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以往总是有一种迷茫的美,淡淡的光,淡淡的影,还有淡淡的我。“谁把苏杭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这是梁羽生的作品《萍踪侠影》里张丹枫所念的诗句。刚刚读初一的我,迷上了武打小说。满心里都是侠胆柔情,仗剑江湖。我的手上除了金庸就是梁羽生,多少次在课堂上悄悄地把武打小说藏在课本的后面,趁老师不注意就瞅上两行。尽管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隐秘,可还是会被老师发现,他会突然叫我回答问题。我经常是答非所问,尴尬而羞愧。心里下了一千次的决心,打算以后不再这么做,但是书包里总是会有那么一本武打小说,舍不得放弃。尽管那时候周围的女生都在如痴如醉地看着琼瑶泪雨滂沱,而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鄙夷,那种戚戚哀哀的柔情是我不屑的,因此至今一本也不曾读过。
芳和丽是我“志同道合”的好友,她们和我一样看不起读琼瑶的女生。芳英语好,丽数学好,我呢,语文好,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三人一起谈论武功。芳甚至还到市场的书摊买过一本拳谱。名字记不清了,但是武打小说里写的武功招式,我们都在拳谱里找到了,并看到了详细的***解。什么“白鹤亮翅”“青龙出水”,我们对照着居然也能比划得有模有样。我们很兴奋,以为这样就可以练出绝世武功。我们多么希望,可以如杨过一样,用一根树枝就能在河沼上飘过;可以和小龙女一样,睡在一根孤独的绳子之上。
芳的闺房成了我们“切磋”武功的地方。芳长得很瘦,肤色白,细高挑的个子,鼻子上架副眼镜,看起来文文弱弱。她经常挥着粉白的拳头和我们较量。但这一切又是秘密的,她的家人一从门前路过,我们就马上坐下来,好像什么也没发生。那时窗子上总是折射出醉人的光晕,淡黄的光,斜射在炕上。空气里纷飞的细小的尘埃都在跳跃,我们在一片霞光里沉醉,觉得时光是如此美妙。夏日的凉风从纱窗吹过,使我们在门关闭得很严实的情况下,获得了丝丝凉意。我们细细思考什么是“吹气如兰”,什么是“肤如凝脂”,还有令人向往的“冰雪聪明”,相互看看都觉得不似书里描写的那般美妙,自叹资质如此之差。芳家的院子里有棵沙果树,有时我们会来到院子里,爬上树摘沙果,一边吃一边向往着“江湖”,可是“江湖”在哪里,哪里又是“江湖”?只是一遍遍幻想着侠女一样的生活。自以为当了侠客,除了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便是好酒好肉伸手即来。记忆颇深的是大侠们随手就可以从囊中取出金豆子,用来花销。(从不知道大侠的金豆子是从哪里得来,好像怀里总有用不完的金豆子。后来我终于在古龙的《欢乐英雄》里,看到了时常因为没有银子而挨饿的大侠。)那二斤牛肉,两碗好酒,令我们神往。芳曾偷偷地打开她爸爸的酒瓶,让我们轮番品尝。怀着一腔美好的愿望,我们瞬间就被又麻又辣的滋味所淹没。
这不是“江湖”,“江湖”的酒必然甘甜。
为了练习轻功,我们都央求妈妈给缝了沙袋。每天凌晨五点,我们都准时在芳的家门口集合。我们的双腿绑上沙袋,飞奔跳跃,期望不久以后可以练就飞檐走壁的神功。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们想:当初绑上沙袋的时候腿是那么沉重,现在竟然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否就意味着轻功已经练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卸下了沉重的沙袋,踢踢腿,抬抬脚,果然轻盈无比。丽选择了一个较矮的土墙,我们打算一起跃过去。一、二、三,跳!可是谁也没跳过去,蹦得和原来差不多高。那种心情真是伤心失望至极,茫然中感觉到,“江湖”离我们越来越远。
恍恍惚惚之中,三年的初中生涯已经结束,我们在对“江湖”的梦想中,告别了青少年时代,也告别了难忘的八十年代。我们都选择了考取高中。丽落榜了,从此辍学。我和芳又在同一所学校,只是不再是同班。因为学习时间紧迫,武打小说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后来我考取了艺术院校,而芳几经周折考取了师范专科。渐渐地我们和丽竟断了音讯,从此我和芳再也不知她的行踪。
现如今,芳已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的英语老师。有一次,我碰到她,她说,她买了一套《金庸全集》,利用假期时间又重新看了一遍。她又提起了我们当初“练武”的趣事,我们都想起了丽。她问我:你说,江湖在哪里?我说:江湖在心中。
都说是人海中沉浮,相忘于江湖,可是故人又怎会相忘?那柠檬黄的味道,你可曾品尝到,有点酸甜,有点苦涩。一串笑声,阳光在绿色的丛林中追逐着希望;一溜小跑,青春在纯情中吹出了七彩泡泡;那甜甜的,酸酸的柠檬黄的江湖味道……
(节选自《北方文学》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