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范文第1篇
社会新闻在题材选择上既有突发性也有通过记者的观察而发现的,突发性的,比如:某某高速公路上突发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某居民区发生煤气爆炸、马蜂在居民楼道内筑巢等等,而记者发现的,比如:鸡蛋价格连续上涨、农民工饮食安全让人担忧等等,综合一点就是,只要是与百姓相关,百姓喜闻乐见那就是好的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可以非常灵活,如,从动态入手、记者目击式、当事人讲述、捕捉细节、提问式写法等等,根据题材内容巧妙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能够使社会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更加吸引眼球。
有这样一条社会新闻,年轻的小夫妻都缺乏责任感,互相赌气,以至于闹上法庭,对年幼的孩子双方都以经济条件不好没精力照看为由拒绝抚养,记者通过跟踪采访,并请来村里的领导、乡里的民警进行调解,并且在片子中多次将孩子幼小孤单的背影展现给大家,配上忧伤的音乐,整个片子引起社会很大反响,不少观众甚至打电话要收养这个孩子,最终在记者的调解下小夫妻重归于好,孩子重新有了一个圆满的家庭。这条新闻里,给人的感觉现场感非常强烈,记者在里面的耐心调解也让人感动。一条成功的社会新闻,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一些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只有贴近再贴近些才能让新闻更加充满生命力。
当然,有一些趣味性的新闻一些电视台就做的十分生动,比如湖南台播出的一条社会新闻,一只狗一胎生了13只小狗崽,除了导语由主持人报道外,画外音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一个院子居住的小猪、小鸡等都拟人化,假借它们的看法,十分有趣,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由于社会新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正面也有反面。有趣、好看固然重要,社会新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性原则,从百姓角度选择题材,积极健康的报道才是社会新闻的重头戏。只有站在***性、人民性的立场上,善于引导,寓教于乐,用正义的笔触呼唤人们的善心和人性的复苏与觉醒,决不能用低级趣味的东西、庸俗琐碎的描写迎合某些受众。报道社会新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报道启发受众深思,维护社会稳定,要考虑有无社会意义,要坚持高尚的情趣。为什么百姓有为难的事情就会想到打电话给《新闻夜航》?就是因为这个节目是为百姓而办,能够倾听百姓呼声,帮助百姓解决问题。我国新闻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要当好***、***府和人民的喉舌,宣传***中央的大***方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新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历史背景 报道理念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二者间的关系在学界与业界一直有争议。由于二者同属于“软”性新闻,报道内容相近,因此有人将民生新闻划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认为“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①或认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类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②
笔者认为,尽管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形式、受众对象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历史背景与报道理念不同,决定了这两类新闻存在着差异。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
何谓社会新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可谓社会新闻,即官吏起居、斗殴、回禄之事而已。”③“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④“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⑤综合这些定义,社会新闻即是报道整个社会状态的新闻,是对社会原貌的呈现。
社会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之前,***报占据绝对优势。“1953年全国有专区以上报纸258种,其中机关报就有151种,占总量的58.53%。”⑥且***报多有***论、公告、***府宣传等***治性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多以教育灌输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对能反映社会风貌、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新闻报道的需求大增,社会新闻在这种变革的带动下孕育而生。此外,80年代初是晚报繁荣时期,此时媒介逐步重视自身的商品属性,报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大报纸首先实行的是扩版、增版,而为满足扩版、增版后对于新闻报道数量的需求,开始对社会新闻进行大量报道。但直到90年代,社会新闻在报纸上的主体地位才正式确立,并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发展到了顶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新闻雏形出现,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同样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90年代初,各种社会矛盾增加,产生了如物价上涨、企业倒闭、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涉及国民生计的问题。为了缓和社会中各种矛盾,***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理念,要求将国计民生作为***执***的重中之重。于是,作为***喉舌的报纸开始转变报道方向,将“民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民生新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直到2002年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打出“民生新闻”后,“谈民生、说民生”已经成为各媒体必备的一道家常菜,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开始在媒体上各占据一席之地。
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前者是为了满足大众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后者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虽同是变革的产物,但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民生新闻产生于社会新闻发展上升时期,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社会新闻开始了平稳过渡并遭遇发展瓶颈。可以说,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是出现于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社会功能的两种新闻样式。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价值理念
社会新闻不同于***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它属于“软”新闻。社会新闻是媒介商品化的产物,是媒介争夺受众的利器,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背景决定了社会新闻报道是以市场、竞争和读者的最大化为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选题上既有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又有街谈巷议、奇闻趣事。
2、报道特点突出新鲜性和趣味性。社会新闻要在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能够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需要。
3、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社会新闻在形式上讲求多样性,不拘一格。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形式多样性丰富了报道内容。
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新闻的发展遭遇瓶颈。
如果单从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看,很容易将其与社会新闻混淆,因为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异于社会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⑦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⑧民生新闻因“民生观”的提出而产生,它以“民本思想”作为报道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范围上除了与社会新闻相似的部分――对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关注,还包括对国家***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经济形势剖析,新科技、新成果的介绍等,“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特点兼具。
2、报道上注重“平民化”。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贴近百姓生活。报道以“排忧解难”为重点,不仅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更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3、民生新闻报道虽然以社会为背景,但它不像社会新闻把新鲜性和趣味性作为报道第一目的,它涉及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状态,杜绝卖弄玄虚、浮夸炒作。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不同,虽二者表面看起来相类似,但主体部分却存在着差别。两者都是适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从产生起就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②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③郑旷:《当代新闻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④侯德山,《拓展***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⑤陆勇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⑦王雪瑛,《多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3期
⑧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社会新闻范文第3篇
都市报是市民报,市民性是其核心理念与精神。《华西都市报》对自身的定位是“市民生活报”,《燕赵都市报》则是一张致力于“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的报纸。它们从创办伊始就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是社会新闻的品格与都市报的市场定位之间有着很大程度的契合。首先,社会新闻内容与市民生活有着天然的贴近性,社会新闻以社会生活为报道领域,它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内容鲜活,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社会新闻的特质与市民的心理相契合。社会新闻中的市井故事、奇闻轶事、伦理道德事件以其轻松诙谐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市民的猎奇心理,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放松心灵的栖息地第三,社会新闻表现手法与市民情感的接近性、融合性。都市报社会新闻以可贵的平民视角来透析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让他们成为社会新闻的主体。都市报给予市民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其中体现的与市民的平等,对市民的尊重与关注,都增强了都市报的亲和力。
但是随着都市报的发展,都市报新闻出现了“社会新闻化”现象。以《燕赵都市报》2007年4月份的报纸为例来解析此现象的内涵和表现。第一,社会新闻的比重过大,***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的比例失衡。通过统计,当月《燕赵都市报》社会新闻比例为60.4%,如果除去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外,社会新闻在其他时***和综合新闻中的比重高达76.3%第二,社会新闻与***治新闻、经济新闻的界限模糊,存在着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信息含量大的硬新闻少,第三,社会新闻琐闻化趋势明显。
原因解读
首先,都市报对社会新闻营销价值的极力推崇是造成社会新闻泛滥的首要原因。如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各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媒体都要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赢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在都市报崛起的过程中,社会新闻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市民喜欢,使得都市报发行量迅速攀升,在商业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都市报从业人员存在着对受众需求的误读。受众的需求点、兴趣点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人们生活的风险与压力指数增大,周围不确定的因素增多,市民想从媒体那里获得的不仅是心理安慰与茶余饭后的谈资,新闻的本质也不是提供消遣,受众期待着新闻本质的回归。
第三,媒体对其社会责任的放弃。都市类报纸虽然以市场为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恪守信息构成整体真实的原则,因为它的传媒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它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是毋庸置疑的。都市报在***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闻上的结构失衡,无疑是给受众准确判断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设置了障碍。
带来的后果
第一,信息品质下降。信息品质由新闻传媒的信息绝对量和信息相对价值构成,它们共同组成了新闻传媒的传播体现力和影响力。什么样的新闻其信息相对价值较大呢?无疑是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公民切身利益的硬新闻。而都市报中的硬新闻比重太小,这就对其信息品质存在着致命的伤害。并且都市报硬新闻软化的趋势明显,增加了硬新闻软化过程中的信息损耗。
第二,不利于受众对都市报忠诚度的培养。都市报对社会新闻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望者”的角色期待,使得受众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媒体接触,受众因此对都市报的依赖性减弱,这样不利于受众对都市报忠诚度的培养。
第三,传媒影响力不能适当发挥。都市报信息结构失衡,拟态环境失实,会对受众产生一种积累效应,使受众把精力萦绕于细枝末节的故事尤其是意义不大的社会琐闻上,而无法把握社会的主流。
第四,影响传媒的品牌和美誉度。信息品质下降,传媒影响力不能适当发挥,受众对都市报依赖性和忠诚度的降低,都会影响到都市报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都市报社会新闻还存在内容同质化的现象,似曾相识的内容、似曾相识的噱头,读者难免味同嚼蜡。
第五,不利于整个社会人文素养的提升。都市报新闻的社会新闻化,尤其是其中凶杀、诈骗抢劫等社会恶性事件偏多,负面报道比例失衡,使得人们对这一类社会新闻司空见惯、麻木不仁,处于一种漠视的状态,大众传播一定要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受众健康的旨趣。
社会新闻范文第4篇
以***治家办报的敏感选择社会新闻的切入点,体现***报的大家气派
***治家办报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具有全面、正确、深刻的大局意识。一方面是抓住带全局性的问题做文章,运用正确的舆论推动***和***府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是抓新问题、新思路、新事物,使报纸真正出新闻,有活力。围绕这个原则,***报如何选择好社会新闻的最佳切入点,使***报的社会新闻宣传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具有鲜明的***治性和导向性的***报来说,在宣传上始终保持着稳重、严谨的特点,注重的是把***的***治观点、方针***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和贯注到报道之中,让人“入眼”、“入脑”,真正地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但是,在报道社会新闻方面,如何既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既体现出***报的“大家气派”,又能雅俗共赏,还需进行努力探索。在此努力中,有些***报已见成效。
用全面厚重的报道,让社会新闻达到引导、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体现***报的权威性
***报的权威性,是***报自身特有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新闻报道之中,必然会呈现出它所具有的品位、内涵及其深度,通过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的声音,指导基层工作;通过客观真实地宣传报道基层的情况,为各级***和***府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拥有广大的读者。***报自身特有的这种优势,要求***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充分地显示出全面、翔实、厚重的个性,用理性的力量给人以教益,在思想深处给人以震撼,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颤动。***报要善于运用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只要这样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亮点,也肯定能够创造出颇受读者喜爱的品牌。
运用逻辑思维,让社会新闻给人以理性的思考,体现***报的高品位
***报的新闻报道尤其讲究纯真、准确和鲜明。要站在***治家办报的高度,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百姓敬重、信赖***报的宣传,因为百姓深知***报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工作大局服务的神圣使命。***报要围绕***的中心工作,通过新闻报道及时地将***的方针***策传达给百姓,使百姓明事、知理,从而不断地促进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发展。百姓更为赞赏***报在宣传上能够始终不懈地追求并保持着较高的品位,这种品位就是理性,作为***报的新闻报道,只有挖掘出新颖的思想,只有具有理性的力量,才能给人震撼性的启示。
社会新闻范文第5篇
应当承认多姿多彩的社会新闻,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开阔视野,增加情趣,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社会新闻受社会环境以及媒介自身影响,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一些误区,在实现自身功能上发生了错位,引发了种种弊端,不仅误导了受众,影响了新闻媒体自身形象,也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不良影响。
功能错位之表现
具体而言,我国当前的社会新闻功能错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媚俗。当前,一些媒体内容庸俗、格调低下,抢劫杀人、偷盗扒窃、******、绑架勒索、、搞婚外恋、***、、开房、同居等字眼时常充斥报端。而这种媚俗常常为冠冕堂皇的“满足读者需要”所遮蔽和合理化。正是这种媚俗,使媒体缺乏内省精神和批判意识,背弃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具备的责任。
猎奇。社会新闻是“没有鲜明行业特点而又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伦理道德、趣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社会新闻反映的这些内容使一些媒体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阅读欲望上做文章,过于注重“人咬狗才是新闻”,猎奇心理严重,热衷于报道男女私情以及“事故、车祸、杀人”等负面新闻,经常把一些刺激、怪异,甚至畸形的事件作为吸引读者的卖点。正是这些“哗众取宠”的社会新闻,弱化了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浅薄。在追求所谓“市场效应”、“社会轰动”效果的前提下,一些媒体对真正具有重大社会典型意义的新闻或蜻蜓点水,或敬而远之;对真正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视而不见,而是热衷于影星歌星的隐私秘闻、名人的风流韵事,或是市井百姓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还美其名曰“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正是这些浅薄的新闻,使媒体忘记了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守望功能。
失实。一些媒体为了抢新闻,往往不经过核实就刊发一些通讯员来稿、国外网站的稿件。一些记者由于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惜编造新闻,导致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他报纸也不加分析竞相转载,以致假新闻泛滥成灾。如2007年的“纸馅包子事件”、“茶水发炎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都是有名的假新闻。假新闻的泛滥,不仅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也严重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功能错位之原因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功能错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盲目迎合媒介经济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作为一种产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营。因此为了追求所谓的“眼球经济”和卖点,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许多媒体在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把社会新闻当做扩大销路的“卖点”,片面追求社会新闻的娱乐价值,用煽情、刺激的手段招徕读者,甚至不惜制造一些轰动、刺激性强的新闻吸引受众。因此,在媒介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媒介如何正确把握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使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从业人员背离职业道德操守。作为记者,有其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的《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二十六条明确提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报道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的内容。坚持报道的高品质、高品位,不迎合庸俗、低级趣味。”然而现在许多媒体的从业人员缺乏新闻人应有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操守,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和“成就感”,热衷于采访和报道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新闻,甚至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进行偷录偷拍,显然这与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是背道而驰的。
实现社会新闻功能的几点建议
错位的社会新闻,虽然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和畸形心理需要,但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新闻,开始寻找高层次、高品位的社会新闻,新闻界和学界也开始严肃地思考“何处是社会新闻的真正家园”,社会新闻如何承载在精神上、理念上、价值取向上对受众的引导、提升和净化的责任,从而实现自己的功能。笔者认为社会新闻要想真正实现自己引导舆论、守望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人们的视野,增加情趣等功能,就要正确处理社会新闻的质和量的关系,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要正确处理社会新闻的质和量的关系。
第一,社会新闻的报道要追求质的高品位。实现社会新闻的高质量、高品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有位”又“有味”。社会新闻的特点之一是“趣味性强”,但讲求趣味不能降低新闻的品位,更不能不顾及社会效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扩大销路搞“趣味至上”,一味迎合读者的兴趣。读者的兴趣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虽然迎合读者的兴趣会给一些读者带来某些方面的满足,但丑的和恶的东西往往在这种“满足”中受到过分的渲染,受害的依然是读者。我们讲求趣味性,应该建立在高尚情操的基础之上,即用高尚的、健康的情趣引导读者,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
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受众的阅读和欣赏水平在逐步提高,格调低下的社会新闻最终是会被较高层次的读者所鄙视的。
通俗而不庸俗。社会新闻其实是一种大众新闻,要求把严肃的思想内容用受众最乐于接受的形式送到他们手中,也就是要通俗而不流于庸俗。这需要作者与编者的思想高起点、品位高格调。所谓思想高起点,就是要求社会新闻的作者、编辑,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处理素材和稿件。把社会新闻的素材、线索,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去考察,取其光明面,并把其作为一种意识、一种观点、一种思想的载体。所谓情趣高格调,就是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把握正确基调,坚持社会新闻传播价值中的“有益性”原则,明确报道目的。
新奇而不猎奇。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要选择新奇、积极健康、富有情趣的珍闻、趣闻、奇闻,帮助人们拓宽思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以及陶冶情操,让人获得自我完善的美感,诗乐般的雅兴,无穷的向上力量。如自然界的奇变、梦幻般的天文信息、人类自身的神秘发现等,无一不带有新奇的特色。
第二,社会新闻报道要把握量的“有度”。
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了解我们这个社会新近发生了什么事,社会趋向如何,社会面貌、社会心态、社会舆论有些什么新的变化,有哪些社会问题值得引起注意、思考和研究。社会新闻的首要职责,就是帮助人们观察社会、分析社会、把握社会。
但是,面对海量而琐碎的社会新闻,媒体并不是有闻必录,不加选择,必须把握一个“度”。这里的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在内容上把握分寸,特别是不少涉及法律、道德领域的人和事都有一个报道分寸问题,如对于那些违法犯罪案件以及两性关系的报道要适度,不能描写作案手段、性关系的细节。另一方面要把握社会新闻刊发量上的“度”。如果天天连篇累牍地报道社会问题、暴力事件、案情内幕等负面新闻和***新闻,就会以偏赅全,强化社会的阴暗面,忽视社会上真、善、美的主流,给人们带来社会动荡、治安环境恶劣等错觉,从而使人们失去安全感、丧失信心,这也违背了新闻媒体应具备的引导舆论的功能。
其次,要强化媒体的职业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传媒力量的产生首先得益于传媒的社会地位。作为社会公器,传媒承担着维护正义与社会和谐的责任,其行为本身就具有权威性和引导性。大众媒体必须意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的公器,而非首先是市场的工具、个体的私利。因此,新闻界要强化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守望”为第一责任,尤其是在媒体产业化的趋势下,让传媒的社会责任重新回归理性与正义,这对无论是以时***新闻为主的媒体还是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都是现在乃至今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总之,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媒体只有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陆永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5)。
2.顾理平:《社会新闻采写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李艳诚:《***报社会新闻之探索》,《前沿》,2005(9)。
4.刘晓苏:《浅析负面社会新闻的消极影响》,《青年记者》,2006(8)。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社会新闻范文第6篇
时效性的弱化导致新闻价值缺失。新闻价值由多方面要素构成,但时效性无疑是新闻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社会新闻即使推后一个月再发也无伤大雅,因为时效性在这类新闻中没有体现出来。社会新闻不能一味地强调故事性而忽略时效性,应该想方设法地把新闻性和故事性统一起来。
拖沓的故事使栏目的信息量锐减。要保证新闻故事的完整以及展现新闻人物的风貌就需要一定的叙述,但电视新闻栏目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社会新闻的故事性叙述过多,那么该栏目的信息量将大打折扣,再加上叙述不简练,故事不吸引人,画面表现又不精到,整个新闻栏目就会给人以拖沓和冗长的感觉。
庸俗的猎奇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社会新闻涵括了人们的公共生活、人际关系、生活情趣、自然环境等范畴,因此一些社会新闻出现了盲目猎奇、小题大做的不良倾向。曾经有条新闻讲述了一种多长了一只角的昆虫,记者又是细细描绘该昆虫的外貌,又是同期声分析其出处,长达两分钟,让人不知所云。社会新闻也要有品位,把新闻节目打造成“动物世界”显然不合适。
社会新闻该怎样克服这些问题?在时效性有所缺失,新闻又必须有所依托的情况下,加强主题策划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例如一些关于人物和故事的新闻,单个的出现在节目中往往显得有些突兀,因为缺少新闻由头,如果把这些人物或故事按照某一个主题统一起来,形成系列报道,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我爱我家”系列,可以展现社区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市闲情”系列可以反映一些民间艺术家的生活情趣;“最后的职业”系列可以反映煤球店、竹制品制作、剃头挑子等这些已经不是现代生活主流的职业;“都市边缘人”系列可以反映外地农民工的生活等。同样是故事、同样是平凡的人物、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表现形式,如果进行适当的主题策划,传播效果就不一样。
社会新闻范文第7篇
摘要: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新闻编辑工作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相适应的新思维。本文探索了当今社会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对新闻内容缺乏选择性、编辑把关功能弱化、新闻编辑泛娱乐化。对此提出媒介竞争时代社会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新思维:对新闻事实进行多方位的透视、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上进行创新、在新闻编辑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有互动的思维。
1 引言
西方有一段报业名言:一支出色的记者队伍,缺乏有力的编辑队伍作为后盾,只能编出一张凑凑合合的报纸。一支平庸的记者队伍,配上一支能干的编辑队伍,却可能产生一张颇受人欢迎的报纸。因此可以说,在媒介比拼“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编辑的素质和能力一定要具备比记者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媒介激烈竞争时代的到来,新闻编辑角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信息过剩的压力、读***时代的消费需求、媒介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媒介机构的发展,都使得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2.1 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由于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新闻媒体生存的基础就是受众。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捕捉受众的眼球,利用多种形式改进媒体效果,如更多信息、增加***片、做好标题等,这样的新闻虽然能博得一些读者的眼球,但缺乏深度,不利于媒体的长期发展。而且随着观众品位的不断提升,他们已经对大量的快餐式信息不满足,而倾向于了解更深层次的新闻背景,对新闻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在保证了新闻的新鲜与真实外,能否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便成为新闻好坏的重要标准。
2.2 对新闻内容缺乏选择性。大量新闻媒体编辑对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过于追求,但对新闻内容自身的价值往往不够重视。部分新闻媒体对新闻信息内容的编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报道。这种盲目的做法必将一些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内容忽略掉,呈现给观众的只是眼花缭乱的形式,导致很多读者对新闻信息产生错误认知,使得很多读者尤其是时间较有限 没有广泛兴趣爱好和对有较高信息指向性的读者,在接触新闻内容时受多种信息形式干扰过大。这些干扰有的是原有可读信息的数量巨大,还有的是很多垃圾信息的干扰。这样就会使读者很难有效地接受信息,而且还被迫接受一些垃圾信息,从而浪费了读者时间和精力。
2.3 编辑把关功能弱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的最后一道关口,其作用举足轻重。编辑工作是一门把关的艺术,具有角色的双重性、再创造性、超前性等特点。编辑把关体现在编辑对科学文化成果选择加工的全过程。把关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事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它要求编辑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表,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新闻稿件所反映的事实进行一丝不苟的核实和订正。而很多新闻媒体编辑为了提高自家媒体的关注率和销售额而刻意去抢新闻,只凭主观预测就抢发新闻的现象普遍存在。
2.4 新闻编辑泛娱乐化。当下中国,新闻娱乐化已经不再是晦暗未明的现象,而成了不争的事实。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力度的加大,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从国外媒体炒作某些总统丑闻到国内媒体对“名人”、“私生子”等隐私的津津乐道,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似乎愈演愈烈。一方面,新闻娱乐化现象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娱乐效应,为受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对新闻娱乐功能的过分强调也使新闻报道与娱乐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娱乐化泛滥导致了媒体公信力的缺失,误导受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3 媒介竞争时代社会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新思维
3.1 对新闻事实进行多方位的透视。在信息时代,新闻内容的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这要求新闻编辑具备对新闻事实进行全方位透视的立体思维,能给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新闻事实进行认识和剖析,除了不漏编新闻之外,还应该对于具备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也要将新闻事件的意义及影响充分挖掘出来,以便将新闻事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找出来。受众具备立体的、多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一方面要对新闻信息进行汇总,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新闻信息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和防止新闻超载的问题。所以,在信息时代新闻编辑的思维必须是立体的,避免从单一角度看问题,而应该将分散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同时,有效控制信息的流量、流速和流向。只有这样,受众才能直接获取已经经过筛选加工的、符合各自需要的专门化信息。
3.2 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上进行创新。首先,受众心理的“随意性”要求新闻内容易于接收,通俗易懂。这就要求编辑在新闻语言,文字,声音及画面各方面对新闻内容进行仔细的选择和整合,注意内容的贴近性。其次,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加大新闻内容信息含量。为了保证能让受众接收到丰富、饱满的新闻信息,应该确立以下几个标准:根据新闻主旨对素材进行取舍,提高有效信息含量;运用新闻背景、新闻链接,增加信息含量。再次,满足受众求“近”的心理需求,选择与受众息息相关的内容,这表现在地域上拉近和心理上拉近两方面。
3.3 在新闻编辑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在新闻选择上多关注“弱势群体”。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新闻编辑,要心系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关注的问题,更有责任帮助弱势群体,引导整个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新闻编辑绝不能因为新闻报道可能会触及某些团体的利益而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视而不见。其次,在新闻编辑中要尊重当事人。这里所说的当事人包括新闻报道所涉及的当事人,以及并未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周边人员 对于这些人,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要予以尊重和保护。如在编辑新闻报道时,出于对新闻当事人的保护,有时要将当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予以模糊处理,尤其是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报道,更要采用以上方式处理。即便对于犯罪新闻报道中,涉及到的犯罪嫌疑人的报道,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人员也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予以报道。
3.4 新闻编辑要有互动的思维。网络新闻传播出现后, 人们对于“互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在传播者增强受众意识的基础上,尊重受众自主选择、自主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于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关注表现于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互动思维的引入,极大地革新了传播观念,扩展了信息渠道,并使传播效果更为优化。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编辑的互动思维已不仅仅局限于受众热线、有奖新闻线索征集以及读者来信等方面,而是在丰富的新闻实践中又有新的发展。首先是传受之间互动的深化。其次,互动现象出现于传播者与新闻当事人之间,突破了仅存在于传受之间的框架。
4 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新闻市场在不断扩大,新闻编辑队伍也在变得日益强大,新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新闻编辑工作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正在发生的变革,值得我们保持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编辑组织与新闻编辑个人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比以往更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以更好的承担新闻编辑工作,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蔡雯.试论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与发展趋势[J].理论研究,2009(3)
社会新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社会新闻;新闻写作
中***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20-02
1 要题材角度佳,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要考虑所写题材是否典型,是不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没有指导意义,要选择最佳的角度。矛盾的突破口、群众关注的焦点、受众同情心之所在,就是最佳角度。这样的题材和角度,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吹皱一池春水”。 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播发的一条社会新闻,《六十岁老人为七十岁老人让座》就是一条令人心颤、耐人寻味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乘坐公交车,上车之后,有座位的年轻人视若无睹,纷纷掉头窗外,最后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让出了座位。这篇只有400多字的稿件,反映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暴露出一些年轻人社会公德缺失,阐释了社会呼唤公德回归这样一个主题。还有本台曾经围绕有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把目标锁定在老年人群,利用老年人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欺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特效药,然后商家人去楼空这件事,采写了社会新闻《骗子瞎忽悠,目标是老年人》?反映的是赵大娘患有Ⅱ型糖尿病,2006年6月初参加某社区举办的“免费健康咨询”,被劝说后买了10盒药,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后发现此“药”是保健食品,找商家退货,但已人去楼空。记者请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对这起案例进行了点评,并提醒老年人,保健食品绝不是药品,千万不能上当,一旦发现有人在把保健食品当药卖时,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 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写社会新闻要突出广泛的社会性这个特点,即显示其“社会相”。
2 要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
这就是要突出社会新闻来源于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特点。要在新闻现场描写中交待情节,在情节的叙述中展开矛盾,在矛盾的演化中褒贬人物,在人物的举止言谈中显示性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要注意写好那一瞬即逝的关键性细节。我们要写生动的细节,但并不去猎奇媚俗。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针对时下出现的结伴旅游这件事,采制了录音报道《结伴出游,注意趋利避害》,提醒市民不要仓促成行。文章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市民洪小姐是个旅游爱好者,大好春光,无限美景,早已令她心驰神往,按耐不住,“五一”长假的临近,在网上寻求“同游”伙伴。通过对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结伴同游”四个字,发现相关的网站比比皆是。记者通过对律师和市旅游局市场处工作人员,以及旅游业内资深人士还有旅游爱好者的采访,对结伴出游这件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概述,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市民不要仓促出行 。这样,就能紧紧揪住受众的心。 还有本台曾经采写的社会新闻:《非法宠物交易占道经营,影响行人通行》,反映的是在长春市人防地下商场入口处以及桂林路一带,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贩把小狗、小猫、小兔子放在纸壳箱子里或是笼子里向过往行人兜售。既没有相关部门的合法手续,也没有动物检***检验证明,一个自发形成的宠物市场就在狭窄的人行道上“开张”了,行人从此处经过举步维艰。 通过对这件事情的报道,一方面反映出市民行路难,另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对事情及时进行解决。长春市城市管理治安支队限制养犬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重点打击非法宠物交易行为,还市民一个畅通的交通环境。
3 要以小见大寓深意,警劝世人见真诚
社会新闻的另一个特点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新鲜而又平凡的小事,往往寓教育于针砭之中,是一些微言大义的新闻。写作时要注意以小见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寓意深刻。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采写的录音新闻“破损健身路径,5月前将维修”反映的是天气转暖,进行户外运动的市民也多了起来。设在小区以及公园里的健身路径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健身锻炼活动。然而严冬过后,不少地方的健身路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对这件事情的采写,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更换维修损坏的体育器材,另一方面也提醒市民要爱护公共设施。还有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以《沉重,使儿童走向成年》为题播送了二道区吉林小学四年一班学生孙宁因母亲身患重病,父亲离家出走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报道。在这篇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长春市某私企的李先生及时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两千元现金,并承诺今后每月会资助这个贫困家庭3000元钱。
这两条新闻看似平凡小事,却抓住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4 要软硬结合,暴露适当
有人曾经提出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这后者主要是对社会新闻提出的。新闻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但是软些再软些就要考虑斟酌了。社会新闻当然不能太硬,太硬了受众难以接受。也不能太软,太软就容易流于媚俗,使社会新闻格调走低。要软硬结合,通俗亲切,从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例如,本台采写的录音报道:《古稀老人的奥运情结》,反映的是家住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银融社区的72岁老人李研华, 剪了一套以2008年北京奥员会吉祥物福娃为题材的剪纸作品,祝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事情。所以采写社会新闻应该把朴素的思想内容,鞭辟入里的分析,同通俗、亲切、形象的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质文统一。另外社会新闻是暴露社会问题,某种程度上要触及社会阴暗面,对此,记者要把握好度,不暴露要适当,不能为暴露而暴露,要注意把握好舆论导向,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揭示社会现象,引导公众处理好社会问题,这才是我们采写社会新闻的要领,也是社会新闻对公众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周胜林著.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64,65.
[2]刘海贵,尹德刚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P87.
社会新闻范文第9篇
提到新闻的定义,新闻界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中国的新闻报道是无产阶级的喉舌论,强调新闻的舆论宣传作用,宣传***的方针***策和报道国内外的大事。那么,在改革开放、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新闻报道将怎么做?我们的新闻报道具有中国特色,但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只强调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淡化了它的舆论监督的职能。犹如人体内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只发挥红细胞的输送养料的功能,而忽视了白细胞抵御病毒侵害的功能。第二,只强调新闻的宣传职能,忽视了它反映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职能。第三,只强调其宣传的职能,忽视了全方位传递***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的职能。于是,一种全新的报道模式在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上应运而生,这就是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呢?我想有这样几点。
一、从“俯视观众”到“仰视观众”
社会新闻一经播出,就被普通大众喜爱,追其根本原因就是,它的视角变了,以观众为本的方针,即由原来的我们报道什么观众看什么,为观众爱看什么我们采访报道什么。这种转变是由以前的“俯视观众”到“仰视观众”这一视角的转化。区区一字之变,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突出了媒体服务大众的性质,为节目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节目定位的转变使节目的全体编播人员能真正“沉”到社会之中、百姓之中,在报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观众坐在家里看电视由欣赏者变为主人,邻居家的家长里短就好像在眼前。《新闻夜航》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创办于1999年6月28日,栏目坚持民生路线和平民化报道风格,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存状态,架起了一条***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新闻夜航》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
二、从“***新闻”到?“为人民服务”
《新闻联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会,一直以来它以准确、权威而被许多人接受认可,但是,它于权威中又失去了许多亲切性,缺少了服务性。而社会新闻就有力地弥补了它的不足,“为人民服务”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已经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中。1944年,参加普通战士张思德追悼会时,发表著名的演讲悼词《为人民服务》。他说:“我们的***和***所领导的八路***、新四***,是***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是中国***对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社会新闻就成了它有力的倡导者和执行者。2009年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全新改版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公共频道・帮忙频道”,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节目叫《帮忙》,三位女记者化身“帮女郎”,为打电话的人帮忙,解决困难,节目收视率节节升高。社会新闻正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广大老百姓生活的知心人。“有困难、有问题,找媒体”已经成为许多群众的口头禅,充分说明社会新闻已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这信任和爱戴,就是对节目最好的回报、最高的奖赏。
三、从“单一性报道”到“万花筒式新闻”
电视里的新闻节目报道好像万花筒一样,包罗万象,它可以将视角投向各个领域,带给受众无限的新鲜感。社会新闻里的趣味性报道就好像一道爽口的凉菜,给人别样的清新。《新闻夜航》之所以受欢迎,也是它趣味性报道办得好,有吸引力,让观众在获得多方面信息的同时,感到观赏的惬意。《热带动物冰城过“暖冬”》就是其中一例,片子讲的就是动物园的热带动物们在哈尔滨度过了一个室外雪花纷飞、室内温暖如春的北国“暖冬”。调侃戏谑的笔触,加上热带动物憨态可掬的表情,将动物们初来乍到的不适应、闹情绪,到现在经过工作人员悉心地照顾后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观众看后可能不会开怀大笑,但一定会莞尔一笑。趣味性的报道可能不是万紫千红中最瑰丽的花朵,但它以自己的风采点缀其间,为整个节目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有益的启示
社会新闻的报道方式求新求变,也给我们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新闻媒体应当成为***和群众联系的桥梁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新闻媒体的最大的变化在哪里,那就是由只对上级领导的关注,变化为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各种要求和愿望,在***和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践证明,这种沟通工作做好了,群众满意了,***的威信高了,***群关系就密切了,各项事业就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监督类报道是站在***府的立场为老百姓说话,是***府的喉舌。因为在任何时候,***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一致的。
2.新闻改革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二者辩证统一。拿2001年《东方时空》的改版说,改版后一片抱怨声和遗憾声――《百姓故事》中依稀可以看见当年《生活空间》的影子,《面对面》仍是《东方之子》的翻版,究其原因,它仅仅在形式上变化了,内容没有变。而2009年《新闻夜航》改版后,由原来的只是重复省内的其他新闻,变为关注百姓生活。定位的转变加之整个形式的变化,使《新闻夜航》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不可缺少的精神快餐。它的成功就是把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节目显得新鲜、好看、耐人寻味。
3.新闻改革要以观众为本,帮他们排忧解难,注意双向交流
新闻改革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首先必须贴近人心,记者的心和群众的心应当是相通的、相连的,脉搏一起跳动。在报道内容上要集中反映广大群众的喜怒哀乐,体现群众的切身利益,向观众提供他们最关心、最渴望知道的各种信息。同时要注意观众的信息反馈。《新闻夜航》就十分注意与观众进行交流。不少新闻的导语里都写着,某某先生给我们打来电话,强调的就是把观众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尊重他们的呼声,维护他们的权益。在连续报道中也不断反映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和问题,做到双向交流。
4.新闻改革必须强调整个节目的团队精神。
社会新闻范文第10篇
新闻精神,指贯穿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实践精神,一种指导和支配新闻实践活动的总的实践观念。这样的实践精神、实践观念在新闻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精神: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②。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和法律***策不一样,它既是从业人员心里面树起的一道围栏,属于一种道德约束;也是从业人员内心深处的阳光净土,指引从业人员向真向善向美。作为新闻人,内心要充满新闻精神,让自己的阳光净土得到更广泛地传播。社会新闻也需要在新闻精神的指引下,得到正确的引导。
一、坚持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真实客观,提高社会新闻的公信力
“新闻活动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公开而准确的信息。”求真、求实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社会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向群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主观臆断,炮制新闻,忽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根本原则。2008年5月《黑龙江晨报》曾报道一则消息:62岁的哈尔滨市民老滕自学考上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从业务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则好新闻。但是仔细推敲,假新闻不攻自破。清华大学的院系设置中并未设置“艺术学院”,而与之相关的只有“美术学院”。并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讲,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0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45岁。最后得知,老滕并非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而是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学习。但是据清华大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的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研修班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毕业也不发给毕业证。
马克思称:“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只有真实客观的社会新闻,才能取信于民;也只有坚持求实为本的新闻媒体,才能真正获得美好的长久的发展前景。
二、坚持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增强社会新闻的人情味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去年的汶川大地震震撼全中国,震痛国人的心。新闻工作人员在报道此次大地震时,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把镜头对准***的悲伤焦虑关切坚定,体现领导人与民同甘共苦的亲民形象;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讲述他们的悲伤痛苦执著坚强。正是因为新闻工作者们内心充满人文关怀,所以读者才看到那么多震撼心灵、感人泪下的新闻和***片。“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新华社汶川地震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在组织策划报道时多次提出的要求,多篇聚焦人的命运、颂扬人性光辉的报道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了全世界③,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强和团结。
人文关怀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执***资源,应当为促进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社会新闻作为一种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的新闻,在传播人文关怀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传播效果,更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公平地为每一个公民服务。
三、坚持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注意采写尺度,提高社会新闻的责任意识
但丁说:“当人类最自由的时候,就是把它安排得最好的时候。”自由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但自由不是放任的、绝对的自由。社会新闻内容丰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是它报道的对象。但并不是因为它涵盖范围广,就可以随意地把镜头对准群众的隐私。
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极端。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夫妻吵架、恋人口角、邻里纠纷等充斥眼球。这些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甚至是个人隐私,却越来越多地被“小题大做”。媒体成为当事人的发泄渠道,也成为群众隐私的暴露窗口。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新闻不应该以肤浅琐碎的新闻噱头来取悦受众,而应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作为切入口,将暗藏在复杂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关注社会的基本生活形态,真实报道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总而言之,社会新闻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竞争加剧,媒介功能发生重大转换的产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坚持新闻精神在社会新闻的实现,有利于做好做强社会新闻,发挥社会新闻在调整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①马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议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不良倾向》,《法制与社会》,2009(2)。
②杨保***:《新闻精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张厚远、高卫华:《地震新闻镜像中的中国新闻精神》,《青年记者》,2008(8)。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传播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