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是改年更岁之夜,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此就十分重视。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除夕》中记载:“是夜,禁中(宫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由此可见,守岁是我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的含义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
早在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就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诗歌生动地记叙了诗人在除夕与妻子一起宴饮守岁的情景,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准备欢乐待晓的情景。这也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守岁诗之一。
隋唐时期,除夕守岁之风更是十分盛行。宫廷里的除夕,历来讲究排场,繁文缛节,与民间不同。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写过一首《守岁》诗,诗中详细描写了当时的宫廷之内除夕守岁的豪华、欢乐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酶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而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守岁侍宴应制》诗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除夕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奢华场面:“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庭灯烛上薰天。弹琴奏即梅风入,对局深钩柏雨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灯烛照夜,歌舞娱乐通宵达旦。大概是唐王朝上升时期君臣同乐的节日气氛。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达旦不眠为‘守岁’”。公元1062年岁末,宋代大文豪坡在风翔为官时,因公务在身“思归而不可得”,便分别以《馈岁》《别岁》和《守岁》为题作诗三首,把当时民间的这一风俗如实地反映了出来。其中《守岁》一诗写到:“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描写了除夕夜孩子们尽情嬉闹的欢快场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如流、岁月不居的人生感悟。诗首尾有些慨叹,当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守岁风俗。这风俗流传到清代还是这般隆重热闹。诗人张问陶在《戊申除夕》诗中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土风重守岁,红烛暖茅屋。阑底腊猪肥,饔中家酿熟。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征逐。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
文人雅客们在这天晚上也往往要宴饮赋诗、守岁迎新。如唐代诗人董思恭在其《守岁》诗中就记叙了诗人除夕守岁的情景:“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而大诗人杜甫在其《杜位宅守岁》诗中对除夕守岁这一习俗描绘得更加细致生动:“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和帝王臣子、御用诗人们所写的守岁诗不同,普通文人们所作的守岁诗多是有感而发,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都要高出前者许多。如唐代诗人卢同在其《守岁》诗中就抒发了自己对已逝岁月的无限眷恋之情、对时光永逝的无奈之感:“去年留不住,年来也任他。当垆一盍酒,争奈两年何?”而张说在其《岳州守岁》二首中则描写了人们守岁时醉舞酣歌、辞旧迎新的欢乐:“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古今名人皆认为,虚掷光阴就是浪费生命,应把握现在而勿幻想将来。北宋坡在《守岁》诗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以看出,诗人在此强烈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今日品读,仍有醒世警人的作用。意义。清人席振起有一首题为《守岁》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虚度年华的悔恨和对岁月的无限眷恋之情:“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擅长诗书画的明代才子文征明,在他25岁那年的除夕,挥毫赋诗,一方面感叹:“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另一方面又记下了自己的志趣:“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足见其惜时奋进之意。令人最感兴味的,是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时,还写出自己那老当益壮心情的《除夕》诗,诗云:“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赵老守岁达旦,心里萌动一股活力,明年要与时俱进,创造人生的新辉煌。
在合家团圆的年夜,有些漂泊异乡的文人,因飘泊在外、客居他乡在除夕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在诗中流露出思亲怀乡的愁苦之情。如白居易的“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客中守岁》)、唐代人称“大手笔”的张说在《钦州守岁》一诗就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它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圆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张说恪尽职守,在所任州郡里过年,那么另一位诗人戴叔伦是在旅途中辞旧迎新的,“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夜宿石头驿》)天涯孤旅,又遇除夕,难免百感交集。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诗人高适也在《除夕作》云:“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抒发了漂泊在外者内心的无限感慨。而清代蒋士铨在《除夕过太常金先生宅守岁》(其五)一诗中把这种感情抒写到了极致:“爆竹声中岁两更,怀乡思母岂无情?长安客有终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尘世华年喧梦蚁,朱门歌舞到侯鲭。谁知冷屋灯檠畔,游子凄然坐到明。” 诗人客居异乡,被热忱的友人邀去过年守岁, 尽管主人家热闹又盛情款待,还是不能免除诗人怀乡思母之情,因为除夕正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他乡信美非吾土”啊。
除夕之夜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天然地引发出对国家统一、民族兴盛的企盼,海峡两岸一种互相关念不是区区一脉水所能阻断的。台湾当代诗人冯荣先生《除夕怀旧》诗道:“万里寄相思,断肠人岂知?年年除夕夜,长是两分离。”郭慧衡先生《壬子岁暮》:“爆竹声声腊鼓催,故园西望几低回。辞年独自寻酣梦,守岁徒教忆旧醅。”两岸同种同文同俗,除夕之夜自然格外思念。追求统一是两岸同胞矢志不渝的追求,诗人曾志鹏先生的《客中除夕》坚决地表达了台湾同胞的心声:“辞年一醉且高歌,流浪天涯可奈何!惟有梦魂不惮远,寻亲飞渡洞庭波。”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虽然过年的内容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守岁的风俗一直保留到现在。除夕之夜,亿万人民吃团圆饭别岁,围坐于荧屏前收看春节联欢节目,在守岁的温馨祥和氛围里,把文明美好的祝福献给亲友,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统一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