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10篇

英语专业篇1

关键词:本科教育;计算机;专业英语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87-02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在国内高等教育中普及之后,广大师生增强了对本专业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国际专业文献的检索和理解能力[1,2,3]。《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在本科教学大纲中被设置在二年级以上,该课程的开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和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深入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和专业文档理解能力。该课程的教学方式灵活,可以采用正式出版教材、专业文献和科技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正式出版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对专业文献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对英文文献检索的方法;通过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合理安排论文内容组织结构,了解论文写作规范,为未来更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5]。

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本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1.对专业知识的回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基础建立在对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基础上,然而,计算机专业涉及范围较广,无论是计算机软件知识还是硬件知识,都有所涉及。从知识结构上讲,包含了数字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以及一些应用类的软件的使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首先对授课内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回顾,才能进一步学习专业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由于此课程的授课目的更主要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所以在知识回顾的过程中,简明扼要、突出知识重点显得尤为重要。

2.对英文专业表达方式的学习。由于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低年级过程所使用的几乎都是中文教材。对于专业术语的英文介绍较少,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翻译后的专业术语。学生对于中文的专业术语较为熟悉,而对于其英文专业术语较为陌生。因此,此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英文专业表达方式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将大量出现专业术语的词汇、短语等专业表达方法。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来源于生活中常使用的词汇,而翻译成的中文则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大量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达方式上的对应是教学目标之一,一方面需要教师熟练使用英文专业术语,另一方面需要对强化学生对英语专业术语的记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专业学术论文为教学资料,采取学生课下阅读预习、课上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体来说,《计算机专业英语》授课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教学质量:词汇、阅读和翻译。①词汇的联想记忆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而言,首先最直接的学习就是计算机的专业词汇。由于计算机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应存在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词汇教学较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词汇的联想记忆来理解和记忆。有一部分专业词语仅仅通过前缀的不同而表达完全相反的含义,比如编码(code)和解码(decode),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调制(modulate)和(demodulate)。另一类专业词语则是借用生活中的常用词,但在专业文献中表达具备类似功能的专业术语,比如路由(route),该词语在生活中表达路径的含义,但是在计算机专业的网络领域,则表示信息传输的路径;令牌(token)在生活中表示“象征的”的含义,因此,在计算机领域则翻译成令牌,类似的表示一种有特殊功能的授权。②专业文献阅读理解教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中将《计算机专业英语》安排在高年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要点,而不是拘泥于英文文法句法等细节。特别是对于文章中段落的开头、定义性句子以及一些关键信息等要求学生能快速阅读并理解其核心含义。③专业翻译教学,在理解专业文献的基础上,对于专业文献翻译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翻译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正确使用专业词汇,而且需要巧妙地屏蔽中西方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其中,分解归类和化繁为简是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分解归类法是先通过对句子含义和结构的分解,然后将同类句意部分归类统一表达;化繁为简则是将繁琐的表达通过思维转换,用较简单的句子来表达。因此,希望学生通过翻译训练,学会在翻译中使用分解归类、化繁为简等方法,正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3.紧跟科技发展前沿。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前沿科学,其技术方面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著名的“摩尔定理”指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意味着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时刻都会产生新的理念和技术,而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知识成果来源于国外学术论文或专业期刊。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介绍学术界和工业界出现的新的发展技术动态,让学生了解前沿信息,激发学习热情。

三、完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长效应用机制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无论是对于高校教师自身的进修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教师通过该课程紧跟国外学术前沿,学生可以尝试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以该课程所学内容为基础,在后继的专业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全英文教学的模式,缩小国内外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差距。因此,建议根据《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开设后继双语教学课程,并建立比如双语毕业论文、双语答辩等长效应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韩玉民.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06).

[2]杨懋,张海***.计算机专业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7,(02).

[3]黄志艳.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1,(30).

英语专业篇2

关键词:过程化考核 生物学 专业英语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69-0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英语成为了获取学术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学术成果等科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1]。生物学科涉及面广,发展迅速,国际杂志期刊每天都有大量相关研究领域和研究动态报道,因此,为了使学生在生物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与国际水平接轨,迅速获取国际信息,掌握并熟练运用科技专业英语是非常必要的。

生物学科的国际化接轨途径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注重综合评价,关注学习过程。该研究将以关注学习过程为导向,探讨生物学专业英语考核的多元评价体系――过程化考核模式,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力,改进学生生物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

1 传统生物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考试内容片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结果的考评,内容往往是专业词汇、复杂句型、教材上的专业性文章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偏重对知识记忆的考察,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2]。这种考核方式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会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猜题目等不好的学习态度,不注重理解和消化吸收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引导和促进作用。

考试形式单一。通过单一的一次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缺乏对阅读、写作能力及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手段,不能完全反映学生专业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运用能力的状况[3]。由于缺少过程化考核,会使教学过程疏于控制,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只要通过了最后考试就行,便肆意旷课,结果导致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维持;另外,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带来较大的考试压力,期末考试成绩差强人意,稍有闪失,便要补考或重修,这也会造成不少学生要铤而走险作弊的原因之一。

评价主体单一。传统的考核均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教师制定评价标准,教师实施评价,教师决定评价结果,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4]。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及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 过程化考核实施

2.1 考核总体思路

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进行的过程化考核,二是学期末进行的期末考试。过程化考核的形式针对学生平时表现,参加各项活动的评价,侧重于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教学参与情况、知识的理解、英文语言的阅读、沟通和交流能力的测试;期末考试侧重于对学生专业词汇、复杂句型和专业文献理解的测试。

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成绩50%和过程化考核成绩50%构成。过程化考核又分为课堂表现(20%)、作业成绩(30%)、专业热点研讨(20%)、情境模拟实践(30%)4部分。

2.2 过程化考核模式设计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考勤情况、是否遵守课堂纪律、课堂讨论和发言是否积极、分析问题是否正确等方面。教师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发言,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对学生课堂讨论、课堂发言情况中的表现进行记录,由教师进行成绩评定。

作业成绩。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布置作业,作业是拓展国外权威学术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上与讲授单元相关方向的内容,让学生课后去阅读、翻译,使学生掌握科技专业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写作规范。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交作业的次数、质量进行记载,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由教师进行成绩评定。

专业热点研讨。专业英语课程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能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还要让他们把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熟悉国际生命科学相关前沿的知识。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如第五课学生就DNA研究趋势和热点及第十课全球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组织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学习小组,就某一专业方向,追踪专业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自主查资料、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然后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该组的主要观点。这部分成绩由教师(30%)、学习小组(50%)和同学自己(20%)同时打分评定。

情境模拟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不断增长,目前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也日益增多,因此,如何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越发重要[5]。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模拟国际会议的程序,把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布置学术交流任务。(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文论文,根据会议论文的格式要求进行翻译整理,严格按照科技论文的结构翻译整篇论文,弄清科技论文撰写的语法、时态、句型等特点,力求精练、准确。(2)每组制作PPT,其内容应简要交待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说明研究方法,重点汇报研究结果,结果主要由***和表来反映。(3)进行Oral Presentation,汇报同学应对汇报内容非常熟悉,这需要反复练习,直至能很流利地进行科技论文的陈述。(4)提问环节,其他同学可对陈述的论文进行提问,汇报同学需要对其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准备此项考核时,能系统提高英文写作能力、英文演讲能力和英文应变能力。在进行Oral Presentation时,学生在语言的流利度及准确度、展示的姿态、自信心等方面都得到训练。这部分成绩由教师(30%)、学习小组(50%)和同学自己(20%)同时打分评定。

3 过程化考核的效果

以上考核模式充分体现了考核内容全面化、方式过程化、评价科学化的特点,通过过程化考核,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提高了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1)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通过过程化考核能够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增加学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2)增强了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通过多次实践训练,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英语,熟悉专业动态和趋势,每一次的实践,学生都感觉学有所获,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3)落实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过程化考核突出知识运用能力,学生通过课堂表现、课外作业、热点研讨、情境模拟实践等考核能够系统提高生物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英文演讲能力和英文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薛宏宇,高贵珍,曹稳根,等.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0-12.

[2] 张宏涛,曹仰杰.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66-67.

[3] 许凯.高校课程过程化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以苏州大学为例[J].教育管理,2016(7):144-145.

英语专业篇3

【关键词】基于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拓展平台;课外双语创新平台;“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

Construction of Expanding Platform for Bilingual Teaching

XU Lei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bilingual teaching using codes switching, setting the combination and common advancement of specialty and English knowledge as final goal, the expanding platform for bilingual teaching constructed by expanding platform in 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latform wa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contents and implementing objective of the expanding platform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tentative ideas and advises for improving and enriching the platform were also be proposed.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platform has expanded the ways and environments to study English,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and training compound talents who know either specialty or English, as well as with a spirit of innovation.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 based on codes switching; expanding platform in class;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latform; “speciality+English” compound talents【中***分类号】TU3; 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30-02

1 前言

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指在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目前主要指英语)作为教学媒介,传授非语言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的教学。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和外国人进行日常对话,而且要培养在具体的学术领域内能和外国人进行探讨、交流的人才,使国内的专业研究与国际接轨。要深入到专业领域,只有英语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提出了学科英语教学的任务。因此双语教学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学术地位,培养国际人才必不可少的。它能为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打下基础。

因此,双语教学要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接触专业英语,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和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外语,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

大连民族学院基于本校的硬环境、软环境,师资条件、生源条件提出了基于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即:专业课教师每节课向学生渗透一定数量的单词和短语,在没有增加教师教课、学生理解过程中双方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了一些专业词汇和句式用法。这种方法有效的避开了解决学科难点与解决专业英语使用难点给学科教学带来的两难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尽相同,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而且,虽然课堂上学生掌握了所学的词汇和短语,但是由于缺少课外的应用渠道和语言氛围,并没有达到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理想目的。如何根据学生需要, 实行分层指导?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 营造双语学习的氛围和情境?如何在推广渗透式双语教学的同时,拓展课题教学空间,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本文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学院针对上述研究内容所进行的教学实践,着眼于构建一个“课堂教学拓展平台+课外双语创新平台”的双语教学拓展平台,在加强课内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实践模块,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相结合,促进其科技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立足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2 拓展课堂教学平台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汉语教学的整体出发,在课堂教学平台将双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按“三步骤”逐步递进实施基于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

第一步:引导法给出。 在每节课上课前给出学生本节课要渗透的重点词汇。专业词汇中的单词有些是由我们常用的词汇组合而成的,比如 “结构力学”,英文描述是“structure mechanics”,由“structure”和“mechanics”两个单词组合而成;此外,还有些词汇是我们的常用词汇,在专业英语中赋予了它特定的意义,如“member”在“结构力学”中的意思是“构件”。因此在给出的时候可采用引导法,引发学生思考:“结构”如何表述?“力学”如何表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给定“结构力学”这个单词你又会如何翻译?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给出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英文表述,对于表达错误的地方,通过这一过程,印象也会特别深刻。

第二步:反复穿插。 在这一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渗透过的专业词汇、短语、段落、甚至文章作为教学语言穿插于整门课的教学中,比如说,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将“结点——node”这一词汇渗透给同学们,在之后该门课的学习中,遇到“结点”这一词汇,无论在板书还是语言描述中都有意识的将它用“node”进行替换。由于专业语汇在一门课程的前后章节中重复率很高,各门课程间交叉重复的现象也很普遍,学生在不同课程的不同时间段不仅在接收着新语汇,还在重复巩固着已见过面的语汇,又在不同的语境中体会着语汇应用的差异。频频的接触,反复的使用,伴着一个个鲜活而具有特殊意义的语境,同学们对这些词汇充满了亲切感,不仅能牢牢记住渗透过的词汇,短语等,而且掌握了不同语境下这些词汇的特定意义。

第三步:“考”法强化。 这一步骤是使学生将学会的词汇、短语、语句融入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思考和解答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对课堂上渗透过的内容,只是“看”和“听”还不够,还要训练学生的“读”、“写”、“说”的综合能力。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考”字。课前给出的词汇和语句,专业授课过程中第一次遇到时,采用提示法,使学生第一遍回忆讲过的英文表达,之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这是一“考”;布置的课内外作业,要求学生以英语表达和解答专业题目。这是二“考”;测验和考试,部分题目要求学生用到学过的英文表达来解答,或者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英文题目,要求学生用英文和中文回答。这是三“考”。通过这三“考”,强化学生对渗透词汇、短语、语句的记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课外双语创新平台

在推广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同时,构建课外双语教学拓展平台,包含三大实践模块:翻译模块+写作模块+论坛模块。

3.1翻译模块: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相关的学术论文,掌握专业术语,熟悉学术论文的表达方式。通过该模块的训练,学生能够较为自如地阅读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以了解国际上同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方向,在英语学习的同时,提高了专业水平。

开展科技英语译丛活动: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由各专业的指导教师结合各自的学术方向,选择国内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翻译,既锻炼了学生的英文翻译水平,又促进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水平和行业发展方向。将学生的成果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在校园内按期出版,几年来已形成了系列科技英语译丛。科技英语译丛的连续出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全心投入,翻译水平逐年提高。

3.2写作模块:各专业老师依托各自的研究工作室,对参加专业研究工作室的学生进行专业英语表达的熏陶,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包括掌握英语专业论文撰写的写作要点,熟悉行业内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发表在国外更有影响力的刊物中。该模块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3.2.1结合工作室的学术氛围,要求学生定期写读书报告或学习报告,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3.2.2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进行的设计内容编写摘要或设计简介,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对摘要中需表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摘要撰写的要点和结构进行讲解。通过逐一的指导,严格杜绝了以往有学生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的现象。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指导他们掌握专业词汇,对较长的句子进行断句,学习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表达。该部分的训练有助于他们日后进行学术论文摘要的编写。

3.2.3 论坛模块:目前该模块以两种形式开展:

1) 在全校范围内定期开展科技英语论坛活动。该活动通过模拟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和论坛的形式,要求学生将翻译的或自己撰写的科技论文在论坛上进行报告,综合其翻译、写作和讲解水平由评委进行打分,设置相应的奖项以资鼓励。

2) 以各个工作室为单位,定期针对学生的读书报告和学习报告进行讨论,要求能够用英语正确的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双语教学拓展平台实施过程中的设想和建议

在民族院校有效的实施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为了更好的实施上述双语教学拓展平台,提出以下的几点设想和建议,并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以期行之有效在本门专业课中完善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模式,拓宽双语教学平台:

4.1引入英文网站,完善网络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链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网站,网络是目前大学生相互交流和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之外的本专业方面案例和数据,增强对教材上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教材上的理论相对枯燥,如果配合相关网站上形式多样的***片、音像资料,学生在视觉、听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对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有耳目一新的认识。

此外,在网站上设定专门的展区,将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包括出版的科技论文译丛,在科技论坛上所作的学术报告,以及学生自己写的小文章等。看到身边的同学所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果,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学生从形式多样的课外模块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最终,达到最大化的吸引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各个层次的拓展模块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的目的。

4.2因材施教,设定目标。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应当因材施教,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设定一个适当高度的学习目标,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励他们去实现这一目标,并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在网站上进行展示,这将极大的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实现一个目标之后,通过逐步设定阶段性目标,持之以恒的调动每一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

4.3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想结合。 多媒体教学和语码转换式教学可以形成有效的整合,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可以有选择地插播专业英语的音频、视频,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等教学效果。

5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作用日益重要,大连民族学院基于本校的硬环境、软环境,师资条件、生源条件提出了基于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基于我校语码转换式教学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双提高的要求,提出了构建“课堂教学拓展平台+课外双语教学创新平台”的双语教学拓展平台,并为完善该平台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实践表明:通过平台中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潜移默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显著的扩充了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资料的阅读速度以及网上搜索英语专业信息浏览英语专业文献的速度,专业资料英译汉﹑汉译英的水平﹑写英文论文摘要甚至整篇学术论文的水平,以及学生用英文表达自己专业观点和专业思想的能力。总之,双语教学拓展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形成长效机制,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周亚同,王宝珠,王睿,石***. 模式识别双语教学平台建设刍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71-72.

[2]李晓梅,杜元虎,蔡明德. 渗透式双语教学特点分析[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4):72-73.

[3]康淑敏. 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J].外语界, 2008(6):24-70.

英语专业篇4

明确的课程设置目标是有效开展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前提.因此,明确GIS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目标是教好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GIS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在上完基础英语和部分专业课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巩固和加强学生的GIS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GIS相关术语英语词汇,能熟练阅读和流利翻译专业英语科技文献,并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的表达、交流及写作的能力.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基础.GIS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根据GIS专业的发展特点及GIS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应包括GIS理论知识和GIS相关技术介绍,既有原理和技术的介绍,又有实际应用领域的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可包括GIS、遥感(RS)及测量(如GPS)等相关原理技术,也可以根据各个院校开办GIS专业的侧重点不同,介绍一些GIS具体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教材选用上,可以选用国内出版的GIS专业英语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外GIS课程原著,还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英文科技文献,提高学生阅读GIS相关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能力.

2GIS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讨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专业英语是一门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相结合的课程,因此,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应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英语水平的提高.

2.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目前,GIS相关的英文资料包括英文教科书、英文科技文献和专业软件的英文帮助文档等,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英语水平,选取适合的教材作为学生精读的材料,并选取一定量的英文资料作为学生泛读的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可以选用一些GIS最新进展、英文科技文献等作为学生泛读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精读时,应一边详细讲解专业知识点,一边巩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如分析句子结构等),使学生能彻底理解并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一知半解.

2.2注重专业术语的学习

专业英语与大学基础英语的显著区别在于专业英语具有专业性.因此,专业术语的学习和掌握是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目标之一.GIS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专业术语的学习尤为重要,一些英文专业术语的字面解释与专业领域的本意偏差较大.如area通常的字面翻译是面积、地区、区域等,但在GIS中,area有时指polygon,即多边形、面要素或面特征,如Thevectordatamodelusesx-,y-coordinatesandthesimplegeometricobjectsofpoint,line,andareatorepresentspatialfeatures.专业术语不同于日常英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应用到.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解释外,有必要加强学生的中文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述能力.

2.3重视“听、说、写”能力的培养

英语专业篇5

学术能力 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

0引言学术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术能力主要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探究学问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能力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在各领域内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学术能力是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关键。语言课程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与外语学术能力的整合是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迫使我们对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重新调整。制定与时俱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学分比重重新设置,剔除偏重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术性和专业性题材的文章,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各个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需要,改变单一性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真正达到英语学习促进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目的。

1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1.1教学大纲滞后陈旧,与本科大纲脱轨2003年***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都将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听说等语言技能为重点。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对外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沿用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此大纲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对词汇、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两方面都偏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对英语能力的内在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对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外在要求。既不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也没有体现高层次性。1.2课程设置不均衡,学分比重不合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多数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以精读、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以文学赏析、英美文化等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类课程和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学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英语课程学习的总学时中,基于学术能力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不超过20%,学术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低,不能最大程度提高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1.3偏重人文性教学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学术性以精读和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语篇等方面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以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费时低效。综合英语精读课文极少选取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等题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而文学赏析、英美文化、新闻英语等课程又都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突出人文性,缺少专业性和学术性。这样培养出来的还是“继承型”、“积累型”学生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少。缺少互动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所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学评价单一,缺少综合性成绩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有两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基本上每学期成绩都由期末一次性考试确定。有的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参加英语学位考试。这种评价机制缺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整合,没有量化学生学术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没有评估学生用英语开展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一考定终身”评价体系导致研究生不重视课堂参与、交流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不上课不重要。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2调查研究2.1调查工具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某高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攻读工学、理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不同专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旨在了解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英语需求情况及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5%。在参与调查的172人中,女性94人,占总样本的54.7%;男性78人,占总样本的45.3%。说明样本的性别比例趋于合理。从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来看, 98.3%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57.1%的学生通过了六级考试,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并未达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标准。从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来看,80分以上4人,占2.3%;70-79分10人,占5.8%;60-69分62人,占36%;50-59分的66人,占38.4%;40-49分29人,占16.9%。说明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50-70分之间2.2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题目分为教学现状、需求分析和教学建议等多个维度,以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形式设计题目,旨在了解研究生对目前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对学术英语的需求程度,从而构建基于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TP耿延宏.tif,BP〗如上表所示,Q1关于研究生第一学期综合英语(精读、听力)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必要的调查,表明80.65%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设置综合英语,尤其对新闻英语、英美文化、翻译等偏重人文性的课程较感兴趣(Q2)。通过访谈得知,研究生认为综合英语很必要的原因主要是其考虑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从兴趣的角度,有的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有的是文科专业,有的是习惯了精读、听力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纯粹为了获得学分以便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而选择了满意,这部分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从需求的角度,学生选择了学术英语(Q5)。Q3代表的“专业课老师或导师要求研究生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的数值为88.96%,说明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检索自己专业文献资料的比例越来越高。Q4代表的“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写摘要或论文”的数值为81.77%。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用英语写论文。“在读研期间,你最想学习哪方面的英语?(Q5)”,79.1%的研究生选择学术英语或双语教学,只有20.9%的学生选择综合英语。由此可见,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搜索和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用英语写摘要和论文。从专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生更需要学术英语。Q6代表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能否促进专业学习”的数值为80.11%,说明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与目前的课程设置相比,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机会不断增加,研究生必须掌握英语学术环境下的一些基本技能,以便能用英语开展他们专业工作,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3基于学术能力的教学模式3.1以通用学术英语为基础学术英语可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两种。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教学重点是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开设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实践等综合性学术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训练学生听英语专业课程和讲座、记笔记的能力、搜索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摘要的能力,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的演示陈述能力,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等等。教材选取以通用人文类和通用科学类文章为主,即没有专业背景知识也能理解的科普性文章,如转基因食物、温室效应、计算机病毒等。这些教材内容适合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英语学习自然班的特点,也适合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任务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做”、“问”,整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术交流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3.2以专门学术英语为升华专门学术英语是针对某专业学科知识的英语教学。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开设如机械英语、电子英语、商贸英语等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有明显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内容的差异,如机械、电子类撰写实验报告、法律类撰写法律案件、商贸类撰写商业合同等。同时强调工作场所英语技能,如技术报告写作、会议陈述演示等。教学以专业交际和写作的英语技能为重点,将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课程。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遵循真实性原则上自我设计、自作、自我评价。3.3以专业英语为终极目标专业英语是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述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鼓励学生以组别形式进行专题报告,能够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等,能够把英语熟练应用到所学专业领域,将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密切结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选取课程原版教材,由海归专业教师、具有很强英语能力的专业老师授课或聘请外籍教师。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能解决困扰学生多年的英语学习问题,如听全英文课程抓不住重点;阅读英语文献或原版教材速度慢;听英语讲座不敢参与讨论、提问题等。

4结语基于学术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将理论知识、语言技能与科研方法等不同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语言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崔雪娟.研究生学术能力:一个基于***策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 (6):92-99.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4):306-308.

[3]蔡基刚.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

英语专业篇6

关键词: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随着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化,作为技术交流和应用技能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专业英语教学普遍流于形式,学校不重视、课时数少、教材不适用、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等。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英语教学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与现状

1.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仍然局限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模式,采用语法翻译教学法,由教师讲解语言点,后逐句翻译课文内容。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书本知识,学生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知识面窄,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和思考能力的提高,限制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

2.师资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的专业英语教师要担任双重任务,既要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又要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也有部分专业,由公共课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

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语又要了解专业,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都属于单科型,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俱佳的复合型的人才甚少。目前的现实是专业教师缺乏语言基本功,发音不准,语法知识也讲不透彻,将英语课上成了专业课,学生的兴趣调动不起来。很少有既精通专业,又擅长英语的教师,使专业英语教学无法达到大纲的要求。

3.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主动性不高

高职院校很多同学的英语水平较差,学生英语程度也参差不齐。有的成绩较好的同学在经过一年半的大学英语的学习,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的测试之后,对于英语学习存在疲惫感和厌恶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在课堂上,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只是习惯性地被动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另外,大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畏惧于冗长复杂的专业词汇和语句,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信心,表现为过分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既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主动提出问题,下了课便万事大吉。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变成了独角戏,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1.探索专业英语教学新模式,确保专业英语教学有效性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教师集中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强化训练和监督评估相结合这三个方面,通过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一方面,帮助学生扫清障碍;一方面,留下知识,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利用专业英语学习获得外文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重点开展技术交流的现场模拟、现场的翻译训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给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平台,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教学的指挥棒,评价理念也是制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评价主要是采用以英语水平测试的做法,片面的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其他各个方面的表现,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了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

2.加强专业英语教师再培养,保证专业英语教学实效性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差,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语言技能,还要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专业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是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专业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不同于普通英语,是承担英语专业知识的信息载体。在语言特征和教学侧重点这两个方面均表现出独有的特点:(1)专业英语专业词汇多、术语多、语句长、句型繁、逻辑性强;(2)教学侧重点不同,重点掌握专业词汇、理论知识的英语表达和阅读专业英语文章。

根据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师资力量培养方面,一方面,可适当引进人才,让英语水平较高的研究生或出国专业教师担任此课;另一方面,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专业英语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创新专业英语教学新方法,增强专业英语教学针对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如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性的学习转变成主动思考性学习,运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更轻松走进课堂,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

(1)建立

知识对接,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大三学期,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正在学习的阶段,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没有畏惧感,可通过将专业英语学习内容与专业课程对接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信心。

(2)建立知识模块,构建学习情境。某一专业包括多项课程,其专业词汇、理论表达特点也有所不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模块优势,建立某一模块的专业词汇的结构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词汇,又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学习某一知识模块的理论知识的表达特点和常用的表达方式。例如,可以把机械英语分为这样几部分:机械制***、机械零件、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制造等。另外,结合课堂知识,从学生目前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提出探索性要求,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英语英语能力的提升。

(3)丰富教学形式,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问题式”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课堂的强化训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称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性学习转换为主动探索性学习。

(4)完善考评机制,促进课程改革。摒弃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采取课堂柔性考核和课程测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体现的应用能力纳入到考核内容中,更全面的呈现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减轻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畏惧感和压力,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主动性,推动了课程的改革深化。

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课程的改革是推动职业教育前进的动力。对于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专业英语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善于思考和总结,大胆尝试,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并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瑞苓.机电工程专业英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24.

[2]何建菊.cbi教学理念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当代教育论坛,2009,(1):54-56.

英语专业篇7

论文摘要: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来源进行分析: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我们应该为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课程。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教育专业课程,但这门课程在许多高师院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深入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在我国师范教育界的逐步深化,在师范院校“终结性”教育理念下所实施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教师教育专业化与一体化的推进相去甚远。我们认为,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对于这一改革后的课程,我们暂且称之为(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本文拟对《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来源进行分析。

根据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对学科发展的研究是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虽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这三个来源的关系存在不同认识,但这三个方面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我们从这三个基本维度来分析《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目标确立的来源。

一、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一方面,虽然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要突出师范性,重视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使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历来存在重英语语言知识、轻英语教学技能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技能的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采用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语音、歌曲、简笔画、板书以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测试等方面的微技能进行控制取向的“训练”。我们在肯定这些微技能是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元素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得太少:培养学生综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素养,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研究型教师,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组织者,侧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表演;打破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传统模式,给学生提供机会以便展示所学所想,表达观点看法,表现个人风采;加强与中学英语教学的紧密联系,重视对学生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指导,等等。在一项对2000年“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分析的研究中,罗晓杰也认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英语教学基础理论掌握不够,具体表现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所属语系概念模糊、英语教学术语掌握不多、对英语教学评价形式和错误分析理论理解不够;运用所学英语教学理论分析、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面对教育、教学现象分析和选择对策的能力不强,对教学观点的表述能力欠缺;在微型教学决赛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教材处理能力尚可,但应变能力欠缺,具体表现为现场教学表演不够自然。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常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情景、教师工作方式以及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互动”、“开放”、“创造”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拥有很大的主动权。新标准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模式,会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在课堂教学情景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求涉及文化、情感态度和跨学科内容……教师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了创造者,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给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教师很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要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对教师在对待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的综合性评价。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在大班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怎样开展任务型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保证,形成性评价如何实施,怎样使学生既具有能力又能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在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教材控制教学的状况,把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整合起来,构成一种动态的、发展性的“生态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在教与学中,学生为主体,而能否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教师。在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与教师等因素中,则应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技能,所有这些变化使英语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培养准英语教师的一门课程,我们需要根据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的专业需求,培养出既基于教育现实,又要根据教育先行的原则超越教育现实的中学英语准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

改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结构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与教师专业化要求相比,明显滞后,所以,教育研究者以及有关教育管理部门主张,要根据专业化的要求改革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术性、研究性,营造教师培养的宽厚学术氛围;调整培养目标,改进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培养的有效性。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有很多。台湾学者林本在1975年出版的《现代的理想教师》一书中,描述了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研究的个案三十多个;香港学者郑燕祥于1986年出版的

在教师专业技能研究方面,研究者使用了诸多的概念表述,如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师基本功,等等。美国托莱多大学初等和学前教育教授吉比尼、教育研究与测量教授威尔玛以个人能力测验***来分析评定实习教师的能力。评定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计划教学材料、设备和评估;教学策略、技巧方法;和学习者的交流;使学习者专注于学习、对学习者施行强化;职业准则。

澳大利亚的特尼等研究者将教学技巧分为七大类。①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多样化刺激、入门、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感受,表达温暖热情以及认识并满足学生的需求。②讲授以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沉默,鼓励学生反馈,澄清、表情、速度以及有计划的重复。③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指导、引导,高难度问题、歧义性与多样性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主动性。④小组个人辅导技巧:如组织小型小组开展活动,培养***学习能力,咨询、鼓励合作活动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⑤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如鼓励探索性学习,指导发明,制定概念,使用刺激手法,使用角色和游戏刺激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与判断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⑥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进步,确定学习困难,提出补救办法,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⑦课堂管理与纪律:包括认识专心与不专心行为,监督课堂小组工作,鼓励以任务为目标的行为,给予指导并解决多重问题。

教育界普遍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目前的师范院校状况来说,教师职前培养的功效是有限的,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业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总体设计。作为培养准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来说,如何从英语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整体需要规划培育目标,协调机构功能,设置课程系统,改进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法,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问题。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果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再不重视对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会使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失去与非师范英语专业毕业生竞争的优势。 转贴于 三、我们应该为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提供的课程

师范院校最初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是以英语教学法为核心的,即只重视教学法的理论阐述,使理论与实践隔离,其重“法”轻“技”的倾向曾是英语教师教育经常受批评的一个方面。既然英语教学法只是对英语教学理论抽象的讲解,无助于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不妨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上。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强调教学技能训练的英语教师教育训练方法。这种微格技能培训方法将英语教学技能切分成诸如英文书写教学技能、英语歌曲教唱技能、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微技能、测试技能等单项的微技能进行逐项训练,以期形成学生全面的、扎实的教师专业技能。这种训练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对各项微技能的反复训练,各个击破,然后综合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可以自信地走上讲台。迄今为止,微格教学仍然是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教师教育的教学理念由‘.训练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这种观念认为,每一个教师应该接受教育并自我建构,设计个人的发展计划,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教师教育应该是生物体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做功运动。在教师教育的教学中应该强调的,一是发展师范学生恰当的信念系统,以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更快成熟;二是增强师范学生的职业感,发展他们的首创能力,而不只是拘泥于训练他们如何去做,帮助他们学会洞察、学会思考,鼓励他们进行意义学习而非纯粹的行为模仿学习。在这种理念下,各国的教师教育越来越重视促进教师的反思活动。通过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培养过程中,“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利用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训练模式,培养英语师范生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对于准英语教师的培养来说,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反思能力都很重要。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是从事英语教学和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才能够对教学进行反思;但反思能力并不是随着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而自然而然增长的,是需要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共同努力去培养的。

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建议,将

英语专业篇8

关键词: 英语论文写作 教材编写 高原理论 知行结合通变律 母语正负迁移

引言

从2005年开始,各高校陆续进行了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综合英语的基础上,增加文献阅读、英语文化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形成基础+文化+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模式。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并从学院学报入手,分析非英语专业科技人员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短板,从而明确学生需求和教学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并已在学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简介

目前市售英语论文写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陆效用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戴福林的《英语论文写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上述写作教材针对所有研究生,在语言水平和专业材料的选编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传统教材一般将各项规则和常用语句罗列在文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疲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编教材,提高专业和语言水平的对应性,如俞炳丰的《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指南》面对的就是本校制冷与空调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选用的示范及练习材料均为制冷与空调专业材料;而陈苏、黄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则针对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校没有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论文写作课,且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往往没有合适的市售教材,因此,相关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学校专业的设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

(一)理论依据。

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高原现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和抽象的归纳能力成为语言水平的体现。在高级阶段,语言水平的进度明显放慢,此称为高原现象。心理学家将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无进步阶段、迅速进步阶段、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高原阶段、再次缓慢进步阶段、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博士生英语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阶段,即高原阶段。到硕士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书面词汇,并以英语知识的形式保留在学生记忆中,但并没有固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这些英语知识正是博士阶段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量运用东西,如果在博士阶段没有及时、足够地应用,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

2.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路德庆认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将词汇和写作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最终将语言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技能。写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母语规则,以避免对目标语的学习造成影响,此为母语负迁移;如果母语固有的语音、词法、句法与目标语相同,学生就可借助母语顺利进行目标语的学习,此为母语正迁移。

(二)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现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再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条框罗列。本教材每一课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组成,通过这些task的练习,学生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在练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学习乐趣和教学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写作教学规律进行教材内容设计。笔者根据知行结合通变律和写作活动的四个特点,在设计练习时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大量操练,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常用句型有了较深刻了解,可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合格的英语论文。

3.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博士生对汉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英语论文范文进行语篇结构的构筑。范文材料全部选自权威期刊,语言简洁准确流畅,一些常用语句,如文献综述、论文结构叙述、研究结果的表述和结论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对应段落,对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结构和以上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国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题目翻译、摘要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学生推敲、评判和改进。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选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具有语言错误比较典型的特点,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据以上理论所编教材的特点

(一)实用性。

本教材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写作规律理论,参照国家教委《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言上符合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外语水平,适合课堂应用。

(二)专业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事特点。

本教材所选材料覆盖了本院博士生各专业,对于学生熟悉本专业论文结构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符合写作课程教学规律,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的特征设计练习。

本教材选材精细,学生可通过阅读范文较快掌握英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法,并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另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评判和改进,可让学生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四)理论讲述和练习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导性、适应性和提高性练习克服了传统写作教材的沉闷枯燥,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了写作理论,强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论文写作的兴趣。

结语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内容上的选编,在编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又要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论、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和母语正负迁移规律编写的论文写作教材针对性强,趣味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浸润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语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专业词汇和句法,避免中国式英语,写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英语论文。

参考文献:

[1]胡庚申.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陆效用.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英语专业篇9

论文摘 要: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模具专业英语的兴趣,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本文在对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和目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0 概 述

高职模具专业是为模具及其相关行业培养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生产等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比较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英语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因此,模具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模具专业英语课是模具设计及模具制造专业的专业课,它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具方面的主要英语词汇,掌握阅读和翻译科技英文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对模具专业英语特点及目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模具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模具方面的英文书刊资料。

1 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及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

模具专业英语是一种用英语阐述模具专业中的理论、技术、试验和现象的英语体系,它把英语和模具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英语是科技人员的交流语言,它语言简洁明确,叙述力求客观真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使用性。因此,与日常用语,文学语言相比,模具专业英语的词汇与语体有其鲜明的特点。

1.1 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

1.1.1 词汇特点

模具专业英语由半专业词汇及专业技术词汇组成。半专业词汇一般各行业通用,但在各行业中有不同的意义,如transfer在日常英语中译作“转让”或“转移”,而在模具中和mold一起可以译作“压注模”。大部分专业词汇都是按照构词法由一些常用词汇转化、合成、派生出来的,如凹模die、挡料销stock stop等。

1.1.2 语体特点

模具专业文章主要从描述模具结构、组成等入手,需要较多的定义。一般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因此,在句子中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和非谓语动词短语,如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等。模具专业方面的文献主要强调存在的事实,语言非常注重逻辑性及规范性,结构严密紧凑,表述是为力求完整,能充分表达思想,常求助于复杂和扩张的结构,使句子变得较长。

1.2 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职模具专业英语课的课型主要以阅读课居多,教材内容涉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英语资料,这些资料的特点是生词多、篇幅长、句法结构较复杂,往往令多数学生望而生畏,遇到生词不知所措、阅读习惯逐字翻译等缺乏处理生词的有效方法;同时与基础英语相比,学校对专业英语的考核相对比较低,学校更重视大学AB级、四六级的考试;且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将大学英语的考级通过情况作为录用标准。因此高职学生更加重视基础英语的学习,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较低,效果较差。

2 高职模具专业英语相应教学方法探讨

模具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顺利阅读模具专业领域的英语资料;能读懂英文的招聘信息;会撰写科技论文英语摘要和英语求职材料等;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专业相关的简单口头和书面交流。在模具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该学科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特点,以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新理论。

2.1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讲课过程中,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开展集体讨论,活跃学习气氛,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可以就某一教学重点、难点或某一热点问题引发课堂讨论,因势利导。

2.2 英语课程不仅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2.3 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采取讲解少练习多的教学方式,以加强实际练习。“讲”要“精讲”,讲解关键的语言点和语法项目,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即可。其他的知识可留给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这样,余下的时间可以用来操练。

2.4 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研领域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2.5 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应灵活地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模具专业的特点,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介绍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如新技术、新仪器,让学生接触当前发展最活跃、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2)介绍近期国际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通知、征文,加强沟通,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3)学习撰写自荐信、英语履历表,各种规范的求职、就业与专业继续教育申请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4)举办专业英语演出,学生自编自演,形式多样,如专业英语演讲、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模拟面试等,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全方位的互动教学,强化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业务交流的能力,建立一种开放的、应用的英语教学方式。

3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企业分布的全球化,使得制造型企业越来越重视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对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使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获得模具专业方面的新知识,并提高其学习和应用能力,从而也会增加学生为获得知识而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最终实现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胜任今后的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忠俊.科技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97-99.

英语专业篇10

【关键词】化工专业英语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课题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No:201131),江苏省重点学科化工与制药类专项资金。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25-01

化工专业英语是化工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提高英语使用技能的专业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科技交流日趋便利,对于化工专业人才来说,缺乏专业英语,仅依靠所掌握的公共英语知识去准确快速地阅读、理解并翻译英文专业资料有些难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求对化工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双语教学一方面需要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又能加强和巩固专业英语的学习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1,2]。而专业英语教学是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语言基础, 专业课双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成果的体现和实际应用,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兴趣是决定双语教学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基于此, 合理有效的安排专业英语的教学可为专业课双语教学提供坚实的语言基础[3]。

1.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概况

作者对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调查,发现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专业词汇贫乏。很多学生等级证书齐全,但掌握专业词汇却非常少。(2)口语差。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好, 英语能力也强, 却普遍出现英语读不准,不会用,不知道的现象。(3)阅读、写作水平急待提高。由于学生接触专业文献的机会少,再加上也没有相应课程提供学生阅读相关专业科技论文的条件,单纯依靠公共英语知识理解并翻译英文专业文献,或用英语写作以进行学术交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十分困难。

2.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措施

针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这一情况,在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和文选,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有关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能运用英语进行与化工行业相关的日常交流。围绕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1课程设置

就课程安排时间来说,我校化工专业英语课程安排与双语教学专业课安排不尽合理。专业英语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上半期,此时大多数同学都在找工作,对本课程学习热情不高,多持应付的态度。再加上我校双语教学起步较晚,面临诸多问题,针对煤化工的专业课只有煤化学开设了双语教学。而这门课却是安排在大三,因此学生遇到较多专业词汇学起来吃力,老师在讲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带领学生熟背单词,这样势必占用了本该学习专业内容的时间。最后双语教学课变成了学习专业英语词汇课。针对该现象,作者认为有必要处理好专业英语和双语专业课的衔接关系。学生在学完公共英语之后即大三上半学期即应开设专业英语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词汇,且进一步完善了英文表达的方法与技巧。然后再陆续开设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对于煤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当在煤化学双语教学的基础上再增设煤炭气化、碳一化工等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一方面保证学生具备煤化工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理解专业英文资料,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能用英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2.2 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由基础知识及专业术语组成。由于学科的快速发展,仅通过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完全掌握化工各学科的词汇和术语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要善于总结和掌握专业词汇的组成,构词方法、规律。同时在课后利用网络和书籍了解和记忆更多的专业词汇。在掌握了专业词汇基础上,再进行英语文献的阅读与翻译部分的针对训练[4]。选择反映当前专业发展的新动向、表述地道的英文文献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向学生介绍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的技巧及规律。并选择一些优秀的论文进行精读及翻译。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文献查阅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范围。

在口语方面,播放一些录像诸如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的英语记录片,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听说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做ppt用英语作口头报告,并用英语发表个人意见,以达到锻炼口语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以培养。然后再开设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学生才可以利用已掌握的专业词汇去学习专业知识,从而避免老师花大量时间讲语法与词汇。

2.3 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目的。目前国内大学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的双语课程有必要引入国外先进的引导性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学生们能就心中疑惑随时向老师提问,这样,整个教学思路便得以拓宽[5]。

如果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计入总评成绩,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完全也可以积极主动。所以老师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提问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对于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还是需要老师举出实例,学生参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会习惯用发散思维去理解问题,从而提高英文沟通的能力。最后教师对讨论总结,给出学生指导性的建议。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化工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了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在今后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将专业英语的教学与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结合起来, 强调培养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专业词汇的学习和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听、说、写、译的能力, 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桂萍,刘宝亮,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9,11:81-88

[2]刘月秀,何庭玉,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4(3): 152-156

[3]宁春玉,关于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2009, 19(4) 90-92

[4]孔伟,非双语学校化学英语词汇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学,2011,( 2) : 14-15

[5]王海连,引导启发式在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5) : 185- 18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英语专业10篇

学习

部门工作汇报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部门工作汇报模板,内容包括部门工作情况汇报范文,部门工作汇报标题大全。一是社区坚持以***中心组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增加了学习频次,丰富学习形式,推动学习贯彻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

学习

初三团支部工作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团支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初二团支部总结,初中团支部活动总结怎么写。以上是初教系团总支xx年1月份活动计划初教系团总支学生分会初教系xx年2月份活动计划新学期的到来,我们又来到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在这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有

学习

经济与贸易论文10篇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与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与贸易论文大纲如何写,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

学习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方面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国际贸易专业论文选题。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提倡使用较低的能耗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支撑,其经济发展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利用

学习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产品质量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论文范文大全,有关企业产品质量的征文。本文就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进行说明。第一节是对经典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综述,交代论文选题目的理论背景,阐述选题的理论意

学习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综合实践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实践论文题目大全,大学综合英语课程论文范文。201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改变课程结

学习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毕业论文2000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论文题目。2.信息溢出。通过商业活动,产生了贸易联系;贸易联系加强了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这也反过来刺激出更大的将金融资本的流动。相反的因

学习

中美贸易战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美贸易战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美贸易战小论文1500字,中美贸易战***策与形势2019论文。在美国,贸易法案第421款是wto特保措施的本土化,它被称为“针对中国的特别保护条款”,其中规定只要从中国进口产品导致或可能导致生产类

学习

电子专业英语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专业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信息专业英语论文1000词,电子专业英语教学论文范文。二、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学习

国际贸易专科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专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专科论文,电商国际贸易论文题目。中***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58-02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反映了学生对本

学习

工程管理英语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管理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英语论文2000字,工程管理论文范文大全。

学习

本科国际贸易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国际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国际贸易论文,电商国际贸易论文题目。一、双语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教学系统设计(ISD,InstructionSystemDesign),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学习

英语翻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翻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文翻译毕业论文,英语翻译论文1000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结构方式和表达形式,英语长句的汉译不是单纯的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到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的转换。虽然英语长

学习

增值税转型论文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增值税转型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增值税转型论文答辩问题以及回答,增值税转型的重要意义论文。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2.1增值税转型对企业间接税税负影响增值税转型对企业间接税税负的影响主要

学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专升本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英语专业高自考毕业论文范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篇1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