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篇1
关键词:祥林嫂 不幸 抗争 死因
一、祥林嫂的不幸
那样的天空下,呼吸着那样的空气,生活在旧社会的祥林嫂是不幸的。
在春天里,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死了小她十岁的、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成了寡妇。她不堪忍受严厉婆婆的***,经娘家人——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愤而离家出走,来到鲁镇四叔家辛勤做女工三个半月后,却被婆婆伙同卫老婆子抢回了家。祥林嫂被婆婆卖了,卖给了深山里的贺老六,被迫成了改嫁的女人,并生下儿子阿毛。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坚实人贺老六却断送在伤寒上,祥林嫂成了改过嫁的寡妇。又在春天里,儿子阿毛给狼衔去了。祥林嫂的房子被大伯收走,她被大伯扫地出门,祥林嫂走投无路了。被逼无奈,祥林嫂经卫老婆子介绍,第二次来到鲁镇四叔家做女工。如果说,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是以被人看不起的寡妇的身份,那么,她第二次来鲁镇做工却是以被人更加看不起的改过嫁的寡妇的身份。这次,尽管“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他祥林嫂”,但人们的笑却是“冷冷的了”“似笑非笑”“又冷又尖”的了,人们鄙薄这个改过嫁的女人,祥林嫂成了人们的和笑料。四叔也骂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即使捐过门槛后,人们对她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祥林嫂仍然是一个改过嫁的女人,死后仍要下地狱,仍要被两个死了的男人抢来抢去,被他们锯成两段。祥林嫂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而不能自拔,精神更加恍惚了,做事更加不济了,四叔四婶更加厌烦她了。祥林嫂被四叔家扫地出门,走投无路,祥林嫂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沿街乞讨,吃了上顿没下顿。最后,她在饥寒交迫中,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悲惨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二、祥林嫂的抗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卑微如祥林嫂者亦如是。
祥林嫂死了当家人后,不堪忍受婆婆的严厉,从婆家逃了出来,逃到了鲁镇四叔家做女工。这是祥林嫂反抗的第一步: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躲得起。尽管抗争得有点消极,对一个弱女子来说却也难能可贵:“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待到祥林嫂被婆家人伙同卫老婆子劫回婆家时发出的几声哭喊,却是弱女子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徒劳的抗争了。至于改嫁时她出格地闹,以至于“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却是反抗得可气可笑!改嫁后,“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真是交了好运了”即是明证。第二次来鲁镇后,面对众人鄙薄的眼光和又尖又冷的笑,祥林嫂“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这无声的反抗,以一己之躯对抗芸芸众生,确乎无奈,却也悲壮!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祥林嫂行将就木时这回光返照似的一问,彰显了祥林嫂对自己不公命运的不甘!祥林嫂疑惑了!祥林嫂反思了!而疑惑和反思却是觉醒的先声!觉醒了就会反抗,就会抗争。
三、祥林嫂的死因
祥林嫂死了,祥林嫂不是穷死的,也不是因儿子阿毛的死心疼死的,祥林嫂是吓死的,是被“柳妈”和“我”吓死的。“柳妈”是罪魁祸首,“我”则无意中成了帮凶。
诚然,祥林嫂穷:被四叔家扫地出门后,走投无路,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沿街乞讨,且“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诚然,儿子阿毛的死祥林嫂心疼,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我真傻,真的”,以至于神情极度恍惚。然而,这些都是现世的苦难。现世的苦难是实实在在的,而对未世的恐惧却是想象的。想象的恐惧是最可怕的恐惧,也是最吓人的。祥林嫂就是被对未世的想象的恐惧吓死的。柳妈成了罪魁祸首。吃素的善女人柳妈是“不杀生的”,却杀死了祥林嫂。柳妈的“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的话吓坏了祥林嫂,“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当时并不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等到听信了柳妈,捐了门槛,却换来了四婶的“你放着吧,祥林嫂”,祥林嫂陷入了极度恐惧之中。“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而“我”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却成了“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我”在无意中加剧了祥林嫂的疑惑,加深了祥林嫂的恐惧,“我”在无意中成了杀死祥林嫂的帮凶。祥林嫂带着对未世的极度的恐惧,死了。
不幸的祥林嫂,逃过,哭过,也闹过。却也在饥寒交迫中,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惴惴不安地离开了人世。祥林嫂正渐行渐远,但愿祥林嫂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2]古远清.鲁迅小说的人物描写技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
祥林嫂篇2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其中,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其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等。祥林嫂作为一个正常的个体,她具有人生而具有的许多本能需求。她希望过着物质充足、精神愉悦的好日子,最起码不用担心基本的衣、食、住、行。本我反映了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是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祥林嫂生活在封建束缚极为严厉的年代,她不能随心所欲的获得不同的欲求,她受到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代表的约束,但是她却必须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寻找到那份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途径,例如迷信活动。可见,自我是按现实原则行事的,是“现实的人”;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纵观祥林嫂的行为活动不难看出在她身上显示出来的更多的是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正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但是,祥林嫂的人格发展却是失去了应有的平衡状态。
首先,封建节烈观念驱使她“逃离”和“哭闹”。而“节烈”之说,自宋儒首倡,在其后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反复为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鼓吹,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重要思想之一,许多贞女坊、烈女牌、节烈旌表等就是铁证。封建社会的人们,当然包括祥林嫂在内,根本不可能摆脱这种思想,它已经彻彻底底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意识当中。祥林嫂逃离婆家到鲁家帮工和第二次出嫁时的哭闹,毫无疑问也都是为节烈思想的意识形态所驱使的结果。另外,鲁迅先生把这些参与虐杀妇女包括所谓节烈和不节烈的种种社会力量的集合体,称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坟・我之节烈观》),而祥林嫂正是被这“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杀害的。
鲁四老爷是理学家的忠实信徒,是最讲究节烈的。祥林嫂在这样的人家帮工,平日耳濡目染,中毒当然很深。卫老婆子的“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的说法,正是说到了骨子里边。柳妈说祥林嫂“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同样也是暗含对祥林嫂没有做烈妇的惋惜。几乎人人都能够毫不费力的将节烈观摆放在自己思想观念的前列,准备随时搬出来运用。
另外,从外来看,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鲁镇文化不仅在***治上压迫着祥林嫂,在经济上剥削着祥林嫂,在男权上统治着祥林嫂,在神权上毒害着祥林嫂,而且还在精神上奴役和折磨着样林嫂。这个羸弱的女子在重重大山的压迫下终于残喘不已,终于走向灭亡。从内来看,祥林嫂两次来到鲁家,表面上,一次是逃出来,一次是被赶出来,究其根源,却都是夫权使然,也就是没有经济权的结果。所以鲁迅在回答对于当时社会妇女的命运来说什么东西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时说“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显得最要紧了”(《坟・娜拉走后怎样》)。而祥林嫂的悲剧也无不与此密切相连,这也是对整个女性群体的呐喊与要求。
《狂人日记》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而《祝福》发出了“救救祥林嫂”的呼喊。祥林嫂坎坷的一生,受尽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折磨,她的寡而再嫁、嫁而再寡的悲剧命运,带给了她精神上严重的创伤,她终于被强大的礼教所“吃掉”。封建礼教“吃”了她是比狼吃了她的儿子阿毛更为厉害的。狼只能吃掉一个阿毛,但是作为旧礼教的“狼”却能吃掉与祥林嫂有同样命运的千万个劳动妇女。祥林嫂只是f中国深受苦难的千千万万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的代表。她的命运注定只能是牺牲品。
参考文献:
[1]杨朴,杨D.鲁镇文裕和祥林嫂的幽闭恐饰症[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杜会科学版),2007,1(2).
祥林嫂篇3
落日的余晖早以消散,暮色越发沉重,压在人们的心头,街上早以空无一人,只有几丝微弱的灯光,越发显的凄凉;远处吹来的寒风卷起一些地上的遗物,敲打着空阔的街道,微弱的声音仿佛在预示着旧历的年底已不复存在了。
也许,世事就是这样,有太多的巧然。在这样的背景下,祥林嫂独自一人被尘世遗弃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他想站起来,再向前走几步,但现实使她失去了重新站起的勇气。在那一夜,她想了很多,她回想了她的一生,回想了她坎柯的命运,然而她没有太多的怨言;也没有眼泪,因为在她眼里,这一切已毫无意义。她看了看眼前的世界,感到莫名的可笑,她笑这个可笑的世界,但那笑没有声音。
不久,天已亮了。“刺眼的阳光”照在了祥林嫂的脸上,预示着忙禄而麻木的一天又将来临。但这对祥林嫂来说已失去意义,她再也不想面对这个世界,也无需再面对了。于是她闭上了那颗如死水般的眼睛,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寒风吹过,她的白发飘起,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许只有在此刻;也许只有在她生命消逝时,她才有资格笑。因为在这麻木的年代,死也许比生更幸福。
祥林嫂死了,终于被尘世埋末,她的事记也早已无人问津。然而历史仍在重复,悲剧仍在继续!也许这也正是一个古老的国度的背剧。
兴县中学高一:王伟伟
祥林嫂篇4
这一倒可不要紧,只见一道白光闪过,祥林嫂不见了,她被带到了几十年后的现代社会。
“大嫂,您怎么了?”“大娘,您快醒醒!”“大娘……”睡梦中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祥林嫂睁开了双眼,之间身旁已围满了人。
“大娘,您家在哪啊?我们送您回家吧!”
“家?我已经没有家了。男人死了,我的阿毛也……”说着,祥林嫂暗淡的眼眸闪过一丝泪光,随即又低下了头。
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最终认定祥林嫂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并把她送到了派出所。
派出所的民警们为祥林嫂安排了住所,帮她洗了澡,换了新衣裳,祥林嫂那就能改过岁月冲刷、摧残的面颊又显出几分姿色。民警们询问她的家庭情况,这自然会牵扯到孩子,于是,祥林嫂又开始了那段让鲁镇的人当为笑柄已听得不耐烦的独白: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山里的野兽没有东西吃,会到村里来吃小孩,可不知道春天也会来,我叫我们阿毛坐在门口剥豆……”祥林嫂说的双眼溢满浊泪,又边说边从怀里掏出那只阿毛的鞋子。旁边的女民警早已被祥林嫂的故事感动得泣不成声,一把搂住祥林嫂,痛哭道:“大娘,您受苦了!”
没过几天,祥林嫂的故事已经传遍了整个社区,人们自发的带着礼物来探望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祥林嫂惊住了,收到鲁镇人们如此排挤的她竟然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她试探着问:“我犯下的罪过已经被饶恕了吗?”人们再一次为她深受毒害的心灵感到悲哀,对她的同情、怜悯又加深了几分。
又过了一段时间,祥林嫂的故事已经人尽皆知,人们为她捐款,***府帮她安排住房,给她办理了低保,同时,还给她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
祥林嫂篇5
与会者一致认为,祥林嫂拦住鲁迅问人死了究竟有没有灵魂,逢人便讲她的阿毛,严重地影响了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妨害了我镇创建无狼害区的荣誉,破坏了我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镇维稳工作委员会鲁主任主张建立一个监控小组,对祥林嫂实施二十四小时监控。特别是在有领导来视察工作、有记者来采访、有名人回家的日子里,决不允许她离开屋子一步。
镇精神文明办公室卫主任认为,如此监控,花费精力太大,且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万一再让她瞅个机会溜出去,溜到了京城,在座的各位谁都没有好日子过。他主张干脆出几个钱,将祥林嫂送进精神病医院。他还说:“祥林嫂有精神病人的种种症状。遇上鲁迅这样的大名人也毫无廉耻地上前说话,这不是精神病是什么?遇上人就没完没了地说什么‘我真傻,真的’,也不管别人要听不要听,人家烦不烦,这不是精神病是什么?”
镇招商引资办公室贺主任认为,将祥林嫂送进精神病医院不够人道,还是将她关到拘留所算了。他说:“当然是关进拘留所人道一点。在拘留所里,除了失去自由之外,其他还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到了精神病医院,那就惨了,除失去自由外,还要强制打针。这针一打,好人也会出毛病的。”(有人因此讥笑贺主任,说因为祥林嫂是他的远房嫂子,他才对她格外关照的。)
镇***府办公室赵主任说:“镇***、镇***府几位主要领导都对祥林嫂十分感冒。如果放在过去,那无论对她怎样处理都行。可是,近来媒体多次报道了将像祥林嫂这类人关进精神病医院成拘留所的事情,大家对此都很敏感。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我们还是慎重一点为好,千万不能将我们镇变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还是请大家想想其他办法。”
镇创建无狼害区领导小组孔组长先引用了《论语》中的几段话,然后说:“我主张对祥林嫂人性化处理。具体地说,一、对祥林嫂的过去既往不咎;二、组织几个人对祥林嫂进行培训,让她今后按照我们的口径说话,说对我们有利的话;三、如果祥林嫂能够按照我们的口径说话,说对我们有利的话,我们要适当解决她的生活困难。比如,每到逢年过节,就给她一两千元的补助,甚至可以将她带到什么地方旅游。”
最后,与会者一致同意孔组长的意见。大家认为,孔组长的意见既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提法,也符合领导提出的“人民内部问题,用人民币解决”的原则。
会议决定,由镇精神文明办公室贯彻落实会议的精神。
附:
某月某日,某报刊登了通讯稿《祥林嫂傻在哪里》。据该报道说,如今祥林嫂遇上领导、遇上记者、遇上无狼害区验收组专家、遇上来到镇上的名人,她还会迎上去说:“我真傻,真的。”不过,她接下来说的不是“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而是说:“我单知道狼吃了孩子,孩子就会不见了。我不知道孩子不见了,也可能是他走失了……”接着,她还会说:“阿毛并没有被狼吃了,而是迷了路,走到外边去了,如今,阿毛又回来了。”每当说到这里,她满脸洋溢着惊喜与幸福,好像阿毛是刚刚回到家似的。有时,她还会大喊一声:“阿毛,你出来,给伯伯(或叔叔、婶婶、阿姨、爷爷、奶奶)看看,让伯伯放放心。”于是,就有一个大孩子走了出来,红着脸向客人笑一笑。
祥林嫂篇6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祝福》里的主人公。她的儿子被狼吃掉后,逢人就倾诉:“我真傻,真的,……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央人出去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呢……”
开始时,这个故事颇有效,女人们“陪出许多眼泪来”,即使老女人也会“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后来,祥林嫂只是反复诉说着那个悲惨的故事。但“强化”逐渐失灵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全镇的人们更是“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像祥林嫂那样运用强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仍然进行着机械地重复强化,最终使人反感的失灵强化,叫“祥林嫂式强化”。
一、“祥林嫂式强化”典型案例
姜老师是初中的一位地理老师,毕业于某重点师范大学。大学时,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姜老师从教近20年,对她来说,最苦恼的是管不住学生。只要姜老师走进教室,课堂就会变得乱哄哄。插嘴声,发笑声,交头接耳声,回荡于教室。由于姜老师天生长着一副绵羊似的笑脸,班上的“捣蛋鬼”乘机“兴风作浪”。姜老师脾气好,只要学生不过分吵闹,还会继续讲她的课。拖桌子的“嘎嘎”声,油腔滑调的插嘴声,肆无忌惮的聊天声,一浪高过一浪,有时姜老师实在按捺不住,就用粉笔盒向讲台敲一下,并说道:“请安静!”刚开始,还算奏效,学生吓得安静下来。姜老师顺势做起德育工作:初中生应该懂得遵守纪律的道理。就是我们的楷模。敌人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身旁。火焰烧到帽子,烧到衣服,烧烂了皮肤,为了遵守“铁”的纪律,直到牺牲他还是一动也没动。但好景不长,几堂课后,学生又开始喧闹,连隔壁班也听得一清二楚,姜老师又被“逼上梁山”,急忙拿出看家本领,再用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并说道:“请安静!”这次有点“失灵”了,几个“调皮大王”还在讲话。姜老师又做起德育工作:我再强调一遍,不可以违反纪律。就是我们的楷模。敌人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身边。火焰烧到帽子,烧到衣服,烧烂了皮肤,为了遵守“铁”的纪律,直到牺牲还是一动也没动。小朋友都懂这个道理,难道初中生还不懂吗?又过了几堂课,学生吵得越来越凶,已经演变为猴子“花果山”,姜老师无奈之下,又拿出“法宝”,再一次用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并说:“请安静!”但这次完全“失灵”了,插嘴声、聊天声还是响彻教室。当姜老师再想强调纪律时,几乎再没有同学想聆听她的教诲了。
姜老师陷入无尽的烦恼,多么羡慕那些善于驾驭课堂秩序、驰骋三尺讲台的教师。教师讨论会上,姜老师显得特别自卑,经常躲在角落里。姜老师不时责备自己不是一块教书的料,要是把慈善的“绵羊脸”换成凶猛的“老虎脸”,该多好啊!
二、“祥林嫂式强化”失灵原因探析
(一)从条件反射理论分析
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必须是有效刺激物,才能产生有效强化。有效刺激物通常具有两极性:要么是奖赏性刺激物,要么是惩罚性刺激物。糖块塞进婴儿嘴巴就会咀嚼,因为提供奖赏性刺激物。多次强化后,只要一拿出糖块,婴儿就会发笑。苦药塞入婴儿嘴巴就会吐出,因为提供惩罚性刺激物。多次喂苦药后,只要一拿出苦药,婴儿就会啼哭。
刚开始时,祥林嫂讲述的悲惨故事,是一个有效的刺激物。那个悲凉的故事,满足了人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因此,故事颇有效,女人们会唰唰地“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样,刚开始,姜老师用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也是个有效刺激物。学生突然受到惊吓,为了回避惩罚性刺激物,立刻安静下来。姜老师初次讲述的故事,也是个有效刺激物,学生会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所感动。
刺激物从有效衰退为中性的过程,也就是强化从有效走向失灵的过程。拿些糖块喂婴儿,他会美滋滋地品尝。吃得差不多时,糖块就衰退为中性刺激物。此时,再用糖块婴儿,就会失灵。祥林嫂多次唠叨后,其实故事早已衰退成中性刺激物了。但祥林嫂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对故事的厌倦,却还在重复地强化。后来,故事不但失灵,而且竟然由中性演化为惩罚性刺激物,使得全镇的人们“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姜老师老是用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并重复故事。此时姜老师的言行也变成了中性刺激物。姜老师却还在乐此不疲地强化。即使姜老师再怎么努力,都沦为失灵的教育。
(二)从诱因理论分析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从诱因的角度看,能够强化的条件是刺激物必须具有吸引力,激发人们的欲望。
人的某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它的强度就会减弱,以至消失。刺激物从有吸引力衰退为无吸引力的过程,也就是强化从有效到失灵的过程。多次唠叨后,祥林嫂并没有觉察到故事已经衰退成毫无吸引力的刺激物,却还在机械地强化。姜老师老是用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并唠叨故事。此时姜老师的言行也变成了无吸引力的刺激物。姜老师却还在强化,沦为失灵强化,在所难免了。
(三)从期望理论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强调期望的作用。他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所期望的行为目标价值。如果活动的价值很高,那么动机就较强。如果所期望的行为目标没有价值,那么动机随之消失。刺激物从有价值衰退为无价值的过程,也就是强化从有效到失灵的过程。多次唠叨后,祥林嫂并没有认识到故事已经衰退成无价值的刺激物,却还在机械地强化。人们对刺激物了如指掌,觉得毫无价值时,再进行重复强化,必然成为失灵的强化。姜老师仍用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并“复制”那个故事。当学生能够预测到没有价值时,姜老师的言行已变成了毫无期望价值的刺激物。姜老师的强化必然演化为失灵的强化。
三、走出“祥林嫂式强化”误区的对策
(一)根据条件反射原理,注重强化刺激物的有效性
有效的刺激物,才能产生有效的强化。“祥林嫂式强化”失灵的一个原因是,当刺激物衰退成中性时,却还在机械地实施。根据条件反射原理,避免“祥林嫂式强化”失灵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当强化刺激物衰退为中性刺激物时,应该被另一种有效刺激物所取代。为了避免“祥林嫂式强化”失灵,姜老师完全可以运用其他有效刺激物代替“粉笔盒向讲台砸一下”的方法维护课堂纪律。比如说,姜老师可大声说,我数到10,看谁再乱讲话,否则马上拿出手机和家长联系,请家长立刻带回去停课。想来,没等姜老师数到5,并掏出手机拨号时,学生早已鸦雀无声了。二是,当强化刺激物衰退为中性刺激物时,如果要继续使用,那必须和其他有效刺激物结合,从而使得原来的“中性”刺激物调配为“有效”刺激物。姜老师多次说“请安静!”后,即使把“请安静”讲得震耳欲聋,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下一堂课放映动画片《宝莲灯》,请安静,好吗?”姜老师可以这样宣布。教室变得静悄悄是十拿九稳的。原因是把“请安静!”和有效刺激物“动画片”有机地“捆绑销售”。
奖励或惩罚强化尽管简单有效,但毕竟是低层次的强化手段。因为经常使用难免使教育变得机械呆板,这不是理想的教育,更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根据诱因原理,注重刺激物的吸引力
从诱因的角度看,“祥林嫂式强化”失灵的原因是强化刺激物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避免老生常谈的方法是要善于“包装”,经常变换教学方式,才能像磁铁那样吸引学生。姜老师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讲述的故事后,可以用“换故事”的方法避免“祥林嫂式强化”失灵。还可以干脆“另砌炉灶”,用一种新奇的方法吸引学生。姜老师可以组织一场拔河比赛,分成甲乙两组学生,甲组比乙组有一定优势。第一场比赛,甲组轻易获胜。姜老师顺势说,我加入甲组一起用力,反而会吃败仗,相信吗?甲组的学生肯定嗤之以鼻。姜老师用坚定的口吻说,那么胜的一组各发一份奖品,别生“红眼病”。原来,姜老师加入甲组后,尽管使劲地用力,但身子有意向右侧倾斜,几乎接近地面,后面的学生立刻“哗”地一下全部摔跟头。学生个个面红耳赤,责骂姜老师。事后,姜老师可请学生谈心:拔河,个别违反纪律,集体会吃败仗;上课违反纪律,同样班级会吃败仗。别开生面的“变戏法”教育,肯定不会重蹈“祥林嫂式强化”失灵的怪圈。
祥林嫂篇7
“唉,我真傻……”祥林嫂话一出口,周围的人立马带着三分鄙薄神情纷纷散去,留下彷徨无助的祥林嫂在原地发愣。--她的不幸已经失去咀嚼的味道了。
祥林嫂哭阿毛的悲戚之声在隔了几十年之后仍能时不时地在我们耳边响起,鲁迅先生是伟大的,在那个年代,通过一件小事,他发现了人情的冷漠与悲哀,他立马执杆为***,于是我们感受到了他那种力透纸背的愤怒与无奈。
然而状况并没有因为先生的呐喊而有所好转,这是一个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劣根性,类似的场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若某处发生一起车祸,不论大小,周围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聚满了人,他们并不是路见有难出手相助,而是抱着双手饶有趣味地观看事态如何发展,若是双方车主能够纠打起来,他们便几乎要拍手叫好了,因为他们又有了一个新鲜的爆料,回去后可以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讲给他们的左邻右舍听。
祥林嫂篇8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清楚地看到,祥林嫂有强烈的活着的愿望,而且希望尽可能活得体面些,在遭遇各种不幸时,她有很强的毅力进行反抗。在第一次丧夫之后,“夫死从子”之路与她无缘,加上婆婆不会把这个无子守寡的“克星”留在家中,要把她卖了给自己小儿子筹备结婚用的钱。面对这被卖的遭遇,祥林嫂采取的办法是“逃”,逃出去自立。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但很“满足”。文中写到“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胖了。”这说明祥林嫂在自己勤劳之下,有了生活的希望。在被婆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像对待畜生一样把她绑了回去要强嫁到贺老六家时,她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厉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还拜不成天地”,她竟在拜堂时“一头撞在了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这可谓祥林嫂在反抗命运遭遇中的勇敢与强烈。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祥林嫂再次遭遇命运的挫折时,坚强的、耐活的祥林嫂仍能以“幸亏有儿子”这唯一的希望坚强地生活下去。但“祸不单行”,悲惨的命运夺走了仅有的一丝生的希望——孩子“给狼衔走了”,且儿子的“大伯来收屋子,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但是祥林嫂是耐活的一个人,她在没了依靠、没有了立足之地时又回到了鲁镇来“只好来求老主人”。在她遭受千疮百孔的心灵中还存有生的愿望,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她现在也被看成是不干净的人了。但是祥林嫂“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收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祥林嫂是想通过在一遍遍的讲叙中得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同情,给自己生存下去一个理由与空间。但是后来“大家也都听得很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看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祥林嫂“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但她还是妄想,希***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后来“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与唾弃”,使得祥林嫂生存下去的空间更小了,但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她要通过“捐一条门槛”来洗净自己,给自己打开一点生存的空间。
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相当理想的人物,在苦难深重的中国劳动妇女群中,是很难找到像祥林嫂这样的妇女的。她身上具有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只是勤劳、质朴,又能思考,有决断,而且勇于行动。敢于反抗不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是个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这样的人是有能力活下来的,也是应该能活下来的,但祥林嫂却在“祝福”来临的夜里死去了。从故事中可以看到劳动妇女在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毒害的旧社会里,认不清其斗争的方向,对命运悲剧的根源的抗争是盲目的、愚昧的,结果是悲惨的。祥林嫂在没了丈夫后,不愿忍受婆婆的***,就从家里逃了出来,自己去寻找生活的道路。这在当时的社会,应属于很勇敢的反抗了。但这反抗的意义,不过是从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地方换到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地方”。尽管劳作很重,一般的男人都干不了,但她不仅能干好,还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再嫁时出格的反抗,撞向香案,以死抗争,得到了“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的赞誉,这实际上是表现了封建思想“从一而终”的观念。她欲以生命维护的封建礼教,恰恰正是造成她不幸的根源。她再回到鲁镇后,发觉由于身上的“罪过”,想做一个驯熟的奴隶也不稳当了,就不惜自我轻贱,哀求到流泪,才获准捐一条“给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并为此花费了自己所有的血汗钱。欲以此“赎了这一世的罪名”,这样既可以得到一个合格奴隶的名分,又可以免去死后被锯的恐惧。结果却是受了封建神权的欺骗。总之,祥林嫂自身的命运悲剧主要原因是愚昧,而她的愚昧则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所以她的一系列反抗其实质上是为争取做一个合乎封建文化女性价值观的斗争,是悲哀的。
祥林嫂篇9
一、艺术构思巧妙:苦命人儿悲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等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让我们走进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中。
(一)丽春之时,祥林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一个寡妇的处境很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的她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像商品一样被卖掉。
(二)孟春之时,被卖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她依然选择了“名誉”权,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抢了回去。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三)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地做了母亲。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地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四)迎春之时,凄惨死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沦为乞丐,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
在大年夜的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的结局安排使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巧妙的艺术构思上看,祥林嫂是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儿。
二、农村女性悲剧:社会心理冷漠
马克思说:“人,归根结底,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物形象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能揭示祥林嫂悲剧产生必然性。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物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如下两点值得肯定。
(一)成功地塑造了以祥林嫂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妇女悲剧形象。小说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物对她的态度也使她终遭遗弃,无人过问,使她求生不能,寻死又不敢。作者塑造了一个勤劳、质朴、善良、顽强、奋力抗争生活各种迫害及封建礼教摧残的典型农村劳动妇女的悲剧形象。
(二)小说中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看/被看”的模式。在“好奇”的看客们“看和被看”的背后,作者以一个潜在的视角,高屋建瓴地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和残酷,人们隔崖观火,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这也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时反复关注的问题。这体现了鲁迅对老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衰腐、麻木、悲惨,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反抗性质盲目:典型意义不同
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因为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受了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因为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的性质是非常盲目的,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而是进了“狼窝”,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作品的深刻意义还在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的迫害下,周围的人不但不同情她,反而蹂躏她、践踏她。病态的社会,以及病态社会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悲剧,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鲁迅深刻地洞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尤其是在拯救女性的灵魂时,他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目的就在于让我们行动起来,拯救衰亡的中华民族。
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必须充分挖掘小说的情感因素,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小说中人物心灵的“情”弦,一旦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来,那么这个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
[2]赵晓笛.鲁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3]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汪晖,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学苑出版社,1990.
[7]鲁迅.彷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祥林嫂篇10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大胆严肃地提出了诸多女性面临的社会问题和人生课题,对女性的附属、非“本质”、“第二性”的地位作了深刻分析,并提出: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中国数千年的“父子型”文化模式,充满了浓厚的男权色彩,女性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都处在被人支配、被人奴役的地位,“男尊女卑”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法则,自从儒教宗师孔子提出“惟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男尊女卑思想后,一代又一代儒家文人都在注释、扩充和强化这一思想,使得女子在这一强大的父权文化覆盖下渐渐迷失了自我,女性被制度化、道德化的全面剥夺了人权,他们的卑屈地位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部分,是维系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五四时期,对旧道德旧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讨伐,女性问题在这次思想大震荡中占据突出位置,对妇女问题的讨论出现了空前的高涨,《祝福》便是这一时期对妇女问题的形象表现。
《祝福》讲述的是辛亥***前夕江南农村一位劳动妇女祥林嫂命运多舛的故事。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所受封建父权文化的重压及濡染是至重至深的。
祥林嫂的第一重悲剧是角色丧失后的走投无路,这是其悲剧命运形成的客观现实基础。父权文化首先以软硬兼施的手段固定了女性角色的社会内容,使女性成了“女儿――妻子――母亲”的三重复合,从而在社会基础上轻而易举地限制了女性的社会参与。所以在男权宗法之下,女子除了近期规定好的角色职能外,别无他出路。社会评价女性及女性看待自己幸福与否,不是看社会地位与社会贡献,而是看其是否有个好丈夫和“美满”的家庭,所以一旦失去家庭,失去其“妻子”、“母亲”的角色地位,也就意味着女性存在价值的丧失。祥林嫂第一次嫁给比她大十岁的丈夫,但不久丈夫死去,这是她第一次失去了人身依附和归宿,失去了其应有的角色地位;后又被嫁给贺老六,并有了自己心爱的儿子阿毛,可以说这时她有了一个“完满”的家庭,但贺老六又死去,儿子阿毛也被狼吃掉,只是她又失去了人身依托和为妻为母的角色。这样,丧夫、再嫁、再丧夫失子的家庭婚姻不幸,使祥林嫂彻底丧失了社会、历史、文化定位下的女性的各种角色职能和理想存在样式,但她毕竟还要生存下去,于是就只有再回鲁镇,尽其另一层“工具”意义上的“奴隶”角色,但这种角色地位也因其“不干净”而被剥夺了,所以祥林嫂走头无路而死去。
凯特・米利特等女权主义学者认为,性别角色是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妇女的压迫,莫过于性别角色这一规范的建立,它把女人限制在男人所规定的家庭范围内,使女人成为母亲、主妇、妻子的代名词。祥林嫂正是因为最终丧失了严格规范下的女性各种角色职能,从而失去了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演绎成其悲剧性的结局。
如果作品仅仅停留在从女性的角色丧失来揭示祥林嫂命运的悲剧生成原因,那么其悲剧主题意义就会流于一般,悲剧效果也显不足。事实是,中国古代有不少女子丧夫失子,但却能安度一生(当然这是女性的另一种悲剧),所以鲁迅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表现没有停留于此。作者为什么没有让祥林嫂一次性的丧夫失子,而是让她先丧夫、再被逼嫁再丧夫失子?这里固然表现出女性没有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更意在把祥林嫂放在一次次家庭变故中,展示其精神裂变的心路历程,使祥林嫂的社会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撞击,以此折射出人物因受濡染自我奴化而不得、自我“塑造”而不能的精神苦痛,而这正是其走向自身精神断裂,从而导致其生命终结的内在动因。
祥林嫂第一次丧夫后,其精神上的打击不能说不重,这毕竟使她成了“寡妇”。凡女人一当寡妇,即被视为“不祥之物”,被人视为充满晦气的“克夫星”、“扫帚星”。在鲁家“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显然是丧夫后压抑孤独心情的寄托。但不管怎样,她的精神支柱还没有倒塌,“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的节烈思想能够让她重建心理平衡,所以她“扎着白头绳”,愿意为丈夫守孝,准备像所有守节守寡的妇女一样安分守己地做一个符合封建伦理道德价值标准的贞节“好女人”,所以在鲁家做工“她倒满足,口角便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封建的节烈观使她抵死反抗再嫁,但既嫁后,虽然让她失去了做“好女人”的资格,但却重新获得了自己作为女人的为妻为母的角色,并且“上头没有了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己家的”,尤其是有了儿子后,使她更加尝受到为人妻母的价值和家庭主妇的地位,所以她又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拿卫老婆子的话说:“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真是交了好运了”。但不幸的是,丈夫儿子又先后死去,这使她以“失节”的罪名换来的新的角色地位和生活希望又一次丧失和破灭,她深感自己既不是贞节的“好女人”,也不是像其他女人那样拥有丈夫、孩子、家庭的完美女人,无论从哪方面,都没有了赖以支撑的支柱,所以这次的打击对她是深重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手脚也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反复述说阿毛的故事,透露出她曾做过母亲的自豪,也是受打击后精神失常的表现,最后连想做奴隶都不得。“捐门槛”使祥林嫂为寻求最低层次上的出路而做的最后一次努力,意在解脱“不贞节”的罪名,再塑自己的“女人”形象以获得社会观念的认可,而当最后的努力没有达到目的后,她完全绝望了,所以在人们的“祝福”气氛中,她深感“百无聊赖”,只有结束生命,希望在阴间与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把人间未实现的女性本能的理想和愿望寄托与虚无。
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对漫长的中国历史下的女性文化存在畸形作了有力抨击,对女性因受封建礼教的因袭濡染的生存惨状作了深刻分析,《祝福》其实就是其思想的形象写照。正如鲁迅其他作品揭示腐朽文化因袭下的“国民性”一样,《祝福》揭示的是中国妇女长期以来因袭心理状态下的惰性。透过祥林嫂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女性存在本已“非人化”,但广大的妇女们却缺乏自我意识和理性自觉,把封建礼教、封建的女性观和性别角色内化为自己的义务,以当时的社会道德为道德,以当时的普遍观念为观念,这正是祥林嫂的悲剧意义的深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