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德镇是陶瓷历史名镇,曾被赞誉为“瓷都”的桂冠。在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景德镇的瓷器被选为皇宫御用上品,众多精美的瓷器凝聚着景德镇人的智慧和汗水。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其中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为四大特色瓷。下面简单阐述颜色釉的起源及几种颜色釉的介绍。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烧制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颜色釉又分中温釉和高温釉。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颗粒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颜色釉又叫单色釉,最早的单色釉要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釉,直到两汉才达到较高的烧造水平,窑温可达1000度以上,真正的原始青瓷在这一时期完全成熟,同时产生了装饰在陶器上的单色低温(800度左右)绿釉。唐宋是颜色釉成熟期,除去定窑为白色外,其它各大名窑都是以青色著称,以越窑为例,早在远古就有“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誉。
天蓝釉是康熙一朝创烧的高温颜色釉,它釉质莹润纯正,釉色浅而发蓝,匀净淡雅,好像蔚蓝色的天空,故取名为“天蓝”釉瓷器。此种釉泽幽雅,传世数量不多,精品均为官窑生产,其造型有瓶、觚、洗、碗等类,基本未见大件瓷物。康熙天蓝釉呈色浅淡,雍正时期略深,乾隆时积釉初微泛淡黄绿色。釉烧后,在釉层中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晶体。这种以结晶为特征的釉称结晶釉。釉的底色与晶花颜色不同者称复色结晶釉。也可采用施底釉和面釉来制造复色。宋吉州窑、建安窑生产的天目釉,为古代著名结晶釉。结晶釉成因是产品烧成过程中釉内的结晶物质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从而析出美丽花纹的结晶。此类釉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颇受人们喜爱与赞赏。我国至宋代已经烧制出成熟的结晶釉品种,如兔毫、油滴等。
最为著名的有建窑的兔毫、吉州窑的鹧鸪斑和河南的油滴等。清代的茶叶末、铁锈花等品种也颇为精美。现代的结晶釉,许多地方亦有烧制,熔质有铁、锌、锰、钛等;烧成温度有高温和低温两种;晶花有细晶和粗晶两种。在漫长的人类劳动中,智慧的人们逐渐成熟地掌握了制釉技术,从单色釉发展成复色釉和窑变釉,运用这些颜色釉设计出的陶瓷是美轮美奂,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让人惊叹。颜色釉绘画有两种形式,可以在釉上颜色釉瓷器上再创作,也可以在釉下泥坯上用颜色釉作为颜料来创作,两种创作技法烧制出来的瓷器各有特色,魅力各有千秋。
谈到颜色釉的创作,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宁钢教授就让颜色釉与陶瓷珠联璧合,在把陶瓷的瓷质之美充分体现的同时,又把颜色釉的魅力多姿展现了出来,宁钢教授用色的大胆及艺术修养是让人惊叹的。
我认为绘画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在观赏的视线触及画作的瞬间,便产生了艺术效果的全部。我希望自己的颜色釉作品,就是那种在“第一眼”就能打动人的艺术。作为陶瓷绘画者,我会认真分析和研究西方现代绘画的许多经典,然后与中国传统的历史典故及绘画技巧相结合,吸收现代绘画体系中以表现性语言为视觉重点的一路画风,既有立体主义的叠压形象,也有抽象表现主义的混沌空间,让心灵和感觉与现实碰撞。颜色釉在陶瓷艺术中被赋予了现代品质,众多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给颜色釉重新定位,让它焕发出崭新的艺术语言。要让颜色釉不仅仅是颜色的体现,还要有丰富的内涵和思想,颜色釉只是载体,我们要让它为我所用,创作中才能得心应手。陶瓷上颜色釉的制作工具,可以用吹釉筒也可以用喷***,也可以用毛笔,三者要看自己的习惯及熟练程度,每种感受都不一样,留下的笔触也不一样。我在颜色釉陶瓷作品创作过程中,有一次用心绘制的作品出现了开裂,但是整体画面颜色釉所表现的美让我激动,画面上花旦头饰上的珠宝绚丽夺目,恍如真的宝石。整个画面诠释了我内心想表达的那种状态,我静***在画前,但是内心是不平静的,颜色釉在陶瓷上的运用还需要时间和经验去磨合去完善,让陶瓷作品的成功率提高。最后这块开裂的瓷板被一个收藏爱好者激动地抢去,视为珍宝。可以想象美的东西是相通的。有人说颜色釉的陶瓷创作好像很简单,其实未必,色彩的斑斓绚丽,运用不恰当就会显得很俗,我认为艺术家们必须加强绘画功底,提高个人修养,巩固色釉技巧,提升审美情趣,让作品多些个性语言。一幅好的颜色釉作品是一个画家综合素质的体现。
从当今收藏家及画家们对颜色釉的热爱及推崇来看,颜色釉将会在近几年有个质的飞跃,会有更多喜欢陶瓷艺术的人加入进来,对颜色釉进行研究、创作及欣赏。如今部分陶瓷收藏爱好者在对传统陶瓷技法审美疲劳的同时,陶瓷颜色釉装饰,将会让人眼前一亮,颜色釉与陶瓷的结合,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又具备了时尚的元素,所以它虽不是新生物但却是新宠儿。它的路还很宽很神秘,有待大家继续去探索去弘扬,它的发展趋势是光明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颜色釉在陶瓷上的运用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