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撒叶儿嗬,即跳丧舞,是鄂西土家人一种古老的丧礼习俗上的祭祀性歌舞活动,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用来表达对死者哀悼之情的一种带有自娱成分的歌舞。它舞语丰富,舞姿阳刚,保存着山野原生态的古朴苍劲风格。它的起源,当与人类之起源等量齐观。
关键词:撒叶儿嗬;土家族;跳丧鼓;犀牛望月;美女梳头;悠晃;曲膝
中***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64-02
“撒叶儿嗬”是广泛流传于湖北清江流域的丧葬仪式舞蹈。属于土家丧葬习俗“跳丧鼓”(跳丧、坐丧的合称)中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它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用来表达对死者哀悼之情的一种带有自娱成分的歌舞。
在清江中游的土家山寨,每遇老人“百年”(即去世),人们都认为是“顺头路”(正常死亡),是值得庆祝的“白喜事”。乡邻们就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为亡者打一夜或几夜丧鼓,即跳“撒叶儿嗬”(青少年死不跳)。在个别地方,还有年高或久病未死的老人会要求人们在自己面前“跳丧”,称之为“打活丧鼓”。“丧事当做喜事办”的生死观是土家“撒叶儿嗬”最大的特点。
一、“撒叶儿嗬”的起源、演变及发展
撒叶儿嗬,即跳丧舞,是鄂西土家人一种古老的丧礼习俗上的祭祀性歌舞活动,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用来表达对死者哀悼之情的一种带有自娱成分的歌舞。它舞语丰富,舞姿阳刚,保存着山野原生态的古朴苍劲风格。它的起源,当与人类之起源等量齐观。开初,它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产物,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诸因素,被恩施州土家族所传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一枝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
死了人,唱歌跳舞,似乎是海外奇谈,不可思议,大有“幸灾乐祸”之嫌。
要弄清这个问题,得从“情”谈起。
在自然界,凡属动物都差不多都有“情”。其表情方式有“高级”、“低级”之分,但都不外乎声音动作。人类虽是万物之灵长,但也有情不自禁、欢喜雀跃之时。正如中国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
“悲”是“七情”之一,也同样可以用歌舞形式来表达,所以,死了人还唱歌跳舞,应在情理之中,而且这种习俗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
原始部落时期,夏禹在涂山中召集部落首领开会,防风部落的首领迟到了,被禹诛于涂山之下。防风部落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神,每到祭期,人们便吹起三尺长的竹筒。由三个披着长发的舞者在这呜呜的竹筒声中起舞,表示悼念。
原始狩猎时代,人们以竹筒为乐器,随着竹筒的呜呜声,披发起舞以悼亡者,这是完全可能的。
据此,我们认为,这个传说中的舞蹈,有可能就是“跳丧鼓”的原始形态,这表明,在远古时代,人们就会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打丧鼓,唱丧歌,跳丧舞,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民间的丧葬仪式,或叫祭奠亡人的歌舞活动,它不仅仅是土家人世世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据历史记载,它还有更久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早在南北朝及隋时,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的风俗。到唐、宋时,也有“巴人踏啼,伐鼓祭祀”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长阳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中咏到:“家礼亲丧儒士称,僧巫法不到书生。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歌唱到明。”道光《长阳县志·卷三》土俗(丧俗)亦记载:“临丧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互唱俚歌,名曰唱丧鼓,又曰打丧鼓。”资丘桃山《田氏族谱·卷首》记载:元末,“我始祖落籍桃山,地虽偏僻,风却古朴,如巴里郢腔,即十姊妹歌与打丧鼓歌等……”。由此可见,“跳丧舞”不仅显示出它历史渊源之久,同时强烈地带着地域因素的印迹。它与鄂西自治州土家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土家人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行为密切相关,而且与我国更加久远的传统文化习俗紧密相连。它既是现实生活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正是这种纵横交错复杂的“舞蹈生态网络”,为“跳丧舞”在鄂西自治州一带发生、发展,一直保存至今提供了一个十分肥沃的土壤。
二、“撒叶儿嗬”的形式与内容
“撒叶儿嗬”又称“跳丧鼓”,主要流行于县西与巴东接壤或邻近的地区,资丘、渔峡口和秀峰桥一带广为盛行。“跳丧鼓”可分为三大类。
载歌载舞的“跳丧鼓”。
只唱不跳的“坐丧鼓”(它是以一个或两个人击鼓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民歌为特点的)。
以击鼓(鼓、锣、钹)为伴奏乐器,表演者在击乐声中以队形变化为主的“转丧鼓”。
相传早年“跳丧鼓”曾分“文”场和“武”场。大概以“坐丧鼓”为“文”场,“跳丧鼓”和“转丧鼓”为武场。
村里一旦死了老人,民意认为是归天、顺头路,故称之为白喜事。由是,俗语道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邻里亲朋都会以打一夜丧鼓来绥死慰生。当夜,棺前供着灵牌,燃着香烛,紧靠棺材左前方地面上,一面木质牛皮大鼓(鼓是唯一的道具)置于木质脚盆里。打丧鼓的人三三两两的到来,由一人击鼓叫板,念唱开场白,二人踏着鼓点起舞,也有四人交替对舞,名曰“穿花”;人多地阔时,也可岁时步入表演区各依鼓点舞蹈应和。舞者边跳边饮酒,据说是可以激发精神,击鼓者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和动作情绪不断颤动,与舞者互相呼应,情浓时也进入表演区,鼓之且舞之,通宵达旦。
跳丧舞有一定的表演程序,其舞段名目繁杂,按唱词衬名命名的有:么姑姐、叶嗬;按动作调度命名的有:四大步、滚身子、倒叉子、穿丧、大四门、小四门;按演唱内容命名的有:怀胎歌、哑健子、血盘经;按音乐曲牌命名的有:待尸、摇丧、双狮抢球等。舞段时间长短不限,衔接可灵活运用。
跳丧鼓的音乐是由许多不同的曲牌组合成的联曲体形式,音乐曲牌有“开场曲”,“桃红胭脂姐”等,节奏鲜明富于变化,快慢相间,张弛有致。唱腔以高腔为主,声震山林,以平腔为辅,舒缓悠扬。
“跳丧鼓”的内容,从各地流行的丧鼓歌词来看,绝大部分属于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农业生产、爱情生活、伦理教化、寓言、谜语等,有时,也互相逗笑取乐,向丧家讨烟索酒的即兴创作。
“跳丧鼓”的表演者为男性,也偶有女性参加,但不常见。
“跳丧鼓”在演唱时不化妆,没有专门的服装道具。包头帕,在表演时,便可作为道具使用。小鼓、锣、钹在作为伴奏乐器时,又作为舞蹈的道具。
三、“撒叶儿嗬”动作的风格特点
“撒叶儿嗬”的舞蹈动作有哪些特点?
因土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溪峒纵横、崇山峻岭的山区,长期越涧过水、攀岩背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形成了撒叶儿嗬独特的表现风格。概而言之,“撒叶儿嗬”的舞蹈动作(包括体态)的风格特点为:曲膝、下沉、出臀、曲肘、夹臂、扣胸、圆肩、擦背、颤动、悠晃、顺边。但又不是每一个舞蹈都有以上各种特点。撒叶儿嗬舞步舞姿,刚劲有力,粗狂豪放。(《夷水古风》)按摹拟动作形象来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子含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野猫上树、扯扯丧、武把子等。
曲膝:是指体态而言。具体地说,为大八字半蹲,重心落在脚跟,有如武术中的“马步”和“站桩”。
下沉:是指膝关节的伸曲为动律,支撑躯干做“升降”运动,形成身体上部的连续“沉浮”状态,给人一种直观的“下沉”印象。
出臀:(或摆胯):是在膝关节坐伸曲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大腿的支撑作用使臀部突出。股骨大转子主动向左右两侧交替运动,它的原动力来自臀部、腰部和腿部。这种出臀动作,在舞蹈动作中给人以一种曲线美。
曲肘:就是通过大臂的作用,使小臂靠近大臂,手向上。曲肘的同时,大臂夹着腋下两侧,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体态。
扣胸:有大扣和微扣,它和“圆肩”有紧密的联系,凡有“圆肩”的动作,为大“扣胸”;其它为微“扣胸”。所谓“圆肩”就是,双手端锣于胸前,借助双手对道具的圆形运动,带动左右肩头作圆形运动,交替进行。这种“扣胸”、“圆肩”不是孤立的,它和腰部,腿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圆肩”的同时,必然要有微微的“出臀”动作和“曲膝”的体态相配合,并带动双脚“外汇”;内侧着地缓缓前行,形成肩、手、臀、膝、脚五大部位的连贯动作,奇特而别致,而且动作难度也高。
擦背:是指舞者在交换位置的运动中,两背相擦。仔细观察分析一下“跳丧舞”,其实它远远不止“擦背”,它还擦肩、擦背、擦臂、靠肩、擦臀。“跳丧舞”特别强调“挨紧”、“靠拢”,民间艺人说,“会跳丧的踩四角,不会跳丧的脚踩脚”。
颤动和悠晃也是互相有联系的,颤动以腿为动力,带动身体各部位有节奏的颤动;“ 悠晃”具有一种“醉态”感,“颤动”和“悠晃”只有在情绪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时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跳丧舞”中,“顺边”是一个很大的特点,这种“顺边”和劳动的关系极大,主要表现在手和脚的运动中。
人类生产劳动和舞蹈的关系极大,它不仅创造了舞蹈,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舞蹈动作的风格特点。任何一个舞蹈的风格特点的形成,总是与那个舞蹈所在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族意识、生活习俗、心理素质、生产劳动等分不开。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湖北民间舞蹈“撒叶儿嗬”课堂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283。
参考文献:
[1]徐开芳主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舞蹈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
[2]吴健华主编.湖北舞蹈论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志[M].方志出版社出版,2011.6.
[4]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湖北民间舞蹈“撒叶儿嗬”动作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