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狐禅】
网眼看书坛(三十九)
【一路向北】李强书画印巡回展(沈阳、长春、哈尔滨)
网站:各大书法网
发帖时间:2012年8月
8月2日至10日,李强的“一路向北”书画篆刻展分别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举办巡回展,展出其作品40余件。聂成文评价:李强先生二十四年前从北方佳木斯一路南下闯北天下,结交天下各路朋友和英雄,二十多年过去了,李强在北京书画界站稳了脚根,也闯出了一片天地。
【豪有料到】之傅山书画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网站:
帖主:刘敏豪
发帖时间:2012年9月3日
由广东省博物馆和山西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傅山书画展》于2012年8月28日至2012年9月28日展出,是广东省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刘正成:近古书法史的两个转折点与书法不是抽象艺术
网站:
帖主:侯勇
发帖时间:2012年9月10日
刘正成先生在中国书法院的讲座,五大内容:
一、十七世纪书法转折点不是清初与傅山
二、中、晚明书法社会生态的两大变化
三、中、晚明书法生态引起了书法创作的两大变化
四、近古书法史的第二个转折点在清代乾、嘉时期
五、书法不是抽象艺术
刘先生提出:近古书法史转折的关键是什么、在哪里、是谁?它与我们当代书法史上的关系?在第一点、“十七世纪书法转折点不是清初与傅山”中,他说到:中国17世纪书法史的嬗变不是在清初和傅山,傅山只是中、晚明书风的一个收尾,并不是一个开始。傅山一生虽然有一多半生活在清初,但它实际上是中、晚明书法的殿***。而中、晚明书法即17世纪书法史的关键人物,是徐渭和晚明六家的董其昌、张瑞***、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和傅山。徐渭生活于16世纪后期,但他是17世纪前期晚明书风的引导者,而王铎是集大成者,傅山则是追随者。这个问题我在《中、晚明书风的承袭与流变—以徐渭为为例》一文中有详细阐述。如果要对徐谓与傅山作一个比较文艺学研究的话,傅山在中国近古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更是远远不及徐渭的。徐渭是阳明心学的直系传人,他的“本色文学”的诗歌直斥前、后七子,其剧作《四声猿》及其戏曲研究影响也非傅山可比,再论绘画傅山之画在徐渭面前只能算客串水平。所以论中国十七世纪的文艺发展史,徐渭远比傅山重要得多!
【重庆蒙中】
关于拓片
有次在夏老师家赏古砚,聊天聊到兴头上,他拿出旧藏的东西给我看,其中印象深的是在八十年代徐永年先生进城,两人在陕西路夏宅楼上聊天之余做的一卷拓片,有瓦当、有泉范,杂七杂八,都是些小玩意儿,有的拓片还有徐先生跋文,絮絮叨叨,不外说些所拓物件的来龙去脉之类。徐先生的题跋小字在老一辈人里,写得不算精,却是书生本色,清秀隽永。
夏老师边讲边忆旧。徐耳聋,夏周末颠半天公交去北碚访他,等到了徐家,碰巧只有徐独自在,敲门半天都不应,就这样吃闭门羹回城,如何甘心,急中生智,爬窗户翻窗跃入,咚一下空降徐面前,端坐案头的徐先生瞠目结舌,吓出身汗。于是接下来自然又是开心聊天、赏古、玩拓片的半日清福。
以前文人家这样的静乐之趣,慢悠悠细细把玩手中古物,得益于慢节奏的生活状态。残碑、瓦当,拓几份送朋友,亲手拓来,意思大不相同,自娱又悦人。做拓片是个讲究的手工活儿,心静手敏,好比篆刻家黄笑芸弟子讲当年他老师钤印章,如何晒印油、调朱砂,然后中指轻轻沾泥往印面上扑打,一袋烟功夫才能沾弄好印面,然后细细钤到砑磨光的薄纸上,细朱文纤毫毕现,篆刻之美,始得神完气足。做拓片也是这类细致活,折腾半天,做好一枚,器物铭文***样跃然纸上,纤毫毕现。
做拓片,工具材料很有讲究。纸薄韧匀洁,以旧的连史纸为上,尤其现在是薄而韧的连史纸稀罕难求,即便今日最好的红星宣纸扎花蝉衣也嫌松乱不够紧结。墨需用上等油烟墨加清水细细研。熬成的白芨水略觉粘手就足够,偶尔也可以用轻薄的浆糊代替。纸刷紧,使纸张和器物细节紧密服贴,细节丝丝入扣而没有空起,是最关键的地方,后面效果如何基本取决于此,所以有一把柔韧的鬃刷十分重要,还可以用小橡皮补救细节。纸张有帘纹,顺逆取决于各自习惯,以顺应物体的质地和造型为准,纸张上墨前最好再用指甲细细砑磨一遍。
最早学做拓片是因缘小学时候我在嘉陵江边偶然拾到一截明代残碑,书刻皆精美,搬回家,为了看到碑帖的效果,就试着学做拓片。后来刻篆刻,拓制边款,自己摸索,又经人指点,慢慢有些进步,所以这个兴趣一直保留着。前些日子给范老师示范做拓片,他第一次干这活儿,不小心将打湿的纸张弄破,连说自己心不细,拓不了这个,老韩在旁边看着笑。可两家都藏有好东西,偶尔带一两件来玩,做个拓片,旧时风雅事,其实也就简常如喝茶一般。
清代山东藏家陈介祺古物多,姨太太也多,据说女人们为争宠,个个精通做拓片,如此这样很能讨老爷喜欢。拍卖会上碰到陈家流出的拓片,果然大多精美。民国做拓片高手有傅大卣,出版的《西清砚台谱》里收录的砚拓片据说出自他手。去年台湾黄玄龙出版《金石癖》一书,里面万育仁先生拓片也做得漂亮。好拓片必定是帘纹细腻清晰,蝉翼拓匀洁柔美,乌金拓精光内含,纸、墨与手中拓包做到虚实相生,亲和无间,任随纸薄如蝉翼,无多次上墨,墨色却不染纸背,细节质感,比原物更耐看。以前曾见民国人周季木精拓的家藏残碑小品数种,清代罗纹纸,乾隆御墨,墨光厚实莹润,质地真不输于宋拓。
书法刻绘小器物,一经拓墨,精神焕发。可拓墨表现需有古意,过则不及,做拓片太刻意强调绘画的表现就显得花俏,比如王世襄《自珍集》里几个竹刻扇骨臂阁的拓片,用拓包犹如拿画笔,添足搔首,古意顿失,伤于过巧,想必不是王老的亲手。
拓片还有做全形拓一种,钟鼎彝尊,立体器物使之具象呈现在纸上,照相术没发明前,这是中国古人给器物留影写真的智慧。身边朋友吴谁堂能做,瓦缶残砖之类拓来再加画,这是晚清民国间比较流行的玩法。
玩拓片的乐趣,也包含了题跋,尤其是老拓片旁边写满的题跋。清代民国翁方纲,黄小松、赵之谦、罗振玉、吴湖帆之类,旧时文人几乎都是在碑帖拓本旁边题跋的内行,书写的位置大小,钤印用印泥,谨守规矩,加上考证研究,学问根底,文人气息的字,风流隽雅自不必说。几年前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出过一批饮冰室藏的碑帖,请当代某名家在每册后面题跋,相比之下,字写来慌里慌张,印章瞎盖,读这批精美拓本,每翻至此页,总觉堵心。类似的还有今年见到的绫本王觉斯题跋小镜片,裱边启功、谢稚柳、徐邦达、台静农等人题跋写来都合规矩,唯独近时海上某名家题写了两字,类似领导题词,佛头着粪,此为实例。题跋的文人传统,基本从徐先生这一辈起就断掉了。
【山东李樯】
《陶浚墓志》志疑
此墓志最早见于《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为开卷第一件墓志,出土时间、地点均不详,颇吸引读者眼球。志文如下:
大魏故银青光禄大夫、司徒并录尚书事、都督荆湘等州诸***事陶公墓志。
公讳浚,字彩云,浔阳柴桑人也。公壮观奇伟,异人非常。少有高志,博学不群,不为斗米曲膝,岂为下士之流以曲其志!祖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晋臣。辞不就职,即日解去印绶,咏归去来辞以自乐,天下安危不闻,[耿介]自矢,碌碌终身于山林。
公纤懦弱,不能[弯]弓持矛。其胸[臆]所怀,乃过于兵甲,天下安危,一言决定。献文皇帝曰栋梁之臣。贵戚澼涬者,孰敢道其非?不幸春秋不永,五十有七遘疾,于太和十六年壬申朔,四日。越太和十八年甲戌,冬十月乙亥中旬,六日丙辰,窆葬于雒阳郡型仁里之原陵。谥曰文也。
青州刺史、持节***车骑将***杜坦敬撰书。
据《志》文,墓主陶浚,字彩云,浔阳柴桑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司徒并录尚书事”、“都督荆湘等州诸***事”,卒于太和十六年(492),寿五十七,计其生年当在公元436年,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或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十月六日。
《志》文还称,其人“纤懦弱,不能弯弓持矛。其胸臆所怀,乃过于兵甲。”是典型的文官。至于后文所述“天下安危,一言决定,献文皇帝曰栋梁之臣,贵戚澼涬(当为‘嬖倖’,受宠幸之意)者,孰敢道其非!”则是腴墓溢美之辞,不必认真了。
此《志》称:“祖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晋臣。”据此,则《志》主是陶渊明之孙,但没有提他父亲的名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空白。
按陶渊明生有五个儿子,在其《责子》诗中,称名为舒、宣、雍、端、通;在其《与子俨等疏》文中,称名为俨、俟、份、佚、佟。前者为小名,后者为学名。其《责子》诗中说:“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则其时大儿十六岁,小儿八岁。陶渊明死于公元427年,死后九年而生此孙,在时间上是可能的,我们只好这样认定,不必怀疑。
但是,有以下几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司徒,为三公之一,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录尚书事,宰辅之官,是尚书之最高职位。陶浚官至“司徒并录尚书事”,按例是应入国史的,可遍寻史书,查无此人。
按陶浚生于太武帝太延二年(436),其30岁时,正值献文帝天安元年(466),陶浚死于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这期间陶浚经历了献文和孝文二帝,计26年。其间宰辅之官清晰如下:
献文朝:乙浑、和其奴、拓跋目辰、叔孙邻、拓跋丕、慕容白曜。
孝文朝:拓跋目辰、拓跋丕、陈建、穆亮、陆睿、李冲、陆俊、赵黑、张祐、元忠、王袭、元羽、元赞、元澄、尉元、楼毅、穆太、元详、元嘉。
哪有陶氏踪影?
二、《志》文称,陶浚“都督荆、湘等州诸***事”,此职也有疑问。按陶浚生于武帝太延二年(436),则文成帝兴安元年(452),陶浚十七岁,至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陶浚死,这期间经历了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三位皇帝。其置州情况如下:
文成朝除沿袭太武朝如江州、东青州、泰州、雍州、泾州、秦州、益州、交州、徐州、荆州、朔州、东雍州、营州、肆州之外,又置南雍州、青州。没有“湘州”。
献文朝共置十个州:怀州、安州、徐州、东兖州、青州、齐州、光州、南豫州、东徐州、华州,也没有“湘州”。
孝文朝迁洛以前置有:南徐州、东荆州、岐州、华州、东秦州、夏州、汾州、陕州、梁州、凉州、河州、瀛洲、郢州、燕州、河州、宁州等,迁都洛阳以后,因州治所改移等原因,对行***设置进行了部分调整,但无论是更改还是增设,未见有“湘州”。
陶浚有生期间,北魏没有“湘州”,怎么会“都督荆、湘等州诸***事”?
三、作为位至三公的宰辅之官,总得有些内容在墓志上彰扬,可墓志十分简短,除了叙述了陶浚职衔之外,几乎无事迹可说,只好拿其祖父说话。
既述其祖,为何不述其父?陶浚的父亲是谁?儿子是谁?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怎么可能代系缺失!另外,陶渊明是南朝人,其后代是怎样北迁,并做了北朝的大官?陶浚投靠北朝后,这个像他祖父一样,“不为斗米曲膝,岂为下士之流以曲其志”的人,这个“纤懦弱,不能弯弓持矛”的人,是怎样一步步地升到宰辅之官,位至三公的?
四、魏晋南北朝墓志极少有人署撰文、书写者的姓名,为数不多的如南朝梁《萧融墓志》,“囗囗长兼尚书吏部郎中臣任昉奉敕撰”。据《南史·任昉传》载,任昉八岁能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后来任昉为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当时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认为无人能此,当读到他的文章时,则自叹弗如,怅然若失。任昉是南朝梁名重一时的文学家。又如北周《宇文显墓志》,“开府新野庾信字子山撰”。庾信,《周书》《北史》均有传,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开府仪同三司。文风萧瑟哀戚,又兼雄浑豪迈之气,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宇文显和墓志》写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有概述,有细节,又有生动的对话。
依陶浚的身份,后人为其刻造墓志请一位名家应当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这位杜坦(或称“杜坦敬”),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请看他的文章是怎样写的:“祖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晋臣。辞不就职,即日解去印绶,咏归去来辞以自乐,天下安危不闻,耿介自矢,碌碌终身于山林。”这几句话明显不合古法,像文学作品的白描手法,有江湖气,不像墓志语言。如“辞不就职”,何职?“即日解去印绶”,何日?说得不明不白。志文前述陶浚“壮观奇伟,异人非常。”后又说他“公纤懦弱,不能[弯]弓持矛。”岂不自相矛盾?
任昉、庾信均为高官,又是文章大家。而杜坦,仅仅是个刺史,且文章平庸,不知为何请他作墓志?
另外,该墓志书法也与北魏殊异,线条零碎,气息塞滞,刻工生硬,撇画尤其失控,给人以拙劣狼藉之感,不像古人手笔。作者还把“光禄大夫”之“禄”字,写成“”。把“澼涬”假借为“嬖倖”,殊不可解。还把“太和十六年壬申朔,四日。”之月份漏掉。
此墓志当为伪志,应是今人为鬻志石或拓本杜撰而成。官职之误,代系缺失,文章、书法之拙是因作伪者学力不逮所致。错字的出现、月份的失漏或是作者有意为之,布下迷局,可想而知。
不知这件“出土时间、地点均不详”的墓志,是怎样混入《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的。
【上海万君超】
晋唐法书赏读札记
我在多年研习书法史的过程中,一直想购藏一套中国法书全集,以此作为参考书和工具书。但书店中有多种版本的中国法书全集或中国书法全集,均各有优点和不尽人意之处。我的设想和要求是:首先,此套全集能够尽可能涵盖历代不同时期的法书全貌;第二,***片质量要高,即所收入的绝大多数作品应是原作拍摄制版,而不是从已有的***片再翻拍。第三,还应有作品以外的题跋、题签和鉴藏印等附件***片,以及每件作品的相关信息。
通过比较之后,我最终选择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法书全集》。此书虽然某些***片的质量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但绝大多数均符合我的上述三点要求。最主要一点,《中国法书全集》中所收入的重要名迹,比如唐摹各种《兰亭序》,以及《快雪时晴》、陆机《平复帖》、传晋人《曹娥诔辞卷》、怀素《小草千字文》等等,上面所有的题跋和鉴藏印均刊印出来,有些还局部放大,对研究书法鉴藏史极具参考价值。另外,《中国法书全集》以中国大陆各博物馆、大学和文博机构的藏品为主,所以它还可以与中国书画鉴定组编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录》、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等书配套阅读。它还收入了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欧洲、美国、日本的公私博物馆收藏的著名法书作品和绘画上的法书题跋等。
以我个人的肤浅之见,一个人无论是做学问、读书、写作、鉴藏和创作,或从事其他有益于心智的活动,但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自己的心能够真正的静下来,远离世俗玩好和奢侈浮华。或许才能做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也或许能超越一般人而达到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味。余英时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所以有其尊严,乃在于他除了物质生活之外尚有精神生活。他固然不断地在谋取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他同时也在无所为而为地求真、求善和求美。”
(一)陆机《平复帖》(《全集》第2册)。拖尾纸上有末代恭亲王溥伟两段题跋。其中一段云:“伟所藏晋唐以来名迹百二十种,以此帖为最。谨以锡晋名斋用志古。”锡与赐是通假字。二段题跋后钤有四印:恭亲王(朱白印)、溥伟(白文)、恭亲王(白文)、锡晋斋(朱文)。另在董其昌和张伯驹题跋之间,还钤有白文“锡晋斋印”一方。溥伟旧藏书画约三分之一后归溥儒所有,其他绝大多数均下落不明。所以他的两段题跋墨迹和五方印鉴,也为将来追寻和鉴定恭王府旧藏书画提供了参考。溥伟和恭王府是清末民初除紫禁城之外,最大的皇族收藏世家,它犹如明代的晋王府。也是一部近代中国文物外流的辛酸史和满清“复国”***治史。溥伟晚年和临终时异常凄凉,颇令人唏嘘。
(二)王羲之《行穰帖》(《全集》第2册)。此帖今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最后一位华人藏家或为张大千,于1957年(丁酉)冬由旅日收藏家程伯奋(字可庵)中介,从定居香港的合肥李经迈(斋号小画禅室、望云草堂)后人处购得。卷末有张大千两段题跋。方闻先生评价此帖:“是一件稀见的初唐勾摹本。”此帖为美国收藏中国古代法书第一名迹。董其昌在题跋中有云:“此卷在处,当有吉祥云覆之。但肉眼不见耳。”颇有些故弄玄乎之感。《全集》所用应是日本珂罗版黑白***片。
(三)黄绢本《褚遂良摹〈兰亭序〉》(《全集》第2册)。本书***版说明中说“湖南省博物馆藏”,误也。此帖今藏博物院,林柏寿兰千山馆寄存。“黄绢本《兰亭》”今已被学界公认为赝物,拖尾纸上米芾题跋墨迹亦伪。在“《兰亭》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史实,即“领字从山本”始出现在南宋初期,“黄绢本《兰亭》”乃是“领字从山本”。但此帖书法拙劣,故翁方纲就曾怀疑是晚明年间之物。又梁章钜旧藏绢本《褚遂良摹〈兰亭序〉》(《全集》第2册),今藏湖南省博物馆,属于“领字不从山本”,亦或是清宫《兰亭八柱第二》的同一摹本谱系,但它们的年代均不会超过宋代。在“《兰亭》学”中,唐摹墨迹本的谱系还不算最复杂,而“定武《兰亭》”的摹刻谱系才是其中最复杂的。
(四)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全集》第2册),今藏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此帖引首有八枚、拖尾上有四枚明代关防印和官印:比如湖北湖南总督关防、湖南巡抚关防、福建盐运使司盐法道关防、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抚管史印、陕西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抚管史印、贵州等处承宣布***使司之印、福建等处承宣布***使司之印、湖南长沙等处承宣布***使司之印等。均为一半朱文,一半回文,有些印已无法辨识。印中“等处”即为元代“行省”之义,明初沿用之。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使司”;行省又设“提刑按察使司”,为一省最高司法机构。但如此多的关防印或官印钤于同一件书画作品上,则极为罕见。我的推测,《新妇地黄汤帖》在明初一直为某个官员或某支***队所拥用和保管。由于官员和***队的调动或换防,所以也随之在各地的官署中递传。也有可能在经费出现紧张或空缺时,还将此帖向有钱大户人家进行质押借款,随质随赎。约在弘治年间为文徵明的先祖购得(参见帖中文彭题跋)。《新妇地黄汤帖》从南宋贾似道之后至明代以前的流传情况不详。另还有一种可能,帖中十二枚明代官印,或是从他处移套而来(俗称“转山头”),而并非是原配原钤。但这种可能性较小,因为官署印无法与皇家鉴藏印相比,它几乎没有什么人文附加值,反而为绝大多数的鉴藏家所厌恶。王壮弘定此帖“实明人临仿本”(见《碑帖鉴别常识》)。愚以为,《新妇地黄汤帖》的上限或可到元代,它有较明显的赵孟頫书风。
(五)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并序》(《全集》第3册),上海博物馆藏。帖末“丁亥朔十六日”下有一朱文方印“弘文之印”,上海***书馆藏《宝晋斋法帖》卷三王羲之《裹鮓帖》中亦镌刻有此印。帖中北宋薛绍彭在赞铭中有“开元珍藏,洪文秘奥”八字,即明确指出“弘文之印”是唐开元(713—741)皇府之印。为何将“弘文”写为“洪文”?因宋太祖父亲宣祖名“弘殷”,故薛氏避讳而书“洪文”。故仅“弘文之印”,即可定《汝南公主墓志铭并序》的下限至少在唐开元朝。故文徵明、王世贞疑此帖为米芾所临摹,文嘉鉴“弘文之印”为薛绍彭之印,皆误。
(六)怀素《小草千字文》(《全集》第3册),博物院藏,林柏寿兰千山馆寄藏。此卷真伪争议历来颇多。卷末有两方“宣和”印,一印仅存“和”字;及“内府***书之印”,当是宣和内府之印。接缝纸上端均钤白文“***司马印”,传此印为三国吕蒙之印,怀素于浚井时所得。文嘉《钤山堂书画记》中言此帖“盖晚年书也”,故与《自叙帖》风格窘异。晚明安世凤《墨林快事》中云:“而以之当素师醇古明淡,渐近自然之制,则绝不相似。当是后人妙迹,可爱可传。”此帖卷首既有“沙门怀素字藏真书”,为何卷末还再写“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年六十有三”?而且“贞元”二字左侧有明显挖刮痕迹,或是挖去临摹者姓名。故此款当非怀素署款。愚以为:应定《小草千字文》为唐或北宋人临摹本,非怀素真笔也。元代著名鉴藏家张晏在题怀素《论书帖》(《全集》第3册)中有云:“藏真书,多见(四)五十幅,亦皆唐僧所临,而罕见真迹一二。”
(七)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全集》第3册),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神仙起居法》有摹本,徐邦达认为:“曾见影印本,书法低劣,系旧临仿本,不足齿论。今在日本。”(《古书画过眼要录》)但陈振濂在《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说:“清末已杳然不见踪迹。”还说:“《神仙起居法》销声匿迹之后,据说现已东渡,成为日本收藏的至宝名品。神仙来去无踪,中土游历之后,忽有雅兴东渡扶桑,想来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算不得特别奇怪之事。但不知下一个游历地何在?亦不知杨疯子以作者之尊,是否也得忝神籍?一笑。”(见该书《中唐—元》册第12页)陈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书法史学者和书法家,竟在书中出现如此“戏说”,真的不忍再多说什么,也唯有掩卷“一笑”。
(八)今多公认杨凝式《韭花帖》真迹原为罗振玉所藏,曾影印在罗氏《百爵斋藏历代名人法书》(日本出版)上册。1945年失之于罗氏长春寓所中,今已不知所在。参见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和《古书画伪讹考辨》。存世《韭花帖》有多种临摹本,其中高士奇旧藏本今在台湾,为林柏寿兰千山馆藏。清宫内府旧藏本,今藏无锡市博物馆(《全集》第3册)。《韭花帖》真迹原藏清宫内府,传高士奇冒灭门之险以摹本(即无博藏本)将真本换出,后密不示人。清末民初遂辗转归罗振玉购藏(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像此类演绎故事几乎无法考证其真伪,只得姑妄听之。但如仅按《百爵斋藏历代名人法书》的影印***片就鉴其为真迹,则难以令人信服。另外,有时赝作可能比真迹还要“精彩”。《韭花帖》是当今书法鉴定界的一个著名谜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又:吴湖帆《丑簃日记》中亦记有一卷《韭花帖》,吴审为宋人张即之所书。卷后仅有元人张晏观款一行,另有晚清祁隽藻、崇恩等人六七跋。显然是摹仿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