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是我国民间舞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广泛流行在全国各地,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在人们心目中狮子象征着勇敢和力量,人们用艺术夸张手法,创作了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狮子舞,反映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自豪感。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跳起狮子舞,到每家去转一遭,人们便认为能驱魔、辟邪,能保人、畜四季平安。因而狮子又是吉祥的化身,很多地区还组织狮子会。
狮子舞,又称五方狮子。两人合扮的称太狮,一人扮的称少狮。引狮人扮成武士,手持彩球,在大锣大鼓及唢呐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引狮起舞,热闹壮观。经过长期发展,狮子舞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与特色。北京地区扎狮头技术很讲究,狮头越重,耍狮的功夫越深、技巧越高。狮头最重可达45―50公斤。河北狮子舞重在登高,可跃上5张八仙桌,再翻腾而下,惊险紧张。广东狮子舞有“采青”的技巧,狮子攀上高耸的竿顶摘彩球。四川有高脚狮子和地浪狮子两种,常常表演破阵,有“高井打水”、“封侯夺印”、“姜太公钓鱼”和“天鹅抱蛋”等惊险动作。
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狮子舞》的传说,较广泛的传说之一是:在姜子牙封神时,有一些兵将因没有封上神而恼恨,于是便在人间作乱,散布瘟***残害人民,玉皇得知便命狮子下凡收服瘟***。狮子下凡收服瘟***后,就留在了人间。从此民间就有了狮子舞,用以驱瘟降魔。虽各地说法不同,但是这些狮子舞的传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那“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旧社会里,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清代北京《走会》***中的狮子舞,表现一对大狮子,各带一只小狮子,有两个“狮子郎”逗引狮子。一位装扮狮子,一只小狮子在侧蹦跳;另一位“狮子郎”将长袍掖在腰间,手持拂尘,逗引另一只大狮子,另一只小狮子在旁仰首蹲望,似欲纵跳。狮子形象十分威武勇猛。
北京的狮子舞过去大都是棚匠玩的,狮头扎得很讲究,狮头越重玩的人就越显得有本领。北京宣武区白纸坊演出的狮子舞,据说狮子头就有60斤重,最重的可达90斤。要举这样重的狮头表演各种难度较大的动作,没有很深的功夫是办不到的。
同是狮子舞,但是各有各的特点:
赞狮。其特点是舞狮前,唱上一段赞词(吉祥话),狮子就根据赞词内容而舞。有的则先舞一段停下来,人再出来唱一段,这种形式流行于湖南地区。
手狮舞。南京市江浦永宁的手狮舞在表演形式上很有特点,通常流行的舞狮都是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狮尾,两人密切配合,协调动作。永宁手狮舞则不同,每只长约1.5米,重约2.5公斤,用竹编骨,以麻布和彩丝扮成狮子模样,撑以木棒,单人舞于手中,可独舞,可群嬉,以多为胜。在鼓乐的指挥下,一二十名身着太平装束的表演者手舞狮子,高声同吼,穿梭打斗,奔腾跳跃,翻滚逗乐……在技巧动作上,有“二狮抢球”、“八狮串并”、“群狮震吼”、“蛟狮盘柱”等。演出时唢呐、盘笙伴奏,击以锣鼓,气氛热烈,场面壮观。这种手舞狮始于太平天国时期,是江浦县永宁地区老百姓与太平***官兵在生产战斗之余的一种文娱活动形式。当时永宁、大桥两乡镇为太平天国屯兵扎营主要基地。1981年在江浦县地名普查时,这一带尚有带“营”字的自然村名20个、自然镇名1个、行***村名2个。1992年,江浦县文化馆朱协丰等同志下乡采风时,在永宁镇大营行***村(又名朱家营)发现了几近失传的手狮舞。这种形式还流行于安徽、浙江、上海一带。手狮舞的表演方式有多种,既可在舞台表演,也可在广场演出,还可在行进中表演,几个一组,编成方阵,边走边舞,起伏有致,进退有序,颇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火狮舞、硫磺狮子。其特点是口中能喷出长长的焰火。四川、江西、河北、安徽等地,均有这种形式。安徽的火狮子是用竹、布扎成狮子,狮身燃着蜡烛。
线狮。用绳子将两个用竹、纸扎成的狮子和绣球同悬于空中,由一人拉绳操纵。有“双狮跳动”、“双狮打滚”、“双狮抢球”等动作,十分活泼生动,流行于湖南地区。
板凳狮。与板凳龙相似,在一条较宽的长凳上,一头绑上狮头,另一头扎上狮尾,由两人分握狮头一方的凳腿,第三人握住狮尾部的两条凳腿,三个人舞动长凳,上下翻转,巧妙穿插,表演十分生动有趣,流行于江西一带。
狮子舞在表演上可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
“文狮”表演细腻,柔和稳重。动作有搔痒、舔毛、抖毛、打滚、抢球等,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如四川、湖南等地的《罗汉戏狮》、广东的《明月和尚度柳翠》、陕南的《笑和尚耍狮》等。
“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有跳跃、跌扑、腾翻、直立、盘桥探海、走梅花桩、登高等技巧。安徽的青狮注重翻滚、跌扑,气势勇猛刚健;浙江的沿索狮子,将一根绳子吊在高架上,狮子能沿索攀登,并在绳索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广东的醒狮,矫健、稳重、勇猛,另有一套传统的表演形式,叫“采青”。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民间舞蹈中的狮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