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虽然我们中国老百姓的视角来看,没有第二部里好看,那么没关系,我们要看的是汽车人,其他只是当陪衬。可剧情上开始出现了很多无厘头的东西,紧盯着屏幕,不敢错过一个字一句话地看他们在激烈地演绎着几种重复的镜头:爆炸、喊叫、争吵、打斗……当然我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来概括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这样的一部大片能用如此多的词语未概括是好还是坏呢?不过我想,如果真的是部对得起观众的好电影,叫好又叫座的那种,每个人电影院出来只会由衷地说两个字:经典。
当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的某某某仿佛毗着一口假牙,让女同事把红色杯子扔掉的时候,我感觉有一种叫做崩溃的东西在蠢蠢欲动。很狗血的情节,本来是想起到调味的作用,滑稽是有了,可是看起来非常无聊与牵强。与《变2》中大黄蜂因为萨姆上大学无法带他一起走而悲伤流泪的搞笑情节相比,差得不是点远了。
《变3》的植入广告非常大气,谁也没想到80后儿时看过的部动画片竟然翻拍出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打着感动、回忆、童年这几个关键词的旗号,我们就被所谓的艺术带沟里去了。好像掏出钱来坐在电影院就能找回逝去的时光,也许这个想法最初诞生时,我们都是纯真的。所以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口水声没有像《变3》这样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特别愿意相信之前迈克尔•贝承认《变形金刚2>因遭遇编剧罢工而导致剧本单薄,暗示《变形金刚3》剧本会给力一些。盼星星盼月亮,经过了一年时间的鸡朦胧狗朦胧,终于迎来了《变形金刚3》上映,有时候我怀疑是不是期待得太久,所以潜意识中要求变得过高?但我看到的是视觉效果的变化,而不是来自于内涵和剧情上的突破。我本来不想把这部有关童年和美好的电影与其他同类影片做并列比较,可我不得不提句的是,纵观《变3》,故事上缺乏同类电影在情节上的深度。
影片前半部属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段,相对平静,但自打我们想去看《变3》就知道打斗一定会来,后半部激烈的动作场面层出不穷。比如霸天虎将士兵传送至地球后,汽车人开始反击。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里用了较多自己原创的东西,但《变2》里却用了更多向其他影片致敬的桥段,例如《异种》、《机器人总动员》和《少数派报告》等等。《变形金刚3》里同样有着向诸多经典科幻片致敬的镜头。倒塌的大楼让人想起《蜘蛛侠3》;钢化玻璃上下滑的戏让我们想起了成龙大叔的《我是谁》;进入飞船捣蛋那一幕也许是来自于《天煞》的灵感;外星战斗机在大楼前近距离扫射在向《真实谎言》致敬;机械章鱼拧断大楼的画面则让人想起《狂蟒之灾》。
关于新增角色,御天敌造型较为粗犷,但感觉这个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了一些。其他新角色则恰恰缺乏了个性上的铺陈,看起来很像匪兵甲乙丙丁。还是那句话,迈克尔•贝这个聪明的家伙用强大的视觉效果弥补了这些不足。包括冲破封锁攻击能量柱的桥段,以及后来擎天柱用大剑横扫霸天虎的画面,都在视觉上令人血脉贲张。
《变形金刚3》有着《阿凡达》的3D团队,但迈克尔•贝似乎并不太想让3D效果喧宾夺主。片中夸张的3D视效屈指可数,大多戏为配合3D效果设置在了白天。但整体来讲,它的动作戏可圈可点。据说在拍片过程中,一辆车的牵引带松动,车子撞上了另一辆车,导致一名女特技演员受了重伤。这场意外给片方带来了官司,也让剧组人员心有余悸。这大概是片中高速路打斗戏亮点没能超越前两部的原因吧。
不管艺术片还是商业片,在这个经济时代,所有的电影都是拿来“卖”的,那么《变形金刚》是用来卖什么的呢?不是机器人,不是美女,不是我们儿时那段记忆,当你决定坐在电影院里与电影见面时,你定不是因为想买植入广告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可即便这样,你愿意或者不愿意,买账或者不买账,《变3》就这么声势浩大地来了。干吗?卖主……
看来,越想重温的经典越应该敬而远之,留着自己心里编织的那块绿地,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