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5月12日鄱阳县出现了一次暴雨降水天气过程。本文通过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分析,探讨了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暴雨带的形成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空的低槽东移,中低层的有切变和低涡共同影响,以及暖湿的西南急流不断的输送水气,为暴雨的形成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切变线
Abstract: on May 12, 2012 Po Yang county appeared a storm rainfall weather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 long wave trough,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heavy rain proces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mesoscale heavy rain belt with weather system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High altitude low slot towards the east, a low-rise shear and vortex of common effect, and warm, southwest has been carrying water rapid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eavy rain create sufficient conditions.
Key words: a long wave trough;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Shear line
中***分类号:P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长时间的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跨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在中国暴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渍涝危害和洪涝灾害。
我国气象学者就暴雨形成原因做了许多工作。华南暴雨的研究[1]表明,热带气流的涌进和影响,以及热带天气系统和西风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华南前汛期特大暴雨有重要作用,所以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与发展是暴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暴雨的降落需要大量的水汽供应,水汽输入大于输出,特大暴雨前总水汽净通量逐日增加。此外,朱乾根对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由于急流本身动能集中,分布极不均匀,常引起强的辐合与辐散,并出现相应的垂直环流,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展,触发暴雨产生[2]。我国学者孙淑清等对大气稳定度变化的分析指出,降水期间大气低层有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涡层不稳定的维持对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环境场,制约着切变线上低涡扰动的发展 [3]。对暴雨反馈问题的研究也不能忽视,暴雨过程中向上输送的能量和水汽可改变大气原来的风场及温湿分布,而且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和强对流导致的潜热向上输送又会加强对流发展[4]。
2012年5月12日鄱阳县出现了一次暴雨降水过程,本文以这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区域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中尺度形成机制,以增强对该类暴雨天气过程的认识,提高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决策能力,为气象预报工作服务。
2.研究区概况
鄱阳县地处两湖盆地,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亦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鄱阳是赣东北、皖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有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水域面积达948.7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千米水域在该县范围内。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均气温16.9℃~17.7℃,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数达2000小时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8mm,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74d。
3.天气形式分析
5月12日在高空有低槽不断加强东移,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为研究区上空输送水气条件,在中低层有切变和西南涡与之配合,产生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使这次暴雨过程一触即发。
3.1西风带长波槽
5月12日20时,在500hPa高空有西风带长波槽在不断的加深东移,且阻高不断建立。西风槽多为东北—西南走向,西风槽的东面(槽前)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高空槽后的西北气流携带的是干冷空气,当干冷空气与暖湿西南气流相遇,在低层就会产生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
3.2西南涡的形成和影响
西南涡一般是指形成于四川西部地区,700或850hPa上的具有气旋性环流的闭合小低压,其直径一般在300~400km。西南涡及其变性体是我国中东部降水,尤其是暴雨形成的主要影响环流之一,5月12日08时,500hPa上低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以及江淮切变线的影响触发了四川西部的西南涡形成、发展。高空低槽的西风气流引导低涡沿切变线方向移动。到12日20时已经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切变线上的气流呈气旋环流,水平辐合明显,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西南涡沿切变线东移时,使辐合不断增强。随之雨区也扩大东移,降水强度也将逐渐增加[6]。
3.3低空急流的作用
5月12日00时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西南急流在源源不断的为研究区上空输送水水汽,水平水汽通量辐合,输送的暖湿气流,导致大气产生不稳定层结,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风速最大达到了16m/s。且在我县上空急速辅合,堆积了大量的水汽。20时低涡沿切变线东移发展已经到达了我省上空与大量的暖湿水汽相结合。引起较强的天气尺度上升气流,并进而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小尺度的强上升运动。
3.4切变线
切变线的生成是我省主要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之一。切变线上的气流呈气旋环流,水平辐合明显,有利于上升运动,易产生云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切变线的区域。5月12日08时在我省西北方向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切变线,随着高空低槽东移的引导作用,切变线不断的向西南方向移动。20时已到达我省上空,为气流的水平辐合和上升运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4.结论
研究表明,暴雨的产生过程与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1)暴雨的形成首先需要充分的水气供应,在大气饱和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2)低空急流为暴雨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水汽条件。(3)除了水气条件外,还需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而正好切变线的存在和西南涡的东移,具备了抬升条件,从而触发了上升运动。(4)层结不稳定,抬升运动将低层的水汽源源不断的向高空输送,持续性的降水从而出现了这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参考文献:
[1] 包澄澜,李真光,梁必骐. 1977年华南前汛期暴雨研究[J], 气象, 1978, 7: 12-15.
[2] 朱乾根. 低空急流与暴雨[J].气象科技, 1975, 8: 12-18.
[3] 孙淑清, 周玉淑. 近年来我国暴雨中尺度动力分析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7, 31(6):1171-1188.
[4]包澄澜, 王德瀚. 暴雨的分析和预报[M]. 农业出版社, 1981.
[5]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M]. 气象出版社, 2007.
[6] 寿绍文. 天气学分析(第二版)[M]. 气象出版社, 20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鄱阳县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