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壮与拼音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写作;指导
当学生迈进学校校门后,教师就要有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幼儿园实施“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遵循教育规律,“作文”训练可分两步走。
一、“作文”教学从课堂抓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作文之计在于“勤”。这里的“勤”有两种意思,一是学生在学写作文时要勤于练习,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更要坚持不懈。幼儿园学生“写作文”的“勤”完全是依赖于指导教师的不懈努力。
(一)从字词句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刚入学的幼儿基本上没有词句积累,有的甚至大舌头,字、音都读不清晰,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不容易。这时,教师就要耐心地从音、字、词、句子等方面入手,让幼儿学会拼音,弄懂所学词语的意思,能用词语进行造句,会说完整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用拼音阅读课外读本。提前阅读可以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字词、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的“作文”打基础。
(二)从文本入手
例如,在教学长春版教材的课文《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时,教师还可以按照诗歌里的句式问:“星星还告诉青蛙什么了?”学生会围绕着提出的问题动脑思考,比如看见月亮了,看见嫦娥啦,看见牛郎织女啦……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诗歌的形式:星星告诉青蛙,天上美着那!明月亮堂堂,嫦娥思故乡。织女会牛郎,王母娘娘生气啦……运用这种喜闻乐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作文”打基础。
(三)从看***说话入手
幼儿园教材每一课都有看***说话的练习,教师要抓住这一培养学生“作文”的有力契机,对学生进行“作文”的训练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按顺序观察的方法,积极激发学生的看***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一定要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培养学生的看***说话能力。
(四)听故事、讲故事
教师要利用一定的课节,组织学生讲故事、听故事。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故事复述下来。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讲故事,例如,教师随口说出小兔子、狐狸、松鼠等几个小动物,然后现场编故事,给学生进行示范,几次下来,学生就能自己编简单的故事了,这简单的故事就是“作文”的雏形。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把故事复述下来,回去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用拼音写日记
刚进入幼儿园的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多少汉字。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拼音写日记,开始的时候,哪怕学生只写下来一句话,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在鼓励的同时进行指导示范,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学生的作文训练从零抓起,教师虽然觉得会花费很多功夫,但是会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写作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作文从实践抓起
作文来源与生活。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一)写实物
等学生进入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教师逐步训练学生“作文”,练习写词语和句子。这时候,教师不要拘泥于标准的作文训练,要自己拓开作文思路培养学生写作文。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让每个学生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然后教师从水果的名字、颜色、大小、形状、手感、嗅觉、味觉等等诸多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然后让学生用一些词汇和句子对自己的水果进行描述。由此及彼,很快学生就会掌握这类“作文”的写法。
(二)写游戏
要想让学生在初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游戏的精彩所在……然后让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同样,情景剧的表演也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
(三)观察自然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感悟社会,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心想……回到课堂以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去粗取精,形成“作文”,然后再交流修改。
朱自清在《春》中写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幼儿园的学生就是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们生长着。他们像快乐的天使,笑着走着。他们成长在自己的“作文”天地里,有着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朱倩,《浅谈儿童叙事视角对写作教学的启示》,《文学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活蹦乱跳的学生写作文》,《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健壮与拼音篇2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商标翻译 语用转移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和符号,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商标名称都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商标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异域文化可能会使商标原有含义发生改变,不但无法“诱惑”消费者,还可能产生误导,因此,商品在国外销售时应注意标识符合当地文化心理的“本土名”,以达到让消费者喜欢和接受的目的。因此成功的商标翻译不仅要表现商品特性,要使人产生联想,在形式上还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理论,即译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应与原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基本一致。商标翻译应遵循这一理论,要使异地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同样的兴趣,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必拘泥原文,要大胆创新,不求貌似但求神合。
商标的翻译方法一般分为直译法,可以分为语义直译,音译或拼音法。如Rolex劳力士、Kodak柯达、Sony索尼、Haier海尔等;意译,根据原来商标的含义,译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Apple 苹果、 Bluebird蓝鸟、Dynasty王朝等;音、意结合,采用音节和字面意思结合,以求最完美的效果。Safeguard如舒肤佳、Gold Lion金利来。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商标是一种文化现象,尽量避免文化传递中的失误。
一、商标体现不同的民族思维特色
东西方语言文化显著的区别就是东方含蓄,而西方直白。一些优秀的进口产品在商标翻译中巧妙地运用了中文这种特征,把美好的祝福蕴涵在其中,像“家乐福”,“百事可乐”等。消费者还可以透过品牌的概念意义去领悟深层的文化内涵,如我国借用古典文学的“杜康”酒、“红豆”服装;国外借用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Nike”作为运动鞋的商标,以及以莎士比亚故居的河流命名的Avon化妆品等。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这种民族特色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商标翻译要注意不同民族在审美观上的差异
英语商标倾向于使用人名,如Ford(汽车);而汉语商标多选用地名或动植物名,如“青岛”啤酒、“熊猫”电视等。在对外翻译这类商标时,要注意相同的动物或植物在不同文化下可能产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联想意义,因此要注意了解该动植物在产品输出国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寻找符合该文化联想的翻译。
在中国人心中,海燕是勇敢的象征,许多商品也用‘海燕’作为商标,但把“海燕”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时要注意该商标的翻译,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海燕是预示灾难、暴力的东西,不能直接译成Petrel,而要找出一种象征吉祥的飞禽来代替Petrel(如英语中eagle),才能达到商标的文化对等或相似。又如,凤凰牌自行车英语商标Phoenix让懂英语的中国人联想到吉祥,但汉语商标翻译是向外国人推销中国产品,不能以本族人的标准来评判商标翻译的合适与否。若将“凤凰”译为Phoenix出口到西方国家,可能不会带来好的销路,因为凤凰在那里是凶猛的怪物。我们认为是吉祥象征的孔雀(Peacock)在英国文化中也不带来吉祥,却有贬义,指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所以“孔雀”彩电在出口时用的商标不是Peacock而是另外起了一个名字:Uranus(天王星)。
2.商标翻译要注意不同的民族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是通过“内敛”、“克己”来表现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商标同样以其精炼语言表达了这一概念。如“乐凯”胶卷,“乐”为快乐,“凯”为技胜一筹,拥有“乐凯”,便是“幸运”,而其英文商标“Lucky”,在国内外市场都引起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Lucky”(幸运)不仅与“乐凯”读音相似而且意义相通。***酸饮料“乐百氏”英译名“Robust”(健壮),雅戈尔衬衫“Youngor”,(与younger相似有更年轻之意)等商标翻译既抓住了大众向往安康快乐的心态又表明了产品的品位特征,可谓一举两得。
同样,进口商品在商标翻译中也妙用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为产品打开了中国市场。美国著名的饮料“Coca Cola”被译为“可口可乐”,迎合了大众“幸福多多,欢乐多多”的心理,也为公司带来了财源。同样,“Gold Lion”原译为“金狮”,但“狮”在港澳地区和“输”发音相似,因此妨碍了销售,后来保留了“Gold”的意译“金”而把“Lion”采取音译为“利来”,从此商品的利润和它的名称一样滚滚而来。Merced-Benz同样是一个成功的音译商标,它是以奥地利巨商之女的教名Mercedes和该企业第一位创始人的姓氏Benz合二为一形成的,过去曾音译为“默塞得斯・本茨”,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后被大陆改译为“奔驰”,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的部分语音,同时较好地体现了它的语用信息。而德国BMW的翻译可谓是独树一帜。 BMW是Bayerishe Mtoren Werke(巴伐利亚汽车公司)首字母缩写名,原名称中只有企业和产地信息,并无更多的文化涵义,但在翻译时略去了最后一个字母W,根据B和M两个字母按汉语的双音节Bao Ma发音,译为“宝马”,使BMW蕴含了丰富的汉语文化信息,宝马风驰电掣,一日千里。
中国人凡事都希望***个吉利祥和,喜欢使用含有8,6,1的数字,因为他们的谐音分别可以理解为“发发发”,“顺顺”,而在英语中seven才能给人带来好运。美国有一种汽水叫Seven-up,如果直译“七上”,很容易想到汉语成语的“七上八下”,不会讨中国人喜欢。为此,译者将up略去增译了一个“喜”字,这一增译巧妙地表现出来了源语中seven的吉利祥和的语用意义。
3.商标翻译要注意不同的民族个性
中国人比较保守而西方人比较开放,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较为现代。日产唇膏的英文商标为“KissMe”,表达了该产品可使女性更加妩媚性感,而中国女性尚未达到对“真性感”的赞誉进行致谢的开放程度。因此,中译文“奇士美”不失为一种变通手段,避免了“吻我”的尴尬。“护舒宝”卫生巾的英译商标“Whisper”(低语)更是情趣盎然,既尊重了人们对性器官禁忌,又让人感受体贴入微的呵护。而法国香水“Poison”(毒药),译成汉语“百爱神”比“毒药”更容易给中国女性提供想象空间,而有较强的冒险意识的西方现代年轻女性更相信 “Poison”的魅力。
二、商标翻译词在不同文化中的语用转移
1.词汇在习惯用语中产生了语用转移
有些汉语商标词在英文中有其对等的词汇,但是组合在一起可能会导致语用上的转移,这主要涉及到一些习惯用语。例如,上海产“白翎”钢笔,其英译为“White Feather”,在英语国家却无人问津,这源自英语中成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临阵逃脱)中,白色羽毛是胆小鬼的象征;还有一种“白象”牌电池,英译成”White Elephant”,本是无可厚非,但White Elephant是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的负担”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2.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容易引起歧义
如“帆船”牌地毯译成Junk出口后,无人问津而改译为Junco后才打开销路,因为Junk除了帆船之意外,还有垃圾的意思。又如,“金鸡牌”闹钟英译名引起尴尬,“Golden Cock”中的Cock除“雄鸡”外还有“雄性生殖器”的意思,译为Golden Rooster 更为贴切一点。而 “杭州西湖藕粉”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其英文商标”Hangzhou Lotus Roots Starch”产生的语用意义负迁移应负主要责任。《新英汉词典》将”starch”在译成“淀粉、淀粉类食品”,而在英语中,它除指“粉”外,还暗含有长胖或增肥的危险,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英美顾客看到产品名后望而却步了。
3.拼音翻译引起的歧义
拼音是商标翻译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是汉语拼音和英语词都是拉丁字母,有时有些商标的汉语拼音可能碰巧为英语词。例如,Puke(扑克的汉语拼音)恰好是英语中呕吐的意思。我国一种出口化妆品“芳芳”,在汉语中这个名字确实很好,容易使国人在心中升起美好联想,而”fang”,在英语中指长而锋利的毒牙,恐怕没有人敢用这种东西来妆扮自己了。
三、结论
商标是商品的名片,不能以简单的对等或拼音的方式来译,这样可能会使品牌面目全非。在商标译名的国际化进程中,既要吸收异国语言的特点,研究其文化的接受程度和需要,准确表达品牌含义;同时,也不能舍弃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要把我们的文化随着我们的品牌用适当的方式传播出去。
健壮与拼音篇3
美国***印刷局为庆祝华人农历春节,发行了“吉利钱”美元一元和五元钞票,每张钞票的联号前四码都是许多华人最喜爱的“8888”。
新春大游行是纽约华人过年的一个重要保留节目。游行的主办者呼吁人们尽量穿着唐装参加游行。纽约当局还专门安排了鞭炮燃放点和燃放时间。纽约州还把中国的农历大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每年春节,帝国大厦将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两个晚上亮起代表喜庆和吉祥的红、黄两色彩灯,向华人拜年。
在英国,春节期间,大街上处处洋溢着中国春节的气息: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盛装巡游、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到来之际,德国街头都会出现浓浓的节日气氛,德国青少年对中国春节抱有浓厚的兴趣。贺卡上有孔子的德文语句:“父母在,不远游”及龙的***案。中国春节还出现在德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
在韩国,春运也忙碌。春节(正月初一)是他们民族最大的节日,有一半的人口回乡探亲。人们要在几个月前预订回乡的汽车票或在节日的前几天驾车返乡,届时全国的道路将拥挤不堪。韩国人的春节,是以祭祀祖先和孝亲思想为基础的。新年的早晨,人们穿上民族服装互相拜年,送上如“过年好”“恭喜发财”“祝您健康”“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学”等祝福。这一天,不论哪一家的代表性食品都是年糕汤。所以吃年糕汤也意味着过年和又长了一岁。
新加坡的华人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做年糕。他们还要开油锅、烧火炉,取年年开火年年旺的意思。传统上,拜年的习俗是晚辈向长辈跪拜、祝福,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双手捧着一对柑向长辈祝福,广东话“柑”与“金”谐音,表示吉利、好运。按照习俗,当客人告别时,主人也得以柑回礼。除此之外,派“红包”也是新加坡人新年的另一种习俗。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人们一般从农历腊月中旬开始办年货。花市是越南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春节前约lO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的习俗。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自成风格。越南入过年要吃最具民族特色的年粽和糯米饼。年粽跟我们的粽子相似,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以糯米、猪肉和绿豆沙做馅儿,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除夕,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并且采一根树枝回家,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
健壮与拼音篇4
热情、大方、爱帮助人——这就是你,在幼儿园的日子里,你成为了老师的小帮手,大家的好朋友,像个小学生。祝愿你毕业后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做一个健康的好宝宝。郭斯琦:
从你的眼神里老师知道你喜欢幼儿园、老师和小伙伴,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动手做出许多作品,还将自己的才艺大胆地献给小伙伴们,真棒!老师祝你天天快乐,开开心心,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争当一个多才多艺的“好宝宝”。
林思昶:
每次看到你上课时专注的眼睛,老师就[文秘站:]特别喜欢你,不论写字、画画、做手工,每样本领你都强,像个“小小男子汉”。老师祝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多帮助别人,将自己的知识与同伴分享,这样你会更快乐!
黄润麟:
戴上眼镜的你更像一个“小博士”了,不论写字、算术、学拼音,样样都比别人棒,还特别喜欢问问题。老师祝愿你今后能更专心听别人说话,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成为真正的“小博士”。
叶筱晶:
很高兴看见升到大班的你进步了,吃饭快了,学本领认真了,还能上台将故事呢。老师祝愿你在一天天长大的同时,身体越来越棒,学会更仔细地观察,在你的心里能发现一个丰富的世界。
施雷程:
老师走进你的内心世界,知道在里面装着许许多多奇妙的想法。你喜欢到表演区和其它的伙伴做游戏,大胆地表现自己,还能进数学屋与朋友写字,玩扑克。老师祝愿你今后能更认真学本领,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画出更多美丽的作品。
陈琰兴:
上大班了,琰兴进步了,知识面广了,还喜欢举手发言呢。自信心也增强离了,上台再也不胆小了,能大方地表现自己,真棒!老师祝愿你今后身体越来越棒,吃饭越来越快,快快长成“男子汉”。
王语薇:
到了大班的你,比以前更能干了,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当老师的好帮手,小朋友的好朋友,在哪儿都能看见蹦蹦跳跳的小薇。老师祝愿你更加健康、漂亮。勇敢面对每一项困难,在家在学校都能做一个***的好宝宝。
张宗恺:
在老师的眼里你诗一个聪明的孩子,做起手工特别认真,还能帮助其它小朋友。上台更大方了,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本领,真像“小小男子汉”。老师祝愿你能快快长大,吃得高高壮壮,多锻炼身体,参加户外活动,争当一个全面的健康宝宝。
符德霖:
小小男子汉——这是老师眼中的你。不论唱歌、写字、画画、做算术样样你都棒,还有那优美的琴声,赢得了所有老师小朋友热烈的掌声。老师祝愿你今后能积极举手发言,将知道的知识与大家分享,这样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男子汉”。
郑文荣:
健壮与拼音篇5
立陶宛的犹太贫家子
施约瑟,又译施若瑟,原名塞缪尔・伊萨克・约瑟夫・谢雷谢甫斯基(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v)(1831-1906),施约瑟是他的汉名。他出生于立陶宛的陶罗冈(TaurogRan)。1569年立陶宛并入波兰,到1795年又受到沙俄的统治。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犹太人由于千百年来没有自己的国家,更是加倍地受到歧视。他家的姓氏,就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改为斯拉夫式的某某斯基的。
施约瑟出身贫寒,但贫寒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本领。例如有一次他出门在外,路上裤子破得不能再穿,他凑足了钱买了裤料后,却无法付裁缝工钱,他急中生智,躲在旅馆的房间里,脱下裤子,拆开线脚,覆盖在衣料上,依样画葫芦剪裁,自己缝制了一条新裤穿上。
施约瑟会讲13种语言,识20国文字。他的语言天才,由于生活环境的磨砺,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平时他在家讲欧洲犹太人通用的世俗语言意第绪语,出外讲波兰语和俄语,进犹太神学院读的是希伯来文宗教经典。后来到法兰克福和布雷斯劳,又学习了德文,他的德语竟使德国人认为是本地人。
美国圣公会的上海教区主教
1854年施约瑟到美国,由犹太教改宗基督教,先后加入过浸礼会、长老会,最后归宗圣公会。1859年由圣公会派来中国传教,在海上航行了五个半月方才到达上海。他在上海工作了两年半,由于阅历丰富、精通中文(他学习了上海方言、官话即白话文、文言文),圣公会又派他赴北京。在北京13年间,除担任圣职外,还翻译和出版了官话(即白话)本《公祷书》和《新约》,翻译了蒙古文《马太福音》,编纂了蒙古文――英文词典,惜未完成。1876年,他当选为美国圣公会上海教区主教,1877年在纽约祝圣。不久,再来上海。当时正值清末,西学东渐之际,于是他决心要办一所学校。他去美国筹款,在曹家渡迤西的梵皇渡向英商兆丰洋行(H.Fogg and co.)购买了84亩土地房产创办圣约翰书院。那里是由西向东的苏州河突然折往北又急转南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三面环水,原是一座私人别墅,浓荫匝地,绿草如茵,水波荡漾,清静幽雅,是个宜于办学的好所在。校园内的一棵参天古樟,姿态伟岸,枝桠交叠,树荫覆盖有2、3个球场那么大,尤其被师生引以为骄傲。校园的南面,隔开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也是兆丰洋行的产业,后该行将余地建兆丰花园。1914年,工部局将其征购辟为兆丰花园,***后改名中山公同。这两片均具园林之胜的广袤绿地,郁郁葱葱,连成一气,形成了上海当时面积最大的绿化地带。
圣约翰书院于1879年4月14日即基督教复活节,奠基建造第一幢校舍,至9月10日举行开学式。学生共39人,是从原有的培雅书院(Baird Hall)、度思书院(Duane Hall)等转学去的。学生乘船由水路到达,衣、食、住、书籍、文具、生活用品全部免费。施约瑟并把私人藏书捐赠校办***书馆,其本人任院长兼国文部主任,颜永京牧师(颜惠庆之父)等任中文教师。圣约翰书院的建立,以学校形式灌输西方教育,开创了风气之先,尽管初办时只有中学程度,隔了12年才开设大学课程。后来圣约翰书院经过发展,成为院系齐全的圣约翰大学。
以后,施约瑟又办了圣玛利亚书院(st.Mary'sHall),在旧上海,它也是极有声誉的女中之一。其校址就在圣约翰书院内,但男女两校之间以墙隔开。女校校长为中国人黄素娥。1923年,女校迁至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原屋至今犹存。
1881年施约瑟不幸患脑溢血瘫痪,不久辞去圣约翰书院院长职位,1883年又辞去了主教之职。1894年,圣约翰大学师生为了纪念他披荆斩棘、难苦创校之功,在学校开办时所用的小四合院的地基上,构筑了一座大的四合院式的两层楼房,名为“怀施堂”。前面正中耸立一个钟楼。怀施堂取施的外文姓氏之首尾二字母。它就是今日华东***法学院校园内的韬奋楼,以邹韬奋命名,邹韬奋(1 895―1944),进步的新闻记者、***治家、出版家。创办生活书店。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
徒步跋涉千余公里执着求偶
施约瑟体魄健壮,性格开朗,意志坚定,干事一往无前,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不论做什么事都全力以赴,在求偶时亦复如此。1867年他在北京,听说上海新到了一位大洋彼岸旅华的小姐,娴静清雅,稳重端庄。他迫不及待要赶去相会。然而,当时中国还没有铁路。北京至上海的交通,通常是坐大车到天津,再换海轮往上海。但是时值隆冬,海湾冰封,轮船停航,而坐大车或乘轿子长途跋涉,极不舒服,速度比步行也快不了多少。于是,这个三十来岁、体魄健壮的汉子,竟然下决心冒着朔风酷寒、徒步跋涉一千多公里,到达长江之滨,见到一艘美国炮艇,舰长邀请他上船,把他带到上海。
他赶到小姐寄住的人家、敲开门后没头没脑地就问:“她在哪里?”对方问他找谁,他竟说,“找某某小姐、我未来的妻室。”对方嗔他胡说八道,大言不惭。不料他说到做到,经过诚挚的求婚,女方为他正直的人品和坚毅的性格所感动,两星期后二人订婚,不到三个月便结为伉俪,并白头偕老。
访问开封犹太人
1867年3月施约瑟在北京传教时,有三个从开封去的犹太人到访引起了北京当地教会的兴趣,并在该年要施约瑟前往开封考察。
犹太亡国以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虽流散各地,但从未有整个社区被其他民族同化的情况,只有在中国开封是唯一的例外。据史料记载,犹太人至迟在北宋时就已定居当时的首都汴梁(今开封),他们向宋朝皇帝进贡西洋布,讨得皇帝的喜悦,下诏书要他们“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并约法三章,准许犹太人在保持自身传统情况下生活。以后历经(后)金、元、明朝,犹太人的经济、***治地位得到提高,并允准能应科举做官,跻身于中国封建士大夫阶层。
明未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eci,1552-1610)得知开封有犹太人孑遗后,一面向罗马教廷报告,一面派人到开封调查情况。据当时了解,该地仍有犹太教众二、三千人。但后来却随着与汉、回、满等外族的通婚而被同化,另一部分犹太家族皈依了***教。
施约瑟去开封时,发现该地的犹太人仍有二、三百户,其中相当一部分境况良好。他们已不信犹太教,与当地居民通婚,面貌也与外族无异。在开封呆了约25天,当地发生骚乱,他被赶走。
读《三国》译《圣经》的洋人
施约瑟在中国所做的两年大事,一是办学、一是译经。
办学为人所知,而他倾注毕生精力,四十年如一日的译经事迹,几乎已湮没无闻。
施约瑟的传教和译经工作,是从学习中文着手的。中文难学,当时又无西方意义的文法可循,方块字有五、六万个,而且同音字特别多,又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区别。不仅如此,要做好传教工作,还必须学好三种中国语言文字:一是传教地区的方言;二是通用于中国大部分地方的官吏、文人、商贾之间的官话,即白话;三是书面语,即文言文。因此他不得不勤奋学习,每天至少学习9小时。他以《三国演义》为范本,反复诵读。经过5年时间,终于成为当时最有学问的汉学家之一。
原来《圣经》的最早中文译本是在鸦片战争以前由英国传教士马士曼(Marshaman)于1820年在印度译成。以后,马礼逊父子、麦都思、郭士立、裨治文等均在广州译过《圣经》。他们先是各自翻译,后来义合作出新译本。马礼逊父子(Robert Morrison和John RobertM0rrison)、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均英籍。郭士立(Karl Friedrieh Gutzloff),德籍。裨治文(Elijah ColemanBrid~man)美籍。现在通用的是由各教会合作翻译的版本,和“国语和合本”(Mandarin Union Version),1890年起印行,沿用至今。鸦片战争以后,又有许多译本。书名除用《圣经》外,亦有用《遗诏书》的。所有文体有文言文的,称“文理”本,有浅近文言文的,称“浅文理”本,有官话即白话的,还有各种地方方言和少数民族文字的版本。
在众多的中文《圣经》中,施约瑟的译本是最好的一种,因他从小熟谙希伯来文,受过高等教育,又下过苦功学习他喜爱的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学。而且,他为了圣经几乎到了废寝忘食、冷暖不觉的境地。他同时雇用了两个中国抄写员,自己同一个抄写员工作到下午五点,用过茶点,又同另一个抄写员继续十到深夜,每晚如此。他凝神专注,心无旁骛,绝不容许别人干扰,有时妻子一觉醒来,发现他不在床上,找到书房,见到他还坐在书桌前推敲中文译文,此时常是凌晨一、二点了。
单指击键的译经人
晚年的施约瑟不幸中风,只有右手的两个指头能够动弹,他买了一架英文打字机,用中指击键以罗马拼音打出译成的中文,以后再由别人转成相应的汉字。他的中指指尖因为频频击键而生了厚茧。为此,他还准备了一根细木棍,每当手指不听使唤时,便把棍子攥在手心里击键。他恢复工作时每天干五、六个小时,后来逐渐增加,有时竟达九个小时。
施约瑟用哪一种罗马拼音法,在英文打字机上打出所译的汉字呢?目前通用的拉丁字码汉语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推行的。然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Sir ThomasWade)创始的汉语罗马字拼音法,早于1859年就在其所著《北京字音表》公布,不久便为多种出版物采用。施约瑟所用的拼音法,很可能也就是这一种。
1902年夏天,施约瑟邀到了一个中国学者为其得力的忠诚助手。此人名连应煌(译音),毕业于圣公会在山东德州所办的一所学院。他对施的宏伟译经计划深感钦佩,两人志趣相投。即使施约瑟病重不能起床时,两人照常工作不辍。施自知来日不多,向连作出详尽的安排,以便一旦撒手归去时,连好继续完成计划。
《圣经》翻译史上最可注意的收获
贾立言、冯雪冰合著的《汉文圣经译本小史》中,对施约瑟有崇高的评价,对他的身残志坚,西文和中文知识渊博推崇备至。该书并引用曾任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总教授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 P.Martin)的话说,“当日说国语而能将其成语应用自如的,没有别的人可以和他相并。”丁又说,施氏译本文体浅显通顺,为一般人所能了解,但是文笔雅洁,即是对于那专事挑剔的文人,也能投合他们的爱好。1881年施氏中风,病重到快死时,牧师已经为他在念临终祷文,他却挣扎着半撑起身体,说“不要念,我还不会死呢!”他居然顽强地挺了过来,又活了25年,终以重残之身完成了译经大业。
施约瑟的浅文理译本,显出他对中国文言文有很深的造诣,运用排句尤为得心应手。如他译的《旧约・约们记》第二十八章形容荒漠莽原的一段:“其境鸷鸟不识,鹰目不窥,野兽未履,猛师未过。”又如描写智慧可贵的一段:“……宝石,不足与较;黄金琉璃,不足与比;精金之器,不足相易;珊瑚水晶,俱无足论……智慧之宝,逾于珍珠。”语句简短,音调铿锵。考虑到译文要受原书的局限牵制,不能自由发挥,尤其《圣经》的翻译更要紧扣原文,一个外国人译中文能达到这样高超的成就,不能不令人钦佩。施翻译浅文理《圣经》译本,开始于1888年,比林纾(琴南)用文言文翻洋西译小说尚早10年。
译经即毕归无憾
中风以后,施约瑟曾到瑞士求医,久治未见大效后,回到美国。他深以译经大业未竟而耿耿于怀。由于在美国找不到合适的华人同他合作,他再度远涉重洋来到上海。后来又因译本将在日本排印而去东京,以便就近改正校样,最后死在日本。他晚年的生活,可说完全以译经为中心。
1906年10月15日的清晨,施约瑟死于糖尿病。仿佛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两天前他刚完成了一种相互参照用的串珠本浅文理《圣经》中文译本,译经事成,他安详地与世长辞。
施约瑟既已译出官话(白话)本《圣经》印行并取得成功,为何以病残之躯还要再接再厉,翻译浅文理本(文言文)《圣经》呢?这是因为,他知道中国南方地区不用官话,而浅近的文言文则不仅为全中国的文人所使用,也应用于朝鲜、安南、交趾支那甚至日本,换言之,这乃是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中的文人雅士所共用的书面语。
1900年八国联***犯京以后,李鸿章得到西太后慈禧的允准,打算出版一种比原有的译本更精确优美的《圣经》,于是美华圣经会的海格思(John Rtside Hvkes)向李推荐了施约瑟的译本。海格思善于周旋官场,并博得清廷好感。不过海向李推荐出版施译本的计划却未能实现。李在1901年浙世。
圣约翰书院扩展成大学
圣约翰书院在施约瑟于1883年因病辞去主任职务后,由小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Jr.)继任。至1886年又由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1864-1947)掌校。卜舫济执掌校***五十二年,至1941年因年迈退休,83岁时死于上海。
1892年,圣约翰设置大学课程,学制i年,1896年成立医学部。1905年,学校改组,仿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体制组成完全大学,设置文、理、医、神四个学院,学程为四年。1909年,将校址扩展到苏州河对岸,1911年又在校址南面购入大片地产。1914年设立工程系。从1915年起,“圣约翰”改进了招生方法,对于教会中学及程度较好的其
他中学,如本市的民立中学、圣约翰青年中学,乃至外地如扬州的美汉中学、安庆的圣保罗中学、宁波的斐迪中学、泉州的培元中学,其高中毕业生可以免考升入约大一年级就读。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不景气,同学会建立维持基金会支撑,1937年淞沪抗战,学校地处沪两,学习不能继续,乃与之江、东关、沪江各校合办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校址选在大陆商场(在今南京东路,原址现为东海商都)。
1952年秋,在大学院系调整中,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校址设重庆南路原震旦大学校同?
“圣约翰”的工学院土木建筑系并人同济大学,理化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经大学,其他外语、历史等系大部并入复旦大学。
“圣约翰”停办后,其校园为华东***治学院所用,之后又在那里先后设立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卫生学校。近年又全部为华东***法学院所用。
人才辈出的“圣约翰”
“圣约翰”在l879年创办,从最初时程度仅等于初中(卜航济所云)的学院,逐步发展成完全大学,到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时停办,历时七十三年。大学部和附属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生,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六千五百人,在社会各界,尤其***治、外交、经济、金融、医学、宗教、工商界的不同岗位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在旧中国,“圣约翰”的学生中出现了众多的知名人士。其中,宋子文曾在国民***府历任***长、中央银行总裁、行***院长、外交部长等重要的职位。在外交界,有号称“四大外交家”的顾维钧、施肇基、颜惠庆、王正廷。实业界有刘鸿生。金融界有陈光甫。医学界有颜福庆和牛惠霖、牛惠生兄弟。
新中国成立以后,***担任过同家副***。梁于藩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和中国驻联合同副代表。陈鲁直、成幼殊夫妇双双先后出使印度、联合国、丹麦,是新中国第一代的外交官员。陈鲁直曾任驻丹麦大使。成幼殊还善写诗,在2005年81岁时以诗集《幸存的一粟》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奖。肄业于“圣约翰”的贝聿铭,后去美国,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师。
健壮与拼音篇6
一、线索清晰,体现贯通性。时、空、物、事、人、情都能成为文章的线索。串珠成链,才能成为艺术品;将分散的材料贯以一线,文章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呈贯通之美。朱自清的《背影》以背影这一“物”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2007年南京一位考生以李白为题材写《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以时空变化中的钥匙为线索――游子(游侠)、仕途、受宠与离京、成就“诗国之仙”。一把把“钥匙”觅得而复弃,最终才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文章设计的线索清晰流畅,对“钥匙”的诠释逐层深入――健壮的“骨骼”使文章的“灵魂”分外亮丽。
二、详略得当,体现合理性。这包括整体安排详略得当、主要事件详略得当和运用例证详略得当。2007年江西省考“磨难”话题,有篇题为《今天我值日》的考场作文写扫教室、擦黑板、抹桌椅和扫楼梯的过程,作者没有平均用墨,主次不分,而是将“磨难”不多、属于过程***代的前3件事略写,只用了60多字,接着以“楼梯最难扫”一句过渡,详写“扫楼梯”的“三难”:灰多呛人;湿泥难除;积土难铲。写这“三难”用了500多字,将“我”经历磨难的过程和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表现得有血有肉,真实而充分。议论文用例证法时,有些同学不是瞄准论点作定向式的展开,而是面面俱到,结果该略却详,嗦繁杂。2007年青岛市考《做人从___开始》,有位考生选择“爱国”,写议论文,文章以梅兰芳拒演为例,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文字:“梅兰芳靠从小勤学苦练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使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演出的《霸王别姬》等剧倾倒了无数观众。梅兰芳热爱祖国,坚决不给敌人演戏。在***前他不是***员,但他敢于对抗敌人叫他演戏的命令。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日伪***高价请他演戏,梅兰芳愤然拒绝。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一颗爱国赤心并未消失,从哪儿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须以示抗议。”简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明确论点,理出主干,删除枝叶,简化语句,优化句式。运用这些方法修改,上述叙述只需60多字即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的敌伪***高价要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下,表现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修改后的文字只有原文的三分之一。
三、照应紧密,体现严谨性。这里的照应包括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照应(如看***作文),所供材料与文章照应等。朱自清的《背影》既有四次题文照应,又有多处前后照应,更有精心设计的首尾照应。2007年无锡市一位考生写《我在王维的引领下》,主体部分5个自然段运用重复法和相同句式法作题文照应和前后照应,“王维,引领我……”这一句子在段首出现5次,使前后勾连贯通;文章开篇说“王维,用诗诉说人生,用情塑造人生,用非凡的气韵点缀人生”,结尾说“读罢王维,方知他人格的魅力所在”,与开篇遥相呼应,使全文成为内在联系紧密的严谨整体。
四、过渡自然,体现流畅性。过渡自然能使文章的各部分之间榫接丝连,显示环环相扣的连贯美与流畅美。方法有用自然段过渡、用开头语句过渡等。2007年长沙一位考生写《我想化作诗人》,开篇说自己从小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产生写诗的冲动,文章以“我应该做一名怎样的诗人呢”这一自然段过渡,下面以开头语句“我想做一名像……的诗人”承接,三段都以这同一句式开头,中间部分构成并列结构。文章怎样过渡到结尾呢?作者很聪明,末段先说一句“做一名诗人,固然要学习前人”――这是巧妙的“承前”;接着说一句“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这是自然的“启后”,再加上结句“在诗的世界里,我一定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的一页”――这是对“启后”内容的诠释和强化。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结构的流畅美得到充分展现。
五、行文兴波,体现可读性。悬念、误会、抑扬、层进以及倒叙、插叙这些笔法能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2007年北京有位考生写《动力来自真理》,虽是议论文,但作者注重内涵的抑扬兴波,将读者步步领入辩证思维的胜境。文章先引唐太宗的例子,得出“兼听善听则明,则成功”的结论,紧接着用“果真如此吗”这一反问句作“抑”,造成一“折”;于是,但丁、三毛、王选、桂希恩等人的名言或事迹纷纷在作者笔下亮相,“张扬个性,放飞自我”这一观点又推到读者面前,当读者以为这是“扬”笔,是作者的中心论点时,文章却又一折――“面对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我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对的?抑或他们都错了?”篇末,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辟出新论:“抬头举目,仰望窗外,七彩的阳光倏地照亮我的心房:漫漫人生旅途,别人的观点时常会左右我的视线,那么,就让真理来擦亮我们的眼睛!驾驶小舟,扬帆起航,不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只要用真理和事实来把握航向,备足能源,我们就能到达光辉的彼岸!”文中抑扬、进退、开合等手法的运用得心应手,迭起的波澜出人意料又在辩证法之中,发人深思,这就是“行文兴波”带来的魅力。
六、精心组合,体现创新性。立意和选材确定之后,就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组合方式,或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在“分”的部分,可以用并列式,也可用递进式,不论采用哪种结构,都要既体现内在的逻辑联系,又要在形式上亮出创意。让我们欣赏3篇满文作文的创新性组合结构:1、湖北仙桃一考生《人间何处无风景》用了3个小标题――“风”、“景”、“风景”,最后一段是:“也许,这样的风景,比名胜风景区好看多了吧;也许,这样的风景,才是风景最高的境界吧!”作者采用分总结构,小标题语言运用拆词法,有点“另类”,但这样的组合别有意蕴,新意迭出;2、湖北黄冈一考生写《回眸成长的脚印》,采用总分总结构,3 个小标题是“白白的小脚丫”、“山间的铃铛响”、“飞翔的少年梦”,如此组合和表达很有新意――3个典型意像体现“成长”的不同阶段,形美――音美――意美构成内涵递进,这样的结构新人耳目,凸现“成长”“成熟”这一题旨。3、2007年四川广安也考“成长”话题,有位考生拟题《8岁与18岁的反省笔录》,文章以“题记”(“把得与失当成上等的咖啡粉,把思考当成滚烫的热水,煮成一壶苦浓的咖啡吧!喝了它,让它帮你醒脑”)为统领,全文13个自然段,全部用“8岁时……;18岁时……”这样的对比句式,别出心裁。例如:“8岁时,《红岩》的‘岩’字不会写,于是用拼音代替之;18岁时,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读着《边城》,体验着湘西幽静的美景与淳朴的感情。”这样的排列式结构看似很散,实则指向集中,概括了10年来学习、生活、习惯、心理、追求、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和成长,外在的整饬美和内容的层进美相统一,使人耳目一新。
健壮与拼音篇7
儿子看我用笔写得很辛苦,担心我的身体,便劝我丢弃传统写法――学电脑,也算是与时俱进。当时我想,我已是60岁开外的人,虽说身体还算健壮,思 维、记忆力不减当年,但对于“电脑”这种现代化的玩意儿能学会吗?却又想到每次到打字社去打文稿加校对什么的,的确是件烦心的事,心想要是能像年轻人一样在家里用电脑处理文稿,是多么省时间又舒心的事情呀!
几天后,我到社区医务室去看病,顺便询问大夫什么办法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大夫用了两个字告之:电脑。见我不明白,便详细讲解起来,因为一般人习惯于右手写字、拿筷子,长期习惯用右手,促成了左脑比右脑发达;如果用双手打电脑,故意用左手敲键盘,右脑便会逐渐发达起来,左右脑并用,自然就能克服老年痴呆症了。
接下来,儿子为我购买了一台电脑,而且配备了音箱和打印机――彻底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在儿子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一种叫新方码的输入法――只要会写中国字,会简单的拼音就能学会。随后,儿子又教会我上网,查询资料,与天南地北的老年朋友交流思想。电脑成为我写作的好帮手,写作轻松了,速度提高了,作品发表得更多了!对此,不少老朋友、老同事都羡慕不已,说我是“老当益壮”、“老而弥坚”和“退而不休”等。当然我的自我感觉也很好,不觉得自己老。回顾总结我身心健康、老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紧跟时代。
我的体会是:人活的就是精、气、神。人的生命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物质的),更主要的还是心理上的(精神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新世纪、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如果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思想、新事物、新风气等拒不接受,整天牢骚满腹,愤世嫉俗,这种心态、情绪怎么可能健康长寿呢?不憋出病来才怪呢!
健壮与拼音篇8
作 者 | 八月长安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 2012-9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青春小说。
余周周是一个出生在八十年代末的普通小姑娘,和妈妈相依为命,在漫长孤寂的童年中,最好的朋友叫奔奔。进入小学后她在林杨和陈桉的帮助下,度过了初期学习拼音的艰难和对学校的不适,逐渐在学校里面成了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在初中余周周逐渐放开手脚如鱼得水,并且和儿时最亲密的小伙伴奔奔重逢。余周周和班级里面成绩最差也最古怪木讷的女生辛美香成了朋友,经过努力,辛美香和余周周一同考入了省重点振华高中。升入振华高中的余周周经历了许多波折。与林杨的重逢,对陈桉的深入了解,情窦初开的暗恋,重点高中内部因为成绩排名出国机会和保送名额等等而引发的“金枝欲孽”。外婆的病重让妈妈和几个舅妈之间矛盾重重……诸多事情让余周周急速成长。高中毕业,曲终人散,青春不朽。
精彩书摘
是一种属于谷爷爷的寂寞。她站在他身边,于是才能感觉得到。
这种感觉只有在她小学毕业的时候才再次浮上心头。
安然伫立在那里的灰色教学楼,张大嘴巴吞吐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看他们带着同样懵懂天真的神情迈进校门,再看他们被打磨成各种形状带着万般不同的神情迈出去。仿佛是一个吞吐青春年华的怪物。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独自站在时间的河流中央看着一代又一代人被冲走却无能为力的怪物,它究竟有多么寂寞,多么难过。
“周周,想不想学乐器?”
“乐器?”
“学音乐对性情有好处。而且,你不需要走这条路,只是学着玩,好不好?”
“可是很贵。”余周周言简意赅,表情真诚。
谷爷爷摸着她的头,“没事,我教你,你嘴那么甜,我就不收学费了。”
余周周几乎毫不犹豫地立即上缴“学费”:“谷爷爷,我觉得您真是个好人。”
“还有呢?”谷爷爷挑着眉头笑着看眼前的小豆丁。
“还有……”余周周搜刮着肚子里面仅剩的好词汇,最后只能干巴巴地说,“还有,您眼光很好。”
谷爷爷狠狠地敲了她的头一下,“你这到底是夸谁?!”
余周周从四年前第一次触摸到大提琴闪着美丽色泽的琴身。谷爷爷告诉她,有人说过,大提琴的声音像是一个健壮而善良的人在闭着嘴巴哼歌。
余周周喜欢这个说法,她微笑着问:“谁说的?”
“高尔基。”
余周周骇然,原来这位高尔基不仅仅会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周周,想什么呢?”
余周周从神游中回过神,才看到谷老师也站到了自己身边到暖气上面烤着手。
“我……我想起以前,您告诉我,大提琴的声音像是……呵呵,就是高尔基说过的那句话。”
“恩恩,我记得。”越来越健忘的谷老师竟然也还记得。
他们沉默着,头顶闪亮的白色大灯像一个巨大的按键――按一下,时间就会静止。
“周周快要六年级了吧。”
“呃,还有半年。”
“明年夏天考九级吧?”
“是,沈老师说现在开始准备。”
谷老师在两年前就已经把余周周这个关门弟子转给了少年宫一位名气很大的沈老师。余周周的学费仍然比别人便宜很多,沈老师是谷老师的学生,所以对待余周周仍然非常用心。
“想考上海音乐附中吗?”
“什么?”余周周抬起头。
“想不想一直把这条路走下去?”
她曾经说过,谷老师一定不会给她领错路。然而听到这句话,余周周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不要。”她几乎是脱口而出,没有原因。
谷老师并没有惊讶,他微微笑着,望着窗子上面厚厚的窗花。
“你跟陈桉真像。”他说。
“不过,还是考虑考虑吧。”谷老师背着手,慢慢穿过排练场踱回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