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钩、玉带扣、玉带皆属古代服饰用品。
从其沿袭和发展来看,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代。汉代以后带钩被带扣替代。
隋代以后,伴随着带缀饰玉,以显示身份、地位及等级,从而完成了由实用向精神层面转变的过程。
玉带钩
迄今最早的玉带钩发现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这些玉质带钩是用事先修整好的长方形玉块切割钻磨而成,一端有穿系的孔,另一端做钩形,用于钩系,用法是钩首向内。钩首较长,束带牢实而不易脱钩,实用性较强。从其精美程度看,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带钩已经具有了礼器的性质(***1)。
战国时期玉带钩形制确立,即钩首、钩身、钩钮组合完整。形制多为长条形和饰有几何纹饰的琵琶形,小的玉带钩长只有4~5厘米,均以优质和田玉制成,显得凝重精巧。更有满工的玉带钩,钩首多为龙首,钩面饰有精致的勾云纹、谷纹、凸弦纹、斜方格纹等,钩身两侧及背面还雕有S形纹。其中四棱龙形玉带钩的特色鲜明,成为战国时期代表作品和断代标准器形。另外,具有典型特征的尚有以下几种:
曲颈琵琶形玉带钩,钩头细小,多琢成鸟头、兽首;背面较平,有一个圆形柱钮;钩腹上凸,上琢小云纹、变形云雷纹、连云纹等。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鹅首玉带钩(***2),其形体与后世相比,浑圆粗短,凿制较为质朴,为战国初期玉带钩的标准器。
方柱式玉带钩,钩较短,钩身似方柱,呈腹部上凸的弧状,向钩首逐渐变细变窄;钩首琢成兽头,钩身多光素无纹,钩背有长方形钮。
宽腹式玉带钩,钩身短而宽,钩腹整体似为方形或有委角,局部或整体带有镂雕(***3)。
扁担形玉带钩,钩体较长,腹部凸起,形如扁担,背有长方形钮;兽头钩首雕琢较细;钩腹或起方棱或加饰勾云纹、饕餮纹,钩身侧面或饰细阴线纹(***4)。
考古发掘的玉带钩规格大小不等,长者达20多厘米,短者仅2厘米左右。如方牌形玉带钩(***5),通长只有5厘米,由整块长方形和田青白玉雕凿而成;钩身弧凸,四角打磨成弧圆,底棱锋利;钩身上部雕对称的云纹和菱形,下部雕兽面,正面纹饰边缘雕凿成对称内切云纹边;背面正中有圆形钮,钮面刻有5条同心圆旋纹;钩首作长颈螭龙头形,与颈等宽。
汉代玉带钩的式样主体上沿袭了战国的风格和种类,有长条形(***6)、螳螂肚形、琵琶形等。一些曲棒形钩、异形钩变化多端。玉带钩中深浅浮雕手法的运用,以及多节镶嵌的玉带钩(***7),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多较大且长,钩首以龙首和禽首为主(***8、9)。装饰除阴刻纹饰外,龙首形状也渐从抽象发展为写实,钩体开始出现浮雕与透雕蟠螭纹饰。钮逐渐向钩体中部移动。
自宋代开始,玉带钩在社会上层又兴盛起来,以浮雕螭纹玉带钩多见,甚至成为后世玉带钩纹饰的主流。这种玉带钩往往钩首为龙首,而在钩腹上面先是浮雕继而发展为圆雕手法琢出螭龙形象,钩首的龙头与钩腹的螭龙相对而望,龙首大,螭体小,即常说的“苍龙教子”“望子成龙”。宋代玉带钩以琵琶形多见,钩头弯回较高,可与钩环配套,有蟠螭首钩、鸟头钩等(***10、11)。一类钩身薄而宽,呈片状,钩头亦薄;另一类钩身窄而厚,钩首多为动物头形,纹饰线条柔软,浮雕浅缓,钮缩短而位置偏后。
元代玉带钩的钩首多为扁平状,长度增加,装饰减少,以线刻为饰,钩首与钩身夹角较大,钩钮增大,元代螭纹玉带钩形体基本为琵琶形(***12),螭龙多为浮雕,趴在钩腹上(***13),不作腾空状。螭龙圆雕不多见,个别出现的高浮雕螭龙纹,螭龙造型多骨瘦且仰头(***14),与明清螭龙有明显区别。
明代玉带钩造型丰富多变,有板形、桥形、琵琶形、螳螂肚形、圆棒形等,以琵琶形带钩为主流。以龙首钩、螭纹身以及小带钩最为常见(***15、16)。钩首还有雕成凤头、羊头、马头、鸭头、如意头的;钩身上的纹饰除螭纹外,传统的云纹、扭丝纹较多,还有镂雕瑞草、牡丹、灵芝等。明代龙首螭纹玉带钩浮雕、圆雕并用,龙首较前代宽短,龙颈较窄,钩身上的镂雕螭龙龙角由双变单,螭爪拳握,四腿关节处方折有力(***17)。
清代虽然不再像前代有玉带制度,但玉带钩制作并未停止,细部的刻画更具匠心,琢工一丝不苟,极尽精致细巧之能事。在前期工艺基础上选材讲究,制作抛光细腻;后期制作略显粗糙,钩首变大,颈部粗壮,纹饰烦琐,地子不平。造型上继承明代风格,琵琶形带钩仍是主流形态,有些钩身雕鸟兽、虫鱼等***形。钩体上的纹饰大多具有吉祥含义,成为人们追思摹古、怀旧雅玩的精神产物(***18)。清代龙首螭纹带钩(***19、20),用料种类丰富,整体雕琢细致,线条柔美。螭纹有趋向***案化的倾向。钩首龙头较短,头额凸出的圆顶状明显,眼珠打磨圆滑,鼻梁下凹较深,龙眉阳起似锯齿,与明代阴刻不同。龙有双角的,也有独角的,弯伸至颈部。脑后飘拂一缕毛发,龙须根发可数。
玉带扣
带扣多为扣环和扣舌两部分组成,装于带头便于解结。有死舌和活舌两种,死舌固定在扣环一侧,活舌则可转动自如,而死舌比较接近带扣的原始型。北方草原地区带扣一开始便用于人的服饰束带,中原地区的带扣则是从马具开始的。大约到西汉时,带扣开始作为服饰束带。到两晋时,带扣的使用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不同规格和不同质料的带扣分别为不同阶层的人所用。南北朝时带扣还被用于武士披甲挂铠。因带扣的实用优势,逐渐取代了带钩。
玉带扣的形制是由两件大小相近的长方形玉件配套组线,形似带钩但较短,有钩首与扣环相扣衔,形态上有钩环形、钩钮形、双钮形、插榫形等。其扣身纹饰多变,以龙螭纹较常见,玉带扣用法上看,比较接近于那种钩环组合的带钩,所以也有称其为“扣形钩”。宋代玉带扣钩体、扣环多为对称的素面方牌形,背有扣隼。也有椭圆形的,或浮雕或镂雕而成(***21)。如宋代白玉螭首带扣(***22),和田白玉,有玻璃光,长10.2厘米,宽3.3厘米,高1.6厘米。扣身呈厚薄均匀的弧状,背有平直桥形穿,用于连缀革带。螭首不大,但有画龙点睛之妙。
元代玉带扣则由三部分组成,两块委角方形或近圆形带环的玉板中间还有一个套环,呈三环相接状。有浮雕螭虎形象,镂雕更为复杂。
明代玉带扣以两个委角形玉方板相连,玉板上有孔可以扣合带头,孔四周或板身圆雕螭纹或云纹(***23);或两个玉板间以一个玉套管套住玉板的半环,或采用类似合页的连榫相接。还有一种玉带扣,一块玉板有钩,另一块玉板带环,两个玉板可以直接钩连。有长圆形者,镂雕有各种纹饰,制作华美(***24)。
清代玉带扣形制多为规整的方牌形,器表纹饰较为丰富(***25、26、27)。
玉带
从南北朝流行的带发展而来的革带,到隋以后出现镶有玉的玉带。玉带包括带和(chá)尾,是缀饰在革带上的玉饰,为贵族显示身份高低、地位尊卑的象征。玉带制度形成于唐宋,完善于明代,最典型的是唐、明两代。《唐实录》:“高祖始定腰带之制,自天子以至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需用玉带。”其结构是将带扣、带和尾(***28、29)。缀缝于(tīng)上。尾作一端平直、一端弧凸形,带多为方形,以素面居多(***30)。也有雕饰人物、花鸟和动物的,人物以胡人、伎乐形象居多。尤为精致的当属雕有龙纹的,采用剔地隐起法,先将主体勾勒出后从廓边剔地,凸显主题,并辅以短阴线加强立体感。背面四角有牛鼻孔以便缝缀。五代时期大体沿袭唐代形制,刀法奔放流畅,制作比较精细,雕饰以云龙纹(***31)。
明代有一套完整的舆服制度,腰带是服饰不可或缺的礼仪用品。不同的玉带和纹饰标志着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地位,用材也有等级差别。玉带只有皇帝、皇后、妃嫔、太子、亲王、郡王、公、侯、伯、驸马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资格使用。《明史》记载:“文武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腰带,一品玉,或素或花。”
明初亲王用的玉带每副为23到25块不等,中期以后大体固定为20块。玉带有长方形、方形、桃形等,尾为一端弧凸的长方形玉板。按带的形状及其订缀在革带上的位置,分别为“三台”“六桃”“两辅弼”“双尾”“七排方”,总计20块(***32)。带多为白玉,正面抛光,背面磨砂,有数量不等的牛鼻孔用于金属线订缀在革带上(***33、34)。
明前期,玉带雕饰有云纹、鹿纹、狮纹、海水江牙纹及各种花鸟虫鱼、百子***等,极为丰富;且多运用“花下压花”的镂雕技艺,表现出多层***案,下层为缠枝莲或锦纹底子,上层雕琢主***案,精美异常。明中叶以后的玉带则以素面居多,玉质纯正,抛光细致,端庄素雅,别有韵致。 责编 陶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玉带钩·玉带扣·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