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呼兰河传》是以其家乡呼兰河为背景,描写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北方农村那种落后的生活以及“沉睡”的中国人的愚昧。萧红认为“人活着就要有理想”,不能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不能“活着只是为了吃饭”,“死了就什么事都没了”,而是应该“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也要有想法”。但是,萧红的理想面对落后的故乡时变成幻想,尽管那是生她、养她的故土。对故乡的热爱以及那份深厚的感情与现实中农村的愚昧和落后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让她痛心疾首、百感交集。
一、生的寂寞、死的空洞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她文学艺术以及思想发展的巅峰,是她主动在形式上和心理上解决焦虑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创作时,将小说的时间设置***性时间之外,让整个呼兰河都超脱历史,处于另一个时空中。小说中的世界所展现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梦幻和现实,无法用时间去衡量:小狗、水缸、老人、水井、买馒头的、风雪中那混沌的天与地以及那七匹马拉的大车,就像是传说中的潘多拉魔盒,随着叙述者的随手一拉,那些神奇的事物就喷涌而出。作者在小说中勾勒的这个世界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只能存乎于心灵之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集合,时间在这里错综复杂,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一生,也许是无穷,它只是生活本身的一种标志,根本无法衡量。其实从超越性的角度去看,生活只是细节的重复,本来就没有时间。萧红说过,一个作家必须直视人类最愚昧的角落,这也许正是她成为作家的原因吧。她从超越时间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将更丰富的语义表达在作品中。《呼兰河传》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语言。作者在小说中构造了一个完全开发和宽容的世界,一个无穷的、有着无限可能的空间。现实意义中的焦虑在这里完全没有了,任何的思想与灵感都在这里交融在一起,在对故乡的追述中,萧红完全开放地展示她个人化的经验,即事物的最初体验以及后花园的世界;展示她对生命的悲悯,对人生的虚无感、凄凉感以及对人生存的深切关怀;展现她对现实的焦虑以及对文化的批判,从现代视角揭示出呼兰河农村的愚昧和精神的空虚。
在这里,萧红展示了她生的寂寞以及死的空洞,展现了她对生死的体验。活着一直被冷落,一直被忽略,死却又空洞与无助,无论生死都寂寥而无意义。萧红在这里表达了对呼兰河生民们生存意义的全新解读。正因为她从一开始便设置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和无时性的世界,作品中才能将她这种极其个人化的生存体验完全容纳;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可以像写散文一样从容不迫地进行叙述,尽情地抒感,挥洒思想,在作品中将生死随意展开,又随意结束。萧红在第一部分展现了呼兰河生民的日常生活,开篇是热闹的大泥坑,然后紧接着就是扎染铺中死的寂寞与凄凉以及那个让人感觉空虚的空洞无声的世界。随后又通过描写“麻花”豆腐的趣事来表达生的意义,直到最后,又归结于寂寞,归结于无声无息地死去的世界。在这里,文字都像是有了生命,有了生与死,而这也正是萧红所要表达的生与死的本真。
萧红创作了《呼兰河传》,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有她独有的烙印,将那个公共的、抽象的甚至含有***治意义的男性化的东三省变成了她心目中的那个故乡――呼兰河,一个完全属于她自己的故乡,她永远无法归去,但是可以无限怀念的故乡――萧红的故乡。
二、孤独的情怀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留下许多回忆,故乡和童年也许是最难忘的,但是在萧红的人生旅程中,故乡和童年却是难圆之梦。1911年,萧红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地主家庭,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父母重男轻女,并不喜欢这个女儿,虽然她衣食无忧,却亲情难求,她经常受到母亲恶言相对,受到父亲的斥责和毒打,甚至还被祖母用针刺过……从幼年时期开始,这个充满冷漠的家庭就伤害着萧红的心灵,萧红的童年记忆满是寂寞与辛酸。茅盾先生曾在为萧红《呼兰河传》所作的序言中描写过她的童年:在萧红的世界里,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个后花园,每年都种满了大倭瓜、小黄瓜,春秋时节,蜻蜓、蝴蝶、蚂蚱在园子里随处可见,破旧的后房,堆着许多破烂东西,这是她消遣的乐园;她记忆中唯一慈祥的面孔应该是童心不改的祖父;清晨,老祖父一句句教着唐诗,白天听着重复了无数遍的故事,或者是看邻居们日日重复的无聊的生活;或许有一天,这死水样的生活中也会突然冒出一朵小浪花,激起一波涟漪,那可能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传出跳大神的呜呜声,但小团圆媳妇还是死去了;抑或是冯歪嘴娶老婆了,但是刚刚生了第二个孩子又忽然死去了……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童年的萧红过着怎样一种寂寞无聊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的童年,也给萧红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记忆,她与祖父的骨肉深情,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心中。正如萧红自己所说,祖父让她知道了生活中除了冷漠和忽视,还有爱和温暖,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一生都在追寻爱与温暖。
萧红在回忆祖父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着幸福与温暖:“祖父像孩子一样笑了!”可惜,祖父的过早离世带走了萧红唯一的情感牵挂。成年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重回童年的故乡,背负着人生太多的压力,将成人的理性和儿童的纯真糅合在一起,用孤寂的灵魂去审视逝去的童年乐园,吟唱出一曲令人伤感与痛心的悲歌。萧红将个人的孤寂情感赋予小说的世界,用现代的意识去探索逝去的精神家园,《呼兰河传》也因此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虽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获得暂时的慰藉,寻找到一丝爱与温暖,但是小说的每章每节、每句话中无不流露出无尽的荒凉感和悲剧情怀,让她的心中有千千结,剪不断,理还乱。这部作品全书分七章,前两章萧红主要描写了故乡的风俗人情和锦绣河山,而后,用五章的洋洋大篇描写了故乡的现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从多角度去分析《呼兰河传》中所表达的孤寂情感,会让读者在轻松中感到沉重,在寂寞中感到凄凉,即使是有着愉悦的童年回忆,也不免让人感伤。书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牵挂,但是这牵挂背后是深深的无奈和漂泊的倦怠;她不仅对这愚钝的社会无情地鞭挞,也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伤表达出来,这些都让作品展现出一种张力美,让读者深陷其中,不断回味。
三、 寻找精神的家园
那些苦难而无辜的灵魂遭受了死亡和虚无的袭击,人们心目中的精神栖息地瞬间便灰飞烟灭,那么灵魂的栖息之所在哪里,精神的家园在何处?萧红的一生是被冷落和忽略的一生,那个时代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幸都发生在她的身上。当她面对悲凉、辛酸,面对不平的人生,面对情感的绝望时,只能对悲剧的命运进行无休止的深思,但是她并没有将生命的思考完全带入虚无的幻象,她超脱时间与历史之外,去探寻生存的真意。这位生命的诗人用特有的眼光和哲学思想执著地追寻神性的启示,为此,她不惜花费一生的精力,她将所有的生命都投入这次追寻中,直至离去。萧红是诗人,一个处于贫乏时代的诗人,她不仅深深洞悉人类生存的本真,而且通过文字,通过文学的语言发出了拯救世界的呼声,这也许才是更重要的精神内涵。呼兰河――呼兰河城,萧红心中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城市里,在这个精神家园中,老人与少女、生民与城、生与死都是生命存在的永恒体现,生与死在这里定格,时间在这里永动,空间在这里永存,生命在这里表现出极其个性化的体验。那个心灵中的后花园完全超越现实,给了萧红一个全新的天地:没有愚昧、没有空虚、没有冷漠和忽视,有的只是花草树木、阳光雨露,还有童年的回忆与年迈的祖父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园子里的太阳更大,天空更蓝,生活更开心。无论是倭瓜还是黄瓜,无论它们愿不愿意开花结果,都无关紧要,因为没有人关心;而“我”则是随意地挥洒着童年的乐趣,锄草也好,抓蚂蚱也好,同样也没人过问,累了就睡,想睡哪睡哪,想怎么睡都行。在萧红的回忆中,原来童年也是如此的美好,生命也是如此的和谐,与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简直是天壤之别。
萧红出生在端午节,当地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她就像个弃儿,从小没有关爱。母亲的恶言相对,祖母的疏远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永远难以抹平的伤疤。父亲的贪婪和无人性,祖母的体罚,继母的***都是她童年深深的创伤。她的童年没有亲情的爱护,唯一给她快乐和爱的就是那位慈祥而年迈的祖父,所以,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这一切,回忆了童年的后花园以及和祖父一起的快乐生活,她以诗人特有的细腻感和同情心描写了后花园中的花草树木、煦日和风,也展示了呼兰河生民们年复一年的刻板生活。故乡已经成为萧红心灵深处那道永不愈合的伤口,每当生活失去方向,内心缺少温暖,无情的命运就会触痛她的创伤,那个名叫呼兰河的地方,那个她梦中的故乡,早已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但是却是她灵魂的栖息地和精神的家园。她用诗人般的笔触描写着呼兰河的一切,让受伤的灵魂稍稍得到慰藉。
四、结 语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将散文、诗歌与小说的文本特色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这部独具特色的作品。其中有散文的笔法、诗歌的抒情、自叙传的色彩,借此将故乡呼兰河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人情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对呼兰河的悲悯情怀。萧红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重新去审视了那个留给她童年回忆的故乡,那座北方的小城,描写了城里人们的悲苦人生以及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而表达出对愚昧生民的同情和对那个黑暗社会的批判。
[参考文献]
[1] 顾晓红.《呼兰河传》及创作心态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7(01).
[2] 于立影.论《幼年》与《呼兰河传》中的故乡与主题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3] 林晓光.聆听《呼兰河传》――萧红叙述话语中的女性意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1).
[4] 周春梅.独特的叙事模式,多义的主题内涵――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叙述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作者简介]
周玉洁(1982― ),女,四川简阳人,硕士,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悲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