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文字中,有一个专为溱湖而生的字——“簖”。词典中释义:“簖”是一种将竹枝或苇秆编成栅栏直立地置入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的渔具。
而“簖”字唯一可以组成的词语是“簖蟹”,词组是“溱湖簖蟹”——别的地方的簖蟹都直接叫“螃蟹”,或者叫“大闸蟹”,最多在前面加上地名“×××大闸蟹”,唯独在泰州姜堰溱湖,这里的螃蟹叫“溱湖簖蟹”。
簖蟹已经成为泰州的一大特色经济。眼下正值河蟹上市季,那么溱湖簖蟹今年产量、品质如何?养殖簖蟹有何讲究?市场需求、反响如何?养殖户、消费者、加工企业又有哪些期盼?带着一系列问题,《经济》记者于国庆长假期间来到泰州姜堰溱湖湿地养殖地,走基地、探市场、问农户。
何为溱湖簖蟹
“溱湖簖蟹”有何神奇?每年二三月份春暖花开,在长江入海口,蟹苗陆续孵化出世,溯江而上,进入内河,寻找安家之所。溱湖的水流平缓,水质清纯,气候温和,草食丰茂,漂流到溱湖的螃蟹因而得以生长迅猛,肉质腴嫩——但是,这时的螃蟹还不能叫“簖蟹”。
每年中秋前后,客居溱湖的螃蟹又开始回游,返回“娘家”长江入海配产卵。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回游的螃蟹,一碰上簖,便纷纷改道向两边高处爬去,翻过簖后一只只落在篾篓之中——只有那些翻过簖的螃蟹,才叫簖蟹——如果不是体肥肉壮的“肌肉”蟹,根本无力爬上那高高的簖,所以簖蟹中,绝没有小的、瘦的、病的,个个膘肥体壮,力大无穷,足有半斤。于是自古以来便有“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人称“南闸北簖”。
将簖蟹蒸熟之后,雌的蟹黄红中带金,雄的蟹膏透明软腻,放在拌有生姜的醋里蘸一点点放在嘴里,能吃得满嘴留香。但凡品尝过“溱湖簖蟹”的人,大概一辈子都忘不了那畅快淋漓、齿颊留香的鲜美滋味,怪不得民间有传言:曾经溱湖难为水,除却簖蟹不是鲜。
如果说“溱湖簖蟹”是“溱湖八鲜宴”中重彩,“八鲜”中的另“七鲜”则或写意,或工笔,这“七鲜”分别是银鱼、青虾、螺贝、甲鱼、四喜、水蔬和水禽。一对“溱湖簖蟹”再配上一盆半辣半不辣的鸳鸯螺蛳,一盘连壳都是透明的白灼青虾,一份当地土产的绿壳鸡蛋炒银鱼,一份用溱湖里的虾和鱼做的“虾丸鱼饼”,一个老豆腐炖蚌肉的明炉,再炒上一盘碧绿生青的水芹菜,剥上几只老菱,最后上一碗清炖甲鱼,这顿农家休闲度假餐绝对过瘾。
养殖分拣包装一条龙
一大早,记者便来到位于溱潼古镇区东南位置的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大量的簖蟹就是从这里分门别类、身着统一的“商标服装”,“爬”向全国各地的。
40多岁的养殖户唐慧娟是兴化人,凌晨4时许,她开着农用三卡送来了1000多斤簖蟹,只只壳青肚白,大的6两多,小的也在3两以上。唐慧娟乐呵呵地说,水质是决定螃蟹品质的重要条件,溱湖水清洌甘醇,去年春她举家到溱湖承包了260多亩水面,饲养簖蟹。去除成本,共赚了二三十万元。“今年由于干旱,簖蟹产量低,加上苏南一带的大闸蟹竞争,导致簖蟹的市场价格由去年60元/斤下降到了40元/斤,所幸的是合作社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5元的价格收购,因此我们养殖户比散户担的风险要小。”养簖蟹不仅富了自己,还给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溱潼镇洲南村58岁的村民老王,原来在城里做杂工,月收入1000多元。去年,老王到唐慧娟的蟹塘打工,月收入达1800元。
养殖户从公司拿回蟹苗放养,放养的水面必须模仿成溱湖的环境。据唐慧娟介绍,簖蟹以水草浮游生物以及螺蛳等为食,他们承包的水面,都要调成溱湖的水质,pH值保持在7.5到8,种上大量水草,放养鱼虾。这种生态环境下的养殖,堪称野生蟹,个头大,野性十足。每年到了九十月,蟹成熟后,都要想方设法逃跑,向长江入海口的方向爬。当地村民都说,簖蟹天生只会往东爬。“这个时候,我们养殖户要日夜巡逻在堤上,每隔一小时就要清理一下,抓回逃走的簖蟹。”
说话间,唐慧娟送来的簖蟹已被分拣员拿去分拣包装了。只见每位分拣员面前都放着电子秤,秤台上摆着不锈钢脸盆,身旁并排放着7只白塑料桶。分拣女工吴珍说,不锈钢脸盆用来给簖蟹称重,7只桶分放3两、3.5两、4两、4.5两、5两、5.5两、6两左右的簖蟹。蟹重去小不去大,如重3.4两的簖蟹,只能放在3两的桶子内。由于公母蟹价格悬殊,最后还要分开公母。簖蟹无论大小,要一只一只从手上过,发现不“凶”的还要剔除。
簖蟹异常凶猛,稍不注意就会被钳一下。吴珍虽说戴的是皮手套,但有时还是会被钳破皮,一天下来换几付皮手套并不稀奇。从凌晨一两点到上午八九点,她要分拣称重上万只簖蟹。分拣好的簖蟹,用绳子一个个捆扎好,贴上商标,包装入盒。包装盒内放着泡沫板和冰水塑料瓶。据说,这样才能保持低温,让簖蟹处于冬眠状态,不消耗体力。包装后的簖蟹放上两三天没问题,消费者买回家后,将簖蟹放进冰箱冷藏室内,一周甚至十天后拿出冰箱,解开绳子,放入水中,簖蟹还能鲜活如初。
品牌建设让簖蟹“爬”更远
在姜堰区,“溱湖八鲜”、“溱湖簖蟹”的招牌和门店随处可见,但出了姜堰,便销声匿迹。尽管溱湖牌河蟹连续几年获得了泰州市知名商标,尽管溱潼镇整体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但溱湖簖蟹依然只是名声在内。为何深受溱潼人赞誉的簖蟹却只在墙内飘香?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的养殖经营户多把精力放在本地市场,而对于外地市场的开发力度很小。溱湖簖蟹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强健告诉记者,该公司“溱湖”牌在全国一共有11个专卖店,除了在姜堰区,还包括天津、青岛、上海、江阴、靖江等地。然而,在姜堰区当地的销量就占了总销量的一半左右,另外近一半作为批发的螃蟹中,也主要流向姜堰本地或泰州市内。
缺乏品牌影响力,是溱湖簖蟹走出去的最大阻力。“省内外很多重点城市的市场基本上已经被阳澄湖和固城湖螃蟹垄断了,要打进去很难。”张强健坦言,以前只顾闷头养蟹,却忽视了品牌的建设,养殖经营户的品牌意识也不够高,觉得生意过得去,挂不挂牌都一样卖。据介绍,目前溱潼镇已成功申报“溱湖”牌、“溱湖水”牌、“溱湖簖”牌、“溱鲜”牌、“麻石铺”牌和“苏珍”牌等10个水产品品牌,但这些品牌小而散,没法发挥其规模效应,价格也比大闸蟹低很多。“往年平均价格在60元/斤左右,今年由于干旱只卖到40元/斤,而专卖店也只比市场价贵20元。”张强健说,其实溱湖簖蟹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就开始承包5000亩的溱湖水面,进行原生态的螃蟹养殖,养殖出来的簖蟹完全符合有机产品的要求,但一直没有申报认证。
此外,簖蟹整体产量不高,基本上可以消化在当地市场,这也是溱湖簖蟹没有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目前溱潼镇的河蟹养殖面积有8500亩,但平均亩产只有80公斤左右,比大闸蟹的亩产量少了近一半,而像溱湖簖蟹有限公司在溱湖养殖的簖蟹产量就更低了。
意识到市场的局限性,“溱湖”等当地主要品牌养殖企业、合作社开始加大了拓展姜堰以外市场的力度,加强销售渠道的开发。姜堰区农委也在通过***策扶持、招商引资与溱湖河蟹品牌建设,促进当地河蟹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溱潼镇从事河蟹养殖生产销售的农户达3580户,占总农户数的53.9%;拥有6个500亩以上的河蟹养殖示范基地、4个无公害河蟹养殖基地;建有8家水产养殖销售加工企业、2个占地20亩的水产品批发市场、3个农副产品零售市场、16家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和10家水产专业合作组织。如今,姜堰区***府每年都会举办一届溱湖八鲜美食节,在各大中心城市举办河蟹品牌推介会,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在这两天的实地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溱湖簖蟹这一特色经济对于泰州来说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城市还是地方经济、无论是大产业还是小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品牌建设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然而成功地“走出去”,绝不仅仅是品牌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好的产品,特别是食品行业。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健康、无公害”才是他们最认可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