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上海复旦附中毗邻复旦大学,大学文化的厚重底蕴影响着附中的校园文化。

踏入复旦附中的校园,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学生们穿着整齐,步履轻快,有条不紊地赶往自己的目的地。偶尔有些谈笑声传来,伴着枝头的鸟鸣,又为校园增添了几多诗意的清幽,颇有几分陶翁笔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味道。

不论是晨辉初照,还是傍晚时分,总能在校园、教室甚至操场旁,见到学生们阅读学习的身影。学习,是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重心,是校园生活不能缺少的部分。附中可爱亮丽的老师们也是学校的风景线,老师们严谨求实,深入浅出,兼容并蓄,学生与老师在一起的欢快时光是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论是放学时操场上的人声鼎沸、教学楼里各社团风生水起,或是各志愿者队背上工具走入社会参与公益活动的高涨热情, 还是每年的校园文化节与“五四”青年节这些同学们的盛会,它们都是校园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团文化建设成为附中学子们汲取知识养料的重要途径。目前附中有学生社团32个,涵盖了人文、科技、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化等6大类。“我们的文学社”、“根与芽”、“模拟联合国社”、“辩论社”、“风雷社”、“话剧社”等社团分别被评为上海市、杨浦区明星社团。社团文化建设为学生们创造了丰富的校园生活,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习作一]

从城市文化性格看生活

徐盛洁

有一天,我捧着《论语》走过城市街头,看到一张写着速学日语、韩语的中文广告上甚至还写有错别字。

有一天,我路过花店,发现玫瑰价格飞涨,原来这天是2月14日,而很多买花人却不一定记得当年七夕的日期和它背后的意义。

有一天,我看到报上说“80后”、“90后”学生的作文中错别字屡见不鲜,然后我打开电脑,发现论坛里的年长者正抱怨看不懂所谓的“火星文”。

这是我寻常生活里的小片段,也一定不是偶然得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生活的视野里出现了这样的文化摩擦,既有中外思维的冲突,也有新老观念的差异。蓦地,我有些迷茫了,难道众人所期冀的美好生活,就以此实践吗?

于是,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我坐在城市的一角静静地思索:东方的远古时期,有人的地方就有了生活的痕迹,然而在那种部落群居的状态下,是原始蛮荒的单调与落后;西方的中世纪,城市开始兴起,但脏乱差的环境却又无力支撑正常的生活,是向文明过渡时期的黑暗与混乱。

现实启示我们,只有当城市与生活并蒂相连,我们才有可能在这种绝妙的融合中寻找到“美好”的影踪。

而今天,当城市建设成为时展的必然,当生活品质越发受到重视,人们对于“美好”一词的概念早已不只是盘算着家中的电器数量,抑或只惦记着钱袋里的一张张纸币。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下一个关乎城市生活品质的飞跃,来自精神的文化层面。

城市与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性格。而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可以决定城市生活的走向。比如过去人们说,苏州是小家碧玉,杭州是大家闺秀,上海是摩登女郎,重庆是半老徐娘。无疑,不同的城市文化性格打造着不同的生活模式,也滋养了不同性格的都市人。

我生活在上海,一个保有中华传统文化气氛又同时兼容西方情结,以海纳百川作为城市文化性格标杆的国际化大都市,即便这样,文化的摩擦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严峻挑战。

诚然,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时期是会引起一些矛盾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是需要时间的。然而很庆幸,我们没有迷失在这样的混乱中,文化性格的主线依然紧握在我们的手中。随着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我们对于传统节日背后意义的探寻愈见深入,开创了一个极好的局面;随着新兴传媒的发展,很多诸如国学的文化概念得到普及,以抛砖引玉之效掀起热潮,让现代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80后”逐渐创业站稳脚跟,人们发现新一代的孩子在更为开放的全球化视野中增添了勇气和迎接挑战的魄力,却并不代表着原则的放弃……文化摩擦日趋由冲突变为融合的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城市如何在文化引领下走向更美好的城市精神。

如果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是一片海的话,没有外界活水的涌入,它只能是一片死水,日益蒸干消亡;而外流涌入的过程之初一定是矛盾的,一味排斥难成海之大,任其动摇又未免失去了海之本,大浪淘沙,去糟粕取精华,只有在渐渐融合下,这片海才能焕发新的持久不灭的生机。

城市生活的发展也恰恰如此,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新兴概念的进入,方能实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展望未来,我们必然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但身处时代的洪流,我们知道城市化是必然的选择,而文化性格正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是影响城市人生活状态的根本,是始于每个人心底的认同。只要我们不放弃这根主线,文化的兼容将为我们打开一片新天地。而同样,有了文化性格的认同,当我们再去面对城市发展中其他的棘手问题时,便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凝聚力。

生活是一门艺术,吃饱穿暖不是幸福的全部。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健康幸福、充满尊严和希望的生活画卷,而这幅画卷的支撑点,正是文化的认同。或许我们需要从正确认识并认可自己城市的文化性格开始,进而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是一门艺术,城市生活该是艺术的精品。那么,从精神层面的文化融合开始,调解城市矛盾,共同打造这一真正美好的艺术精品吧。为自己,为城市,也为了子孙后代更美好的未来。

[习作二]

火车日记

吴邱

我们终究会朝着一个方向奔去。无论愿意与否。

――题记

我躺在狭小的火车硬卧上无法入眠。我把耳朵贴在最接近铁轨的地方,感受到它的每一次震动。我幻想我悬浮在隆隆的铁轨上,享受那无边的夜色。我甚至觉得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觉得唯有不断向前才是正确的。

我看见自己映在车厢玻璃上的脸,眼神清澈地望向窗外的远方。但我终究不是通往未知的旅途,我是兴奋而忐忑地、一刻不停地向北京奔去。

夜幕笼罩下的矮树丛、城镇、工地,在火车不断向前时飞奔到我身后。我闭上眼睛,甚至能想象得出我现在经过的地方有怎样的风景――暗红的天空下面是整齐的矮树丛,或是灯火温暖明亮的居民区,还可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但窗外飞奔而过的、我们所穿越的又是哪一个城市?那里会可能有怎样的人?

这种微妙的心情,既不像是背井离乡的落寞,也根本不似以前旅途的坦然,一直到现在还困惑着我。

结果,这是我一个浅眠的夜晚。也许对于他人来说这只是一次短途旅行,窗外完全黑暗,但不断后移的天空提醒我这不是一次短途旅行。我突然想知道当初七岁的我在返回上海的火车上是怎么安然睡着的……

也许因为那是回到家乡的列车,但这次却是“前往”异地的第一次吧。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大片大片的田野占据了我的视野足足有半分钟之久。实在太过广袤,满世界都是绿色。

当我们在向前的时候,别人却以同样的速度朝相反的方向前进。然后我们就会以两倍甚至更快的速度迅速分离。但我们却不能回头,只能朝着我们的那个方向不断前进。

[习作三]

城市的那些风花雪月

叶启秀

夜晚的街角,霓虹灯闪耀,人潮涌动。上海,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又在这个时刻活跃起来。那些人声鼎沸的酒吧门口,卖花人手中的花朵正在散发着幽幽的香味;电影院前的N个射灯打在大幅的宣传海报上,吸引着每一个过路人的目光;咖啡厅面包店还未关门,最后一批新出炉的咖啡、蛋糕,化作神秘而又浓厚的香气,包围着所有人……这就上海。如此丰富精彩的夜生活,让每一个在上海的人们都有一种欢愉感和亲切感。站在这热闹的夜色笼罩的街市,看着缤纷的灯光、拥挤的人群,听着劲爆的摇滚,就算心情压抑,无所事事,也会被这种气氛所带动,快乐地投入城市的生活。

其实我一直困惑什么是城市,却一直找不到答案。于是我赋予这个名词自己的理解。它有时只是一块地,一块吸引所有人的地,却没有任何意义。有时像数学里的集合,把一群充满着理想与抱负,对生活极其热爱的人圈在一起。有时又像一种精神,代表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永远充满活力。不论我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最确切的答案。

我曾一度沉迷于陈丹燕笔下上海的风花雪月。那个离我有一些距离的年代,似乎充满了蓝紫色的钴玻璃,悠扬舒缓的歌声,小资的咖啡馆以及陈旧的、斑斑驳驳的房屋。我看到了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事情,感受到了几十年前上海的优雅和美丽。我慢慢明白,其实城市总会带着自己对昨天的回忆和感慨,为人们讲述曾经的故事,让人们感性地回看过去。

但是,一个城市不会止步不前。上海从那时起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直到现在,21世纪,创新与科技化作信息传到每一个人心里的时候,它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有点潮湿灰暗、充满情调的城市。它一个华丽的转身,那些用石块堆砌的房子不复存在,那些挂满邮箱的拥挤墙面不复存在,那些穿着旗袍走路优雅的女人不见了,那些戴着眼镜认真修表的专业师傅也不见了。老上海的风花雪月,早都已经幻化成规划馆中的历史***片,幻化成了所有人心中怀旧的部分。它变了,所以我们的生活也跟着变了。我们不再需要那些摇曳的古铜色风扇,不再需要雕琢精美的烛台,不再需要吱吱嘎嘎的留声机,不再需要泛黄的繁体书籍,不再需要考究颈上的领带、腕上的手表。它的故事变成了智慧和文明,慢慢地积淀下来,等人们回过头再细细品味它的时候,才又渐渐地放射出一点点迷人的光芒。

如今,当我再次站在书中提到的那些路口,我感觉,它们熟悉而又陌生。闭上眼睛,看见的是陌生的过去的上海。隐约的虚幻记忆里,有着油墨味十足的报纸,有着圆框的、代表着知识的眼镜,还有凹凸不平的石墙。睁开眼睛,我又欣喜地看见上海的发展和它崭新的面貌。成熟的商圈,林立的大厦,新鲜的空气,悦目的街景,时尚摩登,多元精彩,这就是我最热爱的城市。我看到来来往往的私家车,看到面容疲惫的忙碌的白领,我听到那一句又一句流利的英文,我感受到上海市民逐渐提高的素质,嗅到这个城市正在发展的气息。它和以前那个我更为喜欢的充满神秘色彩的老上海那么的不一样,但是它依旧是一个优秀的城市。

城市总在改变,它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过去我不理解什么是城市,现在我想我有一点明白了。城市,其实它不仅仅只是一方供养人们生活的土地,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它可以支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它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不论这个城市是否发达,不论这个城市是否完美,它总是人们心里最爱的家园。

城市的那些风花雪月中,有它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辛酸苦涩,或是欢乐兴奋。当然,还有我们的――我们这些热爱着它的人,对它的崇拜、敬仰和深深的迷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习

“雨巷诗人”的《雨巷》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雨巷诗人”的《雨巷》,内容包括诗歌雨巷全文,雨巷的作者。【关键词】《雨巷》诗歌赏析主题探讨艺术特色

学习

读你作文600字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读你作文600字,内容包括读你作文600字初中,作文600字《读你》。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几页薄纸,有的人则是一本巨作,而你则是一部读不完的书。读你,读出一种面对。从小,我一直都不敢面对一条数学难题。但是,认识你之后,

学习

妇女节快乐英语范文精选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妇女节快乐英语范文精选,内容包括38妇女节快乐的英语怎么讲,妇女节英语作文十句话。妇女节快乐英语篇1“妇女节”,女人们的节日,当然也是妈妈们的节日!明天就是三八节了,你觉得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021年三八妇女节快乐作文

学习

《红眼睛绿眼睛》教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红眼睛绿眼睛》教案,内容包括红眼睛绿眼睛音乐课教案,大班红眼睛绿眼睛教案。【授课年级】一年级

学习

花脸名家尚长荣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花脸名家尚长荣,内容包括尚长荣是哪派花脸,尚长荣花脸完整版。从初登舞台算起,尚长荣先生的艺术生涯已经超过了一个甲子。从起步的青涩稚嫩到中青年时代的突飞猛进,再到与上海结缘后的大胆尝试,尚长荣先生在塑造系列优秀舞台人

学习

“反应”、“反映”巧区分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反应”、“反映”巧区分,内容包括反应问题还是反映问题,反映问题和反应问题区别。可是我们要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怎么可能听得懂看得懂这样的解释呢?就算是大人有时候也常常混淆。因此,我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地设计了以下方法帮

学习

夏洛的网(节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夏洛的网(节选),内容包括夏洛的网原文电子版,夏洛的网节选阅读理解。“下面我开始点名了。威伯?”

学习

叶沙的故事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叶沙的故事,内容包括叶沙故事大全,相伴到黎明叶沙。(一)

学习

感悟鲁滨逊的精神内涵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感悟鲁滨逊的精神内涵,内容包括鲁滨逊的乐观精神感悟,鲁滨逊的精神给了你什么启示。[关键词]英文影片;敢为人先;勇于挑战;充满睿智;《鲁滨逊漂流记》

学习

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内容包括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判断方法,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鲁科版)中介绍了杂化轨道理论,这一重要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

学习

饮用水卫生监督办法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饮用水卫生监督办法,内容包括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

学习

甘当绿叶作文700字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甘当绿叶作文700字,内容包括甘当绿叶作文怎么写,甘当绿叶作文素材。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创造过多少奇迹!然而,在这些奇迹背后,定有这样一批人:他们都有勇有谋,可以成就大功名。然而,为了他们的祖国,他们甘做绿叶,托起祖国强盛的花朵…

学习

谈构造法在数列中的灵活运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谈构造法在数列中的灵活运用,内容包括构造法求数列通项的方法总结,运用构造法解数列题型归纳。构造法就是把原来不是等差或等比的数列,经过一系列的变形、整理,构造出等差或等比的数列,而在这过程中,要先观察式子的特点,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