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语拼音的教学相对抽象和枯燥,对刚入学的儿童要掌握这一工具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彝族地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大部分学生连学前教育的大门都没有迈入过,更甚者有些彝族学生连汉语“吃饭”的意思都还不懂,所以说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拼音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经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创设孩子感兴趣的情景,通过做游戏,表演,儿歌,编故事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愿意学,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识字汉语拼音学习
汉语拼音在学生认读生字,***识字上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但汉语拼音的教学相对抽象和枯燥,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要掌握这一工具是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彝族地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大部分学生连学前教育的大门都没有迈入过,更甚者有些彝族学生连汉语“吃饭”的意思都还不懂,所以说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拼音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经过一番深思,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创设孩子感兴趣的情景,通过做游戏,表演,儿歌,编故事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愿意学,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游戏创设情境
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总结的要求是:能读准写好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拼读拼写音节,掌握字母顺序。熟练掌握汉语拼音仍是扩大低年级阅读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一年级学生首先要掌握的语言工具;作为识字的工具,它能帮助低年级学生摆脱识字量的限制,阅读注音读物。同时还可以利用汉语拼音进行写话,使“识字,阅读,写作”同步前进,而且作为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能帮助学生不断克服方言影响,提高说话质量。
一年级新生刚进入系统学习的大门,掌握汉语拼音就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要牢牢掌握这把钥匙,光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口舌的比划,示范,收效是甚微的,因为汉语拼音不像童话故事那般生动,有趣,有故事情节,它是一种工具化的知识,必须认真的学习,不得丝毫的偏差,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会使学生觉得刻板,枯燥无味,影响学生掌握这门知识。
由于入学年龄的提早,再加上我校生源多属彝族地区,入学新生日常生活多用彝语进行交谈,这也给汉语拼音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既对汉语拼音感兴趣,又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我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好玩爱动的天性,把游戏融入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兴趣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一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前,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其次,学生总喜欢在大家都面前表现自己,做教师的就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对此,我尝试着把一些小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例如,对于声调这一概念,我把它形容成为四顶帽子,并让学生用两只手来表达。第一声声两手平举;第二声是右高左低的斜线;第三声是两手夹耳高举;第四声是左高右低的斜线。让学生按顺序来练习,然后把顺序打乱让学生听读音做动作。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同时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对声调的辨别很快,掌握得比较好。又入师生间一问一答的对答歌,在学习韵母时显得非常有用,既可以用作课堂间歇,又使学生巩固了知识。
如23个声母的学习,占了汉语拼音学习的大半时间,这一部分的知识不像韵母自身可以发声,声母是借助一些韵母才有响亮的音,而且字母学多了,难免在子型上有混淆。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叫做“小字母排好队”。事先把声母卡片发在学生当中,当教师念叨“谁是声母快上来,快快上来排好对”拿有声母卡片的学生就会按顺序排队,把自己的卡片举高。让其他的同学观察,看看有哪个字母是排错队的,并请另一位学生排回正确的位置,然后全体把这些声母念一遍,被念到的声母就要蹲一下。这样使参与游戏的和未参与游戏的学生都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声母正确的排列顺序。如此反复地进行游戏,可以使每个学生多了玩游戏的机会,大家多通过实践获得了深刻的印象,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类游戏较简单,可以让各个学生参与其中,也大可把游戏卡片留在课室,让学生在课下都可以玩,并鼓励他们制订新的玩法。假使学生能把卡片多次使用,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们乐于在游戏中学习拼音了。
再有学习ao时,让学生玩类似“小商店”的游戏,就是布置“商店”的情境,在各种“商品”上用拼音写出名称和价码,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在一买一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汉语拼音知识。学生为了能继续游戏,那么就要掌握好汉语拼音知识,能够参与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希望,即使在这一次的游戏活动中玩得不够好,为了下一次游戏,他们自己就会自觉地学习汉语拼音,这种内在的支力,正是教师要培养的。
二、表演创设情境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抽象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味为有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文茂的特点,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结合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利用语言、动作表演等创设学生乐学生的情境,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例如:声母“n”的发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用手捏住鼻子,夸张表情,让气息从口腔通过,然后让学生用手挡在教师口腔前感觉气息不从鼻子发出而从口腔冲出,直观体会鼻韵母的发音特点和方法。在教学四声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高低起伏的山路,用一个小模型汽车演示:从前方平坦的路上驶来“一声平”,上坡“二声扬”,下坡又上坡“三声拐弯”,下坡“四声降”,带领学生用手演示汽车的行驶方向,同时嘴里发出任意一个字母的四声。这样,学生脑、眼、手、口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化难为易,学习就会轻松愉快。在拼读音节教学中运用一定的动作也能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拼读方法,读准音。如在“tiao ?wu”这个音节的教学中,“tiao”是一个三拼音节,学生在开始学习时一个很难拼音准拼对,教学时师做几个舞蹈动作提示学生这个音节词直呼“跳舞”,“跳”“tiaotiao”,从知道读音再去拼读。这样,先知其音,再感悟拼读规则转变了学习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着就容易多了。又如教学声母“p”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表演“泼水”的动作学发“p”的音,再记声母的形,接着教学“po”“pa”“pi”“pu”等音节时都可让学生表演“泼”“爬”“披”“扑”等动作以帮助发音,这样学起来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学得较轻松。另外,在扩展音节的练习中也可以让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拼音,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一部分学生表演“小猫小猫怎么叫”,“小狗小狗怎么叫”……一部分学生学小狗小猫叫,另一部分学生拼“miao”“wang”……游戏中学习,富练于乐,使枯燥单的一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不喜欢?
三、儿歌创设情景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宜接受直观生动的事物。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趣味故事或教一些带童趣的儿歌,也可让学生自编顺口溜,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熟记拼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一根拐杖f f f”、“伞柄朝下t t t”、“一个拱门n n n”、“一把椅子h h h”
四、故事创设情景
童话故事是很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一种题材,它具有一定的情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抽象为具体。如教学“j、q、x、y”相拼,“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划时,可编这样一个故事并让学生表演:“j、q、x、y”是四个好朋友,他们经常去找小淘气“ü”玩捉迷藏的游戏,小“ü”太淘气了,每次都耍赖皮偷看别人的藏身地,于是“j、q、x、y”就想了个办法,只要和“ü”相拼,“ü”上两点就要省去。把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全身心的凤入,放飞思想,张扬个性,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掌握得快、理解得深、记忆得牢。
总之,尽管学生小,也应该注重各方面的培养。游戏活动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对角色身份的模仿、发展社会往能力、学会合作,这些都符合新大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一系列游戏的开展,使我们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忽视儿童好玩的天性,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性。所以,教育工作者应把研究儿童心理运用到教学上,以促进一下代更好地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彝族地区的拼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