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1
摘 要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在不断地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是渗透在国际贸易的各方面,特别是国际贸易的结构方面其不仅促进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也正在不断拉大国际间的贫富差距。
关键词 知识禀赋 国际贸易结构 影响机制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若存在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之间就将展开贸易。但应该看到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因素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因此知识禀赋也已经深刻地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即使是H-O理论也已重视知识的作用。知识禀赋正在不断的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如今贸易商品结构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上升为总体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制成品贸易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是上升的。从二战后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快于初级产品,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改战前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制成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直至到1953年开始超过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表1比较了2008年农业产品、矿藏及能源产品和制成品出口额及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上表可知世界贸易中制成品的出口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产品出口,而且已经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是在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世界主要货物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世界主要货物出口占全部货物出口的比重大于1%的货物中除了部分能源性产品外,包含了许多高科技产品,比如航空器及有关设备、电脑设备等,还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比如电讯设备及零件、药品、电动机械及器具等。
三是商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在迅速发展。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则高达13400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7.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而且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并且进入21世纪以后,服务贸易的出口还有不断增加之势。由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可知在2008年的世界贸易出口额中,世界贸易商业服务为37800万亿美元,进口额为34900万亿美元,而同年世界货物出口额为153300万亿美元,可见虽然现今货物贸易仍然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流,但服务贸易已经在迅猛的发展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
四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各国经济的未来支柱和活力源泉,因此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长相当迅速。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表2列举了2005及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可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相当迅猛。
五是绿色产品的出现优化了国际贸易结构。这表现在现今出口的产品中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危害极少或无害,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的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对出口产品环保性做出要求。
知识经济,对我国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看清方向,找到突破口,加快产业升级,改变我国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产品的高级化,才能够在国际外贸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丹宇.知识要素与H-O贸易理论的拓展明.国际贸易问题.2003(7).
[2]张永林.知识创新与规模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3]保罗•克鲁格曼,毛瑞斯•奥博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飞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经济研究.1991(10).
[5]唐平娟.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长沙:中南大学.2006.
[6]裴,陆剑.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6(9).
[7]李辉文,董红霞.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经贸理论.2004(2).
[8]李卫华.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错误看现代经济学的缺陷.云南社会科学.2007(3).
[9]张先锋,丁亚娟.贸易模式的演进与锁定:国外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9(4).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贸易与投资关系
在贸易方面,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居世界首位。在投资方面,根据《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13年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与此同时,投资覆盖的国家(地区)更为广泛,截至2013年底,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在“走出去”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良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目的多种多样,这些投资对贸易是产生正向的补充和创造作用还是负面的挤出和替代效应,有待实证。
一、文献综述
1.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理论
在1960年海默首次突破自然禀赋理论解释了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FDI理论进入国际生产分工的理论阶段,经众多学者发展成为垄断优势理论。在市场不完全的基础上,企业特定优势成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
弗农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行为解释为对出口贸易的替代。该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时期的对外投资的行为。但该理论局限于跨国公司制造业产品,并且不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直接互相投资的行为。
蒙代尔(1957)利用标准国际贸易模型研究证实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即当OFDI不能发生时对贸易的影响。证明了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资本的流动,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理论
小岛清的理论基于日本对美投资,强调国际生产分工,并指出国际资本流动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都支持贸易创造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专利技术、管理方式上具有专有优势,会与其海外子公司产生大量的公司内贸易。Lipsey等在80年代的研究证实了海外生产和母国出口具有互补关系,在2000年对日本、瑞典、美国的跨国公司的研究证明了OFDI与贸易互相补充的观点。
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权变关系理论
权变关系理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存在“门槛”,而不具有统一解释。陈立敏(2010)汇总了一些国外学者的观点,例如Bergsten(1980)认为,投资与贸易替代或互补是由国际化投资程度决定的,而Markuson和Svenson(1985)的观点是二者关系取决于贸易与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否合作。Gray(1998)指出,对外投资的动机和类型直接影响了它与贸易的关系,Head与Ries(2001)指出对外投资的水平或垂直决定了它与贸易的关系。Blonigen(2001)的研究认为,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与投资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有关。Svenson(2004)指出,这与其涉及的产业分类精细化程度有关。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内容是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行为的关系,因变量为中国对外贸易金额,自变量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FI)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FDI)。与贸易有关因素还有很多,如一国GDP和人均GDP,鉴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变量与OFDI和FDI有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因而本文只选取OFDI和FDI为自变量。
本文选取我国2004年~2012年对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贸易及投资数据。其中贸易指标为中国对各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实证检验
(1)模型建立
由于本研究使用面板数据,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进行单位根检验,最优滞后期由SIC原则自动判断。得出结论: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
其中i代表地区,j代表时间。TRADEij表示j年中国对i地区的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OFDIij为j年中国对i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FDIij表示j年i地区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
此时R2为0.84,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实际投资对贸易额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模型可表示为:
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性。修正后不再具有序列相关。此时模型应为:
(2)模型分析
FDI每增长一万美元,双边贸易额就会增加十万美元,而OFDI每增长一万美元,会使贸易额增加二万八千美元。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原因在于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通过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增长。公司内贸易则说明,先有对外投资才有贸易产生,因此投资是贸易的先导。但一般理论认为,在中国是贸易先行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基本遵循贸易在前为投资积累经验、熟悉市场,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外商对于中国的投资目的在于产业转移,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并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加了跨国公司位于中国的子公司对机械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拉动了中国与投资母国之间的贸易。
三、结论与建议
中国一直以来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大国,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区域分布广泛,在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集中于资源和初级产品制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上涨,在***策导向下,商品结构也发生调整和优化。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是促进关系。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投资对于贸易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一国贸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应当能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营收略显不足。
因此,应当根据国际经验选择适当的对外投资方式,使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同步增长,彼此促进,更好更快的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应该协调贸易***策和投资***策,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监管体系、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等方面全面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扩大对外贸易,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综合竞争力,尤其注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规范海外企业经营,提升经济效益,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战略。
参考文献:
[1]陈立敏.贸易创造还是贸易替代: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0(4):122-128.
[2]***远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鑫.我国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影响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3.
[4]Mundell,R.A.(195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Ameri can Economic Review.
[5]Markuson,James R.and James R.Melvin(1983):Factor Movements and Commodity Trade as Complem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3:341-356.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3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国际贸易
中***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08-06 收稿日期:2008-10-22
一、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一方面,标准通过降低国家间产品差异、增强市场需求信息流动以及共享科学技术等方式对国际贸易产生着显著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一国***府和厂商通过制造“标准贸易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现象也日益引起关注。对于日益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贸易的中国而言,加强标准化活动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领域的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两个研究对象之间关系和单向(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的研究。那么这样的研究其实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这样的影响机制的过程是什么,什么样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第二,这样的影响机制的结果是什么,促进、阻碍还是有条件的?那么,将上述各类复杂的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提炼,本文认为现有的关于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标准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过程、厂商生产成本、消费者保护机制以及国家贸易保护***策等因素,对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施加影响,本文将这样的影响机制定义为“过程上的影响效应”。按照这一领域内的著名学者Swarm等人的研究,这样的“过程上的影响效应”主要分为三类:标准的非价格竞争优势、标准对产业内贸易的促进效应以及标准的非价格竞争劣势。其中,标准的非价格竞争优势和标准对产业内贸易的促进效应是正向的影响效应;标准的非价格竞争劣势是负向的影响效应。
第二,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具体表现在双边或多边的贸易结果上,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一国进口量的影响,对一国出口量的影响以及对一国贸易顺(逆)差的影响,本文将这种影响效应定义为“结果上的影响效应”。这条线索的研究主要对影响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可以通过采集处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具有定量和实务研究的特点。
以上两条研究线索并不是并行和孤立发展的,两者一直有着紧密的交叉和联系。
比较而言,关于标准对国际贸易“结果上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具有更多的实践意义。通过这一类型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府、厂商等利益体的决策提供建议,研究结论也较为直观和准确。更为重要的是,相关研究通过提出“过程”与“结果”的对应关系假设,利用“结果上的影响效应”来反映“过程上的影响效应”的情况,这一研究思路为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宽度和广度。
本文将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过程上的影响效应”和“结果上的影响效应”为划分标准,并通过细分研究对象,讨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继而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国家间贸易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对于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影响机制,并得出对我国的标准化活动及***策制定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
(一)假设的提出
1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1)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对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一个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这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需求。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由于贸易保护、国内安全与环保需求水平较低以及价格因素等原因,将会起到保护国内厂商利益、反映发展中国家低水平品质需求并损害发达国家厂商贸易表现等作用,阻碍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的贸易表现主要取决于其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特有的国家标准将起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贸易表现能力的作用,降低因“过度”提高环保和健康标准(相对于其国内需求)而起到的增加生产成本的风险。本提出假设la:
假设la: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促进该国的出口并阻碍进口,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非价格竞争优势”。
(2)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标准对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各个产业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源于技术、资金实力和国家标准化战略等众多因素(王金玉,2001)。因此,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而言,发展中国家制定和采用的国际标准将很难反映其厂商的竞争优势和技术特点,其出口将受到抑制。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标准对其从发达国家的进口状况具有负面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厂商在较高标准的“压力”下,产品质量将有所提高,在其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有所提高,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将相对减少。本文提出假设1b:
假设1b: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同时阻碍该国的进口与出口,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减少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
(3)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活动对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发展中国家***府在制定标准的活动中具有更大的作用,而厂商间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商业利益制定、实施标准的能力有限。但就发达国家而言,标准主要形成于厂商间基于技术进步和商业利益的有效合作和博弈,这样的标准就能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于差异产品的消费偏好和生产厂商的规模经济需求,也就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产业内贸易的有效进行。
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已经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一方面,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将阻碍发展中国家对其的出口并将因为强大技术话语权下对国内状况的过分关注对其出口同样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由于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框架下展开,将导致国际标准能较好的反应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标准上的利益诉求。因此,国际标准将促进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范围内的展开和进行,将产生“双向促进”的理想效果。本文提出假设2a和2b:
假设2a: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同时阻碍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减少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
假设2b: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增加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
2 发达国家之间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发达国家之间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两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特有的国家标准对于标准实施国是一种“非价格竞争优势”:国际标准的实施将通过促进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进行,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产生促进效应。
本文对于发达国家之间情况的研究建立在对上述两个共识的讨论和修正上。第一,发达国家之间自由贸易程度较高,资源禀赋较为接近,特有的国家标准是否对标准实施国仅具有“竞争优势”而对贸易伙伴仅产生“竞争劣势”?第二,国际标准被公认为是具有“产业内贸易促进”效应的一类标准,那么对于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实力相对强势一方,依靠在标准和贸易领域强大的话语权,能否通过推行国际标准对其贸易对象产生“竞争优势”?
为了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实力,本文的研究首先将发达国家分为弱势发达国家和强势发达国家。强势发达国家相对于弱势发达国家,因为在科技发展和贸易表现上有更强的实力,因此,在标准尤其是国际标准制定与实施领域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更强的产业内贸易整合和竞争能力。
(1)弱势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对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弱势发达国家由于在国际贸易和标准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其特有的国家标准将更多反映本国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要求,为了“抵抗”强势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优势,特有的国家标准将不会完全体现技术发展和消费者的最新要求,也不会为贸易自由化提供最大的便利。本文提出假设3a:
假设3a:弱势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促进弱势发达国家的出口并阻碍进口,对于弱势发达国家对强势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非价格竞争优势”。
(2)弱势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对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产业内贸易在其贸易流量中占有主导地位,弱势发达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体现了标准相对较高的技术、安全和环保要求,提高了产品兼容性和产业整合度(David&Greenstein,1990;Gandal&Shy,2001),并促进国际间产业内贸易的进行。本文提出假设3b:
假设3b:弱势发达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同时促进弱势发达国家对强势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对于弱势发达国际对强势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增加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
(3)强势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对弱势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强势发达国家虽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具有相对领先优势,在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更强,但是,因为弱势发达国家技术发展水平与强势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其特有的国家标准在弱势发达国家得到推行和实施并取得相应技术贸易成果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说,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和反映产业内贸易需求的国家标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推动产业内贸易和标准化活动“螺旋式”的上升与增长。本文提出假设4a:
假设4a:强势发达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同时促进弱势发达国家对强势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对于弱势发达国家对强势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增加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
(4)强势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对弱势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看,现有关于发达国家的研究均认为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十分正面的,将同时促进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展开。国际标准将提高产业内各种产品的兼容性,有助于产品更新的专业化和连续性,而这一特性被认为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的特点之一。本文提出假设4b:
假设4b:强势发达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同时促进弱势发达国家对强势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对于弱势发达国际对强势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表现而言,是一种“增加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
(二)模型的建立
1 研究对象选择。
本文选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象。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十分出色,其国家标准化活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美国和英国是本文发达国家的代表对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在国际贸易和标准化活动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代表性。英国是与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联系极其紧密的欧洲国家,其在标准化活动中也有着与其它发达国家不同的形成机制(Egan,2002)。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颁布的国际及国家产业标准的数量作为衡量国家标准化活动的主要指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网站:中国标准服务网(省略)。本文分别统计了中国、英国和美国在各个国民经济产业从1996~2005年的标准数量,作为面板数据回归的自变量数据源,本文判断“特有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依据是:如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了某个国家制定、颁布的一项国家标准,或者一项国际标准是在某个国家主导下制定的,那么这项标准将被视为国际标准;如果这样的国家标准没有被采用,那么它就是一项特有的国家标准。
中国和英国在每个国民经济产业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从美国的进口贸易额以及对美国的贸易顺(逆)差被用来衡量国际贸易的活跃程度以及效果表现。从1996~2005年这10年间,每年每个产业的贸易数据作为面板多元回归的因变量。众所周知,国家资源禀赋、***府贸易***策、厂商竞争优势等众多因素都对国际贸易活动有着显著和复杂的影响,而对于本文的研究而言,在研究标准化活动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同时,需要将上述因素简练而全面的引入假设和模型中,本文将每个产业1996~2004年间的贸易额的和作为一个自变量引入模型,用来反映上述因素,而Swann在其研究中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理论解释和统计处理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美间以及英美间各产业的贸易统计数据均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网站(merce.gov)提供的贸易数据。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对国民经济产业的划分标准不同。本文依据的是美国商务部数据库对产业的划分标准,解决标准和贸易产业划分标准不同的方法是:将每个产业的中文或者英文名称当作关键词在中国标准服务网的数据库进行搜索。再参照ICS的划分标准,得到了每个产业在1995~2005年期间中国和美国颁布的标准数量。
3 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是具有连续性和时序性的,在一个时间节点或者较短的时间区间内,无法完整、准确的观测这种影响效应。因此,本文的回归研究需要建立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研究本文的回归研究需要建立在多截面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在时间序列、产业截面以及多元变量三维空间内进行回归多元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文采用EVIEWS5.0软件对面板模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处理。通过对6个模型自变量显著性水平和回归系数状况的考察,得出了假设的通过情况。如表1所示。
对于假设la和3a,我们试分析其原因如下。
尽管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对其出口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这类标准对进口的影响却是显著和正向的,由此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国家标准是不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特征的。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诸如FDI形式的直接投资和生产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标准的“非价格竞争优势”和“非价格竞争劣势”假说很难在这一类型的贸易中成立;国家标准化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大大深入和扩展,诸如ISO这样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国家间标准化活动和贸易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发展中国家很难通过单方面的国家标准对本国弱势的厂商和消费者进行保护。
在科技发展水平和贸易实力相对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特有的国家标准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上的“非价格竞争优势”也是不确定的,这一分析结果与现有的实证研究有所差异。标准活动的国际化与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单方面的标准化行动已经难以在产业内贸易大潮下的国际贸易中为本国争得竞争优势,即使出于非关税贸易壁垒意愿的标准化活动,起码也需要“披着国际标准的外衣”才能达到目的。
四、结论及***策建议
通过研究,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影响机制可以总结对比如表2所示。
鉴于上述研究工作并结合实际,对我国***府的国家标准化战略和活动提出以下***策建议:
第一,制定国家标准化工作中长期战略,加强标准化活动的***策、资金和人员投入对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竞争能力,应对国际贸易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正越来越显著的表现出来,这样的影响效应不仅已在发达国家之间得到证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也是显著和重要的。在美国、欧盟地区以及日本等国家都已明确颁布国家标准化工作战略并投入大量资源的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和具体的国家标准化战略,国家和厂商的标准化工作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指导。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国家标准工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国家、厂商联盟和厂商各个层面的标准化工作进行规划,确保资源投入的有效进行。
第二,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国家标准的国际化,争取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话语权,是我国国家标准化活动的主要重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特有的国家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已经开始面临挑战和质疑,国际标准对一国国际贸易表现的影响效应正越来越显著和重要。对于我国而言,一方面,利用特有的国家标准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从而对本国市场和厂商进行保护的意***随着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飞速发展已经越来越难以实现所谓“非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厂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规避标准技术壁垒,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并转变盈利模式,必须促使自身产品和服务更好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国家标准化活动的国际化,融入国际标准活动体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以更好的保护本国市场和厂商的利益。
第三,密切关注我国国际贸易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状况,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有侧重和重点的展***家标准化工作,是促使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的研究考察了发展中国家、弱势发达国家和强势发达国家三种研究对象,这三种研究对象反映了一个国家贸易实力和科技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具有不同特征的,有可能呈现“非产业内贸易效应”、“减少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和“增加双向需求的产业内贸易效应”三种特征。那么,对于我国而言,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贸易竞争力的飞速发展,必将跨越具有不同特征的若干发展阶段。我国的国家标准化活动需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灵活调整***府和厂商的标准化活动。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和竞争力。
第四,将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与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研究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是我国现阶段国家标准化活动工作的一个研究重点。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思路,新趋向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二、新现象挑战国际贸易理论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更应该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进行,即应该以垂直贸易为主。然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占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主导地位至今没有改变。根据联合国的《2008年统计手册》公布数据,2007年发达工业国商品出口占世界的58.6%,服务出口占全球的71.9%。这一现象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2.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由于制造业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战后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制造业内部贸易呈不断上升趋势。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同一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产业链细分为特征的制造业国际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公司内贸易不断增长。偏重于从国家利益角度进行宏观研究的传统贸易理论缺乏解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的力度。
4.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第一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重新高涨。全球贸易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集团内部。适用于全球范围自由贸易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当今区域范围内部贸易量的增长。
5.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20世纪80年代,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全球外包和转包等垂直专业化现象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内贸易进一步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对整合和创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发展
1.研究内容向微观拓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以国家作为主体进行的宏观研究,主要探讨:一国为什么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如何参与?以及贸易利益如何分配?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表现为在现有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微观领域的国际贸易现象。涉及的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区域集团、跨国公司等。研究的内容从战后初期的产业间贸易延伸到70年代末以后的产业内贸易,并进一步向微观延伸。
2.研究方法的微观化。从研究方法上看,传统的贸易理论都假定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固定边际成本等。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传统的静态特征。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首次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引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假设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使理论更符合实际。
四、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领域理论的融合
1.贸易理论与企业理论的融合。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具有一个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使得国际市场上贸易商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可以说这一理论第一次将国际贸易理论延伸到生产和管理领域,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是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一次融合。
2.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融合。在传统的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被视为是企业绕过贸易壁垒的被动选择。早在195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就对贸易与投资的替代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是这方面最早的代表性文献。蒙代尔利用标准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分析了两国在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一致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Mundell的结论是,在两国产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的障碍则会产生贸易。
参考文献:
[1]喻春娇.国际贸易理论的验证述评[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2]李锦,王必达.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06)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5
内容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体系,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前者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后者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在发生变化,理论研究认为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后形成共生关系,目前还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 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 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是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尚未统一。张晓涛(2004)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研究将二者置于不同的分析框架之下,使二者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二者认识加深,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互相替代、互相互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顾颖(2001)认为要建立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统一解释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贸易和投资是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 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即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假设,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以此为基础。然而,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两个纯粹的理论假设,只能算是一种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不完全竞争,同时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因此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定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用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解释跨国公司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选择。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6
齐瑶(1989―),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学硕士,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摘 要:以服务贸易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臻重要的角色,而且日渐超越一、二产业。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本和技术要素丰富的国家,其在工业上的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服务业贸易方面的竞争力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分类方法本文将日本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研究2000-2012年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日本服务贸易的因素,以期能够对中国服务贸易有所借鉴。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一、导论
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日本的服务贸易却国际竞争力不足,大部分服务贸易行业处于逆差水平。根据H-O理论模型,日本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本应处于贸易顺差,然而从日本服务贸易变动状况看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试***回答2000-2012年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其变动原因,以期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二、衡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1.服务贸易开放度。以服务贸易依存度作为服务贸易开放度的衡量方式来判断一国服务贸易开放是否合理。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2.服务贸易出口净额。可以通过服务贸易出口净额变动情况来判断日本服务贸易总体趋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出口净额=出口额-进口额。
3.净出口比率。净出口比率(简称NX)用于表示一国贸易的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贸易的净出口额与贸易总额之间的比值。
本文将运用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出口净额、NX和RSCA这四个主要指标来研究日本服务贸易现状。本文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使用2000-2012年日本和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价格单位均为名义美元,对指标计算结果没有影响。本文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标准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进行研究分析。
三、日本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日本服务业开放状况
如***1所示,日本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是逐步放开并提高的, 但与此同时,日本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是很谨慎的的,每年变化不超过1%,说明日本***府选择的是温和的服务贸易开放***策。
(二)日本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
如***2所示,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000年的692.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428.6亿美元,出口业绩提高了2倍多。而同时日本服务贸易进口额从2000年的1151.1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754.6亿美元,提高了不到2倍,说明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快于进口增长率,体现出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日本服务贸易逆差这一事实长期存在。
(三)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
***3显示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数,表明日本服务贸易处于劣势。但是从每年变化来看,日本竞争力指数成上升态势,而且数值趋于零值,表示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
(四)日本服务贸易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依据日本及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和具体11类行业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计算出日本2000-2012年服务贸易各行业的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如表1所示。
计算结果显示:运输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大于零,说明国际竞争力较强,运输业在日本服务贸易中比重较大,其进出口在近几年呈上升态势。旅游业的RSCA指数小于零,表明旅游业竞争力较弱,日本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受旅游业影响很大,尤其日元升值后,国外游客到日本旅游成本提高,而日本居民出国旅游成本却降低,造成大额逆差和较弱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保险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RSCA指数都小于零,表明这几个行业竞争力较弱,虽然日本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但这些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版税和许可证费用对日本服务贸易出口起支撑作用,RSCA指数大于零,表明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位于日本服务贸易的前两位,后者一直位于日本服务贸易第二位。到2012年,日本其他商业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达到370亿美元和464.6亿美元,逆差为94.6亿美元。另外,二者占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5.9%和26.5%,仅次于运输服务的地位。
四、影响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首先,***府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物质动力。一方面日本着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从***策、制度等方面完善服务业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日本注重培养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其次,合理的服务贸易发展策略促进了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日本运用了谨慎的渐进式开放策略。该开放策略使日本企业有时间向别国同行业学习管理经验,而且该策略能避免快速的金融业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保险市场造成冲击。
五、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日本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服务贸易中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比例过大,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技术型服务出口比重过小。根据H-O理论,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应该运用技术和资本上的比较优势,调整出口结构,从而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虽然日本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很大,但日本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并不乐观,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较弱。同时,从供需方面对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分析可以得出,服务贸易开放度较低是影响服务出口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我国在服务贸易开放进程中应适度放开本国市场,要充分运用国际资源来降低国内服务市场价格水平,使其低于或国际市场价格,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虹.日本贸易***策的历史性转变―提高服务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地位[J].世界经济与***治,2001年第6期
[2] 尹翔硕,申朴.论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 李莹.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
[4] 庄丽娟.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期
[5] 钟小平.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亚泰经济,2006.3
[6] 森山勇.试析日本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9.4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7
关键词:会员制;文化贸易;需求相似理论;文化贸易结构
中***分类号:F752.省略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7 6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文化贸易①(①文化贸易总额包括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和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2006年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3.2亿美元,文化服务进出口为26.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29.7亿美元,其中出口47.9亿美元,进口81.8亿美元,文化贸易逆差33.9亿美元。与庞大的货物贸易额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我国的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滞后。突出的问题是:文化贸易进口大于出口,缺乏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文化产品。
中国有着天然的人口优势,使得中国成为文化服务的巨大市场。国内现有的文化产业生产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与之相反的是,国外文化大国却通过其文化服务竞相抢滩中国文化市场,大量的外国文化软件产品和文化服务机构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中国文化贸易的巨大逆差。
2006年中国主要的文化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这六大文化贸易伙伴都是高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是中国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根据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 1961)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影响不同国家之间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特征,因此,各国应该与具有相似需求的国家存在大量贸易额。
如何扩大我国的文化出口贸易?文化贸易的情况是否符合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呢?本文将通过对中国2005年文化贸易的国别贸易结构进行实证检验,说明文化贸易情况偏离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检验结果得出未来中国扩大文化贸易出口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的计量经济分析
1・为什么需求相似理论不完全适用文化贸易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主要用来解释工业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是货物贸易的延伸,文化服务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更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服务的出口建立在国内基本需求基础上,并先为本国消费者所接受。其次,文化服务的出口流向、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最后,一国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文化服务消费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服务的需求也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文化服务贸易范围可能越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需求偏好不同,两国文化服务贸易则会存在障碍。
一国在满足文化服务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大致相当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服务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但是,文化贸易具有不同于货物贸易的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在平均收入水平仅仅决定文化贸易的交易数量,不决定文化贸易的内容。货物贸易交易的是有形产品,而文化贸易交易的是无形产品,这种产品的消费与供给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文化贸易的内容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情结”,这种“情结”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因此,文化贸易在收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不会有货物贸易那样大。二是文化贸易比货物贸易更有可能发生在相邻国家市场,因为文化传播具有地域上的便利性和文化趋同性,文化趋同又表现为边境附近的文化接受的渐进性。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基于以上原因的考虑,有可能存在需求相似理论不完全适用文化贸易的情况。
2・对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实证检验
文化贸易结构是否符合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与贸易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是否高度相关呢?本文将对中国2005年的文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对该理论的符合程度,从而从实践上检验需求偏好、收入水平与文化服务出口贸易扩大是否具有一致性。
(1)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编制的《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我国在主要的文化产品贸易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逆差。除了录音带是我国完全出口、数码激光视盘的出口明显大于进口外,其他的都过分依赖进口。最严重的是版权贸易中的软件和电视节目,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其次是期刊的版权,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74.5倍。还有一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虽然有些品种的文化产品逆差不大,但是,由于文化产品在文化认同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我国出口的许多文化产品大多流向单一,对世界文化贸易的格局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起不到应有的影响。
(2)中国文化贸易国别流向分析。根据中国2005年国别文化贸易结构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伙伴集中在北美、欧盟和亚洲,中国与美国、欧盟、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的文化贸易占文化贸易总额的75%。中国2005年人均GDP为130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而文化贸易的六大贸易伙伴如美国(37460美元)、日本(34063美元)、中国香港(25163美元)、中国台湾(13252美元)、韩国(11915美元)、欧盟(26046美元)都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根据林德需求相似理论的观点来看,中国与下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应该占较大比重。而从结果来看,初步判断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情况与需求偏好理论有较大出入。
(3)计量经济分析。
第一,模型的建立。根据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别情况,对中国文化贸易伙伴国(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额绝对值的对数、三类收入水平的国家①(①由于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伙伴国集中在高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贸易量极小,为便于计量虚拟变量分析,将上中等收入国际和下中等收入国家都归为中等收入国家。)、前二
者的乘积,以及中国与各国文化贸易总额的对数构建回归方程,前三者为自变量,最后一个变量为因变量,检验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LnXM =C (1) +C (2)×LnAVGDP+C (3)×CLASS+C (4)×GDPC (1)
其中, LnXM为中国与各文化贸易伙伴国进出口总额的对数, LnAVGDP为中国文化贸易伙伴国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额绝对值的对数,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水平; CLASS为依据世界银行按收入将各国分为三类,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类别; GDPC为CLASS与LnAVGDP的乘积,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阶段;本文构造CLASS和GDPC虚拟变量的目的在于考察收入结构对文化贸易额的影响。
为了初步判定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为模型设计做出初步规划,对各变量作滞后2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的检验结果看,中国文化贸易总额和贸易伙伴国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绝对值因果关系不强;收入类别和收入阶段是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变化的原因;这说明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在一定程度上受贸易伙伴国收入类别和收入阶段的影响。但是,直接对上述变量进行普通统计描述,以对模型进行修订,得出***1散点***和表2统计描述表。
由***1 (散点***)可以初步判断:中国与各国文化产品的贸易额和国民收入差距基本没有相关关系。初步判断现实中国的文化贸易情况偏离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上述两种统计描述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究竟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否能够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进行较好的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第二,计量经济分析。由Eviews4.1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述统计指标可以看出LnAVGDP、CLASS和GDPC均未通过T检验,模型拟合优度相当小, R2也太小,显示出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力度不强。总体来看,该模型对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国别的解释能力较差;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不能完全用于解释中国的文化贸易状况。
接下来通过对残差进行检验,以反映该模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残差检验结果说明模型的拟合方式符合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模型本身设定并没有问题,变量未通过统计检验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解释力度较低,这说明中国文化贸易的情况确实偏离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三、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相似理论的原因探析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文化贸易情况偏离了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导致这种偏离性的原因是由文化贸易不同于一般货物贸易特征决定的。本来,不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在文化传统方面,西方国家都不应该是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进出口流向地,而实际却出现了这种贸易状况。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移民”可改变消费者行为,消除民族国家的文化“情结”,从而改变文化消费内容,扩大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
首先,从中国文化输出角度来看,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主要由两部分人群构成:一是一部分需要了解中国的西方人,西方国家首先是中国的货物出口流向地,伴随着巨大的货物贸易量,了解中国包括中国文化,成为搞好对华贸易的重要条件,这样,文化产品贸易量的增加是自然的。二是移民及其后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移民90%是流向西方国家的。移民对于母国文化的自然的亲和力,使其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地域结构特点以及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相违背。美洲是中国移民增长最多的地区,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移民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国人数增长很快,超过了500万人,占中国海外华人移民总数的14%。欧洲的中国移民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了显著的增加。目前大约有40万中国人合法居住在西欧各国,欧洲华侨华人总数有148万人。大洋洲也是一个中国移民聚集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至2006年,大洋洲各国约有华侨华人90万人。非洲大陆的中国移民目前才13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南非等30余个国家。移民的上述分布情况,与文化产品出口流向正好对应,客观上形成了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的消费人群,自然也就与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不符。
其次,从中国文化输入角度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文化贸易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占据了世界文化贸易总额的75%,发展中国家在总文化贸易量中所占的份额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西方文化产品正在影响现在和未来部分中国人的文化产品消费偏好。任何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都面临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问题,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深层次上取决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建立在明确的世界观之上的信念体系。长久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非常重视在他国培育西方的意识形态理念,并在发展中国家争夺文化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文化产品的忠实消费群体。
从中国本身文化出口的现状来看,文化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尤其是产业集中度过低,规模经济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而很多文化发达国家对外的文化出口都主要是集中通过少数几个文化巨头完成的,要与之竞争,并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经济上没有雄厚的规模是难以与其抗衡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如好莱坞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市场营销的成功。相比而言,中国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至今还没有在世界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世界市场观念,盲目地陶醉于国内市场的庞大,结果不仅使内容的生产缺乏原创的想象力,而且使国内的文化消费资源在国际文化产品面前大量流失。
四、启 示
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通过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就能强大起来的,还必须拥有影响并引导这个世界的文化力量。而这文化力量,首先就表现为我们有多少文化产品能够出口到国外,使外国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文化产品产生消费依恋心理。但是目前我们没有什么可供出口的,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新加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了。从初级生产要素到高级生产要素升级的国际贸易模式来看,只有三流的国家才只去开展货物贸易,而二流的国家却开展服务和技术贸易,一流的国家去开展文化贸易。只有在技术、服务贸易,特别是文化贸易引导下的货物贸易才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造福于民的贸易。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和经济学分析,得出未来中国文化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和我们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而不是差距相近甚至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未来应重视培育发达国家市场,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营销方式改变发达国家消费者行为,另一方面,重视移民***策的影响力,强行文化输出,移民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扩大我国国际文化贸易是贯彻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把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蒋伟・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竞争的新领域[J]・商业研究, 2003, (16).
[2] 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10).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回顾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分支始于亚当·斯密。1776年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说。绝对成本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它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乃至人类认识史上,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1941年后,大卫·李嘉***提出了比较成本说,克服了斯密绝对成本说的明显局限性。李嘉***比较成本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保罗·a·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地基础”。
继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对上述理论的挑战。围绕里昂惕夫之谜所作出的种种理论分析,补充丰富了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度。在雷布津斯基以及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的完善补充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流行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逻辑严密,形势完美。但是这也正是其缺点所在,毕竟现实世界并不如其想象的完美。
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内涵、产生、发展及特点
(一)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内涵
新贸易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涵盖了paul·krugman等人创立的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策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制度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变量关系、环境问题与公共物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狭义上看,仅指以paul·krugman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克鲁格曼曾形象地概括说,如果要举一个什么是新贸易理论的具体事例的话,就可能是传统贸易理论将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样的商品上,而新贸易理论则将世界贸易看成完全发生在像飞机这样的商品上。
(二)新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工业发达国际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2.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4.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当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如上所列等新现象后,人们首先往往希望能够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加以解释和说明。当贸易理论家们将这些新情况与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加以对照时,发现这些理论不能或者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因此,也必然会引起贸易理论家们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行现实修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保罗·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兰开斯特、赫尔普曼、埃西尔、布兰德(brander)、斯潘塞、伊顿和格罗斯曼等等。
17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该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者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d—s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生产中存在无止境的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则具有多样化的消费偏好。这二者实际上存在着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两难冲突。而从这一角度考察的结论就是,即便不存在大卫·李嘉***的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需求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d—s模型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70年代末期,paul·krugaan首先将d—s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分析中并大有所获。克鲁格曼借用了d—s模型的分析方法并做了少许修改。首先较为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嫁接人国际贸易中针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条件,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差别产品等范畴来构筑新的贸易理论模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克鲁格曼在“以进口保护促进口”一文中证明,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府可以采取较高的进口关税这种战略性***策来保护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幼稚产业,当本国市场容量足够大,将会使其获得静态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出口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出口。这就是影响广泛的“战略性贸易***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一大批经济学家也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著,这些论著都大大丰富了新贸易理论,使其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在贸易理论界引起了广泛深远的关注和影响。
(三)新贸易理论的若干创新特征
1.理论假设前提:逼近现实。首先,市场结构的假设由完全竞争转为不完全竞争,同时放弃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承认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按克鲁格曼的话说,“这种不完全是经济学家认识的不完全,而不是真实世界的不完全。”其次,将分工模式由高度抽象的2x2x2模式,回归到现实中,大胆地探索了j×n×m模式下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格局。
2.全新的结论。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构成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在以上理论假设前提下,我们来看新贸易理论给出的结论:
首先,贸易原因。新理论从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关系角度进行了解释。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的影响是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空白。林德尔的“重叠需求理论”运用“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概念,论述了需求偏好相似对于国际贸易的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
其次,贸易构成和贸易量。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相比较,由于市场的规模变得更为庞大,产品变体种类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空间更大,为达社会福利最大(至少更大),两国必然互相进行对方的变体商品,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而传统贸易理论则只考察了产业间贸易,忽视了产业内贸易,与现实相距甚远。就贸易量而言,根据林德的“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最后,关于贸易结果,也就是贸易利益的产生与分配。传统贸易理论不考察动态利益,是一种静态贸易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新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潜在动态利益:(1)基于规模经济的生产效率效益。贸易使报酬递增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效率;(2)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生产;(3)生产的合理化。加剧不完全竞争行业的竞争,优化资源配置;(4)产品多样化。整个世界市场比之某一国内市场而言,其规模优势明显,全球各企业竞争的结果是相异产品种类增加,增进了世界福利。
三、新贸易理论的创新之处
新贸易理论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新现象时,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完全做出解释,需要理论创新的时候,一些经济学家对传统贸易理论继承修正并建立新的模型从而提出的。我认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考察:理论创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们不仅从国家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竞争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垄断竞争与产品种类内生化的模型,这种研究方法的创始人是迪克西特,把它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的是克鲁格曼。***策创新:在贸易改策方面,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所谓的对策贸易***策理论或者战略性贸易***策,即以著名的“波音一空中客车”的例子为模型所引出的贸易***策。战略性贸易***策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新贸易理论中重要的***策理论。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9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这就是人文贸易主义。在人文贸易主义价值的影响下,新的贸易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人文贸易主义可能会被一些国家作为贸易保护工具来使用,但总体上讲它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阐述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和表现以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在这一价值取向下应采取的对策。 一、问题提出 纵观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以人对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占有作为指导思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都是依照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即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换取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获取相应的利益。短期内这种贸易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丰裕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利用并通过国际交换克服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贸易模式最少存在三个缺陷: 第一,有些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效应,过度利用自然要素禀赋。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所说:“国际贸易的初衷是为了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但并不等于贸易越多越好,贸易不能超过一个国家的资源条件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利益是在宽松的环保要求下获得的,或一味追求比较经济利益,结果很可能是付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些代价经常是经济利益远远不能弥补的。” 第二,有些国家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且不稳定。而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出口技术含量高、价格弹性小、有上升趋势的产品。这种交易模式长期发展下去,将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第三,有些国家打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幌子制定各种苛刻的贸易壁垒。如环境标准、劳工标准、质量标准等来限制进口;有些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采取非法竞争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利益,不考虑员工的工作环境、不顾员工身体状况、随意加班加点、克扣员工工资。这些都扭曲了贸易的本来面目,妨碍国际贸易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人文贸易主义。人文贸易主义强调国际贸易活动不仅应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应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本文将就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特征、影响等作一些探讨,最后提出我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人文贸易主义的内涵及特征 (一)人文贸易主义内涵 第一,人文贸易是“人与人平等”的贸易。以“人人平等”为伦理基础,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如果不同个体或群体无视对方的利益,形成对立和反抗,最终将破坏人与人平等的贸易关系。例如,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组织报道,目前收入水平较高国家基本上都未能兑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做出的承诺,即到2012年之前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排5.2%。但他们却反而要求低收入国家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又如,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出口大国,扮演着另人尴尬的角色,一方面价廉物美,产品遍及全球,另一方面却背负了“倾销”的恶名,但自己却承受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美国研究人员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所造成的,但美国却是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这些都表明“人人平等”的贸易关系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真正实现。 第二,人文贸易是“人与地平等”的贸易。以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为伦理基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地平等的贸易强调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大于或等于因贸易带来环境污染的治理费;贸易不能超过自然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应有利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例如,在国际贸易中,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是最有争议的焦点,有的国家乱挖滥采、无休止地开采自然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把夕阳产业转移到外国;有的国家为了节约成本 ,大量排放没有处理的污水和废气。这些最有可能导致地球失去自然恢复能力,人与自然的不和睦相处。 第三,人文贸易是“人与天平等”的贸易。以“人天合一”为伦理基础,着眼于人类与整个大自然(社会和生态)的平等关系,达到人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共进、和谐发展。“人天合一”的贸易关系是人文贸易的最高层次,但是有些人却对它不屑一顾,结果得到严厉的报复。例如,国际社会将濒危物种的贸易列为非法贸易,但这种贸易禁而不止。非法物种贸易严重破坏国际生态多样性,加速濒危物种灭绝,生态多样化遭破坏,造成生态失衡。又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多出口农产品,加重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造成土地自然肥力衰减、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由于只注重那些市场价值高的物种,对不具商业价值的物种或忽略或消除,使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趋于简单,生态调节功能衰退。 (二)人文贸易主义的特征 第一,在贸易过程中追求新的可持续增长模式。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麦多斯教授,他于1970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认为:以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加速耗竭和污染程度的逐渐加深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属于指数增长型,不可持久。人文贸易主义追求的可持续贸易模式应该是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贸易模式。它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既强调贸易行为的“公平和公正”,又强调贸易过程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在贸易发展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贸易也由此进入环保时代。WTO根据1994年4月15日的马拉喀什部长会议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以此来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反补贴协议》等文件中都规定了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两批共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方面的标准,后来又陆续颁布了术语、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方面的标准。 第三,在贸易过程中追求非贸易利益。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环境、经济、福利、代内与代际公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发展等诸多因素都属于非贸易利益。追求非贸易利益使得知识产权、环境、劳工标准等问题成为焦点,并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追求非贸易利益的盛行使得发达成员渴望将所谓“人文贸易”和非贸易利益“合法”引入WTO体系。比如,非贸易利益关注之所以成为问题,是由于提出者企***将非贸易利益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即违反非贸易利益条款者可予以经济制裁。 三、人文贸易主义的表现 在当代国际贸易价值的新领域,人文贸易主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国际贸易能够增加社会财富,但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如果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或以生态环境代价发展对外贸易,“延时”的补偿成本将逐步兑现,贸易可持续性将受到挑战。贸易与生态的和谐要求自然资源要合理、有节制地利用,而不是掠夺式开发;生产过程要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而不是肆无忌惮地将污染排放;环境成本内在化,推行绿色贸易,避免环境恶化和污染国际转移等。 2.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贸易过程和结果”的和谐。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不计自然环境的经济投入基础之上的,暗含着自然资源不受限制的假设,没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实际上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过程、商品的转移过程和商品的消费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随着人们对非贸易利益日益重视,在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活动成本最终必须包括为维护和弥补自然环境的人、财、物投入,通过把这些环境成本内在化使国际贸易达到社会总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贸易主体的整体角色定位要从“经济人”向“经济人、社会人 、生态人”三位一体过渡。 3.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内外同行之间、企业主与员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国家之间的和谐指各国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平衡,减少贸易摩擦,拆除贸易壁垒,建立贸易和谐发展的平台;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和谐指企业贸易行为要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拆台,扰乱贸易秩序,国内外竞争对手之间应树立“双赢”或“多赢”的理念;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和谐指要考虑员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不能不顾员工身体状况,随意加班加点、克扣员工工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指要考虑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不能只顾企业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和感受。 4.人文贸易主义表现为“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和谐。贸易道德规范和谐是指不同国家的贸易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通过贸易资源应该高度整合,达到优化配置;贸易行为规范和谐指企业运筹得当,竞争行为规范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即贸易从业者应该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不能只求最大最快地占领国外市场而恨不得一刀将对手斩于马下,一家企业占领整个国际市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必须注重社会责任。外贸从业者要符合国际道德规范,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在注重自身发展、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等的责任。 四、人文贸易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人文贸易主义对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产生动摇。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把“经济人”作为探究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国际贸易领域人们遵循同样的原则。从微观上来看,如果个人在贸易活动中一味地优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会导致各类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与冲突。从宏观上来看,发达国家一味强调自身贸易利益最大化,就会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人文贸易主义强调人的问题不仅是满足简单的生理需求问题,还有如何提高素质、升华精神、维护尊严的问题,国际贸易活动由此获得了道德规范性。人文贸易主义这一思想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 2.人文贸易主义对传统贸易理论漠视自然环境的思想提出质疑。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虽然以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都是建立在不计自然环境的经济投入基础之上的。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的相对成本理论都以劳动力为投入的惟一要素,隐含着自然资源不受限制的假设。因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世界处于统治地位,他们除了拥有本国的自然资源还可以从海外获取大量的廉价原材料。赫—俄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各国应出口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些贸易理论的共同点就是为了物质利益的增加而毫不顾忌地掠夺自然资源,但是却没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贸易成本除了人、财、物外,还应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等,贸易的结果是综合效应最大化。 3.人文贸易主义对当代国际贸易研究提出新的挑战。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R·弗农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理论,它克服了以往贸易理论中关于贸易模式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的隐性观念。但是,该理论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因为发达国家的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已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夕阳产业,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生态环境问题更趋恶化。格鲁贝尔等人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虽然拓展了贸易理论所解释的贸易现象的范畴,为国家如何创造国际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国家贸易***策和产业***策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理论依据。但是规模经济导致企业不断合并,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约束将更加具有全球性和并发性,极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扩散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为当代国际贸易研究者更注重人类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提出新的挑战。 4.人文贸易主义可能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工具。人文贸易主义的出现预示着今后的国际贸易中,以人文贸易主义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即“人文壁垒”将越来越多。国际贸易商品的质量、技术、环保都有国际标准,如ISO9000、ISO14000、SA8000等都反映了人文贸易主义精神。虽然目前这些标准大多以贸易保护主义的面目出现,但也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当它们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后,就变成合理化。一些国家为了稳定就业,解决国内各种矛盾,可能打着人文贸易的幌子,在现有各种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制定更加苛刻、综合、有效的新型壁垒来限制他国产品的进入。这些“人文壁垒”可能涉及到所有贸易品或渗透到贸易品的每个环节,更加防不胜防。总之,贸易人文化倾向与追求非贸易利益的盛行使得全球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以“合法”规则向发达国家加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和新的工具。 五、人文贸易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启示 人文贸易主义是顺应人类发展而产生的,给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有深远的启示。 1.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一种社会形态是否和谐关键在于它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和稳定的发展前提。国际贸易的目的是积累更多的财富,提高生活水平,只有贸易参与者之间达到双赢或多赢,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果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国际贸易比较利益是在不正常条件下获得的,使一些人付出代价,这种贸易模式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不可持续的。 2.必须树立“循环发展”的理念。循环发展模式强调物资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的作用,千方百计使其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利用。树立循环发展的贸易理念,有利于缓解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与资源过度消耗的状况,突破资源禀赋瓶颈;有利于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重塑比较优势,实现贸易强国目标;有利于突破贸易壁垒,发展绿色贸易和生态贸易;有利于防止国外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保证贸易与生态环节协调发展。树立循环发展的人文贸易理念必须符合“五R五E”原则,即:Reduce(减少)、Reuse (再用)、Recycle(循环)、Reserve(环保)、Research(研发);Economic(实惠)、Ecological(生态)、Equitable(平等)、Efficiency(高效)、Equilibrium(平衡)。 3.必须树立“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理念要求以“可持续和责任”为原则,建立一套适用于世界不同行业的作业规范,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相同的标准制订自己的作业守则,确保生产方式符合劳工安全等法律的规定。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它是全球第一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出口商所提供的产品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消费效益最大化,还要关心他人、关心环保、负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制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企业的理解和接受,在市场经济下必定会使一部分人“腰包和腰围”同时增大,社会责任制要求“腰包”大起来的人少一些增加“腰围”,多一些负担社会责任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周期;贸易乘数
作者简介:杜婷(1977―),女,四川绵阳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从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庞东(1976―),男,山东夏津人,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站博士后,经济学博士,从事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分析研究。
中***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43―04
收稿日期:2006―03―10
理论界一般认为贸易在经济周期传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Frankel和Rose(1998)指出,一个国家的贸易开放度越高,它与贸易伙伴间的经济周期传导就越通畅,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呈显著的正向关系[1]。Ambler,Cardia和Zimmerman(2002)甚至认为各国经济周期的协动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2]。Nadenichek(2001)等对多国的进出口贸易余额和贸易条件同产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进出口同产出有顺周期关系,国际贸易余额同产出存在非周期关系[3]。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贸易进出口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论述更多地集中于讨论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非常欠缺,因此,本文将在对国际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研究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波动的典型事实及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作为验证经济周期理论和***策分析的实证标准,是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检验理论模型、制定经济***策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1]本文根据对外贸易变量的周期***谱和所计算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到我国经济周期中对外贸易波动的一些基本事实。本文采取了三种方法对GDP和外贸变量序列进行趋势分解,即差分法、HP滤波法和Band―pass滤波法,方法介绍可参见刘金全(2004)[4]文章。其中,差分法为变量序列的对数差:y1=log(yt)―log(yt―1),HP滤波和Band―pass滤波中的参数入和k分别为入=100,k=3。同时,为了能够不仅在周期波动的形态上对各经济变量进行比较,而且在波幅上也具有可比性,我们定义经济周期为变量对其长期趋势的相对偏离。即对于时间序列{yt},其周期项定义为:Cycle=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其中Trend项为二种方法分解得到的趋势项,对差分法,Trend1=ytg1。这样消除了各经济变量因计量单位的不同产生的偏差。
从统计方法上看,对时间序列的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有两类方法,一类是时域分析的方法,另一类是频域分析的方法。对于时域分析,本文采用计算诸变量与真实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和Granger指标,分析变量间的共变性。对于频域分析,本文采用谱分析的方法分析经济变量的周期特征,具体方法见陈磊(2001)[5]一文。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从以上各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外贸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指标的周期大约为7年,并且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是顺周期的。从波动性来看,进口、出口和进出口的波动性比实际GDP更为剧烈,其标准差为实际GDP的2~3倍之间。虽然实际进口、出口及进出口与实际GDP是同步指标,但相干谱显示名义出口指标要领先实际GDP近一年,表明我国的出口对经济具有先导性作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无论是名义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还是实际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对外贸易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基于贸易乘数的分析
(一)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
贸易进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这突出地反映在关于所谓“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Export―Led Economic Growth)问题的争论之中。按照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作为一种拉动需求增长的因素,出口的增长必然能够带动产出的增加。1933年哈罗德(Har-rod)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提出了“贸易乘数(Trademultiplier)”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出口的增加会导致出口企业收入以及其他企业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生产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最初出口收入增量的增加,产生所谓贸易乘数效应。其具体的推导过程为
按照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
(1)其中,Y,C,I,C,X,M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府支出、出口和进口。假设贸易条件恒定不变,没有储蓄、投资和***府行为,收入(Y)只由消费(C)和出口(X)产生,并只用于消费和进口(M)。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对外贸易保持均衡状态,即出口与进口一致(X=M),又M=M0+mY,其中,M0为自主性进口,m为边际进口倾向,因X=M,可得由此可得到出口贸易乘数k=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由X=M,对出口贸易乘数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做简单变换可得到y=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其中,y=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为一国的经济增长率,x=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为该国的出口增长率,而π=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是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2)式就是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HarrodForeignTradeMultipier)预测式,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与进出口的增长相关。
对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的计量检验可采用下列回归模
型:gdp1=α+βx1+ε1其中,gdp,x分别代表GDP和出口的增长率。
根据我们在第二部分中运用BP滤波、HP滤波和差分法得到的实际GDP周期波动数据和实际出口周期波动数据。对(3)进行计量检验有如下方程:
根据以上三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我国贸易出口每波动l%,会引发经济周期波动0.20~0.272个百分点左右。
(二)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
显然,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得到的简单哈罗德贸易乘数估计贸易出口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该乘数是在假定消费、投资、***府支出和进口的自主变动都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其次,该乘数未考虑出口对消费、投资、***府支出和进口的间接影响,因为这些变量之间并不是相互***的。实践表明,哈罗德的研究成果从长期来看仅适用于少数发达国家,但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很不现实。因此,后来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拓展。例如,Thirl-wall(1979)在引入国际收支平衡约束后得到的结论为其中yRt,xt分别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约束下的均衡经济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pdt、pft、et分别代表国内外价格和汇率变动的比率;η、ψ、π则分别表示进口、出口的价格弹性和进口的收入弹性。按照这一结果,出口增长(xt>0)将拉动经济增长(xt/π>0)[6]。
McCombie(1985)从传统的凯恩斯模型出发在没有引入国际收支平衡约束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结果是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其中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代表GDP的增长,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分别代表自主性消费、投资、***府支出、出口和进口的变化,ωc、ωI、ωGωX、ωM则分别代表消费、投资、***府支出、出口和进口在GDP中所占比例。按照该模型,出口增加(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0)将导致GDP增加(ωx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K)[7]。
如果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在长期中不会有太大变动,即从长期看有pdt―pft―e1=0成立。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假定之下Thirlwall的结论(4)式就等同于哈罗德贸易乘数。同样,对于McCombie(1985)的结论,如果消费、投资、***府支出和进口的自主变动都是不重要的,则(5)的结果也同样等同于哈罗德贸易乘数。
如同我们所提到的,简单贸易乘数是在未考虑出口、进口对消费、投资的间接影响的情况下推导得到的。这一前提显然不尽合理,因为如果这样,那么由国民收入恒等式,GDP的增量为投资、消费、***府支出和净出口几部分增量之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体现为净出口额的多少,那么,只有当贸易顺差逐年递增时,才能保证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否则,对外贸易就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长期保持逐年增加的外贸顺差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长期来看,对外贸易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而在此前提下用净出口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将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为零,而从全球的角度看,各国净出口的总和为零,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没有任何作用。因此,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必须考虑进出口对投资、消费的间接影响。事实上,以第二部分中得到的HP滤波序列为例,通过简单的回归分析可知,我国进口、消费和投资对出口的弹性分别为1.09、0.23和0.97。这就是说,出口的增加不仅对进口有很大影响,它同时也会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很大影响。
这里我们考虑到消费、投资、***府支出和进出口的相互影响的因素,通过构造联立方程组的方法,来测算出口乘数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消费函数:设预期消费为收入的函数,即Cet=α0+α1Yt(6)而实际消费和预期消费之间具有关系:Ct―Ct―1=λ(Cet―Ct―1)(7)其中λ为调整系数,整理(3.28)、(3.29)两式有消费函数:Ct=λα0+(1―λ)Ct―1+λα1Yt,因此消费函数可设定为C1α0+α1Ct―1+α2Yt十μlt(8)
投资函数:在经济学中投资函数的设定最具有争议性,这里我们采用一种最简单的假设,即经济中投资的规模决定于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利率水平,即It=α3+α4Yt+α5Rl+μ2t(9)这里,Rt为时期t的真实利率水平。
进口函数:进口取决于国内总需求和汇率水平。并且,根据前面的分析,出口对进口有着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司春林,2002)我国的进口汇率的变动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我们忽略汇率的影响,这样我们设定的进口函数为Mt=α6α7Yt+α8Xt+μ3t(10)
由于我们假定出口为一个自主变动的外生变量,因此模型中没有出现出口函数。这样,方程(3.30)、(3.31)、(3.32)以及国民收入恒等式(3.23)构成了一组联立方程组。通过对该方程组的估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化式的估计形式: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根据该简化式估计结果,我们将得到出口变化对GDP的贡献程度dYt/dXt=δ3。对联立方程组(11)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估计,分别对第二部分中得到的HP滤波序列、BP滤波序列和差分序列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5和6。由此我们得到出口对GDP的弹性系数为:0.24、0.26和0.24,即出口每变动1%,对H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4%;对B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6%;对差分序列得到的GDP会波动0.24%。这与前面估计简单贸易乘数的结果虽然十分接近,但包含的意义却更为合理。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三、基本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数量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1)在我国,外贸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指标的周期大约为7年,并且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是顺周期的。(2)从波动性来看,进口、出口和进出口的波动性比实际GDP更为剧烈,其标准差为实际GDP的2至3倍之间。(3)相干谱显示名义出口指标要领先实际GDP近一年;表明我国的出口对经济具有先导性作用。(4)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无论是名义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还是实际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5)通过简单贸易乘数分析,我国贸易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经济周期波动0.20~0.272个百分点左右。(6)通过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分析,出口每波动1%,对H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4%;对B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6%;对差分序列得到的GDP会波动0.2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发表国际贸易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