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价值日益重视,它们作为华夏祖先留给后辈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化生产力背景下,更有着诸多方面巨大和潜在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价值。历经数千年历史,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于一种现状没落,后继无人的悲凉状态,如何更好加以保护,使得它们的文化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能最大化的得到发挥,是一项全新而又严肃的课题。甘肃虽地处西北,但境内却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各种门类包罗万象:酒泉夜光杯、甘肃洮砚、兰州水车、天水雕漆、太昊伏羲祭典等。本文结合它们地理位置上自西向东的分布趋势,选出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来探讨其现状、保护与二次开发利用领域及方法,使其文化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为甘肃省的文化形象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地域性特色;科学研究;经济开发
中***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3-0068-02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在历经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与发展,华夏大地上留下了灿若星河的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遗产。作为先辈留给我们后代的宝贵财富,它们大多经历历史和战乱以及人为破坏因素,很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特别是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保护它们,使其科学研究、艺术鉴赏和经济开发等诸多价值全面的得到有效开发和研究利用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甘肃虽地处祖国西北腹地,经济不是很发达,自然灾害也频繁,但是它仍然作为华夏文明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甘肃独特文化遗产辉煌灿烂的一面。丰富而又独具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甘肃省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当前,如何对它们的现状加以有效地勘察、保护,如何使它们中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得到传承,如何使它们的艺术鉴赏、科学研究以及旅游资源经济开发等价值行之有效地得到最大化开发和利用是眼下迫切而又艰巨的课题。在当前以低碳环保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牌――旅游文化搭台,经济开发唱戏这一策略必然是适合甘肃省实际的。借助非物质文化这些典型的省文化符号名片,既能起到宣传甘肃省文化形象,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玉雕绝唱――酒泉夜光杯(传统手工技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酒泉“夜光杯”历史悠久,自汉代就享誉国内外,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廷献“夜光常满杯”。酒泉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盖碗;仿古杯有爵杯、凤杯、觞杯、牛头觥、双凤杯、双龙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旅游工艺挂件有八十多个品种。
随着现在玉料的日益稀缺,夜光杯的前景也从长远上让人感觉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二、西北鼓魂――兰州太平鼓(民间舞蹈类)
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75厘米,鼓面径长45-50厘米,鼓重19-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擂台比武”等多种表演形式。鼓队有24至48人,多的达到108人。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队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两***对垒”、“金龙交尾”、“双重突围”,一会儿是“车轮旋战”、“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等。兰州太平鼓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艺术工作者的编排、加工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低鼓”、“中鼓”、“高鼓”三种基本打法,在此基础上糅进戏剧架子功技法和武术技法,加强节奏的变化,单一的太平鼓击鼓节奏衍出轻、重、缓、急的不同打法,队形变化也更加流畅。鼓、锣、钹新技法的编排使兰州太平鼓更加音乐化、美术化、舞蹈化和性格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合理的发展。
兰州太平鼓的传说由来已久,一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礼仪,意寓迎春而震动地气;一说:是古代的屯***遗俗,旨在发扬蹈厉,催人振奋。为纪念胜利,祝愿永世太平,人们便给这又粗又大又长的鼓命名为“得胜鼓”、“太平鼓”。
三、石洞中尘封的奥秘――敦煌文献(民间文学)
光绪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是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篆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四、佛教雕塑瑰宝――麦积山石窟(石窟艺术类)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称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
五、黄河水魂――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传统手工艺类)
黄河水车是甘肃境内非常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
又名“天车”、“翻车”、“老虎车”,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兰州人段续中进士,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他发现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样,后归甘肃故里,悉心研究实践,于1556年研制成功了历史上第一轮水车。很快黄河两岸盛行起来,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水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黄河沿岸著名的提水灌溉工具,为甘肃农业文明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现代水利设备的使用,水车已被提灌机械所代替而退出历史舞台,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水车,既点缀着黄河两岸的风光,又给我们在回忆中留下了遗憾。随着老制作艺人的离世,使得水车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好在***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经使得水车制作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现今,黄河水车已经成为兰州的名片,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日前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焕发了生机。
六、传统手工艺类――太昊伏羲祭典(民俗类)
人文始祖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始画八卦,取火种、都陈等。甘肃省天水市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在祭祀规格及内容上都有差别,最兴盛于明代,由朝廷颁发祭文,采用太牢规格,一年两祭,一祭三日,隆重而神圣。到了清代,简化了祭祀程序,仪礼简略。民国时期更为简略,由民间祭祀组织上元会主持祭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恢复了清代的祭祀规格,祭祀日期改为正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七日,一祭三日,一迎礼,二大典,三送礼。天水太昊伏羲祭典包括民祭和公祭。
现今,伏羲公祭大典已经成为广大海内外华夏子孙梦寐以求的谒祖朝圣盛世,每年的公祭盛典都盛况空前,体现出了华夏祖先精神文化遗产的巨大凝聚力和广泛的群众号召力。
结语
现今,在华夏文明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加强这一强劲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的认识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这些悠久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我们逐渐认识和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弥足珍贵,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发扬光大它们,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去做好研究和开发,根据不同性质、不同门类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一方面使得这些宝贵的财富得到有效保护和继承,另一方面开发出它们所蕴含的巨大的价值为我们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陈舜臣,西域余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聂铎,敦煌莫高窟[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3]蒋季成,莫高窟敦煌国宝劫难记[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4]麦积山文物保管所,麦积山石窟[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5]张鲲,中国水车之都兰州[M],甘肃省集邮公司,2005
[6]藿进善,三皇之首太昊伏羲[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王鹏鸣(1963-)女,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收稿日期]20ll-0l-2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甘肃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