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技术论文10篇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1

数字动画技术是基于数字技术生成的动画艺术系统。数字动画的互动性以及特有的虚拟现实性使得动画成为一种典型的数字艺术形式。数字动画的创作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得各个领域中展现了一片新的光彩。

1.现代化的设计方式

设计师的思维能够利用动画技术来加以呈现。例如,在大型的建筑项目设计中,首先就应该对建筑的功能进行平面设计,包括建筑的剖面以及立面等,再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对建筑的内部、外部、视觉效果等进行设计,以实现建筑的构思。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设计者思维的一种实际体现,以直观的动画方式,方便于设计者创作和构思,这就建立了现代化的建筑方式。

2.良好的展示平台

数字动画技术直观的反映了建筑空间的整体效果,体现了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对建筑中的各个功能设计联系加以明确,为设计师的设计提供了基础。通过数字动画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建立了灵活、方便的建筑设计以及平台。

3.现代化的营销模式的建立

在销售建筑的过程中,传统的销售是以制作大型建筑沙盘模型展示给客户看的,但是这种销售模式的成本较高,而且占据的空间也很大。相比之下,建筑动画可以真实的模拟建筑环境,从动画中体会到建筑的空间环境,推动客户快速做出决定。建筑动画其实也是一种广告的形式,能够以电视和网络的形式进行宣传。数字动画技术尽管通过3Dstudio软件完成以上功能,但是还应该掌握其关键技术:第一,在三维动画建模时,有的物体的形状较为特色,需要钻孔、削边等处理,这样就要对这些物体进行粘贴和做交集运算。因为使用的CAD软件中是由点组成线和线组成面的,在运算交集时,就会可能出现切割失败等问题。因此,在建模时就要特别重视刀子和切割物体的位置。第二,材质的制作和选择。3DS给予了丰富的材质库,不过在具体的配色中还要对一些具体的颜色进行额外的制作。在选择材质时,要从物体的透明性上来选择,不然就会导致着色后会看得清楚里面物体的轮廓,影响效果。第三,动画的编辑。对于已经生成的动画片,应该把动画分解成一张张的***片,在***像处理软件中对这些***片进行编辑和修改。反之,也可以把***片合成动画片段。第四,画中画的实现:为了实现动画中的一些动作,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显示多个画面。例如,在设置场面时使用投影机再配合文字说明把动画投影到模建筑模型表面,实现画中画的效果。

二、数字动画对建筑设计的意义

实现建筑动画是数字动画技术的一个表现方向,即建筑三维动画。通过使用动画虚拟数码技术结合电影的方式,根据房地产的建筑、园林等设计***纸把建筑的外观和室内的结构等今后建成的场景提前展示给人们看,拓宽了人们的事业,而且能提前享受美好的家园生活。通过数字动画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动画化,以全方位的镜头观察,逼真的展现了建筑整体的形象,能够拍到相机所不能拍到的镜头,把设计者的思想和艺术形象展现出来。建筑设计中利用动画技术时可视化的建筑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建筑物动画,在其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能够通过可视和动态的方式来展示建筑物的地理环境、外貌、附属设施等,让人们提前感受这美妙的情境。因此,数字动画技术也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方案的效果展示、投标以及论证的有力工具,在建设设计业、房地产等利于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由数字动画技术制作的建筑物三维动画画面,压缩比高,能够以真彩色和大幅面细腻的展现出建筑物的造型和内部效果、材料质感、光照环境等等。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市场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各种局面越来越丰富多彩。建筑设计市场作为一个持续发展且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地产市场,凭借着其高含量的技术不断增值。传统的建筑设计通常都是通过平面和静态效果***展现的。而数字动画技术的应用则使得建筑设计以三维***动画的形态立体和动态的表现了建筑设计。同平面设计相比,建筑动画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不仅仅是基于平面设计法则,更多的是依据艺术的规律拓展了更广阔的表现天地。建筑动画能够从多个角度反映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建筑动画艺术氛围中实现观众和设计者的心灵上的共鸣。对于那么还没有实现甚至是没有准备的项目,客户能够提前领略到精彩实施后的结果。当今,通过多媒体传播的数字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是平面建筑设计无法比拟的。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对建筑设计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数字动画技术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制作模型建筑

一般使用AutoCAD来制作建筑模型,首先要把不同的***层进行分离,然后绘制建筑的平面文件,再把结果导入到3D***AX的软件中去,在经过挤压以及放样等处理后建立建筑的三维模型,最后进行整合成为完整的场景。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还要对灯光加以布置,灯光的布置要能够使得亮度均匀,而且要去除阴影,去掉动态的光线反射,减少环境因素对于建筑的影响,以提供清晰明亮的建筑整体效果。

2.动画设置

在完成建筑的模型的制作后,就可以到动画模型的制作中。在不同的关键帧中使用变形、位移等工具实现爬模模型的建立。单个建筑模型的动画制作要规范,要和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符合,而且多个模型动画要保持位置准确,根据先后顺序排列。在摄像机动画制作之前,应该先了解摄像机体现的重点,提前设计好摄像机的路线、镜头的拉伸和移动等等,表现动画的主题。在制作摄像机动画时,切不可出现抖动和镜头中断的现象,要进行自然地过渡。***四是某建筑动画的静帧效果***。

3.动画输出

在建筑动画设计中的输出动画阶段其实际就是摄像机拍摄的视***进行渲染的过程。建筑的最终效果***是展现建筑成果的方式,同虚拟现实技术相比,渲染技术的更为的精细,而且还能够对建筑的最终结果进行再现,更具有真实感。在渲染前要对建设好的模型进行环境的温完善和布置,调整相关的参数,实现渲染的最佳效果。对于建筑动画的输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光源:在建筑动画设计的光源问题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以及建筑的角度选择不同角度的光源,并且对光源的位置加以调整,以达到光源位置的最佳设置。

材质:在选择建筑的材质时可通过设置坐标的方法,对建筑环境的光源、透明度、折射等的参数加以设置,给予建筑材质纹理。在这个过程中,设置的材质也可以利用修改工具进行后期的修改或者调整。

视点和相机:在数字动画设计和渲染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展示的效果,利于设计师进行修改以及相关人员的观察,在制作和渲染动画的过程中,可设置动画的观察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在最佳的地点设置视点,提出要渲染的建筑主体,通过关注环境场景和整体的效果来为最后的动画效果典型构***基础。

配景:完成建筑的渲染***后,要加入一些配景,诸如人、车辆以及标志牌等等,以更好的达到逼真的效果。数字动画技术软件中的配景***片可以根据实际的比例进行缩放,插入到渲染***中去,实现仿真效果。

四、结论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2

1.1高层建筑朝向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设计来说,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优化建筑位置和朝向设计。建筑位置方面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朝向设计方面主要考虑的还是光照的问题,因为阳光是一种很好的能源材料,有效的加以利用,完全可以满足一部分取暖需要。但是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每年接收的能量高达60多亿千瓦,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部分的资源,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无异于是最大的浪费。阳光不仅是一项有效的清洁能源,还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对于城市高层建筑节能设计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遵循日照的原理,合理的确定建筑朝向和位置问题,尽可能地使每栋建筑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辐射。所以说,建筑的方位和节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朝向的建筑物所得到的太阳辐射也是不同的,其损失也是不一样的;应该在确定建筑方位的时候考虑环境因素,更好地确定日照时间,同时要把建筑南向开窗面积设计的尽可能大,满足采光的同时,保证建筑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保持室内舒适的环境。

1.2高层建筑门窗保温隔热问题

门窗的保温隔热问题,在建筑围护结构当中,和屋面、墙体相比较来说,门窗的保温隔热能力一般还不是很高,在实际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加窗户玻璃层数、窗板等一系列方式加以改进。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墙体的保温隔热,在高层建筑当中墙体是护的主体结构。就目前我国多年以来墙体建筑来说,都是采用单一的材料,比如说加气混凝土墙体或者是空心砌块墙体等。但是因为最近几年对于建筑节能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其单一的材料导热系数变得越来越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30倍以上,完全不能够满足隔热的要求;所以要采用承重材料和高效的保温材料组成复合的墙体,其优势就在于能够保证墙体不会过重,还能够保证承受一定的重量,保证其保温效果良好,所以一般发达国家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如果我国想要达到节能的指标,就应该采用复合墙体,切实做好外墙保温的工作。采用外墙保温技术,是因为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侧,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季节变化而导致结构变形所产生的问题,其避免了霜冻、雨水、暴雪等循环性的破坏问题,减少了一些大气污染和有害气体的侵蚀。研究表明,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取很重要,只要选择恰当,厚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外保温就可以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消除常见的裂缝问题,不但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减少了长期维修的费用。合理的外保温做法改变了墙体潮湿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内保温应该设定一定的隔汽层,然而在采用外保温的时候,因为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往往在保温层的内侧,所以要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墙体内部才不会出现冷凝的现象,而且不需要设立一定的隔汽层;其结构层的整个墙身的温度都会提高,从而降低了它的含温量,所以说改善墙体的保温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1.3保温墙体保持室内温度平稳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室温的稳定,对于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的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室内的温差过大,就会导致老人和孩子生病。利用保温墙体,因为其蓄热能量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的时候,其室内温度会上升或者出现下降的现象,墙体的结构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热量或者是释放热量,很好地控制了室内温度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有利于保持室内恒温的现象。另外一点就是这种节能技术有利于对旧建筑物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节能的需求,所以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经是***府计划之内的事情了,但是和室内的保温相比较来说,采用外保温的方式对旧建筑物进行改造,能够节约成本,而且可以避免拆迁的现象,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屋面保温隔热的设计

从屋面角度进行分析,其保温节能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屋面是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方面的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据材料统计,目前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倒置式的屋面,将传统的屋面构造中的防水层和保温层进行颠倒,并且将防水层放置到了保温层的下面从而来提高屋面保温隔热的性能。这对于提高抵抗夏季外热作用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耗能问题,而且近年来南方的一些城市也采用了城市建筑实行屋面绿化,从而降低建筑消耗。

3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于城市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起,首先其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因为城市供暖事项、城市集中供暖制度和区域供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热效率。其次在管网系统当中,要设立相对应的平衡阀,这样能够使得管网系统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和没有安装平衡阀的不平衡系统比较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室内供暖区域的平均温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

4结语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技术;教学改革;绿色设计;理论教学

引言

绿色建筑无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然而,我国传统的以建筑设计为主导的建筑教学中,都会偏重建筑的艺术性,忽视技术性,重主观分析,轻客观量化[1、2]。这就造成建筑师对技术的漠视和生疏,设计实践中建筑设计构思与绿色技术策略脱节;即使那些做了些绿色设计的方案,也很少能够进行量化分析。众所周知,缺乏数据支持的绿色设计很难做到真正的节能。此外,一些建筑师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但对数值分析结果知之甚少,无法将分析与设计相关联[3]。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这些绿色建筑设计就会陷入对形式的操弄和概念把玩中,走向“伪绿色”和“反生态”[4]。作为培养未来建筑师摇篮,大学建筑教育在灌输技术理论知识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面责无旁贷。尽管我国高校建筑学系近些年来一直倡导绿色和可持续建筑教育,但我国大部分建筑学专业采用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5],即将建筑技术理论和建筑设计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条线,建筑技术课程在内容上偏重技术理论知识,枯燥深奥,与建筑实践联系较少,而在师资配备上往往选择纯技术背景的教师,由于不具备建筑设计背景,这些教师很少能将技术理论与建筑设计结合讲解,就更别提让学生将所学的技术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6、7]。笔者自2010年起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学三年级本科的建筑技术课程。为改变当前现状,笔者尝试从建筑技术理论教学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并在设计中强调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等一系列量化分析手段。笔者的教改无疑让建筑学学生更为重视技术理论和绿色建筑理念,然而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即学生往往过分重视理论和量化分析,忘记了建筑设计这一根本。论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希望抛砖引玉,来引导和促进我国建筑技术课程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1教学调整

笔者所教授的建筑技术课程有两门—‘建筑技术II-建筑声、光、热’和‘建筑技术III-建筑设备’,这两门都为技术核心课。前者为建筑学传统的‘建筑物理’,主要学习建筑热工、光学、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节能知识。后者为‘建筑设备’课程,主要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两门课的主要特点是技术理论性强,学科跨度大,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为了使这两门课程能够更能适合当代绿色和可持续建筑发展,笔者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以下调整和修改:(1)大量介绍绿色建筑优秀设计案例。除基础技术理论教学外,笔者介绍了大量的优秀绿色建筑设计。比如以伦佐•皮亚诺所设计的Tjibaou文化中心,来讲解如何利用当地气候特点来进行被动节能设计。在讲解建筑如何适应干热和湿热这两种不同气候特点时,以不同地域的当地民居为着眼点,从整体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设计案例来分析如何通过设计来应对不同的环境。(2)强调主动和被动节能设计的有机结合。被动节能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对气候和自然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在减少甚至是不依赖主动节能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来创造较为舒适的建筑物理环境,这对于建筑学学生尤为重要。但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不可能忽视建筑设备在建筑设计中所占的地位。笔者以ReynerBanham的《ArchitectureoftheWell-temperedEnvironment》一书为基点[8],讲解现代建筑技术如何影响和改变现代建筑设计和理念,帮助学生重视被动节能设计的同时,也要兼顾主动建筑节能设计。(3)注重大建筑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reenBuildingCouncil)建立并推行的LEED评估体系(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对城市生态和基地的自然保护非常重视,特别是建筑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方面,但相关知识在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却相对薄弱,仅在建筑设备教材中介绍了一些设备节水和中水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如何通过利用规划和设计来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废水利用等则是完全没有涉及。为了增强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引入了与建筑与景观设计最为密切的LID技术。LowImpactDevelopment(英文简称:L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技术如湿地、滞留塘、草沟等不同的是LID技术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9]。LID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城市自然排水体系、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绿色街道、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雨水再生系统等都一一被介绍到,与LID技术相关的各种网站也都提供给学生[10]。(4)强化量化分析的意识和手段。我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面临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量化分析,而真正的绿色设计往往需要客观数据的支持,只有通过对其绿色设计的定量评价,才具有可信性与科学性。为加强量化分析手段,笔者将Autodesk公司的Ecotect这一能耗模拟软件引入到建筑技术课程中。Ecotect具有较全面的整体环境分析手段,可以对建筑物的朝向、立面、空间划分等进行能耗比较分析。根据以往经验,笔者在教授过程中会一再强调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优劣性,以及如何解读模拟结果。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测量、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与各种绿色设计竞赛等一系列方式来加深和拓宽学生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识。

2绿色设计

为了让建筑技术理论更好地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笔者取消了与设计课脱节的作业和理论知识考试,而是布置了一个既有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设计。选择既有建筑可以让学生掌握建筑技术的实践知识,而专项设计不仅可以节省设计时间,还能使设计课题更具有针对性。既有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设计分成两部分。首先是实地考察该建筑的现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中型公共建筑,实地测量和评估该建筑的声、光、热物理环境现状,此外还要求学生去调查建筑的用水量、照明和设备用电量等能耗信息。在此基础上,就是针对改建筑进行绿色节能改造设计。设计要求是可以不考虑改造室内平面布局和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特点,进行可持续再利用改造,如增加遮阳、绿色屋面(屋顶花园)、垂直绿化、被动和主动太阳能利用、雨水回收及再利用、固体垃圾分类处理等。为配合课程需要,设计还要求学生研究一些基础的节能设计手段,如改变既有建筑的窗墙比、增加遮阳、利用自然通风等,或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手法,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等手段,定量研究不同的绿化节能设计,并进行方案优化比较,但也说明如果某些绿色节能设计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可采用概念设计,但需要有设计详***和一定的文字进行补充说明。笔者希望以建筑技术理论为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改变建筑系学生重艺术而轻技术,重形态分析而轻客观量化的问题。然而两年的教改实验结果却令人失望,学生的绿色设计走向令一个极端。尽管也有一些优秀的绿色设计出现(***1),但大部分学生在绿色节能改造设计中过分看重技术和客观量化分析,反而忽略建筑设计这一根本,***2为一个典型的学生作业。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上,在节能设计上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利用技术手段而不是设计手法,如采用先进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来减少建筑的能耗。尽管笔者在今年增加了强制性被动节能设计要求,但很多学生往往采用一些如增加遮阳设计,减少窗墙比等简单的设计措施,真正好的绿色设计却很少见。此外,就是深入设计问题,如在课程中介绍了LID技术后,很多学生都想到收集雨水,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池,但却没有人能做进一步的考虑,包括如何处理收集来的雨水以及与周围环境相配合等。

3分析与讨论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4

1.建筑新技术分类方法

建筑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建筑技术是指建筑设计和施工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等,广义技术则指不仅包括狭义建筑技术还包括了建筑生产过程涉及到劳动对象、工具和产品等。将建筑技术分类为建筑设计媒介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和工艺、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设备系统和建筑节能等。

本文所述及的建筑新技术是指广义的建筑技术。建设部《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和《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文件把建设部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界定为“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等领域,并经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将建筑新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归纳为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施工、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构造以及建筑技术科学教学等方面。

结合上述有关建筑新技术的理论,根据技术论和技术创新论原理,从技术产生的方法、市场和社会需求、技术创新的进程以及生产要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建筑新技术分类,建立了建筑新技术分类体系框架(如***1)。

2.按技术成因分类

按技术成因分类,就是按新技术创造和产生的方法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研究的方法,并可启发和拓宽研究的思路。

2.1原理推演型建筑新技术

从基础科学中的科学理论与原理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理性思维加工,得出一些适用于建筑生产的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构思和实验研究,由此实现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最后导致建筑新技术的产生。这一类建筑新技术可称为原理推演型建筑新技术。例如,根据地球板块运动理论的力学分析和地球力学的新理论,工程结构学家提出全新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体系一隔震技术和消能减震技术。

2.2缺陷消除型建筑新技术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种建筑技术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适用所有的工程,新技术的发展正是在不断地消除其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过程中实现的。大多数建筑新技术都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研制的,可把它们归为缺陷消除性的建筑新技术。例如,为消除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盐水降解、劣化作用、自重大等缺点而研制出碳纤维增强混疑土(CFRC)。

2.3移植型建筑新技术

把国外的或其他领域先进的或新的技术移植于建筑领域,形成一种适用于我国建筑领域的新的技术原理,从而导致建筑技术发明或技术革新,这类新技术可称为移植型建筑新技术。移植方法包括直接移植(不改变被移植技术的技术原理,但在移植中一般需要在外型、规格和品质上要适应建筑本身的要求)。类比移植(采用类比方法移植功能上相似部分)和推测移植(从所公开的片断研究结果和资料及基本原理加以研究推测)等。如在建筑天然采光中移植光导纤维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引进碳纤维材料等。

2.4仿生型建筑新技术

以生物系统原理作为建筑新技术原理构思的源泉,通过模拟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可构造出新的建筑技术称为仿生型建筑新技术。实际上,建筑仿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一门被称为“建筑仿生学”(亦有人称为“仿生建筑学”)学科正在兴起,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功能仿生、结构仿生、形式仿生和概念仿生等。例如,借鉴深海扇贝形外壳的结构形式,卓新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壳结构一扇贝形网壳结构。

2.5技术综合型建筑新技术

把建筑领域或其他领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的现有技术原理或技术成果进行组构和整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技术系统,形成新的建筑技术,称为技术综合型建筑新技术。例如,将传统的钢筋砼结构与钢结构两种结构形式组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体系一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14。

3.按技术研制目的分类

任何一项具有价值的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为适应社会和市场要求,这也是新技术研制的目的。这种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目的,确定其研究价值。没有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3.1节约劳动与资本型建筑新技术

这一类新技术是通过技术移植等方法,寻求新的成本低廉或生产效率更高的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或者对原有技术从降低成本或提高生产效率角度进行改进。例如,早拆模技术、爬升脚手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14等。

3.2 生态环境型建筑新技术

又称为绿色建筑技术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设、保护和修复环境与生态为目的的一类建筑新技术,是建筑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如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快速清洁施工工艺、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等。

3.3 节能省耗型建筑新技术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消耗了50%以上的物质原料,而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50%15。因此,近几年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建筑新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从墙体材料改革、围护结构节能保温技术与材料的开发到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等,并且这将是未来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如自然光采用技术)、建筑结构(如钢一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施工(如竹胶合板模板技术)等整个建筑过程。

3.4 其他目的型建筑新技术

除了上述三个目标之外其他的目标,如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等。

4.按技术发展进程分类

按技术发展进程分类,就是按新技术研制过程进行分类。这一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性质和特点,说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

4.1 渐进型建筑新技术

这是一种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累积性质的改进技术,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阶段型新技术。实际上,大多数的重大技术创新是通过这种渐进型技术研究而实现的。例如,智能居住建筑技术从初始的可视对讲、宽带网接入等单功能/专用系统阶段,逐渐发展到包括安全防范系统、管理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三个系统组成的多功能系统合成阶段,又发展到目前的基于综合布线技术的上述多系统综合集成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基于Inter¬net网、家庭技术总线技术和家庭IP智能终端的一体化的系统集成.。

4.2 质变型建筑新技术

质变型建筑新技术是指不受现有技术原理或思维模式的限制,由直觉思维(灵感)、逆向思维或扩散思维等产生的突破性的新技术。例如,据报道日本鹿岛建设和横河工事共同开发了一个称为“TheSHUTTLIZE-Method”施工吊装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的吊装方式的思维,将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相分离,突破了塔式起重机的18t起重量的限制,最大能吊装40t构件。

4.3技术系统变革型建筑新技术

这一类新技术是指技术体系上的创新,是一个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和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依靠一系列的渐近式和质变式创新积累才能完成的复杂系统过程。如轻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等。虽然技术系统变革的建筑新技术数量是很有限的,但它会对传统产业起到改造作用并带动产业的巨大发展。

4.4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建筑新技术

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的建筑新技术是指包含多个技术系统变革并会导致技术与研究系统总体格局变化的产业整体性技术。这一类技术将改变本行业的产业结构,且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许多产业部门,甚至引起人类的价值观和常识的变化。这一类的新技术的产生和成长,必须依靠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府***策的支持。例如,正在形成的绿色建筑体系,将改变人们的居住理念,并使得在建筑规划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建造的理论、理念与方法上产生质的变革,会促使建筑业向生态型产业转型,产业结构随之变化,与建筑业相关联的建材业、冶金业等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5.按生产要素分类

按生产要素分类,就是根据建筑生产的过程和生产要素进行分类,这是传统的分类方法。这一类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用途和应用的阶段。

5.1 建筑设计新技术

建筑设计新技术是指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新的理论、经验和理念,以及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技能、手段及方法等,包括规划设计、建筑构造设计、建筑物理等。

5.2 结构设计新技术

结构设计新技术是指工程结构设计的新的理论、经验和创造性的思维,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计算方法、实际工程结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设计的技能、方法、手段等。

5.3 施工新技术

施工新技术指在工程施工中所应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经验,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新型的施工机械及应用等。

5.4 建筑新设备

建筑新设备指在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一些新的工程设备和设施等,如集成式建筑智能设备、集中式太阳能设备、中水回用设施等。

5.5 建筑新材料

建筑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包括对原有建材材料改进的新材料。

5.6 建筑新产品

建筑新产品是指建筑业内各专业所生产出的新型的产品中,包括具有新的建筑物形态、新的建筑构件及部品等。新产品在技术指标、性能、结构、原理、规格上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者是填补空白甚至独创的产品。对老产品进行改进,或使其变型、派生、性能有所提高或有新的用途等,都可称为新产品。

6.分类体系应用

建筑新技术的分类体系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用于新技术的预研究,开拓研究和创新思路;二是可用于对一定区域或范围内的建筑新技术的分类、归纳、总结和管理;三是可用于对建筑新技术评估和鉴定。

6.1 应用案例1:《工业建筑》杂志04刊登的论文分类

《工业建筑》杂志2004年一共刊登360篇文章,除了20篇属报导性文章之外,有340篇是属于研究型的。本文应用所建立的分类体系框架,对这些论文按不同分类方法分别进行分类统计。有些论文在同一种分类中可能会属于多种类型,本文只按其最主要的特征归为其中一类。***2是按技术成因分类的统计结果。340篇论文中,缺陷消除型技术占74.71%,其次是移植型和原理推演型,而技术综合型新技术较少。另外,只有***3是对按技术研制目的分类统计结果。节约劳动和资本目的型最多,占65%,节能省耗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4按技术发展过程来分类的统计结果。渐进型新技术占了绝大多数,质变型的则较少。该杂志04论文分类统计中尚未见对技术系统变革型的和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的建筑新技术的报道,这一是因为这类新技术数量本来就是很少的,二是因为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完成,三是因为需要***府的建筑技术***策导向和足够的资金资助才倉巨。***5按生产要素分类的统计结果。结构设计方面新技术占了主要份额。

     

6.2应用案例2:江苏省近年来经鉴定的建筑新技术分类

对2000—2003年经江苏省建设厅鉴定并通过的建筑新技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该省经鉴定的建筑新技术主要集中于建筑新材料。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电气、科学施工、设计、趋势

中***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电气是赋予建筑生命的重要部分。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的目标是提供建筑使用者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人的需要是建筑电气存在的根本,所以“人性化”是建筑电气最重要的特征。

一、当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

近年来我们希望给建筑电气作一个科学而规范的定义,并进一步探讨它的内涵。我国广大电气设计及施工安装从业人员经过多年的艰苦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建筑电气广义的解释是:建筑电气是以建筑为平台,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空间内,为创造人性化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建筑电气狭义的解释是:在建筑物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含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等),创造一个人性化工作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统称为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技术整合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电气设备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智能建筑当中。在现代建筑电气设备中,建筑物的供电系统不仅仅是强电设备,反而是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应用系统;同时,只有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才能满足建筑物对电气设备的特定要求。

二、目前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新思考

1. 强电系统网络设计。

在现阶段,强电系统的网络设计,要比往增加了许多多新的内容,制约机制也更加复杂了,在设计的复杂性,难度和精确要求,越来越严越高。比如,在设计智能建筑强电系统的供电系统、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等时,对电源的可靠性、安全性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的视觉环境,除要求用电可靠和满足一定照度外,还要求对灯具的选型、照明方式和光源控制认真研究,以便于提供工作效率高的视觉环境。

2. 弱电系统网络设计。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弱电系统网络设计除常规的电话系统线路、直线广播系统线路、直线电视系统线路、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线路外,还要增加电子计算机终端系统线路、网络终端系统线路、多媒体系统线路及电化教育系统等等。未来科技和杜会发展还会增加某些系统线路的要求,也是想象之中的事情。怎样在弱电系统网络设计之时,就有所预见预测,有所考虑,把部分项目的增设纳入设计,也是必要的。

3. 电气接地保护装置线路设计。

首先,在防雷接地装置线路中,除防雷接地一般装备要求外,当代建筑还有些特殊要求。其次,在屏蔽保护接地线路中,伴随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站的迅速发展,建筑物中要求对电场、磁场或电磁场屏蔽直接地线路的房间会越来越多。这在现代化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过程,都是必须考虑和事先安排周到的。许多工程的实际情况已证明,采用统一接地体是解决多系统接地的最佳方案。

三、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施工

1. 认真研究,全面考虑,科学配置电路。

强电系统网络、弱电系统网络、接地保护装置线路等需要设置在建筑物墙壁内特定的有效空间内。必须研究、设计好各种电气系统网络线路的并行与交叉;科学配置各种线路管位置。特别要注意的是,配置各种电气系统网络线路时,不仅要研讨空间配置的科学合理,更要注意各种电气系统网络线路之间的物理影响,各线路之问的相互感应,感应的强弱以及可能产生的电学现象。

2. 电气线路暗配管的选材与施工。

在电气线路暗配管选材上不仅要考虑其实用和坚固性,还要考虑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适宜、科学。这就需要进行研究、实验、论证后,再确定选材。

四、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的功能日益丰富,建筑电气技术已成为整合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创造、维持和改善建筑空间的电、光、热、声以及通信和管理环境的一门综合技术。建筑电气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理论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早已超出了电工学的范畴,广泛涉及到无线电电子学、电磁场理论、电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的有关方面。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功能需求的增长,一个新的建筑电气技术趋势正在形成,此技术拥有分布型智能,具有学习能力,电气系统功能重塑性强,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可扩展性好,可以将多种传统建筑电气设备的控制集成于一体。此类建筑电气技术的新趋势如下: ①采用现场控制总线技术; ②融合弱电技术和强电技术;③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 ④ 以弱电通信的方式控制强电; ⑤ 使用者现场控制方便; ⑥ 管理方便; ⑦节能; ⑧提高建筑安全性能。此类新技术通过各种现场设备、传感器及中控设备对建筑中传统的末端电气设备(如照明、遮阳窗、风机盘管、空调、地加热、AV 设备等)进行细致的控制,从而达到对灯光环境、遮阳环境及温度环境的集成控制,故该新兴的系统既不同于传统的灯光控制系统、供热控制系统或遮阳控制系统等,它是一个既面向使用者、又面向管理者的系统,通过多种灵活控制方式对多种末端电气设备的集成控制,可达到使用方便、控制自动、管理方便、修改灵活的目的,同时也可有效地节能。

建筑电气的发展与高层建筑和当代建筑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随着高层建筑的建设向自动化、节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必然地对建筑电气设计有许多新的要求,使建筑电气的设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先进。目前,以微电子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渗透到高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其次,建筑智能化的市场竞争极大促进了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建筑电气技术也将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语: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在理论上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形成了一条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建筑电气的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及实施都有美好的市场前景。建筑电气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会将电工技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朱海君《建筑电气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扬州科技 2006(4)

[2]《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〇年七月三日

[3]卢晓华谭荣伟《建筑电气技术细节与要点》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6-1

[4]韩永学《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适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6-1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建筑行业是我国当前十分热门的一个行业,也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型行业之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环境越来越激励,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必须要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避免被社会淘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需要如何去创新,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1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概述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就是指现代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所有调整、设计和规划方法的综合,是当前建筑设计的核心方法,也是现代建筑为了稳定结构、规范功能以及规定形状等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基础[1]。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有系统论、控制论、电工学和建筑学等各方面的内容,也是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方法和方式。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属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现代建筑市场环境下,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是建筑设计工作者以及设计企业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新型设计技术结构和体系。

2现代建筑设计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现代建筑在功能上已经逐渐的趋向于全面性方向发展,并且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存在,需要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遵循这些特征,然后在实际设计当中突出现代化建筑的结构要素和功能要求,促使其在现代建筑当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只有将各种功能和要素之间进行综合性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建筑实际需求,达到建筑标准,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2.2动态性原则

现代建筑当中本身有着动态性特点,每个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建筑内涵,在外观上也将呈现出一定的不同点。因此,在现代建筑当中涉及一定要认识到动态性,要注意设计工作是一个连续并且具有变化的过程。要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做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适应,同时也要与当地的市场环境之间进行充分的结合,以便于能促使建筑设计能更加符合社会要求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动态化的原则来实现现代建筑设计的活力。

2.3最优化原则

在建筑当中没有最佳,只有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最优化设计。当前阶段的建筑当中应当结合适当发展和实际情况等来进行学习和相互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促使建筑设计能逐渐的实现优化。不仅能让现代化的建筑实现质量的不断提升,也能使现代建筑行业设计逐渐形成竞争的优化,促使建筑设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3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阶段分析

3.1准备阶段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建立在观察创新课题基础上所进行的。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上来看,主要的创新就在于客体自身的各个方面上。虽然说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有着多个不同的创新角度,但并不是每一个角度上都能实现有效创新。因此,在主体应用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客体是否有创新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要认识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创新点是不固定的,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作为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创新手段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便于创新的开展能够更加的有效。

3.2选择阶段

在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对于所需建筑设计方法创新上的选择工作完成。好的设计方法的创新成果在选择阶段就一定要是成功的,这样才能促使设计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展现。在普通的建筑设计当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创新方法,因此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将无意识创造出的设计方法归功到创新设计当中去,而是要进行有目的的创新和设计。要保证创新目标的选择和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之间是相互所对应的,是和谐的,从而促使其能更加符合科学方***中对于方法认识的相关内容。

3.3实施阶段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主要的实施是使用恰当的创新手段和方法,来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创新结果可以是多个不同方面的,也就说明了在事物的发展当中是具有一定矛盾性的,这种矛盾性的存在促使现代建筑在未来必定会向肯定自我发展方向或者否定自我发展方向前行。

4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

4.1现代建筑技术选择的创新

施工技术选择是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保障作用。因此,在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现代建筑技术选择的创新,这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过程,因为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包含的施工技术类型非常广泛。施工对象不同,需要选择的施工技术必然也有所不同,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一个基本要求和重要发展方向[2]。

4.2现代建筑功能的创新

突出建筑的功能性是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要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传统的建筑设计还是现代的建筑设计,都要将建筑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现代建设设计方法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建筑功能的创新化和丰富化。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以实用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建筑的实用性,除了实用性还要追求舒适性、艺术性等,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对建筑的需要,将人们的需求综合起来进行设计,无论是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还是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都要以实现建筑功能为主要的设计目的进行创新,这是满足现代人们需求的一个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形式。

4.3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

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围绕实用性展开,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实用,还要具有美感和艺术观,除了物质上的需求,精神上也要活得满足。因此,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也要朝着这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设计目标,与时俱进。这就要求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强了解和掌握现代建筑的艺术感和美感,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将这些艺术感和美感在设计过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提升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目的[2]。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既要重视建筑的美观性,也要重视人文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要能够将借助建筑将城市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现出来,无论是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内部构造上,都要与城市的文化内涵紧密联系起来。

4.4重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立竞争优势,现代建设设计工作人员必要要控制建筑成本。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性这一要素,将其作为考虑的关键性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材料的选择,还是施工技术的应用,都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也不断产生。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树立生态建筑理念,从各种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开发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技术集成体。除此之外,在建筑选址方面也要加以重视,使其充分满足合理化和科学化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各种新能源,这样不仅是对传统技术的创新和改革,还能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5现代建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途径

5.1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现代社会当中比较看重建筑的生态理念,从开发能源和各种新材料等方面当前均比较重视生态理念。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也要积极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合理的规划选址要求标准,从而促使资源能实现循环使用。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太阳能技术和风能技术等各项不同的资源,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不良的影响,促使传统建筑设计和工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和保障。

5.2合理应用现代数字技术

当前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说给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在信息处理上有着重要的协作作用。当前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十分迅速,网络技术也逐渐的应用到了各行业当中去,发挥自身的作用。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产生重要价值。现代建筑设计当前也开始应用网络数字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办公方式和住宅之间进行统一的空间协调和融合,促使办公在分散和自由化的空间上就能有效的实现,从而达到优化建筑设计功能的目的。在未来的发展中现代建筑设计一定要重视起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科学技术能真正的与建筑之间进行融合,为我国的建筑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和保障。

5.3充分融合人文精神

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人文性和美观性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灵魂所在你。在内部构造和外观设计等方面都将会涉及到文化内涵的相关内容,并将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通过设计展现出来。因此,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需要积极的融合人文思想,在设计前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充分的融合城市人文精神内涵,从而促使建筑能在视觉上和心理感受上都达到和谐化。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改革要求,创新现代建筑设计方式是一个必然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从现代建筑技术选择的创新、现代建筑功能的创新、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以及重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从而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7):11-14.

[2]户小宇.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4):04-07.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传统;设计;现代技术;结合

一、概述

在建筑历史中,无论是在佛教建筑还是学校教堂等,都深刻的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已经成为客观的需求,并且是不容忽视的建筑设计要素。第一,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在安全上的设计较多,即便是在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也可以提供给建筑中的人员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第二, 传统建筑设计手法比较注重传统元素的注入,诸如和谐、自然等等元素,在传统的建筑中非常多。第三,传统建筑设计手法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对于我国而言,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就好像流传下来的瑰宝一样,绝对不可以舍弃。第三,现代技术推动了建筑的本质变化,集多功能为一体,对社会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二、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构思

(一)建筑设计的变化

由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不容忽视,现代技术又不断的进步,要想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必须保证建筑设计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变化,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断的加以整合,才能得到更多、更好、更加权威的建筑设计方案,健全建筑设计体系。比如说在柱的设计方法上,我国的传统设计风格基本都是比较单调的,但是在引进西方的列柱以及柱廊等方法后, 在形式上更加的丰富了。

而玻璃的栏杆也丰富了原有的形状,在视觉效果上要更加的丰满。在屋顶的设计中,将过去那种大屋面、大屋顶的设计形式进行改革,实行切角、天窗等形式,丰富了屋顶的样式。这些变化都是在吸收了外来文化后进行的改革,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来说是一项创新,但是与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接下来的工作在于深入挖掘,促进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已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群体,他们对现代技术的支持与日俱增,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项原因所造成的。第一,现代技术弥补了传统建筑设计的不足,能够在很多方面满足主观上的需求,并且能够在客观上的安全、可持续等方面做出突出的成果。第二,现代技术的应用,将建筑设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二)符号的提炼

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限制条件较多。首先,客观上的地域条件限制无法突破。我国的每一个地区都经过长久的发展,各种“符号”过于凸显。例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商业符号较多;江南水乡的自然符号较多;北方地区的广阔符号较多,要想将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就必须将这些符号有效的提炼出来,避免造成与固有建筑的冲突。其次,主观上的需求较多。在建筑设计当中,无论是居民楼的设计还是商用大厦的设计,都要以主观需求为主,倘若无法满足需求,则会造成建筑空置的情况。由此可见,符号的提炼尤为重要。在此,以广东深圳蛇口东角头综合体建筑设计为例。广东深圳蛇口东角头综合体建筑设计地点为深圳市蛇口;规模为149万O;设计时间在2012年6 月;设计构思如下,项目位于深圳市蛇口区,位于深圳湾公园东边,与香港隔海相望。通过建筑集群高度集中开发创造微缩城市建筑群,延续扩大城市滨海开发空间,视线与周边空间的有机连接。充分利用了海景资源,创造最大化建筑观景面,创造宜人围合空间尺度,提升场所品质。为深圳提供了规模功能完备的城市服务核心。

从以上的建筑设计来看,不仅充分结合了传统建筑的设计手法,同时融入了众多的现代技术,能够满足办公人员的多重需求,实现了客观上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的建筑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三)建筑设计的创新性

建筑历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猿人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同时在建筑技术、建筑风格、建筑体系的划分上也越来越明显。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并非毫无矛盾,相反的,二者的矛盾较多,部分地方甚至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往往会造成很多的误会。本文认为,将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上述两点以外,还应该在建筑设计的创新上努力,力求达到更高的水准。第一,应用现代技术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将城市变成没有生气的集中营。传统建筑设计最注重的就是生气的延续,让人在看到建筑的第一眼,觉得有很好的感觉,不会陌生,不会产生排斥感。

所以,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的时候,应避免造成“生气”的流失,提高建筑的亲近感。第二,应深入挖掘祖国传统的精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并非“吃老本”,而是在建筑体系当中,不断的融入更多的东西,保证传统建筑设计手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延续。因此,深入挖掘祖国传统的精华,才能更好的促进现代技术的应用。第三,应创造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建筑和空间环境。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就是满足社会、国家、居民对建筑的各项需求,完全的传统或者是完全的技术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日后应加强二者的配合与协调。

三、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讨论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风生水起,不仅获得了国家的广泛支持,同时在很多的城市,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充分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但是,近几年的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不是特别理想,很多地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极端”现象,即某一方面应用较多,另一方面应用稀少。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向往的生活,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相统一。随着古老建筑的复兴,新的建筑手段将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设计当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促使建筑趋向人性化、诗性化设计。设计随着大量施工和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日益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二者的结合应用,探索更多的建筑方案和建筑体系,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结: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要想在将来的建筑当中取得更大的价值,就必须将二者有效的结合。本文提出了一些结合建议,但具体的工作还应结合时间、地点、需求、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在后续的结合工作中,需深入探讨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并研究更多的现代技术,增强建筑的社会价值,促进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鹄.传统建筑文脉的现代运用――珠海楼盘云山诗意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3:283-286.

[2]谢浩.现代岭南建筑的设计方向[J].中国住宅设施,2010,09:24-27+30.

[3]黄居正,吴国平.建构与生成――战后日本现代建筑的演变[J].新建筑,2011,02:76-88.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工艺;美术;应用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体现出现代建筑设计的进步。设计是成就艺术与技术的载体,按照设计规范作为设计的依据。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把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对比用以创造人类文明。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对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总结,需要拓展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表现力。强调不同建筑中间的创造性等因素之间的配合,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格局。对技术、社会环境和经济等不同因素的综合考虑,使之成为富于时代气息的表现手段。

一.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变得越来越科技化。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对建筑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捕捉了结构、构造、设备技术与建筑造型的内在联系。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改变建筑创作传统观念,对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不断的吸收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经验,打破单纯从美学角度追求造型表现。

(1)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工艺美术设计是我国设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创新设计方法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工艺美术设计创新思想,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具有工程性特点,也透露着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水平,改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语言的载体的局限性。

(2)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艺术。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着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艺术的技术发展水平。其创新思想在现代建筑的设计构想中具有启蒙意义,在艺术统领下的自然和必然出路。通过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诠释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实现工艺美术设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计创新应用,使审美价值在相互渗透过程中融为一体。

二.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创新

工艺美术设计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其强大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要想创造更好的建筑设计作品,适应人们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须将工艺美术的内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去,广泛的应用并完全融合。对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一定意义。

(1)在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想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实现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创新,需通过独特的审美文化来体现。促进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体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包含了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符合逻辑规律的和谐的美。用具体的形象思维内容作为主要的工艺美术设计状态,创造整体艺术形象。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体现了一种工艺美术所包涵的独特的艺术与审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特殊的感受,通过建筑设计达到这种美的需求。

(2)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需要捕捉一些具有深刻意义和特点的形象事物。使现代建筑设计体现人文精神,完成对建筑物的创新设计。结合企业、公司的人文精神、企业文化、工厂性质等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工艺美术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使建筑的形态与外部空间的形态达到统一,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工艺美术设计的思想创新。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并通过建筑物传达出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3)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需增加其他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新和渲染,充分运用工艺美术的配色设计来进行简单大方、和谐统一、灵动醒目等的设计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完美,形成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在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应用,反映出建筑设计的本体特征才能表现出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色、人文地理。在建筑设计的***形和色彩等因素上实现,充分体现工艺美术的内涵。

三.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要求的增加,以及学习工艺美术独特的艺术内涵深入。建筑设计水平相应的提高,获取到更多的关于建筑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方法、表达技巧。实现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汲取无限的经验与精华。满足社会中不断增长的现代建筑设计要求,把中国的建筑事业发扬光大。

(1)建筑企业可以在实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建筑文化的学习还需合乎时展的要求。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用合适的手法去继承传统的东西。达到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工艺美术的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使空间充满灵性与魅力。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建筑设计融合与城市设计,找到适宜中国的建筑设计构思手法。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改进建筑设计水平。使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使用,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审美需求。在进行空间和形体设计的过程中,敢于大胆地构想。具有良好的效果。建筑作为一种庞大的艺术品,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在建筑设计中有所创新,促进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春.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27(3):23-23.

[2]张阳骅,王振亮.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6(20).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建筑,设计技术

 

1 引言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技术***的来临,它们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也给传统产业带了创新***。尤其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深入发展,建筑人员在方法、工作手段、创作思维等方面都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这就更加促进了建筑设计业新的设计和表达工具的发展,引发了几百年的设计媒介和设计手段的革新,同时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设计分析和研究手段。

2 现今主要技术

2.1 CAD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则是CAD技术的一个分支,是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结构的计算软件与CAD制***软件取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平面和空间结构析计算问题。绝大多数的分析计算程序都设有CAD接口使计算结果***形化,将结构设计人员从繁重的结构计算中解脱出来。目前,国内已开发了建筑工程各专业的

CAD制***软件,借助制***软件,设计人员可以轻松地完成施工设计。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是指运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一项设计的建立、修改、分析或优化。CAD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数据***形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有关的硬件平台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专业应用软件。CAD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具有开放型结构的软件,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而且系统本身可以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微机及设计工作中。

2.2 TB-CAD技术

“建筑信息技术”对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来说,在词义的涵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CAAD严格来讲只是局限在辅助工程设计的范围之内,而建筑数字技术还应该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网络通信(Network)、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产品数据管理(PDM)等诸多方面,以上这些信息技术正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TBCAD系统是一套面向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和成本控制的软件系统。

TBCAD致力于用优化的设计理念来解决传统的结构设计问题,例如指导结构的方案设计,优化和评估一个已有的设计方案等,务求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取得土建成本以及人力、物力和时间最优。而且用TBCAD优化的结构方案可以自动满足规范的所有要求。另外,TBCAD的建模功能可以直接从一个CAD矢量***形的建筑平面转换成一个结构平面布置模型,同时会自动搜索CAD矢量***中的建筑墙线,并将它们转换为结构墙,并且TBCAD系统还会根据结构墙的平行关系,自动在所有可能的位置加上连梁。

2.3 建筑施工动画

建筑施工动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时机及社会因素的限制。它的超现实功能,可以任意选择所需要的视角,甚至物体的内部,在教学中可以更醒目的用动画的方法指示场景中人们应注意的地方。它可以使要表现的物体周围物体变得半透明,可以表现施工工艺的原理,可以显示物体内部的液体流向,表现物体内部发生众多细小的甚至分子级别的化学、物理变化。

在建筑行业、建筑设计投标动画、房地产促销动画,多采用3DsMax软件制作,这将对施工动画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现在已有众多优秀施工动画是由3Ds Max软件制作的。。

3 新兴技术

3.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近十几年悄然兴起的高新技术。它是一种可创建三维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这种由系统创建的虚拟环境,作用于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用户很自然地通过计算机进入这个环境并操纵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交互,进而沉浸其中。虚拟现实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即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首先虚拟技术能够展示建筑物的整体信息。传统阶段的二维、三维的表达方式,只能传递建筑物部分属件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单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而使用虚拟技术可以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并且可以往里面漫游,体验身临其境之感。建筑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事,住户、管理部门都可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而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者和用户之间起到一种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在过去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对设计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未来建筑物的形象作多种设想,在虚拟的建筑三维空间中,可以实时地切换不同的方案,在同一个观察点或同一个观察序列中感受不同建筑外观,这样有助于比较不同的建筑方案的特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进行决策。事实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对某个特定的方案做修改,并实时地与修改前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北京CBD规划设计就是在三维的环境中产生的,它允许一种“完全”的设计探索,从任意角度和方位观察设计本身。在虚拟现实的设计环境中,组成一幢建筑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予以改变和发展的。墙壁可以被建立和删除,开阔的广场可

以被穿越,地板可以改变尺寸和式样。观察者能以一种比查看平、立、剖面***纸远为直观的方式在作为设计对象的建筑空间进行想象的漫步。就这一点而言,虚拟现实也有可能成为设计者之间,以及设计者与客户之间有效的交流工具。

3.2 协同设计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在***纸上手工设计为主,设计周期长,质量不能保证,设计成本高。而现今常用的CAD技术目前基本限于平面和单人作业。随着并行工程的广泛推行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正在寻求将建设设计技术与CSCW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法,以开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系统。。到目前为止,协同设计主要应用在CAD/CAM/CAE集成化、远程计算与设计、工作流管理与PDM、虚拟产品设计与可视化等方面。

4 结论与展望

总之,在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已被全世界公认是本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技术,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加速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为建筑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

参考文献:

[1]郑光复.建筑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吕列克,张富文,陈桦.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5(4):11-13.

[3]杨宇振.从概念草***到计算机建模[J].新建筑,2001,3(5):

[4]尚守平.土木工程C A D,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建筑设计技术论文10篇

学习

园林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研究生论文,园林景观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高楼林立,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废物,水质与空气被污染,噪音、光,热

学习

园林绿化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绿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绿化论文2000字,园林绿化论文。(2)种植季节选择上,一般在春秋两季,以良好的气候环境,来提升树苗的成活率,同时,在种植中,种植苗木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种植,如先种大乔木,再种植中、小乔木。(3)在种植过程中

学习

教师中级职称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中级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中级职称论文要求,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机构。2.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3。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部门表彰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

学习

公园景观设计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公园景观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园景观设计参考文献大全,公园景观设计论文5篇怎么写。第一种是原生植物景观,原生植物景观强调的是生活在自然条件下的植物,通过园林设计将原生植物安排在特定的位置,因为原生植物的存活几率一

学习

电力类职称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类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中级职称论文题目,电力中级职称论文3000字范文。教育类期刊很多,也会有一定的周期,其中有月刊,半月刊,旬刊算上稿件审核,稿件录用,刊物出刊,刊物邮寄收到刊物时间会在1到3个月长短不等。建议:鉴于这

学习

暖通工程职称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暖通工程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暖通工程师职称论文如何发表,暖通高级工程师论文。一、发挥好教师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及职业道德教育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没有了高中生活的紧迫感和升学的压力感,一下放松下来,有点不

学习

高级职称评审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职称评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职称评审论文发表,职称评审论文。(一)申报范围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

学习

职称高级评审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职称高级评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职称评审论文,高级职称评审要求2篇论文。(一)申报范围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

学习

园林工程专业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工程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园林工程技术论文2000字。我国园林专业最初成立于农林院校,改革开放后,一些综合类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继开设园林专业或类似专业,如景观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学习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编辑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编辑出版副高职称论文,高级经济师职称论文发表。第三条出版系列实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重点考察申报对象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工作业绩,注重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学习

风景园林设计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风景园林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景观设计论文优秀9篇,风景园林论文案例。随着新兴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风景园林学日趋上升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已疲于应对,新的园林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的产生和使用变得日渐迫切。

学习

中小学评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评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小学申报职称论文,中小学高级职称论文范文。今年青岛市职称评审调整方向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倾斜力度,优先推荐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晋升职称,从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

学习

初级经济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初级经济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师职称论文期刊,高级经济师论文100篇。技术职称制度是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的制度,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一般要经过考试或者经过专家评委会评审,整个评

学习

测绘工程概论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测绘工程概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测绘专业论文怎么写,高级测绘工程师论文。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

学习

园林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研究生论文,园林景观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高楼林立,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废物,水质与空气被污染,噪音、光,热

学习

园林绿化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绿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绿化论文2000字,园林绿化论文。(2)种植季节选择上,一般在春秋两季,以良好的气候环境,来提升树苗的成活率,同时,在种植中,种植苗木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种植,如先种大乔木,再种植中、小乔木。(3)在种植过程中

学习

教师中级职称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中级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中级职称论文要求,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机构。2.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3。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部门表彰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

学习

公园景观设计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公园景观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园景观设计参考文献大全,公园景观设计论文5篇怎么写。第一种是原生植物景观,原生植物景观强调的是生活在自然条件下的植物,通过园林设计将原生植物安排在特定的位置,因为原生植物的存活几率一

学习

电力类职称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类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中级职称论文题目,电力中级职称论文3000字范文。教育类期刊很多,也会有一定的周期,其中有月刊,半月刊,旬刊算上稿件审核,稿件录用,刊物出刊,刊物邮寄收到刊物时间会在1到3个月长短不等。建议:鉴于这

学习

暖通工程职称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暖通工程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暖通工程师职称论文如何发表,暖通高级工程师论文。一、发挥好教师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及职业道德教育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没有了高中生活的紧迫感和升学的压力感,一下放松下来,有点不

学习

高级职称评审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职称评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职称评审论文发表,职称评审论文。(一)申报范围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

学习

园林经济论文10篇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园林优越性论文摘要万能模板,园林生态论文1000字。1.3吸引人才。一个没有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体现着它较高的现代文明程度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对现代的人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园林建设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