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 新财富报告 最佳行业分析师 消费升级
截至2011年5月23日,A股股票家数达到了2139家,随着推出国际版块的脚步越来越近,在如此多的股票池中选股确实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在不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找到相对较好的股票是每一位散户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下面根据《新财富报告》最佳行业分析师的观点结合笔者几年的选股经验,介绍简单易行的一种以基本面为主选股的思路,供散户投资者参考。
本思路是建立在《新财富报告》最佳行业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基础上的。这样我们既省掉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又集合了众多最佳行业分析师的精华,因而能达到较好的投资效果。这是因为如果把业内最顶尖的证券分析师2009年年底推荐的股票做成一个投资组合,那么2010年年底的收益率超过30%,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却在这段时间内下跌了1%。
一、宏观分析
在《新财富报告》中,最佳行业分析师各自研究行业加起来达到了31个之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股票还是显得太多。我们认为首先应关注策略分析师、宏观分析师的观念,因为投资要顺势而为,他们对总的趋势把握可以让我们心中有底。结构性转型依旧是未来两年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结构性行情贯穿2011年始终,股指震荡,个股分化。总的看,未来12个月应该是先下后上的走势。我国的经济***策是相机抉择,因而具有不确定性。目前全国部分发电地区干旱导致电力紧张,有很多企业处在半生产状态。在整个通胀见到高点之前,还会时不时地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困扰,当整个通胀得到控制,同时房价也能够有相应控制的话,那么整个证券市场的后期发展方向也是相对比较好的。预期6月份是通货膨胀的高点期,如果指数跌到相对低位,也许是布局的最佳时机。
二、行业选择思路
最佳策略分析师袁宜认为:我们2011全年是首推一个主题―制造业升级。理由是:从装备制造业角度看,一是“十二五”中提到传统制造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这两个行业当中都有涉及大量属于装备制造业的领域。二是“十二五”期间城镇化会加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铁路网的建设会提速;其次是能源网的建设包括核电、海洋的油气资源开发以及特高压建设会提速;再次是信息网建设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这些背后的支撑都来源于装备制造业的一些产品和技术。
2011年一季度涨幅比较好的行业是机械板块,例如三一重工、柳工、徐州机械、等表现亮眼。最佳分析师推荐的行业很多,众多行业如何选择?我们认为应该选择未来明显变好的行业或者环比增长30%以上行业。根据宏观分析,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防御通货膨胀而又业绩比较确定的行业,即看好板块整体防御价值及优选进攻能力个股。因此,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众多行业里我们建议选择食品饮料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申银万国的童驯认为2011年白酒行业是有机会的,大的行情预期将会在下半年。主要原因:一是白酒等行业的旺季在下半年。二是2011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后,白酒生产商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当然这里也不排除一些比如说能增长40%甚至50%以上的一些个股,他们的行情会贯穿全年。2011年的一季度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状况: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食品饮料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3.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7%,维持较高增速,好于工业企业32.0%的整体利润增长水平;基于上市公司统计的白酒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增长40.4%,增速在消费品各子行业中靠前,更明显超出所有A股公司23.9%的平均净利润增速。一季度业绩较快增长的原因:消费升级导致次高端酒水消费大幅增长,如洋河天之蓝、青花瓷汾酒、古井年份原浆、张裕酒庄酒、青啤主品牌等一季度销量均增长30%以上。由于机械行业已经大幅上涨,而白酒行业基本上还没有上涨,因而我们建议选择的行业是白酒行业。
三、个股选择思路
下面以白酒行业为例,如何从白酒行业中挑选个股。白酒行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线白酒股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二线白酒如洋河股份、金种子酒、古井贡酒、山西汾酒、沱牌曲酒、老白干酒等。一线白酒估值低,增速预期明确,不会有大的额外收益,适合稳健的投资者;二线白酒在2010年表现突出的是洋河股份和金种子酒。在白酒行业中营销、渠道以及品牌的打造是未来白酒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因而是选股的核心考量指标。2010年产生的大牛股―洋河股份和金种子酒价格翻了好几倍,其根源就在于受益于消费升级;超高端白酒提价,为次高端、中高端酒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受益于省内***府支持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策。其背后原因是中产阶级崛起后原来消费中低端的部分消费群体升级到消费中高端价位的白酒。
个股选择上,我们继续看好“次高端+消费升级”相关个股的成长性,这种超预期成长性会带来股价上涨,从而带来超额收益。我们推荐的个股是山西汾酒,它的营销、渠道以及品牌的打造模式跟这几年的洋河股份以及金种子酒一样。
判断一家公司的现状主要看它的财务报表。先确定一家有代表性的目标公司,简单地从三个方面环比同比看财务报表。第一个方面比较的是净利润增长如何以及是否来源于主营业务;第二个方面比较是看现金流如何;第三个方面比较看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由于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对公司的产品、销量和原材料的趋势作一个判断,主要看业绩是否有超预期的可能。白酒行业主要看营销模式、品牌战略。
四、典型个股分析
1、营销模式和一季度经营业绩。从金种子酒的2009―2010年爆发性行情看2011年山西汾酒的投资价值,金种子酒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上涨了356.43%和140.02%,净利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27%、136%、181%,而对应的山西汾酒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4.79%、39.29%、94.32%。金种子酒从2008年开始实施全国布局,加大了对本地市场精耕细作的力度,营销模式向深度营销、终端营销。推进持续创新,强力提升营销水平,成功打造了六种营销机制:一是聚焦资源做单品与多盘互动相结合的市场运行机制;二是持续提价与稳价相结合的价格机制;三是经销商与厂家相结合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四是公益营销与热点造势相结合的品牌提升机制;五是预算制、审批制与包干制相结合的市场运行机制;六是市场打假与维权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大力提升了管理水平,使得单位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这样综合管理特别是营销的新突破造就了净利润超预期大幅增长。
从2009年开始,山西汾酒对营销的大力投入以及对营销网络的建设,采取营销策略组合,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目标市场占有率,效果在今年逐步显现出来。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渠道下沉,把以前的多级转变为现在销售公司到地区,再直接到消费终端的短渠道模式。二是销售人员由原先的1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基本能做到每个地级市配有一个销售人员。三是广告费用大力投入。以往每年投入约2个亿,2010年达到7个亿,今年预计还会增加。四是竹叶青市场仍在培育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竹叶青是保健酒中品牌力较强、定价较高的产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酒行业的市场仍是非常巨大的。以劲酒为例,去年含税销售收入约20亿元。汾酒销售公司和集团今年将对竹叶青进行费用支持,3―5年内做到十几个亿的规模,成功性比较高。五是公司此次和银基合作,由银基40年青花和经典国藏汾酒等超高端产品,依靠银基的全球网络以及多年高端产品的经验,对公司收入有一定影响,同时也能带动价位低的一些其他产品。六是由于经过2010年管理层换届,公司战略规划方向日趋清晰,公司今年的业绩快速增长,使员工倍受鼓舞。公司部分省外的小区域2011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年的任务指标,一季度省外销售占比已达到35%的水平,相比2010年30%的水平仍有所提高。我们判断公司二季度收入有望达到28亿元到30亿元,同比增速有望达到60%~90%,相比去年二季度19.6%的收入增速大幅度加快,提升了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公司在3月底对主要产品进行了提价,而二季度销售的快速增长消除了市场对提价后的担忧,收入超预期带来的费用率压力将有所降低,盈利预测有上调的可能。
2011年是机制改革向管理细化的延伸。2010年公司在组织架构再造和激励机制方面做了较多的努力,而2011年将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的一年,营销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产品结构调整、省内外收入占比调整将驱动公司近几年业绩快速增长。与金种子酒和洋河股份一样,预计2011、2012年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
2、品牌战略。汾酒既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也是传承中国五千年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见证中国白酒发展的活化石,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于1915年成为我国唯一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甲等金质大奖章”的中国白酒。公司对整个酒类产品的包装设计、品牌规划、市场策划、投入策略等进行了专门管理,进一步明晰了产品线和价格体系,规划了国藏汾酒、青花汾酒、老白汾酒系列和国酿竹叶青、精酿竹叶青、特酿竹叶青系列产品架构。山西汾酒是我国唯一拥有汾酒和竹叶青两个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且竹叶青是唯一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酒品牌。
3、渠道建设。2011年继续强化渠道建设。通过压缩渠道层级,创新渠道模式,加强渠道管理和服务,抓好基础市场并辐射全国市场,做好产品的区域、渠道等方面的价格管控,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
4、技术分析。从技术上看,短期由于今年四月份刚经历了一季报的脉冲行情(涨幅不高),目前价位68元左右。预计五月份食品饮料行业与大盘基本同步,到6月份处在股价的相对低位择机购入,到9月份后开始会有趋势性行情。从上面所述该股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年末看高到100元左右。
【参考文献】
[1] 2010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出炉[EB/OL]..
个股分析报告篇2
【关键词】驻点营销;一段式电销;营销渠道
2010年,在一次证券行业的高端访问中,齐鲁证券经纪业务部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经纪业务一直是证券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支柱,而上半年经纪业务的利润下降非常之快,整个经纪业务部门上下倍感压力。”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不仅是齐鲁证券,从券商目前的收入构成来看,经纪业务收入仍是主要收入来源,2010年上半年106家券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482.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66%,较2009年同期下降23%。
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相比,中国证券业的起步还不到20年,但这20年,正是金融服务业突飞猛进的20年。证券行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已经成为金融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变化不断成熟的金融市场从最初的传统渠道渐变到至今多样化的营销渠道。随着证券行业的逐渐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营销模式虽然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也让各大券商得到了极大的获利,但是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一成不变只会被淘汰。而随着券商的激烈竞争,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面临很大问题。
一、传统营销渠道
目前,证券公司的传统营销渠道主要有:证券公司直销和银行网点驻销。
(一)营业部直销
营业部直销是证券公司传统的营销渠道,它提供一直较为被动的分销方式,因为客户需要借助营业网点渠道进行投资。营业部直接销售的营销方式是被动的,券商只能等客户自己来时,才能进行营销,很被动。客户来或者是不来,大部分是根据股票市场行情决定的,行情好时,客户来的就多,行情不好时,几乎就没有客户,当然也就没有营销机会。这样大部分的客户资源就连开发的机会都没有,证券公司处在很被动的地位。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银行驻点营销
几年前,银行驻点营销是市场一种创新,让券商从营业部的坐商走向了市场,让单一的营业部场地,扩张到全市所有的银行网点。银行驻点营销虽然对比营业部直销有了新一步的创新,但它的营销模式和证券营业部直销是一样的。客户经理虽然可以借助银行这个渠道可以接触更多的客户,但也是有局限性的,并没有变被动为主动。外加这种营销模式已经被全国各家券商广泛使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时候,一家银行可以驻点四五家证券公司,银行的客户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各家券商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你会看到银行的驻点工作人员都会比客户多,这样不仅对开展业务带来很大阻碍,也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开辟营销新渠道的必要性
银行驻点的局限性和激烈的竞争,掩盖了其最初“人流较多,开展业务容易”的优势,各大券商有纷纷拿起了“降佣金”的武器。这在证券销售领域无疑是恶性循环。竞争越激烈,佣金降的就越低,券商就越赚不到钱,客户经理的工作热情也会随之降低,客户只觉得“价格便宜”,但没切身体验到投资领域的巨大吸引力,我们拿低价和礼品吸引的客户并不牢固,要想让客户成为铁杆粉丝,证券公司必须跳出单纯的低佣金拉客户的黑洞。
价格战只不过是证券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而作为证券市场营销概念是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包括战略分析、市场细分、市场营销信息系统、营销组合的强大营销体系,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使券商抢占更大的客户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中国的证券市场正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打破传统经营模式,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产品化,变革传统渠道模式,构建多渠道的营销网络,以服务为中心的品牌战略,将服务从传统的“微笑服务”向“智能服务”、“投资顾问”和“理财助手”转变,营销手段上从“等客户”向以优质服务“拉客户”、“留客户”转变,从以往的“比规模,比装修,比硬件”的浅层次竞争,过渡到建立客户理财报告制度,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投资咨询的软性服务的高层次竞争。“证券营销新渠道”一个全新的概念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三、新渠道诞生——证券电话营销
“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说明了渠道在其业务拓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龙头效果,源源不断,渠道如同水龙头,可以保证客户的不断供给,拥有优质的渠道,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准客户群体;有了量的保证,才可能有质的突破。稳定的渠道提供了证券经纪人和客户之间的稳定沟通平台,有助于证券经纪人和客户的零距离沟通。开展“一对一”的持续服务。有利于制定统一的后续服务方案。在渠道展业的证券经纪人,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人工作状态,借助相对稳定和持续的渠道展业模式,不仅能帮助其完成业绩,也可给其带来归属感。
证券一段式电销是指券商新渠道公司通过统一专业的标准化管理对电话坐席进行电话销售以及证券知识的培训,再由电话坐席对全国各营业部所在地城市的客户进行电话营销,通过各项优惠活动邀约客户到所属地区营业部开户的行为。开展电销业务前的准备:
(一)外部方面
1.尽可能了解本地区各券商的优惠***策,营销方案,提供给线上,让线上尽量了解当地券商竞争的大概形式。
2.结合当地其他券商优惠***策,制定相对有竞争力,符合营业部费用承受能力礼品。
3.尽量了解其他券商挽留客户的流程,为转户成功提高成功率。
4.找到营业部附近地标性建筑以及各区域到达营业部较快捷的交通方式。
(二)内部方面
1.电销佣金定价要考虑直销、综拓渠道发展,考虑内部的平衡性。
2.选拔好接待人员。(形象、专业、社会阅历)
3.设置电销专属柜台,专属服务电销客户。
4.建立符合营业部自身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的服务细节。(礼品派发、开户资料的管理加班时间安排等)
(三)实际中的电销(以平安证券为例)
平安证券和平安保险都隶属于平安集团,平安保险在大连的市场是可观的。并且参与过平安保险的客户一般是认可平安的,我们通过电话向他们营销一般会容易些。新渠道电话专员通过集团总部获取保险客户名单,进行电话营销。
1.平安证券会派专员给线上打电话的部门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线上了解大连各券商的竞争形势,指定一套详细的营销计划。
2.结合大连其他券商的优惠***策和营业部的实际情况,我们适当降低了佣金,对前来办理开户的赠送礼品。
3.电话营销的同时,会把客户划分为“新开户”和“转户”两类。营业部的接待人员除了做到最基本的耐心、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形象外,针对新开户我们主要侧重于理财观念的导入,现在把钱存入银行就等于贬值,利息再调高,就涨不过物价;针对转户的客户,我们需要了解其他券商对客户的挽留流程,尽力促成转户,并且从服务及理财,让客户觉得贴心,愿意从原券商转出来。
4.从客户贴心的角度,我们要把到营业部的便捷的交通方式及时通知客户,尽量让客户方便顺利到达营业部;在营业部前台设置电销专柜,让预约来的客户尽量省去排队麻烦等。挖掘客户的需求,做到细致服务。
为保证电销新渠道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单纯的礼品、优惠和微笑服务是不够的。客户参与证券投资最关心的还是受益的问题,证券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服务具体包括:
(一)咨询服务
根据客户需求选择性的将各类研究咨询张贴或转发客户;定期提供客户持仓个股分析报告;及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资讯产品和信息,并根据客户需要为其量身定制资产配置方案;定期将研究机构的投资策略报告发送给客户;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对客户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客户专用电子信箱服务,为客户提供个股门诊单、周评报告、月度投资计划以及模拟投资组合等;通过短信提供咨询建议;提供个股答疑、推荐以及跟踪个股服务;现场客户和非现场客户定期沟通。这类服务客户的区别就比较大,一般客户只提供基本的咨询服务,接受公共的咨询,而重要客户和核心客户一般都有一一对应的客户经理服务,核心客户的个性化咨询服务比重要客户更好。
(二)增值服务
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各类研究报告,包括内部研究成果和外购报告;以短信营销和客户服务为信息平台,为高端投资者提供实时行情、股市资讯和***交易同时提供自选股等个性化管理功能。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财经资讯,短信营销信息和客户服务平台作为补充可提供及时的公告信息、个股预警、个股资讯、成交回报、资金变动、中签通知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编撰投资分析报告,如果客户资产量达到相当规模,可根据其需要提供全方位私户理财计划。这类服务客户的区别就更大了,一般客户基本不享受增值服务,重要客户享受及时的服务,核心客户则享受全面及时的服务。
综上所述,以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高收入高资产核心客户群体为主的细分市场对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贡献最大,因此证券公司的客户服务主要需定位于此类客户,但也不能放松重要客户的服务。结合核心客户的特点及其需要全方位的服务,证券经纪业务日常经营单位的证券营业部可以定位为理财中心或营销中心,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专业化、市场化的品牌形象。
四、证券电销渠道的发展前景
证券营销是要让客户与券商建立一种长期的信任和互惠的关系。电销渠道现在处于邀约客户,接待阶段。正在向产生一套完整的,包括有效户、转户的促成,基金销售等客户维护的工作发展。新渠道的前景是广阔的,电话销售只是一小部分。具体销售方式还有:
(一)与各大通讯机构的合作营销
要与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通等机构合作。合作模式应有所不同,例如移动、联通,仅对券商开放系统的合作是不够的。可在其营业厅布点,发展其内部员工。其余的中大型的通讯机构,合作的内容包括,通讯商的资源共享,通讯商入驻小区营销活动时,双方共同营销。券商负担部分通讯机构的产品赠送、通讯商的营销人员兼职券商的营销,实现双赢。
(二)社区营销及技术服务站营销
可以选择些人流量比较大,商业性质比较强的地段进行布点。分工合作,两人派单,两人对有意想客户进行营销说明。在周围的高档写字楼张贴海报、设点促销,利用上下班及午餐人流量大的时间段派发宣传资料、意向沟通,周末在优质社区、大型商场摆台促销,以登记电话送小礼品方式挖掘潜在客户,日常电话跟进,开户即送精美礼品一份。
个股分析报告篇3
报告指出,2009年度,中小板、创业板较多上市公司推出了高比例送红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其中,在创业板上市的58家公司中,每10股送转10股以上的有18家,送转比例在5股至10股之间的则多达30家。相比较主板公司10股送转5股以上只有26家,创业板企业的高送转比例明显偏高。
早在报告以前,“高送转”早已被市场炒得沸沸扬扬。(300033)作为创业板第一只推出高送转的股票,推出10转10派3元的分配方案后即一字涨停,打响了第一炮。而后,神州泰岳(300002)以10转15派3元的分配方案,被誉为A股“史上最牛分红方案”。在市场中甚至流行着一句话:“你要是不来个10转10,你都不好意思管自己叫创业板。”可见创业板高送转之疯狂。
揭开高送转的“面纱”
何为“高送转”在许多股民沉浸于创业板慷慨的分红之时,我们不妨来看看,究竟何为“高送转”。“高送转”一般是指大比例送红股或大比例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0股转增8股等。其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而对净资产收益率及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在“高送转”方案的实施日,股价也将作除权处理,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也未发生变化,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并没有实际的收益。
高送转需商成长支持按照一般定义,高送转公司往往具有四个特征:每股收益平均值高、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高、每股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高以及公司股本规模较小,创业板中符合这4项标准的不在少数。但需注意的是,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企业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企业的业绩无法稳定增长,扩大的股本将成为企业的负担。若每股收益等指标不能达到市场要求,将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对公司股价造成压力。现在的“香饽饽”,若得不到长期稳定的企业成长性支持,反将成为累及企业及投资者的“毒药”。
创业板缘何频现“高送转”
基于增长。旨在扩张从2009年度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总体成绩相当不错,如营业利润同比实现快速增长;高毛利率成就了公司的高成长;在降低成本上取得了一上些成绩。深交所的报告显示,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个市场中,创业板公司业绩表现出最为强劲的增长态势。58家公司2009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7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3%;实现营业利润36.43亿元,同比增长48.0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总额33.54亿元,同比增长45.3%。在如此业绩的支持下,创业板企业大规模送转有了一定的根基,还可以向投资者传达对未来的信心。
此外,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都处于成长初期,对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有迫切的需求,这一特征往往导致其“高送转”带有规模扩张的特征。通过股本扩张带动公司经营扩张,是上市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如机器人(300024)、硅宝科技(300019)等公司,在业绩的同时,给出了未来的扩张计划。公布高送转方案的创业板公司,大多希望通过股权扩张,实现业务扩张,生产扩张。
超募储备大量资本创业板企业慷慨分红的背后,是超额募集的大量资金。创业板企业上市伊始的高市盈率一直为市场所诟病,然而高价发行为企业带来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资金。据统计,70家创业板公司在发行时共计获得超额募集资金近250亿元,其中,此次提出现金分红、转增股本的54家公刮超额募集的资金合计近200亿元。
在获得大量超募资金后,这些企业的资本公积金被大大“催肥”。以神州泰岳为例,2009年10月登陆创业板的神州泰岳共计获得超额募集资金达12亿元,使其每股资本公积金大幅提升,由2008年的0.18元大幅提高至2009年底的3.81元。可以说,超募为创业板带来的资金使大规模送转有了“底气”。
增强股票流动性从目前股市的情况来看,过高的IPO定价,使得创业板市场整体估值偏高。在二级市场上,主板市场的股价变动并不活跃,创业板却连创新高,在浓重的投资及投机氛围推动下,创业板个股基本达到很高的价位。不少企业虽然有很高的成长性,但过高的股价在二级市场很难吸引投资者,昂贵的股价成了股本流动的“绊脚石”。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用高送转来摊薄股本,进而降低股价,是吸引投资者的便捷方法。
重温主板炒作行情按照主板经验,以往每年年报之时,总将产生一波“送转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除权以后的股价可以产生诸多的想象空间,而主力资金也会趁机炒作。
目前主板上市公司普遍股本较大,创业板公司无疑成为追捧的新热点。拦腰斩断的股价总会使投资者期待“填权”的行情。在这种期许下,不少资金提前进场,在分红方案之前提前炒作,之后更是推波助澜。率先公布方案的、神州泰岳等,股价都大幅上涨,创下历史新高。从上市公司的股东列表中,也可以发现这一变化。开闸初期机构投资者对于参与创业板热情很低,而2009年的年报和2010年一季报显示,易方达、嘉实、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都从二级市场买入了创业板股票。
创业板“高送转”下的陷阱
高送转无法替代高成长尽管“高送转”向投资者传达了积极的信号,显示了上市公司的自信心,但是高送转无法替代高成长。在高送转中,也可能出现陷阱,即业绩较差的公司,试***通过高送转提升形象,而经营能力并未从根本上好转。随着时间推移,创业板公司业绩分化、良莠不齐的情况正在逐步显现,高成长的神话正在逐渐破灭。
从业绩数据上看,截至4月26日,创业板70家上市公司中,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50%的公司有21家,占比仅为30%,67%的公司低于创业板2009年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这一系列数据,无疑给投资者一记当头棒喝。
题材炒作,高估值风险一触即发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对高比例送转公司的追捧,股价的大幅走高,创业板的风险也不断积聚。加之上市时普遍定价很高,高估值的风险不断显现。创业板60多倍的平均市盈率,70多倍甚至上百倍的个股市盈率,将公司投资价值与成长性大幅透支,股票破发或者大幅下跌一直是市场存在的隐忧。
虽然多家公司推出了“高送转”,可那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财务游戏,并不能掩盖上百倍估值的尴尬。根据过往
经验,许多高送转股票都只是市场的一时热点,短炒过后便出现“见光死”的现象。事实上,随着市场统一预期的形成,送转方案对股价的催生效应已经不断减弱,许多创业板股票已经出现冲高回落的现象,填权行情也没有大幅展开,个股分化明显。在短线炒作之后,创业板必将走向长期的价值回归之路,届时若无业绩的强力支持,可能给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警惕内幕交易,中小投资者成最后接棒人虽然监管层对内幕交易等行为屡出***策,严格管制,在等“高送转”的分配方案公布时,采取停牌措施避免消息泄露,但是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在市场难以彻底避免。在公司公布高送转之前,主力资金会提前布局,再借助高送转炒高股价,吸引散户追涨。由于高送转作为一种炒作的题材,只具有炒作的投机价值,并不具有投资价值。因此,极可能只是产生短期的暴涨,而后陷入长时间的弱势,其结果是中小投资者成为内幕信息的牺牲品。
配合解禁,预热再融资为遏制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的爆炒现象,监管层规定网下机构配售股必须有3个月的锁定期,此举虽然稳定了首日上市的股价,却给3个月后的解禁埋下伏笔。显然,创业板股票过高的估值,不利于机构投资者卖出股份,因此他们联合上市公司,通过送转降低股价,并引发一轮行情,以顺利抛售套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这种行为屡见不鲜。
此外,我们在上文提及,高送转可以提高股份的流动性,降低股价,方便企业进行增发等再融资行动。不得不谨慎的是,无论是配合解禁,还是为再融资作准备,受伤的一定是中小投资者。
警惕“高送转”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部分创业板公司选择“高送转”方案,是想树立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但是不乏一些鱼目混珠的公司借助“高送转”来牟取利益,加上市场的非理性炒作,更使“高送转”陷入重重迷雾。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高送转”,如何才能避免跌入“高送转”陷阱呢?
首先,中小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高送转”。我们已经知道,高送转只是对公司内部权益的重新分配,并非对投资者的真正回报。且分红方案的实施,很多部分来源于超募资金,等于投资者自掏腰包。因此,投资者不应把“高送转”等同于公司的高盈利或者高成长。在分析公司的分红方案时,应侧重于现金分红,毕竟这才是对投资者真正的回报。
其次,中小投资者应区别对待,仔细分析各家公司的成长性。自“高送转”行情出现以来,各公司的股价表现已经出现分化,投资者在选择个股时,不宜盲目追高,或是盲目期待填权行情,而应详细分析各家公司送转的真正目的,是否借机抛售,是否为再融资布局,并把该公司是否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放在首位,挖掘有潜力的个股。
个股分析报告篇4
12月21日上午9时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99,下称辽宁出版传媒)上市锣敲响,中国出版传媒“整体上市第一股”正式挂牌交易。
上市首日,市场反应热烈。开盘价即达16.63元,远超此前券商估计的10元-11元;盘中最高价22.99元,涨幅达395.47%;收盘价19.93元,涨幅329.53%。据此,辽宁出版传媒市值已达109.80亿元。
辽宁出版传媒此次共发行1.4亿股,以4.64元/股定价计,募集资金6.496亿元,规模甚小。但这是国内新闻出版企业首次实现编辑业务与发行业务整体上市。正因为此,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业内人士,均对这次股票发行给予了密切关注;特别是上市后主管部门如何继续实现对内容的监管,更引起各方广泛注意。
两个月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首次披露了中国***府将支持地方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骨干网站整体上市的消息。继辽宁出版传媒后,已有14家新闻出版企业的上市计划提上日程,其中包括安徽出版集团和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与此同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借壳国药科技(上海交易所代码:600421)、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借壳*ST耀华(上海交易所代码:600716)也已签署意向协议,进入实质性阶段。
对于新一轮传媒企业上市热,市场反应强烈。连日来,沪深两市指数下滑、量缩价跌,传媒板块却逆市上扬,一度领涨。各分析机构也纷纷调高了传媒板块个股的投资评级,建议“增持”或“买入”。
“内控”阀门
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浓重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其市场化进程一直异常缓慢。2005年底,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但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至今年10月,仅有100多家出版社完成企业化转制,占全国570多家出版社的五分之一。
辽宁出版集团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中国最早完成***企分离和企业化转制的出版机构。2005年6月,辽宁出版集团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出版企业上市改革试点。次年,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据《财经》记者了解,至迟在2003年,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后,决策部门已形成共识:新闻出版企业应尽快实现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的整体上市,以体现行业的完整性,提高核心竞争力,减少关联交易。不过,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内部争议和市场疑虑,这一意见并未真正得到落实。
2003年,北青传媒(香港交易所代码:1000)启动IPO计划。一位官员透露,当时决策层已允许其将部分编辑业务打包上市,但最终北青传媒主动放弃。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登陆香港主板,主业为广告、印务等经营性业务。
前述官员透露,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和董事会对监管风险的担心,是北青传媒未能实现整体上市的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辽宁出版传媒即将整体上市的消息甫一公开,一位地方出版集团的老总向《财经》记者表示,整体上市是趋势,但现阶段不确定***策因素还较多。他直言不讳地称,“我们现在的日子不难过,整体上市的事,看看再说。”
国泰君安分析师谭晓雨认为,中国尚无《新闻法》和《出版法》,在实际中,往往代之以部门规章和行***命令。宣传部门、广电、新闻出版行***主管部门,习惯于用部门通知的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微观干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不上市可能更加安全。
不过,对于地处东北一隅、本地市场容量十分有限的辽宁出版传媒来说,整体上市所带来的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前景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辽宁出版传媒从一开始就按照“整体上市”的雏形在筹备上市工作。
据悉,2006年下半年,鉴于科技***书和美术***书专业性较强、意识形态属性较弱且易于监管,主管部门已经同意辽宁出版传媒将集团经营业务与辽宁科技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的编辑业务一起,打包赴香港主板上市。2007年初,辽宁出版传媒决定弃H股上A股,整体上市范围又进一步扩大。
辽宁出版传媒董事长任慧英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承认,“领导对我***治上比较放心。”依据中共“***管宣传”、“***管干部”的原则,这种组织信任感至关重要。这也是辽宁出版传媒能“后发先至”、率先实现整体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规模控制
辽宁出版传媒董事长任慧英否认了此前市场上有关辽宁出版传媒设有“国有金股”的说法。他明确表示,辽宁出版传媒确保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做法,并不是以所谓“金股”的形式,而主要是以规模控制为主。
目前,辽宁出版集团持有辽宁出版传媒98.05%股份,辽宁电视台广告传播中心持股1.95%。上市后,国有股比例仍将高达74.59%。
任慧英表示,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同意,除国家明令承担***策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可以通过增发形式将另外四家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和辽宁音像出版社纳入上市公司内。目前,相关增发计划已经开始制订。
对于增发后可能出现的原国有股股份被摊薄的情况,任慧英表示,在目前***策条件下,增发股份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均将以确保原国有股51%的绝对控股地位为底线。
除了股权安排,另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安排。
《财经》记者获得一份《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目录》,辽宁出版传媒内部控制系统共91项规则制度,涉及六大方面,包括公司基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书出版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和综合管理(行***、合同风险、信息网络)等。
目前,辽宁出版传媒董事会由12人组成,其中包括四名***董事。上述董事会成员均由辽宁省委宣传部审定。此外,公司章程规定,***董事在议事权、表决权方面将拥有特别权限,除了能申请召开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和涉及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均拥有一票否决权。
至于出版流程风险控制,辽宁出版传媒董事、副总经理宋扬华透露,目前,公司出版实行三级论证制:首先是下属出版社的编辑提出内容选题,并经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或出版社选题论证委员会)论证通过,然后提交股份公司出版业务部门作进一步论证,最后由股份公司选题审核委员会审批通过,报辽宁省新闻出版局批准。
而考虑到出版行业的特殊属性,对企业社会效益方面的要求更高,相应地,对公司高管社会效益方面的绩效考核权重也会加大。
此前,一位高级官员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有关部门鼓励新闻出版企业整体上市,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会要求上市公司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以确保“文化安全”。
辽宁出版传媒董事长任慧英显然深谙这两者的重要意义,“编辑业务上市,一要确保导向正确,二要遵守证券市场的一般规则。不遵守证券市场规则,就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但如果做不到前一点,就会觉得不安全。”他说。
屏障待解
一些乐观的分析师认为,受最高决策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思路的影响,文化传媒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一段时间内,开放力度将继续加大,传媒类上市公司也将迎来重要发展节点。
不过,也有分析者认为,传媒企业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相较一个成功的上市企业,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策环境更重要。辽宁出版传媒路演结束后,国泰君安了一份新股分析报告,提醒投资者,虽然其“主业突出”,但“成长稍逊”。
事实上,包括北青传媒、新华文轩等在内的多只传媒概念股上市后,都面临着成长乏力、股价长时间在低位徘徊的问题。其原因无不跟行***审批过于严格、市场环境开放不够有关。
国泰君安分析报告指出,严格的特许经营制和行***许可制既限制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对出版企业构成了一定的保护,同时也制约了出版企业自身的扩张。未来公司新设出版社或收购其他出版机构,都必须通过新闻出版行***部门严格的审批,跨地域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12月12日结束的辽宁出版传媒路演认购情况显示,虽然机构投资者热情很高,但观望气氛仍然相当浓郁,下单亦很谨慎。这说明了市场对前景的疑虑。
任慧英向《财经》记者表示,相比而言,辽宁出版传媒更看重上市后所带来的行业整合空间和增发等其他融资机会,希望辽宁出版传媒的上市给其他正在酝酿整体上市的新闻出版企业增加信心。
他表示,上市之后,辽宁出版传媒将从目前的单一纸介质出版物机构,向一个大型多媒体综合出版机构演进,并争取成为出版行业的战略投资者。
此前,“若干意见”曾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不过,由于行***审批过严、执行细则缺乏,鲜见成功先例。2007年12月7日,江西出版集团重组中国和平出版社获批,成为出版行业首个跨地区兼并重组案例。而即便是完成重组后,也依然面临着相关法规缺位的问题。由于国家尚未出台出版企业跨地域跨行业重组具体规定,中国和平出版社暂由原主办单位中国***基金会和江西出版集团共同主办。
据了解,目前,辽宁出版传媒对内蒙古新华书店系统的整合已经完成,对北京一家部委出版社、辽宁省内一家晚报的兼并重组工作,也已进入审计阶段。公司还计划进入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其大举跨地域、跨行业扩张的野心初露端倪。这些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则仍然取决于主管部门的开放程度。
国泰君安分析师谭晓雨认为,传媒行业既需要内部驱动,也需要外部驱动。以跨地区、跨行业整合中的经营牌照问题为例,行***主管部门完全可以在上市公司中试点,放开传媒牌照,开展书、报、刊、网、广播电视的混业经营。否则,完全依赖企业一对一谈判收购,审批成本太高,所谓“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还是难以落到实处。
在这些跨地域跨行业收购的屏障消除之前,任慧英要实现“出版行业战略投资者”的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个股分析报告篇5
――美林公司与所推荐的上市公司在过去三年中是否有过投资银行业务以及现在是否还有、将来是否打算有这种业务;
――所使用的股票评级系统中各档评级的百分比分布。
该禁令意味深远,从此改变了华尔街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分析业务之间的“隐规则”,也从此对“证券欺诈”罪加以新的解释。
有意思的是,这次法院的介入跟美国证监会毫无关系,而是由司法系统***进行的一场改革。
由来
1998年后的数年中,互联网公司上市、互联网股炒风盛行。一方面,华尔街的职业股评家争相推荐,使不少收入甚微、盈利无望的互联网股一夜间连涨数倍。哪怕今天一只概念股的价格只有15元,只要有一位著名股评分析师说它一年后会涨到200元,不到几天就真的超过200元!一时间沸沸扬扬。另一方面,任何公司都争着上市,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圈钱”机会。众多公司上市当然给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带来许多业务。于是,各证券商相互争夺上市业务。为了赢得这些项目,同一券商的投资银行部与证券分析股评部配合,向潜在的客户保证:如果对方把上市业务给该券商,那么后者将指派一著名股评分析师来推荐其股票。
在华尔街内,投资银行与股评分析师配合运作早已不是秘密:为了赢得并保留住投资银行业务的客户,券商(卖方)股评分析师怎会客观地向客户推荐上市公司的股票呢?但在华尔街之外的老百姓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利益冲突。
对于职业股票推荐背后的严重利益冲突,美国证监会迄今并没采取足够的措施。因此,追查并纠正这种行为的责任落在了司法系统的肩上。
在美国,除联邦司法系统,各州都有自己的法院和相应的《公司法》以及证券类法律,其***机构和法院均可***采取行动,并非惟证监会不可――这也是一种证券监管的竞争和相互制约机制。
2001年6月,纽约州检察长办公室开始对美林的股评分析师立案调查,焦点是:其股评推荐是否构成纽约州1921年通过的《马丁法案》(Martin Act)中界定的“欺诈”行为?到今年4月初,经过对美林公司和其它券商发传票、抽调多达3万多份材料,检查长施必彻(Eliot Spitzer)相信自己得到了充分的证据,足以证明这些分析师的行为构成证券欺诈。
永不推荐“减持”的证券分析
与大多数其它券商一样,美林公司向外公布的股票评级系统从1到5分五级:
――“1”等于“强力买进”(buy)。一般预计会涨20%以上的股票得此评级。
――“2”等于“增持”(accumulate)。预涨幅在10%到20%之间。
――“3”等于“中立”(neutral)。预涨幅在-10%到+10%间。
――“4”等于“减持”(reduce)。预跌幅在10%至20%间。
――“5”等于“强力卖出”(sell)。预跌幅超过20%。
此外,根据将来持股时间的长短,股评分析师针对每只股票的近期(一年)和长期(超过一年)持股段分别评级。比如,美林分析师如果把IBM股票评为“2-1”,即表示“近期增持”,但“长期”投资者应“强力买进”。如果是“1-3”,那么短期投资者可“强力买进”,但长期投资者可回避(“中立”)。
美林内部规章对证券分析师的职业操守作了明确的规定:“分析师的股评建议必须客观和***。如果任何分析师的推荐不完全客观或受到本公司任何其它业务的影响,那么这将严重损害本公司的信誉并可能带来法律责任。”但是,事实证明,这只是书面***策而已,实际运作是另一回事。
施必彻检察长发现,虽然理论上有五个股票等级,但美林的互联网股分析师小组从来没推荐过“4”(减持)和“5”(强卖)。比如,在2000年上半年该组跟踪的24只股票中,没有一只得到过比“2”更差的评级。因此,美林实际使用的是一个“三等级”、而不是向股民声称的“五等级”股评系统,但股民们不知道这一点。一旦分析师觉得有股票应被降到“4”或“5”,他们所做的只是静悄悄地取消对该股票的跟踪、不再对其股评。即使这样,美林公司也不对此作任何公开的声明或解释。因而构成误导。
私下里,分析师们会告诉美林的大客户他们使用的股票评级从来不会低于“3”,但他们从不向公众如此陈述。而且,这些分析师时常公开推荐一些股票,但私下表达的真实意见却是另一回事。
比如,根据施必彻检察长收集的证据,“互联网资本投资公司”(Internet Capital Group,简称ICG)是美林的投资银行客户。1999年8月30日美林的明星分析师亨利・布拉杰(Henry Blodget)开始跟踪ICG,并立即把其推荐为“2-1”(近期投资者“增持”,长期投资者“强买”)。在布拉杰推荐ICG之前,其价格为53.5美元,到1999年12月22日涨到212美元。
到2000年10月5日,ICG跌到12.省略(现在改名为“Overture Services”,以下简称GoTo)于1999年6月上市。在上市主承销商的竞争中,美林失败了。2000年,GoTo打算为其欧洲分公司作一轮私募,美林公司再一次发动攻势。美林投资银行部经理之一马祖科(Thomas Mazzucco)向GoTo的财务总监保证:如果美林得到此业务,其明星分析师布拉杰会立即跟踪并推荐GoTo的股票。经过这些保证与销售活动,2000年9月初美林得到了该业务――美林的酬金将取决于最后私募资金的总额。
投资银行部得到项目后,股评分析部的肯贝尔(Kirsten Campbell)分析师立即开始对GoTo公司进行分析,准备起草一份股评分析报告。到2000年9月中旬,肯贝尔已写好初稿,包括对GoTo未来数年的收入预测和投资价值评估。随即,她把初稿和可能的股评推荐级别以电子邮件寄到GoTo的财务总监,征求意见。
得到GoTo管理层的回复意见后,肯贝尔于11月和12月多次对初稿和财务预估按照GoTo的意见进行修正,以期后者满意。在12月稿中,肯贝尔把对未来几年GoTo的收入预估作了下调,预测其在2003年上半年才能盈利。看到该稿后,GoTo的一位经理向其财务总监抱怨说:“如果美林对我们将来的财务预估如此,他们何必要推荐我们公司的股票?这很荒唐!我们永远也不会让美林得到上市业务!” 财务总监随即打电话到肯贝尔。压力之下,肯贝尔只好重改财务预测,最后发给公众的股评报告中,GoTo的预测盈利时间被提前至2002年。这比原来的预测要早了一年。
在股评报告的准备过程中,另一个争议焦点是给GoTo股票何种评级。2000年11月时,肯贝尔建议给其以“3-2”评级(近期投资者“中立”,长期投资者“增持”)。但这一评级被美林投资银行部经理否决。“所有关于我们是***于投资银行部的宣传都是天大的谎言!”肯贝尔事后向布拉杰抱怨。布拉杰也承认,投资银行部对“3”的评级有否决权。出于投资银行部的压力,肯贝尔最后给出的评极是“3-1”。11月中期,肯贝尔把这种评级通知GoTo财务总监。后者答复说,如果美林把GoTo的竞争对手“LookSmart”的股票也评为“3-1”,GoTo将接受“3-1”评级。
但其他分析师觉得,推荐GoTo的同时又把其竞争对手LookSmart降级,可能太明显。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布拉杰拿出了方案:“把LookSmart随后两季度的利润预期减少一点,这样我们就有理由将其降到‘3-1’。另外,我们也可给GoTo以‘3-1’的评级。”
于是,去年1月10日,布拉杰在肯贝尔起草的、经过GoTo管理层和美林投资银行部多次修改并最后同意的股评报告上签字,以他的名义把GoTo股票以“3-1”评级推荐给大众。去年4月25日,布拉杰更将GoTo股票升级到“2-1”,使其股价上涨了20%。
但是,GoTo与美林的关系并不是以蜜月收场的:去年5月25日,GoTo总裁和财务长告诉马祖科:GoTo决定增发股票,但主承销商是“瑞士银行第一波士顿”。得到这一消息后,马祖科立即发给GoTo董事会成员电子邮件,除了表达他的震惊和不快,还建议是否可让美林做联合主承销商。按照美林的公司***策,美林只做主承销商,否则不加入。
几乎同时,布拉杰和其他美林分析师们开始准备把GoTo股票降级,作为报复。在讨论过后,他们达成共识:如有必要,以“股价太高”为由降下GoTo的评级。
可是,以“股价太高”为由太过勉强,因为5月22日和23日在布拉杰以“2-1”评级强力推荐GoTo时其股价为23美元,过了两天股价稍跌到22.75元时,布拉杰反倒想以“股价太高”将其降级!这实在说不过去,只能证明他们的股评推荐受美林投资银行业务所驱动!
5月29日晚上,马祖科得知GoTo没有选上美林。6月6日,布拉杰向媒体和众多传播渠道新的股评报告,将GoTo从“2-1”降级到“3-1”,惩罚生效了。
纽约州法院制定规则
纽约州检察长施必彻的调查还揭露出七起其他类似案例,它们的共同点如下:第一,美林的分析师通常是一边向公众大力推荐股票,一边又私下在公司电子邮件中骂这些股票是“垃圾”,蒙骗大众股民。第二,作推荐时,他们从来不披露美林是否跟所推荐的公司在过去、现在或打算将来有投资银行业务,隐藏背后的利益冲突。第三,说是所用的股评系统有五级,但实际上只用到头三级,这也蒙骗股民。
那么,既然以上三点是华尔街多年的公开秘密,为什么美国联邦证监会不出面制止、推出新的禁止性规章?证监会拥有所需要的行业规章制定权,为什么它早不使用这种权力?
说到底,这又回到行***机构的激励问题。在没有媒体、国会或者法院的充分压力下,美国的行***部门和中国的一样:无激励作积极主动的监管。在中国股市上人人都知道证券欺诈和股评市场操纵盛行,证监会有权作行***处罚、***门有权作刑事调查,但公司或个人被处罚者仍不成比例。
既然联邦行***部门不行动,那为什么美国司法部不立案调查?为什么也没有股民和法人作民事诉讼呢?在联邦层面上,如果是追究刑事责任,要由联邦检察官立案调查;如果要对华尔街分析师追究民事责任,则只能由美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由受害股民和法人立案起诉。但不管是利用联邦证券法律来进行刑事、还是民事诉讼,控方都必须在法庭上举出充分证据:证明辩方是“有意”欺诈行害。这一举证要求非常严,证明辩方是“有意行害”通常并非易事。也就是说,证明“故意作虚假陈述”可能不难,但证明“有意通过虚假陈述来行害”较难。
除联邦证券法律外,美国各州又有自己的公司和证券类法律以及州法院系统,州与州间的差别较大。因此,除联邦层面外,50个州系统可分别对华尔街公司采取行动。纽约州是华尔街的所在地,更重要的,纽约州于1921年通过了一项非常强硬的反证券欺诈法律《马丁法案》。除了授予纽约州检察长充分的立案调查权外,《马丁法案》在举证责任上比相应联邦法律要松:只要证明是虚假陈述并导致大众受害,不需证明是“恶意行害”,即可以欺诈定罪。因此,纽约州法院走在美国证监会和其它州之前,先给证券市场制定新规则。
纽约州法官的禁令和检察长调查到的证据(特别是美林以及其它证券公司的内部电子邮件记录)充分证明了欺诈的事实,这实际上为接下来的众多股东赔偿诉讼开了大门。
美林案的启示
证券市场的建设非常艰难,需要一个多元的***府体系、民间中介机构和***的媒体等多方面配合。
在美林案中,受到法官禁止的股评分析师行为,本来是证监会可通过行***规章禁止的,而且它有这种直接介入的权力。但行***部门不一定有激励去主动监管。结果,纽约州检察长则主动出击,并通过纽约州最高法院的禁令来达到给证券市场树立规则的效果。法官的禁令不仅对美林,而且对整个证券行业有同样的约束力。按照美国的判例法原则,一旦有这样的判例,今后类似案件都得同样审定。这种禁令和判例等同于造法,起到无形的“监管”。从这种意义上讲,“监管”应该不只等于“行***监管”。法院的间接监管必须等到受害股东或检察官起诉时才启动,过程相当漫长,但效力并不见得较行***监管为差。
个股分析报告篇6
正困惑时,他们接到了上海市***府的吹风:100亿元社保资金交给上海的证券公司来管理。但是,“社保”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古语云,不要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再说即使要交给上海的券商管理,也应多了解一下其他的券商,通过比较来做最后的决定。于是,他们决定在国内多找几家券商接触。
上海社保VS上海国字全安证券:
不“斩草除根”。再铿锵有力,也是画饼充饥
王宝国是上海社保资金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社保资金管理处主任:徐金成是社保投资项目审批主任。要拿到这100亿元的管理权限,他们就是最关键的人物了。
刘源是上海国字全安证券有限公司的资深股票操盘手,张向东是公司的股票投资经理,他们得到指示,要拿下上海社保的100亿资金管理项目。于是,他们接触了上海社保的王、徐两位主任。这是他们第三次见面,主要议题是资金的安全性问题。
王主任:“你们也来了两次了,一直没有解决我们担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风险控制。你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来控制风险呢?”
刘源:“王主任,这个如同我上次说过的,都是***府的指示,你说我们还能欺骗您吗?”
张向东:“王主任,我们是***府重点扶持的证券公司,我们的背景您也有所了解,而且,我们也不会没有章法地把100亿资金投入股市。您肯定知道,银行最保险,可是他们提供的利润并不足以抵挡稳固增长的通货膨胀;保险也安全,但是保险没有分红。所以,说来说去只有我们证券公司有效地配置股票,一定可以为您确保8%的年收益。”
徐主任:“你们的背景我们当然是了解的,你们第一次来之前,市***府就打了招呼,这个我们也是清楚的。但是,这100亿元也不是儿戏,毕竟牵涉上海上千万群众未来的社会保障,我们不能不慎重。所以,也请你们谅解和理解。我们有压力呀。”
张向东:“我们理解。有关风险的问题是这样的:只要是投资风险肯定存在。不过,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像刘源有6年的操盘经验,手中流过几百亿的资金,有的时候下单下得手都发酸。这样有经验的操盘手在行业内并不多见,我们丰富的经验就是您的保险。在这个前提下,8%的回报率肯定能保证。”
王主任:“上次你们就说你们有多么卓越的、优秀的股票操盘手,这个我们也知道,但是,只要有他们难道就肯定不赔吗?”
几乎同时,刘源对张向东说(斩钳截铁的口吻):“是的,肯定不赔!”
后面的对话已经没有太多的记录必要,王主任也没有兴趣继续谈下去亍。于是,双方约好再找一次机会谈。
深圳大通证券VS上海社保:
先信标准,再售产晶,让客户的疑虑不攻自破
其实,王主任是想与来自深圳的一家非常有影响的证券公司再次会谈。上次会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方居然派出了5员大将,分别是资金管理部、投资管理部、证券交易部、市场部的高级分析员,还有就是证券公司的副总裁。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谈话是从放映幻灯片开始的。
幻灯片一:大通证券公司简介
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7月,目前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是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30家证券营业部……
幻灯片二:大通证券对资本的认识
大通证券的直接投资业务包括证券投资、收购兼并和风险投资。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投资理财队伍,其精心的研究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投资组合、丰富的从业经验和高超的风险管理水平,使资产管理的平均增值率远远超过同期深沪股市的平均涨幅,创造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实现了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有机统一。
幻灯片三:大通证券得到的认可
1999年,公司发起设立了大志基金管理公司,并先后发起设立了三家投资基金,大志基金管理公司由于运作出色,成为国内首家托管养老基金的管理公司。
幻灯片四:资金投资的三个考量
资本的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收益性是任何资本都要考虑的三个重要方面。尤其对于社会保障类型的巨额资金,首要的考虑不是收益,而应该是安全性,在确保较高的安全性下追求一定的收益,以通货膨胀率为衡量比对指标即可。
幻灯片五:当前市场动向分析
不确定性程度加大导致股市出现完全不可预测的特点;股民感性因素被媒体以及市场放大,从而严重干扰了股票的合理价位;股票价格与价值之间差距的判断日趋复杂,即使专业人士通过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也难以驾驭变动的曲线。
幻灯片六:结论
选择安全性作为资金的首要考量。选择有专业避险能力和研究的证券公司保管;选择对市场有深入研究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的证券公司来管理;选择有实力的证券公司优于实力较弱的证券公司;选择得到实践证明的证券公司。
还不仅是形式,专业人士对幻灯片的讲解给王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方5个人员就各自擅长的技能领域分别向两位主任做了详细介绍。以下是王主任记下的核心对话.
王主任:“你们是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呢?”
陈方:“王主任,这是每一个委托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凭借我们在金融市场的经验和强大的研究力量,我们认为风险问题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树立对风险的认识;第二,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第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应用到风险管理中。这就是我们对风险的真正看法。”
听完陈方的这段话,王、徐两位主任不约而同地拿起陈方的名片重新看了一下:陈方,高级金融风险研究员,资金管理部经理。接着.陈方继续自己的话,显然他看到了两位主任的动作,他的团队也看到了这个动作。
陈方:“我首先解释风险认识问题。金融领域有一条铁律,那就是不确定性是永恒的。如果,哪个资金管理经理说保证你的赢利,胸脯拍得再响,也是他一厢情愿。因为市场中体现的就是不确定性,不可测原理被一再证明其正确性。虽然,金融领域已经发展出了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等多种金融趋势分析工具,但是,没有一个工具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有作用,这也说明风险是永恒的,风险是伴随着收益的。逻辑结果就是收益越大伴随的风险就越大,风险控制在一个较小的幅度,那么,相应的收益的幅度也会较小。具体到祉保资金,投资前提的首要一点应该是安全性。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达到超过通贷膨胀的收益,因此,收益不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在考虑接手社保资金管理项目前的一个系统分析结果。”听到这里,两位主任频频点头,陈方话题一转:“这是风险认识的第一个前提条件,第二个就涉及到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水平,请我们投资管理部的黄火胜经理来介绍。”
王主任刚结束刚才的笔记,就听到黄经理开始了他的介绍。
黄火胜:“感谢上海社保给我们演绎这么大一笔资金管理设想的机会。我的同事陈经理已经介绍了有关风险问题的首要认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来讨论有关风险管理的问题。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容易理解的话题。中国古语云,不要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这其实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最原始的看法。在市场发展不成熟阶段,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金融领域成熟的今天,这个观点已经有了一些不同的见解,而且其中的一些见解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验证。比如,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明确挑战这个看法,他说,有效降低风险的投资是慎重选择一个股票,然后牢牢地守住他。意思是都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紧紧盯住这个篮子,保护这个篮子的安全才是最直接、简捷的安全措施。
要实现这个独到的安全策略,有三个重要的前提:第一,足够影响股票价格的金额。第二,看中的是长期,而不是短期,也就是理性投资,而不是从众的感性投资理念。第三,衡量风险的工具要兼顾建仓前、建仓中以及建仓后的过程,不同工具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将一个钉子敲到墙里,初期的风险是容易砸住手,中期不需要手扶了,风险就是容易钉歪,后期的风险就是容易将墙钉烂。那么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的工具要求是不同的。初期是手套,中期是矫正器,后期是墙体防护层。对于股票的选择、建仓、清仓等都是需要不同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有时是基本面分析,有时是技术分析,也有时是波浪理论,全程控制又需要在传统金融学理论上添加最新的指导性理论、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和看法。依靠以上的三个前提,我们认为可以有效地控制社保资金的风险。
在建仓初期,我们建议多篮策略,可以借鉴我们管理基金的方法,有效分配资金到股市、债市、外汇以及存款上,我们建议不进入风险相当高的期货市场。中期,我们有效调整投资结构,尽量控制篮子的数目,采用精篮策略,以控制风险为第一选择,以在风险前提下的收益为第二选择。我们不选择风险较大的股指作为业绩基准,我们选择银行公布的通货膨胀系数来作为衡量资金收益基准。在第三阶段,我们对本金更加要倾向保守的投资结构,但对于中期后的回报部分,适量采用风险稍微高一些的投资结构,为大笔资金的整体收益贡献部分力量。具体的投资方案,在我们确定委托合同后一周,提供详细到个股分析、汇市分析、国债走势分析等的定量分析报告。有关风险控制,我就介绍到这里,不知道两位主任有什么疑问?”
其实,在黄经理这么长的介绍中,王主任也将黄经理的名片找出来看了一下其职务。他的确是有一些疑问,但是,这些疑问已经从对资金的安全性考量转移到了安全性的实施过程中。明显地,他和徐主任都已经被大通证券如此专业的形式折服,他们不再怀疑大通对资金风险的处理能力,他们开始关注投资后具体的风险控制的方法、流程、使用的工具中了。
让客户的异议得到圆满的解决不是依靠拍胸脯就可以做到的,尤其是无形的产品、信息复杂的产品、服务性产品,都需要专业的训练来获取有效消除客户内心深处异议的技能。
两位主任显然对投资回报、风险控制方面不是特别在行,如果听懂了只言片语的话,也是通过这次为100亿元资金寻找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大通证券是最专业的。对于他们心存的强烈的异议――100亿元资金风险的异议,已被化解到了心服口服的地步,彻底开始了对证券领域中金融高手的崇拜。完全听不懂不会建立崇拜,全部听懂了也不会产生崇拜,只有听懂了逻辑,明白了事情的关联,但是对于具体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不懂,此时内心形成的才是崇拜。
结果,上海社保将80亿元委托给了大通证券来管理,20亿元在领导的招呼下不得不交给没有解决他们心中疑虑的国字全安证券公司。
大通以“亩”取胜之器
高级销售过程中对异议的处理竟然还有如此高的境界,实在是值得销售高手不断体味的。大通证券的做法有四个要点
1.团队销售,各司其职。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天下没有什么人是万能的,因此,团队销售的有机配合可以在形式上控制客户异议的难度,有效缓解客户的异议,而不是异议的表面解析。
2.销售产品本身不如先销售衡量产品的标准。两个专家的产品陈述过程都是以标准、衡量风险的帮助、衡量风险的看法等作为初期目标,一旦客户接受了你的标准,他们自然开始转向考察你实施的过程,而不是质疑你是否有能力。通过标准的建立和铺垫,客户的异议从质疑转成了实施过程中的细节,这已经是有效处理异议的最高境界了。
3.信息透明化的努力,对客户的辅导高于销售产品。当产品信息在销售顾问以及客户之间严重不对称的时候,客户的采购会出现中断,而不会有任何进展。因此,只有信息的透明化,提高客户鉴别水平才是有效推进销售进展的一个技能。在以上两个销售顾问的产品讲解中体现了这个意***,也实现了拜访客户前的销售展示设计。这是制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