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a,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b,言忠信。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c,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
目d,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仪礼・士相见礼》)
注释:
a 大人:这里指卿大夫。
b 居官者:士以下的官吏。
c 抱:即衣服的交领以下、腰带以上的部位。
d 游目:目光游移。子对父的态度以孝为主,而不以敬为主,所以说话时目光不必专注于一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游移。
大意:
与君主谈话,所言着重于如何使用臣下;与卿大夫谈话,所言着重于如何奉事君上;与年老的长辈谈话,所言着重于如何教育弟子;与年幼者谈话,所言着重于如何孝悌父兄;与一般人谈话,所言着重于如何以忠信慈祥处世;与士以下的官吏谈话,所言着重于如何忠信奉公。凡是与卿大夫说话,要注意自己视线的位置:开始时要看着对方的脸,观察其气色,看能否开口说话;说话完后,视线要移到对方的胸部,以示尊敬,并给对方思考的时间;最后再将视线移到对方脸部,观察他是否已采纳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体态容颜不要随便变动。对在座的其他卿大夫,也都应如此。如果是与父亲说话,目光则可以游移,但上不得高于其面部,那样显得傲慢;下不得低于其腰带,那样显得忧愁。如果对方不再说话,那么视线要落在他行走时最先动作的部位:站立则视其足部,坐则视其
膝部。
【题解】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往往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精神状态,也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风貌和社会进步程度。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不学礼,无以立。”清代学者颜元进一步提出:“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选文主要记载了古代人际交往时的言谈礼仪,周密细致,涉及谈话对象、谈话内容、面部神态、视线位置等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尚德”与“恭敬”的内在品质。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礼仪中的一些“繁文缛节”虽被现代礼仪程式所取代,但其基本理念,如视交往对象不同而言行有别,则是不变的;特别是中华礼仪反映出的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前提。
《仪礼》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礼的文献,与《礼记》《周礼》合称“三礼”。今通行本《仪礼》共十七篇,主要记载了古人(包括国君、诸侯、卿、大夫、士)从成人、结婚到丧葬的各种礼节,以及他们交往、燕飨、朝聘、乡射、大射等各种***治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作为儒家经邦治国的煌煌大典之一,历朝礼典的制定,大多以它为重要依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