,对篆刻史论多有高见,晚年任西泠印社社长,成为印坛盟主。

吴派印章的出现,是与仓老的写意画及书法相匹配的,此类印为写意画家所钟爱,如果把国画的写意、工笔之论挪到印章中,吴派堪称印坛中的“大写意”。然而在“大写意”的路上,还有一位比吴仓老走得更远,并***门户,这便是胆识超人的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易名璜,号白石,以号行。其学木工10余年,后学诗文书画。1919年,白石56岁时寓居北京,得陈师曾、徐悲鸿之推重,画遂为世所知,自述其学印历经四变:见丁、黄印谱,得其门径。后数年,得《二金蝶堂印谱》,方知老实为正,疏密自然,乃一变,再后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再后喜《三公山碑》,篆法一变。最后喜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白石翁治印(***2),能不落古人窠臼,沉着痛快,纵横自如,霸悍之中,又不失天真烂漫,为数百年印坛中吹入一阵劲风。印人杨仲子评其印云:“齐白石力量有余,若再加书卷味,则为完全无缺之人”是不为挚友讳言之评也,然而若有书卷气、金石味的人,恐怕也没有白石翁的胆识,能创出单刀直入、痛快自然的一派新风来。

白石之印世称“齐派”,于近代书画印最服膺吴昌硕,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暮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其画属大写意,印亦在大写意。沙孟老《印学史》将其附入吴仓老之后,而未单立一派,自有寓意所在。

三 黟山派

黄牧甫早年师法邓石如、吴让之,后取法赵之谦,在赵氏“印外求印”的倡导下,博取三代金文与汉金文入印,加之以凌利无比的刀法,终于自成一家。乔大壮在为《黄牧甫印存》所作《黄先生传》中写道“余观近世印人,转益为师固己,若取材博则病于芜,行气质则伤于野,能事尽矣,而无当于大雅,兼之而尽善者,莫如先生。”黄氏小吴昌硕6岁,却于辛亥***前4年去世。然其印风却在民国时期形成与吴派相抗衡的一派,师法者不乏其人。

黟山一派之传人,有弟子李尹桑、易孺、邓尔雅等人,李尹桑(1880――1945),原名茗柯,以字行,为黄氏入室弟子,其治印纯守牧甫家法,为黟山派的薪火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所作古玺,刀法精到,不事修饰(***9)。黄宾虹、赵时h等书画印中高手,亦向李氏求印,足见其印艺之精,深得同行之称许。李氏可惜少有创见,未能自立一家门户。

易孺(1874―1941),初名廷熹,后名熹,又更字孺,号大厂。曾问学于牧甫,于李尹桑相友善,后印风取法封泥将***印及古玺(***4),因曾游学京沪,不免受时风――吴派影响,能有自然率真之趣,却乏严谨朴茂之风,与李氏之严守家学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岭南印坛上,与李尹桑、易孺鼎立的黄派传人,还有邓尔雅。邓尔雅(1883――1954)原名溥,又字万岁,以号行。其小学功底即深,又富才情;诗书画印兼擅,印学见识颇高。学牧甫净洁简炼之意,“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其收六朝碑字入印,有似元押者,雄强又不失含蓄,做造像印,规矩而不失生动,实于黄派有发扬光大之功(***10)。其甥容庚先生初从其学书治印,后专治古文字学,成一代学者。

在黟山派的后学中,卓然自立门户,将黟山派印艺推向一个新高峰的,当属华阳乔大壮。

乔大壮(1892―1948),本名曾劬,以字行。幼承家学,博涉经史诗文,又能法文,曾与徐旭生共译《茶花女》,尤长于诗词骈文,被唐圭璋赞为“一代词坛飞将”,有《波外楼诗》、《波外楼乐章》梓行。民国初年,与鲁迅和陈师曾同供职于***,其喜好治印,概与陈师曾的影响不无关系。乔公于印艺最推崇黄牧甫,私淑黄氏,却颇能自出机杼,尤其在博取金文入印上最有心得。乔氏治印,自知刀法难比黄牧甫,于是在篆法章法上用功至大,每一条线的曲直俯仰,每个字的倚斜姿态,均能别出新意(***12)。尝语其高足蒋维崧曰:我是“印章设计师”,可见对篆法章法布置的自许。乔氏视治印为余事,一生治印不逾千方,1947年,自沉苏州河后,弟子蒋维崧和曾绍杰出资,友人秦彦冲董事印成《乔大壮印蜕》2册。潘伯鹰为之作序盛赞之:“余爱其所治印,溯乎古初逮于今日,未见有过之者也。”盖其学养与艺术天分,非古代工匠、印人所能比肩之故也。后沙孟海作《印学史》,于近代印人中,仅举乔大壮、齐白石、赵时h和王A,当是乔派知音。乔派印章,惜其流布不广,弟子中仅蒋维崧能传其衣钵,曾绍杰则另有所成。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号归网室。1934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时值乔大壮受徐悲鸿之聘任教于艺术系,遂从壮翁学习篆刻,得壮翁真传(***16)。1936年参加艺术系成绩展,乔大壮和胡小石为之题诗,作品得到时任艺术系主任徐悲鸿的赏识。1937年,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蒋氏的作品是参展的唯一一件篆刻,香港邓昌成君在《印林》中言:“蒋在继承乔大壮之巧思清丽外,更博取金石铭刻,变牧甫之险绝峭拔为洗炼婉畅,形成自我之清峻雅洁作风。”是识者之论。乔门另一弟子曾绍杰,初学壮翁面目,后学宋元朱文,及拟宋元九叠篆入印(***17),最得其神髓,曾氏后入台湾,为台湾印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黟山一派,出入秦汉而富于变化,取金文等金石文字化入印章,古朴而不徒残破,清新而又不失古意,用字讲究,非深究古文字学而又不甘于摹古者所能。故为学者所喜。其中邓尔雅、乔大壮和蒋峻斋,皆精研六书,博通新学,方能出新有成。

四 新浙派

以丁敬、黄易为代表的西泠八家,世称西泠印派或浙派,自乾隆后期至清晚期,取代皖派,在印坛之中为主流印派,邓石如一出有称为“新徽派”者,以别于何震等人的“旧皖派”,今所言“新浙派”,亦即有别于以西泠八家为代表的“老浙派”。此派的代表人物赵时h、王福厂等人皆浙江人,称为“新浙派”是以地分,赵、王等人皆以细朱文名世。沙孟老将他们列入“细朱文名家”之中,亦不失为一种划分方法。

新浙派之中,赵时h年纪最高,其对近代印坛之影响也较大。

赵时h(1874―1945),字叔孺,以字行。辛亥***后定居上海,以书画篆刻为业自给。在海上吴缶老雄居艺坛之时,能在印林中别树一帜(***3),实属不易。其印学由赵之谦上溯秦汉,下及宋元朱文,以静穆、温润之风,与吴氏之雄强、粗旷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汉白文印,在赵之谦和黄士陵之间,以平正和典雅取胜,而所刻细朱文,较元代朱文印更加典雅文静,俯仰长短合度,沙孟海曾赞其细朱文“刻画之精,可谓前无古人,韵致潇潇,自辟蹊径。”其篆刻集有《二弩精舍印谱》刊于1941年。其弟子多人,以陈巨来和方介堪对印学贡献最大。

陈巨来(1905―1984),以字行,室名安持精舍。19岁时即师从赵叔孺学印,后幸识画家吴湖帆,得见其所藏书画,犹以所见印谱为多。其所见印拓,以毛笔双勾摹拓成《古印举式》,足见其致力之工。所治圆朱文,秀雅恬静,叔孺许为“近代第一”(***18)。名画家如张大千、溥心以及书画收藏家张伯驹等,纷纷延请其治印,为近代能以印艺自给的专业印人,在书画界颇有影响。所治之印亦宜于钤于***书古籍之上,所以甚受书画家、收藏家喜爱。

方介堪(1901―1987),名岩,以字行。12岁习篆,稍长即赴沪拜赵叔孺为师(***15),学习古玺和汉印,也多双勾精摹。汉印之中,长于摹拟玉印及鸟虫书,1931年辑300余方玉印成《古玉印记》。而鸟虫书印更是精妙无比,闻师长在抗战前嘱方介堪治印,其刻鸟虫书印不写印稿,谈笑之间一挥而就。余闻之惊羡不已,其熟练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有印谱多部刊行,其弟子韩天衡、林剑丹等人亦以书印名世。

说到新浙派,除赵时h一门外,王A是另一重要代表人物。

王A(1880―1960),原名寿祺,号福厂,以字行,10余岁即以书法篆刻闻名。25岁与叶铭、丁仁、吴隐等创设西泠印社。1913年,与唐醉石、冯康侯等任铸印局技正。其治印不宥门户,浙皖二派皆有心得,融汇吴让之、赵之谦的细朱文印为一炉,自成一家,尤精于细朱文多字印,或线条疏密均匀,工致大方,或拟赵之谦之分红布白,自然纯正(***7)。沈禹钟《印人杂咏》云:“法度精严老福厂,古文奇字最能谙。并时吴、赵能相下,鼎足合分天下三。”与王福厂同时的叶铭、丁仁、吴隐、唐醉石等尚存“老浙派”的面貌,但自与王福厂等创办“西泠印社”,此后印学滋有新面目,不可以老浙派视之,亦当纳入新浙派之中。

“新浙派”中以专业篆刻家居多,赵时h和陈巨来俱为专业印人,王福厂和唐醉石都在民初有铸印局任职之经历,此数等印人划为一派。唯赵、陈等人的印章娟秀文雅,王、唐等人的印章工致大方,风格小异,却均以细朱文印逾于前人。

纵观民国印坛,名家辈出,各有所擅,在篆刻艺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以数千字之文,岂能尽数?其中北平名家寿玺(石工),以刻甲骨文入印的简经纶(琴斋)(***11),治印格调清雅脱俗的弘一法师,以学者兼及治印名世的闻一多、齐燕铭等等,均为一时俊彦。马国权作《近代印人传》收印家125人,孙询著《民国篆刻艺术》收印家128人,本文所论及印人尚不足以上二书十之一二。实是限于篇幅,所议印人,力求公允,虽有见仁见智之论,并无扬此抑彼之意。还望方家不吝指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民国篆刻流派与名家

学习

动态智能QOS技术应用

阅读(45)

现如今,带宽管理已经成为宽带接入产品的必备功能了!不管是网吧,还是企业单位,网管们现在都知道利用这个功能,可以有效地对用户及带宽使用进行管制。带宽管理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封包的特性,针对来源、目的、应用或是特殊的格式,进行阻挡或允

学习

关注民生 服务民生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注民生 服务民生,内容包括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关注民生以人民为中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头等大事。建设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我们各行各业的共同

学习

何为过期食品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何为过期食品,内容包括超市食品过期处罚,过期食品怎么赔偿。您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吗?相信看了本文,有助于您科学地选购放心食品以法律形式规定食品必须有保质期,并在产品外包装上打印出来(主要指预包装食品)的国家不多,中国是其中一

学习

如何撰写工作总结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撰写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工作总结是撰写还是编写,关于撰写工作总结的通知。一、个人工作总结格式及其内容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含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发文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铜仁地区烟草专

学习

罗伯特·波西格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罗伯特·波西格,内容包括罗伯特波西格的作品,罗伯特·梅纳德·波西格作品集。2017年4月24日,罗伯特・波西格(RobertPirsig)病逝于缅因州家中。1974年,在经过100家出版社拒绝之后,他的奇幻之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项价值探

学习

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发展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发展,内容包括sdn网络技术应用论文,sdn在网络技术中的应用。1前言为了满足未来互联网业务的需要,互联网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当前是采取新的设计理念、创新网络体系构架的时候”的趋势,对以后网络的体系架构

学习

中国内地与澳门区际法律冲突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内地与澳门区际法律冲突,内容包括内地和澳门的法律制度区别,关于香港和澳门的法律。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内地与澳门各自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也就出现了法律冲突,首先,本文论述目前处理内地与澳门两地法律冲突的两个规定,然后指

学习

《睡谷传说》中的圆形人物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睡谷传说》中的圆形人物,内容包括睡谷传说中的经典语录,睡谷的传说的人物赏析。文学创作素来以描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状况。《睡谷传说》作为华盛顿・欧文的成功之作,当然也是从“人”这个中心

学习

《格萨尔》事典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格萨尔》事典,内容包括格萨尔原文全文,格萨尔的内容原文藏文版。《格萨尔》是一部英雄史诗。据学者研究,约产生于古代藏族的部落社会时代,距今有2000年历史。作为一部口传史诗,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吐蕃王朝(公元7

学习

专利权质押登记介绍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专利权质押登记介绍,内容包括专利权质押登记申请表,论述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本文介绍了专利权质押登记的目的;如何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常见的不予质押的情形;质押登记的变更及注销手续;专利权质押期间的许可和转让问题;专利权质

学习

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内容包括紫花地丁和早开堇怎么区分,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草本。除了紫色,也有开白花的变异品种。几乎没有地上茎,叶子直接从基部长出来。细弱的花梗只有3~7厘米,与叶片差不多高或

学习

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最新版,计算机网络安全三大中心目标。【摘要】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和网络用户对安全级别的特殊要求,全新的安全防护防范理念的网

学习

戈登·拉姆齐:顶级厨神,成功有道

阅读(342)

本文为您介绍戈登·拉姆齐:顶级厨神,成功有道,内容包括米其林厨神戈登拉姆齐在中国,美国厨神戈登拉姆齐用的牛排锅。出生在苏格兰的英国名厨小戈登・詹姆斯・拉姆齐(GordonJamesRamsay,Jr.)未必就是人类烹饪史上最登峰造极的饮食宗师,但他绝

学习

浅谈C语言的特点及语法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C语言的特点及语法,内容包括c语言的发展与特点笔记,c语言if语法。在计算机语言中,C语言是一种十分热门而实用的语言,它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便利的各个环节的操作。关键词:C语言;特点;语法1C语言的特点⑴简洁、紧凑、使用方便

学习

浅析民国时期上海花园式里弄建筑空间设计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民国时期上海花园式里弄建筑空间设计,内容包括寻觅老洋房感受海派建筑前世今生,民国上海新式里弄房屋构造。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承载着社会变迁的烙印,花园式的里弄空间作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建筑格局形式演变的其

学习

民国国文教材中的胡适新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民国国文教材中的胡适新诗,内容包括1920年胡适出版第一部新诗集,民国版胡适文选。新诗进入中学国文教材与胡适关系密切。其发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胡适等人书生意气之争的结果。胡适在美留学时与任鸿隽、梅光迪等人有过关

学习

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 行书先生艺术简介

阅读(37)

行书――原名王行书,字逸释,笔名岚觯号江南雨士、笑田居士、笑石人等,逸释轩主人。行书1968年出生,从小受哥哥王行翠(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家,民族大学教授,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特邀专家)影响,八岁获得中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并在以后的各类书画大赛中

学习

金石篆刻缘何走俏拍场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金石篆刻缘何走俏拍场,内容包括全国名家篆刻精品及金石拓片展,金石篆刻高清大全。名家治印拍场走俏这是匡时时隔7年再度开辟“金石篆刻专场”,专场涵括明清以降金石名家印石计一百三十余件,荟萃钱松、吴让之、徐三庚、吴昌硕

学习

浅析吴让之篆刻艺术研究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吴让之篆刻艺术研究,内容包括吴让之篆刻风格,吴让之篆刻发展和贡献。吴让之作为晚清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在继承“邓派”的“印从书出”传统观念中,发展用刀如笔,使刀传笔意的创作理念。在治印刀法中结合篆书特点,以石带纸,以刀

学习

从立体派探究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阅读(46)

20世纪初的欧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前卫美术思潮和流派纷纷出现,其中以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为代表。立体派在继承野兽派鲜明配色、洗练线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材拼贴的创作手法对未来派产生影响,另从二十世纪覆盖面最广的现代主义风格中

学习

论当代西方戏剧流派

阅读(40)

[摘要]本文运用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等方法阐述当代西方戏剧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学说及其原则,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西方戏剧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观点,提倡将西方经典史料、理论学说的诠释与西方文化语境的解读,宽阔的视野,指导和创造实

学习

从民国初期女性服饰的艺术风格演变看审美观念的转型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从民国初期女性服饰的艺术风格演变看审美观念的转型,内容包括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的因素,民国时期奢华的服饰有哪些。民国初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旧与新、中与西的碰撞与融合中翻开了崭新一页。其中,女性服饰直观、清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