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论文10篇

品牌定位论文篇1

关键词:品牌 文化定位 重要性 战略

现阶段,许多管理专家或广告策划人都将品牌作为生存和的核心因素。然而随着国际与本土品牌营销战的日益升温,再加上本土品牌价格战等综合因素,在我国消费者常常做的,是抛弃某个品牌而转向另一个品牌。在我国市场的这场竞赛中,消费者对许多品牌的忠诚度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在推动品牌上的任何的努力,都极有可能为自己确立声望,赢得公众的信赖,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何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忠诚,如何让品牌升华为消费者的一种信仰,引导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每一个品牌的终极使命。因此本文提倡从战略的角度去理解品牌,将品牌文化作为品牌战略的切入点,从高端理解品牌,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塑造品牌,这才是一个伟大品牌能够成长并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创建一个强大的品牌文化,其首要是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这是每一个品牌战略的核心,尽管不是所有最终拥有强大品牌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去进行品牌文化定位,但在实施过程中都注意到了品牌文化定位问题,并将其合理成功的解决。

品牌文化定位的重要性

所谓品牌文化定位是指将某种文化内涵注入到品牌之中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异。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品牌的品位

品牌文化定位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独具特色。通过传达诸如文化价值观、道德修养、文学、含量等,启发联想,引导愿景,建立心智模式,平衡美感等形成一定的品位,成为某一层次消费者文化品位的象征,从而得到消费者认可,使他们获得情感和理性的满足。如劳斯莱斯定位“皇家贵族间的座骑”;金利来代表着“充满魅力的男人”;索尼“永不步人后尘,披荆斩棘创无人问津的新领域”,成为世界闻名的“创新先锋”。

提高品牌价值,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情感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纽带,如果一种品牌不能深度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品牌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提升品牌文化意蕴,以情营销,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情有独钟”,增强品牌的人性创意和审美特性,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激起消费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引起兴趣,促进购买。

使品牌形象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忠诚

英特尔前总裁格罗夫曾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吸引不了注意力的产品将经不起市场的惊涛骇浪,注定要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只有独具特色、个性化的品牌文化定位,才会有别于同类产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不同的品牌附着不同的特定的文化,企业应对文化定位予以关注和运用。

品牌文化定位战略

关于如何进行品牌文化定位,很多企业家、专家们已有多方论述,但依笔者所见,最核心的主要有如下四条:

围绕品牌文化核心价值而展开

品牌在战略上的主要误区是企业的价值活动没有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品牌文化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要部分,应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和记住品牌的利益和个性,获得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戴。如同样是沐浴露,舒肤佳能“有效去除细菌”,六神代表的价值是“草本精华,凉爽、夏天使用最好”;同样是名车,宝马是“驾驶的乐趣”,沃尔沃定位于“安全”。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与个性,这些金字招牌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在各自的区隔内占据最高的份额。而消费者也因为对核心价值的认同,而产生对品牌的美好联想,对品牌有了忠诚度。

定位并全力维护和宣传品牌文化核心价值已成为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是创造百年金字招牌的秘诀。核心价值对品牌的影响犹如基因对人的影响,人类与大猩猩的基因的差别只有1%,但这是因为1%的差异,人类比大猩猩聪明了不知多少倍。可见,如果没有清晰定位品牌核心价值,一个品牌不可能成长为强势品牌。如果在核心价值上差了竞争品牌一点,品牌的获利能力可能会差成百倍、上千倍。

个性化定位

品牌策略家赖利莱特(Larry Light)说:“品牌的信息主要的焦点应该集中在与众不同之处,而非强调品牌有多便宜……” 俗话说:如果你想讨取所有人的欢心,那么你最后只能是众叛亲离,过宽过抽象的平庸的品牌文化就是没有文化。只有独具特色、匠心独运的品牌文化才能深入人心。如“七匹狼”已成为了追求成就、勇往直前、勇于挑战,年龄以30—40岁男士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男士精品形象,这种个性鲜明地突现男性精神的品牌文化,从而使七匹狼品牌以其深刻的文化品质,取得了男性群体消费生活的代言人地位。通过对男性精神的准确的把握,七匹狼公司将服装、酒类、茶品等产业统合在“男性文化”下,并围绕这一品牌文化,对各类产品进行了开发和定位;服装——自信、端重;酒类——潇洒、豪放;茶品——安静、遐想。这种将男性的主要性格特征全部融入到涉及的各行业中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是十分罕见的,因而形成巨大的竞争力。

成功的品牌文化定位都是彰显其个性的。通过品牌文化个性的塑造确定品牌的独特形象,才能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与目标消费者共鸣

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是产品销售的关键。定位需要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动机,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成功的定位一是必须简明扼要,抓住要点,不求说出产品全部优点但求说出异点。二是应能引起消费者共鸣。定位要有针对性,针对目标消费者关心的和他们的欣赏水平。三是定位必须是能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的,如不能让消费者作为评定品质的标准,定位便失去了意义。

任何产品的品牌文化都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定位要以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为准绳,突破信息传播沟通的障碍,将定位信息进驻于消费者心灵。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品牌管理的文化定位是否成功,取决于社会公众或目标消费者的评判。只有准确地表达出消费者的心声的文化,才能让消费者动心。品牌文化必须来自消费者内心的呼唤,又回归消费者的心灵,必须考虑目标消费群的特征,与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相吻合。如“悄悄豆”品牌正是抓住儿童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的独特心理特征,凭一句简单的广告诉求“悄悄豆,不要悄悄吃”而一举名扬全国。 因此,企业要想创造名牌,就必须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文化背景、消费观念、审美观、文化价值观及其特定需求,适应其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对其目标消费者定位才能成功。

发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中国“景泰兰”和法国“人头马”,承载了民族文化特色;无锡的“红豆”服装品牌和绍兴的“咸亨”酒店,分别借助人们早已熟悉和热爱的曹植和鲁迅的名篇挖掘出中华文化的沉淀。如“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这种定位已将金六福的品牌文化提升到一种民族的“福”。

经过定位之后,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就基本建立起来,至于一个品牌文化最终成功的道路,不同品牌有不同的诠释,但无论怎样,品牌文化的定位是每个企业必须努力完成的必要步骤。

:

1.白山.品牌力决定营销力.管理出版社,2004年8出版

品牌定位论文篇2

关键词:品牌定位差异化

产品越来越多,广告越来越嘈杂,消费者时间越来越少。在面对市场供给增多,差异减少,全球化特征增强,区域化减弱,竞争更激烈,合作更普遍的市场转变中,某些元素却是始终不能被忽视,甚至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品牌。“品牌!品牌!!品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呼声就越来越响。美国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区别专业营销者的最佳方式也许是看他们是否拥有对品牌的创造、维持、保护和扩展的能力。在60年代品牌大师大卫·奥格威就提出了品牌形象的主张,认为在产品销售中声誉和形象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特色都重要。而人们购买某种商品并不仅仅是因为商品本身的原因,而是他们往往要把这种商品的品牌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一提起香烟人们就会想到万宝路、555牌;提起车就想到了奔驰、宝马、丰田;提到品牌定位手表就想到了劳力士;提到饮料就想到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靠的就是品牌立足和生存。品牌的魔力是不想而知的,品牌本身就是财富。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要成功打造一个品牌,品牌定位已是举足轻重。以差异化为指导的定位路线显得越来越重要。差异或定位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一个特殊的形象,然后把这一特殊的形象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它让产品的品牌富有个性,诉求消费者关心,且是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东西,以此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诱导消费者的购买。

DifferentiateOrDie一书中,特劳特总结了8种现今对差异或定位品牌起作用的理论:

1.做第一名:哈佛大学一直被认为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大学,赫兹公司在全球汽车租赁业务上领先于安飞士公司,惠普在桌面型激光打印机中处于领先。因此,能够成为第一名对品牌的长期差别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有时候,第一名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以至于你的品牌名称会成为某类产品或行为的普通代名词。

2.拥有一种属性:特劳特强调说要利用属性作为品牌差别化的方法必须要牢记以下两条:(1)你不能拥有和竞争对手一样的属性。(2)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会使你的属性变得对你不利。

3.成为最强大的:例如:林肯是全美最畅销的豪华汽车。

4.拥有一种传统。

5.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6成为人们的首选: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别人想要的东西他才想要。而耐克是篮球巨星们最离不开的鞋。泰诺是医院最愿意使用的镇痛药,所以让你的品牌成为热门,为人们所优先选择。

7.拥有一种独特的性能。

品牌定位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营销;教育品牌

中***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146-02

教育品牌是学校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部浓缩,教育品牌具有一般品牌所具有的形象性、创新性、成长性、延伸性、保护性等特点;目前,教育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巨大吸引力正在被社会及教育界的广大有识之士所认识。

教育特别是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除了内强素质,办出特色外,笔者认为文化营销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育品牌本身应该蕴涵更丰富的价值、文化和思想因素,打造教育品牌更应该注重文化品位、精神价值的铸造和完善。

1 高职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

校园文化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发现并建立一种品牌与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在某一意识形态上能和谐共鸣的契合点。文化营销必须根植于品牌和组织文化,是借文化传递和提升品牌的内涵与价值的一种手段。

1.1 高职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涵义

高职学生教育消费需求指的是, 学生作为消费者, 支付了昂贵的教育成本(包括时间与生命), 作为教育市场上的买方, 犹如普通商品市场上的买方对卖方提供的商品有一定的要求一样, 学生有对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须满足自己要求的权力, 质询院校是否对得起自己交纳的学费, 相比普通高校学生而言, 其对职业能力与实践技能的要求更为强烈, 这是由高职院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1.2 高职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

高职学生作为消费者, 一方面期望通过接受教育服务, 使得自身人力资本获得最大增值, 以期毕业后尽快就业, 投资获得回报, 非消费性收益得以实现。同时, 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同时, 学生也有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教育消费的具体需求内容包括:

(1)对教学条件和资源的要求。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教育者, 也是具体的服务者, 学生所感受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是从教师言传身教中直接感受的。高职要求的是“双师型”教师, 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清楚地了解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方向, 懂得高职教育规律, 熟知生产管理, 服务工作实际, 且具有参与和指导实践能力, 在专业上具有专家水平。还有对学校基本硬件设施的要求, 如实验室设备, 计算机房, 藏书丰富的***书馆,教学设备, 完善的体育设施等。

(2)合理的课程设置和适切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要求。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 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课程内容是否适切时代要求, 直接关乎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关系到学生投资成本的效益。因为人的素质的发展、技能的形成、知识的丰富, 无不源于课程。高职设置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以此构建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发展, 这也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3)对教学服务满足心理特点的主观要求。人的行为方式无不打上个性的烙印, 人在具体行为时都希望符合自己的行为习惯, 这样才能感到舒适、自然。高职学生作为消费者, 作为***的生命个体, 必然要求学校的管理、教学制度、教师的授课方式、后勤服务等符合自己的心理特点与主观感受。

(4)对教学资源、效果的知情、选择、发表建议的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也必然对所购得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功用、价格等提出自己的要求, 知情权是消费者应具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只有真正有了知情权才会有选择权, 才可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并发表建议。

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营销的价值分析

将文化营销的主体定位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重要的因素,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巨大文化潜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又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它是一种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正是基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是主体文化的反映,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两个因素,使得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在文化营销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市场。

高职院校通过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凝聚人心,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实施文化营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把学生松散游离的个体凝聚成具有内核的群体

从培育高层次的文化――学校精神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阶段,学校的整体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还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考验,一所优秀的院校的学校精神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和提炼,而对高职院校而言,学校精神的培养,则需要更长的一段路要走。现今的高职院校大多还没能形成成熟的学校精神,如此导致的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学生归属感不强。

2.2 高职院校文化营销的推行是对固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弥补

原有“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出现“高分低能”,课程过多,使得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介绍,综合素质不高。而校园文化中所渗透的独特的价值观,文化氛围,社会氛围等可以弥补学生知识成长之外的道德,心理和社会性成长的空缺。当高职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面临各种社会现象,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往往会“从众”、“模仿”,从而“误入歧途”。

2.3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紧张感”和“枯燥感”

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体力和脑力恢复的调节剂,而且成为他们愉悦身心的剂,校园文化固有的特性不仅能够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促进健康情绪的产生和自制,坚韧意志品质的养成。除此之外,学校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在对社会主体反映时,结合自身高校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而这种具有高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则是文化营销中需要认真分析的,它将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和经济效益。同时,成功地文化营销的推行,会给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增强和作为一种教育品牌的影响力增强。

3 开展高职院校文化营销的实践对策研究

3.1 实施广告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任何一所高职院校在发展的初始期都离不开广告宣传,广告是学校对外传播信息的一个窗口,利用广告宣传自己的办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等信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学校,由于广告的投入成本比较大,因此,必须进行先期调查,通过合理预算,选择媒体,精心策划,增加创意,认真设计,诚信公布,信息反馈等多个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初创时期,宣传重点是通过最直接,最原始的报道首先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初步的印象,吸引其报考。在成长期,要在初创期宣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成熟期,要通过逐步细化,富有特色的宣传,保持对学校的兴趣,提高学校的可信度。

3.2 利用网络营销,拉近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的距离

建立各专业网站,并在网站上设立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的渠道,及时对学生和家长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消除双方的误解。减少学生及其家长将抱怨付诸于社会舆论的可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无时空限制性随时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从而使学生更方便的向老师提问,降低学生的求学成本,增加学生的满意度。

3.3 利用文化营销,营造出独特的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

文化营销是高职院校的营销重点,但又是耗时长,见效慢的营销方式,高职院校的文化营销应该从校训,校风开始,以人为本,结合自己的主要特点,着意打造自己的强项,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和客观环境的设计等活动中推行。教师的设计是围合式的设计,教师的位置位于中间。但只是引导和协调的中心,而不是权威的中心,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参与讨论和学习。可见营造出独特的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不仅要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上下功夫,还要在客观环境的设计上体现出这一特点。

3.4 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企业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职业素养体现在一个人工作习惯、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待人接物等很多方面,单纯依靠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现代企业文化十分注重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纪律观念和人生理想等,要多让学生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得以实现:

3.4.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要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职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现象。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敬,获得必要的物质利益。

3.4.2 锻炼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

要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真实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3.4.3 培养学生具有严格的纪律观念

职业纪律反映着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人们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尽管每个人的职业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守、诚实守信、认真负责。

3.4.4 强化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要让学生多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多了解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使之从内心产生一种从事本专业的自豪感,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从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成为企业和社会有用之才。高职院校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汲取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举措。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其途径也是多方面的。

参考文献

[1]高欣.21世纪中国高校校园文化走向[N].中国教育报,2000-09-20.

[2]李福华.高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品牌定位论文篇4

什么是品牌﹑品牌的准确定义

对品牌下定义是营销学的一个大问题,许多年以来,东西方对品牌都存在着许多错误理解。十大典型错误理解如下:

1, 品牌是产品加营销包装;

2, 品牌是概念;

3, 品牌是符号体系;

4, 品牌是服务加产品;

5, 品牌等于卖高价;

6, 品牌是消费关系;

7, 品牌是感觉;

8, 品牌是文化;

9, 品牌是附加值;

10, 品牌就是商誉。

以上十大品牌观,不是以偏概全,就是把品牌的结果和表现当作品牌本身;在理论上存在错误,在实践上造成品牌建设偏向或残缺,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指导不力。

那么,什么是品牌呢?简单扼要地说,品牌应该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的心理﹑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感受好,评价高,品牌价值就高,反之,则低。人和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对应物。我们在市场营销中说的品牌,则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即是公众对于某一特定商业人物,包括产品﹑商标﹑企业家﹑企业四大类型商业人物的综合感受和评价结晶物。

对应于以上十大错误理解,对品牌的正确理解如下:

1, 品牌的构成要素包括产品和营销包装,但并不仅仅是产品和营销包装;关键的是所有这一切需要通过消费者和公众认可,并形成肯定性评价,品牌不是在企业手里,而是在消费者和公众心灵中,品牌价值的大小由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公众来评价和决定,而不是企业产品和营销行为的完美程度所决定的。

2, 概念的确是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概念是品牌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品牌概念需要有品牌的标识和传播行为等其他部分的全面配合,光有概念做不成品牌;

3, 符号体系也只是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品牌标识识别系统,是品牌的可见的载体部分,就是包括理念符号在内的符号体系也仍然不是品牌,品牌必须经过公众的感受和评价,以公众的认可为准;

4, 服务已经包含进大产品的概念,服务和产品都只是品牌的一个基础的组成部分;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加品牌价值,但品牌的构成包含更多部分;

5, 品牌不等于卖高价,品牌也可以卖低价;价格只是产品的一个属性,而产品只是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

6, 品牌既包含消费关系,也包含非消费关系,如许多人认可宝马车,但他自己并不实际购买或打算购买宝马;没有品牌的产品服务也存在消费关系,因此消费关系对于品牌定义毫无用处;

7, 品牌不仅仅是感觉,更是多次感觉的最终综合结晶物;品牌不仅包含感性较多的感受的产物,而且包括理性较多的评价的产物;品牌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8, 品牌应该有文化,但并不必须或自然而然地有文化,有的著名品牌如“张小泉”剪刀,我并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文化;品牌文化是人为赋予培育的,或逐渐形成的,文化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品牌文化只是品牌的理念部分,没有产品及其他部分支持,品牌建设要落空;

9, 附加值是品牌建设产生的结果,可以用来衡量品牌价值,可以说是品牌的表现,但显然不是品牌本身;

10, 品牌不仅仅是无形的商誉,品牌还包括商品﹑标识﹑行为等有形的内容;另外,商誉本身是个模糊和不确切的需要定义的概念,不适合用于给品牌下定义。 第二部分

什么是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市场定位是企业对目标消费者或者说目标消费市场的选择。产品定位是在完成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企业对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许多人至今还把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混淆在一起,其实这两者完全是两回事。从理论上讲,应该先进行市场定位,然后才进行产品定位。在实际商业实践中,也有先完成了产品定位,然后才来补做市场定位的。

如牛仔裤的发明:市场定位在先,发明者首先发现的是淘金者需要一种耐穿耐磨的衣物,即发现目标市场在那里,然后才想到把帆布裁下来做成牛仔裤这种真实的产品。随身听的发明也是如此。那就是索尼老板首先意识到人们需要边行走边听音乐,也就是说发现有随身听的市场,然后才冒出了创造随身听这一产品的念头,产品定位才产生。这些都是市场定位先行的经典例子。

那么,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都定什么呢?

市场定位一般应定如下基本内容:

1, 总体市场分析;

2, 竞争对手分析;

3, 市场细分;

4, 目标市场选择;

5, 目标市场区域规划;

6, 经典目标市场和经典目标消费者市场特征描述;

7, 进入目标市场的时间和基本营销策略。

市场是一群有具体需求而且具有相应购买力的消费者集合。因此,市场定位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对把东西卖给谁这一人的问题的定位。而产品定位则更多的是对我们生产什么产品来卖给目标消费者这一物的问题的定位,它以人的定位为基础,但在具体内容上有根本差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产品定位是企业对选择怎样的产品特征及产品组合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决策。一般说来,产品定位定应该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 基本产品类别定位,即生产什么大类的基本产品来满足定位市场的需求,如:是生产服装呢还是生产鞋子?

2, 基本产品档次定位,这在市场定位中已研究,但在产品定位中更实际和具体;

3, 基本产品构成定位,即在产品的组成上应该如何决策,同样一类产品,但产品构成可能有较大区别;

4, 基本产品功能定位,即我们所选择的基本产品应该对消费者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5, 产品线长度决策,即产品线应该如何安排组织,是否所有产业链都自己做;

6, 产品宽度和深度决策,即花色品种﹑型号规格构成如何;

7, 产品外形及包装决策;

8, 产品的USP独特卖点是什么;

9, 产品价格决策,即价格定位策略;

10, 制定以4P模式为代表的,产品层次的营销组合及基本营销策略。

产品定位是对市场定位的具体化和落实,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受市场定位指导,但比市场定位更深入和细致。一般而言,在完成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较顺利地进行品牌定位。品牌定位解决的是:在市场差异化和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品牌差异化,以增强我们的产品竞争能力的问题,品牌定位以产品定位为基础,但其内容远远不止于产品定位。

品牌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上的商业性决策。品牌定位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 品牌MI理念系统部分:

1, 目标消费者文化特征分析;

2, 目标消费者消费心理需求分析;

3, 目标消费者文化形象标准描述;

4, 与3相对应的品牌文化的基本描述;

5, 品牌概念的提出;

6, 品牌价值观的提炼;

7, 品牌个性确定;

8, 品牌口号的提出;

二,品牌VI视觉识别系统部分

9, 品牌商标的设计;

10, 品牌产品包装设计;

11, 品牌道具设计;

12, 品牌环境设计;

13, 品牌公司形象设计;

14, 品牌标准视觉形象系统确定;

三,品牌BI行为识别系统部分

15, 品牌延伸规定;

16, 品牌输出规定;

17, 品牌传播计划及传播行为规范;

18, 品牌禁止行为规定;

19, 制定品牌管理办法。

四,品牌SI销售形象系统部分

20, 品牌销售人员形象设计;

21, 品牌销售服务规定;

22, 品牌经销商形象要求设计;

23, 品牌专卖店店面形象设计;

24, 品牌SI标准形象系统建立。

由以上所列的详细清单我们可以看出,品牌定位内容极其丰富,并且完全不同于市场定位或产品定位。

品牌定位论文篇5

[关键词]老字号 品牌定位 品牌激活

一、引言

对于许多老字号企业来说,中华老字号的招牌就是一块金光闪闪的品牌,品牌的得来可谓全不费功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受到了国内新品牌和不断涌入国内的“洋品牌”的强烈冲击,再加上老字号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和时代气息,许多老字号品牌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不少老字号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但是,中华老字号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独特产品工艺的积淀,其品牌价值有巨大的市场潜量,运用现代的品牌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独特的品牌定位,仍然可以激发老字号的品牌活力。

二、老字号企业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品牌定位是指企业根据品牌的特征、风格及目标市场中顾客需要的特点、要求,给企业品牌规定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位置。有学者认为,品牌定位是品牌市场营销的纲领。著名的品牌研究学者David A. Aaker曾经指出,“如果缺少定位,品牌就会像没有舵的船一样”。品牌定位是通过对市场和产品的研究,为企业的品牌选择正确的目标市场,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企业品牌建立与众不同的形象和风格。品牌定位不同于产品定位,品牌定位不单是为产品寻找目标市场,而是将市场、形象、情感、价值等转换为特定的竞争力,使消费者认同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品牌关系,提升品牌价值。

不少老字号的品牌已经存在,但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消费群体和消费偏好的改变,老字号离“品牌”越来越远。2007年,商务部调查显示:全国1600多家现存的中华老字号中,70%经营困难,20%勉强经营,只有10%蓬勃发展。因此,对老字号针对市场特征进行品牌定位,使其得到消费者的喜欢与偏爱,对激发老字号的品牌活力意义重大。功能性饮料“王老吉”的市场定位“怕上火喝王老吉”就使这种只在广东地区有固定消费者的凉茶突破了消费界限,将消费者锁定为爱吃麻辣、油炸食品、喜欢运动和熬夜这一类人群,通过广告设计和销售渠道的开拓,使这一古老品牌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老字号品牌定位分析工具

品牌定位是指通过营销活动反映出一种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地位关系,要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进行准确定位,首先要明确老字号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地位。我们可以用定量分析工具―排比***来分析品牌目前的位置,更准确地确定品牌在市场上的位置。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用于品牌定位和塑造品牌形象的元素也需要更多,用排比***可以很明确地分析这些因素。排比***是将个评价因子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列出来,在每一因子上分别比较各品牌的表现,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品牌定位。

***1是用排比***表示的中秋节前后月饼市场的例子,其中A、B是两家老字号企业的产品,C、D是现代品牌的产品。***中所示,影响月饼评价因子是按其重要性高低分别是包装、口味、价格、质量、知名度、历史、广告和服务。老字号A品牌的竞争力比较强,在包装、价格、质量、知名度和历史方面有优势,但在口味的多样化、广告和服务上不如现代品牌C;C是A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在口味和广告上具有创新性;B虽然也是老字号企业,有较强的知名度,但在包装、口味、价格、质量、广告和服务上都不如现代品牌C,因此要改进质量,注重创新和时代潮流;D品牌在各方面都表现平平。老字号品牌A通过该***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明确定位方向。老字号品牌B通过该***,可以着重宣传其历史和文化传同,在口味、质量上改进。

四、老字号品牌激活

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地位做出准确分析后,下一步就是激活老字号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老字号的品牌激活和品牌定位问题可以借鉴西方的品牌复兴理论。西方关于品牌复兴的研究归纳为基于认知心理学和基于社会心理学两个不同的视角。认知学派认为通过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回忆和识别来扩展品牌意识,其二是提高品牌形象的联想强度、赞誉度和独特性。社会心理学派认为品牌复兴的关键是唤醒消费者的怀旧情结,他们提出了品牌复兴4A理论框架,包括品牌故事(allegory)、理想化的品牌社群(arcadia)、品牌精髓(aura)和品牌悖论(antinomy)。何佳讯(2006)将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两种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建立了认知心理―社会心理联合视角的品牌活化(复兴)矩阵(brand revitalization matrix, BRM),提出了品牌复兴的四大根本策略,即唤醒记忆、扩展意识、复古风格和改变形象。

由品牌活化(复兴)矩阵可知,老字号的品牌激活可以采用唤醒记忆、扩展意识、复古风格、改变形象这四大策略。但是在品牌定位上,唤醒记忆和复古风格是基于老资产的定位方式;扩展意识和改变形象是基于新资产的定位方式。目前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产品又同质化严重;老字号的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低,但又独具特色,不少产品还是独家秘方。朱丽叶(2008)同过对老字号与现代品牌基于品牌联想的比较发现,老字号在诚信可靠、品质保证、历史文化、情感联结四个方面优于现代品牌,而在活力时尚、创新进取、管理先进与现代品牌存在差距。因此,基于老字号的市场和产品特点,老字号在品牌定位上应着力保证老资产(诚信、品质、文化)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要加入新资产(时尚、创新),即老字号的品牌定位是“保陈出新”。例如“王老吉”的定位虽然是“不上火喝王老吉”,“不上火”这一现代流行概念是“王老吉”的立脚点,但“王老吉”的百年凉茶历史,岭南药食同源的民间基础是“王老吉”品牌的基石,立足于百年凉茶基础上“不上火”的品牌定位使“王老吉”更有新意和市场说服力。

五、结论

本文是在已有的对品牌定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老字号企业的特点,对老字号企业品牌定位分析工具和激活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可以为老字号企业的品牌定位提供参考。品牌定位是品牌营销的关键环节,是品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保证。我国有老字号企业通过成功的品牌定位,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老当益壮;但是我国还有不少老字号企业,品牌概念模糊,仍然停留在产品阶段,需要加强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 汪秀英.品牌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3-3

[2] 何佳讯,李耀.品牌活化原理与决策方法探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11(21):50-52

品牌定位论文篇6

小说、诗歌、散文等这些文体的特点不断在我脑海中回转,同时也在不断搜寻品牌方面的知识进行逐一对号,小说的特点与品牌,诗歌的特点与品牌,散文的特点与品牌

突然,所有焦点都停留在散文与品牌的身上: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品牌核心价值是永恒的,并统帅企业经营和营销传播活动。

“对,”我一拍桌子激动说:“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定位、品牌表现的关系不正是“形”和“神”的关系吗?”

于是,开始对散文特点“神”与“形”进行逐一分析。

一、散文的“神”与品牌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散文中的“神”就是主题或叫中心思想,它构成了散文的核心,离开“神”也就不能够称之为散文,它所有的表现形式也就变成了行尸走肉。那么,对应品牌战略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价值在整体品牌战略中属于“神”的角色,也因此被称为品牌DNA,虽然不能算作品牌资产的一部分,但它是品牌资产积累的核心,缺少清晰的品牌核心价值会使品牌资产很难累加,或是积累起来比较慢,甚至有时候会形成负资产。

因此,企业在提炼自己品牌核心价值时一定要慎重。一方面要维持消费者对品牌已有正面的认知;另外一方面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内部资源。笔者为一些企业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中经常遵循这样几条原则,供大家参考。

一是差异竞争对手;二是能够与消费者共鸣,即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三是预留品牌延伸的管道;四是有助于品牌价值感的提升;五是符合企业现有资源;六是不与消费者对品牌的原有正面的认知相背离。按照这六大原则,再加上合理的方法(如笔者创立的“市场研究感觉推断法”、“竞争空白填补法”、“正反推导法”、“金三角排除法”等)既可提炼出科学、适合的品牌核心价值。

二、散文的“形”与品牌定位和品牌表现形式

在散文中的形就是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的一切表现形式,抒情也好,叙事也罢,都是作为形式演绎中心思想。相对品牌而言,就是品牌定位和品牌表现形式。

首先,品牌定位是如何作为“形”来演绎品牌核心价值的呢?我们通过喜之郎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喜之郎的品牌核心是“亲情”,也就相当于散文中的“神”。它以儿童市场为切入点进入市场,进而不断将触角伸到其他人群,成为大众消费品。它对于儿童的品牌定位是优秀的、健康快乐的,懂得分享的;对于青少年人的品牌定位是充满青春活动力的、友情分享的;对于情侣的品牌定位是浪漫;对于家庭的品牌定位是温馨、亲切的,充满幸福的;无论他在各个细分市场上怎么演绎,都没有偏离它的“神”——亲情。

其次,品牌表现形式。品牌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平面广告、电视广告以及其他的营销传播形式,还包括企业形象、品质理念、服务理念、生产工艺、内部管理等。

品牌定位论文篇7

对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相信业内人士都不陌生。两位先生对于营销理论的贡献已为天下人推崇,但基于定位理论的这本别册因为在整体的框架设计上有常识性的低级错误,让理论本身变味,即使是文中的很多闪亮观点,也难免变得零碎而杂乱起来。

一、“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又怎样?

整个别册从“定位理论”被美国营销学会评选为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展开。其实这是个有相当成色的荣誉,可惜作者让它为自己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顺着这根杆,作者的思维爬到一个目空一切的地步。字里行间好象做品牌就是做品类,成功的品牌就是品类做好了,不成功的品牌肯定是品类没做好!

特别可笑的是他们将世界成功企业创建品牌的方法分为A模式和J模式,找来大量的数据要证明符合品类理论的A模式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选择,而J模式必是衰败无疑的。先不说日立等公司赚钱少是不是就可以断定因为采取所谓的J品牌策略,但作者为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竟忘了分布与两个阵营中的最典型成功例子,一个是美国的GE,一个是韩国的三星,他们的成功不仅说明A、J模式之分显得草率,而且孰是孰非的判断更是不够客观。特别不能让人理解的是,作者又在后面的篇幅反复用GE和三星的成功来作为先进示例来讲。我想牵强附会、强词夺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其实定位理论本有它的巨大价值,因为在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品牌创建过程中,定位、品类都属于在前期运用的思考方式,对解决品牌的基础问题很有帮助。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定位理论也只是众多思考方式中的一种而已,USP、品牌屋、品牌形象等等理论虽然没有被评上“最有影响”,但不能否认有异曲同工之妙,换句话说,就算是现在,如果哪个人从来没接触过定位或品类理论,同样可以进行品牌战略层面的思考的。因为“最有影响”并不意味着非你不行!

二、用了品类战略就真的可以睡大觉吗?

虽然别册的题目叫做“如何打造品牌”,但文中反复提及品类战略对于宝洁、可口可乐、宝马、奔驰、七喜这样的品牌的成功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并且在如何寻找品类、如何将品类延伸至定位、形象等垂直问题上大费笔墨,以至于通篇没有站在品牌运营、品牌营销、品牌管理的高度展开论述,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作者坐在“影响最大”的宝座上不屑提及“非影响最大”那些理论,还是“品类战略”理论本身没来得充实与丰满这些内容。但真正的品牌运营者和管理者心里都清楚,后面的东西对一个品牌的成功太重要了,这就像大家说战略一样:战略在被执行出来前,都是一张废纸!

相反,很多品牌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在商业模式、成本控制、技术研发、流程管理等领域建立了非常立体的竞争优势,而所谓的“品类”只是在传播上的运用而已。这就像一个人,看病的时候分五官科、脑科、内科、心血管科、神经科,这“品类”理论充其量是遗传科,我们不能因为遗传科很重要,就什么病都说与DNA有关。说到这里,让我想起几十年前特劳特、里斯两位都是做广告出生、宣扬世界进入广告时代的呐喊者,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有了局限性的缘故!

三、品类战略真的很适合中国市场吗?

“品类”理论动不动就告诉我们只要做品牌,就一定要搞“品类”,不然你轻则前途暗淡,重则死得很难看。我觉得这是因为作者脱离企业战略讲“品类”理论的原因。

对于目前中国的很多企业来说,制定清晰的、可以分解成当下行动的企业经营战略比臆想出一个品类要重要得多,这里面有太多文章可做,就不在这赘述。

其次现在的中国市场远没有成熟到排排坐分果果的时代,没有什么既定的品类被占领到不可以被挑战的地步;

同时因为中国市场的复杂性,是一个多元化、多层级、多梯次的市场,空间大、机会多,是“工厂时代”、“市场时代”、“心智时代”三种类别并存的时代,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以业绩为思考导向,而不是品类。换句话说,就算是在某个品类有了所谓的第一、第二品牌,企业家们也千万不要傻傻地一定要“另辟蹊径”,不搞个新品类出来就不罢休。就像中国的超市市场,虽有沃尔玛、家乐福,但同样还有很多其他品牌活得很滋润,这就充分说明了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要客观、冷静地对待所谓的“品类战略”理论。

后记:

品牌定位论文篇8

[关键词] 品牌价值 形成机理 品牌识别系统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品牌价值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探讨品牌价值,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基于企业角度的品牌价值研究,这一观点认为品牌价值来源于品牌产品较之非品牌产品所获的价值增值,包括品牌差异性产生的销售价值(Pierre Berthon et al.,1999)、持续的竞争优势、稳定的未来收益和长期的现金流等;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研究认为,品牌价值源于消费者效用,品牌通过减少消费者搜寻成本、简化购买决策、增强购买信心(Aaker,1991),从而满足其个人识别效用、社会识别效用和地位表达作用(宁昌会,2005),使其获得功能、心理及经济上的三重价值(Neol Capon et al.,2001)。尽管上述研究对品牌价值理论的完善和管理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不足和亟待完善之处。上述两种观点都是从品牌价值的某一个相关主体进行研究,缺乏对品牌价值的整体系统认识,结果难免偏颇;另一方面,上述研究的目的多属于“任务导向型”,出于收购或资产重组目的,对品牌财务价值进行评估测量的“实践”性研究,缺乏对品牌价值理论根源的追溯。基于上述研究的不足,本文旨在从理论角度重新诠释品牌价值,系统分析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品牌策略提供指导。

二、品牌价值内涵分析

价值理论的多样化,使得品牌价值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品牌价值是品牌客户、渠道成员和母公司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联合行动,能使该品牌产品获得比未取得品牌名称时更大的销量和更多的利益,还能使该品牌在竞争中获得一个更强劲、更稳定、更特殊的优势(凯文・凯勒,2003),这一定义强调了品牌价值的构成因素和形成原因;而根据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品牌价值是人们是否继续购买某一品牌的意愿,可由顾客忠诚度以及细分市场等指标测度,这一定义则侧重于通过顾客的效用感受来评价品牌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之所以有价值,不仅在于品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涵的沉淀成本,而且在于它是否能为相关主体带来价值,即是否能为其创造主体带来更高的溢价以及未来稳定的收益,是否能满足使用主体一系列情感和功能效用。所以品牌价值是企业和消费者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一个系统概念。它体现在企业通过对品牌的专有和垄断获得的物质文化等综合价值以及消费者通过对品牌的购买和使用获得的功能和情感价值。

三、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分析

根据品牌价值的定义可以看出,品牌价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各方面主体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品牌价值创造阶段、转化阶段和实现阶段。不同实施主体在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共同促成品牌价值的最终形成。

1.品牌价值创造阶段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品牌价值首先是凝结在品牌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涉及了企业品牌行为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品牌价值的形成首先依赖于企业的行为,包括丰富的企业资源和适宜的品牌战略措施,这是品牌价值创造阶段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

(1)企业资源

企业品牌战略活动创造了品牌价值。但这些活动本身是基于企业的能力,即其所拥有的资源。只有企业拥有必要的资源以及具备有效协调的能力,才能保证其品牌战略活动的实施。企业资源包括厂房设备、资本等有形资产以及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文化等无形资产。传统上,企业的资本和有形资产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源,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技术创新已经取代了生产成为拉动经济的发动机,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公司的文化、员工和组织结构等这些无形资产是其保持良好经营的关键。2000年,世界排名前20的企业价值中,超过80%的部分是由无形资产创造的(Peter Doyle,2001)。

(2)企业品牌战略

企业品牌战略包括品牌定位、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品牌文化等内容。

①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购买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不同特征把市场分割为若干个群体,企业结合自身能力和产品特征,准确将其品牌定位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细分市场。一个企业不论它的规模有多大,它所拥有的资源相对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满足市场上的所有需求,必须通过品牌定位确定目标市场,从而集中核心资源,有的放矢的实施战略。品牌定位成为了品牌要素组合的战略起源。

②生产管理:尼尔森公司通过对一些迅速取得成功的品牌的研究发现,产品对于品牌的成功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凯文・莱恩・凯勒(Kelvin Lane Keller,2003)曾指出,产品本身即是品牌的核心。品牌呈现于消费者面前,消费者首先感受到的即是质量、技术、功能、价格等产品因素,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规模化、标准化和差异性是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这是因为,企业规模化生产可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从而使品牌的价格定位在对自己有利的水平上,增强竞争能力;标准化生产可带动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保障产品质量,维持品牌的持久竞争力;而差异化生产可满足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价值。

③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开展品牌战略的保障环节,企业只有拥有了稳定高效的供给、生产、流通以及销售流程,才能保障其产品、渠道、规模、营销等战略的实施。因为仅靠作为供应链某个环节的企业自身无法完全控制产品的质量,只有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帮助其及时方便的获得。而且,品牌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竞争力,在整个流程供应链条上调配资源,优势互补,集中优势发展品牌核心竞争力。例如,企业可以将自身并不擅长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又弥补自身不足,提高效率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最终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高品质产品。

④品牌营销:在企业的品牌运营过程中,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竞争的主要推动力量。它是指企业在完成了其品牌定位和生产活动后,随着品牌价值和文化的逐步培养,将品牌内涵向消费者推广的行为,目的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深消费者的品牌的认知。常见的品牌营销方式有传统媒体广告、促销活动、他人推荐以及渠道建设活动等。

⑤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指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管理制度以及品牌形象等。不同的品牌,附着不同的特定文化。一个具有深刻文化积淀的品牌必定能够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与众不同的特质,不仅能够激励企业职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同时带给消费者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联想,增加品牌情感价值。因而,品牌文化成为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品牌战略有效的支持系统。

2.品牌价值实现阶段

按照新古典主义价值论的观点,品牌价值体现在消费者拥有品牌后所获得的效用大小上。尽管企业是品牌价值的创造者,但只有得到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认同并实施其购买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品牌价值。因而,消费者的品牌购买行为决定了品牌价值能否最终形成。本文在对众多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得到了消费者针对品牌的购买行为要素模型。该模型认为,消费者品牌购买行为受到了包括产品质量、种类、价格、广告、促销、品牌知名度、购买环境、购买方便性以及品牌名称、包装和品牌形象等外部因素,消费者样本特征等内部因素和产品大类属性等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样本特征和产品大类属性虽然对消费者品牌购买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一种间接行为,并不直接影响品牌特性,是通过影响品牌外部因素刺激消费者行为。例如,消费者样本特征影响了企业对品牌外部因素的选择和控制程度;产品大类属性决定了哪些外部因素作为影响消费者品牌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如同一样本特征的消费者,面对奢侈品和快速消费品,影响其品牌购买行为的因素就大不相同。

3.品牌价值转化阶段

企业和消费者作为品牌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保证了品牌价值的最终形成。然而,品牌价值若要顺利获得实现,仅考虑这一系统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两端是不够的,企业的资源并不能够自发的生成消费者的价值,二者之间需要联结和转化。品牌识别系统正是联结企业与消费者的有效工具。

所谓品牌识别系统(Brand Identity System,BIS),是企业通过各种沟通手段试***达到的品牌预期的状态(宁昌会,2005),可由前文描述的品牌产品要素、组织要素、符号要素以及象征要素四部分组成。品牌的产品要素指的是产品的质量、价格、种类等物质属性,这类要素是品牌存在的基础;品牌的组织要素就是与品牌产品相关的组织保障因素,如品牌渠道控制、营销策略等;品牌的符号要素包括品牌的名称、包装、***案以及缩写等标志物;品牌的象征要素指的是品牌个性,代表了品牌的情感价值。

从企业角度看,品牌识别系统是企业品牌战略活动的导向性目标,而从消费者角度看,品牌识别系统是消费者易于接受和感知的品牌价值要素,因而,品牌识别系统自然成为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结体。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品牌价值的形成是一个由多个主体控制的系统过程。企业整合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出品牌价值,经由品牌识别系统将其转化成消费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品牌要素,并构成影响其品牌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最终实现了品牌价值的“企业-消费者”流动过程;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市场分析和调研活动,将调查所得消费者品牌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分析和重要性测度,进而明确了品牌识别系统内的关键要素及其重要程度,这些指向性要素作为企业品牌战略的发展方向,指导着企业具体品牌策略的制定,这一流程属于信息的“消费者-企业”逆向传递过程。

参考文献:

[1](美)戴维・阿克著吕一林译:创建强势品牌[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2]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3]宁昌会: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应用[J].中国工商经济,2005,10

[4]斯科特・戴维斯著刘莹等译:品牌资产管理[M].中国财***经济出版社, 2006

品牌定位论文篇9

【关键词】 定位 广告 品牌

欧洲是很多奢侈品品牌的发源地,其中不乏上百年的老品牌如夏奈尔、爱马仕、DG、路易・威登、范思哲等,在品牌经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告的变迁见证了品牌的文化传承,那么最初的品牌定位是什么?广告是如何顺应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巩固品牌定位的?本文带着这两个疑问,以夏奈尔五号香水电视广告为例深度剖析广告是如何表现品牌定位的,以期为中国广告同行提供借鉴。

一、定位理论概述

定位理论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9年,广告经理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position)的概念,当时美国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USP理论已显现出局限性,在卖点的选择上难免出现重复。于是在他们合著的《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一书中,提出“定位并非对产品本身做什么行动。定位是要针对顾客的心理采取行动,要在顾客的心目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顾名思义,品牌定位是对品牌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或者说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

宝洁公司的海飞丝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去头屑,在去头屑市场当中,与其他竞争品牌如清扬、采乐、康王等相比,海飞丝一直占据着去头屑市场的头把交椅,可以说成功的广告是打造海飞丝去屑定位的有利工具。可见,任何品牌要想在市场中被消费者所记住,必须有一个独特的定位。

二、夏奈尔五号两则广告的品牌定位解析

著名的国际时尚品牌通过几十年甚至是百余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各种成功的定位,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可以说定位是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一个强烈的特点,这个特点被消费者所认可,并且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法国品牌夏奈尔,“永远的黑白”,诠释着女人的***、勇敢和自我。而同为法国品牌的迪奥更加性感、激情,作品中多使用金色和艳丽色彩。美国品牌安娜苏是一个华裔的美国籍女子创立,表现的则是少女的魅惑、妖艳和叛逆。意大利品牌DG诠释的是一种宫廷的奢华和冷艳。这些时尚品牌在市场中打造出了各自鲜明的定位和个性,犹如红楼梦中性格容貌迥异的女子各自具有自己的形象和性格。研究这些品牌是如何塑造定位并且成功传播,对我国的时尚行业走向国际并真正具备品牌竞争力有现实的意义。本文试***以夏奈尔五号香水的电视广告为蓝本,分析广告对品牌文化定位塑造的影响并为中国广告业提出值得借鉴之处。

夏奈尔五号是非常具有夏奈尔个人色彩的一款作品,要了解这款香水的品牌文化定位可以从她的一生去寻找答案。夏奈尔1883年出生于贫穷人家,性格活泼,早年曾是酒吧歌手,后来在情人的资助下创立了自己的帽子店和服装店,她一生未婚但从不缺少爱情,她的情人对她事业的支持和帮助颇多,每一个男人都成为激发她灵感的源泉。说夏奈尔是一个时装大师不如说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在她的作品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寻找改变的灵感。为了方便骑马,她创造了女人穿的裤子,将女性从蓬蓬裙中***出来,让女人的生活更简单和舒适,从而也创造了另一种女性之美。为了追求自我和艺术,她没有选择束缚事业的婚姻,而是痴迷于服装、香水、帽子的研究中,可见她个性中的***和自我。1921年,夏奈尔五号香水诞生,作为她亲手研发的一款产品不可避免地受到她本人个性的影响,从她的产品成分说,香水的味道极具中性色彩,她的调香师大胆使用了乙醛,使得香水的味道更有层次,她以抽象为目的,回避了纯粹的花朵芳香,明显区别于其他香水品牌。从香水曾使用过的包装来看,都是方形或长方形,纯净、简洁,没有任何缀饰,甚至有些有几分刚硬,香水外包装的黑色字眼呈现于白底上。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她的生活方式和特立独行并不是时代所追崇的,时代的局限性让她的很多朋友甚至情人认为她刚性有余而女性温柔不足,但是她依然坚持自我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创造了服饰史上简单、纯净的独特风格,后期的伊夫・圣罗兰、Jil Sander都受到她的影响创造了极简主义风格。这种极简的风格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一个大胆的突破,与那些极其矫饰的其他香水相比显得别具一格,但正是这种个性成为夏奈尔品牌的精神之源。

初步了解了夏奈尔五号香水的品牌文化定位之后,就不难发现广告是如何表现和诠释品牌精神的。世界级创意总监贾克・海卢从1965年到2007年,要求全球最耀眼的明星来诠释这款香水,1968年凯瑟琳・德芙纳用法式优雅诠释,之后又有坎迪斯・伯根、苏茜・帕克、劳伦・赫顿、卡洛・波娃、妮可・基德曼、奥黛丽・塔***、影帝布拉德・皮特答应为夏奈尔五号代言。本文主要解析妮可・德曼和布拉德・皮特为代言的两个作品。妮可・基德曼现年47岁,曾是巨星汤姆克鲁斯的前妻,他们有过十年的婚姻,最终因为两个人都过于强势而离婚。之所以选择妮可作为夏奈尔五号香水的代言人,是因为她的个性与夏奈尔五号所要表现的***、勇敢和自我的品牌精神相契合。拍摄于2004年的广告中,深沉的钢琴音乐背景,男主角坐在黄色出租车内,他穿着白色简单衬衣和牛仔裤独白:“当我苏醒过来,进入这个梦境,我一定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那个人,谁有知道她到底是谁?”和巨星妮可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偶遇,电视中正播映妮可的失踪,男主角和妮可惊鸿一瞥,于是开启了一段浪漫爱情的旅程,广告男主角独白:“当她进入我的生活。”当男主角问妮可你是谁的时候,她没有回答自己是明星的事实身份,而是说自己是个舞者。妮可向他表达爱情说出了“我爱你”,也许在爱人的眼中,事业、金钱、地位皆为浮云,爱的仅仅是真正的对方。经纪人要挟妮可必须第二日到场参加活动,妮可回答不在乎明天。妮可最终来到红地毯,所有记者涌过来拍摄妮可,在闪亮的镁光灯下,妮可频频回望身后坐在夏奈尔大楼上夏奈尔品牌标志上弯钩里的男孩,男主角独白:“然后她离开了,除非她会忘记,我想,我不会,她的吻,她的微笑,和她的香水!”广告在两人的深情对视中结束。这则广告,描绘了一个成功的女士偶遇爱情的故事,对于这类女性来说,爱情不是改变地位和命运的筹码,爱情之于她们是很自然的,在相遇的刹那产生了真正的两情相悦。这不正是夏奈尔追求自我的精神体现吗?广告完美的表现了夏奈尔五号香水的品牌定位:***、勇敢自我的成功女性,享受爱情,绝世而***的特征个性。

再到夏奈尔五号的最新代言人布拉德・皮特,在他代言的作品中,他披着金色的长发,蓝色的眼睛深情的注视着前方,表情深刻而平静的叙述了一段对白:“这不是一段旅程,旅程总有终点,但我们会继续。世界在转,我们也随着转变,当计划消逝,梦成为主宰。无论我去哪里,都有你。我的幸运,我的命运,我的未来。无可取代。”这是一则只有黑白灰的广告,没有了艳丽色彩,没有动人剧情,只有一个男人对爱人的独白,这是他对爱妻安吉丽娜・朱莉的表白,与妮可和她前夫一样,皮特夫妻也是好莱坞巨星,却因为彼此的优秀而深深相爱相守,广告的主角是皮特,但是通过皮特描绘了其妻朱莉的魅力所在。将夏奈尔五号香水的两则广告对比发现,皮特代言显得更为深刻,更加体现了优秀女性的另一种不可言喻的女性魅力,只有内心强大的男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美。正如夏奈尔本人所说:“我找到了女人味的永恒奥秘。”

三、夏奈尔五号广告对我国时尚品牌定位管理的借鉴

1、品牌精确定位

在时尚奢侈品市场中,佼佼者非常多,如果品牌没有一个鲜明的定位特征将很快被消费大众所遗忘,夏奈尔五号至今已存在近百年,它的广告代言人在不断改变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品味,但是***勇敢自我的精神却从未改变,品牌的文化精髓保持不变。夏奈尔五号的这个独特定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几代时尚大师通过百年努力营造而来。品牌的精神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而是品牌创始人真性情流露的体现,夏奈尔女士对人类的贡献不是设计了美丽的服饰,而是将女人从繁琐的服装中***出来,是人类服饰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服饰史上改变历史的创造者。古今多少王侯将相富甲豪绅,都被历史所淹没,而那些改变历史创造了历史的人却被人们深深地记住,人们无法记住明朝皇帝的故事和名字,却记住了徐霞客、唐伯虎的名字,他们同出一时代但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却是不一的。对中国的时尚品牌来说,吸取东方的神秘元素,发自内心呼唤的研发创新是打造成功的品牌基础,正如当年的夏奈尔并不是出于贫穷而选择时尚,而是为了追求自我之实现,追求内心中真正的那个自己,每一个优秀的品牌来自创始人的灵魂深处。

2、加强艺术修养

反复观看上述两则广告,每一次都有美好的感受,无论是背景音乐的魅力,还是色彩***案构***,爱情剧情的唯美,尤其是摄影水平之高,有很多值得我国广告人学习的地方,但是修养的构成也并不是通过学习一些专业理论就可以得来,而是通过研究欣赏大量的世界级杂志、广告、电影而内化成艺术修养,正如人类品行的修养要从小开始一样,艺术修养的提高凝聚了时间、悟性和对美的追求。我国广告片在教育意义和宣传推广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从艺术品味的角度,距离世界水平尚有差距,广告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欣赏美的作品,才能内化成自己内在的艺术修养,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广告艺术作品,并藉此提高国民的艺术修养和品味。

3、以不变应万变

在品牌精神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改变广告形式,品牌精神的打造是长期的,广告的目的也不全是广而告之,而是将品牌精神深深刻入消费者的内心,比如可口可乐这个百年品牌已经人尽皆知,即使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可以买到一瓶和美国无异的产品,对全世界人民来说没有不知道可口可乐的,可是这家公司依然从销售利润中拨付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广告就是为了保持可口可口的品牌精神:快乐和自如。夏奈尔五号香水启用过很多巨星,不断地适应着消费者的喜好的变化,但是夏奈尔五号***、勇敢和自我的品牌精神却从来没有改变,这正是品牌魅力经久不衰的体现。我国为百年品牌数量不多,在改变广告形式的同时,品牌的精神日渐模糊,只留下百年传承的印象,但是传承的是什么变得模糊不清。寻找新的品牌精神,既是对以往经营品牌管理的一种浪费,也是品牌生命难以持久的原因之一。所以,无论是哪一代接管品牌经营,都应该弘扬品牌创始人始终如一的精神和文化。

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定位理论的历史要短的多,如果说定位理论是树干是核心,那么广告的形式则是枝叶,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世界顶级的奢侈品牌大多数有百余年的历史,这些品牌的经营也正是以品牌定位为核心,不断变化广告形式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的变化。

品牌定位论文篇10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品牌个性;品牌资产;旅游目的地;理论发展脉络

[中***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4-0035-013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3.04.004

1.引言

品牌是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也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热点命题。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MSI)2002-2012年间公布的顶级优先研究指南中,品牌和品牌化研究一直位列其中,这说明了近年来其在业界与学界的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游客可选择旅游目的地数量不断增加,基于功能属性的目的地定位极易被取代。因此,目的地品牌化建设与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过去的十几年中,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走向了品牌化的发展方向,学者们也开始关注与涉及这一研究领域。对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讲,当其品牌拥有一种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便可在诸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虽早在20世纪60年代,品牌个性研究就已占据了品牌研究的主导地位,但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出现还相对较晚。因此,有必要从品牌个性理论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阶段性的整理与分析,以勾勒与呈现其基本的发展脉络,这不仅对我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使国内学界从整体上把握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基本动态。

本文分析使用的文献主要为2000年以后刊发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成果,文献的获取以题目和关键词中包含“brand personality”为选取标准;同时,为了清晰地呈现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理论来源,分析中也增加了心理学人格特质理论及营销领域品牌个性理论的相关成果评述,以期从理论根源上呈现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为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提供参考。

2.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理论来源

2.1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也被称为个性理论。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人格面具),是指戏剧演员所使用的一种面具(mask),引申为戏剧中演员戴各种面具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人格还包含了许多主观的社会或情绪特质,一些我们无法直接看见或人们刻意隐藏的个性。因此,人格可以被定义为一组持久而独特的个人特征集合,该特征集合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人格研究虽发端于心理学,但心理学家对其看法也不尽相同。吉尔福特(Guilford)认为人格并不是由单一特质所造成,人格是个人特征、属性和特性的总和,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持续且特殊的特质;奥尔波特(Allport)则认为人格特质是心理系统的动态组合,决定个人与外在环境互动的独特形式,运用“人格特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个人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一个人的喜好、价值观往往反映在其个性特质上,而一个人的人格也往往会影响其工作行为;艾森克和艾森克(Eysenck&Eysenck)提出人格是稳定且持久性的组织,为个体所具有的性格、气质、智慧,决定对外在环境适应的独特性;考斯特和麦克雷(Costa&McCrae)则认为人格特质是一种独特的个体行为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会稳定持续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法勒斯(Phares)认为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持久性情感模式、思考和态度;瑟沃尼与普汶(Cervone&Pervin)则认为人格是可以解释人类的感觉、想法与行为的一致性的一组特征。

综上,虽然学者们对人格特质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其表述均呈现了3个对人格特质的基本描述,即独特性(人格是由遗传、成熟、环境、学习等因素交互影响下发展形成的,因影响因素有所差异,所以个体的人格也不尽相同)、整体性(人格是身心合一的组织,一个人生理上的变异情形会影响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同样,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其个体观念和行为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求人格完整)和持续性(个体人格在异常重大的环境压力下会产生改变,但是一般情况下,人格特征具有持续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以往的人格特质研究理论可大致划分为7种类型,即类型论(Type Theory)、心理动机论(Psychoanalytic Theory)、自我论(Self Theory)、气质论(Temperature Theory)、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认知论(cognitive theory)和特质论(trait theory)。特质论研究中,由高德伯格(Goldberg)提出,经由考斯特和麦克雷所完善的人格大五因素论(Big Five)影响最大,其将人格特质划分为5种类型,即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和善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测量量表由181个(NEO-PI)和240个(NEO-PI-R)形容词构成,以李克特量表5点式构成。其后,该研究理论与测量方式被不断完善,并成功进行了跨文化群体测量应用。

2.2品牌个性理论

品牌一词源于北欧文字“brandr”,指加以“烙印”的意思,本意为牲畜主人用以标记与识别动物的方式。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将品牌定义为一个名称(name)、词语(term)、标志(sign)、象征(symbol)、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用以辨识卖方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与服务有所区别。

从人们赋予无生命物体人格特质的现象可以看出,品牌可拥有人格特质的可能,如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如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种族)、生活形态(如活动、兴趣和意见)、人格特质(如外向、内向、随和与依赖)等形容人类的形容词,都可以用于描述品牌的个性特征。因此,有学者将品牌个性概念化为“一组与品牌有关的人格特质”;与产品相关属性所提供的实用相比,品牌个性提供了象征性价值与自我表達功能;在与消费者互动后,则可进一步与消费者形成品牌关系。微(Wee)的研究发现,品牌个性运作就如同人类人格特质一样,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但两者成因却不尽相同;人格特质来自文化、社会阶层、家庭、态度与信念、遗传与体型等;而品牌个性却非产品/品牌所固有,是由品牌营销活动所塑造的,以及消费者与品牌互动后的反应所附加的。换言之,品牌个性是品牌人性化的一面,是消费者在认知品牌的过程中,与品牌产生的情感反应,进而赋予该品牌的一些人格特质。

早期衡量品牌个性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依目的而设计的量表,缺点是过于主观,以至于常常漏失关键的个性特征;另一种是直接采用人格特质量表,然而量表的某些个性特征可能无法被品牌反映出来,其信度和效度曾备受质疑。直到1997年,阿克(Aaker)发展出了跨产品类别、具有强韧性的品牌个性量表后,品牌个性才有了共同的衡量标准。阿克认为品牌个性如同人格的本质一样,都具有较为持久且可与他者区隔的“一组特质”,其可以用形容人的词汇来加以描述。因此参考人格五因素模型(five factors model),并借用心理学领域所采用的人格量表、营销学领域所采用的人格量表及质性研究成果,由25位受测者回应中,将所获取的309个个性特征缩减为114个;并最终选出60个形象鲜明的品牌,1000位美国受测者,从所提取的个性特征中发展出品牌个性量表,用以构架与测量品牌个性的特征组合,并得到真诚(sincerity)、刺激(excitement)、才能(competence)、教养(sophistication)与粗犷(ruggedness)5大品牌个性维度,细分为15个层面共42个个性特征。该量表的跨产品类别、跨被试群体检验可解释不同品牌的个性差异(達93%),也因其维度的稳定性,并具有效度、类化性和强韧性等特征,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使用。2001年,阿克等在日本和西班牙进行的跨文化品牌个性调查,试***找出具有文化适应性的品牌个性量表,得到日本品牌个性特征维度为真诚(sincerity)、刺激(excitement)、才能(competence)、教养(sophistication)与平和(peacefulness);西班牙品牌个性具有刺激(excitement)、热情(passion)、和平(peacefulness)、教养(sophistication)和真诚(sincerity)5个维度。之后,品牌个性大五量表被广泛加以应用,在法国、意大利、韩国、德国、瑞典、荷兰、克罗地亚、比利时,乃至中国都得到不同验证与应用。这说明了文化背景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品牌个性的维度构成,但总体上,经由阿克研究所确立并得以发展的,以大五量表为核心的品牌个性理论具有跨文化稳定性,该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和解释性得到了充分检验。

3.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

目的地品牌个性(destination brand personality)也被称为目的地个性(destination personality),艾金吉(Ekinci)和豪森尼(Hosany)在阿克品牌个性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游客所认同的与目的地相互关联的一组个性特征”。一个旅游目的地通过品牌个性的塑造与运用,的确可以从众多目的地中凸显自身特色,使游客容易辨识和选择。

笔者汇总了近年来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成果(见表1)。鉴于品牌个性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者们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维度的观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体上基本继承和延续了阿克的品牌个性尺度。最早将品牌个性研究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是汉德森(Henderson),其使用了非结构化访谈评价探讨了如何利用品牌个性特征来打造新加坡旅游目的地形象,并使其成为亚洲的旅游目的地新品牌,研究发现了新加坡具有6个目的地品牌个性特征,即国际性的(cosmopolitan)、年轻的(youthful)、活跃的(vibrant)、现代亚洲的(modern Asia)、可信赖的(reliability)和安逸的(comfort)。艾金吉和豪森尼则第一个将阿克的品牌个性研究框架应用于旅游目的地领域;他们的研究证实欧洲一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品牌个性包含3个共通性维度特征,即真诚、激情和欢乐。根据以往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结论,可以对其理论构成和测量方式总结如下:(1)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方式和理论构成与品牌个性研究一脉相承。从表1可知,多数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在测量方式和理论基础使用上都延续并使用了阿克于1997年的研究成果,在测量问项上以个性形容词为主,以李克特量表5点式构成问项的回答方式。(2)不同测量方法使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特征具有差异性。以往研究中,使用结构化测量方式会使目的地品牌个性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维度特征,即真诚、刺激和欢乐;非结构化测量方式能使目的地品牌个性呈现更多特质,与结构化测量方式形成有益的补充,非结构化测量结论往往更有益于旅游目的地进行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策制定。(3)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特征会因消费群体文化背景差异呈现不同的维度特征。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与文化不可分割,并存在一种相互构成的关系,文化差异在个体中的显现往往通过国籍划分来加以实现。同类或异类品牌个性或目的地品牌个性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该特征说明,目的地品牌个性特征的分析与测量,不能依赖单一的测量方式,不同的测量方式各有特点,需要有机结合结构与非结构测量技术,以期获取较为全面的目的地品牌个性特征维度。

4.研究脉络分析

4.1理论来源

从上述文献分析可知,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与品牌个性理论一脉相承,而品牌个性的理论来源与研究方法主要受个性理论中人类个性研究的启示。2010年,梁和劳(Leung&Law)的最新研究较为细致地分析个性理论在旅游和酒店研究领域的应用发展脉络(见***1)。其研究将个性理论的应用发展划分为两大分支领域:人类个性研究和品牌个性研究。从其研究分析可知,人类个性研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其分支理论延展到控制、生物学、心理内、认知/实验、社会/文化和调节等6大范畴;6大范畴中以控制范畴研究最为丰富,约为人类个性研究总量的47%;控制范畴的特质与大五研究约占该范畴总量的55.32%。这两个分支内容正是品牌个性理论的主要来源。

相对而言,旅游与酒店研究领域对人格理论研究总量贡献相对较低(约为总量的13%),但人类个性研究各范畴成果在旅游与酒店研究领域均有应用和检验,研究相对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消费者旅游产品购买与决策、休闲活动、旅游与休闲教育、旅游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针对2010年梁和劳的研究分析结论,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点要加以补充说明。首先,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源于品牌个性理论,而品牌个性理论又源自个性心理学,这其中虽有明确的理论递进和延展关系,但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仅以特质和大五为理论基础,呈现出“目的地品牌个性一品牌个性一个性心理(特质与大五)”这种单一的理论递进关系。追溯理论根源可知,个性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对人的研究有所不同,虽然其他心理学研究领域也关注“个性”,但个性心理学更加关注整体的人,是心理学领域最具整合性的个性研究领域。总体看,个性心理学基本结构包括了理论、研究(经验或实证)、测评和应用;其中,测评服务于理论和研究,并以理论和研究为根据,应用也是理论、研究和测评方法的应用。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同属个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范畴,测评上还相对欠缺。其次,旅游研究涉及如文化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目前研究主要以心理学和管理学为学科依靠,研究广度还有待加强。同时,以心理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旅游应用研究更多需要的是通过目的地品牌个性来预测与分析消费者行为意***与行为方式,这在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乃至品牌个性研究中都属于薄弱环节。

4.2关联概念关系

品牌自诞生以来,已以各种形式存在了几个世纪,专家学者对品牌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多角度的品牌探究促生了多个理论学派,相对庞杂。

作为品牌诸多概念中的一个,要想明晰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需从品牌理论的整体构架中加以分析,这就必须要提到20世纪80年代品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品牌资产。品牌资产(brand equity)又被译为品牌权益,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MSI)将品牌资产定义为品牌的顾客、渠道成员、母公司等对于品牌的联想和行为,这些联想和行为使产品可以获得比在没有品牌名称的条件下更多的销售额和利润,同时赋予品牌超过竞争者强大、持久和差别化的竞争优势。由于品牌资产维度划分是一种纯主观的分类方法,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清晰化还受到很多方面的束缚。因此,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维度划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伊万格丽斯塔和迪奥科(Evangelista&Dioko)认为,目的地品牌资产包含5个维度,分别是绩效(performance)、价值(value)、形象(image)、信任(trust)和依恋(attachment)。塔什彻和高德纳(Tasci&GaRner)则认为,目的地品牌资产维度还应当包括品牌价值。科内奇尼克和高德纳(Konecnik&Gartner)在其所创建的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中指出,当目的地名字为人所熟知时,形象就发展成为品牌维度,并被品牌所掩盖。归总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应该包含4个基本的维度,即目的地知名度、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忠诚度和目的地品质。

(1)目的地知名度(destination awareness)

目的地知名度是游客认识或回想某一目的地品牌的能力。一般而言,目的地知名度可以被分为游客对该地不认识(没听过)、认识(听过)、能够回想(在没提示情况下想到该目的地)、心目中的第一目的地(在没提示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目的地)和支配性目的地(在没有提示情况下所能回想到的唯一目的地)。在旅游研究领域,知名度是首要和必要的,但知名度未必会导致游客的到访,但可诱发并产生游客对该旅游目的地的好奇心。另外,目的地知名度的大小代表着该目的地是否会被纳入游客的考虑集合当中。因此,旅游目的地要获得成功,首先要達到游客能够认知的知名度。如果目的地知名度较高,游客即能正确地回忆该目的地所带来的记忆,并进一步辨识出与其他目的地的差异。而知名度较高的目的地,游客较为容易对其产生品质与承诺的信赖;相反,知名度较低的目的地虽也有可能获得游客的到访,但其在游客心目中的辨识性相对有限。安吉尔和麦纽尔(Angel&Mannuel)早在2005年就将知名度纳入目的地品牌资产构成的重要维度之一。

(2)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 image)

品牌研究领域中,阿克提出,品牌形象是品牌联想的子集合,是人们心中对品牌的认知,能反映出品牌个性,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感受、想法与期望。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证明,目的地形象是旅游决策过程乃至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无论目的地形象是否能真实地象征该目的地,其都是旅游目的地决策的决定性因素;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受正面性越强,则游客对该目的地的偏好程度越高,愿意实际前往,并产生重游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在近年刊发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中,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目的地品牌资产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

(3)目的地忠诚度(destination loyalty)

当品牌具有较好的外观、便利或价值时,忠诚度即开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消费者对品牌具有忠诚度即会持续性购买,因此忠诚度可以被视为品牌资产的重要构成元素。同样,游客对目的地具有忠诚度则会产生重返意***及推荐行为,而目的地获利来源主要是依赖游客的到访与消费,所以在审视目的地品牌时,忠诚度不应被忽略。忠诚度经常被划分为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行为忠诚是游客参与特定活动或接受服务的次数,表现游客多次参与的一致性;态度忠诚则是指个人对目的地属性的态度,这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到访意***与推荐行为。当游客对目的地存在正面态度,即使不能到访,但仍会提供一个正面的口碑传播,进而吸引新的游客,为旅游目的地创造知名度。因此,目的地忠诚在目的地品牌资产衡量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能促使并保持游客到访,同时也可以经由口碑传播而吸引潜在游客。这在无形中就创造并增加了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影响与构成。

(4)目的地品质(destination quality)

泽斯曼尔(Zeithaml)将服务品质定义为接受服务后,消费者对其感受的服务绩效的整体评价。加尔文(Garvin)则指出,品质即是消费者对产品整体优越性的判断,所以消费者会将品牌与产品品质进行连接,并影响购买决策与品牌忠诚度。目的地品质是指游客对某一目的地产品或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评价。因此,目的地品质会直接影响游客的购买决策和目的地忠诚度,其所展现的价值众多,如提供游客到访的理由、与其他目的地产品差异化及可有较高的售价。旅游目的地品质越高,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积累越有利,该观点在已有研究中得到证实。

当然,上述结论只是对已有的研究观点的总结与归纳,其涵盖范畴还相对有限。借鉴以往品牌资产的研究成果,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研究不应囿于上述维度构成,应根据研究需要和目的地特点,对测量维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增加其他的维度来建构品牌资产,如信任、依恋、绩效、独特性、价值和偏好等,这样才能使目的地品牌资产测量结构更具说服性和针对性。

(5)目的地品牌资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destination brand equity&personality)

汇总以往成果并结合目的地品牌资产构成,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看待目的地品牌个性与关联概念的关系(见***2)。根据约克赛尔(Yuksel)的理论分析,旅游目的地成功品牌化的关键是建立一种在游客和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关联,其首先要满足游客的情绪需求(如放松的和惬意的)与基本需求(如饮食和住宿)。更为重要的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化使游客的自我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之间達到了一种有效的链接状态。目的地品牌化的重要核心组成是品牌个性,其强调的是目的地形象的人性化(如宾至如归的、友好的、激动的、有趣的和原生的)。这样,旅游目的地就可以在游客心目中形成一种清晰的身份识别并很容易被品牌化。由此,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就使旅游目的地形象充满一种如人般的生气。该观点被部分学者所接受,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前文中所提及的,以往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往往单一面对品牌,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还相对缺乏。但近年来一些学者正在试***弥补该研究缺陷,他们试***在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游客自我形象之间发现某些关联,而这个关联桥梁就是二者之间的一致性(见***2)。

以往的消费者研究中,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及商店的形象认知被认为是探讨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变量;同时,研究者也提出消费者自我形象与产品、品牌或商店形象之间的关联更为重要,消费者购买决策通常被自我形象所影响。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性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指个人对自己整体的一种想法及感觉。根据罗杰斯(Rogers)的观点,自我概念可被划分为两类:真实自我(real self)和理想自我(ideal self)。真实自我是指个体知觉到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理想自我是指在理想状态下,期望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威利(Wylie)则将自我概念划分为3类: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与社会自我(social self),其中社会自我指我认为别人怎么看待我。施吉(Sirgy)进一步完善了自我概念的分类,将其划分为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社会自我与理想的社会自我(ideal social self),其中,理想的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希望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伴随自我概念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出现了自我一致性理论(self-congruity theory),其也被称为自我形象一致性理论(image-congruency theory)。研究显示,消费者购买东西会受到“对自己印象”的影响,即消费者以所购买的东西来表達和表现自己。当消费者在真实或理想自我形象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对产品购买的可能性或对品牌的偏好也相对较高。

旅游研究领域中,自我一致性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就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陈(Chon)的研究显示,消费者自我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致性程度越高,其旅游满意度就越高。施吉和苏(Sirgy&Su)的整合性研究框架证明了消费者自我形象一致性与功能上的一致性对消费者旅游行为有明显影响。朗雯和高(Lavin&Goh)的研究则说明了游客自我形象与购买兴趣或购买可能性的关系,并发现了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都和旅游购买意***与兴趣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卡斯特豪兹(Kastenholz)研究发现了乡村旅游地游客自我形象一致性对品牌偏好及购买意***存在正向关系。博尔利、曼尼斯和吉尔(BeeAi,Meneseshe&Gil)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在不同旅游目的地选择中,当游客的自我概念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致性越高,其选择该旅游目的地的行为意***就越强烈。优萨利和巴洛格鲁(Usakli&Baloglu)的研究则将自我形象理论成功应用于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游客行为意***的关联当中,证明了自我一致性在目的地品牌个性与行为意***之间的正向中介效应。由于上述研究的步步推进,使目的地品牌与游客行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有益联结,也为目的地品牌与游客行为未来探索指明了发展方向。

4.3关联概念的补充说明

除了上述介绍的关联概念,还有几个概念值得关注。第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当今,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源和产品竞争,而是转向品牌竞争。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旅游目的地整合并创造产品从而巩固市场地位的能力,可以从战略与管理、历史***治文化、价格竞争力以及世界经济论坛(WoAd Economic Forum,WEF)和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WTTC)开发的国家竞争力等角度来加以认识。从需求者的角度来看,目的地竞争力是指吸引、满足潜在旅游者,并能为实际旅游者提供难忘经历的能力。目的地竞争力是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基础上对竞争优势(资源配置)的发掘,其众多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为主观属性(目的地吸引力、风景美感度等)和客观属性(目的地市场细分、旅游外汇收入等)的综合。在充分市场化竞争条件下,目的地想要确立其比较优势,超越竞争对手,必然要关注其品牌与品牌化建设。第二,旅游目的地标杆管理(destination benchmarking)。标杆管理源自于德明的管理理论(Deming’s management theory),是指针对行业领先者而设定的一系列连续性措施,以获取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实践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手段,其具有过程的持续性、针对最佳、绩效的改进和新信息的获取几个显著特征。旅游目的地标杆管理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且富有挑战的一环,囿于当地资源、经济、文化和***治等实际情况不同以及其综合作用所凸显出的目的地个性的迥异,将标杆管理理论应用于旅游目的地领域存在诸多局限,因此在选取瞄准的对象时,不仅要考虑物理属性,还要考虑目的地个性,从而实现系统的全面优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第三,目的地定位(destination positioning)。关于定位理论,洛夫洛克(Lovelock)认为其是建立和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过程,其实质是从战略角度对企业发展策略的规范与指导。针对目的地定位的定义,学界多是直接引述洛夫洛克的观点,指出其内涵应当包括开发、物化展示、向目标市场沟通、落实承诺、监控战略实施有效性等5大工作环节。目的地定位的目标是要建立和维持其在游客心目中的独特地位,而目的地品牌具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使自身与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分。因此,目的地定位的终极目标可以理解为目的地核心属性的品牌化展现。

5.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可以给出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与研究的一条清晰线索,即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与品牌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层级递进关系,个性心理学中的特质与大五研究成果是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核心理论来源。同时也说明了,目的地品牌个性是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分支方向,学者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既有效继承了目的地形象的前期丰硕成果,同时也通过自我一致性理论,打通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形象、目的地品牌化与游客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关系。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牌个性理论,同时,也为目的地品牌化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纵观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的发展时序,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目的地品牌个性外,还必须进一步强调另一个概念——目的地品牌化(destination branding)。品牌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将其应用于旅游目的地领域则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仅从形象的角度研究目的地发展状况已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和多变的营销环境,从而促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研究。格诺(Gnoth)在1998年首先将品牌化理念应用于旅游目的地领域,随后学界对目的地品牌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的地品牌化研究借鉴了成果显著的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体系,并从目的地形象角度对目的地品牌化做出了相对完善的概念界定,指出目的地品牌化是一系列营销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共同促成了吸引消费者做出选择的积极的目的地形象,因此,游客心目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被看成是品牌化的核心部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品牌定位论文10篇

学习

品牌策划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策划10篇,内容包括品牌策划方案精选21篇,品牌策划专家。三、品牌受历史文化与跨越地理限制四、好棒品牌分析:五、好棒品牌策划项目单:第一部份: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二、消费者分析三、竞争品牌分析第二部份:品牌推广策划一

学习

初一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内容包括初一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上册,初一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利用词根复习的方法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把拥有相同词根的英语单词归纳总结在一起,形成一条记忆链。这种记忆方式,不仅有规律可循

学习

青志协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青志协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青志协月计划,青志协面试问题和答案。为了更好的落实本学期青协的工作,再创佳绩,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高效青协,明确分工鉴于之前协会中人数虽多,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出现该用人时无

学习

品牌战略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战略论文10篇,内容包括品牌战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品牌战略的论文。

学习

教育学硕士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学硕士10篇,内容包括教育学硕士必读书目,武大教育学硕士。专业硕士的类型,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每年10月份进

学习

英语教学总结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总结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总结与反思,初中英语学期教学总结。4、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上好复习课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复习时先是通教材,逐课对单词、句子、语法、课文、对话进行强调巩

学习

卫浴产品营销方案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卫浴产品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卫浴实体店营销方法,卫浴产品的营销策略有哪些。现在,ROY公交站的广告牌已经全面更新,随着第二张诞生,“ROY是谁?”答案也揭晓了,画面中除了ROY和那个机器人外增加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卫

学习

教学大纲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大纲10篇,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内容要尽量详细,教学大纲及教案。

学习

网络营销产品方案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营销产品方案10篇,内容包括网络营销策划方案通用篇,一款产品的网络营销方案。迎来十一旺季热销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在营销创新上,如何利用互联网拉近与用户的距离,第一时间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正融入用户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

学习

镇街消防工作计划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镇街消防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消防年度工作计划每月明细,镇街消防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二、组织机构(一)完善镇、街道防火安全委员会。各镇、街道防火安全委员会是非常设议事协调机构,主任由镇长或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副主任由

学习

网络广告策划方案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广告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网络广告策划方案的步骤,广告策划方案怎么做。引言对于网络广告策划课的学习,应该培养他们学习网络广告策划课的积极态度和创新能力,初步建立学习网络广告策划课的自信心,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

学习

社会活动总结模板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活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安全活动总结万能模板,活动总结格式模板范文。接下来,我将从具体的方面进行一次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第一,活动准备。此次活动在双方的精诚合作之下,活动的前期准备充分。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

学习

品牌故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故事10篇,内容包括品牌故事大全100篇,品牌故事案例有哪些。产品:时装、皮包、皮鞋、手表、家饰品、宠物用品、丝巾、领带、香水等。品牌标志:GUCCI商标以绿红绿、蓝红蓝两种颜色组合为主;以创办人GuccioGucci名字首写字母G

学习

高校教师教学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教师教学,内容包括高校教师教学日志范文30篇,高校教师教学秘笈。Keywords:institutionsofhighereducation;teaching;researchonteaching;effectiveteaching高校教师教学研究是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

学习

品牌战略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战略论文10篇,内容包括品牌战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品牌战略的论文。

学习

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内容包括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年级小学数学论文40篇。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

学习

需求理论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需求理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需求理论论文,需求分析怎么写论文。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学习

商务口译论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口译论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口译论文范文怎么写,商务口译词汇完整版。【Keywords】BusinessEnglishInterpretingTeachingobjectiv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

学习

海洋技术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海洋技术论文,内容包括海洋技术论文,海洋科技论文1000字。海洋科技查新可以提高海洋科技创新项目成果鉴定和申报奖励等的公正性海洋科技发展迅速,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而各领域的项目评审专家知识面和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也受专业和

学习

计算机软件工程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软件工程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软件工程论文研究方法,计算机软件专业论文方案设计。1计算机软件工程概述1.1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种开发软件工程学科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来进行开发

学习

小区物业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小区物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业论文范文大全,小区物业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二)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物业服务水平提升难。目前我区老旧小区共有255个,2011年起***府陆续对部分老旧小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并且取得

学习

建筑环境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环境论文,内容包括建筑环境论文自述要点,建筑与环境论文题目。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