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观,可以通过分析二人悲剧观的异同之处来作进一步的理解。其异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人对悲剧人生的体验;二是,二人的文艺悲剧理论;三是,二人对悲剧人生的态度。总之,二人的悲剧观都是在继续探求人类主体性的问题。解读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观,以期对当代人有所启示。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悲剧观;人类主体性
中***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71-02
一、一种人生体验――悲剧人生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不堪的。1814年―1819年间,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书中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在他看来,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是以主体为条件而存在的,以至于人的身体构造也都是意志的产物。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也是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的本源,意志引发人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命冲动,所以“意志”又被称为“生命意志”。然而意志又是盲目的、不可满足的欲求。这种欲望的不可满足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可以满足的;被满足了的欲望也不是一种充分的满足;另外,欲望的满足是暂时的;欲望的产生是源源不断的;最后实现欲望的过程是极其琐碎和无聊的。所以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而痛苦又是无边无际的。叔本华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而人却为了一个个微小欲望的满足,不懈奔走,沉浸于这种无聊之中不能自拔。叔本华所描绘的人生在世是痛苦而绝望的,生命就是一场盲目的流浪。人之与世界不过是一个无知的观光客,人之生活也不过是一场疲惫华丽的旅行,生命毫无意义和价值。在他眼中“人好像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什么要走。每有一个人诞生了,出世了,就是一个‘人生的钟’上好了发条”。
在尼采看来,人生的本质也是痛苦和不道德的。他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浸透着痛苦和矛盾的实物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幻梦。他作为唯意志论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本原问题上尼采也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使人感到痛苦。同叔本华一样,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人生的切身体验使二人在对人生的悲剧认识中达到共鸣。幼年丧父的经历使尼采对人生的悲剧有了过早的体验,而伴随尼采终生的病痛和他羸弱的体质则使他饱尝了人生的痛苦。1865年,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孤立无助地经历着某些痛苦的体验,几乎濒于绝望,而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他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另外,在尼采看来,科学发展的文明时代所引以为傲的所谓“历史的意义”,只能被当作是一种疾病,当作是一种典型的衰微特征。科学知识的浪潮所带来的结果是荒诞、冷漠、怀疑、苦闷乃至于自杀。他宣布:这个世界病了!且散发着腐臭,所谓科学发展的时代乃是思想者们的地域。
二、两种悲剧模式――悲剧理论
叔本华和尼采认为世界人生是痛苦不堪的,其根源则是来自于人的生命意志。人类可以通过艺术上的审美观照,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也指出:“叔本华与尼采的全部理论可以归结为这样两条:1.艺术反映人生,即具体形象表现内心不可捉摸的感情和情绪。2.艺术是对人生的逃避,即对形象的关照使我们忘记伴随着我们的感情和情绪的痛苦。”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超功利性的,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应该超出生存意志和功利的要求。在宁静的美的状态中,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永无止境的欲求,忘却意志,获得短暂的平静,短暂的幸福,而艺术正是一幅陶醉忘我的***画。即是主体欣赏艺术并自失于艺术对象之中,也就是进入了不知何者为主体、何者为客体的主客体交融境界。美学家王国维将此境界称为“无我之境”。悲剧也正有这样的一种效果。悲剧给人以奇特的振奋,人们通过观赏悲剧,逐渐认识到人世、生命并不能彻底的满足我们,从而不再苦苦依恋,走向淡泊宁静。叔本华认为悲剧是“文艺的最高峰”。他将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败局和社会地位相对立导致的悲剧。叔本华欣赏的是第三种类型。因为第一、二种悲剧的威慑力离我们较远,这两种所造成的恐怖一般说来是可以避免的,而第三种悲剧的威慑力最大,离普通人最近。“破坏并不一定是直接的,这就是说,一种行动单就它本身来看,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引起冲突的行动,但由于它所由发生的那些跟它对立矛盾的而且是意识到的关系和情境,它就变成一种引起冲突的行动。”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因为爱情而想相厮相守在一起,从精神伦理关系来看,这是正当的。而这是与他们的家族地位和社会关系相对立与冲突的,二人爱情的力量终抵不过强大的家族和社会力量,而以悲剧收场。在人们的生活中,破坏幸福和生命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随时都可能同时充当悲剧的制造者和悲剧的承担者这样两种角色,而究其根源,悲剧即罪恶,罪恶即人生的本质,也即世界的本质――意志。叔本华认为,人们从艺术中获得的解脱和幸福只是暂时性的,只有依靠伦理的解脱才是长久的,意志的扬弃即是无欲,也因此使得悲剧理论有了深层的意义和价值。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关于悲剧的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在这部作品中,尼采提出了其美学和文艺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的范畴――“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冲动产生了音乐艺术。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艺术的根基,使个体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日神与酒神的关系是一种二元的关系,日神与酒神对于悲剧来说,正如父亲与母亲一般,但二者又不间断的斗争。在这不停的斗争中同时又存在着间歇性的和解。悲剧即产生于二者的结合,是不断地走向日神形象世界的酒神歌队。在悲剧中,一方面是酒神的合唱抒情,一方面是日神的舞台梦境。但在尼采看来,酒神精神更契合古希腊文化的本质,因而也最能体现悲剧精神,酒神是悲剧的根据和基础。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试***将悲剧安放在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当用苏格拉底的理性审美眼光来看待建立在非理性审美原则基础上的古希腊悲剧,其结果必然导致不可理解。
三、异样人生态度――悲喜人生
叔本华和尼采在对人生的认识上是一致的,即人生是痛苦的。但在面对悲剧人生所采取的态度则是相悖的。概括来说,前者是悲观主义,后者是乐观主义。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形而上的本体,意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人类痛苦的根源又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不断欲求,而这种欲求是得不到切实的满足的。世界人生是令人悲观而绝望的。在它看来人生道路就像一条铺满帜热火炭的“环形轨道”。人生就是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双脚踩在帜热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总期望或许确实能碰道那清凉的地方,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人类通过沉溺艺术上的审美观照来获得片刻的幸福和解脱,但这只是暂时的,人类依然要承受着痛苦和折磨。那么人类摆脱悲剧的唯一途径则在于否定生命意志。把自己的意志悬置起来,在内心对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冷漠,不再有任何愿望,即是做到无欲。一切意志和欲望都彻底消亡,也就没有痛苦和悲伤,没有生死之别。人生痛苦,弃绝欲求,走向虚无,这即是叔本华对悲剧人生的态度。
在对悲剧人生的态度上,尼采扬弃了叔本华弃绝人生的“出世”哲学,而提出了张扬人生的“入世”哲学。尼采认为,个体生命充满着超个人的不可摧毁的内在力量,个体在不断变化乃至死亡中不断彰显甚至获得生命的力量。象征着光明的日神阿波罗给人以“梦’境,使人忘记人生的痛苦。象征着生命之流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则给人以“醉”态,人们可以通过发泄、狂欢和纵情来获得解脱。在他看来,古希腊悲剧的诞生即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斗争后得以最终和解后的结果,个体虽然遭到了破坏,而在重新组合中超越了原来的个体,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希腊人也正是因日神和酒神的融合而保持了灵肉的结合,没有为了灵魂而牺牲肉体,也没有为了肉体而牺牲灵魂,通过艺术来敢于对抗痛苦,勇于直面人生的。人生充满苦难,可是人们能够发挥理性之光和创造力的功能来克服各种苦难。痛苦与毁灭之后,获得的是新生的契机。他认为“超人”哲学可以验证这种哲思,在生命遇到极大困苦的时刻,自我拯救的本能不允许有怯懦和软弱的哲学,进而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也正是人类在对抗痛苦和不幸的过程中,人的坚强意志得以确证,体会生命的欢乐,迎接新的自己。痛苦人生,坚强意志,超越个体,这即是尼采对人生悲剧的态度。
四、结语
在对叔本华和尼采思想异同的研究上,人们切入点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叔本华和尼采对人生悲剧的认识是一致的,另外二人悲剧观都是在对人类主体性问题的继续探求。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人类主体性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家从对自然物的追寻,最终找到了人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经过中世纪“神的尺度”代替了“人的尺度”,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和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重新呼唤出人的主体性。最后到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对人类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但从笛卡尔到黑格尔,人的主体性被理解为理性。理性主义哲学家企***用理性人类来唤醒并拯救宗教神学压迫下的人类。但后来证实,理性也不是维护人类尊严的手段。到了叔本华和尼采这里,西方哲学的中心由传统地理性主义转为非理性主义。叔本华和尼采企***超越传统哲学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思维模式,而提出了“生命意志”和“权利意志”的唯意志论观点。虽然二人的理论不能为苦难中的人们指出切实可行的道路,但这确实仅引起了人们对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也是对人类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为芸芸众生在寻觅真理的道路上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47页.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英文合本)[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页.
[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3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