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生人。他(她)们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成长起来的。一方面,她们获得了比前几辈大学生丰富得多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接受了比前几辈大学生优越得多的中、小学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特殊的爱,使他们成为家庭的“皇帝”、“公主”,缺乏生活经验,缺乏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认识,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并且容易将生活想象的过于完美化,一旦遇到一点挫折,便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恶化或厌世。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综合素质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既具有消极作用,又具有积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来讲,挫折可以导致人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受挫者的身心健康。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挫折能给人以教益,给人启迪,也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向上,使人更加成熟、坚强。预防挫折是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积极做好预防引导工作,避免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使他们健康顺利地成长,是我们每位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尽的责任。
综观社会上各种大学生出现的多起恶性事件,究其原因是心理挫折引起的,而造成这些心理挫折的根本原因又往往是学习、生活、心理及生理问题纠缠在一起造成的。
1)学业问题
主要表现于大学生的学业现状与对未来期待的不等值,自身发展需要压力过大,心理承受力不足。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也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得他们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来自各地,远离父母,缺乏关爱,很多私人问题无人倾述便埋在心里,加之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自闭状态。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心理素质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与人交往困难、缺少知心朋友的情况,甚至因同学间产生一些矛盾,自己又无力解决,以致从此精神忧郁,心情烦躁,无心学习,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3)恋爱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多数人在大学即开始并完成了人生的恋爱。但是,由于性格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以及就业前途等实际问题往往造成爱情的夭折,有的大学生因承受不起失恋的打击而做出过激行为。当代大学生有的常为自己与异往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手足无措而烦恼不安;也有的为自己处理不好与异性的关系而苦恼。
4)生理和心理因素
生理上的缺陷限制了个体从事某些活动并达到成功的可能性,易使人产生相应的自卑感和挫折感。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导致挫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第一,大学生的能力与经验。大学生的能力决定了他(或她)是否能胜任某项工作。该行为的相关经验也影响他(或她)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缺乏能力与经验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挫折感。第二,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目标期望。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越低、目标期望越低,遭到挫折的可能性越小。而自我评价越高、目标期望脱离实际,满足自己要求的机会便越小,遭到挫折的可能性就越大。
既然挫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学会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它,就显得十分必要。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承受各种压力,有效地应对挫折,保持良好心态,所以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对挫折心理做出调整。
1)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在挫折情境中许多不理智的反应,不正确的行动,都是源于缺乏对挫折的正确认识。所以,正视挫折的产生就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首先认识到挫折存在有它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挫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进一步深刻理解对正确的挫折观的认识,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其次是认识到挫折存在有它的双重性。挫折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认识到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坚强、成熟起来,并因此而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再次是认识到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大度、乐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和社会个体对挫折的承受力,往往与其人生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乐观向上、性格开朗的人,比一个患得患失、郁郁寡欢的人,更具有挫折化解能力。只要学会容忍挫折,心怀坦荡,情绪乐观,满怀信心,最终还是能够战胜挫折的。
2)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提高受挫能力的基本条件,坚强的意志品质反映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等特征中。一是自觉性。当一个人确立了崇高理想和具有正确动机的时候,他的意志品质就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会产生坚强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毅力。二是果断性。在情况紧急时,能够当机立断,迅速作出行动的决定。三是自制力。在行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论,克制自己的行动,这是自制力的基本表现。四是坚韧性。如果说一个人的自制力是克服内心的障碍而产生的,那么坚韧性则是针对外部障碍而产生的。在现代生活中,一个人是要具备克服内心障碍和排除外在环境制约的坚韧品质,才能增强战胜抗挫折的能力、才能***自主以及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它不仅关系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人生存进取的基本条件。
3)强化在校大学生的法治及人文教育
建议学院增设法治宣传栏、宣传刊,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与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辅导员老师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结合时事和大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考,正确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形成热爱生命的健康心理。
4)构建完善的防范机制
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再加之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排解,从而导致的行为。所以建议辅导员有针对性的谈话与学院心理咨询活动相结合,就能将其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引向正轨,做到防微杜渐。我们要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危机干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心理咨询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抗挫折教育中来,从而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
总之,只有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意志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增强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从而避免学生挫折感的产生,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法制与经济(下旬刊)[J].2009(08).
[2]蔡峻.谈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05).
[3]陈火欣,刘持伟.谈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20).
[4]张赛.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J].2009(10).
[5]刘鹏.论思想***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心理疏导[J].2009(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如何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