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课篇1
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不再局限于地面的生物教学,而将生物教学的实验开设到太空。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都有一些专门装实验设备的实验架,它们就像“超市”中的货物架一样,可以将需要进行太空实验的设备安装在上面。要在这个实验架上取得一席之地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太空进行实验,将自己实验设备放到实验架上是世界各国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他们需要费尽周折,才有可能获得这个难得机会。但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航天知识教育,培养学生们进行太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各个航天大国毫不吝啬地在这些实验架上留下了一些小小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各种学科的学习和实验,其中,进行最多的实验是与生物有关的实验,其中包括为学生开设的“太空生物课”。
漫长而艰巨的备课过程
要上一堂太空生物课可不像地面生物课那样简单,地面生物课的主角是生物老师,他们按照教学提纲的内容备课,最多准备一些课堂演示教具和学生实验用具就行了,接受教育的也只是他们所任课的学生,老师只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准备好一堂生物课教学。可是,进行一次太空生物课教学,不仅要牵动很多人和单位,还要花费几年的备课时间,受教育者是成千上万的老师和学生。
首先,在几年前就要根据教育目的和航天飞行条件、通过千挑万选确定一堂“太空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将生物课的内容列入太空计划。然后,就开始为一堂“太空生物课”忙碌了,其中包括准备飞行中实验条件和设备,确定和培训地面教师和学生等工作。为了准备飞行中的实验条件和设备,需要牵涉很多部门和研究单位,还要很多工程和科研人员来“加盟”,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此就不详细叙说了,下面就谈谈教师和学生需要做的工作吧!
不同内容“太空生物课”参加的学校和教师不同,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资格进行“太空生物课”教学。在确定进行某个内容的“太空生物课”时,主办单位,例如美航宇局和欧空局就要“张贴告示”,在所属国,甚至国外征求参加此次活动的学校。当然,愿意参加“太空生物课”教学活动的学校非常多,主办单位将按照制定的标准,就像挑选航天员那样从这些学校中“左挑右选”,“层层过滤”,最后经过综合评定,才决定可参加此活动的学校。也有一些“太空生物课”是那些对航天实验有着“奇思异想”生物老师,将自己的想法申报给主办单位,得到他们的批准后,为学校争取来的。被挑选上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会感到十分荣幸,立即为上好这次“太空生物课”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
要上好“太空生物课”,首先是挑选教师了。身为“太空生物课”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对航天实验感兴趣。对于这些生物老师来说,进行这样的生物课教学也是第一次,他们即没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教学经验。因此,主办方的首要任务是培训I教师。为了准备每堂“太空生物课”,要召开多次教师培训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主办方向教师们介绍太空的特殊环境、这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地面和太空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和在这两种环境下生物生长的差异,同时回顾和放映以前在太空进行的有关实验,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太空生物实验的操作。最后,在研讨会上还要分发有关的地面实验设备、教学材料。
“太空生物课”中的学生也不再是纯粹的受教育者,而是太空生物实验的主角,他们的年龄差异很大,从幼儿园的娃娃到12年级的学生都有权成为太空生物实验的“研究员”。在进行太空实验前,老师将自己在培训班中获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放映有关太空实验录像以增强他们的感官知识,并分发实验材料和教会他们如进行实验。在根据他们的年龄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太空生物”课中,他们像真正的研究员一样,参与“太空生物课”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实验、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每次“太空生物课”的内容和得到的结果,都会编写到今后太空教育的课本中,作为向更多学生传授航天知识的教学课本。
三堂“太空生物课”
太空课篇2
6月25日上午,学校给我们放映了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在天宫一号实验舱里面的授课录像。
录像放映了王亚平姐姐在船舱中做的各种神奇的“魔术”:她拿来一个普通的陀螺,松开手,陀螺竟在空中漂浮了起来!接着,王亚平姐姐又用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它,给了它一点儿干扰力,本来静止的陀螺现在在翻滚着向前运动。而上了发条的陀螺则不同,它是转动着向前移动的,真是有趣!
接着,王亚平姐姐拿出了一个宇航员喝水用的饮水袋,并把止水夹打开。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饮水袋里的水并没有流出来,而是就像止水夹没打开似的静止不动。原来,在天空失重坏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然后,她又挤出了一个小水滴,更加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并没有作为液体流出来,而是凝成了一个小水滴,在空中漂浮着。为了避免水滴到处乱飞,王亚平姐姐用一个独特的方式将水滴“解决”了:她张开嘴,慢慢地靠近水滴,然后猛地一口,将水滴“吃”掉了。
太空课篇3
把测控站搬到天上
在距地球数百千米外的太空中运行着成百上千个航天器,这些航天器犹如人们放入太空中的“风筝”,而控制这些航天器的“无形之手”,就是航天测控。一个国家无论在地面建了多少个测控站,造了多少艘海上测量船,都很难完全满足大型航天任务跟踪测控的需要。在太空中建立卫星观测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是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继卫星堪称航天测控的***性成果。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空天数据中继,相当于把地面测控站搬到距离地面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
作为在太空中运行的数据“中转站”,中继卫星与传统地基测控相比,具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优势。与通信卫星不同,中继卫星主要捕获跟踪在轨运行的高速动态目标,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获取的数据实时下传,极大提升了各类卫星的使用效益。
中继卫星系统由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中继卫星、地面系统和用户终端3部分组成。“中继”的概念,就是传递地面应用系统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类似于“用手机转发短信”。具体而言,中继卫星将地面系统发射的遥控指令等数据转发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接收、解调遥控指令,并按照指令规定内容做出0向应,同时返向传输其自身数据,中继卫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再反馈给地面系统。
中国的“天链”
2003年1月,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工程正式立项,第一颗中继卫星被命名为“天链一号01星”。2008年4月25日,“天链一号01星”成功发射并顺利在轨运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中继卫星的国家。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天链一号01星”得到成功试验验证,突破了高动态条件下的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由陆海基向天基的跨越。
2011年7月11日,“天链一号02星”发射成功并与“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中,中继卫星系统作为我国陆海天基三位一体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航天测控覆盖率从18%提升到近70%。
2012年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第三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中继卫星系统迈入全球组网运行阶段。“天链一号03星”与“天链一号01星”“天链一号02星”实现组网运行后,使我国航天测控覆盖率提升到近100%,基本消除航天器测控盲区。
载人航天更有看头
在“天链一号01星”发射前,远望号测量船队加上十余个地面站,才能为神舟飞船提供12%的测控覆盖率,而一颗中继卫星即可覆盖卫星或飞船50%的飞行弧段。如果把过去的载人航天天地通信比作“乡间小路”,那么中继卫星参加后的天地通信就是一条“双向高速公路”,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信息传达。
中继卫星系统具有高码速率、高动态、高轨道覆盖率的优势,提升了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测控覆盖率和数据传输能力,增强了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实施手控交会对接、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等提供了稳妥高效的天基测控通信保障。
神舟六号任务中,聂海胜在太空能听到女儿为他唱《生日快乐歌》,却不能看到女儿可爱的笑脸。神舟七号任务中,翟志刚手举五星红旗向全国人民送来问候,却看不到战友关切的目光。而神舟九号任务中,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不仅能够与地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还能通过中继卫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使天地之间沟通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待到神舟十号任务,青少年们都可收看精彩的太空授课直播。
智能化管理卫星
24小时不间断管理3颗中继卫星,执行数十个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任务,自动化智能化是必然选择。为此,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设计了卫星控制脚本及自动化调度模板,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自动化运行模式,系统内上百套设备均实现了“有人值守、无人操作”。中心还开发研制出系统自动化运行监视软件和卫星故障自动诊断系统,有效缩短了异常状态的发现、判断和处置时间。
太空课篇4
今天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更是中华人民值得骄傲的一天。因为我们即将会上一节非比寻常的课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在清晰的电脑画面上,我们能看到三位伟大的航天员正准备给我们上一节生动有趣的太空课程。在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六年级:萌月童话
太空课篇5
太空授课,形象生动,富有科学新意,比如水球试验,水在太空中凝聚成一个玲珑剔透的水球,就像一个凸透镜,还能看到其中的倒影。拴在支架上的小球,给它一个小小的初动力,小球就能围绕支架做圆周运动。小小的实验,就像是一个“科技魔方”,让我们认识到浩瀚宇宙的微妙和神奇所在,认识到发现科学、驾驭科学的规律之美、探索之美。“太空授课”不仅是一次“视觉大宴”,更让观者的科普意识、科技想象力、科学创造力,得到张扬。
现场互动中,有的孩子的想象力已经“飞”起来了,提出了“有没有遇到UFO”的好问题。只要我们能为孩子搭建充满奇妙趣味的科学空间和实验,激活孩子的创造和科学激情,更多孩子就更愿意陶醉在这种科技探索中,科学素养就能得到不断提高。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科技来推动,而科技的最终推动者,更在于科技人才。让青少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度思考问题,规划人生,成为科技英才,成为“中国梦”、“科技梦”的坚实推动者。
还是会想到当下的科普倦怠,尽管我们都知道应该激活孩子的探索激情,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科学素养不是应考范围,很多家长和学生根本不在乎,学生对现代科学进程和科研方法知之甚少,科技素养非常匮乏,针对中小学科学教师编写的《科学教育教师指导书》,还不得不从“什么是科学”谈起。20世纪60-80年代,孩子们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可如今青少年都想当公务员、企业家,愿意当科学家的变少了。两院院士师昌绪说:“如果年轻一代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只想着当官当企业家赚钱,我想中国不可能强盛。”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欧洲各国、美、日、加拿大等国家。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中国这种态势,不仅是一种素质缺憾,对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抑制。
因为缺乏对科技的迷恋和膜拜,孩子就容易被伪科学和迷信所腐蚀,“许多学生的想象缺乏科技知识支持,所以就变成了胡思乱想。”许多中小学校周边的文教商店和书店里关于星相占卜之类的书热销。这些都应该得到纠正。
太空课篇6
本期“太空课堂”栏目中,航天员翟志刚叔叔隆重登场!在下文中,他为小朋友们解答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即“航天员在太空怎么吃饭?吃什么?”你对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充满了疑问?那就快来一起听课吧!
山东的孟桐宇同学问:“航天员在太空怎么吃饭?吃什么呀?”
翟志刚叔叔的回答:
孟桐宇小朋友,你好!
航天员在太空吃的食品叫航天食品。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低残渣、零风险的特点,能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时生命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能在承受航天特殊环境如超重、失重、振动、冲击及舱体泄复压时,不会产生碎屑飘逸、汤汁泄露的现象,要求航天食品要品种丰富,可接受性好,便于航天员在轨食用。
这里,再给你介绍一下我国航天食品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航天食品从20世纪70年代“曙光”号航天计划时起步,经过40多年的研究历程,发展至今天已有6大类(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保健品)96种产品,品种非常丰富。
根据不同飞行阶段的任务特点,航天员要食用的食品也不一样,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食品配置。
例如:飞行初期,为缓解失重对人体的影响,食品配置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食品为主。飞行中工作任务繁忙段,会配置高能量密度的食品为主,如高能压缩饼干、牛肉、月饼、奶酪、巧克力等。正餐有一主二副一汤,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配置。水和饮品则是装在特制的带吸管的塑料袋里,通过关闭和手的挤压,由吸管吸吮进水。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飞船里安装了食品加热装置,航天员在太空中已经可以吃到喝到热的食物和饮品了。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希望你和其他青少年朋友们继续关注航天,热爱航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后语:
太空课篇7
这小小的“不便”,只是太空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之一。在短暂的载人航天史上,对太空环境影响人体乃至引发“航天病”的研究,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从“月亮脸”到“运动病”
6月20日,当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开讲“太空课”的时候,不少观众都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这位女航天员看起来不如在地面上漂亮,因为她的脸显得有些发肿。
??事实上,这种被称作“月亮脸”的现象,在航天飞行中早已司空见惯。当人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时候,人的体液会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集中在身体下部;但在近于失重的太空环境中,体液就会上涌,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头部,从而使人脸“发胖”,并且显得更亮。
??“低微重力的太空环境,会对航天员(西欧、北美称为宇航员)的身体造成很大影响。从美、苏(俄)这两个载人航天大国的历史记录来看,很多航天员都会受到‘空间运动病’的困扰。”航天专家庞之浩说,“这种疾病的成因,就是低微重力环境改变了人体内的体液分布,使主管平衡的前庭器官受到干扰,令人感到眩晕、头痛,甚至想要呕吐,且发病率较高,其原理现象类似于生活中常见的晕车、晕船,其机理目前还没完全搞清楚。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乃至以抗眩晕药物***,航天员的状态通常都会好起来,可以开始工作。”
??尽管如此,空间运动病仍然是航天飞行的大敌,必须严加防范。庞之浩介绍说,现在很多航天飞行都有太空行走任务,如果航天员在完全密封的舱外航天服内发病呕吐就极为危险,因为呕吐物有可能被再度吸入,引起窒息事故。所以一般来说,“上天”的头几天,航天员最好不要太空行走。
微重力环境不好过
??除了微重力环境改变体液分布引起的“运动病”,同样由重力改变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也威胁着航天员的健康。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小说《血溅音乐钟》里,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侦探知道嫌犯刚刚从月球来到地球,而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于是,侦探通过测试嫌犯的投掷能力,根据他的肌肉软弱无力这一点锁定真凶。这个情节的依据,就是长期生活在低重力或微重力环境的人,其肌肉会逐渐萎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黄海说:“从历史记录来看,持续不到一个月的航天飞行,就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如果身处太空的时间更长一些,航天员会呈现出非常严重的骨质疏松问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会因为低重力微重力而受到影响。”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表明,在失重环境下,人类的成骨细胞几乎不活跃,因此宇航员每月发生的骨质流失可达总量的1%-1.5%,这已经相当于地球上的骨质疏松患者近10年的流失量。俄罗斯的航天记录也表明,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一名航天员,在4个半月内骨质丧失约12%;而返回地面一年后,也才恢复6%。
??“为了防治航天飞行导致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问题,空间站内都会配备体育器材,并设置科学的锻炼计划。”黄海说,“1994~1995年间,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连续生活了437天。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利用空间站内的综合运动器材锻炼身体,以寻找让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居留的方案。”
??波利亚科夫的这次太空探险,原计划进行约500天,即环绕地球飞行8000周,总行程约3亿公里。实际进行的439天探险(包括在飞船上的2天)也已经证明,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人类可以在太空中连续生活超过一年的时间。
远航还要防辐射与“心病”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载人航天活动,都未超越地月系的范畴。环绕地球和在地月系内的航天飞行,需要克服的主要是微重力环境的影响;而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乃至距离更远、时间更长的航天飞行,比如前往巨行星的卫星,以及飞出太阳系,需要考虑的“航天病”致病因素就会更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宇宙射线对航天员的伤害。
??此外,在前往火星或更遥远天体的航行中,航天员长时间处于孤寂、封闭的环境,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苏联曾对长期居住在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天地通话和上传家信等方式缓解他们的孤寂心情。而目前计划中的载人火星探测,需要配备随船心理医生,及时对航天员做“心理按摩”,也是出于防止航天员出现心理问题的考虑。
??但对于宇宙射线给航天员带来的伤害,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庞之浩说:“环绕地球飞行的时候,航天员仍然受到地球磁场的保护,受到宇宙射线的伤害相对比较小。即使是前往月球,也仍然在地球磁场的影响范围之内。但如果离开地月系前往火星或者更远的地方,在漫长的飞行途中,航天员就会受到宇宙射线的威胁,可能患上放射病。”
??针对宇宙射线,目前载人航天界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分别是为航天器安装防护层,或者设法为航天器营造人工磁场。“前一种解决方案是效仿类似医院放射科的思路,但防护层非常笨重,会极大地增加航天发射的成本;后一种解决方案也同样存在技术瓶颈。”庞之浩告诉记者,“还有一种‘救急’‘理想’的方案,是为航天器提速,比如使用核裂变动力的宇宙飞船,就可以显著缩短行星际航行的时间,降低航天员接受宇宙射线的总量。目前看来,这或许是最容易实现的。”
微重力“航天病”也难攻克
??即使是在近地空间进行的航天活动,对于微重力环境导致的“航天病”,特别是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世界各国也拿不出足够好的解决方案。
??早在陆续发射“礼炮”系列空间站的过程中,前苏联就探讨过让航天员利用“太空运动场”在空间站内锻炼,减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可能性。到“和平”号升空时,在太空中使用的锻炼设施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多次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苏联航天员罗曼年科曾经回忆说,得益于空间站里的体育锻炼设备,他在“和平”号上工作326天再回到地球,出舱不久就能在来接他的直升机里站起来走上几步。虽然那一刻他也是虚弱得满头大汗,但毕竟能凭自己的力量行动。但如果是从没有锻炼设备的老式空间站返回,如果没有别人搀扶他甚至无法站起来。
??有了这些历史经验,现在的空间站仍然配备有很多种锻炼器材,比如健身脚踏车和划船机,供航天员使用。穿着内部装有很多松紧带的“企鹅服”,也可以使航天员的肢体得到类似地球环境的“阻力”,减少肌肉萎缩。
??此外,一些修建时间较晚的空间站,比如中国的“天宫一号”上,还配备了骨质丢失对抗仪和神经肌肉刺激仪等医疗设备,减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速度。还有一种叫做负压筒的设备,也可以将航天员的大部分体液暂时重新置于身体下部,缓解“月亮脸”和空间运动病的症状。
??但是,这些目前最先进的方法,都不能根治微重力环境带来的“航天病”。有学者认为,在航天器内设置人造重力场,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而在这项技术出现之前,翱翔于太空的航天员虽然在电视屏幕上看起来颇为轻松,但他们事实上正在为人类的福祉承受着伤病的困扰。
科幻作品中的“航天病”
??前几年热映的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有相当一部分情节涉及了太空中的肌肉萎缩问题。在这部影片里,人类已经抛弃了地球,在一艘巨型宇宙航舰上繁衍了若干代。由于身处低重力环境却完全没有锻炼,又把几乎所有工作都推给机器人来管,从船长到居民在内的所有乘员都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症。他们不仅呈现出肥硕的“五短身材”,而且即使在只有人造低重力的航舰内也笨拙不堪,软弱无力,甚至不会走路,需要依靠悬浮平台才能移动。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则预言,未来人类从某种程度上讲克服了由微重力因素导致的太空病。在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森林》里,人类已经建成了抵抗外星侵略的舰队。这些太空巨舰内部有一定的人造重力场,只属于低重力环境,加之其他科技手段,在太空战舰上服役的***人不仅不受太空病困扰,而且身材修长,魅力四射。
太空课篇8
1课程资源
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课程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成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提及.
所谓课程资源就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资源
什么是物理课程资源呢?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书馆、电视节目、工厂、农村、科研所等.”
在我们的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至高点,物理课程资源是构成物理教学环境的要素,课程资源的合理组合构成了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环境.具体来说,它构成了教学的场景,创造了学习的心理环境,并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体验提供了平台.
3虚拟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课程资源合理组合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育研究中,教学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社会***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狭义上说,既定向于学校教学活动而言,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教育提供课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作为课程资源中一个重要来源被提及,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已有许多教师学会从网络中去寻找一些课件、教案、习题等课程资源,主要是去一些专业的教育网站,如k12、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但是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两多两少,到教育类的网站多,非教育类的网站少;到国内的网站多,到国外的网站少.实际上,一些国外非专业教育网站上也有很多课程资源可以被广大教师、学生使用,如nasa网站.
3.1Nasa网站简介
NASA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istration 的英文的缩写),这个机构是大家从新闻媒体中经常能听到或看到的一些航天事件,如阿波罗登月、挑战者号爆炸、深度撞击等,它的网站()包罗了很多关于宇宙空间方面的内容,而其教育频道(/edu)作为网站的六大部分之一,在其网站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NASA认为:“NASA今天的成就来自于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又将成就NASA的明天.”因此,NASA非常支持教育事业,它不仅提供研究生奖学金等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而且它也在其网站中设置了很多内容,为基础教育做出了贡献.NASA提供了一些可供学生直接参与的探索活动,这些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学到的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http:///
这是NASA教育网站中的一个虚拟太空网站,在这个虚拟太空站的网站中,主要包含下列一些内容:建立虚拟太空站的必备条件,相关链接,教育资源,反馈信息和教你怎样使用虚拟太空站.浏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相应的内容进入到不同的界面,查看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随着“神九”、“神十”的发射成功,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对太空产生浓厚的兴趣.天空中壮丽璀璨的现象也吸引着他们注意力.太空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人在地球上和在太空中感觉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人的身体在太空中会发生变化吗?对于这些问题,也许我们只有问那些曾经翱翔过太空的宇航员才能得到确定的答复.目前我们中学物理实验室中还没有实验器材能够模拟出太空中的真实情况.NASA的虚拟太空站就为我们认识太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NASA的虚拟太空网站为我们模拟了15个虚拟的教学情境,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进入到某些情境当中去,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这里主要来介绍两个虚拟情境.
第一个情境演示了1995在太空中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情景.
为了能够在太空中测试植物的生长,宇航员们选择了一种快速生长的植物――芥末.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将会有机会来操作自己的虚拟实验.
要完成这个实验,在地球上就必须做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就是:调制培养液,这些培养液将给植物提供它们生长过程中必须的食物.一旦到了太空中,就让蜜蜂对芥末进行授粉.授粉完成之后把它们放回生长皿中,然后仔细观察看他们能否正常生长.当植物结出种子以后,把这些种子在进行实验,如果这些种子能够长出正常的植物,就能够说明植物在微重力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
第二个情境介绍了宇航员要到太空飞船外去活动时必须做的准备活动.
太空课篇9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我校地处远离城市的农村,班里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很少能有机会见到大海,课外生活也十分单调,了解《月光曲》的学生微乎其微。因此,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传统的“听、说、读、写”教学手段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尤其是课文中描写穷兄妹俩随着贝多芬的钢琴声展开联想的那一段:“随着月亮的升起,微波粼粼的大海波涛起伏,既而激起大浪。”这一幅清幽而又美妙的画卷,是他们在《月光曲》的旋律中感受到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听过《月光曲》,更没有见过月光下的大海,就这样让他们进入文本,学生得到的恐怕也只是皮毛而已。课前,我利用网络***了《月光曲》和月光下大海的视频资料。课上,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获得初步的感知,然后用多媒体放映大海的视频资料,并播放《月光曲》,引导学生欣赏。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原本遥不可及的信息一下子近在咫尺,原本一无所知的东西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在朗读训练中,我也以《月光曲》作为伴奏音乐,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效果都大大提高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个浩瀚宇宙的***像。优美的音乐响起,我动情地说:“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领域。千百年来,我们人类探索这个未知领域的脚步从未停过。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宇航员,老师是太空领航员,我们的教室就是宇宙飞船。今天我们可以在这艘“宇宙飞船”中自由地探索《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自主学习这一课。不过在让你们单飞之前,我这个太空领航员想问一问:今天你们打算在这篇课文中重点解决哪几个问题?谁来出出主意?”
此时,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分明闪烁着快乐的光芒,都活跃起来,纷纷举手。有的认为应该先读一遍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认一认,再学会这课的8个生字;有的说:“应该先好好读课文,想一想太空生活的趣事是什么、到底哪里有趣。”还有的补充道:“还应该给生字组词才能懂得字意,今后才会用。”我边听边把本文的学习目标板书在醒目位置,然后指着板书说:“小宇航员们,我们今天在太空中要执行的任务就是大家刚才制定的这些作战计划,下面我们可以朝自己制定的目标出发――努力完成任务。如果有什么困难,我这个太空领航员或许能帮上忙呢!好,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识字、写字,请小组合作……”
第一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我布置了第二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说说太空生活怎样有趣?
生1:在太空中睡觉很有趣,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中。
生2:老师,我有个问题。“太空中生活为什么和地球上生活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师:真是个好问题!问得好!
一生抢着答道:因为太空中没有地球吸引力了!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的。
一生反驳道:不对!月球也有吸引力,就是没地球上的那么大。……
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说:“同学们对太空知识很感兴趣,你们想不想做真正的宇航员去太空探险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到微机室上网冲浪,搜集太空生活和太空中有趣的知识,举行一次‘太空趣闻报告会’吧!”
第二天,“太空趣闻报告会”如期举行,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佳作”:有的是从网上搜集到的关于神州五号和杨利伟的***片、文字资料,引来一片惊叹;有的用幻灯片播放太空奇妙景观;最有趣的是,有的学生在新华网上找到了人类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片,和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只脚印的照片名……
三、运用信息技术,攻克难点
语文教科书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眼界,拨动学生的心弦。但由于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一些较为艰深的科学道理、专业名词往往难以理解,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们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运用***画、投影、视频、电影等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训练难点,克服思维障碍。
太空课篇10
6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科技馆新馆,在一号报告厅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大讲堂”活动,航天英雄杨利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和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罗旭对谈,为现场来自和平里小学、八一中学等8所学校的师生带来了生动的航天科普第一课。而这次活动也作为BTV青年频道《***情解码》的特别节目于6月22日晚播出。
“神十”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航天热”,引发了广大青少年探索太空的热情。在2013四季沐歌“航天科普大讲堂”的第一课上,杨利伟和戚发轫从“神十”任务和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新亮点、载人航天工程历程和航天员选拔、太空授课内容原理和航天技术应用案例、人类未来的太空生活展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授课,科普专家金声针对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内容进行了解读,极大地激发了现场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纷纷举手提问。有人问“如果在飞船上掉了一支笔,会不会破坏仪表仪器”,有人问“如果遇到意外干扰,宇航员能不能自主驾驶飞船返回地面”,还有一位小同学问杨利伟:“听说到了太空会长高几厘米,是真的吗?”而杨利伟风趣地回答:“是真的,不过回到地面身高还会恢复。”一个半小时的科普课让现场的每个人都意犹未尽。下课后。同学们还舍不得离开,围着主持人罗旭交流听课心得。被聘为“航天科普大讲堂讲师团”首批成员的杨利伟表示,每一次的航天发射都是一次普及航天知识的绝佳时机,此次全国范围的科普活动会让青少年对太空、对科技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记者采访了《***情解码》制片人张苏,他告诉记者,此次特别节目的录制是栏目走出去的一次很好实践,“经过和活动主办方中国航天报社的沟通,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向青少年普及航天知识的好活动,符合我们频道和栏目的定位。为了做好这次特别节目,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还第一次使用了转播车。今后我们会多尝试这种形式,给观众带来更丰富、更生动的节目。”而第一次采访杨利伟的罗旭则被他的亲和力所感染,“能采访戚院士、杨利伟是很难得的机会,和他们聊天也加深了我对航天知识的了解。杨利伟非常有亲和力,很开朗。录节目前我向他介绍《***情解码》并邀请他参加,他说看过我们节目,并答应有机会一定合作。”罗旭还向记者透露了一点小遗憾,“我认识一位航天员,一家三代都献身我国的航天国防事业。他为航天人写了一首歌词,我本来想在今天的科普课上念给大家听,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念。歌词的第—段是:航天人是特殊的兵,奉献不***名,为国强大攀高峰,***自主精益求精,精兵强将作风好,让青春和幸福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我觉得写出了航天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