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审计论文10篇

低保审计论文篇1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外部审计; 债务成本

中***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9-0069-05

*本文得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计治理与投资者保护:机制、效应及其评价”(13YJC790121)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一、引言

Jensen和Meckling(1976)以及Myers(1977)等学者研究认为,由于企业债权人与管理当局之间利益不一致,且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管理当局会侵占债权人的利益,产生债务成本,降低企业价值。Spengupta(1998)和Yu(2003)的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和资金成本之间存在相关性,投资人会通过提高资金成本的方式补偿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

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企业外部债权人做出决策、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审计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机制。目前关于***审计与债务成本的实证研究较多,如李海燕和历夫宁(2008),胡奕明和唐松莲(2007),高雷、戴勇和张杰(2010)等,但关于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鲜有将内部控制、外部审计与债务成本三者联系起来的研究。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基本是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而针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信贷向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倾斜。那么,金融机构在设置债务契约条件时,是否考虑了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审计质量所传递的信号呢?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我国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并且考察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相关性的影响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债权人保护

杨雄胜(2011)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运用专门手段、工具及方法,防范与遏制非我与损我,保护与促进自我与益我的系统化制度”。内部控制作为实现权力制衡的基本措施,可以降低企业内部人员随机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机会主义会计***策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魏明海等,2007)。Doyle等(2007)的研究发现,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减少公司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透明度,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Bushman和Smith(2003)认为,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增强了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约束,能够减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即降低成本。Ogneva等(2007)的理论分析认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使得会计信息质量较低,因而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增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也往往意味着公司总体管理控制较弱,因而公司经营风险增加;无论是信息风险的增加还是经营风险的增加,都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提高。但Ogneva等(2007)的实证检验结果没有支持上述理论预测,可能的原因是样本公司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具有信息含量。

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于2006年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各自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五部委于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至此,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近几年,我国学者关于内部控制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作用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但主要集中在对股权投资者的保护上,直接研究对债权人保护的较少(李晓慧、杨子萱,2013)。

国内学者杨德明和冯晓(2011)利用深沪两市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债务契约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能获得相对更多的长期贷款并且贷款的期限也更长,但这种情况仅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成立,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并不明显。李晓慧和杨子萱(2013)以2010―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债权人保护的关系,发现当借款人拥有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时,债权人能够感知到更多的保护信号,选择的债务契约条件更为宽松,表现为偏好更多的债务资本、更长的债务期限和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

基于内部控制能够增强财务报告可靠性,我们可以合理推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向外界传递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以及经营高效的良好信号,债权人会根据此信号相应设置或修改债务契约条款,保护自身利益,由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成本负相关。

(二)外部审计与债权人保护

根据理论,审计是一项减少冲突、降低成本的机制。关于审计质量与大小股东之间冲突的研究已较为丰富。Fan和Wong(2005)研究认为,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冲突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杜兴强等(2010)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可以显著抑制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然而,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并不一定会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

国内外有关外部审计与债权人保护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即外部审计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Watts和Zimmerman(1986)研究发现,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可以用来监督债务契约。Blackwell等(1998)研究发现,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企业,其银行贷款利率显著高于购买了审计服务的小型私人企业。Lin等(2003)研究发现,银行等债权人对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任度会降低。胡奕明和唐松莲(2007)发现,银行的短期和长期贷款利率都与借款企业的审计师规模和审计意见相关,审计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李海燕和历夫宁(2008)利用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研究了***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发现债权人能够根据审计意见所传递的信息设置债务契约条件,即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但本土“五大”和国际“四大”并不能给债权人更强的保护。高雷等(2010)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聘请高质量审计师和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有助于公司获得银行短期贷款,并且提供的担保费用比例较低,而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还有利于公司获得银行长期贷款。

总的来说,国内尚未出现将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和债权人保护一起进行考察的文章,只有杨德明等(2009)研究了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在降低大股东资金占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上是存在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在保证财务报表可靠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研究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相关性的影响作用。当外部审计质量低时,债权人可能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对其利益的保护作用,而当外部审计质量高时,内部控制的保护作用会有所降低,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的相关性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2012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删除了主要变量缺失的公司,最终样本为497家上市公司。样本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情况来源于各公司年报,其余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数据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通过EViews6.0完成。

本文通过以下模型来验证假设1。

INTRATE=α+β1IC+β2CURTRT+β3SIZE+

β4ROA+β5GROWAV+β6CASHCD+β7GROWTA

+β8TUNNEL+β9EXFU

有关变量定义及度量标准见表1。

其中,INTRAT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企业的债务成本。根据委托理论,理性的债权人能够预期到公司经理人员可能采取的对其不利的行为,他们或者通过提高利息率的方式将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所可能导致的损失预先考虑在内,或者在与经理人员签订的债务契约中对企业的某些行为加以限制。债务利息率与债务人的风险和借款项目的风险有关,是对债权人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债务成本的指标。本文以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来衡量样本公司债务成本。

IC为解释变量,代表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用样本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来衡量。如果自愿披露了鉴证报告,则该指标为1,否则为0。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自愿披露更多信息以向外界传递公司高品质的信号,而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并披露鉴证报告,可以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信号。目前,深沪两市主板上市公司被强制要求披露内控鉴证报告,而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还处于自愿披露阶段。根据笔者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控鉴证报告的统计,发现内控鉴证报告的审计意见基本上都是无保留意见。因为上市公司如果没有获得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就意味着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此时上市公司如果仍披露此鉴证报告,则会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机制不完善的信号,所以,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往往不会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可以合理推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较好。

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选择其他可能影响债务成本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收益能力(总资产收益率)、企业成长性(主营业务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和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和当年是否有其他外部融资。

为了验证假设2,本文借鉴杨德明等(2009)的做法,对模型进行分组检验。将全部样本公司按照审计事务所是否为国内六大分为两组,是国内六大的为审计质量高的一组,否则为审计质量低的一组。如果对于两个样本组,内部控制在降低债务成本方面的作用存在差异,则说明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有一定的调节效应。

(二)描述性统计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从表2来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约46%的公司自愿披露了审计鉴证报告,约39%的公司聘请了国内六大进行财务报表审计。从反映成长性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看,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幅度较大,均值为51%,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差异较大,但普遍存在发展空间。从流动比率和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可以看到,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高。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IC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务成本越低,从而假设1得到验证。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杨德明和冯晓(2011)利用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数据研究发现,银行仅能识别国有公司的内控质量,却无法识别民营公司的内控质量,因此建议要重视对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在利用信贷资金扶持此类企业的过程中,要避免资金过度流入高风险的非国有企业。笔者的结论与其不同。本文的样本公司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非国有企业,回归结果表明债权人能够感知中小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传递的信号,更愿意以较低的利息率与拥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合作。

对模型的分组回归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到,对于Big6=1的高审计质量样本组,IC的系数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说明在高审计质量样本公司中,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债务成本,但作用并不显著。对于Big6=0的低审计质量样本组,IC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低审计质量样本公司中,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显著降低债务成本。总的来看,不论外部审计质量高低,高质量内部控制都能降低债务成本,只是当外部审计质量较低时,债权人会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对其利益的保护作用,而当外部审计质量高时,对内部控制保护作用的依赖有所降低,由此假设2得到验证。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还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假设1和假设2结论仍未发生改变。

1.将被解释变量替换成(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t-(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t-1,即两年的债务增量取自然对数来进行考察,检验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务增量越大,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债务成本。

2.考虑到国内学者对高审计质量指标的选取有多种,如四大、六大、或十大,本文还采用了当年度的前作为高审计质量指标,假设2仍然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12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债务成本,这意味着债权人在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做出信贷决策时,能够感知到内部控制传递的信号,对拥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债务人会提供更多的债务资本和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因此,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更要主动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和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获得更为宽松的债务契约条件,降低债务成本。

本文研究还发现,在高审计质量样本中,高质量内部控制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不明显;在低审计质量样本中,高质量内部控制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显著。这说明当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较低时,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从而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将更明显。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海燕,历夫宁.***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J].审计研究,2008(3):81-93.

[2] 胡奕明,唐松莲.审计、信息透明度与银行贷款利率[J].审计研究,2007(6):74-84.

[3] 高雷,戴勇,张杰.审计实务影响银行贷款***策吗?――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0(5):191-205.

[4]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46-52.

[5] 李晓慧,杨子萱.内部控制质量与债权人保护研究――基于债务契约特征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97-105.

[6] 杨德明,冯晓.银行贷款、债务期限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8):44-50.

[7] 杜兴强等.大股东资金占用、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J].经济管理,2010(1):111-117.

[8] 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 会计研究,2009(2):45-52.

[9] 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J].审计研究,2009(5):76-81.

[10] 盛庆辉.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外部审计治理有效性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3(11下):16-18.

[11] Doyle J,Ge W,McVay S.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78(5):1141-1170.

[12] Bushman,R,M and smith,A.J. Transparency,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3(4):65-80.

低保审计论文篇2

关键词:审计质量 审计环境 审计主体特征 审计客户特征

一、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考察

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质量是其生命线。审计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其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公众的投资信心和资本市场发育完善。对于审计质量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限定或权威性描述。美国审计总署(2003)提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师依据公认审计准则实施审计,以合理确信会计信息及其披露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表述,不存在错弊导致的重大错报。DeAngelo(1981)则认为是审计师发现并消除财务报告错弊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审计师专业能力和***性的结合。强调了“发现”的可能性取决于专业胜任能力,而“消除”的可能性则取决于***性。瓦茨和齐默尔曼(1986)认为,审计质量是专业能力和***性的联合概率,其可以增大审计师发现并消除错弊的概率,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由此可见,西方学者对审计质量的界定都统一为专业胜任能力和***性的结合。***性、专业能力与审计质量之间实质上只是因果关系。国内学界有两种观点,“结果论”和“过程论”。从理论上讲,对审计质量的评价应当基于整个审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评定其优劣程度,而不仅是针对审计报告。但在审计实践中,专业能力和***性对报告使用人来讲是无形的,人们能看到的只是审计最终产品――审计报告。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只能基于审计报告质量高低的假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专业能力足够而***性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认为对被审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公允性的鉴证准确性程度,即为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是明确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相关文献也以实证和定性方法得出了诸多有意义的结论。基于目前众多、分散的影响要素,本文则按照环境、主体、客体三大类对诸要素先进行归类,即而对主要因素进行文献回顾评述,最后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审计环境制约和影响审计质量影响审计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审计市场供需和市场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产权结构、法律环境、行业监管与行业自律、会计制度规定的可选择性以及注册会计师聘用制度等方面。尤其是制度性因素,决定了审计实施效果。美国新制度主义贡献者J・法格・福斯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经济问题的产生源于制度问题的存在。李若山(2004)指出,安然事件等系列会计丑闻发生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方***雄(2007)最新研究也提出了在研究注册会计师职业声誉经济后果性时重在研究制度环境因素。可见,制度性因素的重要性,本文也将环境因素尤其是审计市场供需和结构因素,作为导致审计质量低下的重要动因进行重点述评。(1)审计市场供需和市场结构。国内学界取得基本一致的结论认为,审计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需求的内在驱动不足,体现为买方市场。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加之***府过度介入更难形成有效的需求市场。李玉平(2006)从***审计制度安排下审计市场机制的特殊性出发研究供需问题,得出审计主体基于利益考虑会与客体进行合谋的结论。来明敏(2005)认为,我国证券市场股指浮动不是业绩指导多是***策消息驱动,审计市场供应过剩而需求的主客观动力不足,供需不平衡会导致审计收费低和审计买方市场的形成。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缺乏内部治理层次的权力制衡,存在较高的成本,也在机制上制约了审计***性、影响了审计质量,经营者以会计信息为载体的造假容易成为现实。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制衡消退而对***性影响方面(来明敏,2005)。Defond,wong和Shuhua Li(2000)研究了我国注册会计师***性提高对行业集中度的影响。行业集中度作为审计市场结构的参数,该指标越高竞争结构就越稳定,审计质量就越有保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审计市场行业集中程度总体很低。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对审计市场供需和结构情况的主要研究结论,即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审计市场供应过剩而需求不足,从而直接导致实务界审计收费的低价竞争(Lowbailing)以及合谋行为的频繁发生。基于此,我们可以分析这一结论的逻辑动因:作为公司内部治理四个层次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监事会应当合力解决内部利益协调、权力制衡和效率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国有股持股比例高、流动性差直接形成“一股独大”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导致前三个层次利益的一致性,无法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甚至恶意串通,侵害小股东利益。而监事被视为执行者,如何去指挥管理者(王春英,2005);***董事的薪酬由公司支付,荣誉任职,实质还是不***,如何履行监督执行董事的职责。因此,这种监督和权力制衡的缺位势必最终导致经营者以会计信息为载体的造假行为成为现实。而这种绝对的买方市场又直接造成了客户的寻租行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不顾审计质量和职业声誉实行收费低价进入,即而合谋造假取得合谋收益以弥补低价收费损失或者直接获取造假额外收益。(2)审计法律环境。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安排对于审计主体违规责任约束力比较薄弱,在无序的审计市场竞争条件下,低位的犯罪成本容易使审计主体人铤而走险,从而对审计质量的考量错位或者缺失。如果司法体制安排不当就会造成审计师的法律责任过轻从而导致社会整体的过渡投资行为(雷光勇,2006)。来明敏(2005)从审计主体本身的法律责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上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采用责任推定原则。李莉(2006)则运用实证检验得出法律风险和违规成本与审计质量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理论上讲,审计主体应当选择高质量来降低审计失败带来的法律风险,但由于目前国内相关法律风险约束力很低,判例法不便划分审计失败和经营失败的关系,较低的违规成本使得追偿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达不到先前制度设计的激励和约束的目的,从而导致造假盛行。学界目前尚无系统的研究法律约束界定的合理程度。(3)行业监管与自律。目前审计行业的监管模式有两种:***府强制型和民间行业自律型。监管模式的确定是***府和民间博奕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保证监管者的***性,美国SEC成立了公共监管组织,由PRO接替了AICPA的职责,我国***也收回了中注协的监管权。美国SEC前任***发表的《Who audit auditor》提出了激进的改革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措施,强烈显示出加强监管的迫切性。我国学者李若山(2003)也提出了加快审计民事法律责任体系建设以及会计行业的多层次监管。马志刚(2006)则通过实证模型检验了监事会规模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关系的假设。可见,目前由于行***原因造成的多头监管却处罚不力,监管成本大却监管缺位的被动冲突现象。加强监管的呼声高于实际控制力度,对于如何监管以及监管效果问题仍然是学界和实务界的最大困惑。(4)会计制度规

定性。会计制度规定的可选择性也从源头上为审计质量埋下隐患。在审计与会计信息“弹性”安排的博奕中,以“审计服从”为惨重代价,牺牲了审计质量来保证会计制度的灵活性(王春英,2005)。在注册会计师聘用制度方面,目前的聘用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被鉴证人对鉴证人的聘用和酬劳这一固有缺陷。对此,我国学者提出了“审计招标制”。纽约大学教授乔斯华.罗恩提出了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王春英(2005)则认为应加大标的范围,建立“财务报告保险制度”。

(二)审计主体即鉴证人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主体相关的因素主要表现如下:(1)***性和专业能力。***性和专业能力是中外学界公认的两个最主要的审计质量指标。***性是审计的灵魂、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如果审计师的聘任、薪酬受制于管理当局,***客观的立场就会丧失(sRC,1999;NACD,1999)。只要可以断定审计师存在能够使其丧失***性的因素,就认为审计质量无法保证,其发表的审计意见应视为审计质量存在问题(Defond,wong和shuhua Li2000)。抵御住管理当局的压力出具非标意见可以大为提高注册会计师出局的可能(吴溪、李辉,2001)。Kfishnan(2004)发现专业能力强的审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更稳健。从定量角度来看,审计人员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等不当行为的概率如果很低,可以推断其专业能力不强,质量就难以保证(Watts&zimmeman,1986)。此外,审计的***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也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任期和变更的影响。Marshall和k.Raghunandan(2002)对美国破产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任期早期的审计人员更易被客户所影响。吴溪(2002)则直接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发现严重性审计意见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这也同时印证了任期的延长将对客户以影响审计意见为目的的变更起到抑制作用。正如Pettyy和Cuganesan(1996)指出,多年连续审计可以确保审计人员对客户业务的运作、流程和控制系统有深入了解,这是执行有效审计的关键。Palmrose(1991)的研究则发现,在新获得审计业务开始的几年,审计人员更容易遭遇审计过失的诉讼,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缺乏识别客户特殊风险和存在问题的足够经验。(2)审计收费。西方对低额的审计收费现象有两种观点:一是一旦发表不利意见,客户就会收回准租金形式的审计付费,双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博奕后创造了多期合约,并在合约早期限制报告舞弊行为的意愿(SEC,1978;AICPA,1992);二是审计师必须在长期的审计收费和短期的非法合谋收入以及法律风险之间进行权衡(Lee&Gu,1998)。国外研究表明,享有收费溢价者暗含其能够提供最高的审计质量。Defond(2000)在对香港“四大”调研中发现收费溢价比例在10%~30%之间。国内多数学者也认为,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低额收费导致审计时间压力从而影响审计质量(雷光勇,2006;张立民,2004)。(3)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组织形式。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出于品牌声誉和违规成本考虑,可能会发表更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Richard B;Carter,1998)。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Watts&zimmeman,1981;Shackly,1981;Knapp,1985)。DeAngelo(1981)证明了所的规模越大,每一特定客户的准租金占准租总和的比重越小,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预期审计质量就越高。Mark L.Defond(1992)则认为所的规模、品牌声誉、***性和专业能力这些指标单独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都不够理想,应该将其联合起来考察。我国现有实证研究也发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有较高的审计质量(章永奎、刘峰,2002)。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上,西方多数采用合伙或有限合伙制,而我国则为有限责任制形式。李若山(2003)提出了加快审计法律责任体系建设,摒弃有限责任组织形式而强制会计师事务所采取合伙或有限合伙制。(4)非鉴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非鉴证业务越多,经济依赖性越强,甚至会有监守自盗的嫌疑,审计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促进性非标意见,就有遭到更换的可能,失去审计收入和更多潜在的非审计收入(来明敏,2005)。在提供非鉴证业务时,降低审计成本得到的收益低于降低审计费用转移给客户,那么就会合谋而危及审计质量(simunic,1984;Becketal,1988)。

(三)审计客体即客户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客体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客户经营状况及财务风险。研究发现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非常关注客户的风险程度,风险大则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高(方***雄,2004)。Defond,wong、李树华(2000).吴溪(2001),刘明辉、李黎、张羽(2003)以及漆江娜(2004)等都利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审计质量。Louwers(1998)、Carcel―lo&Nell(2000)在研究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时,选择按照财务危机预测模型可能遭受财务危机的公司作为样本,得出客户亏损尤其是首次亏损预示着公司面临重大的经营或财务风险的结论,这种风险严重时可导致持续经营出现危机。这一结论与我国学者章永奎、刘峰(2002)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Carcello&Neal(2000)提出,审计委员会的***性与因持续经营问题非标意见的概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Krishnan(1994)研究发现关于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出具“非标”意见大为提高了审计师被更换的可能性。上一期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意见类型的公司本期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更大(Mutchler&Williams,1990)。二是公司内控制度。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为外部审计更好地发挥鉴证作用提供基础。如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分离的公司,***审计的执行力更有效些(方***雄,2004);作为内控监管的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成果也能为外部机构共享(来明敏,2005)。由于会计市场的无序竞争、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审计范围受限等原因导致审计质量责任制度无法落实,学术界认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是改善的核心(姜巍,2006)。

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及结论

(一)文献研究评价从中外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无论审计环境、主体、客体发生何种变化,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始终是审计理论和职业界研究的核心内容,并且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西方早已经完成对其内涵的理论研究,得出一致结论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性和专业能力。而目前倾向于深入到特定行业、领域的实证检验研究,更注重在技术上获得突破、挖潜切实提高审计质量的空间。我国对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单个要素的理论分析阶段,主要包括制度因素、***性、专业能力、审计收费、非鉴证业务、事务所总体规模、客户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客户内控等方面。对上述要素大都是重点研究一个或几个方面,且个别要素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的结论也各自有异。对要素的环境背景考虑和要素间相关关系的理论研究寥寥无几。也有一些学者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做了个别要素

低保审计论文篇3

abstract: independence is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 audit and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perform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cpa. taking the cpa audit as the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pa audit independence, explained the threat made by lacking independence to society, explored the relevant measures, conducted deep and innovative mathematical reasoning on cost-benefit relationship caused by expanding the size of accounting firm, and thus obtained inevitable conclusion that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audit firm to improve the audit independence.

关键词: ***性;影响因素;防护措施;扩大规模;成效分析

key words: independence;factor;protective measures;expand the scale;cost-benefit analysis

中***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50-02

1审计***性的一般性研究

纵观国内外不少大公司的舞弊行为,其揭露和曝光往往不是cpa(注册会计师),而是看来比较外行的新闻媒体或其他报表分析人。当一个上市公司因虚假财务报表轰然倒塌时,愤怒的持股人抑制不住满腹怨气,大声谴责:“cpa都在哪里?”cpa审计***性的重要程性赫然出现。

现代经济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离,投资人不直接管理经济,而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层。当经理层把几百万笔经济业务,几千万条经济信息浓缩成三张会计主表展现在投资人面前时,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人面对天文数字只是一头雾水,一片茫然。解决的办法是委托cpa审计,提供审计意见,投资人再根据审计意见作出判断。这就要求cpa在审计中要严守中立、严于***、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以完成审计受托责任。受托责任自身必然要求cpa在审计中保持***性。只有超然***才能发现问题揭露舞弊,完成受托责任。

***性是cpa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执行审计业务的灵魂。传统观点认为,cpa的***性包括实质上的***和形式上的***。

2审计***性影响因素研究

2.1 影响审计***性的因素

2.1.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影响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要远高于小所。因为事务所规模越大,与特定客户相关联的准租占准租总和的比重越小,以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原因在于,一是大所拥有较多专业胜任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敏感,发现错弊的把握和概率相对较高。二是大所一般非常重视发展的未来并保持审计质量的信誉品牌,面对审计风险可能带来的品牌信誉损失更倾向于维护信誉,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执业***性,避免像小所那样为了保留一两个客户而不惜违规,即“购买审计意见”。品牌信誉会提高大所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后披露的概率,保证应有的***性和审计质量。

2.1.2 审计收费与时间的影响对于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即审计质量越好,审计收费越高。不言自明的是,审计时间与审计质量也呈正相关。一般说用于审计的时间越长,工作越深入,越容易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难设想,对于一个业务复杂繁多的上市公司,靠三五个cpa的三两天审计能保证质量上乘。

2.1.3 职业道德的影响cpa职业道德是指cpa在审计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由于cpa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其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性,所以在执业中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保持应有的***性;不接受和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不能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关系和冲突;不得从事与审计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等。这就使得cpa能在审计中保持超然立场,保证在发现错弊时,不受客户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审计质量。

2.1.4 非审计业务的影响cpa提供非审计业务会否对***性产生影响,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cpa对同一企业既提供法定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会过多过密地涉足企业事务,从而与客户当局形成某种亲密关系。虽然cpa不是决策者,而是决策参与者,在提出建议、可行性研究、判断最好方案中,与当局亲密接触。这种工作上的接触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人格上的微妙关系,从而削弱cpa审计的***性。

2.2 ***性不足对社会的威胁***性的缺乏将会影响相关利益方对审计价值的认同。从短期看,审计客户可从中受益,但投资者与债权人短期内要承担审计客户转嫁的成本与风险,使经济利益受到现实损害。对cpa来说,会导致审计收费的暂时增加,同时承担由于风险增加所需支付的潜在成本。

从长期看,随着***性风险的增加并导致不实财务报告,会造成四方面恶果:一是投资人和债权人要求得到额外风险补偿;二是审计客户不得不最终承担巨额的相关成本;三是审计价值的持续丧失;四是审计监管者、社会公众以更高昂的机制取而代之,比如安然事件后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结构的巨大调整。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3审计***性的防护措施研究

3.1 建立充分的审计市场

3.1.1 推行事务所合伙制合伙制事务所由于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利益与事务所的业绩和命运紧密相联,更有增强风险、责任、质量、品牌意识的压力和动力,为cpa的***性提供更大的约束力。

3.1.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委托人制度,变审计委托人为股东大会而非管理当局,促使股东大会真正履行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中国论文联盟

3.1.3 提高审计市场的准入标准大型事务所具有更强的担保能力,有利于冲淡审计活动的地域性色彩。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淘汰遍地开花的小型事务所,走合并、发展之路,扩大事务所规模形成充分的审计市场。

3.2 健全双重监管机制对cpa的监管机制,既有其自律机构即注册会计师协会,又有***府监管机构即***、审计署和证监会。必须明确这三个监管机构之间职责分工与合作,建立和完善外部监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的有机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监管或出现监管真空,充分发挥监管和自律双重监管机制的作用。3.3 强化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责任是以牺牲cpa经济利益来约束cpa行业、规范cpa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从法律角度分析,市场手段就是民事赔偿手段。美国对cpa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主要以民事赔偿为主,它对约束cpa和事务所行为、提高审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4 提高执业水平其中包括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严格审计回避制度,强化对cpa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cpa保持***性的内在动力,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cpa在执业中才能自觉抵制利益关系人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公正、客观地对待各方利益关系人。

3.5 规范非审计业务表1是美国部分大公司支付审计费用与非审计费用统计资料。

表1中可见,目前美国各大公司所支付的非审计费用已经远远超过审计费用。sec认为,提供管理咨询有损cpa审计***性,因此决定修改其***性规则。在我国,尽管非审计业务对***性确有影响,但不能因此而禁止。因为它不利于拓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加快行业建设。笔者认为理想的做法应是对非审计业务加以规范,如将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由不同事务所的不同cpa承担。这种做法既能活络事务所业务又能保持审计***性。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4扩大事务所规模的成本效益分析

4.1 ***审计的成本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审计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为避免委托人与审计人员之间的逆向选择发生的成本,其中既包括因缺乏信号机制发生的委托人搜寻合适cpa的成本增加,也包括不合格cpa占领部分审计市场。二是为避免cpa道德风险发生的成本,其中既包括委托人因无法观察、控制cpa不履行鉴证责任所带来的损失,也包括为避免或降低cpa渎职促使内外监管机构采取措施所发生的成本。当然,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工薪、差旅、办公等费用都属于审计成本。中国论文联盟

4.2 成本效益分析承前分析,扩大事务所规模是提高审计***性的重要措施。扩所必然发生成本,也一定能带来效益,扩所成本和效益之间关系如何?

审计***性水平是事务所权衡利弊得失博弈的结果,对应于事务所规模会产生两个特定成本,即在某种***性水平下不同事务所因失去市场份额的损失费用(c1)和遭受惩戒的处罚成本(c2),且二者呈反比关系。比如若保持较高***性水平,则失去市场损失费会较多,而遭受处罚的成本会相应降低。同理,若保持较低***性水平,则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会较低,但遭受处罚的成本会相应提高。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体,事务所明智做法是使得总成本最低,即两种成本均衡。在一定***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会低于小所。因为一个理性的上市公司,当事务所***性水平相同时,宁愿选择大所。大所遭受处罚的成本会高于小所,因为相关部门对其监管更严,要求更高,上述推理可用***1表示。

***1中:c1s为在既定***性水平下,小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用;c1b为在既定***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用;c2s为因***性水平未达要求,小所遭受监管机构惩罚的成本;c2b为因***性水平未达要求,大所遭受监管机构惩罚的成本;cs为小所两种成本之和;sb为大所两种成本之和;d为在均衡状态下,小所***性水平;e为在均衡状态下,大所***性水平。

***1中显示,由于在特定***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低于小所,而遭受惩罚的成本高于小所,在***性水平与***性成本的万千次博弈中实现两者均衡,均衡后的小所两种成本之和为cs,大所为cb。当cs与cb成本相等时,对应的***性水平,e点总是落在d点右方,说明大所***性水平高于小所,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客观上能够提高cpa审计的***性水平。

5研究结论

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5.1 ***性是社会审计的精髓,是cpa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

5.2 缺乏***性必将最终影响投资人、债权人影响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和事务所自身的利益;

5.3 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提高审计***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5.4 组建横跨区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历史地提到我国审计界议事日程上来;

5.5 扩所对审计***性的影响可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数理推论得到解释。

注:论文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刘三昌教授、华信学院范长缨教授指导下完成.二位教授对论文的框架、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述内容做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崔宏,刘尔奎.***性的含义与经济性质[j].中国cpa,2003,(3).

[2]张清芳.cpa审计***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07,(10).

低保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审计成本,影响因素,审计成本控制

 

1. 审计成本含义及构成

1.1 审计成本的含义

审计成本的一般含义是指由于事务所承接审计项目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即审计项目成本。审计项目的成本是由于事务所接受审计业务所增加的一切人力、资金和物力的消耗的货币化,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审计成本。审计项目成本控制是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的重点,研究它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科技论文。

1.2审计成本的构成

审计项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是直接构成审计项目成本的费用,它包括业务承接费用(即审前调查成本)、审计计划费用、现场审计的外勤审计成本、非现场审计的内勤审计成本。其中有必要强调的是现场审计的外勤审计成本,它主要由审计时间成本、审计取证费用以及专家聘请费用等组成。而间接成本主要是指为审计业务服务的费用,如与被审计单位协调的成本、城市间以及市内交通费等。

2. 审计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认为,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影响审计成本的核心因素。它对审计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当中,在一定的期望审计风险下,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大小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的大小。二是较高的审计风险将增大事务所出具不恰当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科技论文。此时,审计风险虽然没有增加审计风险损失的数量,但是增加了风险损失成本发生的概率。

2.2 审计技术方法

先进高效的审计技术方法能明显地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目前审计技术方法对审计成本的影响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通用审计软件的开发等极大地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审计项目成本。“软件”方面主要是指更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于风险审计领域的审计方法的应用,如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为降低审计成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

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事务所一般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和完备的时间、资金预算,能够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同时,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降低了出具不恰当审计报告的可能性,降低了风险损失成本发生的概率。

2.4 审计项目的规模

审计项目的规模一般与被审计单位规模相联系,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资产规模或报表项目规模也就越大,发生的事项越多,账户余额越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时投入的审计资源相对与小规模的单位也就越多审计成本也就相应地会加大。由此可以看出,审计项目的规模与审计成本之间正相关。

3. 审计成本的控制

3.1 辨证地引入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使审计效率较高的全新思路。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执业理念的改变。在选择审计战略时,注重在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之间选择一个均衡点。其根本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具体为:

1、明确客户服务及其他规划目标。具体内容为:明确客户服务及其他规划目标,取得或更新对客户业务与产业的了解,执行全面控制环境的评估,对重要性作初步判断,决定要审查的重要账户,确认影响这些账户的资料来源,编制审计计划。

2、了解和评估重要的资料来源,目的是寻找并确定控制弱点。一般在期中时进行,具体包括:确认重要的估计和资料过程,对各项过程取得了解,考虑何处可能出错,确认与评估相关的控制。

3、执行初步风险评估,目的是通过风险评估选择可靠的、有效益的审计查核程序即首先考虑固有风险,再对控制风险做出初步评估。具体内容包括:确认重要的作业和交易;了解重要交易的流程,绘制流程***;研究判断错误可能发生的所在,一是要辨认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二是要控制目标与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串联,三是要确认交易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3.2 节约时间资源,降低审计成本

时间资源=∑时间+∑劳动(知识),时间资源能够产生价值,增加经济效益。同样浪费时间资源,劳动的成本就会增加。首先,要严格时间资源的管理。时间资源的管理,就是研究如何根据每种资源的差异,研究高值、低值时间资源的分布,调配时间资源与人力资源以达到很好的结合,使之产生的资源价值最大。其次,优选审计程序,减少中间环节。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因此,必须在保证最佳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恰当审计程序。科技论文。主要包括:设计提出各项具体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率。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府职能部门和人员编制既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试行按比例规范行***成本投入的,凡是支出超过规定比率、幅度的,应该视为支出过大或不当。在***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评价上,主要依据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和定额标准,既要看工程造价、预决算是否真实、合法,有无高估冒算、损失浪费等问题,又要看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还要看项目竣工后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和产生预期效益,有无潜在隐患或重大决策失误等问题。在转移支付,社会保障费以及其他各类非生产性财***支出的效益评价上,可考虑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要看是否按资金的性质、用途和规定使用,有无截留、挤占、挪用、滞拨等现象。因为对这类支出只要按***策执行到位,其效益性也就得到了实现。

3.3 加强审计成本控制,合理转嫁成本

加强审计成本控制,可以采用合理转嫁成本的方式,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审计成本的最佳方式是节约审计时间同时扩大审计成果。审计成果数量越多,审计成本越低,而单个审计平均单位审计成果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利用和扩大审计成果,可以采取增强服务效果,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堵塞漏洞,扩大审计成果。

对审计经费实行定额预算。审计经费是由审计项目决定的。在审计前,可采用由审计项目定人员、由人员定预算、由时间和预算定工作量、由工作量定经费,实现审计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澳大利亚审计署,***府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就包括审计经费预算。审计经费预算来源于每个具体项目成本费用的总和。每个具体项目的成本费用又是根据项目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的工作量计算得出的。由于审计项目的多样性和不可测性, 特别是一些审计项目较为复杂或有较强变化性,给定额的确定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审计项目,可以采取经费包干,节约奖励的方式。

【参考资料】

[1]万宝璋.中国审计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吕先锫.审计成本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林万祥.成本论[M].北京:财***经济出版社,2001.

[4]李伟.试论审计成本的控制[J].科协论坛,2007年第五期

低保审计论文篇5

关键词:审计***性 博弈 审计委托模式 招标

一、审计委托模式的研究现状

现代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根据该理论,一个有效的审计委托模式必须明确委托者,被审计者(被审计单位经营者)以及受托者(会计师事务所)等角色。这些角色相互***、权责分明是维护企业所有者权益和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从经济学角度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价值在于消除公司管理当局和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告质量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监管者和利益相关者均对会计师是否有充分的***性和职业能力表示关心,特别是对企业经营失败的结果或经审计的会计账目的重要变化。要做到真正的***,是要使受托者即注册会计师必须***于委托者和被审计者。传统的***审计委托模式是由公司所有者直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者进行审计,以了解经营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审计工作结束后,由审计人员直接向所有者汇报审计结果,由公司所有者支付审计费用,审计服务对象仅限于公司所有者,审计成果不向外报送。这种审计委托模式在企业规模小,股东人数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较低的情况下是适用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保持超然的***性,不受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的影响,其审计关系***如(***1)。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司所有权不断分散,审计服务对象已不仅限于审计公司所有者,***府部门、债权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等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也需要了解公司真实的会计信息,此时,审计成果需要公开对外报送。我国目前的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着制度缺陷,由于管理层越位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仅听命于大股东等问题的存在,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者的真正***,造成了“***审计不***”的尴尬局面。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公司的审计委托权应属于真实会计信息需要者(袁国辉,2003)。但在目前情况下,由所有的真实会计信息需要者来共同委托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审计成果即审计报告对外报送的情况下,审计报告就成为了一种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最显著的特性就是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在生产力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或者说,许多人可以同时消费同一种物品。那么对于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者来说,任何一方都没有动力去主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并支付费用,使得原有的审计委托模式已不再适用,这就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委托模式来达到目的。

审计委托模式是整个***审计制度的基础,也是***审计制度设计的起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由此形成的***审计委托关系是否正常,委托方能否***以及***审计监督机制能否有效运行。杨芳(2000)从国有上市公司审计聘任制度方面出发,提出了由***府聘请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并决定审计费用的制度。袁国辉(2003)从充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论证了由真实会计信息需要者委托审计的合理性,但真实的信息需要者有外部大股东、债权人、公司主要往来客户等,具体由哪一方来委托没有给出定论。蒋尧明和郑佳***(2005)在对当前我国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和***府招投标制度审计委托模式方案,认为与其它制度相比,***府招标制度是适合我国现状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模式,并从招标、投标、标书、评标和中标等方面设计了***府招标制度的具体方案。周竹梅(2006)从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交易费用等方面论证了建立***府委托模式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李楚雄和林翔(2006)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方对采取招标这一方式选择事务所是否有效、合理存在分歧。会计师事务所对招标单位的招标程序和招标条件限定颇有不同意见,双方对招投标结果都比较满意的情况并不太多,继而定性地分析了审计业务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和完善审计招投标的建议。

二、“***府招标”过程的博弈特性

***审计由最初的市场选择和行业自律发展至目前的国家强制执行并不断加强***府监管,说明***府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其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等优势,有必要代表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共同利益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委托,参与审计报告这种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保证高质量的社会审计服务的有效提供。招标是招标人发出招标公告,说明需要竞标项目的具体内容,邀请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投标,从中择优选出最有利于招标人的投标人,并与之签订合同,使交易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易方式,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等特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招投标能够发挥信息揭示和信息传播的功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目前对“***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将“***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定义为由***府作为公司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者的人,以招标的方式选择受托者即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向***府收取审计费用的一种新型审计委托模式。在***府招标过程中,如何让“价格”说实话,使得资质好、信誉高、成本低的投标方报出相对较低的价格(有竞争力的投标价格)从而中标,是***府招标机制设计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由***府介入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由***府从上市公司收取审计费用,然后由***府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是一种通过改变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使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保持真正***的新思路。此种审计委托模式下的审计关系如(***2)所示。通过(***2)和(***1)的对比可以看出,这种新的审计委托模式解决了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者是同一个主体的矛盾,解决了由于审计费用支付方式的不合理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性的问题等。另外,这种审计委托模式借助了行***手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仍未完善的现阶段具有执行上的高效性。

博弈论是研究在风险不确定情况下,多个决策主体行为相互影响时的理及其决策均衡的问题。即在某种固定规则的竞争中,结果不是由单一决策者掌控,而是由所有决策者的共同决策实现的。在***府招标过程中,有招标方和多个投标方参与,其得益受到各方决策的影响,谁能中标是参与各方共同决策的结果。在“***府招标”的博弈过程中,涉及两类局中人,即招标人和投标人,在本研究中指***府和会计师事务所。假定各投标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且各投标方之间无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即各投标方之间不能形成共谋,所有投标人的投标决策是同时进行的,没有先后之分,每个投标方在开标前仅知道自己对标的物的价值估量和成本,而不知道其它投标方的价值估量和成本,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信息的非合作静态博弈的过程。在博弈过程中,各投标方在确定自己的报价时面临着两种选择,报价越低中标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中标的情况下,报价越高利

润就越大。以往的研究已经定性地论证了“***府招标”模式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府招标”中会计师事务所和***府在招标中的博弈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来检验“***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的有效性。

三、***府和被审计者的博弈过程分析

***府首先要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水平,以前的审计情况等来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规模等资格条件。只有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才可以进行投标,***府根据出价最低者即价格优先的原则确定最终的中标者。在这种招投标过程中,***府和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分别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进行博弈,为了避免寻租行为及逆向选择风险,要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为了方便问题的研究,本文作如下假定:假设1:***府将根据成本最小即价格优先的原则来选择最终的中标者,而由哪一家投标方中标并不是***府所关心的,因为所有参加投标的会计师事务所***府均认为可以胜任此审计工作。假设2:在招标中***府禁止投标者之间的套利,这意味着中标者不会将所中标的转让给其它的投标者(因为这种行为将蓄意破坏***府的最优机制)。假设3:各局中人在参与博弈的过程中均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即各局中人均为理性的经济人。假设4:不存在权力寻租,在招标过程中各投标方所获得的信息是相同的,即在招标前,***府会将招标信息提供给所有符合投标资质的企业,而不是仅提供给具有信息优势的招标企业。假设5:投标人都是风险中性的,即得益期望值等于确定的值,得益函数是线性的。

基于上述假设,招标方与投标方的博弈过程如下:

(1)只有两个投标者参与。令bi≥0(i:1,2)是投标人i的出价,ci(i=1,2)为投标人在中标以后进行审计的成本。假定ci只有i知道(因为ci是投标人i的类型),但两个投标人都知道ci***地取自定义在区间[0,1]上的均匀分布函数。投标人i的得益如下:

显然,b*(c)是随着n的增大而逐步减小,随着投标人数的增加,当n∞时,b*c/2。也就是说为了中标,投标人之间会拼命互相压价,并最终导致最低中标价格大大低于投标人的审计成本,使得投标人即使中标了在初次审计时也是无利可***。

通过分析可知,“***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尽管从源头上解决了会计师事务所***于被审计单位和委托方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当投标人数过多时,又出现了以低于审计成本报价来中标的情况,以上的结果和王春英(2005)提到的“我国学者提出并已经得到实践的审计招标制使本来竞争激烈的审计服务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恶性竞争导致的低价收费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的结论是一致的。当投标人数趋于无穷时,中标价仅是审计成本的一半。目前低价竞争是否会损坏审计***性,降低审计质量这一问题尚无定论,DeAngelo.L(1981)认为,“低价揽客行为”本身并不损坏***性,是现任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预期能获取未来准租(期望在与客户的后续合约中逐渐提高审计收费来弥补前期亏损)的一种理性的竞争性的反应,并不会降低审计质量。而SEC认为,“低价揽客行为”是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无序价格竞争行为将会导致不实审计报告的泛滥。而我国大部分学者均认为低价揽客行为加剧了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恶性压价竞争,这将损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利益,严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发展,同时降低了审计质量和加大了审计风险,破坏了审计的***性,扰乱市场正常的秩序。

四、对策建议

当投标人数越多,投标人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为了中标各投标方问竞相压价,并最终导致最低中标价格大大低于投标人的审计成本,这并不是理想的结果。因此,在招投标机制的设计中,对投标人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在招投标过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和预审,剔除不合格的投标人,将参与投标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保障以最接近标的的价格把项目承包给成本低、信誉好的投标人,以有效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还应适当地将投标的资质降低,在审计招标过程中保证有足够多数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投标,提高投标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得到预期结果。虽然这样可以把投标者的资质降低,但要在能保证其能胜任审计工作的前提下降低,并不是毫无限度地降低。

我们揭示了“***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的优势所在,但卜述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在运行时,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及局限l生。“***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解决审计***性的思路,不仅要在理论上可行,而且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要选择一些典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试点,逐步地检验该方式的有效性,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改革,然后再推而广之。同时“***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的有效实施与其它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健全有效直接相关,如由物价管理部门制订的审计工时参考价格就会对审计报酬报价的编制与评审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这种审计委托模式的成功运行所需要的制度安排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简单的制度规范。由于在我国市场经济仍未完善的现阶段,“***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借助行***手段具有执行上的高效性,但鉴于***审计较强的专业性,公众难以对招投标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同时脱离了市场对资源的趋利性与合理性,所以一旦发生暗箱操作,的腐败现象,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秩序、***府公信力甚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作者简介:

郝树芹(1981一),女,河北沧州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低保审计论文篇6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控制;风险

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对社会经济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漏洞,一些会计师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利益,利用企业法律上的漏洞,让企业家们蒙受损失。如何降低注册会计师们的风险,是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注册会计师的概念和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1.概念分析。审计风险是指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审计人员和相关组织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与企业的客观事实并不符合,并让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主要特点。风险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客观性,若会计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没有进行客观、充分的验证,则会容易导致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性。第二,时效性,会计风险只存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除,如果在审计风险存在的期间进行审计并得出结论的话,则会容易造成审计上的错误,影响企业的收益。第三,不可消除性,会计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的会计风险是不能消除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与投入的相关资源有冲突,并影响着企业的收支平衡,当投入资源超出合理范围之外,就会导致企业得不偿失,因此,这些风险的控制往往是不能消除的。第二,审计风险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事物并非人为便能够消除,只能有所控制。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会计师审计产生的风险原因较多,因此对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不仅需要提高会计师自身素质,企业还要对注册会计师的情况进行考虑和分析。

1.谨慎选择会计审计单位。在选择审计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对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解,其中包括单位内部的人员情况,会计人员是否获得资格证,对审计业务的情况是否了解等,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据相关调查统计发现,审计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部分会计从业员对审计的业务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审计出现严重错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前,应该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了解企业的详细资料、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并通过企业的工作章程、营业执照,从而能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性质,才能对企业进行更好的审计工作。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求企业选择合适的审计单位实行审计工作,降低审计风险。

2.降低审计阶段的风险。在审计进行前,审计人员通过讨论确定一系列审计程序,从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审计检查的主要内容、审计部门的情况、财务报告等。审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检查企业的相关文件、实物、函证、询问等。通过相应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能够有效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出现严重错误。

举个例子,某公司注册会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前,都会编制完整的规范性审计工作底稿,并对这些底稿进行保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注册会计师会根据审计工作的进展、意见、以及审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能够有效保障自身的利益,避免在产生纠纷的过程中无法为自身提供合法、规范、完整的证据。

此外,编订审计程序和审计工作的底稿,有利于系统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思路,通过对工作进行完整的记录,能帮助注册会计师提供较专业的审计结论。根据《***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错误舞弊、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审计单位准则等方面的要求,注册会计师记录的内容必须要符合真实性。

3.在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控制。在审计报告的阶段,注册会计师主要可以根据取得的相关证据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财务表报发表相关意见,企业也要结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纰漏检查,并让其他的投资人员对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作出投资方面的决定。

4.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制建设。由于以往的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法制建设或建设并不健全,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一些会计师会利用法律的漏洞谋取利益,一些会计师在与企业发生纠纷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容易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保障会计师的利益并规范其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行控制。

5.注册会计师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性。美国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中看出,企业审计出现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便是缺乏***性和严谨性,由于缺乏***性,南方保健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利益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最终导致出现会计造假丑闻。为了能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降低会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性,避免与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影响审计工作。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控制和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提出相关的建议。要减少审计带来的风险,则必须要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认真对待审计工作,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低保审计论文篇7

此背景下,探讨我国审计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为重要。对于解决目前的审计问题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上,更要治本。审计就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买卖“审计服务”,在审计市场上,审计需求特征对审计产品的供给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市场上存在着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那么审计的供给者—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就会促使提供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脱颖而出,从而提高整体的审计质量;相反,如果审计缺乏这种需求,甚至存在着对低质量审计的需求,那么那些提供低质量的事务所就会占据提供高质量的事务所的审计市场,审计质量因此而降低。

本文试***避开传统的从会计师事务所压价竞争的角度谈论审计质量,而是从研究***审计市场的需求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公司治理和***府监管,力求在根本上找出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具体可以列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审计的冲突中区别审计的自愿性需求和强制性需求;

其二,从***审计的信息需求,说明审计能够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和信号作用;

其三,从***审计的保险需求,说明在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下,审计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转移。

本文的总体思路就是理论原因-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审计需求、冲突、信息质量、保险作用

Demand for Auditing and Auditing Quality in China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external audit service originates from the intention to smooth transaction among contracted parties I commercial society(including shareholders, creditor, management and potential investors).in the independent audit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As two sides of the market, they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dependent audit quality and the ongoing of the whole independent audit market.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falsification of account occurred. They lead to the bankruptcy of the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that audit the firm’s report. During this situ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the demand. for auditing.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basic demand of auditing:

1 The lack of effec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was one of the major deficiencies associated with business failures in the past decade. Most notably missing were an independent oversight of management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ineffective use of the audit function by the board.

2 The public, the investors and the Congress expects auditors to find fraud, enforce accounting principles that best portray the spirit of the concepts adopted by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be neutral to users. The public also expects auditors to be advocates of economic reality. All these above related to 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which would be helpful to investors and government.

3 The public wants auditors to step forward and acknowledge greater responsibility for detecting fraud and ensuring that fraud is reported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timely action. So for a better policy and a better auditing quality,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bound the auditing risk with the business risk. Auditors who fail to discover the fraud are likely to be prosecuted. Thus, auditing would also be an insurance tool.

Key words: Demand for Audi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Information Quality;

Issurance

目 录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

(二)研究框架1

(三)文献综述2

二、冲突与审计需求2

(一)自愿审计阶段的审计需求

——是否雇佣外部审计2

(二)强制审计阶段的审计需求

——是否雇用高质量的外部审计3

1 自愿性需求与***审计供给质量的关系4

2 我国法定审计:***府部门是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的最大需求者4

3 我国现阶段自愿性需求严重不足的实证分析5

三、信息价值、信号效应和审计需求6

(一)审计能提高信息质量6

(二)审计需求的信号假说6

(三)我国:会计报表使用者尚未真正关心报表审计质量7

四、保险作用和审计需求9

(一)两个前提条件9

(二) 信息风险与保险价值的公式分析9

(三)美国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诉讼与监管11

(四)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制度11

五 结论13

(一)完善法律环境是培育***审计需求的基础13

(二)完善公司治理,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13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4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审计需求是在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财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分别为验证和解脱经营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下产生的。市场中对审计有效的自发需求会强化对财产经管者行为的监督,维护市场正常运转。

由于市场上有了基础的需求,才会有审计活动的出现。审计从来就不是审计师***主宰的纯专业活动。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到每一次具体的审计实践,审计行为都贯穿了审计信息供求双方的意志。

在供求特性丰富多彩的审计市场,审计可能生产真实信息,也可能生产虚假信息。从某种意义土来说,信息治理的途径需要从供求平衡中去寻找。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逐渐深入和扩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迅速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日益扩大,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壮大,***审计在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几年国内外屡屡出现审计失败的案例,发生了一连串“假账事件”。在国内证券市场上相继爆出的银广夏、东方电子、麦科特、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造假丑闻,湖北立华、深圳中天勤等曾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轰然倒塌;而国外***审计市场也不平静,“安达信”因安然事件而分拆,“德勤”、“毕马威”也相继卷入财务欺诈丑闻。2005年更是会计和审计界不平静的一年,7月份***公布的一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在2004年度的检查中,***抽查了5家具有证券期货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和13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并对8家事务所和23名注册会计师做出了处罚,其中包括普华永道及其两名注册会计师。与此同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也陷入科龙乱局之中。仅两个多月后,国家审计署公布了《2005年第四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国内16家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有14家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分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比,使得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触动了其对审计市场的信心。社会公众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深表忧虑的同时,也对被誉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提出了质疑。使人们不禁对审计行业的现状提出很多疑问:审计到底在审什么?它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审计的质量到底体现在哪?

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审计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为重要。对于解决目前的审计问题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上,更要治本。审计就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买卖“审计服务”,在审计市场上,审计需求特征对审计产品的供给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市场上存在着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那么审计的供给者—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就会促使提供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脱颖而出,从而提高整体的审计质量;相反,如果审计缺乏这种需求,甚至存在着对低质量审计的需求,那么那些提供低质量的事务所就会占据提供高质量的事务所的审计市场,审计质量因此而降低。

由此看来,创造和引导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可能更为重要,很多目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于审计需求上。

(二) 研究框架

本文试***避开传统的从会计师事务所压价竞争的角度谈***审计,而是从研究***审计市场的需求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公司治理和***府监管,力求在根本上找出我国审计***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具体可以列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审计的冲突中区别审计的自愿性需求和强制性需求;

其二,从***审计的信息需求,说明审计能够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和信号作用;

其三,从***审计的保险需求,说明在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下,审计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转移。

本文的总体思路就是理论原因-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建议与思考

(三)文献综述

审计***性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有不少研究陆续探讨了:公司治理、审计定价、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相互竞争压价导致质量降低、审计轮换制度等现象。总的来说,目前在国内对审计***性从根本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研究较少,主要的研究是在研究审计理论中提及该问题,其中,谢少敏在《审计学导论》中一书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在研究审计需求方面,运用经济理论解释审计需求产生的原因的理论相对较多,国内外对***审计需求的研究主要运用了:理论、信息理论、保险理论、行为理论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为什么需要***审计。其中:

Jensen和 Meckling (1976)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u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认为, 若资本市场完全理性, 则外部投资者将能预见到企业内部的成本, 并降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 即成本所导致的企业价值损失最终将全部由企业的内部人承担。从而,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 委托问题较为严重的公司将有积极性通过引入外部监督, 以降低内部成本, 并提高企业市场价值。这表明, 外部监督与内部委托机制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若内部委托机制较为完善, 则企业可能较少诉诸于外部监督的作用;反之, 若内部委托机制较为薄弱, 则企业可能将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监督机制, 来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自Jensen和Meckling (1976) 的文章发表以来, 已有一些研究实证考察了企业是否会通过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来降低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成本, 并提高企业价值。这些文献的主要研究假设是: 若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 则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成本越小, 从而, 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较低; Meduick Robert(1992)The liability Crisis in the US Impact o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of Auditing 认为若负债率越高, 则管理层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越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的成本, 此时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也较低; Wallace W A (1987)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audit in free and regulated markets a review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首次提出了审计活动产生的三个需求:监管需求、信号需求和保险需求,为审计需求理论奠定了基础。

另外,国内的学者也在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审计***性的问题。文硕(1996)认为以上理论的假设都是以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个事实为基础的,这才是审计需求最根本的驱动力。曾颖、叶康涛(2005)在《股权结构、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中着重分析股权结构和持股比例对审计需求的影响;王悦(2005)在《利益冲突、审计需求与审计师力量》中探讨了审计师由于与各方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性减弱的问题;张奇峰(2006)在《上市公司***审计需求:原因与治理》中提出导致上市公司自愿性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一级治理机制不完善。这些成果不同程度论及了审计市场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但缺乏对我国审计市场中需求的专门分析。

二、 冲突与审计需求

(一)自愿审计阶段的审计需求――是否雇佣外部审计

早期在外部审计未被法律强制要求提供时,关于冲突与审计需求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是否有动机雇佣外部审计来制约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Jensen 和 Meckling (1976) 提出:

成本= 委托人监督支出 +人保证支出+剩余损失。

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委托人追求资本增值一级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而拥有决策经营权的经理人除了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以外,还对一些非货币性受益充满兴趣,如奢华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个人声誉。当然,如果人和委托人能够签订完备的契约,详细规定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其相关的处理,成本可以避免。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一级委托者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完备契约签订成为不可能。即便可行,其成本将十分高昂,从而失去了经济合理性,成本不可避免。

如果假设委托人足够理性,能够调整人的工资来获取自身利益的充分保护,那么当委托人能够预期到人不会总是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即成本不可避免,并且这个成本超过了委托人所意愿承受的水平,委托人就将缩减人的工资来获取自身利益的保护和补偿。所以成本一般是从人的工资中得以补偿。,实质上人承担了这些成本。成本越大,经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就越是低;成本越是小,经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就越是高。

人即经理人如果预期工资水平的下降带来的效用损失超过了在职消费等自利活动带来的效用水平的提高,此时经理人员就有动机采取措施以减少成本来提高自己的工资,如向委托人保证将不会采取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如果一旦从事此类活动,委托人也将从人处得到补偿。而经理人员通过编制财务报表作为委托人评价人业绩的基础就是其中一项。如果由每个委托人来收集财务信息,并根据个人收集到的信息来决定经理人员的薪酬,无疑,这其间所耗费的成本是巨大的。但是因为经理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用于评价其自身的业绩,他们就有动机来进行报表粉饰,营造一个繁荣的假相。如果委托人因此而不信任财务报告,而还是要坚持自己来收集信息,此时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此时聘请外屋***的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鉴定,从而获取委托者的信任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这样,成本会大大降低,经理人员的效用水平也可以获得提高。

正如Auditing—Concepts for a Changing Environment所总结的公司冲突所引发的审计需求:

Corporate governance exists in all organizations. It occurs when one party provides resources to an entity or to another party to utilize for the business purposes agreed on by the two parties. In turn the party providing the resources requires accountability on

(a) whether those resources were safeguarded;

(b) whether they were used for the agreed-on purposes’

(c) How well those resources were use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agreements come in many forms: stock purchase, loans, or credit extended on purchases. Unusually the parties elect a board of directors that oversees manage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Auditing—Concepts for a Changing Environment (5th edition)

Page 8-9 By Larry E. Rittenberg, Bradley J. Schwieger,

published by Thomason south-western

公司管理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当某个实体把资源同意交给另一个公司式的组织管理,公司管理就出现了。这些管理资源的的公司就必须为以下事情负责:

a) 这些资源是否被良好的保护了

b) 这些资源是否按照协议使用了

c) 这些资源的使用是否有效率

这些协议的达成来自多方面:股票的发行,债权,或者日常交易中引起的贷款。通常,这些交出资源的实体都会选出一个董事会来管理这个组织。

理性预期理论还认为,委托人能够估计利益冲突所带来的后果,并且能够通过调整经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以弥补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损失。所以对于委托人而言,是否对人进行监督变得次要。相反,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薪酬水平,希望委托人对其行为进行监督,也即是人而非委托人是审计活动的需求者。

(二)强制审计阶段的审计需求——是否雇用高质量的外部审计

当法律强制要求提供外部审计时,关于冲突与审计需求关系的研究演变为企业十分有动机雇用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如果企业自身有强烈的审计需求,那么其对审计质量就会非常关注。

1 自愿性需求与***审计供给质量的关系:

假设审计质量连续分布且能被需求者有效识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自愿性需求及强制性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当审计质量越高,对***审计的自愿性需求就越大。而强制性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正与之相反。这是因为:

在自愿性需求的情况下: 质量对需求的弹性> 价格对需求的弹性,即更高的质量能诱发出更多的需求;

在强制性需求的情况下,质量对需求的弹性

由此可见,给定审计质量越高,则要求审计程序越充分,所需审计成本也越高,相应的审计服务的收费(价格)越高,而价格与需求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在强制性需求下,审计委托人更关注价格而非质量。

自愿性需求有助于形成市场的有效竞争,也就是说,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将会促使各事务所在一定的价格下,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或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审计收费(价格)。而强制性需求则相反,它并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会排斥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这就导致了高质量审计受到排挤,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市场的竞争将表现为恶性的价格竞争,或追求低质量服务的竞争,***性差、对企业“言听计从”的事务所将“生意红火”,市场上高质量的审计意见被低质量审计意见取代。

从数量上来看,总需求=自愿性需求+强制性需求。当总需求一定时,自愿性需求和强制性需求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当市场上自愿性需求约融资成本的制度安排。

2我国法定审计:***府部门是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的最大需求者

对于我国法定审计来说,***府部门是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的最大需求者,导致审计变成一种异化了的***府行为。

我国审计市场建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府的行***力量去创造市场需求,并直接创造或间接调节审计供给。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审计市场化的效率。但是,这种行***干预下的市场,缺乏对***审计的自发需求,审计主体在供求关系中处于劣势,审计供求主体之间缺乏正常的供需关系,低价竞争大量存在,审计市场难以正常的成长和发育。

近年来,虽然审计市场的局面有所改观,但***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分干预依然存在,审计供求关系依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资本市场还欠发达完善,国有股份所有者“缺位”现象较为严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由***府出面筹建,***府进行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带有非常强的***府痕迹,导致了在审计市场上存在着没有委托人的契约人。公司的权力掌握在人管理当局手中,因此,审计需求表现为一种形式。所以,上市公司的很多行为不是面对市场,而是面对***府和相应的监管机构,因此,在这种“取悦”***府和相应的监管机构,审计早已不是一种自发的市场需要

3我国现阶段自愿性需求严重不足的实证分析

在中国转型经济中, 企业的冲突并不能引发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控股股东缺乏雇用高质量审计的动机,他们甚至会雇用低质量审计以降低外部监督作用。并将这种需求不足归因于薄弱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以及家族式企业中以关系为基础的交易和***治“寻租行为。

我们引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曾颖、叶康涛所做的数据研究《股权结构 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会计研究》(2005.10)为例。

数据来源于:中国股票所有上市公司2001 2002 两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数据来自色诺芬sinofincomcninfocom公布的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核对。样本中不包括当年退市的上市公司PT 公司由于金融类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对外部审计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样本中剔除了金融类企业剔除部分变量数据值缺失的上市公司最后共得到2339 个样本。其中, 2001 年的样本数为1120, 2002 年的样本数为1219。

***1中反映了企业聘用“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概率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描述性统计关系。不难发现:持股比例呈明显的倒U 形关系

1)大股东持股比例在80% 以上的企业组别, 这部分企业聘用“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组别。这显然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控股80%显然已经完全能够控制企业。

从***1不难发现, 这个组别的企业规模要远高于其他组别。一方面 随着企业规模的上升, 企业来自成本降低所获得的收益也将上升, 同时, 审计费用相对于资产规模的比例将下降, 从而企业规模越大, 则越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Chow, 1982) 。所以,企业规模越大,越注重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受益,所以也就对高质量的审计有更多的需求。这是审计能够减少企业成本的实证之一。

另一方面,当股权集中度很大时,内部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一致,所以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内部人不但不会侵占外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会雇佣高质量的审计,向市场传递他们对外部中小投资者保护的信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企业。

2)激励效应。排除控股80%以上的绝对控股股东以外(由于资产规模大,对成本降低要求很高),公司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增加的过程中,在对审计师选择时,对审计质量要求也比较高。

股东股权集中度较小时,信息不对称较小,内部人雇佣高质量审计的动力不大,随着股权集中度增加,信息不对称增大,内部人越有动机通过雇用高质量的审计师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其信息披露透明的信号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即所谓激励效应。另一方面在股权集中度较小时内部人侵占外部中小股东的机会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内部人更希望通过雇佣高质量审计向外界传递信号,获得外界相关利益人的信任,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相应收益。

3) 壕沟效应。对于股权集中度中等程度的企业,比如70-80%,内部人一方面掠夺与侵占中小股东的机会和能力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只是部分投资于企业,所以内部人与企业的长远利益一致程度一般。所以内部人更倾向于侵占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雇佣高质量的审计只会制约内部人的侵占行为,故内部人没有动力雇佣高质量的审计, 即所谓壕沟效应。

我国上市公司,我了是IPO公司还是已经上市的公司,其对***审计的自愿性需求都是十分薄弱的(李树华,2000)。这些所谓的控股股东,大多数就是手中握有相对控制权的股份,为了保住或者获取上市资格是其主要的审计动因。这样审计师监督管理层的需求被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并不关心审计是否降低了成本,是否有能力准确地陈述了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而是希望保证报表对于第三方具有特定的预期影响。(Nichols和Price,1976)

三、信息价值、信号效应和审计需求

(一)审计能提高信息质量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信息有两种功能:

1 能够减少风险 2能够改善公司的投资决策。

过去的研究表明:股东及利害关系人广泛依赖财务信息,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那么,存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是因为审计具有改善财务信息质量,提高财务资源配置的作用。(薛祖云、陈靖、陈汉文《审计需求:传统解释与保险假说》2004年)

但是如果一则信息中含有的噪音成分和偏差,信息的上述功能会减弱甚至会对投资者产生负面的影响。噪音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无意的差错,这些差错的存在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噪音使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现实经济事实。偏差是指为了自身利益的经理人员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噪音和偏差的存在,使财务信息公允、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的能力减弱甚至是虚假地反映客观情况。

审计人员能够发现财务报告中隐瞒或者虚假陈述并要求审计客户进行审计调整。而这些调整可以降低财务信息的噪音成分和偏差程度,是财务信息能无偏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

经理人员的很多决策都需要用到财务信息,如存货管理,保本分析等。财务信息的质量水平和经理人员决策的合理性休戚相关。审计向经理人员提供了更为准确、更为真实的财务信息从而能够优化经理人员的经营决策。

对于投资者而言,财务信息是其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同样,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决策的合理性和个人效用水平。

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可以改善其对风险和受益水平的估计。投资者对风险水平和预期收益估计更为准确,据此重新审视其投资组合,并做出必要的调整以满足个人的偏好,减少投资风险,增加个人的效用水平。

(二)审计需求的信号假说

审计需求信号假说是基于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提出来的。

信号假说认为,企业上市融资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们为了能够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自身所具有的高素质。这里的信号是指对于某种行动,高素质的企业可以采用,而如果低素质的企业采用则会被认为是不理智的。这是因为对于低素质的企业而言,采用这种行动的成本将远远高于行动所能带来的收益。这就赋予了这种行动传递某种信号的可能性,同时也赋予了这种信号的可靠性。

简而言之,就是高素质的企业可以低成本地采用某类行动,而低素质的企业却不行。这样,高素质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这类行动,把自己和低素质的企业区分开来,以达到某些特定目的。审计就被认为是这样一个可以将高素质企业与低素质企业区分开来的信号显示机制。比如,一家高素质企业与一家低素质企业同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他们为了能够尽可能将自身的股票卖一个“好”价钱,都试***向市场展示其最优状态。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由于他们都是首次发行股票,市场将很难从他们过去的业绩中对他们的未来进行预期,这就给他们利用报表粉饰等财务舞弊手段提供了较大空间,同时由于市场对他们一无所知,市场还会出现逆向选择现象。这样对于高素质的企业来说,面对资本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为了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向市场传递真实的财务信息,同时,采用诸如聘请高质量的审计人员等策略,向市场传递他的财务报表更具可信性,以区别于低素质的企业,从而达到优质优价,有效融资的目的。

实证会计已经证明: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在股票首次发行中,能够得到较高的市场定价。

(三)我国现状:会计报表使用者尚未真正关心报表审计质量

从企业的投资者(所有者)来看,国有企业的股东—***府、银行、证券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对会计报表鉴证质量的关注程度不同。

国有企业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股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可能像私人企业的股东那样关系每一特定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四大银行商业化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策性业务,故对债权人的会计报表的数据的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较小。商业化之后由于放款多是抵押、担保贷款,较少采用信用贷款,故其对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对于证券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来说,投资者对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尚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加之证券市场还不规范等诸多因素,尚未真正将其投资决策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上原因是造成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作用缺乏认同感的主要因素。2001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联合举行了

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48.32%的个人投资者(1135 人)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可信度有所增强;32.31%的个人投资者(1135人) 认为不增不减;8.56的个人投资者(201人)认为有所减弱;5.83%的个人投资者(137人)更认为会大为减弱;认为大为增强的最少,只有4.98个人投资者(117 人)。

机构投资者则有63.54%(61 家)认为会“ 增强”;有36.46%(35 家)认为“不增不减”;没有机构投资者选择“大大增强”、“减弱”、“大大减弱”三项。

这些情况说明,个人投资者对目前财务数据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所起的把关作用并不认同,当然审计也就没有信号作用了。他们认为审计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离其职业的标准还相差甚远。而机构投资者的看法相对比较积极,但没有一家机构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效果表示全部认同,都持有一定的怀疑。这说明***审计职业存在的根本— —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感已岌岌可危。

四、保险作用和审计需求

(一)两个前提条件

除了委托理论和信息理论之外,保险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给审计需求提供了解释。保险假设认为经理人员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是为了分散其自身的风险,寻求自身的利益保护。

根据Kellogg (1984), Wallace (1987), Menon &Williams(1994)等的研究,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其一是信息使用者具有向注册会计师提起诉讼的权利;

其二则是注册会计师具有相应的赔偿能力。

在美国,高质量审计与大规模事务所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规模事务所能够在公司破产或审计失败时给予投资者一定的补偿。这一方面导致大规模事务所更有动机保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提供,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对***审计的保险需求。可以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高诉讼风险而导致的***审计的担保职能可以说是美国***审计行业能够发展壮大的源泉之一。

由于行***和刑事处罚均是国家公共权力的体现,因此它虽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取信于投资者,但是由于它没有直接的补偿性,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时审计的价值仅仅体现为审计的信息价值,即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的运用,在实质上减少甚至消除财务信息中的错误与舞弊。这就使得投资者仅仅将关注的视野局限于审计的鉴证机制上。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不存在保险价值。

(二) 信息风险与保险价值的公式分析

实践中,我们很难做到财务信息风险的全部转移。从客观上来说,虽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失败的情况下,应该对依赖了其审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进行全额赔偿,但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混沌系统,对于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因此,我们很

难确切地计算出信息使用者的投资损失。

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只能设置近似的计算方法,比如民事赔偿法中对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的统一规定,当然这也是降低司法成本的需要。其次,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说,他所预期的审计失败时的赔偿额越高,那么他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就会越高。由于审计费用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让注册会计师承担过高的风险,对于股东来说同样不一定是最有利的制度安排。最后,从社会的角度,如果注册会计师承担全额保险,而又很难界定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的话,投资者将更趋向于投资高风险的产业(Schwartz,1997),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这样,我们在实践中所看到的就是一种比例保险的制度安排,民事赔偿法对

权利义务的配置则起到了在注册会计师与信息使用者之间分配风险的作用。

对于比例保险来说,它并不影响我们用保险假说对审计进行解释,但是不同的是,在全额保险的情况下,因为信息使用者能够将财务信息风险全部转移给注册会计师,因此信息使用者对鉴证制度并不关注,而在比例保险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因为不能转移全部的信息风险。因此,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完整的审计制度就应该包括鉴证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即审计应该兼具信息价值和保险价值,并且两种价值的相对重要性会随着风险转移系数的大小而改变。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大小则直接导致了信息风险的不同配置。

用公式可表示为:

IR=R×(1-β)×(1-α),

AR=R×β×(1-α)+P,

0≤α,β≤1

其中IR表示投资者最终承担的财务信息风险,它等于不存在审计情况下的财务信息风险R,与投资者所承担的剩余财务信息风险系数(1-β),和审计鉴证质量的负量度(1-α)的乘积。而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最终财务信息风险AR则等于初始财务信息风险R与投资者风险转移系数β和审计质量的负量度(1-α)的乘积,加上由于***府等公权力的介入而带来的损失可能性P。

这里我们看到投资者信息风险IR的降低,实际上是注册会计师承担R×β的风险之后,出于自身利益,投入α的鉴证质量后所带来的。因此在审计需求保险假说中,信息使用者的直接需求是审计的风险转移机制,而非鉴证机制。但是由于信息使用者不能实现风险的全部转移,鉴证机制对他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同样关注审计的鉴证机制,关注的程度则会随着β的增加而减小。

如果换一个角度将上述公式重新表述为:

IR=R×(1-α)×(1-β),

AR=R×(1-α)×β+P,0≤α,β≤1

审计保险价值的重要性首先体现为:

纯粹的审计鉴证机制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够完全消除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风险,即R×(1-α)式中α不可能等于1,R×(1-α)也不可能①等于0,审计的风险转移机制则为信息使用者进一步降低他们所面临的财务信息风险提供了可能。这里的α就体现了审计的信息价值,即α越接近1,审计质量越高,R×(1-α)所代表的剩余财务信息风险就越低。保险价值则由风险转移系数β表示,即剩余财务信息风险R×(1-α)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能够转移的财务信息风险数额。因此审计保险价值具有转移财务信息风险,提高财务资本所有者信心,保障资源供给的作用。

其次,审计保险价值有助于实现对信息使用者的补偿。正如前述,在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中大多数国家都未采用民事赔偿的方式。然而,我们注意到民事赔偿制度不仅能够实现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惩戒,同时,它还可以实现抵押性与补偿性的统一。这是因为民事赔偿制度的受益者就是信息使用者,这样对于同一笔赔偿金来说,对注册会计师是未能履行职责而损失的抵押品,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则是对其因为信任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所导致的投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降低信息使用者信息风险的一种方式。因此民事赔偿机制既实现了惩戒注册会计师,促使其提高鉴证水平,同时又深化了审计的根本目的———降低信息使用者所面临的信息风险,而且还部分解决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

以上的分析说明:审计的市场价值在于降低信息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风险。而传统上,我们所强调的改善信息质量只是审计价值的一种实现形式。因此审计的价值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即审计的信息价值和审计的保险价值。

用***可表示为:

(三)美国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诉讼与监管

我们看到,美国在审计风险管理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诉讼中树立了良好的典型。即使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AICPA也不能免除对其的严格监管,一旦发生严重的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就是在一系列的审计失败案例爆发后颁布的,旨在加强审计师的***性和审计质量。所以美国的SEC和AICPA对审计质量的管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undergone a decade of turmoil that is unprecedented and on a scale that has occurred only once before. The factors leading up to the change include:

(a) the failure of one of the largest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in the world (Arthur Andersen);

(b) four of the largest bankruptcies to ever occur—and each of the bankruptcies occurred in companies where financial statement misrepresentation had taken place;

(c) billions of dollars in investment and retirement losses;

(d) a sense that auditors could not remain independent when they were hired and fired by the managers that were preparing the mislead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e) a loss of confidence by many outside the public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the abilit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 to act in the public interest

Auditing—Concepts for a Changing Environment (5th edition)

Page 8 By Larry E. Rittenberg, Bradley J. Schwieger,

published by Thomason south-western

早在2000年,安永的一家叫做Tower air的客户被迫破产,其债权人包括通用电气的子公司等。这些债权人在起诉书中称,安永存在欺诈的行为,Tower Air 1997年和1998年的财务报告中隐瞒了该公司的亏损状况,降低了亏损额甚至扭亏为盈,从而导致Tower Air在2000年没能债务重组成功而破产。起诉人表示安永造成的损失合计达到3.8亿美元。该案2005年3月21日在美国巴尔的摩Baltimore开庭审理。实际上,2004年4月安永还曾因为在仁科事件中违背了***审计准则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在此后的半年内不得接收新的客户。

四大之一的毕马威又惹上了官司,罪名是滥用避税产品;因为要面对美国***府,人们开始担心它会不会因此步安达信解体的后尘。直到2005年6月16日,毕马威通过其***网站向媒体表示,公司将对从1996年到2002年期间提供的非法避税服务负责,同时还对该不法行为给美国国库造成的14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表示歉意。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6月23日,毕马威和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下称IRS就避税事件达成免除刑事指控的协议。但这并不表明毕马威从长达三年的避税事件中彻底解脱,尚未商定的高额罚金和巨额的民事诉讼还在等着它。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年初,毕马威刚刚就施乐公司事件和美国证监会达成和解,同意支付2250万美元罚金以摆脱美国证监会对其允许施乐公司自行操纵其会计账目的指控。

由此可见,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使得注册会计师承担了部分的风险,但这也一定程度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其中从一个完全依靠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角色转变为与公司紧密联系的利益相关者。如此的制度安排优化的审计的制度结构,加强了审计信息的可靠度。

(四)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制度

相比美国严厉的监管,在我国,事务所民事赔偿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投资者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保险需求。根据我国证券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虚假陈述提请诉讼有着许多苛刻的条件:即只有上市公司因财务报告虚假而受到监管部门的行***处罚,法院才予以受理该项诉讼;不允许股东集体诉讼。考虑到诉讼成本,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从事务所获得因财务报表虚假陈述而造成的投资损失。事务所对投资者的保险职能几乎事实上不存在。这样,事务所民事赔偿机制的不健全客观上使得投资者难以对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产生信任感,企业也缺乏对事务所的保险需求。

审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审计失败时有发生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盈利性组织,他们确保审计质量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其次,对审计质量不合格的事务所的严厉惩罚。但是如前所述,对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匮乏使得事务所缺乏提高审计质量的激励,而对事务所的法律诉讼几乎不存在。这样,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审计失败时有发生。

1998年,因在“琼民源”年报审计中严重违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遭证监会处罚。

1998年,成都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因为红光实业出具有严重虚假内容的财务审计报告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

1999年,因为东方锅炉出具虚假验资报告,四川会计师事务所遭***及证监会处罚。

2001年,因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深圳中天勤遭***处罚。2001年,为麦科特发行上市出具严重失实审计报告的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被追 究责任。

2001年,原郑州会计师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郑百文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遭到中国证监会处罚。

2005年,***对8户上市公司、8家会计师事务所和23名注册会计师做出处罚。其中,对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撤销, 对浙江光大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暂停经营业务,对华寅、天***泰、山东东慧等会计师事务所予以警告, 责令普华永道中天等四家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查出问题进行整改。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finance.sina

上表列示了1994年-2003年证监会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44例处罚公告。这些案例包括著名的“老三大案件”(深圳原野、长城非法集资和海南中水国际)、“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案和东锅案)和 著名的银广夏案、东方电子和麦科特案件。其中1999-2003 年证监会实施处罚的32个案例中,有28例是针对1996-1998年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的违反法规的行为。44 例处罚公告共涉及33 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处罚会计师事务所的覆盖面来看,占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事务所总数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问题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对注册会计师的赔偿制度尚无定论,所谓的监管只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自我监管、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所以处罚力度较小,警示性不如美国强。

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大规模合并内资事务所、本土化战略和中国的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在诸多的上市公司审计中也难以独善其身。

其中,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最为头疼的莫过于顾雏***事件了,德勤为科龙2003年年报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遭到市场各方的质疑。

2005年,***的一纸公告将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推向了前台。尽管普华永道中天此前主动解除了黄山旅游(600054.SH)和京东方(000725.SZ)两家上市公司的审计聘约,但是***还是责令该事务所整改,并对具体参与审计的谢骞和牟磊两名会计师处以警告。

和“撤销”或者“暂停业务”相比,“责令整改”属于较轻的处罚措施,但这毕竟是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次公开处罚。对于四大的超国民待遇,中国***首次对其说了不字。但是,审计整体质量的提高和严厉的监管是分不开的,而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其最好的制度保证。

五 结论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公信力缺乏信任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审计需求不足,而审计需求不足又是由于:

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冲突引发的审计需求未体现在我国的企业中

2 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民事赔偿制度,注册会计师不是其中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有鉴于此,笔者的建议为:

(一)完善法律环境是培育***审计需求的基础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审计是降低企业利益相关者与管理人员之间契约的签订成本与实施成本的外部治理机制之一。而法律对产权的保护就是所有契约最基础的部分,它不仅是审计契约得以实施的保障,而且也激发了企业对***审计的需求。目前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风险几乎不存在,这减弱了对注册会计师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更最重要的是损害了股东对事务所公信力的信心,而事务所的公信力是整个职业能够存在的根本。

因此,完善法律环境,尤其是健全审计师的民事赔偿机制,是培育审计需求的基础。如果企业失败或者审计失败,股东能够向审计师追偿部分损失,这一方面使得审计师必须在执业时兢兢业业,确保审计质量;另一方面拓展了企业对***审计的保险需求。

(二)完善公司治理,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

正是由于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弱小和大股东专权内控,才造成我国证券市场审计有效需求的缺位,因此,只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产权真正明晰,两权真正分离,才能形成对外部***审计监督的自发需要。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 Jensen M. & Meckling W.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305-360

.2 Meduick Robert(1992)The liability Crisis in the US Impact o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of Auditing Professional Journal of Accountancy Nov 20-21

3 Wallace W.A.1987,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audit in free and regulated markets review,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vol 1:7-34

4 Larry E. Rittenberg, Bradley J. Schwieger Auditing—Concepts for a Changing Environment (5th edition) Page 8-9 published by Thomason south-western

5 谢少敏 《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

6 薛祖云、陈靖、陈汉文《审计需求:传统解释与保险假说》2004年

7 曾颖、叶康涛所做的数据研究《股权结构 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会计研究》2005.10

8 新浪网财经:finance.sina

9 张奇峰 《上市公司***审计需求:原因与治理》(《财会通讯》 2006年 第4期)

低保审计论文篇8

(一)企业低碳动因与目标应用

BruceBellingham以奥巴马***府增加经济投资强化低碳审计为例指出,低碳审计关乎环境气候变化必须尽快落实审计活动。卢相君、唐楷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出发,对英美国家的低碳审计经验进行了归纳分析后,为我国低碳审计目标提出了建议。JennyDawkins从决策有用观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低碳审计的动因即经此审计后的信息会更具公信力,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李兆东、鄢璐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以需求为切入点,认为低碳审计的动因从根本上是低碳***策的实施以及碳交易市场审计评价与认证的需要。欧阳弘毅、付敏则从企业的角度通过规范分析,归纳出企业低碳审计的动因主要是实现低碳经营、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增加盈利。吴静归纳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碳审计***策以及我国目前的问题,对我国碳审计目标提出建议:总体目标是保障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体目标则与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相类似。

(二)低碳审计主体研究应用

目前国内关于碳审计的主体有着较统一的认识,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者。钱纯等学者对低碳审计主体展开分析比较,认为现阶段应加强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审计主体的队伍建设。刘颖、侯锦川从动态的维度通过分析归纳环境审计与碳审计的关系,指出低碳审计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提出有必要将企业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纳入低碳审计主体构成中。王爱国在分析归纳出国外低碳审计研究成果经验,提出我国低碳审计应以***府低碳审计为主导,逐步扩展到内部低碳审计与社会低碳审计,丰富了低碳审计主体范围。陈燕燕、彭兰香通过归纳分析了环境审计与低碳审计二者的关系,指出低碳审计的主体应为***的审计机构。

(三)在碳审计的内容方面的应用

低碳审计模式可以沿着“将低碳生产流程、节能减碳技术与环境绩效审计、节能减排审计、能源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探索。袁宏路归纳出企业碳审计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策效果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低碳产品的审计、低碳行为的认证。张薇、伍中信则是从两型社会的角度对低碳审计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应包含合规性、“碳中和”、碳绩效审计三方面的内容。孙圣洁在进行了规范研究后认为企业低碳审计的范围应涵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及治理的审计。钱英莲、樊鹏燕以煤炭企业为背景,对低碳审计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理论建议。杨应杰归纳出低碳审计的两大关键内容:制定碳消费目标程序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审查。

(四)在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问题方面的应用

英国是低碳审计的起源地,王帆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后认为我国应开展低碳审计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刘惠萍、王爱国对我国低碳审计进行规范研究,对我国低碳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低碳审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析。何雪峰在总结当前低碳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审计的主要程序和步骤应分为确定审计项目、数据收集与方案确定、实施低碳审计、编制低碳审计报告四部分。综合国内外以规范研究方法进行低碳审计研究的文献,不难看出自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提出后,***府、企业等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目前低碳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规范研究依然是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低碳审计理论研究中,一方面是由于***策缺失的需要,亟需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方***指导低碳审计实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由于低碳审计实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供研究的审计案例较少,使得研究方法仍局限于规范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研究方法并不是孤立、互斥的,在一定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根据所研究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二、低碳审计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

当前国外低碳审计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研究多集中于实务方面,即具体某领域的低碳审计:Amodeo,Christian以英国土地信托业为对象进行低碳审计研究。FrancesStewart针对公司规模的不同,分别讨论了大型企业及小型企业开展低碳审计的现状。也有学者针对目前的碳审计模式提出自己新的观点,JonathanRiley认为应给予已开展低碳审计的企业以实质性的鼓励。国外不仅是相关学者进行低碳审计理论研究,许多专业机构也致力低碳审计相关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联合国***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了排放因子等参数值为低碳审计提供了准确的计量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联合了《温室气体协定书-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详细阐述了低碳审计的五个步骤:确定审计边界、定位碳排放源、选择排放量计算方法、数据收集与汇总、计算并编制排放清单与审计报告。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Canada)制定了《实践指导: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审计业务》为碳鉴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专业的标准;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的服务机构致力于开拓碳鉴证业务,这些机构往往以国际审计鉴证标准中非会计业务审计流程为依据进行低碳审计;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2011年了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第3410号《温室气体排放声明鉴证业务》征求意见稿,这项准则规定了低碳审计的依据以及审计主体在低碳审计过程中应注意与遵循的标准,包括计划的合理性、标准的恰当性等。国内低碳审计实务研究方面,我国香港是最早开展低碳审计活动的地区并了建筑物排放指引等标准,刘少瑜等对香港建筑物排放低碳审计的指引进行了介绍。有学者结合特定行业对企业低碳审计进行案例与实证研究,李飞对半导体企业的低碳审计方法进行了探索

,钱英莲、樊鹏燕等学者对某大型煤炭企业的低碳审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低碳审计挖掘煤炭企业的节能减碳潜力。杨渝蓉等学者以“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议定书”为评价标准,从低碳审计的基本流程入手,对某水泥厂应用示例进行计算。以上论述的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在低碳审计中的应用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所选定的低碳审计研究对象多为污染性较大的工业行业中的某些企业,这是因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企业对降低碳排放更具有实际意义;其二是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相较于规范研究方法在低碳审计的应用较少,但其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是两类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随着低碳审计理论研究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更多的学者会寻求新的方法对低碳审计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低碳审计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结果。因此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仍是未来进行低碳审计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三、结论与展望

目前在碳审计方面的研究仍主要是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为主、案例研究方法辅之,综合国内外低碳审计文献可以发现,低碳审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关于开展低碳审计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低碳审计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学者们关于低碳审计的内涵、动因、主体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2.研究方法仍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缺乏低碳审计实用性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企业低碳审计仍处在探索阶段,缺乏专门的理论框架与准则为其作科学的指导,因此学术研究更侧重于低碳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另一方面现阶段由于低碳审计相关的数据收集与核算较为困难,这也是低碳审计的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的重要原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开展低碳审计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推动低碳审计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系统构建低碳审计理论体系

为促进碳审计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应积极探讨低碳审计理论体系构建模式,建立起国家主导、企业内部审计为基石的低碳审计系统。对此***府应致力于制定有关***策,为低碳审计理论和应用程序提供***策依据,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力量,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推动低碳审计的发展。低碳审计理论体系应涵盖从低碳审计的概念、动因、审计主体与客体到低碳审计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低碳审计理论框架,为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低保审计论文篇9

Abstract: Independence is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 audit and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perform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CPA. Taking the CPA audit as the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PA audit independence, explained the threat made by lacking independence to society, explored the relevant measures, conducted deep and innovative mathematical reasoning on cost-benefit relationship caused by expanding the size of accounting firm, and thus obtained inevitable conclusion that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audit firm to improve the audit independence.

关键词: ***性;影响因素;防护措施;扩大规模;成效分析

Key words: independence;factor;protective measures;expand the scale;cost-benefit analysis

中***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50-02

1审计***性的一般性研究

纵观国内外不少大公司的舞弊行为,其揭露和曝光往往不是CPA(注册会计师),而是看来比较外行的新闻媒体或其他报表分析人。当一个上市公司因虚假财务报表轰然倒塌时,愤怒的持股人抑制不住满腹怨气,大声谴责:“CPA都在哪里?”CPA审计***性的重要程性赫然出现。

现代经济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离,投资人不直接管理经济,而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层。当经理层把几百万笔经济业务,几千万条经济信息浓缩成三张会计主表展现在投资人面前时,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人面对天文数字只是一头雾水,一片茫然。解决的办法是委托CPA审计,提供审计意见,投资人再根据审计意见作出判断。这就要求CPA在审计中要严守中立、严于***、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以完成审计受托责任。受托责任自身必然要求CPA在审计中保持***性。只有超然***才能发现问题揭露舞弊,完成受托责任。

***性是CPA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执行审计业务的灵魂。传统观点认为,CPA的***性包括实质上的***和形式上的***。

2审计***性影响因素研究

2.1 影响审计***性的因素

2.1.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影响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要远高于小所。因为事务所规模越大,与特定客户相关联的准租占准租总和的比重越小,以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原因在于,一是大所拥有较多专业胜任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敏感,发现错弊的把握和概率相对较高。二是大所一般非常重视发展的未来并保持审计质量的信誉品牌,面对审计风险可能带来的品牌信誉损失更倾向于维护信誉,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执业***性,避免像小所那样为了保留一两个客户而不惜违规,即“购买审计意见”。品牌信誉会提高大所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后披露的概率,保证应有的***性和审计质量。

2.1.2 审计收费与时间的影响对于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即审计质量越好,审计收费越高。不言自明的是,审计时间与审计质量也呈正相关。一般说用于审计的时间越长,工作越深入,越容易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难设想,对于一个业务复杂繁多的上市公司,靠三五个CPA的三两天审计能保证质量上乘。

2.1.3 职业道德的影响CPA职业道德是指CPA在审计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由于CPA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其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性,所以在执业中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保持应有的***性;不接受和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不能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关系和冲突;不得从事与审计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等。这就使得CPA能在审计中保持超然立场,保证在发现错弊时,不受客户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审计质量。

2.1.4 非审计业务的影响CPA提供非审计业务会否对***性产生影响,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CPA对同一企业既提供法定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会过多过密地涉足企业事务,从而与客户当局形成某种亲密关系。虽然CPA不是决策者,而是决策参与者,在提出建议、可行性研究、判断最好方案中,与当局亲密接触。这种工作上的接触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人格上的微妙关系,从而削弱CPA审计的***性。

2.2 ***性不足对社会的威胁***性的缺乏将会影响相关利益方对审计价值的认同。从短期看,审计客户可从中受益,但投资者与债权人短期内要承担审计客户转嫁的成本与风险,使经济利益受到现实损害。对CPA来说,会导致审计收费的暂时增加,同时承担由于风险增加所需支付的潜在成本。

从长期看,随着***性风险的增加并导致不实财务报告,会造成四方面恶果:一是投资人和债权人要求得到额外风险补偿;二是审计客户不得不最终承担巨额的相关成本;三是审计价值的持续丧失;四是审计监管者、社会公众以更高昂的机制取而代之,比如安然事件后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结构的巨大调整。

3审计***性的防护措施研究

3.1 建立充分的审计市场

3.1.1 推行事务所合伙制合伙制事务所由于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利益与事务所的业绩和命运紧密相联,更有增强风险、责任、质量、品牌意识的压力和动力,为CPA的***性提供更大的约束力。

3.1.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委托人制度,变审计委托人为股东大会而非管理当局,促使股东大会真正履行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

3.1.3 提高审计市场的准入标准大型事务所具有更强的担保能力,有利于冲淡审计活动的地域性色彩。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淘汰遍地开花的小型事务所,走合并、发展之路,扩大事务所规模形成充分的审计市场。

3.2 健全双重监管机制对CPA的监管机制,既有其自律机构即注册会计师协会,又有***府监管机构即***、审计署和证监会。必须明确这三个监管机构之间职责分工与合作,建立和完善外部监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的有机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监管或出现监管真空,充分发挥监管和自律双重监管机制的作用。

3.3 强化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责任是以牺牲CPA经济利益来约束CPA行业、规范CPA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从法律角度分析,市场手段就是民事赔偿手段。美国对CPA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主要以民事赔偿为主,它对约束CPA和事务所行为、提高审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4 提高执业水平其中包括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严格审计回避制度,强化对CPA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CPA保持***性的内在动力,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CPA在执业中才能自觉抵制利益关系人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公正、客观地对待各方利益关系人。

3.5 规范非审计业务表1是美国部分大公司支付审计费用与非审计费用统计资料。

表1中可见,目前美国各大公司所支付的非审计费用已经远远超过审计费用。SEC认为,提供管理咨询有损CPA审计***性,因此决定修改其***性规则。在我国,尽管非审计业务对***性确有影响,但不能因此而禁止。因为它不利于拓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加快行业建设。笔者认为理想的做法应是对非审计业务加以规范,如将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由不同事务所的不同CPA承担。这种做法既能活络事务所业务又能保持审计***性。

4扩大事务所规模的成本效益分析

4.1 ***审计的成本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审计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为避免委托人与审计人员之间的逆向选择发生的成本,其中既包括因缺乏信号机制发生的委托人搜寻合适CPA的成本增加,也包括不合格CPA占领部分审计市场。二是为避免CPA道德风险发生的成本,其中既包括委托人因无法观察、控制CPA不履行鉴证责任所带来的损失,也包括为避免或降低CPA渎职促使内外监管机构采取措施所发生的成本。当然,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工薪、差旅、办公等费用都属于审计成本。

4.2 成本效益分析承前分析,扩大事务所规模是提高审计***性的重要措施。扩所必然发生成本,也一定能带来效益,扩所成本和效益之间关系如何?

审计***性水平是事务所权衡利弊得失博弈的结果,对应于事务所规模会产生两个特定成本,即在某种***性水平下不同事务所因失去市场份额的损失费用(C1)和遭受惩戒的处罚成本(C2),且二者呈反比关系。比如若保持较高***性水平,则失去市场损失费会较多,而遭受处罚的成本会相应降低。同理,若保持较低***性水平,则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会较低,但遭受处罚的成本会相应提高。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体,事务所明智做法是使得总成本最低,即两种成本均衡。在一定***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会低于小所。因为一个理性的上市公司,当事务所***性水平相同时,宁愿选择大所。大所遭受处罚的成本会高于小所,因为相关部门对其监管更严,要求更高,上述推理可用***1表示。

***1中:C1s为在既定***性水平下,小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用;C1b为在既定***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用;C2s为因***性水平未达要求,小所遭受监管机构惩罚的成本;C2b为因***性水平未达要求,大所遭受监管机构惩罚的成本;Cs为小所两种成本之和;Sb为大所两种成本之和;D为在均衡状态下,小所***性水平;E为在均衡状态下,大所***性水平。

***1中显示,由于在特定***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低于小所,而遭受惩罚的成本高于小所,在***性水平与***性成本的万千次博弈中实现两者均衡,均衡后的小所两种成本之和为Cs,大所为Cb。当Cs与Cb成本相等时,对应的***性水平,E点总是落在D点右方,说明大所***性水平高于小所,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客观上能够提高CPA审计的***性水平。

5研究结论

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5.1 ***性是社会审计的精髓,是CPA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

5.2 缺乏***性必将最终影响投资人、债权人影响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和事务所自身的利益;

5.3 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提高审计***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5.4 组建横跨区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历史地提到我国审计界议事日程上来;

5.5 扩所对审计***性的影响可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数理推论得到解释。

注:论文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刘三昌教授、华信学院范长缨教授指导下完成.二位教授对论文的框架、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述内容做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崔宏,刘尔奎.***性的含义与经济性质[J].中国CPA,2003,(3).

低保审计论文篇10

关键词:审计动因理论 衡量标准 经济学 完善审计工作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为什么产生审计,为什么需要审计和为什么审计需要存在和发展。审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受托责任论以及理论、多因素决定论、信息论、经济监督论、公司管理论及职业化需求论。下面就几种主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审计动因理论及缺陷

1.受托责任论。受托责任论主要观点是: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要性。它无法诠释审计的职能及社会作用;无法解释审计的***性。

2.理论。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存在契约关系,而契约条款的实施必须通过监督,否则就不起作用。审计就是这种监督方式。在这种理论中,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但理论的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求强制进行这一事实,无法解释理论认为审计是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与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是互相矛盾这一现实。

3.多因素决定论。在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2)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3)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4)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缺陷:(1)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一种最主要的动因。(2)它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二、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上述各种审计动因理论,大都从某个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本文以历史性、逻辑性、系统性为原则,以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提出5点判断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1.由理论可以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审计动因理论的宗旨是要解释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因。因而,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2.由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必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由理论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合理性。随着审计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

4.由理论能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性。审计的***性是审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的***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是不同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共同要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性这一根本特性做出合理解释。

5.由理论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审计动因理论应当将审计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释清楚,或者进行抽象性的概括,并以这一抽象性的概括为标准,解释统一本质的审计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审计动因———基于经济学的观点

根据上文提到的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本文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所谓非对称性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降低信息非对称。

1.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非对称性的。所谓信息不完全性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遇见一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正确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于他方信息的验证由于成本昂贵而放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向内部和外界提供财务信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由人的趋利动机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产生了一种社会需求,即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会计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的反映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判断,作出鉴定证明,以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确保其真实公允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这样通过审计可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现代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关于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如“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等等,实际上丰富了信息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论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者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需求。

2.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道德风险对审计监督职能和***性的解释。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界定:订立契约的双方中一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另一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侵蚀前者利益。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受托责任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实际上从委托关系的角度反应审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才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在道德风险模型下,委托人就应该设计一种激励监督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潜在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机构来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人不偷懒、说真话的问题。于是审计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形下,审计被要求具有***性的特征。审计***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逆向选择是对审计存在必然性的真实解释。在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来自于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是由阿克劳夫运用旧车市场模型开创的。其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间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经过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只有质量低的车能成交甚至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的信息总是比信息需求者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可能提供一种不完全信息或虚假信息的倾向。在这种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绩劣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满足自身利益。信息需求者或者因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来鉴别这些信息的真伪,盲从跟从这种信息,就会导致有限资源流向绩劣公司,而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司将退出市场或也采取披露虚假信息的措施。这就是会计信息市场上的逆向选择。会计信息可能由此而萎缩。因此,就需要具有***性的审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确程度。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可以导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4.信息非对称性对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审计期望差距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它既包括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的认识错误偏差而形成的差距,正是信息固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绝对的所以审计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不可能使之完全消除。于是,在公众需求和审计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期望差距。信息的非对称性很好地解释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信息非对称性是绝对的,但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审计自身内部环境发达与否等因素。所以,随着审计对信息非对称改变程度的不同,审计工作期望差距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而有所差异。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审计工作、建设审计理论体系

从本质上讲,审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构与社会有关各界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关系。审计通过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将经过审计了的、增殖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需求者。运用经济学知识可以从根本上对审计本质进行解释,从而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目标、职能、质量特征等。人们在规范、建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时候,就能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审计动因,对于指导审计实务、完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审计活动就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审计来增加信息的价值,这样,审计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范甚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都得到了规范;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着手,有助于改善审计内、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时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低保审计论文10篇

学习

辅导员办公室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辅导员办公室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辅导员办公室下半年工作计划,辅导员助理工作计划如何写。2、落实完成辅导员交办的各项工作。3、督促配合学院各部门举办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氛围。4、协调各班级之间的工作,营造团结协作

学习

美术教研组长工作总结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教研组长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美术教研组长年终总结,美术教研组长工作总结ppt。二、强化集体备课,认真开展各项公开课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

学习

班组长工作总结报告10篇

阅读(179)

本文为您介绍班组长工作总结报告10篇,内容包括班组长工作总结模板简短,班组长工作汇报与总结。一、自觉加强管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虚心向上级领导和车间工程技术人员请教,通过多看多问多听多想和多做,使自己的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为了

学习

供应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供应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供应商论文,供应商选择论文10篇。供应商管理是指企业的供应部门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需用物资的供应厂商进行选择、考核、评比不断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1]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

学习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推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

学习

环保审计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资金审计论文,环境审计论文的课题来源怎么写。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潜在威

学习

公务员培训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公务员培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公务员初任培训个人总结,公务员培训总结1000字。二、培训制度健全激励措施到位2005年,我局在2000年整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专门对《人事教育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干部学历教育

学习

电商论文10篇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电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商论文选题大全,电商方面论文的摘要。(二)普遍重英语轻商务,实践教学缺乏许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从英语教学转向而来。而商务类的专业教师则又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实践经验。

学习

商务英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论文100字,商务论文提纲范文。1.2“英语”的定义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文学英语为文本进行的

学习

车间班组长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车间班组长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车间班组长工作计划,车间班组长工作总结和计划。营运计划的编制是城市公交营运管理的核心工作,营运计划编制过程即是城市公交营运计划确定的过程,是把营运资源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使营运资源最大

学习

光纤传输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光纤传输,内容包括光纤传输知识100条,光纤传输教程。一、光纤传输1960年,美国科学家Maima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为光通讯提供了良好的光源。八十年代制成了低损耗光纤,从此,光通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光纤传输具有频

学习

语文教研组长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研组长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大全,双减***策下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我们坚持教研与教学同步,为教学服务,两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

学习

税收债务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税收债务论文,内容包括税收负担研究论文,税收债务关系方面的论文题目。税法上实体部分的法律关系,是以财产法性质的请求权,即金钱给付之请求权为标的的法律关系,又称为税收债务关系。税收债务关系的请求权,包括税收请求权、担保

学习

电厂审计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电厂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厂审计论文,电力行业审计风险毕业论文。从传统审计学角度,审计方法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模式、程序、手续、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涵盖了审计管理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取证的技术手段。火力发电厂能源审

学习

供应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供应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供应商论文,供应商选择论文10篇。供应商管理是指企业的供应部门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需用物资的供应厂商进行选择、考核、评比不断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1]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

学习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推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

学习

环保审计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资金审计论文,环境审计论文的课题来源怎么写。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潜在威

学习

贸易战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贸易战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贸易战论文,有关贸易战论文范文资料。一是进口替代型战略。最早实施这种战略的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该战略主要是高筑贸易壁垒,限制进口,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替代工业制品的进口,减少对

学习

注册会计师审计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论文,注册会计师审计论文模板范文。KeyWords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auditingindependenceaccountingfirms***、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赖以生存并发展的前提与

学习

审计助理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助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助理的实习内容怎么写,审计助理工作内容。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日益复杂,信息化发展日益加快,以手工审计为代表的传统审计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审计越来越快地向以计算

学习

贸易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贸易论文,关于贸易的毕业论文摘要。

学习

货币资金审计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资金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审计论文要收集什么材料,关于货币资金审计案例分析的论文。(二)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货币资金进行一支笔管理或按照业务类型对货币资金的收支进行分权管理。如果进行分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