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乱弹琴”这个词,是源于看见一班二年级的小孩子上音乐课前的所为。音乐课上,老师没来,孩子们先进了音乐室,见钢琴盖开着,一个小男孩先兴奋起来,用两只小手在琴键上“叮叮咚咚”乱弹一气。接着,“破窗理论”起了效应,一群孩子童心大发,争着挤着在琴键上“乱弹琴”。
我恰巧路过,见此情景,深有感慨,通过一班孩子的“乱弹琴”现象想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大话题。
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又如一把雕刻刀,人的许多品性都是它的作品。习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几天几月的短期行为,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会与人相随一生。
古今中外,哲学家们、教育家们关于“习惯”的论述很多很多。
古罗马哲学家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我们天生能历久不忘孩提时期的印象,如同新器皿一经染上气味,其味经久不变;像纯白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其色久不能改;越是令人讨厌的习惯,越是牢不可破……正是从这样的实践中养成了习惯,以后就变成了天性。”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英国的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我国大文学家巴金也认为:“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直截了当地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今中外,因具备或不具备良好的习惯而生成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名人故事也很多很多。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有一次用斧子把他父亲栽的一棵品种上佳的樱桃树给砍到了,因为当时无人知道,面对父亲的询问他本可以说“不知道”,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说“是我用斧子砍的”。他主动向父亲承认了错误,所以他的父亲才说:“失去了一棵树,我当然很难过,但我同时也很高兴,因为你鼓起勇气向我说了实话。我宁愿要一个勇敢诚实的孩子,也不愿拥有一个种满枝繁叶茂樱桃树的果园。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儿子。”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他自备了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鲁迅先生成为大文学家,与他小时候形成的爱书、惜书的习惯不无关系。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六七岁开始,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把每天有趣的事情记下来。9岁的时候,他专门记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里面记满了外祖父打仗时的非凡经历和有趣故事。他还喜欢搜集激励自己的格言警句,记了满满一本子,后来收集格言警句也成了他一生的习惯,逐渐地发展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每天与书为伴,全神贯注地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最终,他自己开始了创作,丰富而深厚的积淀,使他的文学作品传到世界各地,震撼、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说,好习惯成就未来无可置疑,良好的习惯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的故事,更是连小孩子也耳熟能详。看来,伟人之所以伟大,是从小时候的好习惯就已经开始的。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成就人,坏习惯则可能湮灭人。好习惯会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和智慧,成为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而坏习惯就像是我们行驶在岁月之海上的理想之轮里的老鼠,早晚有一天会把船底啃光,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沉没。好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坏习惯则贻害无穷;习惯还有大小之别,对于许多大的习惯,我们可能时时留意,可对于小习惯,我们往往不以为然。然而,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对小习惯的漠视,却可能招致大的恶果。
“骄傲自满”是许多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最易得的“毛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矫正,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不良的品性。据专家们研究表明,那些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我们身边许多人认为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缘于骄傲自大、好高骛远的不良品性。这样的例子宋朝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算一个,然而最有名、付出“代价”最惨重的恐怕要数《史记》中“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了。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纵,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将来若为将,一定会使赵***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中,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箭射身亡,赵国也从此一蹶不振,终为秦国所灭。
“乱弹琴”肯定不是好习惯,那它最终会害人吗?未必,一切要看今后的发展。赵括小时候骄傲自大,如果当时就得到很好的矫正,或者赵王用人时能认清他的为人本质,可能后来“长平之战”的历史就不会发生;如果“乱弹琴”任其发展,衍生出其他的恶习,如“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的坏习惯,结果不就很让人担忧了吗?“蝴蝶效应”所反映的“事物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况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的原理,很好地阐释了谚语说的“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所蕴涵的哲理。
所以,小孩子乱弹琴这件事,我们千万不能把它看小了,正所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还有随意“丢一片纸屑”、“吐一口痰”、“骂人一句”之类的“小事”,我们都不能把它看小了,要作为培养孩子一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大事去认真对待。
播下一个行动,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而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我们的明天。
命运从性格开始,性格从习惯开始,习惯从行动开始。一个人的人生命运最终竟然是由一个个小小的行动缀合而成,“乱弹琴”还是一件小事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乱弹琴”不是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