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者,早期曾误信摩尼教八年,一度沉溺于世俗感官的享乐之中。后因在摩尼教“恶”的问题上无法得出满意的回答,最终在米兰受洗,正式皈依基督教。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学说”论述神学与哲学、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开创了基督教理性主义的先河,构成了他的本体论。而他的真理观则可以说是对上帝存在的认识论证明。此外,从哲学角度述论还涉及自然论、伦理学及***治理论。本文侧重从的持存论述奥古斯丁的伦理学中人的心灵秩序及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将知识与伦理、信仰连为一体。
关键词 双重意志 欲望 信仰 肉体 灵魂
1欲望之罪的来源及其分类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多次描绘了自己在世俗欲望和神圣的信仰之间徘徊不断的心理复杂历程,他为此对欲望之罪这个问题作了自己的解释与分析,并且将欲望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奥古斯丁认为欲望产生的原因根本上是灵魂中意志的自我反抗。而我们要先理解“前性情”一词的含义,在斯多亚派的塞涅卡性情三阶段说里有一个标准表述:“首先,初动不是自愿的,是面对性情的准备,是一种威胁。”这样就解释了前性情是因为外部刺激而产生的本能反应,是没有经过理性却爆发出来的偶然触动,这是先于性情的起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奥古斯丁并不像斯多亚派一样认为现世的人在前性情中是处于一个无辜的状态,是不存在犯罪的。他却认为前性情虽然是无法克服和躲避的状态,但它本质上已经脱离无辜,而初人在犯罪之前,才可以真正的算是无辜状态,即是连前性情也不可触发的才可被称作是无罪状态。为此,奥古斯丁是这样描述堕落之后的两种带罪的状态,一个是灵魂之死的状态,另一个是身体与灵魂冲突的状态,这两者具有同一个结果,即本质上是相同的。他指出:“那不服从的灵魂,感到身体的不服从的冲动,从而要遮住,这是感到第一次死亡,即灵魂被上帝抛弃。”奥古斯丁认为,灵魂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如身体的生命来 自灵魂一样。但亚当偷吃禁果违背上帝命令的时候就是抛弃了上帝在他灵魂之中的地位,而这个结果就是灵魂与上帝的分离,也是灵魂之死。另一方面,当身体违背并反抗灵魂的意志时的表现就是灵魂不服从上帝的一个结果,也就是行为并没有完全按照意志的命令来行动,而当意志没有要求时身体也会做出反应。这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前性情阶段,也可以解释奥古斯丁说此状态也有罪的原因就是身体已经表明了对灵魂的不服从,尽管可能是不受控制的,但也正是灵魂之死的表现,是上帝对人的一种惩罚,不全是无辜的状态。从奥古斯丁的观点来看,在人堕落之后,灵魂和身体就永恒地处在一个不服从和斗争的不和谐状态。而所有身体对灵魂的反抗各种表现行为就是欲望产生的根源。
但是,奥古斯丁认为身体的生命是来自灵魂,并且不具有任何理性和意志的,这样的身体又如何来反抗灵魂呢?
因为从深层次而言,奥古斯丁知道身体与灵魂的反抗本质上是灵魂的自我反抗罢了,也就是说欲望还是来自灵魂的自我反抗。在《忏悔录》中他曾详述了自己在无法控制的之中挣扎的情况,他感到自己的意愿和动作是不一致的,行为并不完全依靠灵魂所发出的命令来呈现,为此他十分苦恼。他心存疑虑,却无法真正地在信仰面前选择符合自身的行为。他说:“其实灵魂并不完全愿意,所以发出的命令也不是完全的命令。命令的尺度完全符合愿意的尺度,不执行的尺度也遵照不愿意的尺度,因为意志下令,才有意愿,这意愿并非另一物,即是意志本身。”由此可知,灵魂的自我***并不是说在人的体内具有两个灵魂相互持存,而是灵魂内部的双重意志的斗争结果。而双重意志双方都不完整,主体既不是完全属于某一意志,也不是完全偏离某一意志的存在,这是我们所不情愿却又无法控制的。直至我们坚定地选择其中的一个意志才会让***的意志得到统一。因此,奥古斯丁在信仰与欲望之间却难以抉择,他感叹:“永远的真理在上提携我们,而尘世的享受在下控引我们,一个灵魂具有二者的爱好,但二者都不能占有整个意志,因此灵魂被重大的忧苦所割裂:真理使它更爱前者,而习惯又使它舍不下后者。”
并且奥古斯丁把身体上的欲望的类别作了一系列的划分,其中每天困扰他的是口腹之欲――明明已经满足了生命上的维持与需求,但是受口腹之乐的诱惑仍然想继续进食,这种负担使他难以固步在需要的界限之内,想被困于枷锁之中一般;芬芳之欲――虽然对奥古斯丁的的影响不深,却仍能让他深入内心询问之中只有主是唯一的希望和保证;声娱之欲――这是在他身边紧紧包围和控制的,虽然赞美诗的旋律动听悦耳至极,使人们柔弱的心灵也会产生信仰的共鸣与虔诚。但他强调要关注的是歌曲中的歌词内容而不是旋律之中,否则这就是一种应受到惩罚的犯罪;双目之欲――世俗所有美丽的景象都可以通过眸子来诱惑我们,一步一步地吸引我们追求名利和物欲的世界,奥古斯丁认为这虽全是上帝所创造出来的鲜艳色彩,但灵魂决不可以被此俘虏和占有,我们更应该注重心灵上超越灵魂的美丽,而并不是世俗上的。奥古斯丁也谈到:“除了上述之外另有一种诱惑具有更复杂危险的形式。肉体之欲在于一切官感的享受,谁服从,便远离你而自趋灭亡,但我们的心灵中尚有另一种挂着知识学问的美名而实为玄虚的好奇欲,这种欲望虽则通过肉体的感觉,但以肉体为工具,目的不在肉体的。”这是欲望主要是通过眼睛来认识事物,从而达到追求知识的目的,因此在圣经中被称为“目欲”。(与上文所提到的双目之欲是不同的)但勾引我们的好奇感其实大多数只是一种虚妄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秘密知道了百无一用,我们只是寻求好奇感上的刺激,而这却往往会让我们失足跌倒。
我们每天都在受这些诱惑的试探,为什么灵魂的意志会自我***让我们陷入这些欲望中受困呢?奥古斯丁为此做出下列的探究。
2欲望之罪产生的根本原因
上文我们论述了欲望之罪的来源是因为灵魂内部双重意志的斗争结果,而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地详析双重意志斗争的原因。奥古斯丁把人类灵魂中的理性划分为高级理性和低级理性,高级理性是用来思考最高存在的;低级理性而是用来处理世俗事务的。这两个理性的范畴并不是***的两个部分,而只是同一个实体中的两个功能。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了高级理性和低级理性的相互斗争是双重意志***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从另一个方面说,虽然人是追求永恒存在的,但却无法真正完全脱离世俗事务对我们的影响,始终还是要依靠世俗而生存下去。这就是双重意志斗争的原因,也即是双重意志的冲突是指向永恒的意志与指向肉体的意志的冲突和***。当我们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世俗事物的时候,灵魂很容易会陷入世俗中从而沉溺在身体的享受当中,我们会被低级理性牵制着却忽略了高级理性在我们灵魂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的高级理性不仅没有行使到管辖低级理性的功能,反而让它纵容不受限制地沉溺在它所处理的尘世事务当中。而当灵魂高级理性的功能彻底被低级理性的地位取代的时候,灵魂就完全失去了控制身体的机会,并且把尘世的事务和身体感官的愉快都当作是自己追求对象的时候,欲望之罪就必然产生了。因而,灵魂内部理性的地位取代可以看出是双重意志斗争的结果,也就是灵魂自身的***,或者说是灵魂与身体相争的结果。
更深一步而言,奥古斯丁认为当人的意志沉溺于有害的东西的时候已经犯了“伦理的恶”的罪名,而这是起源于双重意志的。“所谓意志的反面并不是说罪恶与意志无关,而是说罪恶是意志的悖逆:选择了它不应该选的目标,放弃了不应放弃的目标。”因此,奥古斯丁认为要控制自己的意志不让它陷入世俗的圈套之中,而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意志和灵魂都跟随上帝,这样才能保守永恒的意志不为世俗所污染,为此我们在下一节详细论述。
3如何抵制欲望之罪的诱惑
奥古斯丁虽多次表示自己的灵魂深处里被不同的欲望折磨着,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束缚。但他仍然怀有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因为他在寻找真理的路上,他具有神圣的信仰。他多次提到上帝的慈爱把他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上帝的私语:“对于你在世间所有秽恶的肉体,你不要听其蛊惑,由它去受屈辱,去受磨炼。它所说的乐趣,决不能和你天主的法律相比”不停地在他耳边和心中响起。信仰通过上帝的爱在他的身体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他茁壮地成长,并且让他感受到可以不依赖肉体上的感官而去感受这个世界,真正地做到灵魂与身体上的统一。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使我感觉到天主所创造而赋予我的肉体,使双目不听而视,使其他器官各得其所,各尽其职;通过这些官能我做出各种活动,同时又维持精神上的统一。”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抵制世俗的欲望之罪而要追求永生呢?有人可能会认为即使有欲望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奥古斯丁觉得只有得到上帝的恩赐,由k救我们脱离凶恶,抵制欲望之罪,才能追求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信仰才可以摆脱欲望的诱惑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幸福生活。因此,而在奥古斯丁爱的伦理观中他围绕着信、望、爱展开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他提出,当我们的心灵完全按照神律的指示来生活的时候,必然就会维系生活的热情和内心的善念,处于不为欲望所动的状态之中。最后还是回到他的本体论上,我们要完全跟随上帝的脚步来生活,便可以绝大部分地抵制欲望之罪的诱惑,抛弃世俗事务的困扰,从而追求永恒生活的幸福。
纵观本文,首先从奥古斯丁的自身忏悔出发。主要论述的奥古斯丁持有的欲望之罪产生原因根本上是灵魂中不同等级的理性斗争进而演化为双重意志的观点,进一步阐望之罪产生的深层原因,并紧扣奥古斯丁的伦理学观点,揭示了他抵制欲望之罪与追求永恒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 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2.
[2] [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下卷) [M] 吴飞译 北京:中华书店,2002.
[3]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 [M] 周士良译 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7 .
[4] [古罗马]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 [M]周伟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圣经.冯象译.[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