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10篇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1

2018年我省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及“3+2”转段升学课程考试评卷及分数统计工作已顺利结束,现将成绩上网供考生查询。

参加2018年海南省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及“3+2”转段升学课程考试的考生,请登陆海南省考试局网站(zsb.hnks.gov),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专升本报名系统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

统招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考试的选拔工作各省份各有不同,现基本上由各省教育考试院主持举办,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如上海,从2013年起改由各本科院校出卷选拔。各省每年的统招专升本招生计划根据***统一下达的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仅限于应届优秀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生。各省市和学校规定不同。某些省市和学校要求英语三级以上(上海为四级)、无不及格记录且所报专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某些省市和学校无此要求,具体情况请参照当年各省的***策。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不允许跨省报考。国家******策法规司规定,普通高校统招专升本为国家统招计划普通全日制学历。

统招专升本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性质的本科,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符合条件颁发学位证书,并核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统考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简称普通专升本(河北省称“专接本”,江苏省称“专转本”,广东省称“专插本”)。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在招生工作重要会议中多次明确提出“专升本”生源计划是浙江省内一般高校的主要计划增长点,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对“专升本”考生的关心和培养。

成考专升本

“专升本”招生是指具备大学本科办学资格的高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及以上学历者为对象,通过成人高校“专升本”统一考试进行录取的本科招生类别。所获文凭国家承认,文凭硬度相对还比较高,在工资、人事待遇、考研究生、考证、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出国留学、职称评定以及其他方面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效力。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台湾技职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学制

过去10年,广东省委、省***府制定了五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2003年,省***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3]91号),提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灵活开放和规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后省委、省***府又作出四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纲要①。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极大地推动了全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广东职业教育一直立于潮头,实现了规模发展和改革领先。今天,广东又一次肩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争当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示范省的使命。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提出符合广东职业教育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构建的思路和建议。

一、学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各类权威典籍对学制都有解释。如《辞海》:“学制,全称学校教育制度,亦称学校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简称学制,又称学校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等的规定。”这些都是学制的广义涵义,我们把以上几种涵义概括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衔接关系”。学制的狭义涵义指学习年限。在职业教育范畴,学制要素中学校的性质,就是职业学校,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学制涵义可概括为“各级职业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现有的教育体系主要包含两个相对***的体系及其学制。第一,普通教育体系及其学制,即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专科、本科),再到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第二,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学制,即从中职到专科、本科,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普通教育体系及其学制都很成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很完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职业教育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伴随产业发展及其转型升级,广东职业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建立起全国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全省中职学校765所,在校生23809万人;高职院校81所,在校生7165万人;两所本科院校若干专业进行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研究生学位已有35个类别。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搭建起来,发展重心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但完整的学制系统尚未建立,未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多样化、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未能满足广大中职毕业生提高学历层次的渴望。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要求发展职业教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健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及其学制的同时,都致力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学制。目前,支撑国内现有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生源主要依靠普通高中毕业生,但如果要实现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目标,仅靠来自普通高中的生源难以为继。一方面,不是所有普通高中毕业生都能适应以学术型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不适应这种要求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所学课程又不能较好地衔接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另一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而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是巨大的。因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既是现代化教育的要义,也是教育服务于经济的使命。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是设计好科学的学制系统。然而,广东以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为主题的研究不多,以法律形式把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确定下来的地方立法还未提上议事日程。广东如火如荼的职业教育实践呼唤科学的学制理论引导。发展职业教育,在内部关系上,首要问题就是应研究入学条件、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教育层次衔接,而一旦涉及教育层次,就应研究学制系统问题;在外部关系上,首先应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人才结构、人才成长的要求,这实质上也是学制系统问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学制系统问题既是核心理论问题,也是基本实践问题,必须深入研究解决。

二、台湾地区可资借鉴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以来,广东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与台湾地区的理论和经验,如美国的“学分互认”、德国的“双元制”、台湾的“灵活多元”的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粤台职业教育交流特别活跃,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给广东提供了宝贵经验。2013年5月,“第八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州召开,我们有幸与台湾同行进行面对面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台湾技职教育学制的特点。广东要成为职业教育示范区,就应先行先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制系统的理论和经验,构建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为全国提供示范。广东中职毕业生未来的学历搭建,当属***门和职业院校的责任。建造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为中职学生个人的教育规划、学历提升、终身学习开辟多样化、个性化通道,是广大中职学生及其家长翘首以盼的教育改革。

(一)台湾技职教育学制结构

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他们特别关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产学合作的经验。如德国职业教育推动该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的经验,他们认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学制是世界公认的成熟的范例。台湾技职教育学制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借鉴、消化、吸收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了台湾技职教育学制系统基本框架,见表1。

(二)台湾技职教育学制特点

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台湾技职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对大陆及其广东来说,更容易学习借鉴。

一是自成体系。台湾技职教育架构完整,囊括中等职业教育至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层级。从理论上说,青年学生可以沿着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铺设的轨道,完成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学业,包括中职、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系统很完整,本科及其之后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这与美国现代职业教育学制很接近,与德国现代职业教育学制更有异曲同工之效,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台湾技职教育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人才适应性更强。

二是灵活多样。台湾技职教育学制灵活多样,有初中毕业之后的5年制大专(职高+2专),简称5专;有高中毕业后的2年制大专,简称2专;有高中毕业后的4年制本科,简称4技;有专科毕业后的2年制本科,简称2技。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亦或专科毕业,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升学继续接受技职教育的通道。这跟德国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的灵活多样基本一致。德国中职教育属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学生可自主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在录取时不设置入学门槛和条件。而一经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都可以申请就读应用科技大学、职业学院、双元制大学。

三是衔接顺畅。台湾技职教育学制衔接有序,模式多样。每完成一个学历教育,都有多种升学的衔接,初中毕业如果不选择普通高中,可以选择3年学制的职高,也可以选择5年学制的专科(职高+2专),亦可以选择7年学制的本科(职高+2专+2技,或职高+4技,或5专+2技)。本科后即可以申请研究生教育。

四是产学融合。台湾产学合作特色鲜明。2002年全台湾设立了6个区域的产学合作中心,分设在6所科技大学之中,由这6所大学牵头,在各区域内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协调产学合作的发展。技职教育突出产学合作课程衔接,建立产学合作教学平台。职业院校提供系科本位课程,企业提供工作岗位,进行在岗训练,建构真实的就业职场,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在这一点上,台湾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台湾这一模式培养的人才更具实用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

三、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构建

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构建,应善于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理论和经验,重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府推动。正如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所说,“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教育改革,在改革中注入创新精神,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注重解决面上带有根本性、源头性、基础性的问题。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目前,在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学制要素中,学校的性质、任务、层次基本是明确的,如学校性质是职业院校,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当然也包括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的发挥),教育层次及其学习年限中的中职、高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确立;其他要素须建立健全,如学制系统要构建完善,入学条件要进一步放宽,应用型本科要加快推进,各教育层次沟通衔接要进一步确立健全。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广东已具备条件。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制比较成熟。经过30年的积淀、调整、补充、完善,广东中职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基本稳定下来,但入学条件应进一步放宽,教育过程应加强监督管理。二是高职院校学制正在形成。尽管高职院校的入学制度已经多样化。以2012-2013学年度为例,高职院校学制尚未完全从普通高等教育学制系统中分离出来,除了普通高考外,主要有三种入学制度:第一,高职自主招生制度(试点),招生22万人;第二,“三二分段”制度(试点),即经过三年中职教育,符合条件的转入高职院校,只有03万人;第三,“3+专业技能证书”招生制度(“3”指语数英),招生18万人。这三种入学制度招生合计43万人,只占全省高职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的18%,而82%的招生计划依然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入学制度,即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语数英+文科综合”和“语数英+理科综合”的考试分数择优录取。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制正在探索。广东只有两所高校的若干专业进行试点,入学制度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一样,中高职毕业生还没能与之招生衔接。四是专业研究生学位制度已经形成。广东共有35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没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生源基本上来自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本科毕业生,当然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毕业生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是学制衔接的本意之一。但由于应用型本科还没建立起来,中高职毕业生基本上只能通过进入普通本科或成人教育本科及自考本科之后才有条件考上专业学位研究生。

广东应设计好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以适应省域、市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从教育层次、学校层级、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专业学位五个方面进行基本框架设计,见表2。

(二)建立多样化的入学条件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成熟的职业教育入学制度,不是简单的线性系统(结构),而是纵横系统(结构)。如着重建立多样化的入学制度,把同等学力、职业资格、职业年资作为一种入学条件。表2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中高职的入学条件中,除了毕业文凭外,还可以有同等学力的条件、一定年限的职业年资。在应用型本科可以有多种入学条件,其中4年学制的,如参加“3+专业技能证书”考试,择优录取;参加普通高考,择优录取;凭高中毕业文凭和毕业成绩,注册入学;同等学力加3年工作年资。应用型本科可以有2年制的,招收高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加三五年职业年资,择优录取。

入学门槛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如凭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申请入学。1999年国家颁发职业分类大典;同时颁发就业准入职业标准目录;2002年颁发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2000年至2008年,先后分行业十九批次印发887个职业(技能)资格;2002年印发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②,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资格体系,推动了职业院校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鉴定。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广东省中职毕业生职业资格考证率保持在65%以上;2013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9783%;技能大赛获奖率、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均居全国前列③。2012年广东省规定对参加高考,在全国职业院校、广东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奖的中职毕业生,按不同奖项和等级,分别给予免试、加分及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策,以此开启了宽门槛的端口④。以后,***府部门认可的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证书也可以考虑作为入学条件。

(三)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

广东普通高校应加快分层定位。一方面,应选择一批教学型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称应用科技大学。另一方面,新办本科院校一般都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公办、民办的高职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都应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部分招生计划应面向中高职毕业生。只有这样,中高职毕业生才有可能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直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而构成真正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题中之义。

(四)建立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衔接机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形成规范、有序、顺畅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衔接机制,重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学分制。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职业能力要求与学业要求并重。职业教育各个层次在课程上,既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使之顺利就业,学校不因学生有升学机会就放弃强调职业能力训练的传统;又要考虑学习能力培养,使之能够沿着职业教育轨道顺利就读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二是在专业大类范畴建立课程体系和学分制。目前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有3种,第一种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有13个学科门类,其中包括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录;第二种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除了没有***事学外,12个学科门类与第一种完全相同;第三种是《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学科分类(参考)》,有19个专业大类,没有与第一种、第二种的学科门类完全一一对应。应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大纲出发,结合本科、专科和中职人才培养的特点,研究制定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度。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计划。根据学制特点特别是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科学安排实习实训,消除目前存在的实习无关专业、无关指标考核的弊端,保证实习实训质量和实习实训效率。

(五)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剥离

剥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将现有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的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剥离出来,逐步扩大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第二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起来之后,其招生计划也应剥离。这两个层次的招生计划剥离之后组成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招生计划,同时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两者的招生逐步做到相当,这既有助于提高中职教育水平,也能吸引学业比较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中职学校。实践证明,只有综合素质高,学业、技能都比较优秀的中职毕业生才有能力进入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因此,中职输出端与高职、专业研究生接入端是有可能契合的,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衔接的轨道是可以铺设好的。

(六)建立产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制

广东职业院校的产学合作已经非常普遍,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为产学融合的学制,应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如提供的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条件、实训时间,主导的实训科目、实训考核、实训成效。二是建立企业导师带教资格证书制度。企业负责带教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资质可以由合作院校培训,使之取得带教资格。三是制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策法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应以立法来规定,并且制定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财***补贴***策和激励***策,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七)以立法形式确立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

2007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全国人大正在修订,这是有利时机。广东实施新的《职业教育法》,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地方立法,建议分两步走。一是制定***府规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府规章,把成熟的学制要素确定下来。同时做好现代职业教育学制系统下的教育评价和跟踪统计。二是地方立法。在***府规章完备、实践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启动立法程序。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立法,可以由职业教育发达且有地方立法权的广州市、深圳市着手先行先试,然后在省级层面立法,扩大权限范围和效力层级,从而建立广东省职业教育学制系统的地方法律,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单位:广东省经济职业技术学校)

注释:

①广东省委、省***府制定的四项职业教育行***规章分别是2006年作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2007年颁布的《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粤发[2007]11号);2011年作出的《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14号);2011年印发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1-2020)》(粤府办[2011]39号)。

②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关于印发(第一批)组合机床操作工等28个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关于印发第十九批矿山救护工等22个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培就司发[1999]17 号、劳社厅发[2000]14号、劳社厅发[2002]14号、劳社部发[2002]21号、劳社厅发[2008]6号。

③相关数据分别由广东省教育厅规划处、中高职处提供,2013年12月。④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3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粤教职函[2012]153号);广东省招生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非统一考试考生单独录取工作的通知(粤招办普[2013]11号);广东省招生办公室,关于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应届毕业生2013年报考高等职业院校有关事项的通知(粤招办普[2013]12号)。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第六版普及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509.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02-40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1480.

[4]广东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广东省2012/2013学年教育事业统计简报[R].2013(5).

[5]徐昊杲,林清南.两岸高等技职教育规模扩张现状初探[A].台湾:2012技职教育永续研讨会,2012.

[6]吴娜,徐纯,曹大治等.中外职业技术教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9-23,108-116.

[7]陈建民,陈建胜.大陆专科毕业生来台就学之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2013:125-128.

[8]罗伟其.在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动员部署会暨2013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3).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3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注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破解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有增量、有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三五”教育工作开门红。

(一)教育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据初步统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同比提高4.45个百分点,达68.27%;义务教育巩固率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达93.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达82.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达32.6%。学前教育投入专项资金7.49亿元,实施新建、扩建幼儿园项目673个。召开学前教育现场推进会,组织339所一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490所薄弱幼儿园。昆明市和巍山县被认定为部级学前教育发展实验区。义务教育投入“全面改薄”专项资金47.72亿元、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30.41亿元,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推进会议,43个县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检查,全省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将达到52个,从根本上扭转了工作被动局面。普通高中修订《云南省一级普通高级中学管理规定》和《云南省普通高中办学综合评价方案》,完成11所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实现版纳、德宏、怒江、迪庆4个州理化实验室建设全覆盖。职业教育出台《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围绕云南重点培育的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宽拉直职业教育成长“立交桥”。协调争取300亿元金融贷款,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9个职教园区投入使用,入驻中高职学校60所,入驻学生30.86万人。高等教育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门大学建设,加快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启动9所转型“试点”高校转“示范”工作,遴选首批14个转型发展试点院系。遴选第五批14支高校创新团队、16个高校重点实验室和11个工程研究中心,加强2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6新型智库建设,启动莲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建设,云南大学启迪K栈众创空间建成运营。云南大学化学、微生物学,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昆明理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大学获批部级光电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昆明医科大学获批我省第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民族教育出台《云南省人民***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率先在迪庆、怒江全境内和昭通镇雄、彝良、威信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施14年免费教育。组建民族团结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省级双语教师培训基地。民办教育下达专项资金1.05亿元,加强民办骨干学校建设,成立云南省民办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云南省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智库。特殊教育投入专项资金6 600万元,加快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底标准。继续教育支持云南开放大学在高职联盟内积极探索学分制,加强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函授站建设。

(二)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评选出123所省级文明学校,授予4家单位“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召开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现场会,创建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5个(其中部级1个)、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4个(其中部级1个)和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6个(其中部级1个)。开展“共筑中国梦・同绘彩云南”高校形势***策系列报告会156场,推进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创建10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校。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4.79万人次,建立2个部级名校长工作室,评选认定“云岭教学名师”105人。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卫生监督校园行动五年计划,出台《云南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办法》。创建“毕业邦”APP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8%、年终就业率为97.6%,分别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超过9万名,实现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和基层就业比例“三提高”。

(三)教育发展活力争相释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招生,总部和特色学院建设加快推进。制定《云南省依法治教规划》和《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稳步推进7所民办高校章程核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获***同意备案,出台《云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实施方案》。省***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委厅及时成立了校院合作处推进协议落实。加快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与***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国家汉办在云南大学设立“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国家汉语推广基地。通过组织第九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圆满承办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大力提升了云南教育对外开放的形象。来滇留学生达1.43万人,同比增长18.2%。

(四)教育公平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累计投入“全面改薄”项目资金250.8亿元,开工面积1 281.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92.82万平方米,完成设施设备购置37.82亿元,分别占五年规划的73.66%、93.11%、72.14%和63.9%。下达义务教育保障资金82.51亿元,惠及学生564.72万人;下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41.46亿元,惠及学生482万人。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6万人次,资助资金41.5亿元。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70%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65%的普通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73%的教师建立了个人空间。妇女儿童工作分别获国家、省级表彰奖励。

(五)教育精准扶贫措施有力。先后出台《云南省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和《云南省“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工程方案》。各高校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各项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深入实施人力资源扶贫、科技成果扶贫、特色产业扶贫、专业特色扶贫四大工程。委厅机关、招生考试院和38所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共选派驻村扶贫干部317人,覆盖全省40个贫困县,据初步统计,一年来,共为扶贫点协调实施项目914个,投入资金4.48亿元。

(六)教育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突出***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责任,深入学习***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省第十次***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95周年和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狠抓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认真开展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开展中小学***建工作调研,出台《关于***规进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稳步推进省委巡视高校整改落实和“回头看”工作。实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测评督导全覆盖。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制定《云南省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实施意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风廉***建设“两个责任”,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风险防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及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师德师风、校园欺凌等专项治理,推广学生食堂“6T”规范化管理,整合规范学校保险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时不我待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工作新特点。一是要深刻认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全面化;二是要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群体的多元化;三是要主动了解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四是要充分认识全民学习的终身化;五是要主动适应教育发展环境的开放化。

(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云南跨越发展。我们要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更加主动服务云南跨越发展与全面小康,更加主动服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O,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精准发力,在“五网”建设、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主动作为,为云南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三)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去年“补短板”专题调研,我们摸清了家底,找准了短板,认清了形势,提出了初步方案。总的来看,我省各级各类教育都不同程度存在短板,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又是短板中的短板,教育硬件和软件上的短板大体相当,必须“软硬兼补”。具体的讲,云南教育有五个方面的短板:一是主要指标较为靠后。二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四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步履艰难。

三、努力开创云南教育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代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锁定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提质量、补短板、促公平、调结构、推改革、抓保障、强***建”为主线,以民族、山区、贫困地区和边境一线教育发展为主战场,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为主要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云南各族群众满意的教育,开创云南教育跨越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的胜利召开。

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要立足省情教情,牢牢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内涵发展;二是提速发展;三是确保安全。

围绕上述三个原则,今年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强化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继续开展“圆梦蒲公英”“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继续组织实施高校形势***策报告会,办好校园文化节。深入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品德课教学督导评估,推进学科德育渗透。办好家长学校,广泛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合力。

二是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转变育人模式,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启动实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计划。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高校示范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学校美育和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竞赛和锻炼活动,评选学校体育标兵。继续实施卫生监督校园计划,做好教育系统禁毒防艾工作。制定《云南省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实施意见》,继续推进“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工程”,做好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工作。

三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按国家部署做好我省高校职称评审权改革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督促各地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策。继续实施“特岗计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科学配置教师资源。着力增强教师执教能力,深化“国培计划”、省级培训改革,重点对乡村教师和校长进行专业化全员培训。实施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工程、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工程、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程,遴选认定一批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展地方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引导、督促高校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全科教师”“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路径。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和交流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着力加强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特聘教授”制度,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研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每一个教师都要专注教学、重视教研、用心育人,千方百计把每个孩子培养好。

四是完善质量控制机制。推动落实《云南省义务教质量提升计划》,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发展。做好新课程改革,把课程教材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的关键,加大对地方教材***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审核把关的力度。推进教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抓住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指导。开展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部门、教育评估机构的职能,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质量评估监测,逐步完善评估工具和体系。

五是提升毕业生就业和创新创业水平。推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向重点领域输送高校毕业生,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条件艰苦地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加强创业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规范校园招聘活动,打造立体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支持高校加快创业学院、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建设,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培育高校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力度。继续推进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加强高校新型智库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

(二)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一是职业教育要在就业和升学上“双驱动”。利用好300亿元职业教育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加强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加快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设施、教学型技能实训设施和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采取集团化办学、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巩固和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努力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各州市年度初中三年完学率均要达到95%以上。继续扩大五年制大专招生规模,支持有条件的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办五年制大专。从2017年起,增加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压实责任严格进行考核。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和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探索扩大中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直通车试点等方式,逐步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打通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建设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促进当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精准扶贫。加大对职业教育招生、就读等方面优惠***策的宣传力度。

二是学前教育要在总量和质量上“双推进”。抓住国家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机遇,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公办资源向农村聚集“兜底线”,引导社会办学向城镇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快实现“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一县一示范”的目标,重点推进“一村一幼”,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通过充分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通过新建、改扩建、迁建,确保每个行***村在村委会所在地办好一所村级幼儿园,将有条件的村小附设学前班改建为村级幼儿园,大幅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统筹城镇幼儿园布局,采取公民办并举的方式,扩大资源总量,缓解城市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稳步提高保教质量,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深入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幼教师资水平,加强省级指南实验区、实验园建设,加强对薄弱幼儿园的帮扶和指导。

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切实推进规模扩容和质量提升“双落实”。要统筹编制普通高中建设和发展规划,新建普通高中原则上安排在县级及以上城市。继续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县一中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和置换一批公办普通高中,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发展,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方便学生在当地入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因地制宜办好现有乡村高中。加强设施设备配套,通过内培外引,扩大优质高中资源。继续开展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学综合评价工作,规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和招生行为。要提前谋划好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指导普通高中学校科学应对“新高考”。

(三)以共享成果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覆盖面

一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措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确保年内46个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推动已通过国家认定和实地检查的52个县率先向优质均衡和内涵均衡升级。

二是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出台特殊教育第二期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推进人口超过30万尚未建立特教学校的县加快特教学校的建设。加快特教资源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全面开展“一人一案”工作,扎实推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特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全和完善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特教组织体系。

三是大力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推动落实《云南省人民***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各项***策,加强民族教育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服务民族教育发展。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学校管理,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和教育事业深度融合,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科学稳妥推进双语教育工作,支持试点县大力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水平。

四是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益。坚持在精准资助、助困育人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标准和覆盖面,特别是要做好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工作,完善对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学生、孤儿或残疾学生、***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助***策,做到应补则补、应帮尽帮。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策衔接,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和在当地参加高考***策,依法保障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益。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加强留守和在校期间的关心、照顾和救助,用心呵护每一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五是坚决打赢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贯彻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深入落实《云南省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继续推进滇西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建设,继续争取***直属单位和部属高校支持,推动更多的扶贫项目落地,办好滇西领导干部扶贫开发专题培训班。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认真做好“挂包帮”“转走访”相关工作。积极争取9个“直过民族”地区和***策尚未惠及的其余22个边境县实施14年免费教育。实施“直过民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攻坚工程。强化精准服务,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策。

(四)以服务发展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一是启动“双一流”建设,提高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鼓励高校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主动向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看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要明确学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是基础,是核心,是重中之重。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着重培育一批转型示范高校。统筹推进高校布局调整和新建扩建,引导高校准确定位、分类发展。优化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多样化培育各类急需人才。完善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布局,培育高校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平台和基地。提升高校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产学研”融合。

二是加快教育国际化,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教育辐射中心。深入落实云南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打造“留学云南”品牌,持续扩大来滇留学生规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强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鼓励各高校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及人才资源,促进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

三是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积极推进开放大学和学分银行建设,构建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加快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职成教育要走出去主动与人社部门合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成教育培训网络,扩大农村职成教育培训覆盖面,支持职业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完成500万人次培训任务。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发展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校内校外相互补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五)以增强获得感为标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稳妥推进。落实好《云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工作。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推进综合评价录取、高职单招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考试招生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录取批次合并改革等试点,推动我省高考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积极配合“一省一市”做好新高考改革录取工作,确保公平,确保稳定。

二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深化落实。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深入开展针对性调研,完善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综合调研,推动已出台改革成果细化落实。总结州市、高校经验成果和典型案例,指导和督促州市和高校落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三是办学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认真学习贯彻《***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修订《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服务,加大对民办教育的鼓励扶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和改进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民办教育提升质量、办出特色。

四是教育综合治理要不断强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教育法规规章,实施《云南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深化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加快核准民办高校章程,指导地方及省属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章程建设,开展对已经制定章程学校执行情况调研检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探索运用清单管理制度,理顺***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探索以学校“自我评估”和教育行***部门“随机抽评”相结合的复合性评估体系。

(六)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强化提升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一是夯实学校办学基础。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融入城镇化发展大局中,超前谋划,提前部署,特别是在城区土地规划中,更加注重预留教育用地。继续实施好“全面改薄”,完成好年度任务。进一步推进学校食堂供餐,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综合运用PPP、金融贷款等模式,多渠道引入建设资金,激发高校活力,盘活现有资产,促使高校有效化解债务。

二是夯实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基础。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引领“互联网+教育”行动,编制《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云南教育专网建设,普及多媒体班级教学,整合开发教育大数据。提高运用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示范区域和示范学校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考评和督导评估办法。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三是夯实经费保障机制基础。督促各地不断调整财***支出结构,依法保证“三个增长”。落实完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等生均拨款保障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6 000元。建立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会同***门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策和学生资助***策。

四是夯实教育督导评估基础。加强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县级人民***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积极推进地方***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督促各级***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以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督导评估为抓手,健全中等及以下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做好中小W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认真做好教育年度重点工作专项督导。

五是夯实校园安全基础。组织开展好省级平安校园创建考评,加强高校安全稳定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好《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技术规程》。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强化校车日常监管。全面实施校园安全试点工作,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研究制定《加强学生欺凌和暴力治理工作方案》,完善校园欺凌事件信息月报和媒体报道情况核报制度。

(七)以责任落实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

一是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教育系统各级***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的责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代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严格执行《》和《准则》《条例》等***内法规体系,严肃***内***治生活,实现***内监督全覆盖。全面加强机关***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落小落细落实。牢记“四个合格”要求,把它作为干部考核和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坚持把***治纪律和***治规矩挺在前面,落实好***风廉***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支持纪检部门开展工作。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省委巡视高校的整改落实工作,切实解决好高校基层***组织***内***治生活虚化、淡化和***内监督“慵懒散”的问题。

二是强力推进学校***建工作。落实好高校***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院(系)级***的领导,加强高校***务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双带头人”培养选拔。做好高校理论武装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省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统战工作再上新水平。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召开全省中小学***建工作推进会,推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办学校***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取得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到2010年,全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的问题,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防震减灾、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初步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开展四大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在“*”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制定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计划,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把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2.开展课外科技教育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快乐科学校园行”、“科普大篷车”、科技专家进校园、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

3.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把科学素质教育成效纳入“五好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评比标准,鼓励重视子女的科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母亲素质工程”、“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

4.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水平。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积极利用科技场馆、科研院所的科普功能,建设社会化科普教育基地。

5.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教育考核激励机制。把科学教育实施情况及其成效作为合格学校验收、星级学校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期间,推荐评选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推荐表彰中小学优秀科技辅导员。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围绕科学生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工程,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创业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期间力争达到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0万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创业培训3.5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基本轮训一遍,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普遍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2.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全面提升广大农户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期间,力争全市每年新增科技示范户5000户,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定期举办科技活动周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社科宣传周、送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通过举办科技下乡、科技大集、专家讲座、科技入户和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保护耕地、清洁生产、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4.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培养一支专群结合的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支持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促进农村科普体系建设。以“一站一栏一员”(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为重点,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队伍,不断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一批集推广、培训和示范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适应城镇化加速的新形势,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

2.开展城镇劳动人口技能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继续教育,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期间,力争培训城镇劳动力30万人次以上,其中,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以上。

3.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广泛开展“文明职工”、“讲理想、比贡献”、“职工职业技能大练兵”等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4.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城区、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对干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训。实施******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着力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到2010年将科级以下公务员轮训一遍。

2.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教育和培训机制。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校(行***院校)要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普及。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三、实施四大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

2.加强科学教育辅导员与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各级学会、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建立中小学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重点开展对农村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大学生担任中小学科学教育志愿者。

3.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设施建设。中小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科学实验室,省三星级高中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实验室,确保技术课程的开放。在中小学***书馆建设中,要确保科普书籍占有相当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及科普教育基地。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社区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增强行***院校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单位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创作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中国数字科技馆,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校校通”工程、农村***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集成国内外现有各类科普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送到基层。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增加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综合性报纸科技栏目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向公众传播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在市县电视台推广《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

2.扩大科普出版物发行。加强网点建设,推进科普出版物在基层和农村的发行工作。

3.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加强科普设施建设。要把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科普场馆网络格局。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面向群众、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策,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资助、投资兴建公益性科普设施和参与经营性科普场馆建设。

3.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创建一批部级、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推动各类科普示范基地设立公众开放日、科普接待日,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等场地设施。

4.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技活动中心、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终端设备等设施。加大青少年校外科普场馆、基地建设,加快“农家书屋”建设,使其成为农村重要科普阵地。

四、建立和完善四大支撑体系

(一)完善***策法规体系。完善有关***策法规,明确***府、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策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制定表彰奖励***策,表彰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成绩优异的集体和个人。

(二)健全经费投入体系。坚持***府引导,鼓励社会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各级***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预算。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根据承担的科普任务,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通过有效运用***府的引导资金,促进全社会增加对科普事业的投入。落实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构建人才队伍体系。专兼结合,建立志愿者队伍,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全面提升在职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好科普专职人员技术职务评定工作,提高专业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四)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全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加强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进程的监测评估。将监测统计工作列入本地区、本系统年度常规统计,根据监测评估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市***府负责领导《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成立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级***府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各级***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府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5

23日上午,市教育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就佛山2019年中考招生工作进行解读,今年中考面向全市招生的9所提前批学校,招生范围和录取办法不变,其中佛山一中、石门中学和顺德一中三所卓越高中,各自的自主招生人数仍维持在45人。今年体育中考,游泳还不是必考项目,但目前正在逐步推进把游泳纳入佛山中考体育必考选项。

8所高中安排50%普通生面向区内招生

据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英介绍,今年中考提前批9所学校,包括佛山一中、佛山二中、佛山三中、石门中学、南海中学、顺德一中、李兆基中学、三水中学、高明一中等,面向全市招生,与去年做法保持不变。佛山一中所有计划面向全市招生,其他8所学校的指标生面向本区招生,剩余计划面向全市招生。2019年中考招生录取仍然采用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的做法。

根据市教育局的《佛山市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市招生办按生源比例将佛山一中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各区,各区负责把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区内各初中学校;8所学校指标生的分配方案由各区制定。指标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不低于该高中学校普通生录取分数线15分以内,投档规则与普通生投档规则保持一致。佛山一中等9所学校未完成指标生计划的自动收回,并转为该招生学校的普通生计划面向全市投档录取。

卓越高中自主招生计划人数仍为45人

佛山一中等9所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计划,须报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实施,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数作废。

佛山四中等18所公办普通高中20%的普通生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市教育局核准的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收公费生、民办生。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全部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顺德区实验中学部分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佛山市华英学校双语教学实验班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今年佛山三所卓越高中创建学校,包括了佛山一中、石门中学和顺德一中,各校自主招生计划人数仍为45人,在2019年中考志愿填报前,面向全市自主招生,其自主招生方案突出对学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考查。所有参加试点学校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中考考试,其中已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填报中考志愿,不参加中考录取。按照计划,三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方案将在春节后公布。

理化生实操成绩今后或与中考录取挂钩

值得留意的是,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英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的考试或考查工作,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根据省教育厅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要求,探索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3个科目于2020年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考试,2019年为过渡期,各区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考试考点建设,有关工作方案另行通知。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实验操作(以下简称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管理,电教站制定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考生参加操作考试成绩折算成相应等级形式呈现,

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优秀为A级,良好为B级,达标为C级,缺考、考试不达标或没有参加过操作考试的为D级。理化生实验操作成绩记入考生档案,但不与录取挂钩。以后逐步探索把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

游泳不是2019年佛山中考的必考项目

在通气会上,市招生办公布了今年中考日程表,报考时间为3月15-26日,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23-31日,全省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20-22日(以省考试院公布的为准),成绩公布将在7月6日。

今年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等八个学科。文化科考试实行广东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全市统一网上评卷和统一公布成绩。

中考文化科满分660分,体育科满分60分,两项合计为中考满分72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按卷面分值计入中考总分,思想品德、历史两科各按卷面分值的50%折算计入中考总分(卷面分值乘以0.5,再四舍五入取整数)。

据介绍,体育科考试将在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和监督下,由区教育局按省、市有关规定具体组织实施。经区教育局批准的体育免考生,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体育基本知识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成绩按满分60分折算计入中考总分(卷面分值乘以0.6,再四舍五入取整数),体育科考试工作另行通知。

相关负责人表示,游泳不是2019年佛山中考的必考项目,但目前正在逐步推进把游泳纳入佛山中考体育必考选项。今年体育中考,考生身份识别录入暂不推广人脸识别系统。

规范完善体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完善体育特长生招生,参照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中考第三批佛山市体育运动学校根据体育类考生志愿按合成总分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合成总分的构成,文化科成绩占40%,术科成绩占60%,计算公式为:合成总分=文化科成绩×40%+术科成绩×术科总分换算为720分系数(7.2)×60%。在投档过程中,若招生学校计划数末名有两人或以上考生合成总分的分数相同,则采用"同分比较原则"找出优先者。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6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级***府的管理和投入责任。推进省部共建部级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创新,启动*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支持高校开展省部共建、省市共建和校企合作,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服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大力推动高校企业改制步伐,全面完成校办企业改制任务。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着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2.扎实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制定《*省〈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相关配套***策,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制定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管理办法,推行办学信息公告制度,建立健全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措施。规范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管理。做好民办高等学校设置工作。

3.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要求,做好配套***策制定、师资培训、课题研究、教材选用、经费筹措、技术装备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2010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新课程。

4.稳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深化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做好省级以上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定向切块分配到初中工作。提高高考自主命题质量。调整完善普通高校、艺术和体育院校以及对口职教招生***策,推行普通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改革,继续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改革试验。研究制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改革指导意见和方案。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

二、深入贯彻***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5.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指导调研,突出实践特色,抓好整改落实。认真总结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推动各批次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联动互动,努力构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6.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和“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制定我省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编制《*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目标任务,理清未来十年发展思路。

7.推进依法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牵头做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调研和立法准备工作。研究制定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完善行******评议考核制度,规范行******行为。继续开展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8.加强教育督导。推动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级***府落实教育规划优先、财***投入优先、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推动“三个增长”的进一步落实。启动“两基”迎国检工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抓好自查自纠和督查整改,为2011年顺利通过国检做好准备。做好石渠县“两基”过程督导和评估验收,确保我省“两基”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制定下发《*省关于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继续开展对县级***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调研。

9.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交流合作水平,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重点,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加强和改进出国留学工作,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做好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管理工作,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推动教育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教育外事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学校灾后重建攻坚,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0.又好又快推进学校灾后重建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加强质量管理,打好学校灾后重建攻坚战,确保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建筑学习;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11.推动建立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援建省(市)在互派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选派教育专家到灾区指导工作、学校结对帮扶等方面与对口支援市(州)、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逐步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提升上来,着力提高灾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12.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突出重点,加大工程建设资金省级统筹和新增专项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市(州)、县***府责任,确保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加强指导检查,严格审计监督,建成“放心工程”。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校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13.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与管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快省直管学校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做好“特殊***费”和港澳援建学校项目有关工作。推动实施第二期“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中央新增教育投资项目,抓好项目资金监管。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步伐、保证建设质量。做好高校、中职地方财***贴息贷款的使用管理工作。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14.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抓好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完善省级中小学校风示范校评估标准,继续开展校风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进灾区少年儿童精神家园重建工作。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召开全省中职德育工作会议,以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活动为重点,营造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5.继续推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深入贯彻全国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座谈会精神,落实各项***策措施,不断创新工作途径和方法。加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建设,对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省普通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开展督查。大力推进思想***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文化进校园。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高校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加强思想***治教育研究。

16.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要求,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冬季长跑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团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和校长论坛活动。推广我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成果,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和适应社会等能力,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深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开展中小学、幼儿园自制教具活动,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继续做好“*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创建工作。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双证书”制度、“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实习制度。

18.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抓住重点环节,集中力量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整治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收费培训、占用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和上新课、随意增减课程、下达升学指标、以考试成绩排名排位等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规范办学行为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19.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组织开展*省语言文字“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修改完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和体系,开展第五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和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组织开展第1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华诵·经典诵读”工作;加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管理指导,推动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建设、*语言文字网建设和面向社会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工作。

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0.继续大力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促进城乡和区域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着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快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探索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和短缺问题,推进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指导成都市继续做好部省市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推动“*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评估验收2-3个示范县。

21.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的总体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的***策意见和措施,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和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做好普通高中教育成本调研工作,鼓励支持各地探索化解普通高中债务问题。

2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发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加快全省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逐步实现“班班通,堂堂用”。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普九”装备质量,提升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颁布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推行学籍电子化管理。

23.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召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落实***府职责,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24.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年度计划,继续实施富民安康工程、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教育项目和阿坝州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易地育人项目。切实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5.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到3.95万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实施乡村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

26.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策,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资助普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扩大高校学生助学贷款覆盖面。落实国家和省的规定,免除中职学校1-2年级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为普通高中家庭特别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加大地震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让一个灾区学生因灾失学。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实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六、深入实施职教攻坚,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

27.抓好对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宏观规划和分类指导。贯彻省委、省***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职教攻坚。完成中职招生54万人目标任务。

28.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健全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按照省委、省***府部署,启动实施彝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扩大彝区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推进彝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29.加强中职学校建设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分专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推动建立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规范中职学校招生和管理办法。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探索建立中职学校科学评价和考核机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为契机,加强重点学校和专业建设,切实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30.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推动中职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通过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建立以行业为纽带、校企合作的集团化办学实体。大力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适应性。

31.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以“9+3”学校为重点,加大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抓好农村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推动市、县加快改善农村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七、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外部评价,开展教学工作专项督查和情况通报。组织实施高职院校新一轮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和鼓励高等学校开展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要的继续教育。

33.抓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做好全省专业学位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做好20*—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专业评审。加强对部级、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34.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继续抓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科技创新基地为平台,实施科研重大培育项目。启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加强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培养。继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

35.切实做好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年度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继续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全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月底达到75%。

八、实施人才强教计划,强化教育发展的人才保障

36.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治和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教师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治意识、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37.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加强校长日常管理与考核工作。开展农村中小学、地震灾区校长和高校校级干部以及市(州)、县教育局长培训,做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研修培训等工作。组织开展省教育厅机关干部和市(州)教育局干部上派下挂锻炼工作,提高全省教育行***管理水平。

38.推进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做好民族地区和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实施第二批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送教下乡培训农村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做好到期特岗教师安置工作。制定实施地震灾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继续通过编制内招聘、“特岗计划”、区域内调配和地区间交流等形式保障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师资需求。切实抓好灾区教师心理重建。

39.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健全具有职教特点的教师培养、选拔和聘任的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加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推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40.加强高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长江学者”、“”、“百人计划”、“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工作,重点抓好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启动实施高校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继续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发挥高校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

41.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编制管理,推进中职学校人员编制标准试点。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做好在非义务教育学校和其他教育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九、加强***建工作和***风廉***建设,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42.提高教育系统***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贯彻全国高校***建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省高校第十八次***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校***建工作。深入开展高校“讲***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深化高校“四好班子”建设,组织开展第二次高校四好班子和“创先争优”评选表彰活动。加强高校“四强”***组织建设。落实***建工作责任制度,加强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建工作,扩大民办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建“三覆盖”,切实发挥***组织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

43.全面推进***风廉***和反腐败工作。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风廉***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基建、招生、物资采购、校办产业等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教育内部审计作用。强化直属高校和直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做好教育系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增长和灾后恢复重建***策、教育惠民***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44.加强行风建设。严格执行教育收费***策,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积极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活动。以信息公开为重点,深入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开展教育行风(校风)评议“回头看”活动,完善教育行风评议制度和监督体系,促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和舆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45.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突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以完善和演练应急预案为抓手,建立完善学校应急管理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抓好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建设与管理,强化学校食品饮水卫生安全,推进农村学校卫生“四改一加强”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46.坚持不懈抓好稳定工作。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维稳责任。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定期开展稳定形势研判,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完善以校方责任险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为支撑、商业保险为补充的教育风险保障服务体系,维护学校、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做好重大节庆、纪念日、敏感期维护稳定工作,确保教育系统持续稳定。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科教兴碚、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富民兴碚、构建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方针

全民参与,***府推动。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三)工作目标

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实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年。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公民基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科学素质工作机制及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初步建立,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四大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中小学开设新科学课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制定《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意见》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评价机制,监测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与校内外科学教育机制相互衔接。积极组织我区中小学生参加全市乃至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少年儿童发明奖等科学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校园科技节、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校内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利用重大科技事件、科技热点问题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通知》〔〕9号)精神,广泛开展中小学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未成年人搭建校外活动平台。

农村中学开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分流教育,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双证”绿色证书、毕业证书)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农村科学教育。加强农村校外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组织开展科学知识、生活能力、生产技能等方面培训,提高其科学素质。加强农村中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工作,帮助他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养其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未成年人家长科学素质培训。家庭教育中倡导引导式、鼓励式、互动式、示范式的教育方式。

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机构和有关文化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知识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整合我区科学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科技活动中心等综合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乡镇一级应巩固完善以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的科协组织,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干部。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组织网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科普中的作用。要通过财***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策引导等措施。

形成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农技推广月等活动。扩大和健全农业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倡导健康卫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用、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以“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依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涉农部门、科技部门、群团组织要结合绿色证书工程、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深入实施“十百千科技人才下农村行动”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传播实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总结推广农村***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业广播学校、农村致富函授大学的经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培养农村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十一五”末全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0万人。

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快建立***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年区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持证上岗就业。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开展“订单”培训,对农民工进行定向培训。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批覆盖全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网。

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深化科普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市、区级科普示范镇(街道)村(社区)家庭(户)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区的贯彻落实,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我区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贯彻中国科协、***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探索并建立我区农村科普工作激励机制。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十一五”期间。评比、筛选、推荐、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提升表彰层次和奖励力度。全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加大对农村科普的支持力度,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生产劳动技能。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创新社区科普活动的机制和方式。加强社区科普组织、科普学校建设,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教育和培训,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污染减排、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以提高职工生产技能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操作比赛、技术比武、科技知识竞赛等职工教育培训。深化“讲理想、比贡献”厂会协作”等活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各类企业每年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人数应不少于技术工人总数的20%建立关键工种、关键岗位“首席工人”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职衔,并给予相应待遇。每两年评选一次“区优秀职业技能带头人”

帮助退役士兵增强竞争择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继续抓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以民工实际需要和用工单位、工程需求为主。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技术培训。交通、建筑、工商、劳动等行业和部门要注重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倡导并鼓励月平均使用进城务工人员达到100人的用工单位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的建筑工地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加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建立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学习、培训制度。区委***校和行***学校等干部培训学校要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机制。组织、人事部门要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知识学习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和***校培训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各单位在创建学习型单位中要把科技知识学习作为重要内容。组织、人事部门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及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要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帮助广大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并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要将科普宣传教育纳入全区形势***策宣传内容,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教育。每年组织举办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报告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带头参与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科学纪念日等科普活动,自觉提升自身科学素质。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加强科技教师业务培训,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中小学专兼职科技教师队伍。保持科技教师队伍的稳定。强化中小学教师的科学教育培训,将教师科学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之中,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农村教师科学教育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科学素质。鼓励在碚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建立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为我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科学教育教师。鼓励引导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参与我区科技教师培训工作和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辅导工作。充分发挥我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作用,发展壮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区级每年培训中小学科技辅导员教师50人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中小学新课程计划,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动员和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定学校科学教育评价标准,将学校科学教育纳入学校的综合评价,将学生科学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充实教学仪器设备、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科技活动室、实验室、***书馆。农村中小学全面建成卫星接收站和计算机教室。

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增强在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的科学教育教材建设。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积极组织参与“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奖”作品征集活动。扩大对获奖作品的宣传,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我区科技工作者面向社会撰写科普读物,进行科普讲演和传播。制定优惠***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加强科协与科技管理部门及主要科普资源支配部门的协调,加大科学研究资源和科学普及资源的统筹,扩大我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大型科研装备的科普利用率。加强区科普协会组织建设,加大科普创作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相关专业业绩考核范围,科普创作作品可纳入新闻、出版等相关系列职称评定范围。

享受相关产业发展扶持***策。加强科技、***门与高校、新闻媒体合作,积极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将科普资源开发纳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目录。扶持科普类广播、影视、动漫内容的开发和制作,推动科普创作的市场化、产业化。

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满足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鼓励、支持新闻媒体开设“科学与生活”等科普栏目,加大媒体科技传播力度。增大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科学知识的播出时间、数量和版面。提高科普宣传质量。新闻媒体的科普宣传要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及时利用重大科学事件、科学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宣传,提升新闻媒体科普宣传的档次与质量。积极打造在科普宣传上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

建立并扶持我区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科普网站;公众信息网、***府网站和各职能部门网站要加大科普、科技宣传力度,打造科技传媒品牌。促进科技信息和科普知识的传播。

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发行工作。鼓励编印面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科普资料、科普宣传品并免费向群众发放。

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区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我区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现有科普设施的作用。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指导和服务,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发挥作用,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年,完成一批重点科普教育基地的改造建设,扩大我区科普教育基地数量。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或免费开放***策。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发挥***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将区科学宫即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暂定名)建设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能。十一五”期间,至少建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已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活动场所要加大公益性科普设施投入,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能,使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科普作用。体育场馆要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科普活动开放。

充分发挥各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拓展和完善现有科教文化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激励制度。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发展科普教育基地。整合各行业系统流动科技服务资源,建立“流动科技馆”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年,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加强科普画廊和科普活动室等社区基层公共科普设施建设。全区每个社区要建有一个科普活动室(或科普学校)一个科普画廊。加强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提升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年,力争全区100%行***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乡村科普员)并有效发挥作用。深入推进和实施“十百千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加快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形成全覆盖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对境内外机构和个人兴办公益性科普事业,完善***策法规。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策有关精神。大众传媒加强科技传播、繁荣科普创作,高校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培养,科普文化产业等制定相关***策,对综合类科技科普报纸和音像制品、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科普捐赠、科普设施建设等科学传播、普及活动在市场准入和税收上给予优惠,对科技馆、向公众开放的气象站和高校、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加大经费投入。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市科学技术协会条例》有关规定。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区、镇两级财***预算,保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公益性科普事业实体、捐资建设公益性科普设施和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并享受国家和市的有关优惠***策,逐步形成财***拨款、单位投入、社会赞助和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资金的多渠道科普经费投入机制。

三)为我区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科普场馆培养专业人才。要按照《公务员法》加强科协的机构和组织体系建设,支持科协按章程***自主地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专业和技术特长。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在职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支持在碚高校开设科学传播、科学普及专业。

四)制定并实施《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市区科学普及工作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科普兼职人员和志愿者激励措施,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普及工作的表彰奖励力度。表彰奖励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五)并将其纳入我区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区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评估,做好监测和评估。建立我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五、组织领导

各部门、镇街共同推进实施。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协)负责有关日常具体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区委﹑区***府的统一领导下。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8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农村文明乡风的形成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按照全国、全省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将依托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积极推进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育(成教)、科协等部门的合力优势,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搭建农民科技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下乡进村”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府统筹、部门联动、共享资源、农民受益”的思路,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办学网络体系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创建30至40处科普服务站,使其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

三、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标准和条件

乡镇科普服务站是指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等部门和乡镇***、***府的具体指导下,依托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优势,承担科技培训、示范推广、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等多项任务的乡镇农民科普教育基地。

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乡镇***、***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并赋予其对农民科普教育工作具有组织、协调和督导的职能;

2、乡镇科普服务站依托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应当是已通过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或者达到市级示范性标准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与本乡镇农业、科技、科协、水利、林业以及本区域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部门有长期密切的联系,在教育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3、能较好地利用***员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教育等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并能根据当地农村和农民的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及时搜集和传播有关资料信息,将

科普服务站办成开放式、实用性的农民科普服务中心;

4、能较好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村办化技术学校提供指导服务,所辖村(居)能较好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5、能及时主动地根据当地***府中心工作的要求和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培训计划。

6、有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完整的教育培训和活动管理档案;

7、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各类实用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农民年均参训率30%以上。

四、组织实施

1、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要根据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基本条件,结合本地实际和有关乡镇***、***府的意见,提出本县(市)区建设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分别报市教育局、市科协审定。同时进入各县(市)区拟定范围的申报科普服务站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要填报《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申报表》,并按规定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审定。经审定后的乡镇科普服务站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统一授牌。

2、建立队伍,完善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师资队伍,构建完善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是推进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为此,市里将由市科协牵头,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两级科协的统筹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省、市、县(市)区农业科研院所,特别是当地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动员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条途径,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相对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服务团,以确保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搞好调研,按需施教。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乡镇科普服务站)要经常深入农村农民,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当地农民对科普教育培训最迫切的需求项目以及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业校)开展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的情况。要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需求,逐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科普教育计划,填写《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安排表》,并于每年的1月底前分别报所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和科协;同时,做好相关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根据基层提供的教育培训计划,要认真做好协调衔接工作,按计划科学选派专家师资深入指定乡镇农村,免费为农村农民提供讲座、咨询、现场指导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培训项目。

五、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为确保全市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乡(镇)两级***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建议各级***府将该项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必要的组织、协调、督导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整体优势,切实在全市建立起农科教结合、城乡互动共同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养的长效服务机制。

2、经费保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各级***府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农民教育、农村科普教育的各项***策依据,各级教育、科协等部门要积极协调筹措经费。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科普服务站)基础建设奖励经费的筹集工作;市科协主要负责乡镇科普服务站专家授课补贴经费的筹集工作。(经费安排使用办法另定)。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9

天津市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次A阶段院校的征询志愿和B阶段院校的录取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录取新生6256人(其中A阶段征询志愿录取95人,B阶段院校录取6161人)。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填报工作将于7月28日开始,今年共有168所高职(专科)院校在津安排招生计划5940个。其中,艺术类及体育类招生院校共36所,招生计划646个;提前批次招生院校12所,招生计划312个;其他普通类招生院校159所,招生计划4982个。坐落在本市的招生院校32所,招生计划3930个,约占高职(专科)计划总量的66%。

填报高职(专科)院校志愿的考生,须在7月28日至30日12时,登录招考咨讯网(zhaokao.net),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考生须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使用说明》的提示进行填报,逾期不再补报。考生须输入考生号、姓名、***码,通过获取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系统并填报志愿信息。考生填报志愿后,应通过点击“保存并确认”按钮确认所报志愿信息,并可通过点击“导出志愿表”按钮打印、查看;如需修改,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进入系统,在志愿填报页面上修改并保存确认。

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填报结束后,市高招办将根据考生填报情况,划定普通类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普通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一定比例确定。体育类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体育专业考试合格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确定。

根据《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津***发〔2016〕12号)、《天津市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施办法》(津教委〔2017〕42号)及《2018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津招委高发〔2018〕7号)等相关规定,我市逐步扩大春季高职院校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规模,春季招生已成为市属高职院校在津招生的主渠道。今年,市属高职院校春季招生计划占在津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超过80%,市属高职院校通过春季高考已招收了四千余名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意向鲜明的普通高中毕业生。2018年,高职院校通过统一高考在津招生,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施录取。

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时先进行艺术类及体育类和提前批次招生院校的录取,再进行普通类招生院校的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统考阶段、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普通类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规则进行;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校考阶段、普通类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实行顺序志愿投档方式,按照“志愿优先、分数排序”的规则进行。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篇10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今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之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保障意义更加突出。各地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物价局要适应形势要求,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按照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法律素质,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学习任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落实***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确保全年以***组名义进行二次以上法制讲座。认真组织学习《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读本》。要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宪法以及与发展改革系统行***职能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职权法定理念。要制定详细的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并为广大干部职工学法提供便利条件。采用法院旁听、法制影视展播、以案说法等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法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际效果。保证全年每人自学时间不少于90小时,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50小时。为保证学有所获,要适时组织法制学习测试,开展机关内部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检验学习效果。

三、切实抓好干部职工法制培训工作。一是抓好法制宣传教育骨干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过硬的法制宣传教育骨干队伍。国家发展改革委普法办公室将举办专门培训班,重点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和物价局的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各地要结合实际,重点做好本地区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工作,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班,强化普法骨干队伍建设,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人员保障。二是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制定干部职工法律知识培训计划,并将计划落到实处,分期分批办好法律知识培训班。三是做好对行******人员的法制培训。举办行***许可、行***处罚、招标投标等重点方面行******人员岗位法律知识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行******水平。

四、积极推进法制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等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大张旗鼓地开展法制宣传,推动“法律进机关”活动深入开展。通过法制宣传,使公民、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深入了解与发展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遵法守法意识,强化对***府行为的监督。要按照全国普法办的部署要求,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系列宣传活动时机,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大力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及时做好新颁布的与发展改革系统履行职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促进新颁布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要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橱窗、专栏等传统宣传媒体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的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和更新本部门门户网站、纵向网站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建立法律法规规章资料库,及时、准确更新信息,扩充信息量,提高点击率,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效果和水平。

五、坚持学以致用。以学法普法推动立法工作,使立法工作重点更加突出,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更为科学,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重点立法任务按期完成。以学法普法推动规范***,切实做好行******依据梳理工作,清理、修改、废止不适应形势要求的行******依据。完善和推广***责任制、***公示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案卷评查制度。以学法普法推动行***复议工作能力和水平上台阶,不断创新行***复议案件审理方法,完善办案协作制度,加强上下级机关、同级机关之间以及机关内部法制工作机构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和配合,进一步提高行***复议工作质量,化解社会矛盾,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作用。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育系统科普工作计划10篇

学习

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新闻稿,申请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推进措施。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90所,录取2.5万名。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试点高校和招生数量稳步增长,总计公示入选考生19.8万名,

学习

大学实习报告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实习报告锦集十篇,物流实习报告范文。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

学习

顶岗实习报告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顶岗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顶岗实习报告总结,顶岗实习报告周记。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被学校安排其来_光电,实习完我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

学习

企业科普年度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科普年度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企业科普工作管理制度,企业科普工作简介怎么写。(二)推进科技***策和内容创新,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推进科技***策创新。出台了《关于鼓励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

学习

专业见习报告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见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专业见习报告的任务怎么写,专业见习报告。一、安全教育在参加工地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由于建筑行业是第二危险行业,每年都会因施工安全这方面做不好,导致人员伤亡、重伤,因此安全教育不容忽

学习

暑假实习报告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暑假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暑假实习报告汇总10篇,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学习

社区科普全年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科普全年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科普工作总结以及计划,社区科普工作规划。最后,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对会议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会议是在中国科协、***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之际进行的,召开及时

学习

年社区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年社区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年科普工作计划表,2018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进一步健全科普组织网络,完善科普工作领导机制,整合社区科普资源,完善社区科普设施功能,加强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以“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创建

学习

毕业实践报告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实践报告10篇,内容包括毕业实践报告十篇周记,毕业实践报告模板及范文。讲课期间,我跟许多职工交流过,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是多么强烈,更看到了学习的渴望,想起自己在家辛苦忙碌的父母,不禁油然产生一种敬意,在跟

学习

基层科普社区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基层科普社区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科普示范社区工作计划。推荐评审工作组依据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从各地州市推荐上报的107份申报材料中,评选出32个农村专业技

学习

学校地震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地震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校地震科普简报标题,学校网站开辟地震科普宣传专版。二、工作目标通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特殊时段重点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

学习

社区科普教育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科普教育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科普教育活动年度总结,社区科普教育近期发展规划。3、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家长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子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良

学习

农村小学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小学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农村小学科普推广活动预期成果,农村小学科普日活动计划。二、工作目标东港市是省科协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试点县(市)之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试点的行***村建立

学习

网上实习报告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网上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学生实习报告总结十篇,网络实习报告范文汇总5篇。公司的产品运到码头后按规定船期装船运输直到交到客户手中,当然在实习过程中从产品出国门到抵达另一端是看不到的,但是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装船出运也

学习

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新闻稿,申请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推进措施。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90所,录取2.5万名。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试点高校和招生数量稳步增长,总计公示入选考生19.8万名,

学习

企业科普年度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科普年度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企业科普工作管理制度,企业科普工作简介怎么写。(二)推进科技***策和内容创新,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推进科技***策创新。出台了《关于鼓励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

学习

社区科普全年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科普全年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科普工作总结以及计划,社区科普工作规划。最后,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对会议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会议是在中国科协、***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之际进行的,召开及时

学习

退休教师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退休教师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退休教师工作计划方案,退休教师2023年全年活动计划安排。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河南师范大学离退休教职工。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在河师大家属院,河师大中心花园,河师大田

学习

社区文化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文化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科普宣传全年计划书,社区宣传文化年度工作计划。今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将在全国评比表彰1?00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86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06名农村科普带头人,5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学习

科普基地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科普基地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科普示范基地工作总结,科普示范基地科普长廊。二是建立了科普长效机制自治区科协、财***厅始终坚持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表彰一批的原则,在全疆开展科普示范典型的培

学习

街道科普教育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街道科普教育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年度社区科普教育工作方案,社区科普教育活动计划。区科协:为深入贯彻落实***的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巩固扩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康街道按照区科协的统一部署,在

学习

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计划,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实施方案。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90所,录取2.5万名。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试点高校和招生数量稳步增长,总计公示入选考生19.8万名,录取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