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师论文10篇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1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对策;改革

中***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89―03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大学教学质量的一次综合检验,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全面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不仅是高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核心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一、加强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真正培养学生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在现有培养方案中占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占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八分之一,但是这一学期论文的研制所体现的是之前八分之七学习时间所掌握的知识、所拥有的创造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整体学习效果的升华;在整体教学进程中,可以说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为最终论文研制在积蓄能量。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论文质量,必须从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入手,设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主体在于教师讲授,学生是被动接受,最后导致学生思维受限,缺少足够的创新性和想象力。而研究性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校要把研究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利用发现式、问题式、情境式、讨论式教学及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鼓励任课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不同实践环节,充分发挥论文撰写、技能训练、方案设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理论课程的再认识。这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应培养目标。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环节的复杂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心的布置和设计。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引入文献检索、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课程设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的系统组织和调配能力。要根据目前人才培养需求,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设计,并积极在教学环节中引入案例分析等设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在课程考核上要改变原有考核方式,以分阶段、过程性考核为主,以卷面考试和其他形式考试为辅,同时还可以适当结合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配套的培养方案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更会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和了解撰写论文的过程,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不适应性。

三、改革毕业论文安排制度。提供充足研制时间,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论文都是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在此期间,诸多问题造成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忽视,对论文质量的不重视。一些学生涉及春季学期课程的重修与考试;一些学生要准备进行考研的复试;大部分学生要找工作,搜罗招聘信息,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准备各种类型的面试、复试;一些找到工作的学生会被拟就业单位要求提前进入岗位实习;还有些学生的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差很远,对搞原专业毕业设计缺乏兴趣。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撰写论文时间紧张,积极性不够,采取应付的态度,最终造成论文质量不高。

为此,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毕业论文安排,将集中式毕业论文适当分散进行。进入大四之后,在大部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更多的是选修课,因此适当调整时问,将毕业设计分成两批次,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在大四第二学期初进行答辩,并适当延长毕业论文时间,以此可以缓解部分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找工作和实习等的压力,也能分担一部分师资压力。在毕业论文题目的设置上,对于已确定工作岗位的学生适当考虑贴近工作岗位的相关题目,或通过对岗位中有毕业论文指导能力的人员进行资格确认,纳入校外导师资源,使学生论文更贴近工作实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分批次毕业论文的管理中,要加强学生的申请审核制度,保证适当的人数均衡,并加强各批次的过程管理,合理调配师资配备,从而更有力地为毕业论文提供有效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论文质量。

四、加强与就业单位联系,使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效结合

在大四下学期,许多学生基本确定了就业单位,并被要求进入就业岗位进行实习,对于这些学生,强烈要求他们必须回校进行毕业设计势必影响学生就业;如果放任学生在外边做论文,也势必造成毕业论文工作不积极、自由涣散的情况。为此,加强与就业单位沟通,让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就近进行毕业设计,选择贴近工作岗位的论文题目,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更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许多就业单位拥有一些理论造诣较深、实践功底很强的工作人员,在与就业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融入机制,把这些符合学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纳入到指导队伍中来,让学生贴近工作实际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在实际工作需求的推动下会更投入地完成毕业论文。

五、拓宽渠道,解决导师资源紧张、精力不足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高校生师比过高、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指导教师的精力不到位等情况是困扰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保证指导教师质量的同时,扩充指导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1.加强内部师资培训,提升指导教师队伍水平。高校教师队伍中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资历浅、经验贫乏、不具备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资格。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通过有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想方设法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能够尽快获得毕业设计指导资格,从而缓解师资紧张问题。

2.设立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准人机制,扩充指导队伍。引入就业单位符合指导资格的教师也是扩充指导资源的一个较好办法。有些找到工作的学生,因为工作单位要求,需要在岗实习,对于这部分学生,根据单位性质以及工作岗位情况,如果符合学校的“校外毕业设计准人条件”,学校可根据情况配备校内外“双导师”,其中校外导师进行设计指导,校内导师进行辅助指导和必要的监控,以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问题。

3.加强与实习基地沟通,充分利用现有基地师资从事指导工作。在现有校内外实习基地中,有许多师资具有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学校可以与实习基地进行沟通,给予一定的待遇,通过有效的选拔方式将基地中的师资应用到毕业设计指导中。

4.加强横向联系,扩充指导教师队伍。科研院所和兄弟院校也是可以利用的潜在导师队伍基地,可以通过与这些机构的横向联系沟通,聘请具有资格的教师或博士研究生来扩充师资队伍。这种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师资紧张问题,而且会通过外来人员的参与引入他们的课题,从而增进学生对新方向、新知识的了解,提高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

六、完善指导教师各项管理制度,提升指导教师工作质量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指导教师是毕业设计的组织者、指挥者之一,是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这个整体素质既包括教师的自身人品,也包括对论文工作的认真负责度,还包括教师本身的科研业务能力。一个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的指导教师能够同时成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榜样,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学校要积极完善各种制度,积极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

1.在队伍质量方面。首先,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师资队伍。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也要提供多种渠道的进修、培养方式,为现有教师的能力提高搭建各种平台。其次,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鼓励各种学术科研活动,促进教师自我进修、自我提高,不断增强指导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质量监控方面。要加强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监管,使教师更加认真负责。首先,在导师引入过程要建立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选拔符合指导资格的教师进行论文指导,降低审查门槛也就意味着降低论文质量;其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定期开展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邀请优秀教师传授经验,增加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指导教师配备中,要严格限制指导数量,每位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不能超过15名。在指导教师选择中,要实行师生互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由选择导师,再由学院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尽可能地保证被指导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与本科生导师的特长相一致,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

七、利用“毕业论文自动排版及格式规范性检测”系统。提升论文外在质量

毕业论文的研制过程是最重要的环节,毕业论文形成后的排版和规范性也是评价学生论文质量的一方面。由于专业侧重点的不同,毕业论文的排版等往往会浪费学生的很多时间,为了节省有限的时间资源,学校可以通过研制和使用“毕业论文自动排版及格式规范性检测”系统,把学生从繁重的排版环节中解脱出来。

“毕业论文自动排版及格式规范性检测”系统能够将规范的论文格式和定制的版式固化在软件系统上,通过简洁、友好的操作界面,将学生输入的论文按照既定要求一次成型,无需学生了解排版软件的语言背景,不用纠结在论文格式调整上,可以全身心地专注在论文内容的撰写上。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也不需要费时、费力地逐一核对学生论文进行格式审查,只要通过该系统的格式检测功能,将论文导人便可对论文格式情况一目了然。经过该系统生成的所有成型论文,格式完全是符合要求的,质量好坏就在内容上。

八、加强研制毕业论文期间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和动态管理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毕业设计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要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实行全过程化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毕业论文质量。

1.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开展的基础。要做好选题环节,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导教师的拟定题目符合培养方案要求,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有理论价值和技术价值。二是提倡和鼓励学生从自身兴趣和心得体会出发,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经过收集和阅读相关的资料、文献自主定题,该题目经过学院审核通过后,可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三是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学研究课题。

2.开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开题对于最终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开题前要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确保选题研究的可行性,要注重开题答辩工作,加强开题报告的审查,从而保证学生后续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3.做好中期检查。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毕业论文工作是否按照开题报告的计划进行,是否达到既定的阶段性目标,并对学生后期工作进行督促,提醒学生按照进程尽快完成设计工作。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中期检查工作,做好中期检查的安排和布置。

4.做好答辩环节的组织管理,确保严肃、公正。答辩环节是毕业论文的最后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平台,因此,这个过程所占分值也最高。组织安排一场完美的答辩,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庄重、严肃的答辩过程,更会为学生今后走向讲台进行竞聘或演说提供良好的开端。

九、合理设置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式,切实考核学生实际能力

评定毕业论文成绩是为了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果和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恰当的评价,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毕业设计是一个过程性工作,因此,在论文成绩评定上我们要有效地进行成绩分解,采取从过程到答辩“分值加权”的方法进行成绩评定,由多项成绩累加得出最终成绩,这样的成绩更能真实地反映整个过程中设计者的状态,以及学生能不能真正从毕业设计中得到更大收获。

毕业论文质量得以提高,也意味着教学质量的较大提升,因此意义重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方案的调整、各种教学资源的调配等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因此,高校要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改革工作,从而稳步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2]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7(16).

[3]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4]庞淑芬.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2

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李良碧(1971-),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船舶制造工艺力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23-0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增长很快,除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更是增长显著。如何既达成培养目标,又能满足不同生源的需求,同时在培养质量上又有保证,[1]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质量问题目前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区别的。[2]

国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开展得颇为广泛。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对这一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其办学规模和专业分布也不断扩展。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所占比例至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全部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而且涉及众多专业领域。[3]国际上专业学位硕士数量远多于学术型硕士数量,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在数量上仍处于劣势,与国际上75%的格局仍有不小的差距。[1]段丹等[4]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指向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提出了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程式和个性化职业指导体系以提升培养质量。许长青[5]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作了相关评估。

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社会急需大批高质量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文将从生源、导师、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阶段检查和答辩阶段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原因,探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是由于分数达不到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而选择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不是太了解,学习的动力较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足。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筛选

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首先应严格按照国家招生***策把好初试和复试关。除了应达到初试成绩外,对其进行面试时应着重关注学生对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体系是否了解,对自己的定位是否合适,是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之处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因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而带来今后就业及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历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心理上的准备。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行硕士论文阶段工作时,论文研究内容一般会与相关企业需求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一年级读完相应的课程后会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在二年级时进入相关船企进行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论文研究,学生有较长的时间是在相关企业里度过的。

2.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宣传工作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向考生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实践环节培养上的优势。其中一些优秀的学生可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以积极的态度来报考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考生一般都能在今后的课程学习、实践培养、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及学位论文方面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相关课程、较好地完成相关实践任务、做好毕业论文。

所以,积极提高生源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提高的途径之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质量的保障

导师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除了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高校一般是以校内学术型导师为主,这样使得他们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还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原有的模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些只是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略微偏向于工程实践的课题或者根本就没有区别。因此,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关注导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问题。

1.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选拔

为保证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资格的选拔也非常重要。在校内导师选拔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的年轻导师一般建议有一年工厂的实***历。我校船海学院年轻教师到校参加工作后一般都安排他们进入船厂或海工企业实践一年或半年以上。所以,当他们获得导师资格后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中年指导教师们一般选择有横向在研项目的或有相关企业经历背景的教师。同时积极鼓励指导教师走进企业,全面提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

2.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与校外导师

同时可聘请校外老师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指导。校外导师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经验,还必须有指导学生的经验和能力;校外导师应参与教学实践、项目研究和论文指导等多个教学和实践环节。校内导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不仅教给学生们理论知识,而且要传授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我校船海学院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要求所有校内外专业学位硕士导师既有硕士人才培养的经验又具有一定的企业工程实践经验。

3.加强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指导

加强导师对论文的指导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导师。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论文质量的高低。将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水平。

随着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增加,导师所带学生也大量增加,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往往承担者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及部分行***工作;校外导师不但要充分保证在企业的工作时间,还要顾及对学生的指导;这些势必造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偏短,常常导致论文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导师应明确指导责任,预留足够时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及时和适量的指导,同时管理部门可下达阶段考核点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并且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与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交流座谈,解决学生在各阶段遇到的困难,及时与导师沟通或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4.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

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来弥补一些年轻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上的不足。在校内,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指导教师由于一般都是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在导师团队有经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年轻的指导教师能很快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因此,组建导师团队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极其有益的。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

课程质量的保障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意识以及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1.组建多层次课程教学平台

组建好多层次课程教学平台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构建基础理论教学平台。一些数学等基础课程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是比较重要的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例如我校船海专业所开设的高等结构力学和高等流体力学等,学好这些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专业的前提。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补充,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学生可选择相关课程进行选修,为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做好必要的准备。

2.注重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工程项目教学、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任课教师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前工程界热点问题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际案例,增设补充教材,开展学科前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以及实践课程,及时对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质量的保障

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中很大一部分主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而直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的课题比较少。他们习惯于指导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以选题一般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常常将专业型研究生当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6]因此,研究生导师应通过承担横向课题或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手段来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论文进行合理选题。

1.论文选题的实践性

论文的选题首先应强调实践性。选题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在选题时应依据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导师在研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背景写学位论文,确保所选题目很好地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注重将实践和理论提升并结合,因此论文的成果对生产实践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与科研项目相关联的论文选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把好论文开题关,对选题的工程实践意义进行审核,对于实用价值差的论文必须重新选题和开题。

2.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某一问题的解决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外,同时还需要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而且方法创新的研究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总体水平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创新性的要求可以较学术型研究生有所降低。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学位论文题目是高质量学位论文是否能完成的前提。

五、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阶段质量的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后,除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检查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保障上也非常重要。选题后首先要进行开题阶段汇报,此时相关学位论文评审教师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题目及内容进行评审。这个环节是学生是否能顺利开展论文的前提。

1.论文开题

学生在论文开题之后一般就可以开展论文工作。在论文进行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其论文进展外,学生们之间也可开展定期的小型学术交流,这样可获得他人的工作经验,有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一些国外高校的研究生在开题后一般自发组织定期的小规模学术交流活动,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不同学科之间有时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和观点,这对高质量完成研究生论文是有非常有帮助的。

2.中期检查

对论文开展过程中的中期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关注在开题阶段出现问题的研究生。同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位论文进行评估。中期论文检查小组与论文开题小组的评审教师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

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在各重要阶段进行论文检查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保障之一。

六、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阶段质量的保障

学生经过论文的开题及中期检查,最后到达学位论文的答辩阶段。这也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后和最重要的阶段。

1.论文答辩前

在论文答辩前,研究生所完成的论文一般须由两名同行专家评阅来判断是否达到了所申请的学位水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都已采用外审匿名评审制度,这种方法对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审上,已有部分高校开展了匿名评审制度。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两个内审匿名评审;有的是一个外审匿名评审,一个内审匿名评审;还有的两个都是外审匿名评审。因此,要很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论文评审制度逐步过渡到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样,都采用外审匿名评审制度是比较关键的途径。

2.论文答辩及评价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小组的成员应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些在企业完成论文学生的答辩小组成员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相关企业高级工程师参加。其论文质量应以应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优劣作为其评价标准,论文的创新性可作为次要评价目标,这也是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的区别之一。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的最后阶段严格按要求把关和采用合适的评价体系,这对提高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君,高世乐.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2):10-11.

[2]李扬.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1,(5):16-17.

[3]郭长义,王凤玉,欧桃英.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2,(6):112-116.

[4]段丹,林洪.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指导体系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50-52.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3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还属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种比较新的类型,这几年国家对其大力发展,招生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下,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等原因,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地方。培养质量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中心,也是其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如何将没有或缺少工程经验的生源培养成为应用型的研究生是摆在培养工作中的最主要的问题。

1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笔者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归纳为:①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学位特色不够;②教学内容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应用性、跨学科性、前沿性明显不足;③校内导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调查发现,近40%的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近半数的教师实践时间少于5年。④缺乏完善的学位论文标准,论文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应用性。⑤专业实践质量难得到保证,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规模不大,合作效益不够明显。

笔者调查显示,在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中,认为是实践环节的占到了39.4%。从企业对工程硕士毕业生认可度的调查来看,企业认为工程硕士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尚可,而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是在工程硕士教育教学中逐步显露出来的,伴随着对工程硕士教育规律的逐步认识,有必要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实施深层次的系统改革,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尽快加以厘清和解决。

2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2.1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构建工程硕士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结合工程硕士的素质要求、思维特点,建立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因生源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较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强调专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领域设置,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为导向”,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把培养目标牵引和适应企业需求作为工程硕士课程计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

2.2突破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口径全日制工程硕士领域的课程应按一级学科甚至跨一级学科来设置,以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设置宽口径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学科专业的“拼盘”,而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宽,并按主体专业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的核心问题是依据学科、专业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综合为主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体系,着眼于为学生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强调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2.3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为了防止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成为学术型研究生的“翻版”,应围绕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实践性,将行业组织、培养单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模块式”课程体系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式,构建具体职业要求所需的知识系统。要根据工程问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分模块化开展教学,可将全部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实践模块,而把实践模块作为其中的建设重点。采用模块化课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课程来实现对学员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其次可以灵活的增减设置课程,根据实际需要来不断的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技能。

3加大工程素养培育力度,努力搞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3.1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师资和导师的工程背景和素养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要针对性的加强“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校内选拔、兼职选聘、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工作背景、项目研究背景,高标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拔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实践工作部门引进一些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制度,改变以往按照教学课时数、论文数、得到的科研经费数、获得奖项数等的教师考核模式,在指导教师应聘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实施竞聘上岗、定期评估制,综合专家评估组、学生、院系、教学点的意见,给与综合评价,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门槛。

3.2构建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所以建立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非常重要。建立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等师资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其工程素养;二是针对工程硕士教师的实际状况,每年有计划的选拔一批年轻教师走出学校,参与企业工程实践,通过科研合作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等,从而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工程教育水平和应用技术能力;三是在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努力提高教学师资和导师的参与度,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1]。

3.3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培养方式优长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大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方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上的特长,落实好专兼职导师的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专职导师除了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工程硕士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理论上的问题可以请教校内导师加以解决。校外兼职导师一般是长年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科技人员、企业高管、技术精英,如果在遇到工程实践上的问题,可以向校外兼职导师请教研讨,帮助解决。通过这种双方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共同保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如我校近几年就根据合作培养协议,聘任了145名工程硕士校外兼职导师,他们在我校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工程实践指导、论文环节、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技术质量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4创新工程实践培养环节,建立常态化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

4.1制定明确的专业实践目标和规划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欠缺对企业运作方式的了解和工程实践锻炼,因此专业实践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体验,增强对工程的感性认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实践前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中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同时解决主题明确且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实践结束后再企业实地考评,并进行总结。专业实践一般与论文撰写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切实结合企业需要,应用专业理论、先进方法和新技术,逐步深入地去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学生通过这样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由浅入深的系统培养,提高了认识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

4.2建立常态化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弥补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实训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融合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结合专业学科背景,选择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基地的建设应以企业为主导,让学生在企业中将所学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生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根据反馈调整教学,从而将教学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有机连接起来,并形成良性互动。

4.3我校在产学研联合方面的实践探索我校在市教委专项资金支持下,围绕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控制工程四个主干学科的相关领域分别与北京市相应知名企业和研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密切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完善配套实验条件的、内容和任务密切关联、相互支撑、总体目标相统一的集成化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承担的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双方一方面共同申请国家、省部和北京市纵向科研项目,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合作横向课题立项研究。工程硕士的论文课题则主要来源于这些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我校基地建设成果表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也为企业技术攻关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例如:我校与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方共同建立了“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试系统研究及应用”科研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应用开发,完成了19类产品研发和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该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双导师分工合作共同指导,实现学位论文关键环节有效控制

5.1选题应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首先可结合实习单位或预就业单位,本着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则进行选题,论文应能应用学科前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去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急需难题;应结合企业单位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关键,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经济性;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专题研究、案例编制、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选题时除了研究生必须撰写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外,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工作评议小组对选题是否科学,有无研究前景,依据是否充分,研究方法、工艺流程是否合理进行审议,然后就开课是否通过给出结论性意见[5],这都对提高学位论文选题质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5.2双导师密切配合做好论文指导在论文指导方面,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实行密切配合的双导师制的指导优势,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学校导师主要从专业理论的高度提升论文的水平,并且按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来进行要求;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和引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企业的生产、工程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把好应用关[5]。这种基于校企联合的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的双导师制的确对工程硕士做出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大有裨益。

5.3建立科学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评价体系,而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论文的评价标准。论文质量应以“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先进性,***的研究开发能力”,“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同时重视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综合。校内评价应与企业、社会等外部评价有机结合,以起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督促作用,通过建立这样的论文质量评估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是一种特殊的学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环节、论文撰写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46-47.

[2]祁保华(导师:余达淮).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12):24-25.

[3]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6.

[4]虞翔.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5):200-201.

[5]李成峰.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336-337.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4

【关键词】生物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占用一个学期,达大学教育阶段的八分之一。这一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各种工具书、应用计算机、外文翻译、工程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答辩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讲演与口头表达能力、反应敏捷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研总结出:这些培养目标仅靠在校园里苦读书本、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走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把关审题;也可支持学生到就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持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些措施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

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研究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借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培养人才,互利互惠,建设一批工程实践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生力***,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研制、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处各大类企业门类齐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和校企合作传统,同时,各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多是我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在培养一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同时,也解决了教学设施和工程训练场地不足及到企业实习只能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困难,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实效显著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

利用校内资源条件,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我院学生科技园、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省水处理实验中心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近几年,我专业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但没有工厂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在学生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也下到企业锻炼,亲身体验工程实际和生产管理运行过程,积累工程经验,既可提高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方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要求及联合指导协议书等教学文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序进行。为考核学生的培养效果,制定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的操作及过程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实行10~15%的末位复审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教师既可以寻找科研立项课题,也可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新技术,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种模式也是学生渴望的,学以致用,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申请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真题真做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与优秀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进人才的可靠性,节省了培训费用。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有效地缓解了我们专业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有益补充,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因扩招而造成的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2-143.

[2]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5,1(6):59-61.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

毕业论文撰写是网络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往往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求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描述案例、撰写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以下“我院”即指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的实践为案例,结合笔者对网络教育本科生多年论文指导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举措提出建议。

一、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人学员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过程和现实工作或生活问题联系紧密。也就是说,成人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在生活中发现有再充电的需要,而选择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便利性较大的网络教育,来学习知识或获得文凭的。因此成人学员往往具有工作体验丰富、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较强、易于沟通,也更易接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等特点,但同时也因工作、生活或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想走捷径、难以专注和学习积极性不易长期坚持等问题。

二、我院对网络教育成人学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思想建设管理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能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进行表达。成人学员虽然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积累,但常因之前教育背景或理论基础欠缺,而不擅长把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尤其不擅长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听到要完成几千字的论文才能毕业,心里就会有点发怵,不知道要如何开始、从何下笔、如何计划文章结构,因此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指导和管理。而且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安排的写作周期通常在3~4个月,论文写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学生又要工作又要业余学习,若督促不到位,则难以长久坚持。因此,在毕业论文思想建设管理方面,我院做了以下工作:(1)从新生入学、跨入校门开始,我院就通过教学计划和通告等形式告知学生,除了修满学分以外,必须写作毕业论文并通过,让学生对毕业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在思想上早日做好书写毕业论文的准备。(2)毕业论文通常设置在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院通常提前一个学期就会以多种形式告知学生“即将”启动毕业论文工作。(3)我院专门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提前录制“毕业论文写作导学”课件,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时就给学生,以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个初步而直观的了解,并且知道写作流程以及学院的各项相关规定。(4)关于写作毕业论文的章程、规定、格式要求、范文、选题参考等,我院在学院网站首页开设“论文园地”专栏,常年开放,感兴趣的学生平时也可以查阅、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启动后,也发动学生到论文园地了解规定、熟知要求、浏览学习范文。(5)毕业论文评定结束后,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不同等级,被评为“优秀”等级的优秀论文将在学生中公示,且发放证书及奖金,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能达到毕业条件,需重新申请论文写作,因此,提前公示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我院的相关规定,也便于学生在论文启动之初,就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了自己的需要以及努力的方向。

三、我院***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网络教育具有跨越时空、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性,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学习优质课程。我院设置有多个远程学习中心,在最后一个学期,各远程学习中心的学生和市区内的学生一样,同步展开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我院还专门开发了专为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服务的***论文平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将论文导师每一步的指导要求、师生每一次的互动、学生每一步所提交的工作都纳入论文系统中进行监督及管理,而且学生和导师同时也可通过邮件、微信(群)和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点对点的论文写作辅导,构成了以学生和导师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我们建设的***论文平台由教学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管理,学生和导师分别以不同的身份登录,面向学生和导师显示不同的面板,主要有如下功能:(1)明示时间节点我院论文写作工作分为选题、提纲、初稿、定稿、审核、答辩六个环节,在论文系统中清晰划分并显示各环节的时间节点,以及在各个环节内导师及学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2)显示导师、学生的联系方式由教学管理人员聘请具有资质并具备丰富远程指导经验的论文导师,提前根据专业性质、各远程学习中心所处地域进行安排并录入系统,录入后每位导师和对应的每组学生可相互看到彼此的联系方式。(3)管理人员管理通知,告知学生各种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比如答辩与否的选择、相关规定、重要性、时间节点及答辩流程等,所有重要通知都可在此,导师和学生都可随时查看。

四、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监控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管理,着眼于运行过程的监督及关键环节的控制,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论文导师和远程学习中心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共同参与。管理人员后台全程监控整个论文系统,我院重点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下:

1.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储备

建设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导师聘请环节我院要求进行专题试讲、面试、签署协议、培训,管理人员定期和导师、学生进行联系并通过***论文平台对论文指导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根据导师指导效果进行考评并收集简历建设储备导师库。

2.注重全过程、无盲点的管理

在论文完成主要过程的每个阶段的后期,管理人员及时提醒导师跟进学生进度,重点监控联系尚未完成的学生。尤其定稿结束时,要关闭学生端口,意味着学生不能再对自己提交的论任何改动,这时要做到管理人员和导师都对学生情况胸中有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和状况。

3.突出不同阶段管理重点

根据论文完成的不同阶段,加强重点任务管理。在选题阶段主要是加强审核,要求选题既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既体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又紧跟时代热点;在提纲阶段要根据学生答辩与否进行重点把关,答辩的论文字数要求多,质量要求高,论文结构长,提纲就要求高。抄袭现象高发是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的一个常见问题,进入初稿阶段,就需要开始严格对抄袭的控制,此阶段主要由论文导师进行;定稿阶段和审核阶段,着重对格式的规范并安排专人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抄袭审查,对网络抄袭过多的论文出具论文审查报告,通知学生并给予一次修改机会;审核通过的论文才可以参加现场答辩,远程学习学生则通过视频进行远程实时答辩。4.通过奖优罚劣措施树立良好的学风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公示成绩、发放优秀论文证书及奖金等措施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予毕业,需下学年重新申请论文写作。

五、对完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我院构筑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对导师和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监控方面都行之有效,在提高学生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此体系加以完善,提高其有效性,对提高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论文质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构建全程参与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监控论文平台的管理人员,实行专家指导下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论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建立清晰的质量标准,如有修改则着重提醒论文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2.储备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增加视频或面授指导环节

虽然在毕业论文启动工作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论文导学视频,但部分学生会由于长期在外地出差、出国或是家庭原因等因素,接收学校信息较晚,或是对学院信息关注度较低,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之后也难以跟上进度,而论文指导教师毕竟是和学员一对一进行具体接触的人员,因此若由指导教师在和各学员建立联系之初,就及时录制并上传具体讲解各环节制度及注意事项的论文指导视频,会对学员掌握学院规定、跟进各环节写作、提高论文质量,有较大帮助。另外,部分论文指导教师是在读博士、兼职教师等,流动性较高,也需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的储备。

3.及时更新论文资源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每年都涌现出许多热点和更新的企业案例,论文平台中的资源库也应随着新技术和热点进行更新,给学生提供的选题素材、指导课件、优秀论文范例以及各类资料素材都应及时更新,并由指导教师着重向学员指出,力求让学员的论文能体现时代特征,体现思想热潮,这样更能提高学员在认识和观点上的高度,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实行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

通过实践摸索,采取论文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即由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后,给出初级评价和成绩;再由专职审核小组成员,采用网络技术,批量审核全部论文,并对抄袭超标的不合格论文出具论文审核报告;再由各专业学科专家教授带领评审团队,抽查部分论文再次进行审核,筛选出论文质量较差的论文,最后由教学管理人员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交流过程、论文最终成绩再次进行审核,确保无遗漏、无差错,确定论文终审成绩。这种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对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5.建立及时反馈的导师评价系统,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论文指导教师是重要角色。无论是和学员建立一对一的具体联系,还是对学员每个环节的写作进行指导,对学员的写作态度和进度最清楚的人都是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关键作用。因此,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包含学生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多角度、全面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加强激励措施机制,是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员论文质量的有力举措。

六、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愈来愈突出,越来越多想要边工作边充电的成人学员选择了网络教育。通过论文写作,学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归纳水平,学会构架论文写作体系,初步掌握用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进行网络教育的机构,也要根据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搭建符合需求的写作指导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学员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洪建峰.基于Web的毕业论文指导交流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上海电视大学毕业论文系统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49-51.

[2]亓俊国,邵轩.网络环境下成人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4(10):11-13.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6

论文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为对象,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并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早在2004年,***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对于培养新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1-3]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无非是从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力度,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其次,提高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心,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正确认识。其中,指导教师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关系到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4]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院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必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5]因此,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这对于提高论文的质量,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在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度的责任心

教学工作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职业,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不但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更显得重要。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与平时的实验内容不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论文选题、资料收集、研究内容的具体实施、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从始到终,每一个阶段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论文的质量。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教师的参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学生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学生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教师的责任心应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上。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是整个毕业论文过程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适当的研究题目,既要考虑研究的客观条件(比如所要的仪器、设备等)是否具备,又要考虑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情况以及学生具体实施的难度。新建本科院校可能没有足够的仪器设备,如果选择的题目忽略了实验的条件,学生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只好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简单的研究,根本达不到研究目的;如果所选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不能很好地结合或所选题目太难,学生在做实验时会不知所措,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研究热情。

2.研究过程

在论文题目确定以后,就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教师的帮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或示范)。这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有关理工科方面的研究工作,因为,操作不当或是失误,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结果,甚至还可能引发重要的事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常与学生保持联系,询问他们有关实验的进展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困难等,讲清楚每一个实验原理和过程。但此时教师要注意指导的方法,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不断地摸索条件、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下一步实验。对于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或查阅资料去分析、解决,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兴趣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3.论文撰写

论文工作完成后,便到了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写作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是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写作素质的具体体现。一般说来,论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格式不规范。有些学生责任心不强,认为写好后要交给老师审阅,于是便匆匆完成,让老师帮助自己修改,自己便完事大吉了。整篇论文写作粗糙,格式混乱。对于这种情况,指导教师要事先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严格按照规范的格式去写。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指导教师的一种尊重。

(2)内容不符合要求。毕业论文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介绍(综述),有的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引用了一些与研究内容相差比较大的东西,目的是增加论文的字数。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要求把实验过程、现象、条件,所用的仪器、药品等详细地记录下来,结构要清晰,内容要全面。第三部分为结果与讨论部分,这一部分是毕业论文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讨论,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结果与讨论部分之后,通常还要有个总结,就是对全篇论文的内容简要地概括,指出通过毕业论文的工作自己所得到的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本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等。所用这些内容,都需要指导教师详细地审阅,认真地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反复修改,使之趋于完善。

(3)英文摘要写得差。英文摘要写得太差,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英文能力不是很好,在论文的英文摘要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句子语法问题,用词不当,与中文摘要相差甚远等。更有甚者,有的同学用翻译软件直接将中文摘要翻译过来,结果是文不对题,错谬百出。对于这些问题,指导教师要仔细审查,帮助学生将英文摘要写好。

总之,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要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的每一个阶段。虽然辛苦,但作为教师神圣职业工作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教师本身科研能力的强弱,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这关系到论文的选题好坏,关系到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研究工作的能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大都主持(或主持过)与本专业有关的科研项目,能较好地把握本专业的前沿问题,这样可以选择一些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科研问题为毕业论文题目,增加了课题的应用价值。好的选题,要紧密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体现本专业的方向,难度适中,既要有利于锻炼学生将基本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有较多的科研经费,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实验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这对教师本身的科研工作及学生本身的能力培养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转贴于  三、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要具有爱心和知识。在学校中有两件事情永远需要,永远不会完结,一是爱,二是知识。爱什么?热爱科学、热爱教学、热爱学生”,这是******在考察北京四中时所说的话,他说出了我们教师的职责。作为一名指导老师,在学生即将面临毕业的特殊时期,更应该体现对学生的关爱。毕业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最后一个学期,在此期间不少学生忙于找工作,心情浮躁,不能专心做毕业论文。这是客观事实,作为教师应理解学生此时的心情,对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多与他们沟通,如有条件的话,给他们提供一些招聘的信息,帮助他们解决找工作时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另外,要合理分配时间,根据学生实验进展的情况尽量减少工作量,让学生在做好论文工作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去找工作。

四、勇于奉献的精神

指导教师高度的责任心,来自于勇于奉献的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奉献精神是一种美德,作为一名指导教师更要有这种奉献的精神。毕业论文工作量大,涉及的内容多,有的指导教师要带几个学生,要保证每个人的论文质量,每一个过程都要考虑到,因此经常加班加点。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不计较得失。另外,指导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是为学生服务的,对学生起“引导”作用,而非“管教”。只有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他们才会以更积极、更认真的心态对待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很大作用。

五、结语

总之,毕业论文是一件重要的实践教学工作,体现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教师在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从各方面入手,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这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友华,丁远坤,等.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郭素华,杨素芳,等.加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5).

[3]高玉华,丁涛,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7

1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不足之处

1.1课程设置不够理想从内容上看,课程的实用性、前沿性不强,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形式上看,由于工程硕士是一种在职教育,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除在学校本部教学点上课外,同时更多会在校外教学点(或基地)集中授课,从而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教材上看,其在前沿性、实用性方面尚有欠缺,甚至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针对性差。

1.2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工程硕士在生源的年龄、职业背景、工作年限以及大学阶段受信息素质教育情况等不尽相同,信息素质现状表现出明显差异性。[1]有的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科技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有的接受过信息素质的相关内容培训;有的仅会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而有些年龄较大的在职工程硕士甚至对信息素质相关内容一无所知。总体来看,工程硕士对信息的敏感意识普遍不强,信息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1.3表现出较强的学科专业性工程硕士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联系紧密,职业需求的目标性强,对学科专业知识的需求明确。同样,工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专业性,他们对本工程领域的信息表现出了极强的需求倾向。这在年龄偏大、已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实验经验的在职工程硕士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4应用性是根本要求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其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某一工程领域或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从事工程实施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连学位论文都要有工程技术背景。因此,基于工程实践的应用性是工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5对信息源需求的多样性解决工程实践难题就是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工程中,占有信息并将其融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行交流,获得同行专家的经验、理论指导等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正式途径获取信息,尤其是获取规范标准、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通过吸收消化将其变为自己的知识,实现创新的目的。可见,工程硕士所需信息源不仅仅是***书馆购买的各类文献,他们需要的信息类型和获取信息的途径要广泛得多。

2对学位论文教学的调查

工程硕士生要兼顾工作、家庭及学习,负担很重,时间不够用,这个矛盾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是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表现在学位论文环节。学位论文是指完成一定学位必须撰写的论文,其对格式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是研究生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说是研究生本人带有总结性的学习成果,也是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实的工程硕士学习中,学位论文环节的矛盾特别明显。我们从上海交通大学夏天娟的论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2]中可以看到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程硕士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位论文选题认为“困难”和“有点困难”的超过一半,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共约占40%。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要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同时要求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创新性。如何把握工程硕士论文的理论性、创新性及实用性,是导师、学生及管理部门普遍感觉到困难的问题。

2.2学校导师的作用反映学校导师对论文指导“有作用”和“很有作用”的人数约占90%,远高于企业导师。在双导师制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是有明确分工的,学校导师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负主要责任。但是由于工程硕士生是在职攻读学位,学校导师与其联系和交流的时间有限。

2.3学位论文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学位论文成果在企业“已应用”和“正准备应用”的分别为51.7%和5.6%,共占近60%;而“由于计划改变,单位近期不一定用”的约占30.9%;“其他”为11.8%。企业为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同时学位论文成果应用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对工程硕士生和企业是双赢的结果。

2.4学位论文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学位论文写作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46.4%的调查对象认为完成学位论文对工作能力提升“有帮助”,认为“很有帮助”的占17.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位论文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3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做到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同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我们提出了基于学位论文的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运行机制,其贯穿于工程硕士教育的整个过程。

3.1合理实用的课程设置

3.1.1教学内容信息素养教育要培养工程硕士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工程硕士的生源变化,其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比如早期的工程硕士生要求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开设课程,如今的学生在本科时已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不再需要此类课程。另一方面,虽然基础理论不会变,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实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师应当跟进这些新变化,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必须是高度浓缩的精华,是对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性、总结性作用的难点和重点。

3.1.2人员结构和教材***书馆应该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同时他们还应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为工程硕士提供参考文献来源,指导他们熟悉各种资源,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获取和提炼符合需要的信息。对于教材建设,在国家主管部门的倡导和支持下,各工程硕士专业领域都在积极进行,很多培养院校也很重视工程硕士的教材改革。另外,研究生的教学也不可以只局限于教材本身,还应鼓励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补充一些讲义,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参考资料。

3.2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辅助

3.2.1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工程硕士生是在职读书,在校时间很少,又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学生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面对面交流时间少。利用网络建立沟通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开发针对不动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课件,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素养及专题讲座,使之成为大家互动交流、相互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为此,本馆自主研发了网上“自导式”信息用户系统、文献检索课“自导式”教学系统,提供针对不同用户的自助式学习系统,方便了广大师生。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孤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利用学科导航模块列举信息源在***书馆网站的显著位置设置学科导航模块列举信息源。列举信息源要做到求全、求专、求精的高度统一,不能拘泥于***书馆已有的或仅仅是著名的数据库、网站等,要杜绝孤立地讲解具体数据库的使用、具体文献类型的特点等做法,应对各类资源进行分析、比较,按照评价标准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结使用各类资源时要注意的问题;重视总结如何选择信息源,针对不同的问题,懂得从哪里获得最佳信息,强调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培养,综合比较信息的筛选、分析、整理等各种方法,强调培养将搜集的信息批判性地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能力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网络信息咨询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高校***书馆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咨询工作应全面了解掌握网络环境下高校***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特点,了解工程硕士的需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馆藏资源优势,将传统的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加以结合,以网络技术(可以通过QQ、邮件、电话等方式)为手段,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努力提高信息咨询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硕士。

3.2.4利用网络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书馆应该采取讲座、培训等方式完善工程硕士的检索技能。由于工程硕士是在职教育,***书馆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来解决该项问题。利用网络课堂开展的数据库培训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听课时间,对于某些内容感到难懂的,一次没有掌握,可以再次选听,直到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掌握检索的技巧。一般来说,***书馆应该开设“开题讲座”、“课题查新”、“信息分析”、“毕业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来满足工程硕士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

3.3加强导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不同于大多数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标准,其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内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其中的一部分,或工程技术类或应用基础研究。在选题阶段,多数工程硕士生感到选题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硕士生的经验和知识面比较有限,如果这时导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内容以及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帮助学生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有利于形成适宜的学位论文课题。此外,应该加强工程硕士与学校导师的学术交流活动,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工程硕士生参加导师所指导的工学研究生的研讨等活动。

3.4学位论文模拟教学法

教师应在讲授文献检索课程的最后,设计一个比较复杂、与学生所学工程领域尽量相关的问题,作为具体教学案例,整个查找信息的过程应围绕解决这个问题来进行。让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知道如何制定检索策略,如何巧妙地综合运用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教学内容应涉及信息检索的各个方面,如同时讲授一次文献的获取、科研课题检索实例及策略技巧等,使工程硕士阶段能够具备综合而全面的信息检索技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由全面到具体、由总体到个体的教学思路,对工程硕士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5信息道德的培养

作为信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也是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即培养网络信息利用者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使其养成文明的信息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其信息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与传统伦理相比较,信息道德更加注重“慎独”[3]。在网络环境下,既要做到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的鉴别能力,又要做到道德自律,要结合现实中有关知识产权争端或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和报道,强调信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8

关键词: “概论课” 青年教师 激励与保障机制

“概论课”自改革以来,国家、社会和学校就对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提出很高要求,对讲授“概论课”的青年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大学生思想***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案不断深入课堂,增强“概论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但青年教师在讲授“概论课”时从总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概论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及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激励机制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概论课”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一、影响“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由很多因素构成。本文主要从“概论课”教学的主体――教师(青年教师)这个方面加以分析。

教师作为高校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学生素质、社会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母国光认为: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感高低。严师出高徒,每一位教师在思想上和学业上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可靠保证[1]。***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2]自思想***治理论课改革以来,对讲授“概论课”的青年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青年教师面临更大压力。

1.青年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欠缺

“概论课”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正规院校毕业,有专业文凭,自从博士、硕士扩招以后,“概论课”教师的队伍发展壮大,很多都是博士毕业,甚至是博士后,教师的学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自然而然随着学历的提高得到提升。但是一些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责任心相比不强,他们认为上满一节课就算完成任务,学生爱听不听那是学生的事情,这是目前讲授“概论课”的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

2.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灵活运用

一节课讲得如何,还取决于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可能今天这一节课讲课的内容就需要***表、***片等,那就需要多媒体等辅助设施的应用,可能明天讲课的内容板书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思考,究竟如何选择。《纲要》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要比板书教学效果好很多。可是,讲授“概论课”的青年教师由于课程的原因,这门课程紧紧围绕国家的方针***策,让学生深入领会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决定和重大部署,深入学习和领会一系列讲话精神,所以很大程度上用不上多媒体教学,而学生又愿意看一些效果的视频,这就需要青年教师领会和学习***和国家的一系列***策策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讲好课。但是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得不得当,学生不爱听课,自然教师讲课就觉得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概论课”青年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讲授“概论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及内容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作为讲授“概论课”的青年教师,有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信息量不充分,讲起课来感觉生硬呆板,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建立“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原则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教育的根本所在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挖掘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激励与保障机制以人的发展规律和激励规律为原则,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概论课”青年教师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要从教师各个方面的需要考虑,合理地确定规范教师的规章制度,人性化地管理教师。很多时候,并不是青年教师不努力,也并不是青年教师没有进取心,只是感觉青年教师更需要人文关怀和照顾。事业起步、家庭成立、抚育孩子都牵扯到他们的精力,所以既要忙事业,又要顾家庭,真的分散精力。

2.坚持多层次性原则

讲授“概论课”的青年教师是一支特殊的师资队伍,因为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积累及教学经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激励与保障机制应该坚持多层次性原则,每一个学龄段的青年教师都有各自教学特点,学校不能“一刀切”, 要求所有“概论课”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鼓励“概论课”青年教师向资历较高的教师学习教学经验,把教学型和研究型教师合理地结合起来,克服教学工作量过大、班额过大的困难,真正提高“概论课”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践行“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对策

“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激励与保障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高校应如何践行“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1.建立合理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

科学、合理、有效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能够激发“概论课”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人性化地考虑制定“概论课”青年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尽可能地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和科研的工作量和成果进行测评。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教学能力有限,还要面临生活的实际问题,会耽误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学校应该量化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量,人性化地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同时还要鼓励“概论课”教师自我激励,奋发向上。

2.设立各种奖励制度

针对“概论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建立各种奖励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讲好课,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是分不开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会充分发挥“概论课”青年教师的内在潜力,有效提高“概论课”上青年教师的工作效率。我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就比较受欢迎。讲课好的教师受到学校的表彰,还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能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还能在相互博弈中互相取长补短、吸取讲课经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激励与保障机制的研究和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激励机制是对“概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效果衡量评价的标准,是青年教师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需要,又是激发青年教师工作动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母国光.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79-03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飞快的进步,房地产产业和住宅的大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兴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不仅越来越深,而且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发敏感;全国30多座城市已建或在建地铁,大冶露天铁矿开采的边坡高度达到800多米,海底隧道、煤矿开采的深度最深达到1000多米。同时,近些年我国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如杭州风情大道地铁基坑倒塌事故、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因此,我国对工程建设场地选址及场地内地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是土木工程建设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结构、桥梁、道路、岩土、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8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土木工程,具有内涵广泛、支系众多、科目复杂的特点,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1] [2]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市***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国防工程等广泛领域。[3] [4] [5]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对刚进入大学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水文与地质专业对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桥梁建设、煤矿资源调查等项目开展初期和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对工程地质自然灾害、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调查。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的恶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如采矿导致的地面沉降、人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尾矿库对地下水的污染、水库蓄水诱发区域性地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故此在各类地质环境评价、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等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懂得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知识,而且会科学管理各种工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普遍不足。

水文与工程地质的毕业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可在大型工矿企业、城市、城镇从事给排水、地下水及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也可在有关部门从事飞机场、港口、海岸带海洋环境、铁路、公路、隧道、水库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特点

(一)涵盖内容全面

本课程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概念、建筑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飞机场工程的选址及建设、地下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桥梁工程的类型及施工工艺、道路工程的选线及种类、铁路工程、海口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等内容,其中不仅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力学内容,还涉及规划、施工及监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刚跨进高等学校大门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发展变化快

土木工程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其领域随相关学科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不断深化、不断拓展。

(三)应用性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基础形式多以桩基础等深基础为主,这不仅要求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内容的滞后

土木工程建设种类、规模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时效性,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土木工程的变化,已淘汰的施工工艺技术甚至还有可能在现有的教材中出现。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丰富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工程种类多、工程性很强。现代多媒体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涉及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过程,学生如不到工地现场则不能很好地掌握关键施工技术,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三)教学素材收集难

由于土木工程涉及交通、土建、港口、海洋等方面,其覆盖面相当广泛,要收集各种工程的典型性素材有相当的难度。

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选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开拓学生土木工程的视野、培养学生土木工程的意识、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讲课时可选择生动宏伟的建设场景和案例,如上海中心基坑施工、广州东塔基坑施工、三峡大坝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及世界各地的海底隧道工程等,以此来让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整体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实际,掌握一些现场施工的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各种如桥梁类型、隧道类型、飞机场形式等可以用静态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工程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以较少的教学时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概论内容丰富多彩,为避免课程内容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以静态***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土木工程的有关概念、理论,这样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间播放一些隧道施工、深基坑维护施工的教学短片,如人工挖孔桩、港珠澳大桥施工录像、广州东塔的施工动画、管桩打入施工过程、双排桩施工过程、锚杆支护施工过程、越江隧道施工动画、边坡加固施工过程。通过教学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掌握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

(三)穿插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最新发展状况,针对新近的一些深大基坑工程、桥梁工程及土木工程方面的试验平台做专题讲座,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分析、上海中心深基坑支护工程、港珠澳大桥施工、国内外离心机试验、动态空心圆柱剪切试验等。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近年来淮南新建了一批深基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现场技术人员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做讲座,如进行过“搅拌桩维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拉森板桩维护施工”、“地下空间施工”、“打入桩施工”等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引导学生从事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

(四)知名人物及实验平台介绍

为增加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对国内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及针对部分学生今后考研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到各种土木工程时,可穿插些相关的历史人物、当代知名学者及国内的一些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如讲到桥梁工程时,可讲一讲茅以升事迹、卢沟桥事件、国内外知名高校桥梁工程专业的知名学者及同济大学的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讲到地下工程时,可介绍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离心机试验机、动态空心圆柱剪切仪;讲到铁路工程时,可介绍一下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济大学的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讲建筑工程时,可说一说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出成就等;讲到土木工程灾害时,可介绍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新近知名土木工程建筑介绍

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材很难跟上其发展变化。因此,在讲授土木工程概论时,应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土木工程建设进展,以增加本课程的时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土木工程材料时,可穿插装修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讲高层建筑时,可介绍国内正在建设的摩天大厦,如上海中心大厦;讲桥梁工程时,可穿插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情况;讲高铁建设工程时,可结合京福高铁来讲;讲水利工程时,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如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通过讲解一些知名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可以拉近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与土木工程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六)授课教师的优选与培养

土木工程概论涉及现有的各种工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要选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师授课本门课程。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教师数量的不足,尤其是有一批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仅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相关研究课题中,而且为了掌握土木工程的最新进展,年轻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在寒暑假期间,尽量去工地实习、锻炼,掌握现场施工的细节,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

五、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可起到几点作用:1.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兴趣、效率,激发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热情。2.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加深理解水文工程地质对各类工程的影响,以及各类工程与水文工程地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3.提高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保护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的自觉性,能够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不良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 注 释 ]

[1] 傅光耀.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5-26.

[2] 王清标,初明祥,胡永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5-77.

[3] 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3):12-14.

地质工程师论文篇10

1双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Tutor)是学生所选择研究方向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具体表现在: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取得进步;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进行一次谈话,即Tutorial(个人辅导)[1]。双导师制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提出的一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其字面意思是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是负责学生在其专业上理论知识的高度,而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在该领域的运用。一般高校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1)在确定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后,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2)定期到企业了解研究生的实践进展状况,与企业导师充分沟通,及时解决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3)负责研究生学术指导、组织教师听取研究生开题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在企业导师的配合下,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审阅、主持研究生学术论文答辩。企业导师的主要职责:(1)负责研究生在本企业的科研和生活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开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初审。(2)在不违反企业技术资料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培养计划与高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相关的学术研究。(3)保持和学校导师的沟通,共同商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双导师制度的设置是为了让研究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应有的实际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它既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开拓教育视野,同时也能为研究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其不利因素是实际运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责权利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2双导师制模型

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实际的双导师制度基本可以分成三类模式:以学生为本的模式一,以校外导师为主的模式二,以校内导师为主的模式三。我国从1985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经过20余年的实施,我国研究生层次的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借鉴欧美体制,实行双导师制。这时双导师制模型是以学生为本的模式一,自己联系校外与校内导师。文献[2]对非全日制工硕实行几年来在双导师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指出双导师制未能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优势。2009年开始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双导师制以导师为本,文献[3]数据表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双导师制”均持高度认同,有两种模型,模型二是第一导师为校外导师,第二指导教师为校内导师,研究生在第一导师指导下选择第二导师。模型三是第一导师为校内导师,第二指导教师为校外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还要承担学生与校外导师联系的工作。在这两种模型中,模型二流行在医学[4]、教育学[5]等门类。在医学中,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和指导研究生经验的临床老师作为主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和整体培养指导工作;由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科研工作能力的校内老师作为合作导师,主要指导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科研理念和方法的指导。文献[4]指出主要是因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多以临床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在论文的整个实施完成过程中,两个导师与学生就课题研究如何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科研课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方面,能共同商讨和交流。模型三是***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倡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还要承担学生与校外导师联系的工作,这种模式意在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校导师理论较强的联合优势。在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方案中,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了明确要求,即“论文选题来自于企业实践,工程背景明确,应用性强”,这要求课题来源于企业导师,文献[3]也表明校内导师在学位论文指导作用大,对其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质量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说明工程硕士的双导师模型应为模型三。

3工程硕士双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一方面,依托高校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如部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依托“双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关键就是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双导师制”能否得到很好的实施,双方能否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3]。

3.1完善培训机制,打造高水平的校内导师队伍模式二和模式三中的校内导师,绝大多数是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他们在高校从事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数年,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科研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有些理论研究还处于学科前沿。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将成为一支高质量的科研队伍。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所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或者与之不同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策、规律学习;专业学位以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实践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等等。

3.2建立和完善聘任机制,强化企业导师社会责任感模式二和模式三中的校外导师,大多数是***府、科研院所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长期从事企业具体的技术、管理、市场问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现状不容乐观,文献[2]、[3]的数据表明,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工作又繁忙,存在指导不及时和不到位的现象,调动校外导师积极性成为双导师制实现的研究热点。文献[3]数据也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半数还没有落实校外导师,只有丰富了校外导师人力资源,才能为进一步优化校外导师做准备。一般做法,一是采用高条件聘任校外导师,如分两类聘任:第一类是可以以第一导师的身份列入年度招生简章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第二类是协助第一类导师对研究生的专业和工程实践及学位论文等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的导师;二是将校外导师是否指导研究生作为高级职称评定条件之一,同时文献[3]数据表明校外导师愿意主讲研究生课程,加强交流,促进教育社会化。

3.3健全导师组制,发挥团队效应由于“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弊端导致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实行“导师组制”成为潮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所谓“导师组制”,是指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由该小组实施对某一专业(方向)研究生全面的、综合的、具体的指导。建立导师组制度,加强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发挥全体导师的作用,并提高整个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可以在招生时将***策倾向于导师团队,更倾向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有合作的研究项目的团队。

地质工程师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地质工程师论文10篇

学习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的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答辩。1创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产学研有机结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就是在毕业设计与研究论文中,实现毕业设计[7]、教学与土木工程实践相

学习

年终述职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年终述职10篇,内容包括年终的述职报告锦集十篇,年终述职通知。大家好!20__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探索,在思想、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我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就我

学习

地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工程论文,地质工程论文题目大全。是一些性质会得以显现,这边是岩土水理性质。在工程地质性质中,除了岩土的物理性质以外,便是岩土水理性质最为重要了。这一性质在多方面都有所影响,一方面是对岩土

学习

勘察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勘察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勘察工程论文,勘察道路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

学习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水电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2000字,水利职称论文期刊推荐。(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

学习

英语土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土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英语科技论文范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范畴,旨在土木工程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日趋全球化的趋

学习

材料工程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工程论文题目大全,材料工程论文。一本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实践的基本保证。双语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方式,教材首先必须是英文版的。与自编或汇编材料相比,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更有利

学习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工程概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概论论文模板,水利工程概论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全部建设费用,即业主的建设成本。水利工程造价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水利工程

学习

与企业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与企业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管理论文选题,与企业管理有关的小论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

学习

什么是述职报告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是述职报告10篇,内容包括述职报告可以有哪些形式,个人述职报告模板合集十篇。其次是作者限定。述职报告的作者必须是述职者,即相应职责的承担人或某个述职集体的代表。再次是时间限定。报告的是任职期或其中某一阶段履行

学习

土木工程工程师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工程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师论文如何发表。(1)适应性的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建立教学管三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新机制,努力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力,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教学管理决策权、监督权,实

学习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如何提升创业团队建设论文,企业团队建设的论文。自2006年起***逐次发文强调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以来,各高校纷纷响应,迅速对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思考和实践,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了

学习

工程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质量论文,工程质量检测职称论文。(1)施工设备。设备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如果相关的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就会给建筑单位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2)施工人

学习

科学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分析论文1500字,科技与管理论文指导。决策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是企业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较

学习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的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答辩。1创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产学研有机结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就是在毕业设计与研究论文中,实现毕业设计[7]、教学与土木工程实践相

学习

地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地质工程论文,地质工程论文题目大全。是一些性质会得以显现,这边是岩土水理性质。在工程地质性质中,除了岩土的物理性质以外,便是岩土水理性质最为重要了。这一性质在多方面都有所影响,一方面是对岩土

学习

勘察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勘察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勘察工程论文,勘察道路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

学习

水利水电专业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水电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2000字,水利职称论文期刊推荐。(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

学习

英语土木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土木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大全,土木工程英语科技论文范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范畴,旨在土木工程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日趋全球化的趋

学习

材料工程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工程论文题目大全,材料工程论文。一本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实践的基本保证。双语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方式,教材首先必须是英文版的。与自编或汇编材料相比,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更有利

学习

工程研究生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研究生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提纲。一、改革的措施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

学习

水利水电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水电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毕业论文,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论文致谢。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