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部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计划经济体制则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两者概念不同但本质上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将这两者对比分析。
关键词:举国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分类号】:F045.51
1.背景
1949年,建国伊始,***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
从国际形势上看,作为继苏联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中立国家之外,西方国家大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挤压社会主义世界。而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使东西方两大阵营处于全面竞争状态,除了***备竞赛,在经济,科技,***治等所有方面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从国内状况上看,在***事上虽获得基本胜利,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的上百万残留***队仍在西南负隅顽抗,***区仍存在***势力和土匪对我进行捣乱破坏。在经济上,给我们留下的事一个全面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交通阻塞,民生困苦,失业众多。
在这样动荡不堪的背景下成为四万万人大国的执******,处境就如同大海里的一页扁舟,随时可能被大浪吞没。在国内怎么样能遏制通货膨胀,恢复生产,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站稳自己的脚跟;在国际上怎么能顶住西方国家的打压封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中国***和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成因
在如此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始于1952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正式建成,,中间几经改革调整,直至1992年结束。而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也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并一直发展沿用至今。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在经济和体育这两个不同的领域选择的不同的体制,其成因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2.1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时***胜利后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建设的好,人民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改变,才能在稳住大海上漂着的小船,巩固中国***来之不易的***权。面对自身经济落后的局面和帝国主义的***事威胁,把资金、技术密集的重工业作为自己优先发展的产业,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新生***权奠定物质基础。然而当时的新中国缺少的恰恰是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发展重工业所必需的资源。面对这种情况,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如果还是采取***胜利以前的社会所采取的那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办法,要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工业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来配置资源。
其次,对于理论的认识限制,由于人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必然造成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对立,产生了社会主义必须是计划经济的观念
另外,计划经济体制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实现的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当时的体现,并且我们并不具备直接进入市场经济的条件和能力。同时,苏联的经验以及***区供给制的经验也是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条件。
2.2举国体制
在二战后两极世界的对峙中,体育成为了和平时期的战场,这时的竞技体育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范畴。这种体育功能的***治化,是导致相对体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以***府主导型体育体制产生的主要原因。于是,竞技体育成了中国***领导下新中国又一个证明自己的战场。
其次,国家作为一定统治机构,早已把体育这一教育手段和健身娱乐活动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竞技体育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包含了巨大的国家利益与***治价值。
最后,国家已有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基础不足以满足其***治目标和利益需求,在市场无法通过自身输送足够的体育资源的条件下,国家自上而下的调控将会十分有效。社会主义***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也给举国体制的生长提供了沃土。同时苏联在1952年7月首次派团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惊艳表现,让新中国对于举国体制的威力咋舌,这些都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体育走向。
3.成绩
3.1 经济建设
建国之初,留给共和国的是一个毫无工业基础可言的乱摊子,甚至连灯油、钉子、肥皂之类都要依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地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同时,从无到有的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核能及门类齐全的***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是在无法获得国际援助,相反却对外实施了大量的国际援助的情况下,是在坚决反对殖民掠夺、种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压迫,实现各民族平等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采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实现的。
3.2 体育建设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以新中国的身份阔别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中国健儿进入了金牌榜前三的行列,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32金坐上了奖牌榜第二的交椅。2008年北京奥运不仅圆了国人的奥运梦,同时奥运健儿在自己的土地上展示出极佳的竞技状态勇夺奖牌榜第一的桂冠。从新中国成立时体育百废待兴,到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高居金牌榜首位,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半个多世纪时间内,从基础差、底子薄到跃升至世界“第一集团”,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4.结语
无论是从产生的背景来看,还是从产生的原因分析,甚至是取得的成绩,举国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到2014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几个年头,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享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巨大遗产。尽管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曾有着巨大的推进力,但是依然随着时代而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和变革,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取代旧事物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是普遍的法则。
孕育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举国体制,到如今依然是我国体育的重要方针,指引着我们国家向所谓的体育强国迈进。但是任何事物不变必腐,看似永葆青春的举国体制现在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的辩证,国民体质的普遍下降与健儿不断刷新的历史的反差,市场体制下的广州恒大取得的划时代意义的冠***与中国足协的碌碌无为的对比,中国金花李娜的独树一帜与中国网球几十年默默无闻的对照,无一不发人深省。再看西方国家,美国NBA所取得的成功,欧洲足坛引领的世界第一的足球运动,市场体制并非不可以成为体育的主体,甚至可以做的更出色,同时市场体制所产生的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的蓬勃是举国体制难以达到的。
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并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举国体制,这一体育界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和挑战。
5.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和理论起源》 任晓伟 人民出版社
2、《市场经济与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陈轶艺 体育文化导刊,2005,6.
3、《体育管理学》 秦椿林,张瑞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社会转型期与我国体育体制之探讨―论举国体制与运动项目管理》 王庆荣 ***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5