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篇1
借物喻人,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
借物喻人篇2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借物喻人篇3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借物喻人篇4
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借物喻人篇5
关键词:修辞转喻;认知转喻;类比
中***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13-01
一、定义及本质类比
转喻(metony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a change of name”(改变名称)。它是英语修辞学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其构成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在汉语中通常被译为转喻,也有的译为借代。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首次对借代下了定义:“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汉语《辞海》对修辞转喻的定义是:“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叫借代(修辞转喻)。”
由此可见,不管是英语中的metonymy,还是汉语中的修辞转喻 (借代),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
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则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即认知转喻。认知转喻往往是指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突显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 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赵艳芳 2001:116)。
认知转喻的本质是以事物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所以,现代认知语言学一般认为转喻不是词语的替代关系,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作用类比
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修辞转喻(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文笔简洁精炼,使语言形象和富于变化。例如: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
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认知转喻的作用则体现在其语用功能上。话语具备最佳关联的标准,是看听话人能否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在许多情况下,转喻话语能够构建出与当时情境更贴近的认知语境,产生更好的语境效果,因而被广泛使用。
三、理论依据类比
修辞转喻(借代)是利用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因为联系而产生,都是互相依存的。任何原有的事物都有其相应的物体,通过中介实现临时代替,这就是修辞转喻(借代)形成的哲学依据。
相对于修辞转喻的哲学依据来说,认知转喻的理论依据则显得更为丰富。
理论1:理想化认知模式(ICM)
所谓ICM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
认知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认知语言学家们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认知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Radden & K ·vecses, 1999)。
理论2:激活扩散模型
所谓“激活扩散模型”就是指大脑在贮存信息时,是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的动力就沿着该结点的各条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
认知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的机制运转的。这符合前面论述的激活扩散模型,即一个概念的启动会导致相关联概念的激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类比,转喻在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应用逐渐明晰。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修辞转喻与认知转喻之间的联系,即认知转喻也是修辞转喻(借代辞格)形成其中之一的动因。所以,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研究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借物喻人篇6
语法、修辞和逻辑是语言学的三大重要课题。语法使语言表达准确,逻辑使语言表达鲜明,而修辞则使语言表达生动。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信”“达”“雅”的具体内涵。当然,所谓准确、鲜明、生动,只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一种相对界定,当灵活理解,变通运用。比如,修辞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要求我们在说话和写作中,应根据思想内容的需要,在运用词语方面注意词语的意义、色彩和声音,在造句方面要注意句式的选择和句子的表达。这就是说,准确不仅仅是语法功能的要求,修辞和逻辑同样要求准确。而要做到使用修辞准确无误地表情达意,则必须刻苦学习,正确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遣用语言表情达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似是而非的人,能在说话和写作中真正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如果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没真正弄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内涵,对一些外表极其相似而其实类属各异的修辞格似是而非,那在教学工作中势必会指鹿为马,误人子弟,贻害无穷了。
最近笔者在教学中就偶尔发现了同仁中有分不清借喻和借代的区别的情况。例如把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包身工》中的“芦柴棒”说成了是借代。而且还振振有词地举鲁迅《故乡》中的“圆规”杨二嫂为例加以佐证,说那是最标准的借代。这种说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其种类有特征代本体(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祝福》),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具体代抽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专名代通名(“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等。其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比喻,也叫譬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它有明喻(“***像太阳”《东方红》),暗喻(那又浓又绿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荔枝蜜》),借喻(“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人家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骆驼祥子》)三种。其作用是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比喻和借代,分属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只要稍加关注,其实是不难区分的。但借代和比喻中的借喻粗看起来却形貎相同,如出一辙,似难区分。其共同特征是两者的本体和借代的借代词、借喻的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借代的借体和借喻的喻体。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茅盾《雷雨前》)。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以上四句,乍看极其类似,但如果汉语功底扎实,则很容易辨出,1、3两句是借代,2、4两句是借喻。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是:
(一)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只代不喻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而“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则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队或武装力量。
(二)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例如:“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是借喻,因为铅灰色的天空,其色彩和圆形的形状都与帐幔及其相似,而绝不是天空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幔,用“幔”来代替天空。而“对面来了三个红领巾”,则是以特征代本体,是少先队员脖子上系着红领巾,而不是来了三个像红领巾一样的少年儿童。二者是相关而不是相似。
(三)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人家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是说暴雨的雨柱形状像箭头,而不是天上垂下真正的箭头,此句可改为“地上射起无数像箭头一样的雨柱,人家房屋上落下万千条像瀑布一样的水帘”。可“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则是以人的穿着,服装标志代替本体人,而改成了“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像马褂的样子的人,西边的一个是像西装一样的人。”就会让人喷饭了。因为人的模样像什么也不会像马褂和西装。
明白了以上道理,我们再来看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鲁迅《故乡》中“圆规”杨二嫂形象和夏衍《包身工》中女工芦柴棒形象描写,都只应该也只能是借喻而不是借代。因为杨二嫂和圆规,女工和芦柴棒,只是其身形极其相似,二者构成了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两种不同种类属的事物这一要件,而并非二者像“对面来了三个红领巾”,“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句中的“红领巾、”“马褂”“西装”那样和本体连在一起,长在一起构成相关。并且把二者改成“身形像圆规一样的女人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走”“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清晨,瘦得像芦柴棒一样的一个女工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上了”这样的明喻句子却是顺理成章,一点也没有改变句子原意。这种本体和喻体形状相似,能改成明喻的句子怎么会是借代呢?
借物喻人篇7
关键词:借代 修辞 英语
跨文化交际,无论是海姆斯所指的交际能力,还是李筱菊提出的三位一体的交际模式,都涵盖了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这两方面的交际过程,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词汇差异因素。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或文案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以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而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言:“语言所含载的文化本体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这种文化渊源的差异尤其体现在语言的精华――修辞手法上,在交流实践中,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语言,使用者往往在交际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因为修辞的运用不仅可以完整、圆满地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且具有丰富的感彩,合理正确的使用,可以迅速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甚至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但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交流的语意缺失甚至产生误会,这主要由于英汉修辞手法不能等同使用,更不能对号入座,如英语的Metonymy,它本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翻译成汉语时常译为“借代”,但实际上汉语的“借代”修辞法并不完全等同于Metonymy,它所涵盖的汉语信息内容,在英语中有更细的划分,而且是通过Metonymy、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三种修辞形式表现出来。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有必要对这两种辞格进行比较研究。
一、汉语“借代”的使用
汉语的“借代”,又称“代替”、“代用”,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此人此事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替代,由于代的和被代的事物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借代这个辞格实际上是改换一种说法来表述。①可见借代强调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关性,其替代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由工具器物代本体。如:我们的原则是***指挥***,而决不容许***指挥***。(“***”指代“***队”)
2.由人或物的典型特征来代本称。如:(1)花白胡子蹲在墙角吸旱烟。(2)按一按,硬硬的还在。(花白胡子和硬硬的分别指“老人”和“钱”)
3.处所名称代本称。如:要划清两种界限,是***还是反***?是延安还是西安?(“延安”代“***人”,“西安”代“反***人”)
4.局部代整体。如:几千双眼睛在盯着你。(“眼睛”代“人”)
5.具体代抽象。如: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本本”代“理论”)
6.用个别代一般事物。如: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希腊”指“一切外国的东西”)
7.用专有名词代普通名词。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指“聪明的人”)
以上示例表明,汉语的借代辞格借助本体和喻体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使用一个更加动听的名称来指代本体,更加突出本体,使之形象更显得具体鲜明。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新鲜别致、生动形象,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加深人们的感受。①
但在英语中,以上几种借代方式又可细分为Metonymy,Synecdoche和 Antonomasia。其中例1、2、3是Metonymy;例4、5、6是Synecdoche;例7是Antonomasia。
二、英语Metonymy的应用
所谓Metonymy,来自16世纪的希腊语metonumia, 意为“change of name”,②“换名”,可译为换喻、转喻,是借代的一种,同汉语借代一样利用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如crown (王冠)for king(国王), the White House(白宫)f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府),以此达到简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上例1、2、3所示,它多指由工具、器官代此类人或物(如下例1、2);人或物的典型特征来代本称(如下例3、4);处所名称代本称(例5)这是和汉语借代相同的部分,此外它还常用于容器代所盛物品以及作家名字代其作品(如下例6、7)以原因代替结果等。
1.Gray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2.Those big nose, blue eyes and yellow hair taught them English.
3.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4.Sword and cross in hand, the European conquerors fell upon the Americas.
5.Foggy Bottom(雾谷)―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
Hollywood(好莱坞)―American film-making industry (美国电影制片业,电影界)
6.He is too fond of the bottle.
7.Have you ever read Shakespeare?
例1和例2用花白头发 “gray hair”这一老年人的特征来指代上了年纪的人,用大鼻子 “big nose ”、蓝眼睛 “blue eyes”、黄头发 “yellow hair”来指代有这些外貌特征的人;例3、4中笔 “pen”、剑 “sword”和十字架分别指使用这些工具的人和与之相联系的***队和宗教,例6、7中瓶子 “bottle”代其所装酒,莎士比亚 “Shakespeare”代其作品。
三、英语Synecdoche的喻义及应用
英语的 Synecdoche多译为提喻,中古英语时期源自希腊语的sunekdokhe,sun-“together” + “ekdekhestha” “take up” 意为 “整体与部分”,②所以这种辞格多指整体和部分(如下例1、2)、个别和一般之间(如下例3、4)以及具体和抽象之间(如下例5)的互代,此外还可用原材料指代其所制造出来的东西(下例6)。它和换喻的主要区别是,它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的从属性,是一种相似关系(resemblance),而换喻借助的是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一种毗邻关系(contiguity)。
1.The farmers are short of hands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2.The score is 2 to 1 in favor of China.
3.I never knew such a strange creature, yet harmless, mind you, as the baby unborn.
4.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
5.It is the most beautiful tongue in the world.
6.Do you have any coppers?
上例中1用手 “hands”代人是部分代整体;反之例2以中国 “China”代中国队,则是整体代部分;例3以这类人“creature”代这个古怪、天真的人,是一般代个别;例4以牛顿代像牛顿一样的人的群体,是个别代一般;例5以舌头“tongue”代替抽象的语言;例6则以金属铜“copper”代替以它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硬币。
四、英语Antonomasia的喻指
Antonomasia 多译为换称或代称,16世纪中叶源自希腊语antonomazein,意为“name instead”换名, 由 anti-“against, instead” (取而代之),和onoma “a name”(名字)两部分构成。②多以表特性的修饰词(epithet)、简明的复合词、专有名词或形象化的词组来代替一个普通名词,它和换喻同为利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替代,所以两者有重叠部分,如(山姆大叔)Uncle Sam―America(美国),就既可以理解为换喻也可理解为换称。不同的是,换称的使用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代称为交际双方或大家所公认,甚至家喻户晓,正如诸葛亮在中国人人皆知是指聪明有智谋的人,在西方一提起所罗门Solomon 人们同样会想到the wise man(聪明人)。所以换称多以有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的专有名词,因其为人们所熟知、认可,产生了某种象征意义,用它们来替代一个普通名词,就会使人们联想起固有的背景文化,从而对这个普通名词也产生同样的联想。
1.宗教(圣经)或神话渊源(biblical or mythological figures) 。
Solomon(所罗门)―a wise man(聪明人)
Daniel(但尼尔)―a wise and fair judge (聪明而公正的法官)
Delilah (大莉拉) ― An unfaithful woman (不忠的女人)
Jezebel (耶洗别) ― A cruel woman (阴险的女人)
Judas(犹大―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后来出卖了耶稣)―a traitor(叛徒)
Samson(参孙)―a hero of strength and bravery (大力神)
2. 历史渊源(historical figures)。
the Rubicon(鲁比肯河)―an irrevocable step (破釜沉舟,无可挽回)
Nero(尼禄)―a tyrant(暴君)
John Wayne(约翰・韦恩)―a modern figure of a tough man(粗犷型男子汉形象)
3.文学渊源(literary figures)。
Romeo (罗密欧) ―male lover (恋人)
Uncle Tom(汤姆大叔)―a Negro who compromises and conforms with the Whites (与白人妥协顺应的黑人)
4.表特性的修饰词(epithet)指代一个专有名词或普通名词。
The Iron Duke (铁腕公爵) ―the Duke of Wellington (惠灵顿公爵)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Chaucer (乔叟)
His majesty (陛下) ―a king (国王)
his honor (阁下) ―a judge (法官)
以上四点渊源突出了文化背景在运用换称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希腊神话和希伯来文化(Hellenism and Hebraism), 这是因为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就脱胎于希伯来人(以色列人) 的犹太教 (Judaism), 并继承吸收了希腊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演变而来的,所以要想正确使用领会换称辞格,必须对西方文化加以了解,否则就会不知所云。
五、换喻与隐喻(Metaphor)的区别
隐喻和换喻、提喻极易弄混,应加以区别。隐喻是比喻的一种, 强调的是两个作比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本体和喻体之间虽然没有喻词, 但完全可以加上变成明喻。正如雅各布森把隐喻看成相似关系的比喻,而把换喻叫做毗邻关系的比喻一样,就其形成机制而言,隐喻类似于一个具体而微的寓言,通过偏离语词的字面意义来拓展命名的范围。这一偏离的根据是用和本体具有相似性的喻体行使命名功能而且喻体是人较为熟悉的事物,正如维柯所说:“在一切语种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的隐喻来形成。”③这表明隐喻暗含了人类认知事物的方式,即把自己作标准由己度人、由己度物。转喻和提喻是以隐喻性命名所产生的感性意象为基础的,本体一般不出现。如果说隐喻的内在特质是“同中见异”的话,那么换喻则对其中“异”的一面进行了辨认,表现为以行动主体代替行动、以主体代替形状或抽象形式、以原因代替结果等种种情况;而提喻则在“同”的方面加以引申,主要有以局部代全体或以全体代部分。
1.He has a heart of stone. (His heart is as cruel as stone.) 他铁石心肠。(隐喻)
2.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is―is like) 外语可以是斗争生活的武器。(同上)
3.The buses in America are on strike now. (bus 代与其相关的driver) 美国公交司机在罢工。(换喻)
4.The river is crowded with masts. (用船的一部分桅杆mast代船 boat本身) 河面上帆樯林立。(提喻)
隐喻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事物,与之不同,提喻、换喻及代称则是为了使语言达到明快、生动、幽默的情绪效果。
可见汉语的借代和英语的换喻、提喻和换称以及隐喻互有交叉、重叠又各自***,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说明人类语言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各自的特点,认识汉语和英语在修辞使用方面的异同,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遣词造句和充分地表达情感,从而顺利地实现双向沟通,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 张涤华.汉语语法修辞词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② Judy Pearsall.新牛津英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③ 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 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江红辉.顶尖英文修辞[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借物喻人篇8
“借喻法”是指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现象以及经验,进行迁移比较来理解和说明一些很抽象、不易想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常采用的借喻手法如下:
1.物理演示: 借助简易的实物或人,通过物理手段演示作为 “原型”来引导学生幻想、猜想,发展想象思维,对无法感知的地理事物形成想象表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及成因。(1)借助人的物理演示:如教学“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时,借用一条线上的三个人,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甲、乙两学生分别为“某一恒星”和“太阳”,教师在黑板前为“地球”且伸出一只胳膊指向学生甲和学生乙。首先以学生甲为参照点,教师在原地逆时针自转演示“恒星日”。再以学生乙为参照点,教师逆时针自转,同时移动脚步绕学生乙逆时针公转一角度(a)来演示“太阳日”。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积极观察,“太阳***恒星日长”可明显地“看”出。(2)借助简易实物的物理演示。我这里的简易实物不包括地理模型或仪器,它演示所解决的地理难点往往是地理模型或仪器在课堂不易解决的。例如,借助半边涂黑半边涂白的篮球由教师托着转,演示月相变化规律;借助海绵吸水来演示说明《大气降水》中的水汽饱和度概念;借助一揉熟的湿面团,在讲台上慢慢地坍平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软流层的固体可塑性;借助竹片演示“挑扁担”,当弯曲的“扁担”突然断裂时,出现反弹恢复原来平直形态的现象,说明弹性波即地震波的产生道理。
2.数字转换: 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字空间概念,去想象一些抽象的地理数字,使其变得生动易掌握。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一节中 “近半个世纪,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借助学生生活的地区----溧水县和江苏省的面积范围来比较,即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相当于50个溧水县范围,半个江苏省范围。使学生头脑里产生与之相应的新形象,仿佛“看到”广阔的耕地、牧场变成了不毛之地的沙漠。
3.经验迁移: 借助学生熟悉的东西作为 “原型”,与教材联系起来去启发思考地理规律和成因。学生会感到惊奇、深刻、亲切,有利于地理表象、概念的形成和思想情感的转变。例如,借助炸药包爆破碉堡的关系教学“震级和烈度”时,学生兴趣浓,课堂气氛好。学生易于想象,敢于发言。教师只要用几个问句: ① 要爆破某一碉堡,在同一地方埋炸药去炸,炸药的用量与破坏程度关系怎样? ② 用同样的炸药量放在碉堡的不同部位或在碉堡不同的距离地方,其破坏程度又会怎样? ③ 同样的炸药量去爆破两座结构不同的碉堡,两座碉堡的破坏程度是否一样?学生回答后即能小结出:烈度除与震级有关,还与震中距、震源的深浅、地面建筑物等有关。 “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形成机制可分别借助“船在水中行”和“水流使船行”的现象去理解;借助光在水面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去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中的不连续面。借用淘箩在面盆中淘米的现象,理解面盆是“隔水层”,米层是透水层;借助玻璃温室去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借助“坐汽车的感觉”去理解各种天体的相对运动。
教师要善于用 “借喻法”,它是我们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原苏联教育家冈渣洛夫所着《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写到“越难掌握的教材,就越要求在教学中采取直观的原则。”因为“借喻法”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直观价值。因“借喻法”突破难点,不仅可以代替教师许多语言,有利于教师的口头讲授,节省时间,达到精讲多练、多思的目的;而且可以把地理知识讲活,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通过借喻,丰富学生的有关感性材料或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借物喻人篇9
一、概念隐喻的功能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逐渐进入认知科学的研究范畴。Lakoff等正式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人类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达另一个概念。Fowler从隐喻对语言词语的影响角度出发指出:词一旦脱离它原来所属的范畴,而用于新的语境,隐喻便出现了。在这一意义上,几乎所有的词当不表示一种具体的意义时,就可以表现出隐喻性,因为它们的原义都可以追溯到某种具体的意义。
自然科学研究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具有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的隐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成为认知工具和思维手段。当语言文字记录自然科学研究时,隐喻便发挥着生成语言词汇的功能。概念隐喻的功能机制是喻源域与目标域间的映射,即用喻源域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用人们熟悉、了解的现象和事情来表现本来不熟悉的现象和行为,这就是隐喻的本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逻辑思维活动,也是人类命名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
二、自然科学新词的隐喻性
(一)生活概念隐喻自然科学新词
自然科学研究主体常常借用日常生活概念去表达科学概念,此种概念类比手段有利于化深奥的科学概念为浅显、化抽象的科学现象为形象。生物学中的相关专业术语有airway(气管)、conception(怀孕)、colony(菌群);电学专业的powersource(电源)、line(线路)、electroncloud(电子云)、electronicsmog(电子雾)、rabbitears(V形电视天线)、track(磁道);海洋学中的jetstreams(西风急流)借喻了je(t喷气机)的“迅疾”之意;交通运输领域的turnou(t岔道)显然借喻了out的基本含义“出去”。book意为“书”,科学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领域喻指“阅读器”,如e-book译作“电子阅读器”;channel在日常生活中是指“水渠、渠道”,计算机领域借用channel喻指“把I/O设备和辅助存储器联入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interpreter日常原意是“口译者”,在计算机范围的意义是“解释程序”,即该程序能够读出源语句并译成机器语言,并能过执行这些机器指令;download在计算机领域是指“***”,其意义实际上取自日常生活中的load(装载)。类似词汇还有menu(菜单)、toolbar(工具栏)、mouse(鼠标)、spiders(网页爬虫)、termina(l终端机)、thinclien(t瘦客)、cookies(信息记录程序)、networkbridge(网桥)、snailmai(l传统邮件)、packets(数据包)、surfing(网上冲浪)等。许多自然科学新词生成于日常生活的物质经验,其间的援引关系正是以“概念隐喻”思维为纽带的。
(二)科学概念隐喻自然科学新词
自然科学新词不仅源于生活,很大一部分来自已有自然科学词汇,即某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借用术语来喻指自己的目标概念。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不少专业名词的喻源域即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新词生成的认知机制可通过以下实例可见一斑。worm(蠕虫病毒)以及feedback(反馈)的喻源域来自生物学;心理学概念memory在计算机领域译作“存储器”,如flashmemory(闪存);建筑学词汇architecture统指“计算机结构”;计算机领域的input译为“输入端”,指输入信号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位置、终端或终点站,其喻源域是电学;homepage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是指“主页”,其中home概念源自动植物学的“发源地”之意。用喻源域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或理解为已有概念与新概念之间的类比,由一个认知域(喻源域)类推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以上自然科学新词生成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认知的隐喻性。自然科学研究主体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去喻指另一个新生科学概念,且借助原有词项为新科学现象立名,原有词项便具有了新意义。概念隐喻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人类总是将某一个概念域的***式结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之上,从而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
借物喻人篇10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隐喻翻译;认知
中***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000-01
0 引言
西方比较系统的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献论及隐喻的典籍也很丰富。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亚里士多德到理查兹,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年,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隐喻的语义学研究,30年代到70年代初,这一阶段不仅从语言学角度而且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作语义研究;7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多种角度进行多层次的研究。
《威尼斯商人》中就多次运用隐喻。本文旨在从剧中人物对话中运用的隐喻入手,对《威尼斯商人》进行隐喻探究,以验证认知语义学理论中的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加深对隐喻的认识。
1 对隐喻认知
隐喻是一种凝练的明喻,用来揭示一种隐含的比较,其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并提出了用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认知现象,从而形成了隐喻认知机制,即隐喻是由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构成的,是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2 隐喻翻译
2.1 文本转换
在文本转换的过程中,译者是关键,是中心。他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编写文本的知识;2、对两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就文本知识而言,他必须了解不同的文本类型及相应特征;就写作而言,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2.2 文化内涵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隐喻的翻译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有时甚至带来理解上的偏差。
3 《威尼斯商人》对话语句中的隐喻研究
下面主要是对《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中的一些场景中的语言来进行隐喻在其中的应用。
(1)剧中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求助借钱的表达:
In my school days, when I had lost one shaft,I shot his fellow of the selfsame flight;Or bring your letter hazard back again,And thankfully rest debtor for the first.
这里巴萨尼奥用自己在学校里练习射箭的经历来解释向安东尼奥借钱的事情,委婉地请求安东尼奥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安东尼奥说把第一支箭射得不知去向实际就是比喻他借了安东尼奥第一笔钱挥霍完了;而射出另外一支箭则比喻他还需要向安东尼奥借一笔钱。剧中能用舌尖比喻借钱是有原因的。首先,射箭应该是当时社会民众共有的一种经历,他们对这个事情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他们知道射箭时失手的情况在所难免,不必苛责射箭人。以这样的说辞来比喻借钱,容易让债权人接受。其次,射箭和借钱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成立的必要前提。这两件事情:都要冒一定风险而且不一定说收回便能收回。
(2)女主人公鲍西亚调侃她的求婚者那不勒斯亲王的一段话:
Ay that’s a colt indeed, for he doth nothing but talk of his horse……
I am much afraid my Lady his mother played false with a smith.这段话中鲍西亚把那不勒斯亲王比作一匹小马,因为“he doth nothing but talk of his horse,”马跟人一般来说是没有隐喻共通性的,但是鲍西亚这里的话语中提到那不勒斯亲王讲话总是离不开马这个话题,就不难让人理解这个比喻的合理性。领会了这一层意思之后,这句话中的隐喻充满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莎翁写剧的目的达到了;也让鲍西亚以一个活泼俏皮、聪慧幽默的形象出现,使人印象深刻。
(3)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法庭对峙的对话
夏洛克和安东尼奥在威尼斯法庭上对峙,巴萨尼奥苦苦劝说夏洛克请他放过安东尼奥,夏洛克却说:What wouldst thou have a serpent sting thee twice?”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夏洛克以“serpent”比喻安东尼奥,“sting twice”则比喻给安东尼奥第二次羞辱自己的机会。“serpent”这样的意象具危险性,有基本常识或者经验的人们都知道毒蛇是种冷血而又危险的动物。这个隐喻中源领域是毒蛇目标领域是安东尼奥,以此作比能充分地反映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憎恶,同时也暗示他曾经遭受安东尼奥的侮辱和为难,是个受害者。
巴萨尼奥依旧宽慰安东尼奥表示自己会竭力救下他,而安东尼奥说:I am a tainted wether of the flock,Meetest for death, the weakest kind of fruit,
Drops earliest to the ground, and so let me;
安东尼奥用“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比喻自己,说死是他的应分。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他了解夏洛克并且看出夏洛克非要置他于死地的坚决;他觉得此时自己的生命之火几近熄灭,他沮丧甚至自贱。源领域中“不中用的病羊”映射到目标领域中此时处于绝境的安东尼奥,读者便能体会到安东尼奥此时绝望的心境和剧中几近到达沸点的戏剧冲突。后面“the weakest kind of fruit drops earliest to the ground” 则强调了这种绝望处境和戏剧冲突,这里把“最软弱的果子”比喻成安东尼奥自己,“最先落到地上”比喻他想求个死得痛快的结局;“The weakest”不仅是指果子,也是指安东尼奥自己微弱的求生意志和期望。
4 结束语
从对《威尼斯商人》中人物语句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有效的手段,更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人们正是从源领域来思考目标领域,通过他们熟悉了解的事物来探索陌生不理解的事物以及人物要表达的情感和暗示的主题。经过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和探究,人们不难看出《威尼斯商人》中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凸显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Lakoff,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2
[3] 朱生豪.威尼斯商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