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一个国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分配如何影响理性经济人的选择,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本 职业选择 经济增长

按照经济学理论,对于社会职业的划分有两大类:一类是提高社会物质生产率的生产创造型职业,它能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财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即各种生产型企业;另一类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但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即寻租性职业如法律行业、公务员等。这两种职业所拥有的技术人才的数量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生产型企业拥有较多的创新型人才,将极大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不断生产新产品;寻租性职业仅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没有创造新价值。一个国家的高素质才能者如果愿意到生产型企业,从事创造型职业,对本国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反之,如果高素质才能者选择寻租性行业,从事非生产型职业,仅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者,国家的经济因缺乏创新性动力,其增长速度会受到影响。大学生是年轻人中的精英,是高素质才能者的代表,因此他们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本国的经济增长。

由于本文依据各行业经济增长率的不同,借鉴国外职业划分原则,以选择科研开发工作作为生产性职业的代表,以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作为寻租性职业的代表来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现状。

不同职业选择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墨菲、施莱弗和维什尼(1991)就影响高层次知识者的决策即是否从事对社会有益的活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强调对高素质才能者选择有竞争力的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相关市场的规模,高才能者可以从中取得报酬的市场越大,进行某一活动的激励就越强,但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会使得经济中的许多财富易于被没收,那么就会鼓励寻租。二是报酬递减的程度。如果某种活动的规模受到当事人时间的限制,那么这种活动的可能报酬就不同于仅受到市场规模限制的活动的可能报酬。如果一个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能使企业得以迅速扩展,那么它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动要超过它对寻租活动的鼓励。因为合适的个人发展空间能不断满足企业家的成就感。三是一个人保留从其活动中所获报酬的能力。因此,明晰的产权是在鼓励企业家精神,而由法律认可的寻租活动则在鼓励对社会无益的活动。

寻租者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随着寻租部门的扩张,他们会吸引其他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源持续不断的进入到寻租部门。二是寻租者的收入来自于社会的再分配,这会降低取得初次分配者的劳动积极性。最后,寻租部门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寻租者的高收入,这会加剧与其他部门的收入差距,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会影响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

职业选择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与指标说明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年鉴。依据我国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职业选择的相关度,按照高校各专业的学科特点不同,理工类学生因掌握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更适宜到生产性企业从事创新性工作;文科类学生因掌握较多人文基础知识,适宜从事文秘、法律等职业,假定学习文科的学生在择业时都进入寻租性行业,而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在择业时都进入了生产性行业。本文参考Barro(1991)和Murphy,Shleifer and Vishny(1991)等人模型变量的选择,选取我国1990-2006年的GDP增长率、文科毕业生增长率和理科毕业生增长率为主要分析变量,另外选取1990-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财***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小学招生人数增长率为控制变量。

(二)计量检验

将以上数据对GDP进行回归(见表1)。从实际经验出发,可以判断出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为正,而***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根据表1得出的回归结果,可以验证与事实的判断相符,但从结果中,看不出文科和理科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前面的分析相符,不过可以看出文科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是大于理科的。根据理论分析得出的理科对于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和文科对于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取决于对高才者职业配置所产生的技术进步率。如果生产性工作更具吸引力,则理科学生的素质会高于文科学生的素质,因此,企业家素质也相对较高,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率相应也较高。反之,则文科学生的素质会高于理科学生的素质,而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率会处于较低的增长水平。这个假定隐含了一个关于理科专业与技术进步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会反过来促进企业家的产生。

文科和理科毕业生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回归见表2。从表2可知,文科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较为明显,同时也看到了理科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同时系数的经济含义也符合理论描述的寻租性职业对增长的制约,生产性职业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理科学生毕业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即理科生平均毕业率增加一倍,就会使经济增长率上升0.6个百分点。但是在这个回归方程中,变量的t值不显著,且R平方值也过低,影响了其解释力。所以对文科和理科毕业率增加解释变量后,分别对1990-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回归,以期找到更令人信服的数据,回归结果见表3和表4。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调查与方法、***治经济学、经济法、国际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后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农/林/牧/渔;

4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5 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助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地方性本科院校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1)掌握***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学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了解中国的经济***策和法规(3)熟悉WTO规则、国际经济法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发展的动态。应具备的实践技能知识包括:(1)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实际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2)能通过计算机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3)能在外贸企业***完成国际贸易中实际的业务。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是适应国际贸易和我国经贸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知识并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能***完成企业外贸业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要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直接从事相关外贸业务,因此,实践能力对从事外贸的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应用和巩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加入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往往照搬重点或一类本科院校的模式,比如: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能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服务的具有全球眼光,能与时俱进,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性或实用型对外经贸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没有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师资力量、生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考虑特定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定得过高、过泛,缺乏可操作性,最终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定位,高校无法实现培养目标。所以,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而言,应因地制宜突出办学特色,可以立足于地方经济,主要为地方中小型外贸企业培养相关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模拟教学实验室相对匮乏

与重点院校相比教育论文,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经费所限,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投入不足,不仅数量少且陈旧落后,甚至有些院校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比如,从电脑数量看,实验室不能满足每人一台电脑的需要,甚至两人或三人一台都无法满足,以致实训上课难以开展,以实现对学生上机操作模拟教学。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多与校外的相关外贸企业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学习外贸流程,完成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方性本科院校面临着缺少外贸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问题,虽然也建有少数实训基地,但往往是在搞签约和挂牌议式的时候轰轰烈烈、兴高采烈,雷声大雨点小,过后企业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少真正承担实训基地的培养责任,实训过程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

(四)见习和实习形式化

见习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见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或校外实训基础建设少,或理论课安排太多,或教学培养方案根本就没有安排,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见习的机会非常少,即使也多停留在让学生到某企业参观参观的程度上,不能真正触及操作流程,学生真正能掌握实践知识的机会很少。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大多学生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对于实习,学生自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性不高,以完成任务得到学分为目的,或由于被安排到同一单位实习的学生人数太多,实习单位难以管理便放手不管,任其自由学习,学校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学生也难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另者,有部分学生在自主实习时间,根本没有真正深入企业实习,而是找单位盖章写评语以应付学校毕业材料的上交。

(五)毕业论文要求过低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情况的汇报和对大学综全素质的总结,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大学生毕业的要求条件之一。但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全,缺乏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往往教师和学生都持敷衍态度。比如:由于专业教师资源匮乏,一名教师同时指导10多个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指导效果欠佳;学生本身重视不够,认为是否认真撰写都能够及格,能够毕业,缺乏认真撰写态度,这样就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去完成论文,不能将实习见习阶段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往往在网上复制、抄袭、拼凑应付完成;学生选题范围过大、不切实际、闭门造车,没有经过实地调研,论文提出的观点空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和能力,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地完成外经贸业务活动。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在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外贸人才,需要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验室模拟教学

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教学,是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实验室教育论文,在实验室内利用计算机和教学软件,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部流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实验室模拟教学教师讲授完理论基础知识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拥有更大的主动性的模拟操作教学过程。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充分练习和了解在国际贸易实际中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保险公司等),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环境和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了解国际贸易合同履行的基本步骤,学会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业务操作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模拟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多与当地或周边的广大企业联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各种社会关系,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银行、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 签订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搭建见习、实习等实践平台。比如:以当地工业园区为实训基地,向其周围地区的企业拓展,建立区域的实习片区,片区内每一企业都作为实习联系点。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调查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实际效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内容,分配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放假期间让学生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可以针对某一项目,如地方的特色产品出口,特色产业发展,地方旅游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调研;也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实践基地企业的某一职能部门展开调研,例如销售部、储运部、生产部、财务部,采购部的基本情况,针对某方面的问题写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让社会实践活动贴近生活、服务大众、关注民生,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带领学生到外贸企业或是有外贸业务的生产企业,进行观摩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外贸从业人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交流和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产品外贸形势,了解外贸企业发展历程及其业务,熟悉产品进出口的运作流程,了解正确使用各种外贸单证,了解外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行业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增强实践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实践教学,专业见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大一到大三,每个学期至少应组织一次学生到不同的企业见习。

(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的实习活动课程,是所有专业学生毕业前的必经阶段。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分析和解决外贸业务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毕业实习的效果要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实际的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不能过短,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的形式,本着双赢互利的原则,延长实习的时间,采取就业实习形式,既有利于增加学生收入,减少学生实习成本教育论文,提高学生工作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就业实习时间可以从大四寒假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答辩前,大约从1月开始至第二年的6月结束,共个6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全面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行业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等。(2)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处理过程,制作各类单证。(3)参与实习单位的经营活动,分析其经营活动的特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六)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生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写作历经选题、开题、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答辩等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性训练。对毕业论文的指导,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一名教师指导的论文最多不应超过6篇,强化过程管理,把好论文关,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各个环节都要从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实际调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选定论文题目,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最后提交的论文,经审阅通过,方可获得参加答辩的资格。建立严格的评分标准,各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必须严格执行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态度、实践能力、论文质量等要求全面衡量,客观评分,要克服和避免走过场及弄虚作假等问题,对不合要求者可按规定执行重新答辩或直接给予毕业论文不合格处理。

综上所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院校本身投入更多财力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计划,并强化执行力度,并利用好广大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际可行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10

[2]赵立华、陈海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煤碳高等教育,2008,3

[3]刘杨、李莹.***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9

[4]曾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高教论坛,2010,6.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就业意向;影响因素;logit模型;大连;高校毕业生

中***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024-06

一、引 言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近年来,在大连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大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大连市围绕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对毕业生资源的需求,接收各类毕业生约10万人,为超前吸纳、储备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连市的人才状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却不容乐观。在大连市高校2006届毕业生就业生中,仅有三成留连就业。据对16所在连高校统计,共培养2006届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及毕业研究生42 872人,有16 300名毕业生在大连市实现意向就业,占2006届毕业生总数的38%,占大连市协议接收毕业生总数的32%[1]。根据2005年中国200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统计显示,大连市综合水平位于17位,落后于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等城市,但在人才能力指标方面大连市排在41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综合指标相比并不相称[2]。

综合大连市人才的整体情况,可以发现,一方面,大连市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有数字显示,大连市吸纳的人才中外地生源毕业生为5.2万人,即多数本地高校毕业生并没能留在大连市[1]。另一方面,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北三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下同)和长海县接收各地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下降,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大连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如硕士和博士)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针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矛盾现象,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旨在分析影响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和主要原因,并为***府制定相关人才***策提出必要的***策建议。

二、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模型的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时,是以劳动力的形式进入就业市场的,因此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劳动力供给一般随工资的上升而增加,故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劳动力需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1所示)。由于近几年大连市经济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劳动力需求在高校扩招前后没有显著变化,我们假设需求曲线(D)没有移动;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S)由S0向右移动到S1。假设短期内高校毕业生对收入的预期来不及变化、市场来不及自身调节,于是,在W0的工资水平上增加了的供给,打破了原来的均衡点a,到达了不均衡的点b,这样,短期内就造成了L 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身的调节,高校毕业生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就业心理和自我预期。这样,工资水平向下移动到W1,劳动力市场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点c。结果是以收入降低为代价,增加了L1-L0的就业。但我们同时发现有Lb-L1的高校毕业生仍将无法就业。另外,由于专业的限制,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需求方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结构性过剩,供需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所以“招工难与找工作难”两难现象并存,“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根据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市场存在人才缺口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费尔浦斯(E.S.Phelps)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 Search)理论[3]。麦肯纳发展了该理论[3],提出一次搜寻的表达式:

其中,R(r)代表一次搜寻的收益,r表示保守工资(即求职者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每一次搜寻活动所碰到的工资不小于r的概率表示为P(w≥r),小于r的表示为P(w

通过(2)式我们可以看到:搜寻成本C和保守工资r这两个变量在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活动(如***2所示)。搜寻成本C上升,将使搜寻数量n*下降。当边际搜寻成本从c0上升到c1时,理想的搜寻数量从n0*降至n1*。另外C增大,R(r)减小,这些都减少了求职者搜寻到理想工作的机会。可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搜寻成本仍然逐年上升。从(2)式中可看出,r越大,R(r)越小,求职者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小,就业越困难。

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而由于信息不充分,高校毕业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而搜寻成本的逐年增加导致就业更加困难。虽然大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策,但多数人不了解大连市的人才引进***策,很多人对于大连市的企业信息也不了解,求职过程中带有盲目性,从而增加了搜寻成本。可见,由于信息不充分,会延长高校毕业生工作找寻的时间,降低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此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保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沟通,也很可能会造成或扩大高校毕业生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程度,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除了上述的信息不对称外,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求职者的一些公开的信息,如年龄、学历、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等等,雇主很容易获得。但是求职者的实际能力、个人性格与爱好、勤奋程度等私人信息,雇主则不易获得。雇主总想找到最好的雇员,但他们拥有的信息比求职者少。因此,雇主就把一些指标量化,例如,高校毕业生手里拿了多少个证书来判断其能力。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即雇主招聘到的高校毕业生不一定就符合企业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和本地企业之间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虽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但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给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根据各自需求进行不同选择的机会。如何留住本地人才或吸引外地人才,则需要借助激励理论来加以探讨。

激励理论是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也就是激励主体制定一定的遵循人们行为规律的激励措施,使激励客体采取有利于激励主体目标利益的行为的过程。激励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激励主体创设满足激励客体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动机,从而使之采取符合激励主体利益的行为,同时也使激励客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激励过程的起点是激励的客体因某些需要(生理或心理)得不到满足而激发其满足需求的动机,在动机驱动和目标导向下,产生某种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激励主体的目标;同时激励客体根据其需求满足的程度,不断更新其需求并开始下一轮的激励过程。激励理论强调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人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激励。而激励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激励措施对激励客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大连市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人才市场,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于需求的满足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本地***府为了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分析不同人才群体的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强市战略,善尽其才,并合理地分配人才。高校毕业生作为知识技能型人才的主体,把握住他们的需求,并相应地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才能防止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外流并吸引外地的有用人才。

三、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抽样调查样本及影响变量说明

为了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是否愿意留在大连市,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选择影响因素有更好的把握,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方法,对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大约发放1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5份,其中男生总数246人,女生总数179人,男女比例为1∶0.73;东北财经大学共155份,大连理工大学共123份,大连海事大学共147份。

对样本的毕业生而言,一部分愿意在大连市寻找工作机会,而另一部分则不愿意留在大连市工作。是什么原因决定毕业生留在大连市寻找工作与否?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文将影响高校毕业生去留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学生的基本情况。(1)学历层次,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种;(2)性别。

第二类,大连市的基本情况。(1)人才引进***策;(2)经济发展情况;(3)自然环境;(4)薪酬福利水平;(5)消费水平(房价等);(6)企业的规模与名气;(7)对口工作岗位的多少。

第三类,学生的发展情况。(1)是否有个人发展空间;(2)是否了解大连市的人才引进***策;(3)是否肯定在大连市的工作前景。

第四类,学生的家庭情况。就业地点是否受家庭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基于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由于我们把是否留在大连市的机会界定为被解释变量 Y,属于二分变量。而当被解释变量出现二分位的特点时,残差项存在异方差性问题,且无法保证估计值一定会落在单位区间内,同时被解释变量也不满足一般回归分析的假设,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而需要采用离散被解释变量数据计量经济模型[4]。离散被解释变量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包括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由于probit模型需要对多元正态分布的整体进行评价,所以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而logit模型的样本不需要服从正态分布,更适合于效用最大化时的分布选择。logit模型是根据Logistic概率密度函数而来的,若变量t是Logistic函数的随机变量,则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

其中,P 表示不留在大连市寻找工作机会的概率,P/(1-P)是不留在大连市的概率与留在大连市的概率之比,定义为不留在大连市的机会比率。解释变量Xi的含义为不留在大连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影响因素。各个系数βi表示解释变量对不留在大连市找寻工作的影响,其取值等于机会比率的变化率,正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会造成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工作,并且系数越大表示不留在大连市的概率就越大(同一解释变量的不同取值之间的比较)。ε表示随机扰动项。对于分类解释变量,我们采用的是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

本逻辑回归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大连市高校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为被解释变量“是否留大连市”设置虚拟变量时,把“留在大连市”作为基准变量,设值为0;把“不留在大连市”作为观测变量,设值为1。其他各影响因素的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利用SPSS软件进行逻辑回归,剔除掉薪酬额、消费水平和对口岗位三项非常不显著因素,其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三)计量分析结果说明

Hosmer-Lemeshow检验为0.769,表明被解释变量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的拟和效果较好,因此本回归模型的结果可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表2的回归结果中,回归系数的符号表示各因素的观测变量与“不留在大连市”之间的相关关系:符号为正,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即观测变量会造成毕业生不留在大连市;符号为负,二者是负相关关系,即基准变量会造成毕业生留在大连市。

从显著性水平考虑,各影响因素中,薪酬水平、学历、人才***策和名企数量四项对不留在大连市的影响最大。其预测正确率总共可达到86.866%,也就是说,这四项变量的拟合值与观测值有86.866%以上是吻合的。因此,我们把这四项作为影响毕业生不留在大连市的主要因素。而其中薪酬水平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卡方检验值达到60.5%。也就是说,毕业生不留在大连市的主要因素就是觉得大连市的薪酬水平太低。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0%的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值位于3 000元以上。由此,可推断出大连市给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平均工资水平远远低于3 000元。

学历变量的相关系数为-1.27,即硕士和博士学历一般不选择留在大连市,与本科生相比,就是说学历越高,越不愿意留在大连市。对这样的结论,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相比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额与大连市可提供薪酬水平的差距更大。

对人才***策了解情况的相关系数为1.902,也就是说,对大连市人才***策的不了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

名企数量的相关系数为1.069,也就是说,毕业生不愿留在大连市的原因是认为大连市的名企数量偏少。对名企数量变量的如此看重,我们认为是毕业生普遍认同在名企工作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或是即便在名企工作的发展空间有限,但凭借名企良好的培训、管理等,工作一段时间后跳槽的几率可大大上升。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在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中,影响其就业意向的重要因素是薪酬水平和拥有的名企数量,但薪酬水平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留连就业的***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多数选择毕业后不留在大连市发展,本文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回归方法,分析了为什么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留在大连市工作的原因。其中有经济层面的、社会层面的、还有***治层面的原因。为了能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建设大连市,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效就业,合理就业和调整大连市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我们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一)建立信息网络,实施校、企、***协同的资源库管理体制

***府、企业同大连市的高校联合制定人才库管理机制,充分掌握人才资源、行业信息,并配合就业指导,实现校、企、***三体联合。通过***府补贴,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毕业见习基地”。在当今社会,高校、企业、***府三方都不能孤立生存,必须加强合作与联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信息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以降低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成本,提高找到合适工作的数量;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招聘人才的成本,促进企业吸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高校要多到企业中调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1)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中看不中用”;(2)要把企业状况、企业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3)要把自己培养的学生向企业宣传,让企业了解学生的优势;(4)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合作,通过科研合作,提前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

鼓励企业主动地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联系,在他们的安排下,宣传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的福利待遇、在该单位的发展空间等,让学生知道企业的发展、用人动态等。

(二)加强人才市场和行业协会的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是企业和高校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的有效平台,行业协会是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人才市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面的扩大,***府应采取积极的***策措施加大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服务力度,建立、完善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服务的窗口,广泛收集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地结合。***府部门应积极促进各地方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使行业协会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和行业内企业人才需求的“双选平台”。

***府要加大人才***策的宣传力度,深入到各大高校,使高校学生在校在读期间就能了解到大连市的人才引进***策,合理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符合企业、社会要求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府也应多到企业、高校中去,加强与企业、高校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理论研究合作,制定科学的、合乎时代要求的***策、法规。

(三)鼓励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主创业的倾向比较高。建设“数字化大连”,主要依靠其相对比较发达的软件产业。该产业规模效应较小,比较适合高校学生毕业后创业;且该产业可接收学生的学科范围比较广。目前大连市的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外包,研发层次较低,经济增加值不高。因此,要真正使软件产业发展起来,就必须要鼓励创新,而在这方面,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具有很大的优势。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方式,也能促进地区经济存量的快速增加。设立“大连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金”,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为其小额贷款进行担保,资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企业,并提供长期的跟踪服务。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应设置较低的进入门槛和一定的优惠***策,以留住大批高层次人才。

(四)发展经济,保持第三产业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引进人才与发展经济是互为影响的两个方面,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是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的保证;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潜力又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府在制定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应考虑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的相互匹配。因此要吸引人才,应该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从2005年大连市统计数据来看(仅考虑大连市四个区的情况),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1.5%和55.2%。这与一般全国的统计数据中,第二产业产值高于第三产业产值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应建立在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因此,大连市应在保持其第三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 王承敏.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讲话[OL].大连人事编制网,2007-01-19.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4] 罗伯特 S.平狄克,丹尼尔 L.鲁宾费尔德.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 曾湘泉.中国劳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就业难;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

中***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的研究者在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上主要持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从而就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到英国的大卫・李嘉***,创立了和就业有关的“市场决定论”。此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会进行自我调节,自动配置劳动力的供给,实现充分就业,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通过分析美国的数据,得到了事业变动和产业变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奥肯定律。由奥肯定律可知,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与潜在GDP必须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降低失业率。也就是说,只有实际GDP的增长高于潜在GDP的增长失业率才会下降。

联合国直属机构国际劳动组织(ILO)在日内瓦总部了《2009年度全球各国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就业市场将遭受严重的影响,同时,许多公司将进一步压缩永久编制人员,这将导致全球1800万的新增失业人数,从而使得新增失业人员规模达到了5100万人,届时全球失业率将由2008年的6%提高到7.1%。

由以上内容可见,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以及报告对我们现在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就业困难问题一直都是极受关注的问题,国内也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2006年年大琦的《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内部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揭示大学毕业生困难问题的教育内部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2007年周劲松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教学因素研究》,文章从教学角度审视就业问题,并从教学的相关结构、质量、社会声誉、就业指导与就业的关系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了对策;2008年高伟的《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研究》,文章主要就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研究并提出了对策;2009年宋少华的《新形势下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此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了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以数据分析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2010年姜世键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此文主要从总量性和结构性方面研究就业的供求矛盾问题,得出了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关系,及***府应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的结论;2010年成长群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等研究》,构建了供给需求就业理论、结构就业理论、增长就业理论和信息就业理论四大就业理论体系,并通过对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验证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二、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现状分析

山东省的人口总数在我国34个省中排名第二,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位居国家前列。但是,山东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在人才供求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在山东省,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人才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才需求接近饱和,但每年仍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进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较快现象也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名牌高校的毕业生,这些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找不到理想工作时,就会选择山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无疑加重了山东省的就业压力。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是山东省***治和经济的发展中心,下面以济南市2012和2013这两年的人才供求情况为例,分析如下:

表1 济南市2012、2013人才供需及就业压力指数对比表

年份

供需 2012 2013

求职人数(万人) 19.1 18.9

需求人数(万人) 16 14.9

就业压力指数 1.2 1.3

2013年较2012年同比(%)

求职人数增减率(%) -1.1

需求人数增减率(%) -6.5

就业压力指数增减率(%) 8.

2013年的求职人数和需求人数和2012年的数据对比分别下降了1.1%和6.5%,可见,需求人数的下降比率较高,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突出。2013年的就业压力指数比上一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求职人员面临的就业压力有所增加,供求结构有待解决。

三、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由以前的计划分配转为大学生自主就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于1999年开始扩招的大学生在2003年毕业,毕业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2万人,增长了46.2%。1997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7.1%,待业人数也只有2.4万人,2007-2013年的就业率分别为70.7%、69.1%、67.9%、72.3%、72.5%、71.4%、70.2%,就业率基本在70%左右波动,单看这个就业率就知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再看2007-2013年的待业人数分别为145万、173万、196万、175万、181万、194万、209万。中国人口基数大,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待业人数,大学生就业困难形势日益严峻。

(二)全球经济危机对山东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山东省经济也受到了重创。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

1.山东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变缓

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GDP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如表1-2所示,2001-2007年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0.1%、11.6%、13.7%、15.3%、15.2%、14.7%、14.3%,虽然在2004-2007年这段时期内有所回落,但也只有0.5%的下降,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中造成了严重影响,GDP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14.3%下降至2008年的12.1%,下降了2.2%,经济增长严重下滑。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山东省GDP的增长速度造成了持续的影响,2010-2013年GDP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2.投资增长形势明显回落,市场的需求前景不景气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山东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008年,经济危机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深。在这种背景下,山东省各企业的经济利润不断下滑,企业的投资信心以及投资意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而导致了投资能力的下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三)第三产业的缓慢发展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第三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吸收劳动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超过了70%,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分比也超过了75%。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就比较缓慢,所占比重也仅达到40%左右。山东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变得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滞后性。

我们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按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数据得出,大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按照产业的划分,大学生在三个产业中的分布比重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中大学生人数最少,可以忽略不计,而第三产业所占的就业比重则是最高。2005-2012年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分别为33.5%、33%、30.83%、34.23%、39.14%、33.32%、36.4%、35.96%,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会严重制约大学生就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山东省第三产业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增长速度呈下降的趋势。并且,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偏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只在29%-39%这个区间波动,与其他国家的70%相比差别太大。在2003-2012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不及2001年的贡献率高。由此可见,山东省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还不够,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将会对山东省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四)传统观念的影响

山东省是孔孟之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在不断的改变,但观念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些像“重男轻女”、“男人工作能力高于女性”的旧观念依然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企业更倾向于聘用男性职员。所以,大学生由于性别的不同在就业形势方面的认识也有差异。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但男生却比女生更容易就业,可以看出性别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现象一直困扰着每个家庭,是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不得到解决的话会造成社会经济不稳定。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需要学校、国家以及个人这三方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解决。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这样会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加快经济转型,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劳动力需求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不仅包括餐饮、修理、零售行业,还覆盖了教育、金融、旅游、文化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等行业,成为了当今世界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并且它还在不断发展壮大,它将成为带动我国际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云南财经大学高原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投资100万元,重工业可以创造400个就业机会,轻工业可以创造700个就业机会,第三产业可以创造1000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在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困难。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劳动力需求,让第三产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贡献。

(二)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能力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要有自己的信念,努力学好自己所选的专业知识,业余还可以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好理论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要理性的看待就业现状,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就业趋势,关注就业***策,调整期望值,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虚荣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真积极对待就业。大学生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这样可以先解决自己在经济方面的困难,再去考虑二次就业,也可以考虑多次就业,树立多次选择的思想,增强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Richard Breen,1992,Job Changing and JobLoss in the Irish Youth Labor-Market: A Test of a General Model,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8,No.2.

[2]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邢志杰.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3(1).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的现实路径。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不断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人数达280万, 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递增,2009年竟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今年再创历史新高—660万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但实际数据统计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劳动经济学惯例,攻读硕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不应纳入就业统计之内;二是近年国家迫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极大压力,出台积极的就业促进***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启动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等。以上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统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多数措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而只是一种就业后移措施职业规划论文,是人力资源的“蓄水”和“储备”。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现率降低。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则大多和自己的理想有着较大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学科的两极分化与专业对口观念淡化,大学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日渐明显。综合以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论文网站。这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明显偏低,仅为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7.5%,大大低于美国的81%,也低于印度的55%。“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李国英)。

具体到某一个产业链,一般包含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品牌创立、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零售等很多环节。在这个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多数国内企业仅承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利润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一些环节,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最关键的利润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则被国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承担的低端环节,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多数从事体力劳动,而需要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参与的工作则较少,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职业规划论文,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上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二)***府部门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法规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有序,***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按照“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运行,规范就业市场以及供需双方的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国家和各级***府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控制,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领域上的自由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在户籍管理方面,要做到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放开户口包袱,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的改革,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允许合理流动,保证把企事业单位将自主权落到实处。

(三)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适应就业市场

我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减。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间的是本科教育,顶端的是研究生教育论文网站。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型,即绝大部分学生涌向本科教育,这种失衡的教育结构必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职业技能,这样不但会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用人成本,还会降低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调整学科、确定各学科招生人数的时候,都要充分采用人力市场的调查结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而不能闭门造车。以学制四年的本科为例,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经济的发展、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第二年的时候职业规划论文,学生就应该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同时,要让大学生掌握现代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需求,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依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举办多种创业活动。各级高校还应建有创业中心,具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发展等功能。

四、小结

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30%。从这个比例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以美国为例,该国大学生虽数量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都得益于其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其***府的立法保障、就业***策的引导等。在我国,之所以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对接,这种“失衡”现象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抓起,才能有“清如许”之“渠”。

参考文献:

1.Niallo,Higgins,Government Policy and youth Employ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Youth Summit to be held in Alexandria,Egypt,2002.

2.周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建与思想教育,2010(1).

4.黄永奎等.瓶颈与超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突破[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基层就业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人-境符合

从上世纪末的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需求也从“数量需求”转为“质量需求”,在***府、舆论、高校等多层面的积极引导下,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务实,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根深蒂固,未就业先择业。也正因如此,目前出现了大量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而基层所需人才急缺的社会现象。自2005年《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出台以来,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社会热点。文章以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为理论依据对毕业生与基层之间的人-境符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内涵

著名心理学家罗圭斯特与戴维斯在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1909年,《选择职业》)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就业适应观点并逐渐发展为强调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即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以下简称“适应论”)。

1.强调人与工作环境的符合性

适应论强调人与工作环境的符合性,认为相对于职业来说,就业后的适应问题更值得注意,重视个人为了维持此一致性所做的努力和工作环境的激励保障机制即增强性,认为增强机制是组织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对于能否适应环境、能否在基层获得个人更大的发展空间或提升生活品质持有不确定态度,这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决定从事基层工作。从人境适配的角度看,这正是一个如何调整个人需求、改善基层就业条件从而实现“留住人”的问题。

2.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

适应论认为: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形势而调整。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既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工作环境;又需要基层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提高个人满意度创造条件,从而产生双方良性互动,实现人境符合。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分析

为调查了解关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新情况,我们面向高校毕业生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内容为基层就业认知、预期及***策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决策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同时他们对基层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升迁机制、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要求趋同。

1.基层就业促进***策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主导因素

在关于选择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多选)中,选择“压力较小大城市工作难找”5.55%、“为报考研究生做准备”34.62%、“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40.84%、“积累基层经验为考公务员做铺垫”55.46%、“部分地区福利较好”37.48%、“自己的爱好”23.03%、“为自己家乡做贡献”31.60%。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对基层就业***策有较高的了解度,并能根据***策的导向性顺势而为,多数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是为了考研、考公务员争取条件,未作长期工作打算。其中,也暴露出明显的“求稳”和功利倾向,如选择“D”55.46%居最多,选择“E”和“B”分别为37.48%和34.62%,而选择“C”虽有40.84%,但“G”只有31.60%。

2.基层条件欠缺是毕业生未选择基层就业的首要因素

在关于放弃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多选)中,选择“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64.20%、“心理难以适应,感觉没面子”26.39%、“不感兴趣,薪资待遇低”45.21%、“离家远,家人反对”49.24%、“缺乏经验,不了解基层环境”42.86%、“***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41.51%。可以看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同时,有49.24%的毕业生认为在面临是否去基层就业选择时家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工资待遇、***策保障力度及对基层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担忧都是毕业生同时考虑的因素。

三、构建人-境符合机制,推进毕业生基层就业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稳定人员流动,需要毕业生个人和基层各自发挥能动性,形成合力,从而实现人境符合一致,推动基层就业工程顺利实施。

1.调整就业预期,理性进行人境适配

调查数据显示,有45.21%和33.28%的毕业生分别将“东沿海大中城市”和“中西部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区域,这与基层就业间产生了一定矛盾。解决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基层人才需求的矛盾,必须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根据自已的知识诸备、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目标来选择基层就业项目,这是将来能否适应基层就业环境的重要前提。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这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正式融入社会的开始。毕业生要提前了解具体行业或岗位要求,如选择“村官”项目,需了解国家发展规划、农村经济***策并掌握具备应用文写作能力等。

2.改善基层条件,提供增强机制

工作适应论指出,只有组织可提供的待遇、福利和发展空间令个人产生精神满足的时候,使个人继续留任并持久工作的增强机制才会产生。对毕业生就业而言,能否形成增强机制是其面临到基层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调查数据显示,64.20%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 45.21%的认为“薪资待遇低”。基层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优惠***策,从住房、医疗、户口、编制、职称等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这是基层留住人才的现实基础。毕业生对基层就业的满意度越高,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就越大,人才急需问题就会趋于解决。

3.人境符合,推动基层就业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境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初出校园,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需要转变心态、熟悉工作环境和学习掌握具体工作技能,在此过程中,基层要为毕业生提供及时的思想指导、工作帮助和生活服务,帮助其打消顾虑,逐渐培养对基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毕业生个人要积极适应基层环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找准自身定位,努力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就业双方共同努力产生合力,才能实现毕业生-基层人境符合,才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伟,张宪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同果.论大学生基层就业“五导”服务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6)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8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当前高校的长线、传统专业,相对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文学科势微、片面突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地方重视经济发展主义的今天,其命运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2011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这固然与该专业设置较有大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主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方向;《***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2011年6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能力为重”,要求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时代关键词,俗话说,花无百日红,曾经在1980年代引起“轰动”的文学,今天也遭遇了寒冬。但是,压力既是考验生存的试金石,也是转轨并绝地奋起、浴火重生的动力,因此,挑战和机会并存,新建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办学及其专业、方向设置必须牢牢抢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期,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时不我待和急、争、抢的精神,实现快速地与市场人才需求、与地方行业链、产业链的对接,及早与地方性的行业、产业老大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引进地方文化(文产)行业的大佬,对该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向、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教材体系、实践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以企业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倒逼该传统专业的改造。

一般而言,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三欢迎”(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社会欢迎),顶层设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强校”,并通俗地将其理念概括为“做武夷文章 办绿色大学”。缘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海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对新建本科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人才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而是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散播在相关行业、产业的生产部门,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直接服务。

一、毕业论文的“原创”困境与耕作盲点

***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此外,***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也进一步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这些要求的提出,既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也指出了此类学校文科毕业论文(设计)转型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我校历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讨论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多,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出台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少。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该专业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也就是说,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既不能如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最终多数通向“硕士生”、“博士生”,就业以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高层主管为主导,也不是像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行业、产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就业直接面向工厂一线车间、流水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既要适应相关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又要能迅速缩短“就业到岗”的时间,为用工单位节约员工培训资本,上岗即为熟练员工;办学方向能与今后的就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提升就业质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以行业产业要求、就业要求、职业能力素质“倒逼”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等。

按此顶层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和微观个体培养三个层面的要求,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对以往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校应以“应用型”为突破口,避开自身的弱项和“盲点”:少一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一些地域研究、特色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就要符合“应用型”、“适用型”、“技能型”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类型的要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与老本科大学中文系看齐。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的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该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拓展毕业论文选题开辟空间,打破该专业人

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从教2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就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看,学生大多阅读量少,除了极少数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学术前沿知之甚少,许多同学不是选择一度“热门”的张爱玲、严歌苓、余华、虹影、莫言、卫慧等当代作家来说事,就是选择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几大家做文章,既无法推陈出新,偶有创见,也无法另辟蹊径,洞幽烛微,陷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境地,或者干脆就是是剪刀加浆糊的干活。

从“顶层设计”层面而言,原有学生的论文选题基本脱离“应用型”的基本要求,出现“原创”的困境和创作的盲点。首先,就“原创”方面看,新建本科的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从师资看,我校长期办的是师范专科,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未来就业以当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导向,在学术研究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而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囿于课程教学,加之外出学术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学校又无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多年下来,其知识结构陈旧、学术功底薄弱,本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不甚了了,当然不可能以己之昏昏,使他人之昭昭。

此外,要注意有意识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产生新的结合点。这既是与四年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与选修课程体系、应用实践课程体系(环节)的呼应,也是检验培养方向设置效果的显示器。比如,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武夷文学中的文化创意原点和文化产业关联性研究”、“武夷文学与文化中的电视改编和绘本化”、“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化手法”、“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写作’”,等等。事实证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培养的专科人才,有较多在南平市的新闻行业集聚和“扎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平市广播电视台系统,有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近30人,他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和市场召唤,逐渐向相邻专业或者学科靠近,并将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术理论,更要学生学会“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为学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应用”要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大文学”与“大文化”、“区域性”乃至闽北“民俗学”、“地方志”等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在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学科(术)前沿的跟踪、田野调查、访谈采访、论文撰写等环节具体体现出来。

所谓的“区域性”,要求学生将论文选题切实与地方文史、武夷文化、朱子理学、茶文化、旅游文化、当代闽北作家作品、闽北神话传说及其传播、闽北历史人物研究、闽北书院文化、地方风物人情、黄峭文化、闽北地方戏曲、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学、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农民工文学阅读、当代闽北民众的“文学生活”、网络文学与文化、手机短信文学、博客原创文学、武夷学院院系学生自办文学文化刊物研究、武夷学院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创作、闽北现当代作家行至考据、武夷旅行文学等,具有“闽北地方”特点的选题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闽北***和四平戏、邵武、光泽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三角戏”、“傩舞”、中原入闽且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各国颇具影响的黄峭文化、源远流长的武夷文学、张三丰的道教文化(文学)传播、朱子理学中的文学、武夷茶文学与文化、古诗词中的“武夷”形象研究、文学中的闽北神话传说人物研究、武夷山儒释道文学研究等等,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和迫切需要切近的课题,是与武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直接价值血缘的题目,也是慷慨的“大武夷”给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更是实现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此外,南平市为了积极对接福建省十二五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攀高 攀精”的思路,在南平各县市布点,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聚集、差异化发展。武夷学院在武夷山办学,理应首选为武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南平市委、市***府提出,在武夷山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养生、商业贸易、物流产业等,特别是“武夷新区”发展的一日千里,更给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学科要注意在上述的各种产业链条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动漫产业链中的“文学故事”编辑、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文案、乡土文学人物塑造、民间传说改编以及旅游休闲产业链条中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挖掘和升华。

此外,当前南平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教研教改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良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所谓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摒弃剽窃、抄袭的恶习,杜绝“假大空”的论文选题,抛开正确的废话,告别陈陈相因的凌空虚蹈,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开展或者从事应用型科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地方工作的大局,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艺术、武夷

文化与文学、地方文史发掘整理等畛域,这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二步。毕业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选好题、选真题、选对题为标准,可以采取团队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系列题目,也可以单打独斗,集中攻破,努力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学会逐步掌握开展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采访访谈的课前准备、田野调查的进行、材料的收集、辨别本文由收集整理和使用、文献的阅读甄别、综述报告的撰写、观点的提炼、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等,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科研训练,达到既能部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会学习(论文的全程如何展开与推进)、学会应用(学以致用,用四年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在前人的应用型科研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为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更大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通过采访访谈的全过程的学习运用,学会了在未来可能的新闻、文秘工作岗位上,较为熟练地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大学四年开设选修课,较为系统地学习“期刊编辑学”、“办刊办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将应用性的就业所需能力或素质培养的端口前移。

最近,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文学评论杂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发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组7篇文学研究论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的文学教育家、文学史学家温儒敏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为题,作了开篇的导言,其他文学研究界知名学者黄万华、贺仲明等分别以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金庸武侠小说读者群调查、当下文化语境中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调查、网络文学生态调查、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调查、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为题,对“学院派”近年来少有接触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是与地方、民众具有血肉亲缘的选题,与时下某些学者关在学院围墙内,津津乐道的“现代性”、“纯文学”、“德里达”完全不搭界,也从而开启了现今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视界”——是具有***性的、振聋发聩的召唤,来自生活和人民的感召。在学理和学术掘进的畛域,敞开了过去自命不凡的纯文学研究者所未曾识见的全新的“文学生活”。这既是新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文学研究论题,它的开启,无疑给了我们这种“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新的思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寻求。

学者张未民指出:“现实文学生活中有大量的文学现象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进入文学史了。网络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它们在文学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绝不在“精英”文学之下。《读者》发行有千万份,《故事会》发行有三百多万份。其实,这样的文学期刊还有,比如武汉的《今古传奇》,仅‘武侠版’每月销量就在40万份左右。我们凭什么把它们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有谁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另外还有大量的‘泛文学’,比如《家庭》、《知音》以及大量的‘晚报’、‘早报’,它们的虚构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论是在写作的层面,还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它们都具有文学性,所以有人说当代最好的小说在《南方周末》,这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意义上讲的,但《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故事都富于文学色彩,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这却是事实。因而,以‘新文学’为本位,用‘新文学’的标准来评价‘另类’文学,这是不公平的。”[1]

在这里,张未民实际上触及到了如何拓展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这对我们开阔思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畛域和方法。

三、毕业论文的师生参与与全程指导

由于我院学生对应用型科研的“陌生”和对区域文学文化的生疏,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外力的支持、外出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较之“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较为封闭的、自说自话的方法,具有较大的进步。

第一,以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试讲等实践活动、文艺创作与科研创新有效整合,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破解当前

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难题。

第二,以毕业论文(设计)全程化为契机,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在毕业前完成的惯例,促进学生写作心态的转变,提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改变过去简单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式的师生合作、校企、校地合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高度融合”的新型多角度、多面向的合作。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性质;功能;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中国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林业经济问题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为***府和公众所关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的落脚点,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2006年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本专业15名毕业生,除去3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外,另12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就业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国内林业经济管理学术界足够重视,仅有张建国先生等少数学者就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为了引起国内学术界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关注,分析了该学科的性质、功能、理论构架、研究现状等内容,并较为系统地揭示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科性质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始于学习苏联,受着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经历了逾50年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阵容逐步形成,大量专着和学术论文得以发表,然而该学科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1.1 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

    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鉴此,林业生产活动应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中森林经营活动显得更为基础。自德国学者福斯特曼(FauBtmarm)于1849年提出的森林最适轮伐期公式以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将森林经营所具有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税费制度、国际贸易等影响因子纳入其中,关注于森林经营活动最优化问题。自建国初至20世纪末,中国长期奉行木头林业,即一味追求林业的木材产出功能,导致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若以被主流林业经济学家抛弃的木材永续利用理论(T***。Timber Sustainable Management)而言,中国森林资源不应演变为当前的资源极度匮乏地步。事实表明,中国林业发展与理论支撑脱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林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并未成为名符其实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难以在林业中觅得一职。

    1.2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缺乏学科基础

    林业经济问题研究一定要贴近林业技术,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SFM,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成为林业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林业经济问题拓展为涵盖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的复杂经济问题,着眼于寻求林业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3者的共同实现。鉴于交叉学科性质,在分析林业经济问题时,应对影响林业经济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有相应理解。在与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交流中,得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均具有良好的林学或生态学背景,而国内林业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与其相比存在较大迥异,这决定了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水平的差异,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发展。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尤其是林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使得国内林业经济学者难以关注森林经营活动效益最大化这一林业经济最根本问题。

    2 学科功能分析

    设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培育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管理***策优化提供决策服务。因此.该学科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培养专业人才,即教学功能;其二,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即科研功能。

    2.1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功能不健全

    培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功能。当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林高等院校均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展了本科、硕士生教学工作,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以毕业生数量而言,该学科无疑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如本文引言部分所阐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该学科并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学无以致用,专业人才难以从事所对应行业的专项工作,使得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化之东流,也使得学科的长期发展后继无人。以中国林权改革中涉及大量的林地流转问题为例,国内几乎没有能对林地和活力木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的专业人才,这无疑是教学的失败,也是基本功能不健全的体现。为实现学科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功能,学科建设应与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结合。

    2.2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虚化

    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与其教学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与产、学、研3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致。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决策支撑功能缺乏实现的空间。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制约下,采伐指标的获得对林业生产者而言,较森林的最优化经营更为关键。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得以实施,使得林业生产者更为关注自有森林如何尽可能多的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以及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府补助。迄今,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与林业生产活动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这也是该学科教学毕业生难以在林业行业中觅得职位的原由之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科研功能的实现。既有待于科研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学科基于自身性质,逐步实现自我完善。

    3 学科理论构架分析

    多年来,发达国家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不断发展与变化,既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不同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水平面发展变化的。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与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理论构架存在根本差异。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具体运用。作为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立足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经济活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构架于高等数学、经济学和林学等学科理论,并基于此。形成林业发展理论,诸如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协同论、船迹论、林业分工论、森林培育轮、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林业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以林业发展模型而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远比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效率理论更为复杂,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而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将消除传统林业经济模型的缺陷。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学生应掌握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林学等学科基础理论,诸如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经济学的边际理论以及林学的森林生长理论等,方可系统地理解和认识林业经济活动及其本质问题。如本章第2段阐述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当前存在学科基础薄弱等闯题。就该学科学生而言,大多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必备的数学和林学理论基础。

    4 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既是为具体的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将学科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寻求学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方针***策与林业经济实际严重脱节,3者间关系扭曲。学术研究地位不高,影响不大.缺乏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常常只扮演了解释和附和国家***策的角色。与中国林业实际脱离。

    4.1 研究对象未定位于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未将中国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森林资源经营问题。以2006年《林业经济》刊物登载的257篇论文为例,其中与林权改革相关的文章共50余篇,与生态工程相关的文章逾50篇,而无与森林资源经营相关的文章。林权改革是中国牟取林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在。也是林业经济研究应关注的命题之一。林权改革促使森林经营权的转变,即既定林地经营主体的变更,及与之相对应的活立木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变。因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林权改革成效,应着眼于林地经营权发生更迭后,原有经营主体和现有经营主体收益的变动。林业生产具有内在规律,即速生丰长林的轮伐期在立地条件极好的情况。需6-8年尚可采伐利用,而一般针叶材轮伐期高达数10年以上。在林权改革后的短时间内,难以对森林经营主体收益变动予以评价。换而言之,现有研究所提出的林权改革成效并不能从根本反应此项***策的优略。然而,对于森林资源经营研究的缺乏,也决定了对于森林经营主体长期收益关注的缺位.进而不难想象对于林权改革绩效的评价必将失去客观性和科学性。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公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最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第一,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最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

学习

年度总结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总结10篇,内容包括年度总结报告10篇,个人年度总结报告最新版十篇。对于孩子的未来我的观点我自认为是特殊的,也是绝不会错的,我钟爱我的孩子,希望他们有一个很完美的前途,这是教者常挂在嘴边的话,与其挂在嘴边,不如去真正告知

学习

互联网演讲稿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演讲稿模板,内容包括互联网的利与弊演讲稿,互联网演讲稿范文。以微信为例,"盐韵猴嘴"***务微信自今年3月24日开始运营以来,截至昨天,微信已经了146期,关注人数已经突破了600人次,每周阅读人次已突破了100人次,从8月中旬至今

学习

月底总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月底总结10篇,内容包括月底总结感想与体会,月底总结100字。1)、没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销售心态,总是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太注重个人以及公司的销售业绩,销售心理战术方面做得不够好。2)、没能很好的抓住客户的购房心理以及吸引

学习

本科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经济学完整的毕业论文,酒店管理经济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

学习

自我总结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总结10篇,内容包括工作自我总结,期末自我总结。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体育活动中,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

学习

计划总结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计划总结10篇,内容包括各种计划总结格式要求,计划总结类文章怎么写。我是______年7月毕业于__,____年____担任__集团办公室文秘职务。为了能使以后的工作到达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同时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潜力,我对办公室文秘这个工

学习

教学工作思路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工作思路,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合集7篇,教学工作的思路与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1)数学

学习

个人工作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工作10篇,内容包括个人工作经验30个字的范文,个人工作心得精选20篇。在施工进程中,我认真主持做到施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各方案的编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直接参加并组织领导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

学习

工作描述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描述10篇,内容包括工作描述简短范文复制,工作描述模板句子。起止年月:2011-02~2011-06公司性质:中外合资所属行业:服装/纺织/皮革/鞋业担任职位:营业员工作描述:皮具销售离职原因:**公司起止年月:2008-02~2010-12公司性质:私营企

学习

驻村帮扶工作汇报模板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驻村帮扶工作汇报模板,内容包括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单位工作汇报,***驻村帮扶工作汇报范文。一是严格考勤。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督促队员做好钉钉打卡签到,周末安排各村做好轮流值班工作,每天的值班人员和联系电话要在村务公开栏

学习

个人总结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总结10篇,内容包括个人总结范文,个人总结模板10篇。2、熟悉仪器、药品存放的位置,并把药品摆整齐,仪器擦干净。3、准备好演示实验后,先进行试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教师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4、有些现用

学习

重点工作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工作10篇,内容包括重点工作十个关键词,重点工作任务汇总。(三)严厉打击“零包***”活动。在全镇重点场所和一些重点村社组织开展破案打击行动,集中整治零包***活动,努力摧毁一批零包***团伙,确保在全镇范围内不形成危害一方

学习

茶文化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茶文化,内容包括茶文化纪录片合集,茶文化最新文章。陆:您认为茶艺与茶道有区别吗?范:茶道与茶艺是“体”和“用”的关系,可以用方***来清楚区别。“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是形而上的;“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

学习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分析论文,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

学习

本科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经济学完整的毕业论文,酒店管理经济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

学习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2]-JKGHAB-0028)作者简介:吴艳芳(1970-),女,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

学习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推荐,酒店管理经济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

学习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学习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免费范文,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被认为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论文写作认识不够

学习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与生活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论文,经济学与生活论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

学习

经济学经济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经济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基础经济学论文100篇,经济学基础知识论文。1、知识经济的理论诠释OECD在世界上1996年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学习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下载,公共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