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不出门

题目

白居易有诗:“不出门来又数句,将何销日与谁亲?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写道:“这年我十八岁……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一、命题来源之思考

《中国青年报・微言快语》(2012年2月2日2版)登载了张颐武教授的一条微博:白居易有诗:“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心静无求,当然不可能,但总得有个时间不出门,既不为名利所限,也抛开微博上那些纷扰争斗,面对一些赏心乐事,放下想开,做回自己。

于是想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关于出门的思考。

出门与不出门是现实社会中两种有代表性的生活状态。并且出门和不出门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有着丰富阐释的可能性。

二、审题指津

①偏题:只写“门”。内容表现为单纯地描写门外的世界、门内的世界等;议论门的象征意义――束缚、开放等;只是记叙一次开门、关门的经历。这些话题与“出门”“不出门”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②离题:只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全篇就以其为重心行文。如:“书卷展时逢古人”,全篇只在谈“阅读”的目的方法等。如:自然风景的好处,但是现在已经失去。如:“熟悉的人”对人生的重要等。

③审题时适当关注出题者的倾向:

中国传统社会“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山水的缩小,自然的美化,“枕上见千里”的审美情趣;性格的内敛;不敢冒险,不愿意行走;现实的困境影响人出门。这样,人们可能更想出门,也就是说出门了能更有现实意义,更能体现对生活的关注,是许多人提倡的一种意义方式,这样写更容易上手。写作结果,许多学生,直接以“出门”――远行来写,得分相对较高。

④只写一个角度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打通“出门”和“不出门”之间的关系。

从某一点上突破,文章容易上手,条理比较清晰。但是也容易立论单薄,容易在一点上纠结,循环论证,甚至会出现言语重复、不易达到字数的尴尬境地。因此,关系型的论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把握相关(相反)话题的联系,利用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将相关(相反)话题进行转换、打通,这样行文结构会有层次;避免在一个点上的重复、单调,文章内容上会更丰富;思考可以更进一步。

从一个角度入手,立论很容易到达的层次就是:

A不出门――静修的生活方式

B不出门――自省的内心审视

C不出门――需要一种富有抵抗力的强大

D出门――晃荡在凡尘俗世之中

E出门――做围观的世界中一个看客

较为优秀的文章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打通方式”:

A不出门――静修――其实心并没有“老实”待过

B不出门――自省――走进生活的更深处

C不出门――有一种富有抵抗力的强大――才能真正仰天大笑出门去

D出门――若只是晃荡――走向绝望和自闭

E出门――围观的世界中一个看客――封闭和恐惧

有了这种思维上的打通,就比较容易从一维关系转向二维关系甚至多维,思考自然会走向深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思维的丰富性在论证走向深入的同时,也会促使文章内容上的丰富,例证上的充实。学生作文里呈现出了如下内容:茨威格在求学路上,不断地吸收门外世界的丰富性,但仍然形成自己独特的判断;即使留了洋还是盘着辫子想做官的晚清的留学生;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黑塞,流浪者般地度过一生,也不愿牺牲心灵的困居,做个尽职尽责的绅士;夏榆,不仅仅是不出门了,而是处在一两百米深的矿井,仍然打开阅读的大门,在《约翰・克里斯多夫》寻找自己的心灵之光;史铁生,坐在轮椅上,走得比谁都远;刘亮程,守着寂静的村庄,看得无数的风景,内心不止脚步;《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走不出去的是深闺后院,但出去的是“为情所生,为情所死”的灵肉至情。

⑤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是非判断之上,就此止步。

简单的是非判断,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受到“非是即非”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实际上这是一种智力上的懒惰。如果在议论文写作中停留在简单的是非判断上,那么很容易局限于现象的罗列,生活的议论化转述,就事论事。就这个题目来讲,同学们很容易谈到:不出门就是宅的生活方式,但是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的层面,讲我如何宅在家里上网呀,购物呀,等等,进而谈到这种生活方式不好。其实往深处想一下,宅的实质是什么呢?现代人的生存的孤独;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懒得思考;生活方式上的随意;亲近自己的一种方式,更好地走近自己。同样,出门是远行,在路上,但是仅仅停留在感观上讲述一次出门的经历,文章未免显得简单了些。远行,在路上的实质是什么呢?也许为生计,为机会;也许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远行是精神的流浪;一段没有经历过远行的人生,必定少了两种情感,一是背井离乡,一是落叶归根。

作文的审题立意,也一定要体现参与生活、积极思考的能力。

例文一

文/徐扬[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白居易的选择“不出门”来“见君子”“逢故人”“长精神”;余华的选择“出门”,领略山和云,联想起熟悉的人。前者在不出门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之后,骛极八荒;后者在出门的行走之中,找到飞翔之后的宁静。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思考的力量使他们的精神出了门、在路上。

民间有两个说法,“腐草化萤”和“囊萤映雪”,都被科学证了伪,被指迷信与虚构。多美的两个典故,现代人竟拿这么浪漫的事开刀。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想,至少不是精神的愉悦。当慈善家们哗众取宠般地发放捐款、砸掉高耗的汽车、开起了演唱会,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民众的善意时,我突然想起“拾金不昧”的那个小典故,一个孩童在树下耐心地等待,他是为了万众瞩目吗?

前段时间,国学热风靡一时,连电视台也为此开了许多栏目。如今呢?哪儿还有半点国学热的踪迹?徐友渔评价它是被媒体支撑和炒作的新闻风波。我想,这些皆是因为缺乏了思考,缺乏了精神充实铺垫。叱咤在名与利的世界之中,看起来风起云涌,在世界之门外驰骋风光,其实他们的心已经紧紧地束缚在名缰利锁之上,是红烛灭了之后的死水,映射出时代的病症――缺乏思考,将自己局限于自己的小小天地,听风便是雨。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出门,懒于思考,别人干啥我也干啥。莎士比亚对时代的嘲讽――“充满声音与狂热,其实空无一物”便说的正是这一点。精神不在路上,行为与言论便显得单薄,弹指间,便吟罢作废。

若是慈善家可以多思考“善”的本质,多思考善举的意义,善心便也来得更加真诚。若是国学热时,能有一批人认识到国学的精神背后,是看淡名利的知识分子“为往圣续绝学”的“坐冷板凳”的热情与自足,是远离名利的读书人天高云淡的洒脱,是蔑视名利的“真名士”的那一壶酒、那一篇《离骚》,让自己在文化深处与孤独之中停留,而不是急于出门,签名售书,戏说闲谈,文化苦旅,他便不会消殆得如此之快。

一个人不思考,局限于追求表面,不出门,不去时代的地平线外旅行,不以古往今来为生存背景和美学资源,那么你只能活在当下,少了对未来的渴求,少了对以往的反思,少了生活的乐趣,那所有的山和所有的云,便不会让你联想起熟悉的人,山仍旧是那座山,云仍旧是那几朵云。

文章开篇在分析材料的不同特质的基础上,敏锐把握两者的共性。如此打通,则有独到的思考。写作素材则从浪漫开刀的实用主义者到慈善家们的高调行善,再到国学热中的知识分子的粉墨登场等,丰富而贴切地指出为名与利的“出门者”的实质就是没有宁静状态下的思考,也就是“精神不在路上”。

(刘竹君)

不出门

文/董克勤[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红袖添香夜读书,本就是我辈读书人的追求,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不出门的人不少,但能如白居易一般执卷对灯的人却越来越少。我们习惯了网络搜索引擎,同时也养成了走马观花的习惯,只求从大量文字中找出自己所需,其余一概不问。真正的阅读不应该是这样,它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去面对书海的浩渺。

阅读中所体现出的这种浮躁与蠢蠢欲动,当然绝不仅仅止于阅读。坐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常能看到巨幅广告上写着:××企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走出自己的故乡来到繁华的都市,亦沉亦浮。人们似乎总是无法安于平静,始终不渝地迁徙漂泊;人们似乎总也无法满足,拼尽全力地打拼奋斗。遥遥望去,中华大地就像一块炙热的铁板,浮动着不安的热浪。

追求更好本是人类的天性,勤奋努力也自然无可非议,正如海明威所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但问题是我们在还没能忍耐“不出门”的孤独时,便急匆匆地准备去外面的广阔天地大干一场。如今高考在即,在选择专业的指导课上,大家关心的无外乎前途与钱途,这不禁让人担心。

米兰・昆德拉一直反对“生活在别处”。我们总是追求着更好的生存,而非更好的生活,而一个为了生存而奋斗的年代将是可怕的。一些人对生存的无法追求与另一些人对于生存的过度追求导致大家的生存都异常艰难。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心灵温暖而坚实的人,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心意而生活。

“不出门”是一种精神世界强大而富有抵抗力的表现,其背后一定有种自我的信念与执著作支撑,然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内在的力量。奶粉里的三聚氰胺、建楼时偷换的钢筋,无不是活生生的力证。

这种“不出门”的能力得之不易,没有长时间的人文熏陶无以致此,正如没有哪个读书人能够在初识书本时耐下性来,忍受孤独。“不出门”来自长期不舍的积淀与内心的指引,并且一上手便没法停止。

只有习惯了“不出门”的孤独与坚毅,才能真正仰天大笑出门去。

文章开篇反思不出门的世界中“功利化的阅读”,出门世界中“无外乎前途与钱途”的两种生活方式,体现出作者一种参与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也是对话题的深刻解读。接着指出“不出门”的世界中拥有精神世界的沉静和强大,才会有“大笑出门去”的坦然和洒脱,有见地。

(刘竹君)

出门/不出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出门/不出门

学习

从长安到罗马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从长安到罗马,内容包括从长安到罗马内容总结,从长安到罗马。不久前有幸重走丝绸之路,对古代和现代欧洲的艺术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古代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经贸交往、艺术发展和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索。

学习

任冠宇 汉友创办汉衣坊

阅读(28)

说这番话的人名叫任冠宇,一个年仅30岁的小伙子。在广受媒体关注的“汉服运动”中,他是一名坚定的实践者。如果说大多数的汉服实践者都是理想主义者的话,任冠宇则是一位实干家。去年底,他注册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汉服制作的公司:北京汉疆

学习

《弟子规》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弟子规》,内容包括弟子规全文诵读,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

学习

休闲业管理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休闲业管理,内容包括休闲业管理方案,休闲产业管理教材。摘要:由于休闲产业极易受其消费者无形的不可量化的因素的影响,当前休闲产业中所使用4PS和4CS等传统营销理论已难以适应休闲业急速发展的需求。本文借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学习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温馨祝福语最新80句。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1龙抬头作者:王文烨“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每年的春节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初

学习

中国百年发生的十大地震

阅读(284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百年发生的十大地震,内容包括2000年以后中国十大地震,近百年十大地震排行榜。20世纪中国强震活动序幕拉开:神秘的北纬40度线,成为20世纪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学习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解释,哪个不是科举考试制度初创的朝代。摘要:以往人们对科举制了解和认识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因此对科举制存在一定的偏见。其实,古代不少文化名人也曾称赞过科举

学习

挺身式跳远教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挺身式跳远教案,内容包括挺身式跳远腾空技术教案,挺身式跳远教学。【教学目标】

学习

平面镜成像及应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平面镜成像及应用,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解题技巧,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的总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也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同学们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习

《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内容包括论语中取名字的典故,论语中的和字解释。摘要:古人有名有字,并且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本文通过《说文解字》对《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本义探讨,发现《论语》中人物的“名

学习

青山着意化为桥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青山着意化为桥,内容包括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青山着意化为桥的意思。王树青,男,1911年7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原河南医学院离休教师,离休后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民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学习

一节课,老师讲多少分钟好?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一节课,老师讲多少分钟好?,内容包括一节课讲多少分钟合适,一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合理。最近,一些资料介绍了某些地方的课改经验,其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上课时老师不讲学生讲(或是“三讲三不讲”),规定老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