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小说里的儿童视角

[摘要]:萧红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少有的才华横溢却又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在她的作品里,有一部分因其以儿童视角写成而倍受瞩目。本文将具体对萧红的儿童视角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她常选取儿童视角的原因﹑创作方法﹑特点等方面,希望能够挖掘出萧红的儿童视角作品的魅力之源,丰富对萧红文学作品的研究。

[关键词]:萧红 儿童视角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引言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1)它是叙事学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叙事作品进行叙述模式分析的基点,所以在小说创作中,视角选取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小说创作的成败。而“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指的是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叙事角度。”(2)

儿童视角作为一种叙事视角在中国真正兴起是近代以来,萧红则是经常使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并且作品很有个人特色的一位作家。那么,萧红究竟为何经常使用儿童视角,萧红具体运用儿童视角的方法和萧红笔下的儿童视角的特点是什么?本文将通过对萧红文本的具体分析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以求剖析萧红作品的魅力所在,给现在的创作者们一些小小的启发。

一、萧红笔下儿童视角的产生机制

在萧红不算太长的创作生涯中,有很多以儿童视角作为叙述视角写成的作品,如《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手》和《山下》等。萧红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儿童视角来创作小说?这是值得探讨的,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萧红本人及其作品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这和萧红的人生遭遇有着很大的关系。萧红九岁丧母,新娶进门的继母并不疼惜她,父亲也十分粗暴,全家唯一能够给予她爱与关怀的只有高龄的祖父,可后来祖父也去世了。在萧红的回忆中,“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3);“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4)。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萧红,缺少父母和亲人的关怀。离开家后,萧红的人生更是坎坷,直至最终客死异乡……这些遭遇对萧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萧红拥有的是“缺失性的童年经验”,这就决定了她喜欢用儿童视角,在自己的小说中一再写到自己儿童时期的生活,以儿童纯真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

其次,这种儿童视角的创作也源自萧红对于故乡的怀念和热爱。萧红的童年时期是在东北的家乡度过的,不论这个童年的境遇如何,萧红对于自己的家乡始终抱有一份感情。尤其在人生后期,孤单﹑寂寞填满了她的整个生命,家乡对于萧红就更是不可忘却的,她在《呼兰河传》中就曾经说过:“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回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6)茅盾在他为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序》里曾经评论《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7)。这就充分说明萧红对于故乡的怀念是她写出《呼兰河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在小说中采用儿童视角的原因之一。

再次,萧红爱用儿童视角还因为个人气质单纯感性。萧红在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中提到过一段,就是说她曾经希望鲁迅像大明星那样给她签个名,鲁迅的回应是说萧红“孩子气”。这里,一句孩子气,就是鲁迅对于萧红最深的理解。同时,同为女作家的丁玲,也对萧红的单纯感到吃惊:“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8)正是这种单纯感性的个人气质,决定了萧红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很容易选取儿童视角,作家本人就是单纯的,当然在选取视角的时候也会倾向于选一个和个人气质相符的视角。

最后,我认为萧红之所以喜欢选取儿童视角是受了时代影响的,尤其是鲁迅先生的影响。萧红很容易受到影响,这从萧红当年创作《生死场》就可以看出。因此在萧红的个人创作上,时代以及某些人对她起了很大作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鲁迅先生对萧红的影响。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很爱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他的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怀旧》﹑《孔已己》﹑《社戏》和《故乡》等都是以儿童视角写成的,鲁迅先生本人对于儿童更是十分重视,他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9)萧红和萧***当年都是由鲁迅提携出来的文坛新秀,对鲁迅先生都抱有崇高的敬意,在作文方面自然也会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其中又以萧红为甚。当然,除了鲁迅,萧红身边的其他人也曾采用儿童视角,如端木蕻良写过《初吻》、《春阳》,骆宾基也有作品《幼年》等,萧红也会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受到他们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更多地选用儿童视角。

二、红是运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方法

萧红在选取了儿童视角作为自己的叙述视角之后,当然有她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将文本写得更加吸引人,将儿童的心态写得更加的逼真。那么萧红是怎样做到的呢?

(1) 语言自然,新鲜,符合小孩子的口吻,较常用比喻等儿童喜欢用的修辞方法。在《呼兰河传》的第三章中有一段描写萧红自家的榆树的,萧红是这么写的:“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10)这是很简单的一小段话,萧红却写得十分富有童趣,她没有按照成人们的用词习惯,而是以孩子最纯真的想象力认为刮风了,榆树就会“啸”,而下了雨,榆树就好象在“冒烟”一样,同时,闪闪发光的榆树叶子被萧红比喻成了沙滩上的蚌壳。这些词语的运用和比喻的运用都像是真正出自一个幼童的话语,而且在小说中几乎随处可见,说明萧红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才能达到这种浑然天成的真实效果。

(2) 使用较多不同的色彩,使自己描述的世界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孩子们都喜欢丰富的色彩,较多色彩的混合也能表现出一个孩子的童真和欢乐。在萧红的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是色彩斑斓的。就好象萧红提到的自己家中的大花园,就是充满了色彩的:“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11)在这么短短的一段话中,就有“白”﹑“黄”﹑“红”﹑“金”和“绿”等几种颜色,显得整个花园生机昂然。在萧红儿童视角的作品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段子,这些极富色彩性的描写,让萧红的小说更为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论萧红小说里的儿童视角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萧红小说里的儿童视角

学习

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及维护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及维护,内容包括石油化工换热器,化工换热器基础知识ppt。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工业生产设备中居于重要地位,换热器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

学习

转炉炼钢造渣工艺及效果评价

阅读(27)

本文简要介绍了炼钢造渣工艺和钢水脱磷情况,针对炼钢前期脱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造渣操作、降低钢中含磷量的一些技术措施,并对改进造渣工艺后的脱磷效果作出评价。关键词:转炉炼钢造渣脱磷磷是钢中常存杂质元素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磷对

学习

从下位概念到上位概念 逐步揭示数量关系

阅读(106)

最新人教版教材增加了“数量、单价、总价三者数量关系”的学习。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整体感悟”“聚类领会”“整体揭示”和“情境运用”四大环节出发,浅谈“基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数量关系教学。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上位概念;下位

学习

高中组获奖名单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组获奖名单,内容包括高中竞赛获奖名单查询,高中生获奖人员名单。一等奖一等奖前五名葛永瑞江苏省盱眙中学第一名徐杨一江苏省大港中学第二名陈文江苏省泗洪中学第三名徐心怡江苏省宝应中学第四名白剑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

学习

新能源工程机械现况及特点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工程机械现况及特点,内容包括新型工程机械发展趋势,新能源工程机械前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研究的技术理念正在逐步形成,部分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本文分析了新能源设备的应用现状及制约新

学习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内容包括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感悟。古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追随善如同登山,很艰难;追随恶如同雪崩,很容易。善之大端分明,仁义之士出以恻隐之心、慈悲之意、怜悯之情,成人之美,纾

学习

“幼小衔接”视角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幼小衔接”视角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内容包括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与实践通讯稿,幼小衔接拼音教学的实践研究。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入学的儿童对小学语文拼音课程学习的适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这一点也

学习

青海省人口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青海省人口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内容包括青海省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青海省人口总量少的主要原因。青海省人口发展主要存在着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素质较低四个方面的问题,为此,青海省人口发展必须继

学习

修鞋匠最后的荣耀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修鞋匠最后的荣耀,内容包括修鞋匠全文,最后的修鞋匠20年的坚持。他坐在窗前,任由阳光照射在身上。屋里很暗,几乎没有什么看得清的摆设,有一种寒酸之气隐隐作怪。一双长满老茧枯瘦褶皱的手,随意地搭在红木靠椅的把手上面,他靠着靠

学习

李东阳:低调成大业

阅读(33)

李东阳,字宾之,今湖南茶陵人,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幼时因戌籍居北京,其父李淳是饱学之士,以开私塾为业,对他教育有方。他4岁就能写斗大的字,有“神童”之誉。景泰帝闻之诏试,高兴得将他抱置膝上,赏赐瓜果。在弘治朝,李东阳可谓春风得意李东阳1

学习

浅谈昆明石林风景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昆明石林风景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内容包括昆明到石林风景区怎么去最佳,未来几年昆明石林旅游会飞跃发展。指出了石林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但它依旧处在一个单一的观光型旅游风景区的地位。依据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原

学习

我是孙悟空作文300字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我是孙悟空作文300字,内容包括我是孙悟空作文300字,我和孙悟空聊聊天作文300字。嘿嘿,请你们猜一猜我是谁?告诉你们吧,我就是西游记里大名鼎鼎的孙悟空,我有一根金箍棒,我会降妖除魔,我还会七十二变,只要人类有困难,我就会挺身而出

学习

张弛有度,收发自如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张弛有度,收发自如,内容包括张弛有度才能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进退自如的。语文作业的布置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作业布置随意化、临时性等诸多问题,值得语文教师关注与思考。语文作业的布置,应把握适度、科学

学习

浅析混凝土冻融破坏及治理措施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混凝土冻融破坏及治理措施,内容包括如何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混凝土冻融破坏。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及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并介绍唐河灌区在实践中处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的方法。关键词:混凝土;冻融破坏;预防;修补

学习

“幼小衔接”视角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幼小衔接”视角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内容包括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与实践通讯稿,幼小衔接拼音教学的实践研究。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入学的儿童对小学语文拼音课程学习的适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这一点也

学习

多中心视角下的“公地悲剧”治理研究

阅读(32)

[摘要]在广州亚运免费公交、地铁实施的8天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源于公共资源的私人利用方式。我国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征,广州免费公交就是显照。制度经济学

学习

当代小说.下半月.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小说.下半月.,内容包括当代小说完整版,当代小说免费。10.浅谈契诃夫笔下的"新人"形象许力11.叙事的控制与反控制——细读马原的《白卵石海滩》王涛12.严歌苓叙事模式中的深层意蕴——以《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为

学习

民间视角中历史与现实的人性纠缠

阅读(43)

历史简而言之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客观意义上过去发生的所有事实,第二种是过去这些事实留给人类的记忆。由于个人的视角、兴趣、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人只能有限地记住部分历史。当时间不断流逝,被记住的“历史”在脑海中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

学习

儿童龋齿流行趋势探究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龋齿流行趋势探究,内容包括儿童龋齿研究报告,儿童龋齿发病率。本文作者:李文珺、苗江霞、张艳玲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数据收集后计算龋均(dmft)、龋面均(dmfs)。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P

学习

浅析郁达夫小说《沉沦》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郁达夫小说《沉沦》,内容包括郁达夫的小说沉沦,郁达夫沉沦小说。郁达夫的早期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体现在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的表现手法,行文的结构特色,小说的意境等方面。关键词:郁达夫;《沉沦》特色郁达夫是中国新

学习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悲剧情怀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悲剧情怀,内容包括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全文,呼兰河传萧红一书的概述。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呼兰河传》是以其家乡呼兰河为背景,描写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北方农村那种落后的生活以及“沉睡”的

学习

郑愁予早期浪游题材诗作的文化视角

阅读(116)

在当代世界华文诗坛,郑愁于是一位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诗人,在华人读者的心目中享有颇高的声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风华正茂的他曾身为现代派的同仁,却以略为疏离于当时现代派诗歌创作主潮的“愁予诗风”,为自己在当代台湾涛坛开辟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