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跳
“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这首滇西民歌所描写的正是彝族人民“打跳”时的情景。“打跳”,彝族称“古蔗”,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群众性舞蹈。各地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彝族祖先居住在山野森林中,为抵御猛兽的袭击,围火跳跃,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和发展成为现在的民间舞“打跳”。
“打跳”的形式是男女相间、手拉手,围着圆圈逆时针方向转动。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步伐有拾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三跺脚、快步移动、旋转等。“打跳”奔放开朗、扎实有力。各地的“打跳”各有特点: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打跳”比较粗犷、浑厚、节奏较缓慢有力,动作变化不大;双柏县的“打跳”,时而激越,时而优雅。另外,“打跳”的伴奏乐器,各地也不尽相同,或笛子、或芦笙、或月琴,也有不用乐器的。在滇西彝族地区,逢年过节,家家立青棚(即院里插上贴了红纸的小松树),全村挨户轮流主持“打跳”。***收或办喜事就更为热闹,往往是“一寨打跳,八方相聚”,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烈。与云南省接壤的贵州省晴隆县的“跳脚舞”,也是以腿部变化为主,其风格与云南省的“打跳”相似。
花鼓舞
花鼓舞,彝语称为“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都要请花鼓班子。他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花鼓舞由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小钹、大小镲、大小锣。花鼓呈椭圆形,一尺二寸长,红色鼓身,用绸带系鼓,斜挂于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师傅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有野鸡羽毛,并用红绸扎成绣球系在上面担当指挥。另由四人背鼓,鼓横挂在腰的左侧,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每套动作都有头步和收步,动作先后顺序及***形变化均有严格规定,由持龙头的师傅用手中的道具指挥。在表演花鼓舞时,因整个舞蹈都在弹跳中进行,舞者体力消耗大,所以是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前先唱一段花鼓词。新平县前进乡磨皮大寨的花鼓舞,又称“磨皮花鼓”。表演时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挥者一人:耍大刀、二节棒、水火棍、三叉戟、双刀、双钩镰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满战斗气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艺,在队形变化上也依照战士出征排列。如跋山涉水、摆陈设仗、短兵格斗、凯旋而归等九段。舞蹈动作豪迈粗犷,古朴大方,场面颇为壮观。
丝弦舞
歌舞往往是爱情的媒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青年男女喜爱在跳“丝弦舞”时选择对象,其方式十分有趣、独特。舞蹈时,男子在前面变换步伐,跟不上的女子逐渐被淘汰下来,最后剩下跳得最好的,无论千变万化都能紧跟舞步不乱,于是这一对青年就结为终身伴侣。
丝弦舞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龙武县、峨山县一带,是当地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农闲假日,男女青年聚集在空地上,由男子怀抱四弦琴边弹边舞,众人随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丝弦舞由于主要是用四根丝弦线制成的乐器伴奏,故而又称四弦舞。四弦,形状似月琴,轴上雕有涂绘彩色的龙头,讲究的琴盘上还镶有镜子,用红绸子系在胸前,十分美观。其舞蹈特点是柔和、优美、抒情、细腻,围成圆圈跳舞的人们,随着动作的变化,身体的方向也不断转动。动作的变化由弹四弦的男子在前面指挥,他可以任意变换曲子和步伐,要求随舞的群众跟上变化的舞步。
烟盒舞
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也称“跳三步弦”。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及石屏、建水、开远、蒙自、通海、元江一带,是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因跳舞者双手手指夹住烟盒的底与盖,以食指边弹边舞,故名“烟盒舞”。
“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它的来源传说不一,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于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时上山下山的样子。据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烟的烟盒弹着玩,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了今天的“烟盒舞”。“烟盒舞”有较高的技巧性。其形式大多数是集体性的圈舞,男女都跳。六人、四人、三人或二人都可以,也有表演性的小舞蹈。“烟盒舞”的动作可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种: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杂弦大多数是载歌载舞的,内容丰富,套数很多,已搜集到的就有八十多套,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的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