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南宋时期。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梦诗”,借梦境抒发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将爱国之举、报国之情托付于“梦诗”中,是由他心中深沉的爱国情结所致。从内容看,陆游的“梦诗”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抒发对收复失地的无限渴望;二是表现他报国无门之悲;三是抒写他游历山水的感受。从陆游“梦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体味到诗人豪壮、赤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对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陆游;“梦诗”;爱国情怀
[中***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77-03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丰富的诗人之一,现存诗作9000多首。在他数量庞大的作品中,“梦诗”以其特有的风韵独领。
所谓“梦诗”,是指一切与梦境有关的诗,或是从梦境中获得创作灵感,或是以梦境作为创作素材,或是借梦以直抒胸臆……南宋王朝苟安一隅、不思光复国土,士大夫苟且偷安,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这种现实使得陆游报国理想难以实现,这极容易造成其心理的严重失衡。浓烈饱和的爱国激情亟待找寻依附之物,梦境这一荒诞的形式正好暗合了陆游的心理需求。梦与“梦诗”境界的构造为陆游暂时缓解心中的块垒,实现难酬壮志搭建了一块临时的虚拟平台。所以,这可能是陆游常写“梦诗”的原因:当炽热的爱国激情遇到无法克服的阻挡时,便借酒醉这一梦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细读“梦诗”,诗人内心深处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陆游那跳跃着的感情之火,感受到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时而激越奔放,时而婉转凄迷,时而荡人心魄,时而又催人泪下,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陆游的“梦诗”按其主题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收复失地的期望
由于时代、社会与家庭的氛围,使陆游自小受到民族意识的熏陶,所以他一直主张积极抗金,以期能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然而现实却偏偏不能如意,于是他只好在自由自在的梦境里实现它。陆游以梦为题材,写下了《九月十六日夜梦驻***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的七言古诗: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将***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长;
阶前白刃明为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喝。
诗题中便有“九月十六日夜”,时间确凿,梦象森然。对于陆游这首“梦诗”背后的深刻寓意,朱东润在《陆游诗选》概括为:“乾道九年诗。陆游在嘉州任职,无法实现他的希望,只有把收复失地的意***,寄托给不能实现的梦幻。他梦到收复河北的太行山、桓山和河西走廊,一直到天山的地区,把敌人的***治机构一扫而空,让西北的健儿高唱凯歌。我们必须从欢乐中理解他的悲哀,同时也必须从他的梦中玩味他的理想。”梦中的欢乐,映衬了现实的悲哀,多年的理想竟然幻化为梦中的激烈情怀。
尽管失望和郁愤包裹着陆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他又写了一首《记梦》:“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在诗中,陆游借梦境重新提出迁都主张,以作为恢复山河的第一步,原因为“车驾驻跸临安,出于权宜,本非定都,以形势则不固,以馈饷则不便,海道通近,懔然常有意外之忧”。 陆游在南郑这期,其诗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表现出了一种沉雄、轩昂的气势。同时,四川宣抚使王炎也是一位积极、抗战的统帅,他勤于练兵,做好了北伐的准备,只等最高统治者的一声令下。但是就在这一年,王炎从四川调回临安,北伐又变成了令人失望的泡影。国事使人忧虑,却也促人奋进。在陆游的诗中,始终激荡着爱国的豪情,他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即使夜半作梦,也不断幻想“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即使在他56岁的时候,也在梦寐之中看到了收复汉唐以来的失地,于是喜不胜收,马上作长诗以记之,将圣主亲征收复失地的雄伟场面和凉州人民欢欣鼓舞的喜悦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其感情之奔放、气势之雄壮,确实无愧于“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美誉。当他再次遭贬居住在山阴老家时,仍不忘国事,写下了“我诗欲成醉墨翻,安得此雨洗中原。长河滚滚来昆仑,鹳鹊下看黄流浑”的豪情诗句,表达着内心浓烈的恢复中原的渴念。
这是陆游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不受人打扰的世界里,他的精神在自由翱翔,但是却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那便是何日才能收复中原,这是他日夜所思的。于是,即使在梦中观赏牡丹时,看到那繁丽辉煌的景色,他也会发出“寄语毡裘莫痴绝,祈连不汝旧风沙”的怒吼。在他81岁高龄时,仍写下了“少日飞扬翰墨场,忆曾上疏动高皇。宁知老作功名梦,十万全装入晋阳”的诗句,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在《异梦》中,陆游重新提出自己至死要做一名“重铠奋雕戈”的战士,去战场拼杀,收复天地。这是一颗不平凡的心,也是一颗不断追求的心,洋溢着滚烫的爱国之情,如喷薄而出的熔岩,灼烧着人的灵魂。睡梦中的人是最真实的,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白日所遮掩的面纱都被掀开,因此梦境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期所望。可以看到,在这一部分“梦诗”里,作者直接倾吐了他火一般的热情,把一位期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拉诗人情怀毫无遮掩地袒露到了我们面前。字句之间,洋溢着他那深沉而又执著的爱国之情,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火花,将爱国情怀消融在整个画面之中。
二、报国无门的悲愤
陆游的祖父陆佃是个正直的官僚,父亲陆宰也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士大夫,所以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后来,陆游又投靠于极力主张抗金的名士曾几的门下,再次接受了“抗金”、“雪国耻”思想的教育。如《楼上醉书》: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
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
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潸。
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
酒酣博为欢娱,信手枭卢喝成采。
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原非狂;
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
诗中描写了自己在酒楼豪饮博戏的场面,但这并不是他真正愿意做的。因为诗人在首句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灭虏收河山”的夙愿。接着写八年入蜀,事业无成,对无法达成心愿耿耿于怀。“抚枕大叫”、“梦中夺关”、“茵席留潸”,又通过这些“梦境”表达了他斗志未消的情怀,这也正是诗人“本意灭虏”、“蹭蹬不称意”的形象化、情绪化的表现。在诗中,陆游还化用晋代王衍“你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的典故和《诗经•文王》中“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的诗意,表明自己不移的报国志向和对最高统治者及投降派讳言恢复的蔑视。陆游还有不少写“喝酒买醉”的诗,表现的往往都是酒醒之后更加悲愤的心情,对自己不能实现救国济民的理想而痛心疾首。
在写《楼上醉书》的同年夏天,还写了为范成大送行时的《送范舍人还朝》,此诗也可以看作是陆游在酒醉中仍无法消解心中的块垒以及酒醒后更加悲愤的心情的最好诠释。“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诗中的“欲将万事付醉中”,直言企***借酒醉来***自己,幻想求得一时的洒脱,然而他不仅没有做到,“酒为旗鼓笔刀槊”,酒反而成了他进***的旗鼓。未醉时念念不忘的是报国,大醉时长思不倦的仍是报国,强烈的爱国情绪简直是饱和在他的整个生命里。“因情成梦”是陆游如此浓厚的爱国情结在现实无法消解的情况下自然转嫁到梦境中表现。诚如钱锺书先生评价陆游的那样,“他看到一幅画马,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来”,以至“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报国无门,对一位爱国、爱民的诗人来说,又是怎样的一种屈愤?也难怪他会发出“平生铁石心,志家思报国。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的悲叹。《记梦》中直接倾诉了自己的心声:“久住人间岂自期,断钻残角助凄悲。征人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诗中作者将自己的抱负、依旧的豪情和不为所用、报国无门的悲愤表达了出来,同时又希望后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这份心情,“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粗见知”,在这里展现出了一位虽备受挫折,但爱国之心仍至死不渝的志士形象。
从这些诗中可以体会到陆游内心的悲苦。他执著地追求着生命中的闪光点,却屡遭不幸,他热切地想投入到抗敌生活之中,统治者却又向他关闭了大门,所以他又时时感到悲哀。但是,陆游是坚强的,他抱怨着、诉说着自己报国无门的不幸与悲凄,但字句之间,又分明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火花。同第一部分“梦诗”相比,报国无门的诗作虽然凄凉哀婉了一些,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是统一的,因为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思想。
三、大好河山的浸润
在陆游的“梦诗”中,有许多是写他曾游历过的山川名景。在他的《梦游》诗中,他将太华峰的妙景尽展眼前:“太华峰头秋意新,醉临绝壁岸纶巾。世间事迈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尘。”从而道出了人在饱经磨难后恍然彻悟的心境。陆游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只有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人才会如此痴迷于山水景物。他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看来,这些地方都有值得眷恋之处。他忘不了“堆盘两穴鱼腴美,下箸峨眉木耳脯珍” 的蜀州,忘不了“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 的藤驿。
在他的诗中,以“记梦”为题的诗颇多,而在这些“梦诗”里,大多记述了他梦中游历的“异境”,或“翠壁苍岸立千尺,楼台缥缈出奇上”,或“海山万峰郁参差,宫殿插水蟠蛟螭。碧桃千树自开落,飞桥架空来者唯”,这样的美景的确让人惊叹不已。神思缥缈中,忽然又到了云台宫,展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种仙境,“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更对青萝峰。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面对此情此景,也难怪作者会提出“何当真过此山下,百尺袅袅龙旗风”的希望。当陆游的愿望在现实世界中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将情感转以寄托在他物上。这部分梦诗从表面看只是一些游历之诗,但仍体现出了他对国家永不熄灭的挚爱之情。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倾泻,才更显得这份情感深刻而真切。
陆游的作品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了时代精神。所以,读陆游的诗,不仅仅要注意其作品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去感知融汇于其中的浓厚的爱国思想。从对“梦诗”的内容分析中,我们感受到了陆游那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体味到他那豪壮、赤诚的爱国情怀。“梦诗”不仅是他自己思想的反映,也表达了广大南宋人民的愿望,因而更具普遍意义。也正基于这一点,他的诗在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反对异族侵略之时,就更显示出了其无穷的生命力。通过对“梦诗”的品读,也更进一步让我们感受到陆游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宋•陆游.陆游全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赵翼. 瓯北诗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黄宝华,刘师华.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M]. 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4]钱钟书.宋诗选注[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5]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简论陆游“梦诗”中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