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
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河南省郏县堂街镇。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
临沣寨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伏牛山余脉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东寨西流过,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雨水”前一天上午,我们从平顶山市区出发,一小时有余班车到达终点站。下车后询问到临沣寨的路径,村人回答说:“你们是去‘朱洼寨’吧?往西北走三四里就到了。”当地人把临沣寨又叫朱洼寨。出公交车站点没多远,一抬头就发现广阔的田野中,像城堡一样突兀地显现着一座肃穆、宏伟的红石寨子,古朴厚重。
到寨子跟前,举首见红石寨垛墙历历,低头听护寨河流水潺潺,寨、河天然合一,人、水相得益彰,在北方实属罕见。围着寨子转了一圈,发现这座周长一千多米的古寨,有几处不同凡响的地方。其一,寨子不是方形而是不规则的圆形。其二,砌寨墙的石头是清一色的红石没有其他杂色石。其三,寨子只有东、南、西三个门而不是四个门。
临沣寨的考据资料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年)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柏水经(宝丰)城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
“水田村”即为今天的临沣寨,长久以来一直有张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村名叫张家埂。明朝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通过汝河水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编制品贩卖出去。
200多年后,张姓没落,朱姓人家成为村中大户,“张家埂”更名叫“朱洼寨”。至清道光和咸丰年间,朱氏家族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达。
为守护家财,清咸丰末年(1861年),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建石寨。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耐蚀经久的红色砂岩石,内墙则就地取土。全寨占地约7万平方米。当年给寨墙放线时,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的篮子放线,于是就“走”出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弯弯曲曲的不规则的圆形寨子。
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其中西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寨门上方红石匾上有楷书“临沣”二字,下边两扇榆木大门上包的铁皮已锈迹斑斑,铁皮上“同治元年”、“岁在壬戌”的字样仍清晰可辨;正方向的南门叫“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门叫“溥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
临沣寨的每个寨门上都有灭火水槽,还有用于对外射击的高低不等的***眼。寨门外边均有两道防洪闸门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设计精巧,防守自如。红石寨修好后,曾成功地抵挡过多次外来攻击,抗战中亦发挥了巨大作用。据《郏县志》记载,1945年6月3日上午,一股日***由开封经襄城县进入郏县攻打临沣寨,寨丁和村民奋起抗击,双方激战了一个上午,日***无法攻克,只好从南寨墙绕过,去往鲁山方向。
“破四旧”中,郏县拆除了100多座古寨墙。当年就在准备拆除临沣寨古寨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使地势低洼的临沣寨周围成了一片泽国,靠古寨墙,临沣寨内安然无恙。于是出于防汛需要,临沣寨古寨墙保存了下来,成为河南省唯一、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
寨内现有明代民居一栋3间、清代民居100余栋400多间,其中朱氏三兄弟的宅院分别是一进三、一进四、一进五的四合院,且院院相连,从前街通到后街,足有一百多米。特别是曾做过盐运司知事的朱紫峰的被称为朱镇府的官宅,占地2516平方米,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无不透出朱镇府当年的繁华和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