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周一,券商股全线暴跌,该板块以7.7%的跌幅位列榜首,西南证券(600369.SH)、光大证券(601788.SH)、中信证券(600030.SH)均暴跌超过9%。龙头股中信证券更是近5年来首次单日跌幅超过9%,顿时引发投资者恐慌。
在微博、MSN和网络论坛上,许多投资者都在问:“中信证券怎么了?券商股怎么了?”有私募向《投资者报》记者略带悲伤地感慨说:“今年以来好不容易实现了正收益,硕果仅存的券商股,就这么没了……”
在惶惑中,流言蜚语迅速流传开来,针对中信证券的传闻更是一条接一条:“海外投资巨亏29亿元”、“高管出事”、“公司董事会秘书宣称‘公司裁员减薪’”、“里昂证券员工大规模流失”。不仅如此,在暴跌后的两个交易日里,这些传闻还在不断演绎异变。
中信证券疲于应对。这到底是一场利用假消息做空的浑水者的阴谋呢?还是中信证券自身真的出了问题?
记者经过多方查阅数据,并采访了阳光私募、公募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人士的看法,他们认为,中信证券的暴跌很有可能是空方利用消息,在券商创新受阻、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引发海外担忧的情况下,几方合力导致大跌。
这次的事件,已经不单单是中信证券一家的问题。上述私募人士说,这或许是A股进入做空时代的提前演练,因为不久后转融通就要推出,A股的做空手段更将会层出不穷。
谣言澄清怪圈
整出事件就像戏剧一样跌宕起伏。
上周一中信证券首日大跌当天,《投资者报》记者曾联系数位券商分析师和券商资管的投资经理询问缘由,发现大家同样摸不着头脑,都在猜测那些四处可见的传言。
此时的中信证券甚至对传言都不太在意,董秘郑京还表态称,公司不会对此公告。
但没成想,谣言的威力变本加厉地发挥出来,旧的传闻还未消散,各变种传闻又层层迭起,以至于疲于应对的中信证券不得不在14日晚发公告澄清说:“近日,屡有关于公司的不实信息在一些论坛及微博发出,而后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这些信息给公司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并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对前述4项传闻公司明确表示:“传言均与实际情况不符”,“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资产质量优良,管理团队稳定,各项业务进展顺利。截止公告日,公司重大事项均按规定进行了公告,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负责中信证券海外业务的副董事长殷可也对媒体表态说:“里昂有人员流失是完全没有的事情。我刚才与里昂证券的CEO通过电话,他非常清楚地告诉我,没人因为宣布收购而离开。”至于巨亏传闻,殷可表示,中信证券有严密的风控程序,不可能出现高达29亿元的亏损。
殷可说,这些传言就是想利用市场心理引发大家恐慌。如果说中信证券被冤枉,那么究竟是谁在这次事件中获得了利益?
但上述公司权威层面言之凿凿的辟谣并未见效,反而进入了一个谣言澄清的怪圈。越是澄清,猜疑就越多,越是有人感觉在欲盖弥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为什么单单中信一家有那么多流言,海外亏损的数字怎么那么详细?
猜疑发展到最后,就成了只要微博上出现任何有关公司的负面消息,都能令人好一阵振奋,就如同找到了真凶一般。
疑似基金等机构跟风抛售
人们之所以不相信公司的辟谣,原因之一是,中信证券董秘郑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股价下跌有可能是融券做空所致,是中国A股出现了浑水做空机构。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显示,中信证券的融券量一直都比较稳定,8月13日的融券卖空力量的确突然增强,由前一个交易日62.5万股的融券卖出量一夜飙升至224.9万股,但卖空资金大约仅有2472万元。
与之相反的是,融资做多的力量却很强大。当天,融资买入量达到1.5亿股,涉及金额1.6亿元,买入力量远远大于做空者。
区区200多万股的卖空,并不足以影响有98亿流通股的中信证券。按理说,多空双方实力悬殊,股价应该向做多者靠拢,但盘面显然不是。
华泰证券河南郑州经三路营业部总经理陶明清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营业部当天几乎没有做空券商股的,甚至还有人融资买入券商股。“我们这里有个客户融资几百万买入广发证券,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融券做空所致,那么是谁在抛售?
深圳展博投资总经理陈锋告诉本报记者:“看着盘面巨大的抛盘,不可能是散户所为,可能是有机构在恐慌性抛盘。”
由于中信证券跌幅未超过10%,交易席位信息达不到上交所公开披露的标准,外界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得相关信息。不过,iFind统计的资金流向表明,8月13日,中信证券大资金流入金额为8.38亿元,而同期大资金流出金额却高达15.6亿元,净流出额为7.2亿元。如此大的资金流出,没有几个散户有能力达到。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重仓持有中信证券的基金数量从一季度末的104只增加到了162只,持股量也从6亿股激增至8亿股,增幅高达34%。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的就有31只基金。持股比例比较高的前五名基金分别是: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博时平衡配置混合、海富通上证周期ETF、华泰柏瑞价值增长股票、大成中证红利指数。
“中信证券作为机构的重仓股,机构曾推动了其股价上涨,在无动力推涨时也会对其杀跌。”上述私募认为。
海外做空力量也介入
15日上午,就在大家仍对中信证券议论纷纷时,新浪认证为“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徐天舒”的微博爆料称:“这两天陆续有海外机构向包括但斌等长期持有人借入股票,做空广药和中信证券。与此相配合,市场上传言满天飞,这两只股票走势也是迥异。”
一时间,舆论哗然。
《投资者报》记者随后联系到当时正在北京的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他听闻后怒称:“绝对是造谣!我根本就没有持有过券商股,一股中信证券我都没有,过去一段时间也没有关注过券商股!”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徐天舒,他告诉记者,是自己误写了中信证券。他随即在微博上做了更正,认为目前国内不具备大规模做空条件,港股才是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