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的大陆简体字版发行,并在上海书展中举办见面会,吸引了广大的书迷影迷;9月18日,林青霞也携带新书《窗里窗外》与姜文、徐克一起在北大举办了一场见面会,让现场热火沸腾,姜文更豪言,他的《骑驴找马》和《长天过大云》即将出版,一出两本。
另一边厢,九把刀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都在台湾电影市场取得上映第二个周末票房过亿(新台币)的佳绩,导演的创作手记也迅即登上了台湾诚品书店销售榜的冠***与亚***(第三名则是魏德圣的《电影・巴莱:幕前幕后全纪录》)。
此外,王晶的《少年王晶闯江湖》、黎耀祥的《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技与人生》,以及张靓蓓的《凝望・时代:穿越二十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二十年后的相聚与访谈录)等,也都一度成为当地书市的热点话题……
如果说,在数年前海峡的书市一度掀起了明星出书潮,并在无形中印证着快餐流行文化的特性;那么,在明星出书热退潮后的今天,无论是演员林青霞、黎耀祥的回忆或者创作谈,或者是吴念真、王晶的散文式回忆,或者是九把刀、魏德圣的创作手记,都充满着历经了岁月沉淀后的沉思、心语,也让这些书多了几许质感、厚度及力度。
更何况,近一两年的电影人所创作的书,整体上减少了快餐式的作品,也更值得让读者在夜深人静时走进影人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或者是他们的思想……
演员心声:戏里戏外
演员常常是一部电影作品的镁光灯的聚焦所在,而一些演员则“成名要趁早”,顺便出几本书增加名气,如近几年书市不时可以看到的《XXX写真集》、《XXX成名全纪录》之类的作品,这类书往往是趁着演员当红而出版,文字质量倒在其次,却成为前几年的“名人出书热”的一道风景。
喧嚣过后是数年间的沉寂,青黄不接成为了华人演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中老年一代的演员,则以回顾或者总结的方式推出了自己的文字作品,如狄娜的《电影:我的荒谬》是回顾了她的电影生涯,很少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赞,反而多了沉思;又如黎耀祥的《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技与人生》与林青霞的《窗里窗外》,显然已经不再是流行性青春偶像读物,而是凝聚着作者的多年来的人生感悟,包括日常生活的及演员生涯的,成为这类书中的佼佼者。
《窗里窗外》
(2011年9月大陆版)
林青霞是从台湾走出来的华人女星,即使在她步入中年时依然凭借着程小东导演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而再度红透半边天,她的东方不败的扮相也一度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武侠片的模仿对象,而九十年代中期时她结婚生子淡出了影坛,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平常日子。直至2004年年底她为了纪念香港音乐人黄的逝世而写下了《沧海一声笑》,随后也就有了数十篇的回忆往昔、感慨今朝的散文,就像台湾女作家张曼娟说的,不管人生是圆满或坎坷,总有一些让你深有感触的人或事,留了下来。而《窗里窗外》,则是记录这些感触的散文的合集。
对于朋友的回忆,构成了全书的主体部分,第一篇文章《沧海一声笑》(但收入全书的第一篇是《走进窗外》)便是对黄的回忆―林青霞从两人的首次相识说起,记录了几个记忆深刻的片段,且侧重于其生活中真实的一些细节(如黄不时的“哈哈哈”大笑),就像是一个朋友在倾诉故事;而写哥哥张国荣的那篇,则重点在他的抑郁症;还有写她的亲朋好友们的文字,无不充满着生活化的气息。反而对于让她的人生里充满着光芒的拍电影的回忆,则淡化了不少,甚至多次提到的是当时内心深处对于演员生涯苦楚的感慨。
这就是一代巨星林青霞的“回忆录”,将自己头上的光环悄悄褪色,而多了几许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对于生命里一度共同走过的人与事的深情回忆。
《戏剧浮生》
(2011年8月内地版)
作为1985年时加入无线电视第三期演员进修班的学员,黎耀祥的影视生涯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并于几年前陆续凭借《秀才遇着兵》、《巾帼枭雄》等赢取了观众与无线的肯定,而这本《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技与人生》,则是他多年来的身为演员的感悟与总结,包括“形体设计”、“节奏表达”及“演员思考”三个部分。
香港的影视界素来不缺出色的黄金配角,如周星驰的电影少不了吴孟达、罗家英之类的人物,而黎耀祥则因为是无线的艺人又长得不够帅气,或者迫于生活的压力,扮演了不少配角戏,但这也让他在多年的演艺生涯里对于演技的感悟非常深。而在这本书中,他结合了他自己的演出(如他通过《巾帼枭雄》第八集柴九与四奶奶之间的那场戏,道出了演员如何将节奏把握与角色形象相互融合)及别人的表演(如他以《我要复仇》中绪形拳的表演说明了生活化演出与剧本的配合)等,将演员的感受、节奏的把握、与对手的配合等,化为一篇篇既有实例又深入浅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书。
另外,罗展凤与黎耀祥之间的访谈则回顾了他的演艺生涯。
同类书TOP3
《电影:我的荒谬》(狄娜著)《我的不完美》(刘若英著)《问・丹心》(甄子丹著)
导演回忆:这些人那些事
相比于演员尤其是明星在台前的风风火火与当红,担任幕后的导演往往是被掩盖在演员的光芒之下的,但在大部分的华语电影或者欧洲电影里,都是由导演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引领着作品的完成。
自然地,在他们的心里也深藏着很多话,有些人则选择了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前》、张彻的《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与《张彻回忆录》等,都是以第一视角的方式追叙、回溯自己的电影生涯,刚以《桃姐》代表香港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许鞍华导演,前不久还创作了《许鞍华说许鞍华》(由许鞍华口述),畅谈了她进入电影界以来到《天水围的夜与雾》的创作过程,而王晶创作的《少年王晶闯江湖》,则是他入行以来的性情记录。
王晶
《少年王晶闯江湖》
(2011年8月香港版)
虽然有些观众并不喜欢王晶式的笑话,但不得不承认,王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香港导演的第一人,他不但数次打破了香港票房纪录,且《赌神》、《精装追女仔》等影片还一度引领了电影潮流。《少年王晶闯江湖》,则是他对自1975年4月入行第一天起到去年年底父亲王天林过世时的追忆,既有初生之犊不畏虎时期的拼命精神的记载,也有对过往的这些人或者那些事的追忆。
王晶写狄龙,写的是狄龙带给他的感动与尊重,因为《猎魔者》合作时的不快,到台湾金马奖上狄龙凭借《英雄本色》获得影帝后找到王晶说的一番话,在王晶的笔下夹杂着佩服之情;而对汪禹,王晶则是一份对待好朋友式的怒其不争的心情,到后来更是一种惋惜;而对当年的绯闻女友邱淑贞,他也不忘翔实地记录了两人的相识、合作……
不过,在工作上的不愉快的人跟事,王晶选择了避重就轻或者隐去当事人的名字的方式,留下的是猜测。
吴念真
《这些人,那些事》
(2011年8月大陆版)
编剧出身并后来担任导演的吴念真,是台湾新电影的编剧中的佼佼者,他的文字创作,在台湾等地都享有盛誉。《这些人,那些事》则是他的回忆性的散文集,虽然不能直接与他的电影创作挂钩,但从中可以看到他创作的电影作品的影子,如他当年导演的《多桑》,在他老家还是让不少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写他的父亲母亲,或者弟弟,也都带有着遗憾与深情甚至夹杂恼怒的复杂情感。
读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一个感觉便是听他在慢慢叙说那些生命里过往的人与事。
导演手记:细说 从头
曾经有人形容,一部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就如一次生产孩子的过程,个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但这个中的喜怒哀乐,像是一趟旅程,不少的电影导演,则会将这过程记录下来,既是对于自己的人生某一个阶段、作品创作的过程的总结,也是给予自己下一部作品时的经验之谈(如叶念琛在《琛笔可测:叶念琛的创作方法》里总结了《甜丝丝》的失败,而吸取教训后创作出叫座叫好的“爱情三部曲”),也可能带给后来者启示与影响。创作手记在不少的港台年轻导演那更是明显,包括《三声有幸》、《翻滚吧,阿信》等作品都出版了创作书,黄国兆在《:从小说到电影》里更是详细记载了改编的过程,这何尝不也是一次心路的记录呢?
魏德圣
《导演・巴莱》
(2011年8月台湾版)
2008年,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带给了沉闷的台湾影坛一股清新的“海角风”,今年他的《赛德克・巴莱》又引起话题,包括相关的文字衍生品也陆续问世,如《梦想・巴莱》、《漫画・巴莱》等,而这本《导演・巴莱:特有种魏德圣的手记》则属于电影的导演创作手记。吴念真评价这本书时说,可以当成一本“导览”或“工作日志”或“心情日记”。从初期的《海角七号》一夜成名带给自己的喧哗,到《赛德克・巴莱》前期筹备过程中的经历,魏德圣的文字里虽然也折射出自大的味道,但更多的,是从早期策划想法到后来的拍摄感受的记录,甚至是拍摄过程中的濒临崩溃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
九把刀
《再一次相遇。》
(2011年8月台湾版)
作为台湾年青一代小说家的代表,九把刀早已享誉华人地区,而经过《爱到底・三声有幸》的成功后,九把刀也把自己的成名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改编为电影,自编自导,目前在台湾票房已经突破3亿新台币,特别是引起了年轻观众的热追。而《再一次相遇。》则是他的电影创作手记,记录了他“前前后后我足足修改了十个月”及拍摄的过程。
从最初在2009年的“不折不扣”的创作计划,到剧本创作的精益求精、筹备过程的各种外在因素,再到演员与台前幕后的选择、音乐的使用等,九把刀在这本书里一一记录了下来。如在音乐选择时,他认为这既然是一部跨越十年的成长记忆的作品,自然要选择一些在过去时空里深有影响的音乐来让观众共鸣,但也会遭遇版权等因素,当年飞碟唱片的《永远不回头》便是重新录制创作演唱,带出了青春时代的“永远不回头”的宣言,而黄舒骏创作的《恋爱症候群》的清唱版也配合了影片的“努力用功读书只为了更接近女孩的日子”的故事,《人海中遇见你》传达的是相遇相知的不易与感恩……音乐的选择、改编都无形中折射出创作者的想法,而九把刀的文字,又记录了这个过程。
同类书TOP3
《三声有幸―电影创作书》(九把刀著)
《:从小说到电影》(黄国兆著)
《琛笔可测:叶念琛的创作方法》(黄展持著)
结语
后来人的财富
电影人的出书热,虽然表面上看来不如青春偶像的那么炙手可热,但可幸的是多了几许经过了人生与岁月沉淀后的分量,也少了几许快餐文化的味道,如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虽然不像当年创作《恋恋风尘》时的浓墨重彩(朱天文写剧本时已经淡化不少,侯孝贤改编成电影时则再次使用了减法),但淡淡的文字里充满着人情味而留有韵味;又如魏德圣的《导演・巴莱》,记录了创作新片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冒险,这对于新导演来说是一笔值得借鉴的财富。
另外还有一类虽然不是由影人直接创作、但是由影人访谈构成的书,实际上也可以看成影人出书的姊妹篇。张靓蓓的《凝望・时代:穿越二十年》便收录了对于导演侯孝贤、编剧朱天文与吴念真、摄影陈怀恩等人的访谈,详细记录了当年的创作过程,留给后来者丰富的经验之谈;而小野编著的《翻滚吧,台湾电影》,则收录了对侯孝贤、吴念真、魏德圣、李烈、林育贤、柴智屏、九把刀等不同时代电影人的访谈,带出他们对台湾电影的热爱与经验……
当下的影人著书立说,或者留下了内心深处的记忆,或者带来了经验之谈,指引着后来的电影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光影背后的声音,影迷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