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提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其意经提炼就是:绘画时先得整体把握描绘对象的神韵,然后仔细观察,当局部与整体浑然一体的时候,就抓住心中稍纵即逝的灵感,挥笔直进,以一气呵成之势完成佳作。
然后苏轼谈到了自己的心得:“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也就是说,这种境界不容易达到,原因在于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包含在技术中的道理,却没有认真仔细地继续学习,即使学了,也未必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它,最终只能是自以为是,实则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苏轼举了苏辙《墨竹赋》里的话:“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这些话中的人物事迹用来和文与可的理论类比,告诉我们,在任何一门技术中都可以孕育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来,其中还包含着对于“实践”之意义的多重肯定。
苏轼的这些文字令人感触颇深。这些观点确实具有普遍意义,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一不小心就陷入模式化、被批判的境地,那就更应该以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苏轼的心得为依据反思一下了。
一、写作,必先成竹于胸中
梁启超将读书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鸟瞰。把文章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写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找出来。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样写的,尤其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根据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其实写作与阅读是相通的,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过程。
写作时得先想好自己整体上想讲清楚什么问题,然后设计好讲清问题的每一步,最后要学会将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或提升。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有清晰的思路与结构。思路又是人们头脑反映的产物。因为事物本身是多侧面的,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形成的思路也就不同。例如写同一个人,有的同学看重他的成长过程,就会按时间先后来写;有的同学看重他的成就,就会以成就大小为序;有的同学看重他的品德,就会以品德之间的联系来安排写作顺序。
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其实是我们思维活动的轨迹。通常有一个先发散后聚合,由模糊到清晰,从杂乱到有条理的过程。最后落实到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文章的结构。
事实上,很多同学会在写作前先花几分钟时间设计好提纲,然后开始动笔。这种做法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它可以使我们不至于临场而乱。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却鲜有佳作,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在写的过程中思维已经固定,即使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想法也不敢轻易写出来,怕乱了文章的阵脚。小心翼翼不是祸,但是也可能令人少了福缘,这也是一件可惜的事,所以很早的时候,我们的考场作文多数体现的是平凡的观念、平淡的框架,不少同学甚至说考场作文是“八股文”了。当然同学们可能还不知道八股文被人贬低主要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是它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上的钳制。但是毕竟这种为了结构而早早定了框架的做法使同学们的文章少了张力,丢失了年轻人应有的风貌。
一个会写文章的人,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感悟而得以自我提升的。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常会产生奇思妙想,而不会受提纲的限制。事实上,真正会写文章的同学都是不写提纲的。我们的心里会事先有一个整体的目标,然后在写作中渐渐觉得不满足,因而思维推进,思想升华,文笔激越,终于诞生出感动他人也感动自己的文章来。也就是说是胸中的“成竹”在指引着思想的呈现,而不是事先的框架使整体上要表达的内容成功展示的。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掌握了写作的各项基本功,到了高中阶段,就不必按照搭好的架子,一节节、一段段地行文,那样可能会使文章有形无神。而要写出文章的“神”来,就应该先让自己达到“神游万仞”的境界。写作时,思路开阔活跃与细致严密若能紧密结合,便达到了文与可所述的创作境界了。开阔活跃,是指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于有关事物要从多方面思考,正面想了侧面想,侧面想了反面想,近处想了远处想,要尽量打破思维定式,跳出老框框。对于文章的表现形式,也应当想出种种不同的方案。这样才能给进一步思考、筛选提供丰富的基础,才可能选出最好的内容、最恰当的表现形式。细致严密,是说思路要连贯自然,不能脱节、断线,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
所以想的时候,心里有了全貌,才能使细致之处附着得当;去除了拼凑感,文章才能达到“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二、写作,应求心手之相应
近年来,我们强调“以我手写我心”。也就是说要求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可是实际上,很多同学完全是冲着考试的功利性去写作的,这样一来就使感情僵化了,出现了满口套话,甚至于大量的套写与抄袭之作。这不得不令人反思了。
有些同学为文造情,让人一看就是虚情假意;有些同学很会写,也很重视写真情,但是不惜捏造亲人得绝症、遭意外等情节来博取别人的同情。这些情况也令人心生寒意。写作的终极目的,应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是不理想的。
然而,为什么这些情况无法禁止呢?因为毕竟大多数同学听到要写作文的时候都是比较害怕的,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是过不了关的,所以能达到文通句顺这一水准的文章也就相对地凸现了出来。说到底还是要激发同学们写作的兴趣。对于我们要表述的内容而言,一般人都会经历或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即心里想想还可以做到,要在大庭广众面前讲得头头是道就有些难了,然后要把自己说的内容转化为文字就更加艰难了,至于一气呵成,作为供他人评价的白纸黑字可能就更站不住脚了。毕竟,我们身边有几人能成为作家呢?所以写作往往令人陷入“有心无力”的困境。所以,写作成功之时,也就是作者“心手相应”之时。
那么“心手不相应”的缘由是什么呢?那就是“不学”。苏轼所说之“学”,有明确的针对性。于他而言,讲的是学文与可的绘画技巧,这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选择好自己欣赏的学习对象。这个对象必须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符合自己的追求境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最能激发自己创作、研究的欲望的东西。写作能力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学量的古今中外的好文章,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渐选择与培养自身创造能力与欲望的过程。苏轼认为自己具备了和文与可一样的绘画技巧与能力,走的也是这样的一条路;当我们感到借鉴对象“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时候,写作的热情就开始被点燃了。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是从仿写开始的。当仿写的程度达到了与参照对象达成某种心理认识上的沟通时,“心”“手”之间便开始关系密切起来了。
除此而外,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做人的道理。因为,好的文章应该体现出自身的成长,这种成长可以超越同龄人,但不能明显地低于同龄人。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所以好文章必须写出生活感受来,而且得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语言文字的精纯度是比较模糊的,当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最简朴的文字反倒可能胜过一切华丽的言辞。所以语言文字上的追求可能会停留在某一处高峰上,但是道德意识的提升却是无止境的。越成熟的思想,需要越成熟的文字,而实际上,文字本身是不存在成熟的迹象的,它毕竟还是因为依托于人类的思想才闪现出不同的意味来的。
找一个最适合于自己的起点,不断深入地思考生活的内蕴,那样才能逐渐使写作达到心手相应的境界。
三、写作,须以实践巩固之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这句话是最令人内心震动的。确实,我们常会产生如苏轼所说的遗憾。
我们在整个求学生涯中,会接受很多次的作文训练,每一次听作文课,都会对好的范文产生欣羡之意,也会对老师的指导产生感触,但是写作指导想要达到的结果常常是落空的。为什么老师的工作常常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有石沉大海之嫌?为什么同学们明明有了想法,却很难有作文水平的显著提高呢?实际上,讲讲道理,我们也都懂,也能接受,可是,一旦拿到作文题,常常会原形毕露。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操之不熟”。这句话有两层告诫:一是得运用,二是得达到熟练的程度。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我们愿意接受正确的观点,但是在写作的时候,不能摒弃自己的缺陷,不能在写作过程中将学到的、悟到的方法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然而同学们的每次习作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接下来的作文课,老师会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评价与指导。所以每次悟得的写作道理如果不经常投入到实践中去,就可能会立即被新的指导内容冲淡。处于这类学习状态中的同学就有点像在田里偷玉米的猴子,摘一个丢一个,临到被农夫大喊一声时(就如我们在考场中心态较为紧张时),就会一无所有,一直以来的学习探索简直就是白白辛苦了一番。
能将我们学得的作文技巧与理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是转变作文状况的必要手段;然而不经常运用也难使作文水准的提高得到有力保障。所以,对于学得的作文技法与要义,同学们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来印证,强化学得转为习得的意识。运用的次数多了,习惯就会成为自然,而最终,好的写作意识才能成为一种恒久有效的自身的素质。
这里有一个心理障碍,那就是很多同学对于某些写作要义看得过于高远,往往羡慕之情盖过了尝试的勇气。所以我们必须突破对于写作的畏惧感,化解对于作文理论的神秘感。总的来说,这种突破与化解还是得依赖强烈的实践意识。当一种理论、观念被转变为手中的神来之笔时,它就获得了“生命”。同时,实践也会促动我们不断产生真知。凡是将理论导往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人通过实践所实现的正是对意义的理解、追求和创造。
认清了实践的重大意义,写作时就应该更虔诚、更努力。我们要做好每一次锻炼,让每一次锻炼都能切实地成为下一次提升的基石。同时也应切记“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每学到一样本领,都应该有细嚼慢咽的习惯,没有消化就肯定与“操之不熟”有关,所以要有抓住一切练笔的机会,要具备将新“悟点”化到熟练的实践中去的意识。
须知,十八般武艺均知其皮毛的人是绝对斗不过仅精于一门兵器的侠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